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发病不同时间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
方法:68例STEMI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根据溶栓开始时间距发病时间分为两组,A组<6小时,B组6~12小时。
结果:A组再通率为71.8%,B组为43.2%,病死率A组为2.4%,B组为3.8%,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STEMI尿激酶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血管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时间呈负相关,溶栓越早效果越好。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溶栓疗法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治疗的一个重大进展,已成为早期心肌血流再灌注的重要措施,溶栓治疗的评估为梗死范围的缩小,心功能的改善,并发症的减少及病死率的下降,这些均与梗死相关血管是否再通直接有关,而血管再通率的高低又与溶栓距发病时间有关。
我们比较了68例STEMI 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对血管再通的影响。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2年3月~2006年12月住院,经尿激酶静脉溶栓的STEMI 68例进行观察,男52例,女16例,年龄40~74岁,平均(60.2±7.2)岁。
入选条件:(1)持续胸痛30分钟以上,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2)心电图相邻两个导联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 mv,肢体导联>0.1 mv;(3)发病时间在12小时以内;(4)无溶栓禁忌证[1]。
梗死部位:广泛前壁25例,前间壁16例,下壁8例,下壁+后壁12例,下壁+右室7例,溶栓距发病时间均小于12小时,根据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两组:A组(<6小时)42例;B组(6~12小时)26例。
1.2 治疗方法:溶栓前常规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心电图、心肌酶谱并给予镇静、止痛、吸氧、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常规活动。
于治疗开始时即给予尿激酶150万U加0.9%氯化钠100 ml静脉点滴,30分钟内滴完,尿激酶滴完后12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 000 U,12小时1次,共5天。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
用 7天 。
段 。第二代 溶栓 药物 阿 替普 酶 ( —P t A)
是用重组 D A技术 制 成 的单 链 t A N —P 。 其 本 身 对 纤溶 酶 原 激 活作 用很 弱 , 当纤 维
记录心电 图 1次。发病 6小 时起 每 2小 时复查 肌酸 激酶 同功 酶 ( K—MB 至发 C )
病2 0小 时 。所 有 人 选 患 者 先 给 予 嚼 服 肠
溶 阿司 匹林 3 0 g 之后 30 /日, 0m , 0 mg 3天 后改 为 7 m /日, 服 氯 毗 格 雷 3 0 g 5g 嚼 0r , a
律失常 1 例 (0 7 % ) 频发交界性早 搏 1 2 .6 ;
5例 , 性 早 搏 2例 , 速 性 室 性 自主 心 室 加 律 4例 , 1例 发 生 颅 内 出 血 并 发 症 , 无 无
梗死 6 0例 , 于溶 栓 后 观 察 再 通 情 况 、 发 并
症及 死 亡例 数 。 结 果 : 栓 后 再 通 率 9 . 溶 3
8. % 。5 再 通 患 者 中 出 现 再 灌 注 心 83 3例
摘
要 目的 : 价 静 脉 溶 栓 在 急性 心肌 评
梗 死 治 疗 中的 临床 效 果 。 方 法 : 用 阿替 应
普酶静脉溶栓 治疗急性 s T段 抬 高 型 心肌
伴随症状收治 的患者 中 7例 血压 >
10 10 H , 备 溶 栓 的 同 时 , 以 硝 8 / 1mm g 准 予 酸甘 油 0 g 入 生 理 盐 水 10 l 滴 , 1r 加 a 0m 静
院前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院前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4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与所有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患者血管再通率,再灌注心率失常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有6例出现轻微并发症,有24例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无溶栓冠脉再通的有12例,3例患者因梗死面积较大导致死亡。
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院前溶栓治疗,可降低在院内的时间,且提高溶栓在通率,将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的降低死亡率,且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安全等优点,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院前溶栓;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简称STEMI,其是一种危急患者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后关键是进行急救治疗,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若是突然发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心率失常等症状,短时间内便可死亡,所有STEMI治疗的关键是持续并完全的实现心外膜下心肌和血管水平的血流再灌注,恢复心肌功能[1]。
实施溶栓时间的早晚和抢救的成功率有密切关系,院前溶栓可以为患者增加抢救时间,且疗效显著。
对本次试验选取的48例STEMI 进行院前溶栓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详细情况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范围32~68岁之间,平均(495±35)岁,梗死部位分布在前壁、前间壁、下壁、广泛前壁、广泛前壁并下壁、下壁并后壁分别是6例,9例,12例,12例,6例,3例。
胸痛到溶栓时间为40~180 min,平均时间为(1075±65)min。
12方法所需药物:硝酸甘油,哈药集团人民同泰制药厂,国药准字H23021574;阿司匹林,黑龙江省密山市连珠山镇,国药准字H23023167[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规范溶栓治疗完整版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规范溶栓治疗完整版溶栓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最重要的救治措施之一。
7月发布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专家共识》对STEMI 的溶栓治疗策略、溶栓患者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溶栓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策略等问题都给出了指导性建议,临床医生应认真学习领会。
1、STEMI的诊断与“三不等”原则根据“全球心肌梗死定义”标准统一进行STEMI的诊断;注意甄别胸痛之外的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和非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早期STEMI的诊治不必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升高,不必等心电图呈典型ST段单相“墓碑”样抬高、不必等坏死性Q波形成。
2、疑诊STEMI的患者处理原则对于疑诊STEMI的患者,需要检测三项指标,即心肌损伤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hs-cTn)、B型脑钠肽(BNP)或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排除主动脉夹层(AD)等临床表现类似心肌梗死、但一旦启动溶栓治疗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疾病;必要时采用胸痛“一站式”CT增强扫描,快速鉴别高危胸痛“三联征”,即AD、心肌梗死和肺栓塞。
3、STEMI早期再灌注治疗原则4、院前溶栓指导原则1.院前溶栓条件要求FMC急救人员要掌握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能处理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应建立远程协同救治系统,将“120”急救系统与相关医院建成高效互通的协同救治网络。
2.溶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院前溶栓应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1)急性胸痛持续30 min以上,但未超过12 h;(2)符合STEMI的心电图诊断标准;(3)预计不能在FMC后120 min内行PPCI。
禁忌证包括对STEMI的诊断存疑,特别是不能排除AD或自发冠状动脉夹层(SCAD)时,应避免院前溶栓3.双抗治疗溶栓治疗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双联抗血小板基础上,应兼顾抗栓与出血风险,考虑适当的抗血小板药物组合。
STEMI患者确诊后均应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 mg(非肠溶片),继以75~100 mg、每日1次维持;对于年龄≤75岁的确诊STEMI患者,溶栓前应尽早给予氯吡格雷(300~600 mg 负荷剂量,维持剂量75 mg、每日1次);对于年龄>75岁的患者,应慎重权衡缺血及出血利弊后考虑减量或半量溶栓治疗,并建议氯吡格雷首次剂量75 mg,维持量75 mg、每日1次;对缺血高危或有证据提示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溶栓前尽早给予替格瑞洛(180 mg负荷剂量,维持剂量90 mg、每日2次)是合理的(特别是采用半剂量溶栓治疗的患者)。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需要尽快获得治疗。
溶栓疗法是急性STEMI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不同溶栓时间窗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溶栓时间窗的定义和重要性急性STEMI的溶栓时间窗指的是发病后血栓形成的时间窗,通常以发病后从症状开始到溶栓治疗开始的时间来衡量。
溶栓时间窗的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通常将其分为超急性期(0-1小时)、急性期(1-3小时)、亚急性期(3-6小时)和延迟期(6-12小时)。
在超急性期内进行溶栓治疗,血栓形成的时间较短,患者体内没有形成大块血栓,溶栓药物易于渗入血栓内部并起到溶解作用,从而更好地恢复了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了心肌梗死的面积,降低了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而在延迟期内进行溶栓治疗,血栓形成的时间较长,患者体内往往已形成大块血栓,此时溶栓药物的渗透效果和溶解效果将大大降低,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出现出血等并发症。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二、不同溶栓时间窗的治疗效果对比1. 治疗效果研究表明,超急性期内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其血流再通畅率高,梗死面积小,心肌重构好,预后良好。
而在延迟期内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其血流再通畅率较低,梗死面积大,心肌重构不良,预后差。
超急性期内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延迟期。
2. 并发症发生率3. 死亡率三、临床实践建议1. 重视时间窗临床医生在对急性STE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应重视溶栓时间窗的划分和掌握,及时进行治疗,在超急性期内进行溶栓治疗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2. 加强教育和宣传加强对公众的心血管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心梗的认识和对症状的及时处理,以尽可能缩短患者发病到就诊和溶栓治疗的时间,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观察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观察蒲玉英【摘要】目的: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联合运用溶栓+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84例,均为2007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依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给予其中42例常规溶栓治疗(对照组),另42例给予溶栓+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并对比两组再次发生心梗的几率与病死率。
结果经相应治疗,在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上,观察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再次心梗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上,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
在不良反应率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溶栓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症状上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使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以及再次发生心梗的几率得到降低,对患者预后质量进行明显改善,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rombolysis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Eighty-four patients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7 to January 2014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42)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2)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rombolysi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rombolysis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anginal attacks and duration of each anginalattack, as well as the recurrence rat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mortalit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number of anginal attacks and duration of each anginal attack (P﹤0.05). In addi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recurrence rat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mortalit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rombolysis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has significant efficacy, reduces the number of anginal attacks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s patients' prognosi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t has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疗效【作者】蒲玉英【作者单位】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6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当中,人们开始意识到血小板的重要性,在治疗栓塞类症状上,抗血小板治疗开始成为常规治疗,其中氯吡格雷在治疗心血管症状上能够起到良好效果[1]。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 ]栗世勇 , 3 吴建语. 一氟尿嘧啶持续静滴 4 小 时及分次静脉注射 5 8
治疗 胃癌疗效观察. 广西医学 ,0 5,7 2 :9 20 2 ( ) 1 1—12 9.
化道恶性 肿瘤患者 的取得 的 1 % 的有 效率 和 5 1个月 的 中 3 .
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 10万 U 2 2 U k ) 5 (. 万 / g 溶于 1 l . %氯化钠注射液 , i 0 m 9 0 0 3 m n内静脉滴入 。辅助应用 抗 0
血小板 和抗凝药物提高溶栓的疗效 。结果 根据冠脉再通临床评价标 准 , 溶栓 显效为 4 1例 , 再通 率为 7 . 1 3 2 %。结
位 v 。 IP r
[ ]张岩 , 4 吴雁 , 卞绍堂. 沙利铂 联合亚 叶酸 钙/ 奥 5一氟尿嘧 啶持续
滴注治疗晚期 胃肠癌. 临床肿瘤学杂志 ,0 5 1 ( )3 2 0 ,0 1 :0—3 . 5 ( 收稿 日期 :00—1 21 1—1 ) 7
消化 道恶 性 肿瘤 的 中老 年 人 多见 , 常合 并 诸 多基 础疾 病, 而不能耐受 强烈 化疗 。治疗 上应 特 别注 意其 安全 性 、 耐
全部 病例 符合 WH O急性 心肌 梗死 的诊 断
理生 理变化的一 种急 症 。临床 表现 为胸 痛 、 吸 困难 、 压 呼 血 下降、 休克 、 心律失 常 、 重 的 发生猝 死 , 目前严 重威 胁人 严 是 类生命 的第一杀手 。溶栓治疗 即经静 脉注入 药物 , 接将血 直 栓溶解 的方法 , 使梗 阻的冠脉再通 , 复心肌 功能 , 高生存 恢 提
常 , 至痉挛 。累计达 到 8 0m / 。 导致 1 % 一1% 患者 甚 0 gm 可 0 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进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进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发生后3 h内可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其治疗效果与PCI基本相似,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静脉溶栓仍是我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
本文就近些年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的优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签: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进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导致的急性血栓的形成,进而阻塞血管腔导致心肌坏死的一种疾病。
对于早期的心肌梗死,特别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3 h以内者可以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仍然是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1]。
本文就静脉溶栓治疗STEMI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
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大多数的心肌梗死是由于原来轻度或者中度的冠脉狭窄导致冠脉血流闭塞成不稳定型心绞痛,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则可能会发生心肌梗死。
通常原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或者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其发生STEMI的可能性更高,若冠脉支配的相关心室壁发生完全或者几乎完全性的坏死,即通常所说的透壁性心梗,则会在心电图中表现为ST段抬高,结合心肌酶谱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则可以确诊为STEMI。
在平时过于劳累、情绪的激动、暴饮暴食、寒冷的刺激以及吸烟、饮酒等都是引发本病的重要病因。
2 STEMI的临床表现STEMI的患者多会有感染发作并且持久的胸骨后的疼痛或者心前区部位的压榨性的疼痛,服用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但是少数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或者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的敏感性不高,可能不会有疼痛的表现[2]。
有的患者还会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胃肠道的不适,如恶心、呕吐等,心律失常,汗出,血压下降,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则会由于心排量的急剧减少而出现心源性的休克,面色苍白,神志淡漠等,有时还会有发热等临床表现[3]。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急性 S T段 抬 高 型 心 肌 梗 死 不 同 时 间 窗 溶 栓 治 疗 的 临 床 观 察
李新 惠 宗道 然 信 阳市计划 生育科 学研 究所( 河南 信 阳 4 4 0 ) 信 阳市 中心 医院急诊 科 6 0 0
【 中图分 类号 】 522 2 R4 .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61 72 (08 2 — 0 1 0 17 — 8 120 )3 03 - 3 【 摘要 】 目的 研 究急性 s 段 抬高心肌 梗死 (T M ) T SE I发病后 不 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 管再通 的影 响。方法 4 例 SE I 8 T M 静脉 溶栓
rn.1 F mi lnigSi c e ac ntueo i a g i a g4 4 0 ,C ia 2 iyn et o i 1 a . a l Pa nn c ne s r Ist n n .Xn n 60 0 hn ..Xna gcne hs t . y e R e h it fX y y r pa
t nm oada i ac o ( T MI . to s F r i t ae t wt T M1 eed ie t regop codn ieetie t i ycri frt n S E ) Meh d o ye h t ns i S E r i ddi ot e rusacri t df rn t s e o ln i t g pi h w v n h go m a r f it vnu r o t eayT eg usw r ≤3 ) B 3~6 )adC( n aeost o l i t r . h r p eeA( h , ( r h mb y c h p o h n 6~1h . sl R p r s nrt o tetr op e 2 ) Reut s ee ui a f h e g u s r f o e h er w e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作者:李武强毕树立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03期【摘要】目的对比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不同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8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病至溶栓治疗6 h为节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患者均为发病6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均为发病7~12 h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ST 段回落率、血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
结果溶栓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管再通率、ST段回落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血清NT-proBNP 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急性STEMI;时间窗;尿激酶;溶栓【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02急性STEM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心血管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患者多有胸痛、心悸、乏力等先兆症状,服用硝酸甘油胸痛无明显好转。
其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硬化斑块脱落、破裂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血液循环,使冠脉完全闭塞或血流急剧减少,心肌细胞因长时间缺乏营养供给而发生大面积死亡。
临床治疗通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旨在促进阻塞的冠脉尽快恢复血供,延缓梗死进程,抑制左室重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死亡风险。
目前多数基层医院受自身技术、设备所限,无法开展PCI,因此急性STEMI的治疗仍然是以溶栓为主。
尿激酶、阿替普酶等是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相较于其他溶栓药物,尿激酶價格低廉,溶栓效果明显,因此临床应用比较广泛。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溶栓时间窗有直接关系,溶栓时间越早,临床治疗效果越显著。
本研究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8例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应用尿激酶溶栓不同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能错 过再 灌 注时机 或风 险较 大时 ,在溶 栓 时间 窗 内
尤其是发病 3 h内溶栓治疗仍是行之有效且重要 的 再灌 注治 疗 方法 。 溶栓 治疗快 速 、 简便 、 易操 作 , 尽 早 再通 闭塞 的冠 状动 脉 , 使 心肌 得 到再灌 注 , 对 心肌 梗 塞 患者是 及 其关键 的抢 救措施 。 对此 , 将 抽 选我 院接 收 在溶 栓 时 间窗 内急性 S T段 抬 高 型 心肌 梗 死 患者 6 0例 , 根据 溶栓 时 间不 同分组 , 报告 如 下 :
1 资料 和方 法
1 . 1 资 料
选取 2 0 1 0年 4月 ~ 2 0 1 4年 4月 , 我 院接 收 急性
5 0 %; ( 2 ) c T n T ( I ) 峰值提前至发病 1 2 h内, 而C K — M B 峰值提前至 1 4 h内 ; ( 3 ) 患者胸痛症状 2 h内明显减轻 ; ( 4 ) 溶栓后 2 ~ 3 h内出现再灌 注心律失 常[ 3 1 。
1 . 4 统计 学方 法
s T段 抬高 型 心肌梗 塞患者 6 0例 ,均符 合 急性 心 肌 梗 塞 的 临床发病 3 h内溶 栓组 ( 简 称 A组 ) 及 发病 3 ~ 1 2 h内溶 栓
组( 简称 B组 ) , 其 中, 发病 3 h内溶 栓 组 患者 3 0例 , 男性 1 9例 , 女性 1 1 例, 年龄 4 0 — 7 0岁 , 平 均 年 龄 为
月, 我 院接 收 急性 s T段 抬 高型 心肌 梗 塞 患者 6 0例 , 根 据 发病 时 间 的长 短 , 将6 O例 患 者 分 为发 病 3 h内溶 栓 组 及 3 ~ 1 2 h内溶 栓 对 照 组 , 对 两组 均给 予基 础 治 疗 十 溶栓 治疗, 比较 两纽 患者 治 疗效 果 。结 果 发病 3 h内溶 栓 组 3 0例 患 者, 经 治疗 , 溶栓成功 ( 再通 ) 率为 8 3 . 3 3 %( 2 5 / 3 0 ) , 发病 3 - 1 2 h 内溶栓 对 照 组 患者 溶 栓 成 功 ( 再通) 率为 5 3 . 3 3 %( 1 6 / 3 0 ) , 组 间 比较 差异 明显 ( P < O . 0 5 ) , 具有统计 学意义; 发病 3 h内溶 栓 组 皮肤 瘀 斑 、 牙龈 出血 及 消 化 道 出血 0例 , 发 生 率为 O %, 明 显低 于 发病 3 1 2 h溶 栓 对 照 组 3 . 3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9 > 0 . 0 5 ) 。 结论 给 予 急性 S T段 抬 高型 心 肌梗
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 治疗的临床观察
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早期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按照临床静脉溶栓的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50例。
早期组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即患者发病0~3 h内进行治疗;晚期组在急性心肌梗死晚期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即患者发病3~12 h内进行治疗。
结果早期组患者临床再通率显著高于晚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晚期组,出院时左心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早期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室壁瘤形成、心包积液、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晚期组患者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可靠、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标签:早期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疗效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的致病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发了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导致心肌出现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引起心肌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
在急诊PCI广泛应用的今天,广大基层医院临床上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仍主要采取静脉溶栓方式,该治疗方式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笔者就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按照临床静脉溶栓的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50例。
其中早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51.6+6.5)岁。
晚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52.5+6.2)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摘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急性心血管疾病,溶栓治疗是关键的救治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对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时间窗下的治疗策略及预后效果。
首先介绍了溶栓时间窗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对不同时间窗下的临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接着比较了不同时间窗下的治疗策略及预后效果,同时对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论部分总结了不同溶栓时间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临床应用建议和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清晰的治疗方案,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时间窗、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临床特点、治疗策略、预后效果、并发症、临床应用建议、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其发病急、病情危重,往往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溶栓治疗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重要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溶栓时间窗的不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随着心肌梗死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完善和深化。
针对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系统比较,有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溶栓时间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时间窗内患者的治疗策略、预后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提供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指导和决策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选择,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观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观察摘要:目的探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筛选出8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视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成观察组A和观察组B,两组都是41例,观察组A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B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比其疗效。
结果观察组A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0.5%,观察组B是92.7%,观察组B高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治疗后1周、6个月的LVEF、LVED水平均优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院内心脏破裂、复发梗死、1个月内死亡、1年内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与预后,值得推行。
关键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阿替普酶;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阻塞,血流受阻导致局部心肌出现缺血、坏死,属于心血管内科的急重症,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出现心功能不全者,其预后通常不佳,远期病死率极高【1】。
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筛选出本院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8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并对比尿激酶溶栓治疗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应用效果,见下述总结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筛选出8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均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症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急慢性感染、肿瘤、创伤等疾病患者【2】。
视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成观察组A和观察组B,两组都是41例。
观察组A:男22例,女19例;年龄40~81岁,平均(59.1±4.5)岁;梗死部位中,前壁15例,前间壁11例,下壁7例,后壁6例,右室2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溶栓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少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的预后。
然而,溶栓治疗需要在一定的时间窗内进行,不同的时间窗内溶栓治疗的效果是否有差异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
本文将对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溶栓时间窗的定义。
溶栓时间窗是指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开始到进行溶栓治疗之间的时间范围。
一般认为,溶栓时间窗的界限为发病后3小时内为早期窗,3~6小时为中期窗,6~12小时为晚期窗。
早期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显示,早期溶栓治疗能够迅速恢复冠状动脉通畅,减少梗死面积,降低死亡率。
早期抢救能够使梗死区域的血液供应得到迅速恢复,减少心肌坏死的范围,而且早期治疗可以在治疗的同时预防再灌注损伤。
因此,早期窗内溶栓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中期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显示,中期溶栓治疗相对于早期治疗来说效果较差。
虽然中期窗内溶栓治疗仍然能够恢复一部分梗死的心肌功能,降低梗死面积,但是梗死面积往往已经较大。
此外,中期窗内溶栓治疗时间较长,心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损伤,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
晚期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显示,晚期窗内溶栓治疗的效果最差。
早期和中期窗内溶栓治疗已经超过了心肌细胞的远端坏死时间,坏死的心肌细胞已经无法恢复。
晚期窗内溶栓治疗主要能够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血流,减轻心肌的缺血状态,但是对心肌功能的恢复效果很有限。
总之,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
早期窗内溶栓治疗能够迅速恢复冠状动脉通畅,减少梗死面积,改善心肌功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中期窗内溶栓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而晚期窗内溶栓治疗的效果最差。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恢复心肌灌注,最常用的方法是溶栓治疗。
不同的溶栓时间窗可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本文将对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一、不同溶栓时间窗的定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溶栓时间窗通常被定义为发病后不同时间段内溶栓治疗的效果。
一般而言,早期溶栓治疗指患者发病后3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迟发溶栓治疗指患者发病后3小时至12小时进行溶栓治疗,超迟期溶栓治疗指患者发病后12小时至24小时进行溶栓治疗。
二、不同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1. 早期溶栓治疗早期溶栓治疗具有时间窗狭窄的优势,能够在患者发病后尽快恢复心肌灌注,减少心肌损伤,降低病死率。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早期溶栓治疗可将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受损程度和病死率显著降低,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
早期溶栓治疗需要在严密监测下进行,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 迟发溶栓治疗迟发溶栓治疗是在早期溶栓治疗时间窗后进行的治疗方案,相对于早期溶栓治疗,迟发溶栓治疗的患者通常存在更长的心肌缺血时间,心肌损伤更为严重。
一些研究发现,即使在发病后3小时至12小时进行溶栓治疗,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减少病死率,但相对于早期溶栓治疗,效果略逊一筹。
3. 超迟期溶栓治疗超迟期溶栓治疗是在发病后12小时至24小时进行的治疗方案,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已有研究表明,超迟期溶栓治疗往往难以恢复心肌灌注,难以改善心肌损伤程度,病死率较高。
超迟期溶栓治疗并不被推荐作为STEMI的首选治疗方案,除非患者存在特殊情况,如无法接受介入治疗等。
三、不同时间窗的临床治疗策略根据以上对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临床治疗策略建议:1.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特别是在发病后3小时内,以最大程度减少心肌损伤,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不同溶栓时间窗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 者】李红梅
【作者单位】433300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542.22
【相关文献】
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J], 李新惠;宗道然
2.常规时间窗与扩大时间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J], 江天丽;马烈;傅新民;张磊;张正祥;张莉文;王磊;张洋
3.不同药物及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J], 王钟杰;刘映霞;沈阳;朱伟东;陈映雪
4.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J], 宗道然;游丽;陆俊;蒋旭九
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J], 宗道然;游丽;陆俊;蒋旭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பைடு நூலகம்栓时间窗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李红梅
【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7(025)005
【摘 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different time-window thrombolytic therapy.Methods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6,a total of 148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undergoing thrombolytic therapy were selec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li County,Jingzhou,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group and B group,each of 74 cases.Patients of A group received reteplase for thrombolytic therapy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while patients of B group received reteplase for thrombolytic therapy within 6 to 12 hours after onset.Recanalization time,ST-segment fall back ratio after 2,4,6 and 12 hours of thrombolytic therapy,serum NT-proBNP level immediately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after 12 hours,1 day,3 days and 7 days of thrombolytic therapy,LVEF,LVESD and LVEDD immediately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after 7 days,3 months,6 months and 12 months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treatment.Results Recanalization time of A group was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B group(P<0.05);ST-segment fall back ratio of A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 group after 2,4,6 and 12 hours of thrombolytic therapy,respectively(P<0.05).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serum NT-proBNP level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mmediately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P>0.05),while serum NT-proBNP level of A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B group after 12 hours,1 day,3 days and 7 days of thrombolytic therapy,respectively(P<0.05).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LVEF,LVESD or LVEDD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mmediately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 or after 7 days of thrombolytic therapy(P>0.05);after 3 months,6 months and 12 months of thrombolytic therapy,LVEF of A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 group,respectively,while LVESD and LVEDD of A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B group(P<0.05).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of A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B group during the treatment(P<0.05).Conclusion Thrombolytic therapy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 has better clinical effect in treating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an thrombolytic therapy within 6 to 12 hours after onset,ca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and inhibit the ventricular remodeling,with higher safety.%目的 比较不同溶栓时间窗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在荆州市监利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每组74例.早期组患者于发病6 h内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晚期组患者于发病6~12 h内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时间,溶栓后2 h、4 h、6 h及12 h ST段回落率,溶栓后即刻、12 h、1 d、3 d及7 d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溶栓后即刻、7 d、3个月、半年及1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组患者血管再通时间短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 h、4 h、6 h及12 h早期组患者ST段回落率高于晚期组(P<0.05).溶栓后即刻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2 h、1 d、3 d及7 d早期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晚期组(P<0.05).溶栓后即刻、7 d两组患者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3个月、半年、1年早期组患者LVEF高于晚期组,LVESD和LVEDD短于晚期组(P<0.05).治疗期间早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 发病6 h内溶栓治疗STEMI的临床疗效优于发病6~12 h溶栓治疗,其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且安全性较高.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这些问题你都清楚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这些问题你都清楚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较高。
该病症致病原因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引起的冠状动脉血管腔堵塞所致。
因此,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以尽早、充分溶栓为主,以恢复心脏血流灌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但是溶栓治疗相关内容你清楚吗?下面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什么要溶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时间就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由于该病症发病时间是决定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及预后情况的主要原因,如果在患者发病后予以及时、有效救治,能够维持患者机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虽然当前临床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心肌再灌注,但在治疗前会受到地理位置、医疗条件、医疗技术等因素影响,治疗方式推广难度较大。
并且有研究显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3小时内是救治的最佳时间,溶栓治疗即刻疗效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基本相似。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应始终遵循条件决定方法、时间决定策略理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选择治疗对策。
如果患者能够直接就诊在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医院中,可显著缩短急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安全。
如果患者就诊医院无法为患者直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在首次医疗接触后的2小时内转运至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医院中完成再灌注治疗,转出时间应在患者就诊后30分钟内完成。
如果在首次医疗接触至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则可在首次医疗接触后的30分钟进行溶栓治疗。
二、溶栓治疗的适应症有哪些?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不足3小时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相较于直接为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无差异,有条件的患者在发病后应尽快就医进行溶栓治疗。
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不足12小时的患者,预计首次接触医疗救治的时间至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且无治疗禁忌的患者,可尽快实施溶栓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创新研究2008年8月第5卷第23期M ED I C I N E I N N O V A,r I O N R E SE A R C H荔;爨雾彰学|菇P誊g磐l考;学髫j雾参}雾爹学学爹多髫;罄磐学磐旁旁i参影君}垂;≯雾垂雾磐;管垂i参雪∥j爹萝l爹;爹磐学萋j雾雾雾参季菇季旁营;雾萝|辔髫莓磐;季善,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李新惠1宗道然21信阳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河南信阳464000)2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821(2008)23—0031—03【摘要】目的研究急性s 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E M l)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
方法48例ST E M 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为四组,A组≤3h,B组3—6h,C组6—12h。
结果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3.3%、75.O%、37.5%,前两组与后一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病死率分别为0%、3.8%、12.5%。
结论血管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呈负相关,S TEM I发病3h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最好,住院期间死亡率最低,3—6h次之,而对于发病时间6—12h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显著,但仍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V al ue of Th r om bo l yt i c T her apy i n D i f f er ent T i m e of ST—Se gm ent El e va t i on A cut e M yocar di al Infarct i on.L/X i nhui l,历,|g D廿r oger2.1.Fam i l y Pl anni ng虢溉Research Inst i t ut e矿X i nyang.X i nya ng464000,C hi na.2.X i nya ng c e nte r hosp/t a/.【A bst ract】O bj ect i ve To st udy t he e ff e ct of t hr om b ol yt i e t her apy on bl ood ves s el r eper f us i on i n di f fer ent t i m es aft er ST—se gm e nt el ev a-t ion m yo car di al i nf arc t i on(S T EM I).M et hods For t y ei g ht pat i ent s w i t h S T EM l w er e di vi de d i nto t hr ee gr o ups ac cor d i ng t o di ff er ent t i m e s aft er i nt r avenous t hr om b ol yt i e t hem py.T he gr ou ps w er e A(≤3h),B(3~6h)and C(6~12h).R esul t s R e pef f us i on r a te of t he t hr ee gr ou ps w er e 83.3%,75.O%and37.5%r espec t i vel y,w i t l l s i gni f icant di f f er ence bet w e en t he f or m er t w o gr ou ps a nd t he l at er on e gr oups(P<0.05).The he m or r hage com p l i cat i on w i t hout s i gni f icant di f f er ence of t he t hr e e gr o ups.The m or t al i t y r ate w c蜢'e0.3.8%and12.5%r es pect i vel y.Concl usi o n T he r eper f usi on m t e W ag oppos i t e r el at ed w i t h t he dur at i on f r om ons et of ST EM I t o t hr om bolyt i c.I n t he pat i ent s。
w it hi n3h aft er O l l S et STE M I。
t he r eper f us i o n eff ect of bl o od vessel s w a g t he bes t,w i t hi n3~6h W ag bet ter,w h i l e w i t hi n6—12h ha d not si gn i f i cant eff ect.bu t st i l l had s o m e ef fect.【K ey w or ds】ST—segm ent el evat i on m ye ca rdi M i nfar ct ion T h r om l m l yt i c t he r apy T he r eper f us i on r at e of bl o od ves s el s溶栓疗法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 M I)治疗的一个低分子肝素钠4000U,每12小时1次,共5d。
重大进展,已成为早期心肌血流再灌注的重要措施。
溶栓治疗是1.3检测指标①胸痛消失或基本缓解时间;②溶栓开始2h内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使富含纤维蛋白的血栓发生溶解,闭塞相关每隔0.5小时记录一次全导联心电图,观察各相关导联抬高s r 动脉血管再通,从而挽救濒死心肌…。
溶栓治疗的评估为梗死范段回降幅度;③再灌注性心律失常;④心肌酶学的变化;⑤并发围的缩小,心功能的改善,并发症的减少及病死率的下降,这些均症;⑥住院期间病死率。
I R A再通判断标准口】:自开始应用溶栓与梗死相关动脉(I R A)是否再通有关,而血管再通率的高低又与剂后2h出现:①心电图ST段抬高最显著,导联回降>50%;②胸溶栓距发病时间有关。
本文比较了48例ST E M I患者发病后不同痛消失或基本缓解;③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④血清肌酸激酶时间溶栓对血管再通的影响。
同工酶(CK—M B)峰值提前到发病后14h以内。
具备上述4项1资料与方法中2项或以上者考虑再通,而单纯具备②和③项者不能判为1.1研究对象收集我院2006年3月一2008年3月住院,经静脉溶栓治疗的48例STE M i患者进行观察,男30例,女18例,年龄4l一73岁,平均(59.80±6.25)岁。
入选条件:①持续胸痛> 30m i n,含服硝酸甘油无效;②心电图相邻两个导联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t>0.1m V,胸导联t>0.2m V;③入院距起病时间<12h;④无溶栓禁忌证BJ。
梗死部位:广泛前壁18例,下壁l O例,下壁合并右室13例,下壁合并后壁7例。
溶栓距发病时间<12h。
按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三组,A组(≤3h)12例,B组(3—6h)28例,C组(6—12h)8例。
1.2治疗方法溶栓前常规查血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心肌酶谱并给予镇静、止痛、吸氧、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
于治疗开始时即给予尿激酶(U K)150U加入0.9%氯化钠l O O m l中静脉滴注,30m i n内滴入,尿激酶滴完后12h皮下注射再通。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两两比较用r检验,尸<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不同时间窗溶栓血管再通率、严重出血并发症、2周病死率的比较见表l。
2.2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与血管再通率的比较根据溶栓再通判断标准,发病3h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较高,为83.3%。
3—6h稍差,再通率为75.O%,而对于发病时间6—12h的患者,溶栓再通率仅为37.5%。
A、B两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
结果表明血管再通率与溶栓距发病时间呈负相关。
一3l 一医学创新研究2008年8月第5卷第23期M ED I C I N E I N N O V A l r I O N R E SE A R C H萝砻j●.:;毒声蓦|雾豸雾季雾磐季多;髫j辔彰髫参雾;参}}磐豸髫磐l彰多磐磐第雾爹爹|髫爹爹;誊j彰旁雾荸善謦髫髫善i;季雾}爹爹窘萝彰毒爹;善爹;季参爹;孝多j爹爹丞髫辱爹雾季雾2.3不良反应死亡2例(均为溶栓未通)。
其中B组一例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C组一例死于心源性休克。
三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
3讨论STEM I是由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管腔急性完全性闭塞而引起心肌组织急性缺血坏死。
病理研究表明,ST EM I时冠状动脉内闭塞血栓的发生率高达80%一90%。
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是冠状动脉内膜损伤、斑块破裂、血管痉挛和血小板激活间相互动态作用的结果。
因此S,r EM I 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完全和持续地实现心外膜下血管和心肌水平的血流再灌注,尽可能抢救濒死的心肌、保存左室功能、降低病死率。
目前临床常用的再灌注手段主要是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由于溶栓治疗相对于其他再灌注疗法简单易行而又不失有效性,因而至今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再灌注治疗手段。
ST E M I时新形成的血栓以红色血栓为主,富含纤维蛋白,对溶栓剂敏感,血管易于开通口J。
溶栓治疗的目的在于尽早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受损心肌的血液供应,以局限坏死心肌的范围,进而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率。
因此为提高血管的再通率,尽可能多地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溶栓治疗应尽早开始。
本文48例ST E M I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对血管再通率、住院病死率的影响显示,A、B、C三组的再通率分别为83.3%、75.O%、37.5%;死亡率分别为0%、3.8%、12.5%。
发病后6h内溶栓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发病后6—12h溶栓者,死亡率明显降低,尤其是发病3h内溶栓疗效更显著,与有关文献报道H j3相似。
发病后6—12h溶栓虽然血管再通率较低,但与相关文献报道¨1ST EM I发病12h内未行再灌注治疗患者死亡率达20%相比,在降低死亡率方面仍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