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方向的探索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方向的探索

企业孵化器 (Business Incubator又称为企业创新中心 (Business Innovation Center ,是通过提供一系列初创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帮助和促进初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经济发展手段或企业运作形式。我们可以把孵化看成是一种帮助初创企业成长的运作机制,孵化器就是执行孵化机制的社会经济组织。孵化器通过提供场地、共享设施、培训、咨询、融资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初创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初创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企业孵化器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产生的,首先在上世纪 50年代发源于美国。 1956年,美国人乔·曼库首次提出了孵化器概念,并在纽约成立了第一家企业孵化器。中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于 1987年 6月 7日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步伐。

1产生孵化器的理论基础

1.1区位优势理论

区位优势理论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 (绝对优势和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相对优势。“区位优势理论”认为,每一个地区具有生产某一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或相对有利的条件,即区位优势。企业孵化器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工作和学习环境、资本的获得、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及基础设施的保障等方面。

1.2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通常是指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逐渐降低的现象,它研究了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企业孵化器通过向多个入孵企业提供共享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使单个企业在创业阶段都能享受到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好处。具体表现在:通过经营场地、办公条件、技术平台、通讯设施等方面与其它入孵企业共享,使单一企业在获取该经营条件下所花成本大为下降;同一行业的入孵企业向孵化器集中,加速了入孵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众多不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向孵化器

进驻,使该地区的交通运输、市场设施以及优惠政策在各入孵企业间共享,从而使单个入孵企业的各方面平均成本得以降低。

1.3分工协作理论

分工协作理论是指各成员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孵化器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孵化器与入孵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所产生的效益高于由于专业化分工而产生的交易费用。孵化器的业务可以看成是入孵企业在创业阶段业务分离出来的结果,即在孵化器和入孵企业之间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孵化器专门为入孵企业提供初始阶段的各种条件,如提供公共设施、负责培训、开发新生企业的小规模管理队伍,而入孵企业则可以专门从事其他经营活动。这样,由于孵化器的专业化经营,大大降低了入孵企业在创业阶段的成本,提高了总的社会效益。

1.4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任何企业都有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各阶段上都面临死亡的可能,也都面临增长的问题。企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当企业处于幼稚期时,企业生存能力弱,抵抗能力差,具有高风险性,容易受到产业中原有企业的威胁;市场份额小、管理水平低,产品方向尚不稳定,企业增长波动较大,破产率高。这时的企业,特别需要孵化器为其提供良好的软、硬环境,有组织、适时地供给其发育、成长所需的养分,以促使其健康成长。据有关统计,美国新兴的小企业,能存活 5年的只有 20%,能存活 10年的只有 10%,但经孵化器孵化的企业,其成活率达 80%。

2孵化器发展现状及意义

孵化器于 20世纪 50年代发源于美国, 1956年,美国第一个科技孵化器在纽约成立。 70年代兴起的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打开了创业之门,新创中小企业的涌现为美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继美国之后,企业孵化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地认同和推广,目前世界上各类企业孵化器

已超过 6000家,其中,北美 1200多家, 欧洲地区有 2800多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大力兴办孵化器,孵化器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经济新兴组织。

中国引进孵化器机制,着眼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创业经济、增强经济体系活力以及培养创业企业家。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 1987年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建立以来,孵化器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 2005年, 全国已有科技企业孵化器 534家 (不包括 50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 39491家,累计毕业企业达 1581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了新的突破,一大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中国诞生以来的 10多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孵化了大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了贡献; (2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作出了贡献; (3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为保持社会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4转变了科技人员的观念, 营造了创业的氛围, 为社会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家; (5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学子回国创业,提高了国家的人才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6促进

了国际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与国外的科学园区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 (7孵化场地面积空前拓展,规模经济效应初步形成; (8为创业教育提

供了平台、为国企改革开辟了新路径。

3孵化器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孵化器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经走过了主要依靠政府的“经典发展期”,进入了“多元发展时期”。尽管中国的企业孵化器总体上发展良好,但也

暴露出一些问题:投资渠道过于单一,政府色彩过于浓厚;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

明显;硬件设施建设有余,而增值服务配套不足;投资专业过于集中,行业发展不平衡等。此外,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中还缺乏具有高素质、高效益的“领头羊”。

面对市场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不得不面对的全球化竞争,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必须走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服务专业化、配套深层化、载体多层化、

经营网络化、目标国际化和中国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才能孵化出更多更好的创业企业。

(1孵化器的投资主体应该由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逐步转向大学和科研院所、民间资本及国外资本等共同参与的投资模式,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特别是风险投资公司与孵化器的结合,大大降低了孵化器的投资风险,使孵化器的资本运作模式提升到专业化的发展高度。而政府在孵化器产业化的进程中应该主要扮演“领路人”的角色,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致力于环境建设,以加速孵化器的发展进程。

(2孵化器的运作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走市场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孵化器在运作机制上要执行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从以政府行为和非盈利的初级阶段转变为适当盈利, 实现双赢的孵化器高级形式。另一方面,孵化器在努力提升自身内部服务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向外部打造自身的品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孵化器在选择孵化对象时也要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努力吸引优秀创业企业的加盟,提高“生源”的质量。

(3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要找准自己的核心优势,走服务专业化发展道路。企业孵化器在培育在孵企业时,如果能够精通其所在的行业,则能够比较容易地、也比较成功地辅导该企业的成长,并能够实现专业化分工的规模效益。同时由于时间、精力和资金等资源有限,企业孵化器不可能擅长所有的行业,因此需要专注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相关的行业。既要有保姆式的服务态度,更要有专家式的服务水平,努力提升自身在该领域的服务水平,体现自身在这一领域的服务优势。

(4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提供孵化空间和简单服务的层次上,还要注意建立和完善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走配套服务深层化的发展道路。创业企业一般不具备购置大中型仪器设备的能力,而缺少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制约创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和创新能力完善的主要障碍。因此孵化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