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
班级人民币的贬值与升值
院(系)名称:经贸系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姓名:
二○一年月
摘要
从01年加入世贸以来,我国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在发掘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改进与变化。

在货币方面,由于和世界接轨,以及我国的应对政策,我国的货币--人民币,也有着重大的变化。

但是从不同的事件中,我们会感到疑惑:我国的货币到底是升值了还是贬值了?
本次我将通过对一些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出人民币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方案。

至1951年,除了台湾、香港、澳门、和西藏外,人民币成了全国统一的、独立自主的稳定的货币。

1955年进行了人民币改革。

1955年3月1日发行新的人民币,以1:10000的比率无限制、无差别收兑旧人民币,同时建立辅币制度。

人民币,全称中国人民银行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其正式的简称为CNY(ChiNa Yuan),标志为¥。

人民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由90年代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改与一篮子货币挂钩,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

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
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人民币的流通与使用现状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为圆(元)。

一圆分为十角;一角再分为十分(1圆=10角=100分)。

现时发行的纸币(第五套)包括了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以下是第四套,现市面上已经很少流通,但官方尚未宣布停止使用)2元、5角、2角、1角、(以下是第二套)5分、2分、1分;不过现在一分、二分和五分面额的纸币或硬币已经很少见。

硬币分为1圆、5角、1角、5分、2分、1分。

目前人民币已经发行至第五套。

其中第一套,第二套(角币及圆币),第三套(纸币)已经停止使用。

人民币在中国香港和澳门不是法定货币。

他们有按基本法自行决定发行的香港元和澳门元。

但是现在港澳地区有些商店接受使用人民币交易。

台湾境内银行不接收人民币的兑换,一般商家也不接受人民币,而使用新台币来买卖交易。

台湾法律亦仅认为人民币是“有价证券”,不具有通货身
人民币升值,指的是人民币对其他外汇币种的汇率上升,举例来讲:2005年7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8.27元人民币,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人民币的汇率参考一揽子货币(美元、日元、欧元、港币)进行确定后的政策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银行间市场上变为1美元=8.02元人民币,这个结果就表示人民币升值了。

美元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市场的主要结算币种之一,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升值必然带来对于对于其他币种的同幅升值。

人民币升值后对我国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积极影响
最直观的是从国外进口的原材料、消费品等的价格降低了,升值前价值100元人民币的货物,在升值后价值可能只有90元,通俗一点讲,就是买国外生产的东西更加便宜了,可以刺激消费。

二、消极影响
影响我国的出口产业,升值前价值100元人民币的货物,对于国外消费者来讲,本来需要12美元就可以买到,在人民币升值后,国外消费者需要14美元才能买到,而货物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发生改变,中国出口企业的收益也并未增加。

最终会影响出口企业的竞争能力。

人民币升值的各种原因
(一)从经济学上分析
第一,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第三,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第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

且不说90年代人民币是不是过度贬值或定价过低,单说近年来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没有动,仅此一条,就可以判断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有可能低估。

(二)国际政治分析
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际政治问题。

有学者特别指出,一些西方国家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背后还另有原因。

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

如西方国家简单地将人民币币值水平与其本国制造业的衰退联系在一起,试图强迫人民币升值。

造成美国就业机会减少的因素不是中国,而是全球化竞争的无形之手。

国外鼓噪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过低。

有人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

二是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入世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

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

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廉价产品大量出口导致日本和欧美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

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

实际上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而是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以及美元贬值的J曲线效应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金融霸权作为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的延伸,美国凭借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推行其政策,不断获取霸权利润,维护其“金融霸权国”地位。

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三分之一,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

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
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施压人民币升值与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一起,构成了布什政府对华经贸政策调整的新内容。

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

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

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

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但更多的还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摩擦。

加入WTO以后,中国处于制度大调整阶段,制度性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美日欧等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使得制度性经济摩擦在中国对外经济摩擦中的份额开始加重。

(三)人民币升值的客观作用
1、加强经济自循环的能力
当汇率变化反映了外币的供求程度之后,企业和家庭就能及时调整其策略,更为有效地利用外币。

而且,如果国内企业长期借助有利汇率带来的成本优势,通过出口低端产品赚取利润越容易,国内企业投资于产品研发的动机就越小。

这不利于国家的竞争力的长期发展。

2、增加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为了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人民银行必须从市场中买入美元、投放人民币。

这使央行难以将货币供应控制在目标区间之内。

为抵消外汇占款的影响,人民银行必须进行所谓的“本外币对冲操作”,即在买入美元的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卖出政府债券或央行票据,从市场中回笼资金。

适度扩大人民币波动范围能增加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3、与缓解目前“经济过热”的顾虑相一致
在固定汇率下,升值压力会被转化为通涨压力——外汇占款导致货币供给量上升,带来通涨压力。

而通过发放央行票据来回笼外汇占款的做法不具持久性,并将导致政府财务负担的上升。

扩大人民币浮动范围会缓解升值压力向通涨压力
的转换——人民币升值会对国内价格形成向下的压力,由于:1) 外汇占款减少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2) 货币升值将使进口价格降低,因此可能压低国内价格。

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中央政府做出的决定,不会是因为某一个原因,除非这个原因的压力大到让政府无法回避或阻挡。

总之,人民币升值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第一:化解各国以及各种资金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和压力;第二:逐渐摆脱盯住美元的模式,为人民币成为硬通货做准备;第三:借此机会,缩小港币和人民币的汇率差,争取达到1:1,然后,在适当时机下,人民币、港币和澳元将融合,形成单一货币。

人民币实行的是盯住美元汇率制。

人民币近10年都处于升值趋势中,人民币升值是以人民币汇率下降形式反映出来的,即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金额减少。

1994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8.6212,1995年为8.3490,1996年为8.3143,到2003年为8.2770(国家统计局,2004),人民币汇率近10年下降了4.1%。

从2001年开始连续3年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在8.2770,2004年1—5月人民币汇率累计平均仍为8.2770.2003年以来,人民币再一次面临升值压力,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欧盟、日本等不断施压,希望迫使人民币升值。

国内外理论界也有人依据各种模型估算出人民币“应升值的幅度”,高的估计达到50%以上,低的估计也有15%以上。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以及外来的压力。

内部影响因素有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状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利率水平。

从1994年至今,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均为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2002年达到2864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了5.55倍。

从人民币购买力评价(PPP )看,中国的物价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21%(世界银行,2002)。

从通货膨胀率差异看,美国自1998年以来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23%,中国同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CPI )为-0.3%,比美国低2.53%。

1978—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年均增长9.3%。

这2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世界上最快的。

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异看,中国同业银行拆借利率2002年底为2.7%,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1.25%。

中国的短期利率比美国利率高1.5个百分点。

在国内,人民币存款利率也比美元存款利率高1.4个百分点。

此外,2002年上半年开始,美元由强走弱,人民币跟着美元一起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相背离。

在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的情况下(1993—1999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至少比同期美国制造业高1.5个百分点),人民币反而随着美元贬值,使得贸易逆差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这些都构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人民币升值的应对措施
一、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
汇率升值的压力来自于多个方面,而出口的快速增长、资本流入、外汇储备迅速增加,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从对外贸易入手,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较为不易。

不过,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伙伴中,对美顺差最大,来自于美国的压力也最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对外贸易地理结构来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针对资本流入所带来的压力,在继续鼓励外资流入的同时,我们的企业可以适度考虑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

针对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所带来的压力,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适当控制其增长速度。

另外,也可以考虑推行QDII制度。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渐进式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打下基础。

二、在全球化背景下权衡人民币升值问题,适时调整汇率水平与汇率制度
从国际经验来看,既然经济大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面临汇率升值的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在人民币未来的升值过程中,避免出现类似“广场协议”那样的大幅度汇率调整极为重要。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要签订类似“广场协议”式的国际性文件。

为此,要让汇率始终能够反映经济基本面。

我们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人民币汇率适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使汇率水平既能真实反映中国的经济状况,又能避免未来人民币快速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要认识到,成功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对于未来的宏观经济稳定、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产业间的平衡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都具有深远而积极的意义。

而这一点,有待于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消除升值预期。

三、要综合处理汇率升值影响物价水平所产生的问题
对于人民币未来走势,基于巨大的升值压力,我们必须对其可能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要实事求是,具体深入地分析他国汇率波动的历史教训,才能真正有助于我们借鉴。

汇率问题,涉及面甚多,在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各种国际交往的情况下,汇率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们不能单从本币的升值来看对物价和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不能因为眼前出现的通货膨胀趋势而寄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短期通胀压力。

在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毕竟,通过人民币对外升值来抑制通胀的短期作用也是有限的,但汇率升值对宏观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是整体的,且宏观经济政策对物价的影响也会抵消本币升值对通胀的抑制作用。

所以说,要认真研究综合处理汇率升值通过影响物价,进而影响经济系统的问题,为未来人民币升值后减轻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做好准备。

本章小结
通过分析论证,人民币的升值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其客观原因,有我国内部原因也有国际外部原因,从这些原因来看,人民币升值是必然的。

长期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很少被得到充分阐释,比如有利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倒逼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国内资源节约,有利于减少外汇储备,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缓解国际舆论压力,有利于提高普通居民福利,等等。

但在当前,人民币升值的最大战略意义在于克服通货膨胀。

一方面,它将降低中国出口增幅,平抑国内紧缺要素的价格;另一方面,在目前国际能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人民币购买更多的国外商品,从而抑制国内的涨价压力。

同时,它也使得央行缓解通过增发人民币来“购买”外贸盈余的压力。

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合理利用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各种措施,将人民币升值的弊处减少到最低,使其利处发挥到更大。

货币贬值的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从我记事起到现在,深刻的体会到了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的种种:小时候一根冰棍5分钱,现在却成了5角甚至1元;以前一碗米粥2角,现在一碗要1元;100元可以买一套漂亮的衣服,现在100元只能买一件普通的衬衫或半袖,等等。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与体会。

虽然现在月收入都有显著提高,但是买的起的东西缺越来越少...从这一点看,人民币确实是贬值了。

人民币贬值的各种原因
首先,贬值预期自我实现。

近期,有关人民币贬值是预期不断加强。

在11月17日人民银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中,首次没有提及人民币稳定、可控汇率问题。

而在汇改以后的前13次报告中,均有暗示人民币稳定升值的论述。

这引起了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

自央行的《货币政策报告》出台后最近两周,有关人民币贬值的讨论不断出现。

被视为政府智囊的社科院上周的一份报告中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应当下跌,因为最近几个月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一直在升值。

如果美元兑欧元继续升值,中国将有必要进一步调整人民币汇率。

周一开始的人民币突然跳水,是这种预期的自我实现。

其次,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

今年二季度以来,美元对主要货币大幅升值,导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升幅分别达到13.4%和13.5%。

尽管8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不变,但以贸易加权计算的人民币一揽子汇率大幅上扬约10%,4个月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涨幅与此前汇改4年以来的全部涨幅相当。

第三,同期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大幅贬值,对人民币形成压力。

8月以来,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很大,有的甚至是巨幅贬值。

在金砖四国中,印度卢比与巴西雷亚尔对美元贬值近20%左右,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超过8%,此外的韩国、阿根廷以及东欧、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货币均对美元贬值。

而人民币是所有新兴经济体中唯一没有贬值货币,在周边国家货币纷纷贬值的情况下,国内贬值的压力加大。

周一,国内公布糟糕的PMI指数,表明制造业未来前景灰暗。

由于中国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高达50%以上,制造业下滑对经济的打击要远大于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发达国家。

对中国未来增长的担心导致当天开始人民币暴跌。

最后,央行大幅降息,中美息差减少,导致热钱有流出的可能。

从我国外汇储备增量与贸易、资本项目顺差之间的差额看,近年来有大量的热钱通过来料加工、利润留存、贸易往来等方式留在中国,一方面希望借人民币升值来获益,另一方面可以得到约200基点的息差收入。

在人民币预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上周央行大幅降息108基点,导致息差大幅收窄,息差收入大幅下降。

不排除热钱买进美元,开始流出中国。

人民币贬值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正视本轮美元贬值战前因后果,重新考虑汇率应对策略。

为应对美元贬值战,人民币也不是仅有升值一策,在适当放开汇率波动空间后,还可以采用(运用财政手段)调低币值的方法供选择。

其次,要降低国家的纸外汇储备。

通过提高资源价格、劳动力价格扩大内需,减少双顺差;重定招商引资政策,收紧外资在国内的资产收购及一般性投资,收紧外资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投机活动。

继续严控资本项下外汇投机资金的进出。

第三,继续选择性的扩大投资的政策。

为防通胀而人为地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可能反而加剧通胀,有选择性的加大经济增速是缓解由外储引起的供需缺口的最好办法。

因此,行业投资、重大项目继续有保有压政策,对老百姓重要消费商品、紧缺领域,运用政策支持扩大投资,如农产品、房地产等方面。

第四,建设好并能正确调控好股市。

一定要加强对股市的监管力度,防止股市的大起大落,保证股市的平稳发展,使股市能成为良好的投资资金与消费资金的储水池,较好地吸纳当前过剩的流动性。

第五,因通胀已使部份工薪阶层生活水平下降,保证工薪阶层工资的增速和低收入群体的补贴高于通胀水平,使社会不因通胀产生恐慌也是治理通胀的必要
措施。

本章小结
人民币的贬值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货币购买了下降,通货膨胀等等。

人民币贬值是市场反应的直接结果,经过人民币连续升值的泡沫后,货币贬值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是为了稳定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影响。

结论
尽管近期内有多种因素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但就中长期来说,基本面决定了相信人民币仍将升值。

首先,中国的出口增速尽管下降,但由于进口下降更快,贸易顺差仍然维持。

10月的贸易顺差创出新高,有力支持人民币稳定。

除非中国成为贸易逆差国,正常情况下,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将会大于对美元的需求。

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多为弹性系数较低的生活必需品,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市场需要下降有限。

而中国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不仅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丧失,反而可能因为原材料价格下降幅度大于成品下降幅度而提高;就多数服装、家电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来说,能够替代中国的国家尚未出现。

目前出口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需求下降,而非汇率过高导致的竞争力不足。

再加上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现实,出口顺差很难在近年内逆转。

其次,就经济基本面而言,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仍将高于美国。

受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美国,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差异不言而喻。

而美国救市注资所需的资金,无论来源于国债还是美联储的货币发行,都将会给未来的美元带来贬值压力。

而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稳定的基础。

只要愿意,中国有能力满足市场对美元的需求,从而维持币值稳定。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