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培养的意义与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培养的意义与途径[摘要]培养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对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青少

年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和青少年德育品质偏差现象的扭转有着积极的意义;将慈善公益文化教育纳入现行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媒体慈善的功能效应和创建慈善公益活动的参与平台是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德育品质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慈善事业是指建立在社会捐赠基础上的社会救济事业,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民间的群众性的互助活动,或者说它是指众多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在自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不幸无助人群的援助行为。慈善公益事业在消弭社会矛盾,实现社会财富第三次合理分配与推动和谐社会创建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所指称的青少年主要是在校接受初等、中等与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慈善公益精神的有何丰富的内涵?适合青少年的慈善公益活动有哪些?培养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有什么意义?本文就这些问题一一作了阐述。

一、慈善公益精神的内涵和青少年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的形式

1.慈善公益精神的内涵

现代西方慈善事业的概念界定为主要是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志愿性的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从这个角度来看,慈善事业就是公益事业,公益事业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公民的平等参与,当前我国的慈善事业正进入公益时代。慈善公益精神是一种人文理念,是一种公共社会精神和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友爱、互助的人际互动和社会关系。从行为的角度看是一种善的关怀,倡导人们以善良和仁慈的态度对待他人和社会,以自身的善行反馈于社会。从境界上看是一种崇高的情感,体现了人的德性升华。慈善是一种主动付出的爱,牺牲自己的利益救援他人,收获的是奉献的快乐和人性成长,体现的是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2.青少年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的形式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认为:慈善活动不仅仅是款物的捐赠,还包括人民群众的自愿参加、奉献爱心的一些慈善行为。慈善行为除了捐款捐物外,还包括人民群众的义工行为、社区中的志愿者行为,以及按照自己的能力来为他人、为社会、为困难群体进行扶助的行为。李嘉诚、霍英东、邵逸夫等长期致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慷慨义举是崇高的;徐本禹等一大批默默在山村支教的热血青年是高尚

的;为灾区人民捐出自己微薄零用钱的小学生同样是可贵的。爱心不分大小,只要愿意付出,捐出一张纸、一本书都是慈善,从平凡做起、从简单做起都是助人。在现代社会中应树立“人人皆可慈善”的理念,平民参与、普通人参与是支撑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青少年群体还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不能成为慈善劝募的主要对象,但广泛参加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不失为一种比较普遍适合而又有积极意义的方式。比如,利用寒暑假时间下乡义务支教,给城市外来工子女或贫困家庭捐献图书、学习用品,义务献血、参加公益性演出或公益文化创作,参与环保公益宣传、社区公益劳动、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等等,这些活动有的适合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有的中小学生同样有能力参与。

二、培养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的现实意义

1.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的培养有助于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十余年来,社会大众对慈善公益事业已经有了初步的认同和参与,但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更高的要求。我国慈善事业在公民慈善观念、社会成员慈善参与度和广泛性、慈善专业人才数量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明显差距。其根源一方面在于起步晚、慈善政策法规健全程度不足、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另一方面,慈善公益文化教育的缺位,缺乏慈善公益精神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度和广泛性较低的重要原因。从长远看,要使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从青少年时期起开展慈善文化教育,培养慈善公益精神,培育未来社会慈善事业参与的主体。据《中国青年报》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起发展至今的青年志愿者人数目前已超过2500万人,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170万志愿者的微笑和服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的志愿行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公益力量和国际影响,我们应以此作为提升当代中国志愿公益活动的良好契机,激励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中,推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

2.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的培养有助于青少年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

在现代公民教育的丰富内容中,普遍注重培养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健全自律的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特别是强调提倡培养现代人具备一个公民所应有的公共社会精神。公民意识、公共社会精神是现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慈善公益精神以无私的奉献给他人增加福祉,具有较强的利他主义行为倾向,恰恰是对公共社会精神的最好诠释。优良的道德品质不是通过教授而来的,只有通过教育主体的实践、参与、观察和情感体验才能上升为一种道德思维品质。应注重在公益实践活动中引导青少年学习体谅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学习认识个人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共处共生关系,学习树立理性的财富观,由此逐渐培养向善的激情、利他行为、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身份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过渡时期,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未来公民社会的主体,倡导青少年群体从小培养慈善公益意识、参与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有助于的社会公民角色的学习和扮演和公民意识的养成。

3.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的培养有助于青少年德育品质偏差现象的扭转

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知识教育,重智轻德,忽视了解决人的个性和社会关系问题。从小学到大学阶段,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道德素质滑坡现象。集中表现在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消费主义欲望的抬升,道德冷漠,缺乏感恩意识、责任感。当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青少年群体同样也蕴藏着巨大的爱心和奉献精神,尤其在志愿公益服务事业的发展中默默实践、不断创新,创造了许多爱心奇迹。这启迪我们应拓宽德育教育的门径,引导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扩大学习生活的空间,体验助人过程中快乐,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学习了解共生时代个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才能走出自我的中心。

三、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的培养途径

要尊重青少年在德育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努力克服传统德育教育的灌输模式所导致的“教育顺从”,避免诸如“一日雷锋”之类的“政治走秀”现象,尊重并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德育学习模式,在成人世界的引领而非控制和青少年世界的主动体验与学习中寻求一种和谐。

1.将慈善公益文化教育纳入现行的德育课程体系

慈善公益文化教育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一个补充。由于学校德育课程中还没有专门相关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内容,致使青少年群体对我国发展现代慈善事业的意义、慈善公益事业现状、运作的一般过程、参与的途径方式还知之甚少。比如,所有的青少年学生都知道希望工程,但对幸福母亲工程、中国微笑行动、长江新里程计划等有其他影响的社会公益行动则不甚了了。青少年目前对慈善公益事业的了解信息主要来源于零星参与社会、学校等宣传或所组织募捐活动、爱心活动,从中获得的认识和信息往往是不完整的。因此,无论从现代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社会取向,还是从青少年德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上看,急需在现代学校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增补慈善公益文化教育。

学校慈善公益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倡导慈善理念与公益精神。要通过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营造慈善校园文化,形成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服务人的价值观,倡导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心的公民。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好公民。第二,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我国慈善事业的政策、法规、行为规范等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第三,由于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对志愿服务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来培养学生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基本技能。比如,就青年大学生群体而言,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哪些是适合大学生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其次,通过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如何成为志愿者、如何组织实施志愿行动、如何应对活动中的困难等等。形式可以包括从课堂模拟到社会实践,以保证学生参与社会慈善公益实践后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