什么是波斯语

什么是波斯语

波斯语( ?????)是伊朗的官方语言,在伊朗(波斯)、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邻近的国家被人们使用。世界上大约有1.1亿的波斯语使用者,其中有6.1-7.1千万的母语使用者,主要分布在中东与中亚地区。

波斯语母语使用者分布图(2013.10维基百科更新)

很多人都以为波斯语和阿拉伯语是两种很相似的语言。这是个常见的误会,其实这两种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语言。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波斯语往近处说和俾路支语、塔里什语、马赞德兰语、库尔德语、普什图语等同属伊朗语支,与僧伽罗语、印地语、乌尔都语等同属印度-伊朗语族,往远处说和英、德、意、西、俄等大多数欧洲语言同属印欧语系。18世纪威廉·琼斯爵士首先提出“原始印欧语”的存在。他发现当时欧洲人已知最古老的语言其中四种拉丁语、希腊语、梵语和波斯语之间有相似之处。波斯人的来源可追溯至古代雅利安人,并非阿拉伯人,也间接印证了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并非同宗。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会,主要是因为二者书写类似。由于历史原因,波斯语借鉴了阿拉伯语字母,在32个波斯语字母中仅有4个( ? ? ? ?)不属于阿语字母。

曾有人这么说过“如果说阿拉伯人统治波斯最成功之处是让波斯人改变了信仰,那么半成功之处应是让波斯人采用了阿拉伯字母来表达波斯语。”还原真实的波斯语,需要从它的历史说起。

自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波斯帝国以来,波斯语的发展变化,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古波斯语、中古波斯语和现代波斯语。

第一阶段从居鲁士大帝时期延续至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31年占领波斯。当时通行两种文字。一为通行于东北部的阿维斯塔语(以拜火教经典《阿维斯塔》命名),一为通行于西南部的古波斯语。古波斯语借用米底文楔形字母,共36个,从左至右书写。从居鲁士二世到大流士三世的石刻、摩崖石刻和泥板均为古波斯楔形文字。其中较为著名的是贝希斯敦山的崖刻贝希斯敦铭文。由阿契美尼德帝国(又称波斯第一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所立,铭记他镇压高墨达(Gaumata)政变和各地人民起义以及他取得王位的经过。他奉行宽容属国属地的政策,也为了政令畅通,将阿卡德文、米底文、依兰文等等同并用。这些语言虽然

发音各异,但都是楔形文字。

贝希斯敦铭文(整体)

贝希斯敦铭文古波斯语部分(局部)

第二阶段从公元前250年帕提亚人自塞琉西(希腊人)王朝手中夺得霍拉桑地区,建立安息王朝(又名,安萨西斯王朝),经历萨珊王朝,直至阿拉伯人636年打败伊朗人,651

年萨珊末代国王去世,其家族逃往中国为止。这一阶段的波斯语是中古波斯语,也被称作巴列维语。巴列维语使用阿拉米字母,从右至左书写,在原有的22个字母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字母,分安息巴列维语和萨珊巴列维语,二者大同小异。留存至今的巴列维语作品主要是萨珊王朝的铭文、拜火教和摩尼教的宗教典籍、箴言集以及史诗的片段。我国新疆地区出土的摩尼教经文的残片就是用安息巴列维语写成的。

第三阶段是公元8世纪末至今。波斯学者将霍拉桑东部地区方言用阿拉伯语字母表述出来,形成达里波斯语,即宫廷波斯语。主要是波斯被阿拉伯人占领,原萨珊王朝的遗民逃至东部后,其语言与当地语言交汇后形成的。它借用阿拉伯语28个字母,又在阿拉伯语基础上通过加点加撇创造了4个。波斯诗人菲尔多西在1020年完成《王书》(又译《列王纪》),几乎通篇使用达里波斯语——这种中古波斯语与阿拉伯语抗争融汇的产物。这部史诗被称为是波斯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波斯语言和文化在阿拉伯人统治时期能够得以保存起了重要作用,是伊朗民族的文化认同中重要的一部份,在波斯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达里波斯语为伊朗进入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辉煌时代提供了载体,而诗歌又为波斯语的推广和普及插上了韵味美妙的翅膀。可以说,阿拉伯语为波斯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波、阿两语交汇时期,正是波斯文学家、诗人灿若星河的光辉时代。

《列王纪》

今天的波斯语,语法比古波斯语和中古波斯语以及阿拉伯语要简单许多,发音和阿拉伯

语相比也没有顶音、喉音等不容易发的音。现代波斯语的重音往往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又因为“耶扎菲”的广泛使用,使得波斯语听起来抑扬顿挫、十分动听。伊朗人往往会告诉你“波)”她被誉为“东方法兰西语”不是没有道理的。

斯语如砂糖般甜美。(

??? ??? ?????

世界上任何伟大民族的语言,都是不断吸纳其他民族语言优秀部分的结果。有学者估计,阿拉伯语词汇在波斯语中的比例接近60%。阿拉伯人入侵给波斯带来了伊斯兰教,因而伊朗的宗教用语,往往使用阿拉伯语词汇。尤其在宗教节日、忌日,街头巷尾悬挂的标语中阿拉伯语占半数以上。伊朗人中许多人取教名,教名也大多来自阿拉伯语。除去阿拉伯语,欧洲语言对波斯语也有所影响。20世纪20年代,穆罕默德-礼萨执政后在文化方面实行全盘西化,特别崇尚法国文化。在二战前,法语几乎是伊朗宫廷和上层知识分子的时髦语言。因此,波斯语也引进了不少法语词汇。06年,伊朗前总统内贾德宣布清除波斯语中的外来词汇。但综上观之,要消除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并非易事。

波斯语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她对世界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

波斯语与阿拉伯语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阿拉伯语在发展过程中借用了相当数量的波斯语词汇。如日常生活使用的“壶”、“罐”、“胡椒”、“绿松石”等,又如《古兰经》中使用的“明灯”、“天才”、“铠甲”等。伊朗人称,阿拉伯语的语法和书法是波斯人创制的。这点虽有可能性,却未经验证,不知真伪。

波斯语在历史上几经演变却一直对我国语言有影响。我国塔吉克族使用的塔吉克语就属于波斯语族塔吉克语支,维吾尔语中40%的词汇均来自波斯语。古代西域龟兹、高昌、疏勒等36个城国,均操古波斯语。在中国西北地区,部分穆斯林做宗教功课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波斯语词汇多达120个。波斯语也是是伊斯兰文化东传中国进程中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元明以来,波斯语的教学及经典学习,在官方机构和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中广泛使用,政府并设有专门教学、翻译机构。波斯语甚至成为元代的官方语言之一。经堂教育的主要经典中,波斯语典籍占有很大比重,对中国穆斯林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影响深远。

同时,历史上波斯语在南亚次大陆、中亚以及小亚细亚等地的传播,也为当地的语言文化带去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波斯语几经衰败,几经辉煌。与她所根植的国家一样,在历史上几经沉浮,最终还是凭借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与坚强的精神内核,传承至今。

(何蓓整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