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云南】《云南日报》与云南现代木刻版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述云南】《云南日报》与云南现代木刻版画
艺天维文化以文图呈现的方式,向世界讲好云南故事!▼
《云南日报》与云南现代木刻版画红帆云南艺术学院教授曾如嘉云南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
红帆曾如嘉主持人语分别出现于清代、民国时期的《云南日报》,与今天的《云南日报》没有直接关系。
它们虽然同名,但创办于不同时期,处于不同政权之下,是三份完全独立的报纸。
今天大量出版发行的《云南日报》的前身,是《云南人民日报》,创刊于1949年12月26日,于1950年3月5日改为《云南日报》,刊登文学艺术版的副刊名为“花潮”。
《〈云南日报〉与云南现代木刻版画》一文,立足于原始文献,叙述和分析了龙云领导的云南时代,积极进步的《云南日报》怎样孕育了云南现代木刻版画,从而成为现代木刻创作者们的主要活动舞台,为云南美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作为当时引领云南社会进步思想的第一大地方官报,从创刊到1945年抗战结束,《云南日报·南风》副刊共计发表木刻漫画作品近332幅。
在那血与火的岁月里,这些极具革命性、批判性、启蒙性的云南现代木刻,成为《云南日报》积极响应龙云的“新云南”建设,号召云南民众坚持抗战救国与改良云
南社会风气的主要武器。
《云南日报·南风》副刊作为云南现
代木刻版画诞生的摇篮,见证了云南创作木刻的兴起和成长,记录了云南现代美术史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在云南美术史上享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红帆教授和她的研究生曾如嘉历时3年,共同研究云南美术抗战时期的这一课题,梳理还原了云南美术史的一段源流,填补了云南美术发展的空白,为云南的艺术人文增添了别样色彩。
“叙述云南”栏目还会不断推出相关内容,供喜欢的朋友阅读和收藏。
策展人徐玉玲.1935年5月,《云南日报》创刊,是当时引领云南社会进步思想的第一大地方官报。
《云南日报·南风》副刊,是云南现代木刻与漫画作品发表的主要阵地。
独一无二的主媒大量刊发木刻漫画作品,直接推动了云南现代木刻的创作,漫画的兴起与发展,为当代云南现代创作版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云南日报》揭开了云南现代创作木刻版画的序幕《云
南日报》在云南创作版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1931年6月11日至12日,“一八艺社”习作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现代创作木刻的兴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创作版画在鲁迅的积极倡导、鼓励与支持下,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云南虽地处西南边陲,交通
不便,信息闭塞,但云南美术界和新闻界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新兴木刻运动的关注。
现代木刻版画在上海兴起不久,云南也紧随其后,在刚刚创刊的《云南日报》于1935年5月12日至19日,全面详细报道了武汉举行的全国木刻展览。
《云南日报》的美术编辑李珩(笔名王行),木刻爱好者张心聪等,即开始尝试木刻创作,其作品相继发表在《云南日报·南风》副刊版。
王行《饿》“南风”1936.12.12
《云南日报》作为云南省政府的喉舌,是当时云南最具影响力的大报。
1935年5月4日,《云南日报》在龙云的师爷龚自知授意下创立,选择“五·四”作为报纸的生日,其舆论的导向性非常鲜明。
自创刊起,就极具进步性。
是龙云建设“新云南”,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的旗帜,是龙云立志建设云南新文化新思想的标志。
抗战结束后,“走狗烹,良弓藏”,蒋介石策划了云南兵变,挟持龙云至重庆,《云南日报》也随之于1947年9月30日停办。
也就是说,在民国时期,《云南日报》仅仅存在12年零5个月,但它为龙云的“新云南”建设,号召云南民众坚持抗战救国与改良云南社会风气,做出了积极的舆论宣传。
而具有革命性、批判性、启蒙性的云南现代木刻,自然成为《云南日报》教育启蒙民众的主要武器。
《云南日报》不仅作为云南抗战救国民主运动的重要舆论阵地,更是云南新兴木刻版画运动诞生的摇篮,见证了云南创作木
刻的兴起。
仁《中午之牧》“南风”1937.7.3
《云南日报》第四版的文艺副刊《南风》是云南木刻版画的摇篮,云南大部分木刻作品都诞生于此。
“唤起民众和打开出路!”——《云南日报》发刊词明确地树立起它的宗旨。
被誉为“南风第一声”的文艺副刊第一期发刊词中,编辑张克诚旗
帜鲜明说道:“南风的对象是全体的,不是局部的。
……我们应以全体民众为我们的对象,以整个社会为我们发刊的目的。
”其教育民众、启蒙民众、改移社会风气的责任跃然纸上。
该报编辑绕继昌在1985年回忆道:“王行等的木刻漫画在这方面的成绩更大”[1]。
1937年5月,《云南日报》2周年纪念,汇集了自该报创刊以来登载的木刻漫画——《木刻漫画选辑》出版,由此可见,当时《云南日报·南风》已经成为云南新兴美术运动的主要阵地。
漂橹《爸爸还不回来》“南风”1937.1.20
清末民初以来,漫画、木刻版画、连环画等作为最易被大众接受、最接地气、最生动的宣传教育手段,在社会变革思潮跌拓起伏,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启蒙民众、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虽然相比于歌咏、戏剧那样参与度高,鼓动性大的艺术形式,漫画木刻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似乎稍显逊色,但美术作品可反复观看,长期保存的特征赋予其独一无二的宣传价值。
《南风》副刊的负责人,云南进步
民主运动的主要支持者张子斋曾说:“谈到漫画,在过去云南
文坛上,简直没有。
有,可以说就是从《南风》开始。
”[2]不仅仅是漫画,现代创作木刻在过去的云南画坛同样踪迹难寻,是《云南日报·南风》孕育了云南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
二、云南主要木刻漫画创作者《云南日报》创刊后不久,1935年6月25日,王行发表作品《?》,这是《云南日报》上发现的第一幅现代创作木刻。
1935年7月27日,王行再次在《云南日报·南风》发表木刻作品《木刻》。
同年12月28日刊登张心聪木刻作品《生活进行曲》。
这一年,《云南日报》共登载了7幅云南画家的木刻作品。
虽然1935年《云南日报》上发表的木刻漫画作品,大多木刻技法与表现方式还不够成熟,刻画人物的线条还欠准确,存在变形的现象,但这些作品属于现代创作木刻是确定无疑的,云南现代木刻版画已经在红土高原正式登场,这是云南现代木刻版画的早期形式。
在《云南日报》上刊登作品的基本都是云南本地画家,这些插图与漫画都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题材大都严肃沉重,内容皆为控诉社会不公,对当时封闭保守的云南社会启蒙意义重大。
许多发表漫画木刻作品的画家,同时也是文艺评论或时事评论的写作者,经常在《南风》上发表文章。
比如沈沉、亦文、维洛等。
心聪《铁蹄下的东北民众》“南风”1936.9.18
署名“仁”的画家,我们推测应该是赵克仁,后改名肖肃,笔
名笑俗。
他生于1919年,云南凤庆人(1992年《中国版画年鉴》说是昆明人),共产党员。
曾拜师李实卿。
赵克仁擅长连环画、版画、油画。
1937年为云南地下党刊物《前哨》
创刊号作封面木刻,同年春、冬先后加入昆华师范的新文字研究会(第一个秘密的抗日救亡组织)和青年抗日先锋队。
后
因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迫害和打击,青抗会解散,“到延安去”
成为进步青年中一股强大的洪流, 赵克仁于1938年4月奔
赴延安。
[3]1939年,赵克仁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成为延安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美术组研究员,之后是北京人民美术工作室版画组长,北京市美术公司艺术顾问,美协云南分会副主席,云南省文联委员,云南艺术学院副院长。
作品有连环画《土地还家》,版画《小鬼小课》,作品编入《抗战八年木刻选集》、《人民代表》、《人民有权向政府批评建议》,年画《努力学习提高文化》,油画《民工支前》等[1]。
李珩和张心聪是云南新兴木刻版画之先锋人物,是云南最早开始现代木刻漫画创作、发表木刻作品最多的两位版画家,他们通过大量的创作,将现代木刻版画介绍给云南大众,并影响、号召其他美术工作者加入到木刻创作的队伍中,是云南新兴木刻版画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王行《耕》“南风”1937.3.11
李珩,昆明人,笔名王行,或署名HL。
云南省立美术学校
绘画科毕业,《云南日报》最为多产的漫画家。
从云南美术学校毕业后在市立第八中学任美术老师,兼职广告绘画,报刊美术编辑,抗战爆发后任昆华艺术师范学校木刻版画及艺术概论教师。
李珩曾受教于李廷英和李实清,是唯美艺社成员,1930年9月唯美艺社画展上展出水彩画作品。
1935年任《云南日报》美术编辑后,成为云南现代木刻版画的先导,是云南社会上最活跃的木刻漫画画家。
李珩在“南风”副刊上发表了大量揭露社会丑陋现象的讽刺性木刻漫画,同情贫苦大众,哀民生之艰难困苦的漫画及木刻漫画作品,是云南当时最为激进的画家。
从1935年到1940年,李珩在《云南日报》刊发的各种漫画及木刻等作品共有180余幅。
李珩的漫画木刻教育了民众,启发了民智,犹如号角团结云南民众,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与勇气,推动了云南的社会进步。
仁《力》“南风”1937.9.8
张心聪自1935年10月开始在《云南日报》刊登漫画,连续2个月共发表了11幅作品,其中9幅是反映国联受帝国主义操纵,欺压弱小国家的讽刺性漫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中国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画家的亡国之忧展露无遗。
出生于1916年5月15日的张心聪,笔名心聪,字子慧。
他是玉溪峨山县人,共产党员,1950年在与土匪搏斗中牺牲。
对张心聪的生平,在玉溪的各种方志中有多种说法,1931年初被选送,考入昆明省立第六初级师范学校,后并入云南
省第一师范学校(后改名昆华师范学校)。
初师毕业后,1934年考入昆华师范学校高级部,在校期间自学木刻漫画,并于1935年10月开始在《云南日报》上发表漫画作品。
抗战开始后,参加省教育厅电影教育巡回放映队宣传抗日(不过在云南省档案馆有关电教巡回讲映队的队员中没有张心聪的
记载)。
电教队撤销后,任明德中学美术、英语课教师。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考入昆明美国新闻处做抗日宣传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应聘到“威尼斯相馆”当摄影师。
1947年回到家乡,被聘为峨山中学美术、英语教师。
张心聪多才多艺,酷爱美术和音乐。
他自学和钻研老一辈艺术家丰子恺、叶浅予等先生的漫画和木刻。
第一幅漫画就得到当时《云南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张克诚先生赞赏,立即予以刊载,在《云南日报》共发表作品113幅。
《云南日报》社曾编辑出版了一册以心聪作品为主的漫画木刻选集。
张心聪的漫画启发人民的爱国思想,揭露帝国主义罪行,讽刺社会不良风气,深得人民大众好评。
[2]
三、云南现代木刻漫画作品中的鲁迅及其政治色彩从发起之初就深刻影响我国新兴木刻艺术观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影响下的左翼文艺运动,于云南现代创作木刻漫画而言,同样如此。
《云南日报》作为云南省政府的官报相当激进,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在《云南日报》社建有党支部,报社受共产党影响
很深。
其中,如国际版的《国际时评》副刊和《南风》副刊等,基本上掌握在进步人士手里。
昆明市政府机关报《新滇报》的前负责人,进步人士饶继昌任《云南日报》采访部主任,报社内有张子斋、刘惠之、唐登岷、李立贤(陈方、李健平)、杨亚宁等多位党员任职。
根据李珩发表作品的政治倾向来看,我们推测他很有可能是中共党员。
其中《南风》副刊编辑张克诚虽不是党员,但思想激进且勇于斗争,始终被团结在党的周围。
他之前主编的《新滇报》副刊《小宇宙》,就在昆明文艺界立起了新旗帜。
1937年12月升为《云南日报》编辑部主任,1938年3月29日当选云南文艺工作者抗敌协会主席,1944年4月11日升为《云南日报》社社长。
抗战爆发前反法西斯主义的文章在正刊几乎绝迹,张克诚引领的《南风》副刊则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不断发表驳斥的文字,与反动正刊背道而驰的例子数不胜数。
其先后刊登彭德怀的《争取持久抗战的先决问题》[1],毛泽东主席的《论新阶段》[2]。
美术编辑李珩等作者,木刻漫画的作品内容在这方面的成绩更大。
[3]
王行《高尔基》“南风”1937.6.18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木刻版画的旗手,虽然没有直接指导过云南木刻版画家,但是,鲁迅的思想却深深影响了云南的画家们,以至于鲁迅的头像创作,成为云南画家自鲁迅逝世后每年祭日的主要题材。
1936年10月19日,中国现代新兴木
刻运动的发起人鲁迅逝世,三天后的10月22日,《云南日报·南风》刊登了心聪纪念鲁迅的肖像木刻作品,并于22日、23日连续两天出版了《鲁迅先生逝世特刊》[4],占了整个版面。
刊登了沈沉等三人的悼念文章,王行创作的漫画插图。
1937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周年纪念,《云南日报·南风》再次出整版《鲁迅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特辑》[5],王行为特辑配木刻插图《鲁迅先生木刻像》。
1938年鲁迅去世周年日前后,《云南日报·南风》刊登王行的木刻作品《他活在大家心中》。
1939年10月19日,《云南民国日报》第四版刊登消息:《文艺界纪念鲁迅》——“文艺界抗敌协会云南分会于下午一时在本市省教育会大礼堂举行纪念会,同时并举行鲁迅先生遗作及木刻展览”[6]。
第二天,《云南日报·南风》用整个版面做了《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特刊》[7],刊登的消息是《鲁迅三周忌——文协分会昨开会纪念》,对这次纪念会进行的详细报道称:“有木刻数十幅,及木刻用具多件”[8]。
鲁迅逝世后,每逢忌辰《云南日报》《云南民国日报》等报刊,都频频可见纪念鲁迅的木刻展览和团体集会消息,刊登木刻作品或文章。
王行《鲁迅先生木刻像》“南风”1937.10.19
1936年6月18日,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斗士高尔基逝世,6月23日,《云南日报·南风》刊登了王行的木刻《沉思》。
王行是第一位在报纸上用木刻版画的形式,纪念高尔基的云
南画家。
1936年8月13日,《南风》的编辑共产党员张子斋,在《云南日报》第五版《文艺评论》副刊发表悼念文章《聊作纪念文》[9],进步人士王旦东(王秉心)配木刻插图《高尔基像》。
1936年8月15日,张心聪也发表了高尔基木刻肖像作品《他似把眼睛闭起》。
1937年6月18日,王行在《南风》发表了为高尔基去世周年所作的《高尔基》。
1940年6月18日,王行再次为纪念高尔基,在《南风》发表作品《高尔基》的木刻头像。
同日,《南风》刊登了包括沈沉《关于高尔基》[10]在内的两篇悼念文章。
1936、1937、1940年共有5幅纪念高尔基木刻作品见报。
心聪《鲁迅先生木刻像》“云报·第四版”1936.10.22
这些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现代木刻漫画作品的出现,表明云南的漫画木刻版画和当时中国其他地区的木刻版画一样,其政治倾向、情感色彩、思想来源无一例外地、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影响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左翼文艺运动在云南活动的必然结果。
随着现代传播媒介——报纸新闻媒体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后成为中国民众普遍快速及时接受信息的方式,影响社会的能力广泛深刻,成为各党派团体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争夺的宣传机关。
现代美术关注社会民生,尤其是漫画木刻最为民众接受。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龙云一心要建设“新云南”,于是改造社会、移风易俗、启蒙教育民众等等,皆成为新云南建
设的主要方向,其最简易通俗的手段,就是通过新闻报纸的木刻漫画做宣传。
所以,从《云南日报》创刊到1945年抗战结束,《云南日报》共计发表木刻漫画作品300余幅。
三十年代末,《云南日报》社专门将发表在《南风》副刊上的漫画木刻汇集成册,出版了《漫画木刻集》。
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判断:这是云南历史上出版的首部现代创作漫画木刻集。
由于《云南日报》大量刊登漫画木刻的社会影响力,加之1938年后,随着西南联大、国立艺专等大学及外省大报,如中国四大报纸之一的《益世报》等迁入云南,漫画木刻人才济济于昆明。
在《云南日报》的引领下,各类报纸杂志刊登漫画木刻形成进步文化的时尚,在当时的报纸杂志上,都能看到现代漫画木刻的发表。
因此,说《云南日报》推动了云南现代木刻漫画的兴起与发展,为当代云南现代创作版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云南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记录了云南现代美术史非常重要的篇章,应在云南美术史上享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不为过。
红帆,女,四川成都人。
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历史学硕士。
研究方向:中国近代留日艺术学生研究,云南近现代艺术史研究。
出版专著《云南近现代艺术教育探源1823—1930年》。
曾如嘉,女,湖南长沙人。
云南艺术学院艺术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专攻云南近现代美术学。
【注释】
[1] 绕继昌《旧云南日报史略》载《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35辑,1989年5出月版P.114。
[2] 张子斋《一年来的南风》载《云南文史丛刊》1990.2,P80。
[3] 曹世文《党领导下的昆华师范学校抗日救亡活动》载《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辑》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12月第一版,
ISBN7-222-00123-9,p.23。
[4 ]肖肃资料来源于云南省美协资料及中国版画年鉴编委会1992年《中国版画年鉴》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P.179。
[5]马睿.方汝秀主编.《滇中烈士党史人物选集》.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1992年9月第1版.第62页。
《玉溪地方志·艺文志·人物》《峨山县志》等。
[6]彭德怀《争取持久抗战的先决问题》连载1937年12月11日至17日《云南日报》。
[7] 毛泽东《论新阶段》载1938年12月26日《云南日报》。
[8 ]参考:饶继昌《旧云南日报史略》载《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五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ISBN7-222-00300-2,P114。
马仲明,严达夫,许建初《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地下党在新闻战线上的战斗历程》载《云南文史丛刊》1989.1,P11。
[9 ]《鲁迅先生逝世特刊》1936年10月22日、23日《云南日报》第四版。
[10] 《鲁迅先生逝世特辑》1937年10月19日《云南日报》第四版。
[11]《文艺界纪念鲁迅》载1939年10月19日《云南民国日报》第四版。
[12]《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特刊》载《云南日报》1939年10月20日第四版。
[13 ]《鲁迅三周忌——文协分会昨开会纪念》载1939年10月20日《云南日报》第四版。
[14]张子斋《聊作纪念文》载1936年8月13日《云南日报》第五版。
[15] 沈沉《关于高尔基》载《云南日报》1940年6月18日第四版。
叙述云南【第一期】陈玲洁:《农事诗》作品自述
【第二期】陈慧:关于昆明
【第三期】张特特:腾冲羡多村的自然艺术
【第四期】汤世杰:小巷深处的艳影魅彩
【第五期】亚丽: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END总策划:何真徐玉玲策划:陈慧韩旭海惠雷杰龙王宁王尚宁徐兴正朱平(排名按拼音顺序)
一个有态度,有深度的公众号!微信号:艺天维文化英文ID:art1823444568文化艺术交流|展览运营项目策划策展|书籍刊物出版转载前必须通知并注明出处为艺天维文化公众号
艺天维文化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