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患沟通
急诊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急诊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摘要】急诊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定义,急诊护理路径的概述和研究目的。
随后探讨了急诊护理路径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具体实施步骤包括早期诊断、快速介入和全程监护等。
研究表明,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结论部分总结了急诊护理路径在患者救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路径、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急诊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早期诊断,治疗效率,患者预后,救治效果,实施步骤,优势,不足,重要性,建议,研究方向。
1. 引言1.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定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冠状动脉完全或部分阻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所致。
在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细胞受到严重的缺氧和缺血影响,导致心肌细胞死亡,进而引发心脏功能异常甚至心律失常。
ST段抬高是心电图上一种具体的表现,表明心肌梗死已经发生。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往往表现为急性胸痛、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需要及时救治以减少心肌损伤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紧急干预,包括急诊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或介入治疗等手段。
对于急诊护理人员来说,及时识别和救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急诊护理路径来规范化患者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风险。
1.2 急诊护理路径的概述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系统性、标准化的护理流程,旨在规范患者在急诊环境下的护理过程,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急诊护理路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的早期评估和诊断,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缩短患者的病情恶化时间,降低病情的危险性。
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其可能导致心肌组织的死 亡和丧失功能。本讲座将探讨其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的知识。
定义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肌梗死的类型,其特征是心电图上ST段的抬高。
病因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的阻塞,通常由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或血栓栓塞 引起。
预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健康饮食、定期体检和积极管理其他慢性疾病。
小结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 和康复非常重要。
临床表现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包括胸痛、胸闷、气短、出冷汗、恶心和呕 吐等症状。
诊断方法
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常包括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原则包括尽早进行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药物治 疗、病情监测和康复护理。
预防措施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重要类型之一。
它的主要特征是心肌缺血导致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和死亡。
STEMI是一种重度危急疾病,早期的救治能显著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
本文将介绍STEMI的医疗救治技术和方案。
一、诊断标准1. 临床症状:急性胸痛,持续超过30分钟,难以缓解,向左臂、肩部、下颌、背部等处放射。
2. 心电图特征:ST段持续抬高≥0.1 mV,伴有相应导联T波倒置或缺损或不规则QS或q波出现。
3. 心肌酶标志物:心肌酶(CK-MB)或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心肌酶标志物的活性明显升高。
二、急诊处理1. 心电图监测首先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以确立诊断。
监测心电图需要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如果出现ST段抬高和T波变化,则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征象。
如果仅仅是T波变化,应该排除肺栓塞等疾病。
2. 氧气吸入STEMI患者需要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状态,有助于保护心肌并缓解疼痛。
3. 镇痛处理很多STEMI患者的胸痛非常剧烈,可使用硝酸甘油静脉注射或舌下含服缓解疼痛。
硝酸甘油的主要作用是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缺血,降低心肌氧耗;此外,还可以使用吗啡缓解疼痛和镇静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吗啡副作用较多,如呼吸抑制、低血压和恶心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STEMI的关键,ASA、氯吡格雷是最常用的两种抗血小板药物。
必须在第一时间内予以抗血小板治疗,疗效受患者的年龄、分级和治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5. 溶栓治疗在STEMI发病3小时内,如条件允许氯化钠、阿替普酶等可使用冠脉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时需注意条件和禁忌症,如有外科手术史、严重出血倾向、卒中史、凝血机能障碍等需要慎重考虑。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及护理措施研究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及护理措施研究摘要】目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处理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急诊处理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处理后的护理效果。
结果不论死亡率还是并发症发生率,干预组患者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进行急诊处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对患者并发症的降低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护理措施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快,以高血压、高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等基础性疾病岁的发生也随之有所提升,进而导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增加。
从医学角度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发病迅猛、病情严重的特点,需要及时的进行急诊处理治疗,但是,患者在急诊处理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为了提高治疗的效果,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就显得非常重要。
基于此,文章选取医院急诊科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对他们采取急诊处理后的护理配合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医院急诊科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男性30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为39-88岁,平均年龄为65.8±16.6岁。
患者均有心律不齐、胸痛等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经影像学诊断均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入选患者均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等,均自愿参加此次临床研究。
两组患者经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急诊处理,右侧桡动脉穿刺,术前常规消毒,取仰卧位,局部麻醉下右上臂自然外展500,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植入6F动脉鞘,选择6F造影导管撑开狭窄血管,释放金属扩张支架,并与血管壁充分贴合[1]。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 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一、救护车转运流程(一)目标。
1.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快速、准确地将患者转送至医院,首选转运至可以开展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医院;2.进行院前急救处理;3.传递院前信息(包括心电图)给目标医院。
(二)技术要点。
1.根据症状描述,就近派出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救要求的救护车;2.指导患者自救,救护车尽快到达;3.评估生命体征,施行现场急救;4.到达后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5.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包括吸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硝酸甘油等;6.对持续胸痛>15分钟和心电图ST段抬高无禁忌症的患者,即刻给予阿司匹林300mg顿服,如可能加服氯吡格雷300mg;7.优先转运至最近的、有急诊PCI资质的医院;8.利用车载信息系统、微信、彩信等多种形式传输心电图等院前信息至目标医院;9.拨打医院专用电话,联系进行确认,转运患者至急诊科;10.如条件允许,将患者直接送至导管室,续接流程五(救护车转运直达导管室流程);11.完成患者及资料的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
(三)考核要点。
1.患者呼叫至急救系统接听电话的时间;2.急救系统接听呼叫电话至派出救护车辆的时间;3.救护车组收到出车指令至出发的时间。
4.患者呼叫至救护车到达时间;5.院前心电图完成的比例,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的比例;6.传送心电图等资料到目标医院的比例;7.送至可行急诊PCI治疗医院的比例。
二、可行PCI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一)目标。
1.建立院内胸痛中心/绿色通道;2.确认/排除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诊断;3.及早启动早期再灌注治疗和完善前期准备。
(二)技术要点。
1.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2.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尽快采血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它血液检查,不必等待结果可以启动心内科会诊、再灌注治疗;3.核对患者发病后至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用药情况,避免用药过量及重复。
一例急性ST抬高心梗患者的病例讨论
麻醉科医生插管 • 观察病人病情,与医生轮流CPR,遵医嘱用药,记录,
叫阿姨通知病人家属
一、医护配合及人员分工
至少由1名医生、2名护士配合抢救
护士乙﹙管循环﹚
1、巡房发现病人意识丧失,护士乙首先判断,床 边呼救或叫旁人呼救,使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 床上。
中山一院东院 ***
2019-12-00
患者 王** ,男 ,89岁,诊断:1.急性侧壁ST段抬高型心 肌梗死;
患者因发作性心悸胸闷10余年,加重伴咳嗽1周入院,白天 经两次小抢救后生命体征平稳。2019-12-13 1:30发现患者无明 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立即查看患者, 呈端坐呼吸,查体:血氧饱和度60%,血压:102/54 mmhg,心率 149次/分,双肺闻及哮鸣音及大量混罗音,心律齐,无额外心 音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未及 包块,无压痛、反跳痛,下肢无浮肿考虑泵衰竭,予呋塞米针 20mg静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面單吸氧。
• 6.停床(在0点前停床,如未在0点停床,将产生 多一天的护理费及床位费)
• 7,将护工费+出院通知书+相应科室盖好章的退 费单,交家属办理出院。
• 死亡病人出院区别在于,医生录:死亡出院,注意门读病 历不能还家属,要存档保留。医生开的死亡证明黄色的 (第一联3)留下来交护长,其他几张死亡证及出院通知书 交家属一起办理结账。(第一及第二联交收费处)
死亡患者出院流程
1.首先由医生补录完死亡出院。
2.根据几点停心电吸氧等修改末日次数(例:级别 护理末日0,心电末日修改为10等等)
3.护士确认无误一发送一停长期医嘱。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1).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较多,尤其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时极为多见。
恶性心律失常即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心脏停博,在4-6min就会出现不可逆性脑损害(2).当其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时,病死率高,且预后不良,是成人心脏猝死的首要原因。
因此积极给予溶栓治疗,可以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心肌损伤程度。
2015年1-12月,我科共收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32例,其中27例符合溶栓指征,给予瑞通立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015年1-12月,我科共收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2例,27例符合溶栓指征,给予瑞通立溶栓治疗,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39―76岁。
所有AMZ患者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
梗死部位:广泛前壁7例、前间壁8例、前壁3例、下壁9例。
溶栓后发生室早5例、心动过缓3例、心源性休克3例、阿斯综合征1例、急性左心衰1例、消化道出血2例、脑出血1例、室颤1例、房颤1例、牙龈出血2例。
有8例患者合并高血压、4例患者合并糖尿病。
2.结果 20例患者经过积极地抢救与护理临床治愈出院。
4例未愈,溶栓后症状无改善或在住院10天左右再梗而转往上级医院。
死亡3例,平均年龄为71岁,均为女性,其中1例在住院4小时死于阿斯综合征,2例9小时内死于心源性休克。
2、急救护理1,一般支持。
入院后立即入住ccu,给予平卧位,吸氧,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3-5天,除颤仪处于备用状态。
快速开通2路静脉通道。
发病12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并告知病人及家属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缓解疼痛,以取得合作。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策略
栓性完全阻塞所致 。S T E / 发生后 2 M h 内( 尤其是 1 h 及对 A / V I I 救治紧迫性的认识 , 特别是 以往有冠心病 内是再灌注的“ 黄金时间” ) 完全开通梗死相关动脉 、 史或冠心病 易患因素的高危患者( 例如老年 、 糖尿病 、
恢复有效 的心肌再灌注, 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 高胆固醇血症等) , 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时 , 应及时拨 降低死亡率 , 改善临床预后。院前急救人员快速 出诊 打“ 1 2 0 ” 电话呼救 , 并提供准确地址及联系电话 ; 建立 “ 1 2 0 ” 调 度员 根 据 就近 原 则 指 并准确到达 目的地 、 正确现场急救和及时安全转送至 有 效 的医疗 急 救 系统 , 医院、 院内抢救室和导管室准备工作 的快速启动是缩 派最接近患者的医院或急救 中心出诊 , 出诊人员前往 短再灌注时间的关键【 。院前急救人员 、 心脏专科 和 急救地点的同时根据 “ 1 2 0 ” 调度员提供 的电话指导患
・ 综
述・
急性 S T段抬高型心肌梗 死院前院 内一体 化救治策 略
宋伯 宁 综述, 黄 锋 审校
( 南宁市第一人 民医院急诊科 , 广西 南宁 5 3 0 0 2 2 )
【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 时间就是心肌 , 时间就是生命, 任何处理都应争分夺秒进行。院前急救的
基本任务是帮助患者安全 、 迅速地转送到 医院, 缩 短患者就诊 的时间和院前检 查、 处理、 转送所需的时间; 送达 医院 后专科医生应予及早完全 开通梗死相关动脉 、 缩短患者心肌 再灌注治疗 时间。执行院前急救 ^员、 院内心脏专科 和
介^ 操作医务人员应该 紧密合作 , 实现有效 的急性 S 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护理体会
酸甘油舌下含 服 , 必要时给予吗啡小剂量静推 。
1 . 3 . 2 用药: 应用硝 酸脂类药 注意心率血 压变 化 . 报告 医生 随时调整剂量。询问患者反应 , 复查心肌酶等相关检查检 验
指标 , 及时调整用药 。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恶 心、 呕吐应及 时
例, 其中 P T C A 2 3 0例 , 支架置 入 1 5 2例 , 血栓抽 吸 9 4例 , 临 时起搏器 2 5例 , 冠状动 脉 内溶栓 9例 , 主动脉球 囊反搏 ( I — A B P ) 2例 。 其 中男性 2 1 5例 , 年龄 2 9 — 8 5岁 , 女性 2 3 例, 年龄
2 . 1 2组 患者护理结果 比较 :护理组 患者积极 配合 1 1 0例
( 9 0 %) , 不积极 3 9例 ( 1 0 %) ; 对 照组积极 配合 5 0例 ( 4 0 %) ,
不积极 1 0 0例( 6 0 %) 。
1 . 2 . 2 术 中护理 : 密切观 察病情及心 电图改 变 , 根据具 体情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0 1 7 年I 2 月第 1 7 卷第 1 2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C l i n i c s , D e c e m b e r 2 0 1 7 , V o 1 . 1 7 , N o . 1 2
・
1 8 67 ・
急性 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手术的护理体会
1 . 2 急诊 P C I 手术护理
1 . 2 . 1 术前护理 : 物 品准备 : ①导管室准备 : 除常规冠状动 脉
造影 、 P T C A用物外还需准备多种 型号的导引导管 、球 囊 、 支
急诊科医患沟通技巧与应对策略
急诊科医患沟通技巧与应对策略急诊科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医生能否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然而,在急诊科这个高压环境下,医生常常面临着时间紧迫、患者情绪激动等挑战,因此,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和应对策略对于急诊科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急诊科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
在急诊科,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时间往往非常有限,医生需要迅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因此,医生应该倾听患者的陈述,不要打断患者的发言,耐心听完患者的述说。
在倾听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来表达自己的关注和理解,这样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和专注。
其次,急诊科医生应该善于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
在急诊科,医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向患者传递大量的信息,因此,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非常重要。
医生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此外,医生还应该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把握,不要过于急躁或咄咄逼人,而是保持平和的态度,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理解和接受信息。
另外,急诊科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
在急诊科,医生常常面对病情危急的患者和家属,他们的情绪可能非常激动和焦虑。
医生需要冷静地面对这些情绪,不被患者的情绪所左右,保持自己的专业性。
医生可以通过积极的肢体语言和语言表达来传递自己的冷静和信任,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建立起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
此外,急诊科医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应对策略。
在急诊科,医生常常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有些患者可能情绪激动、不合作,甚至有暴力倾向。
医生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对于情绪激动的患者,医生可以通过冷静沟通、耐心解释来稳定患者的情绪;对于不合作的患者,医生可以寻找共同点,与患者建立共识,从而增加患者的合作性;对于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医生需要及时寻求安全保护措施,确保自己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总之,急诊科医患沟通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应对策略。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科处理规范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科处理规范1.目的规范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处理流程,特此制订本流程。
2.定义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后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胸骨后或心前区持续压榨性剧痛。
3.职责3.1急诊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对于胸痛患者初步诊断为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时必须规范治疗,若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则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3.2急诊科负责致电心内科病房,请心内科医师急会诊,心内科负责与家属沟通及后继专科治疗3.3如患者同意进行急诊介入,则由心内科医师与急诊科护士负责转运至导管室或心血管监护病房,急诊科帮助患者家属办好住院手续。
3.4急诊科负责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将病情变化及化验结果报告心内科医师并提供安全转运所需监护仪及除颤仪。
3.5急诊科负责及时将抗血小板药物喂服患者并备好静脉溶栓药物。
4.标准4.1 120急救医生在接诊现场初步认定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应提前通知有冠心病介入资质医院的急诊科做好接诊准备。
(120接诊医生现场初步认定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下级医院或诊所已做心电图和/或心肌损伤标志物确认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或已在下级医院进行了溶栓治疗。
第二种情况是120接诊医生现场通过简单询问病史,做心电图和/或床旁心肌损伤标志物初步认定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部分有条件的120急救中心可以执行)4.2胸痛病人来诊,则由分诊台护士一级分诊入急诊科抢救室并安排医师接诊。
4.3病人卧床后首诊医师5分钟内完成18导联的心电图检查,上氧、建立静脉通道并同时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4.4如心电图显示相邻两导联ST段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则考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马上请心内科医师急会诊,心内科会诊医师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并报告本科二值医师(各医院视情况而定)。
同时急诊科10分钟内完成抽血化验(BR、凝血功能、cTNT、BNP、D-D、肝肾功能、E5A)并按绿色通道管理送入检验科,有条件医院可在急诊科15分钟内选择性完成BNP、cTnI、D-Dimer、MYO、CK-MB的检测并出具报告给心内科医师。
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患沟通
急诊PCI适应症:1.直接PCI:I类推荐:(1)如果即刻可行,且能及时进行(就诊-球囊扩张时间<90 min),对症状发病12h内的STEMI(包括正后壁心肌梗死)或伴有新出现或可能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应行直接PCI。
急诊PCI应当由有经验的医生(每年至少独立完成50例PCI),并在具备条件的导管室(每年至少完成100例PCI)进行(证据水平A)。
(2)年龄<75岁,在发病36h内出现休克,病变适合血管重建,并能在休克发生18h内完成者,应行直接PCI,除非因为患者拒绝、有禁忌证和(或)不适合行有创治疗(证据水平A)。
(3)症状发作<12h。
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和(或)肺水肿killip III级)的患者应行直接PCI(证据水平B)。
(4)常规支架置人(证据水平A)。
医患沟通书患者因“”入院。
目前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告知:患者病情危重,合并有-----------等高危因素,随时有再发心梗、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破裂、乳头肌断裂、恶性心律失常、休克、猝死等危及生命情况发生。
治疗指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胸痛时间< 小时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目前我院有药物溶栓和急诊经皮腔内冠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CI)两种再灌注治疗方案。
其中,在发病3h内行溶栓治疗,其临床疗效与直接PCI相当。
发病3-12h内行溶栓治疗,其疗效不如直接PCI,溶通率60-80%;TIMI3级血流(正常血流)仅30-50%。
急诊PCI是开通冠脉血流非常有效的方法。
PCI后达到TIMI3级血流概率是70-90%。
支架植入后再闭塞率是5%。
该治疗在发病12小时以内均可施行。
禁忌症:患者目前无溶栓或急诊PCI禁忌症证据。
风险:溶栓风险:1、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0.9%-1%)。
2、溶栓失败。
手术风险: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手术死亡率5-7%,高于择期介入治疗;伴有右室梗死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下壁STEMI死亡率为25-30%;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手术死亡率高达30-50%(一般药物治疗死亡率是80-90%)。
急诊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急诊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摘要】急诊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严重性和急诊护理路径的重要性。
然后分析了急诊护理路径在救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制定与实施、优化患者护理过程、提高救治效率和减少护理错误的意义。
结论部分总结了急诊护理路径的重要性得到验证,对患者的救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并强调进一步完善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救治效果。
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规范救治流程,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
推广和完善急诊护理路径对于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救治过程、应用价值、指导作用、优化护理、提高效率、减少错误、重要性验证、促进作用、完善路径、救治效果。
1. 引言1.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严重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会导致心肌坏死和心功能障碍。
该疾病通常表现为急性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心脏骤停和死亡。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完全阻塞导致供血不足,使心肌缺氧、缺血而发生坏死。
在临床上,ST段抬高通常被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进行急诊护理和干预的重要依据之一。
由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严重性,及时的护理和处理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心肌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建立科学的急诊护理路径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指导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护理操作,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1.2 急诊护理路径的重要性急诊护理路径的重要性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提升护理效率和质量。
stemi患者急救方案及标准化操作流程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紧急处理。
以下是针对STEMI患者的急救方案及标准化操作流程,这是一般情况下的建议,实际操作中请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急救方案及标准化操作流程:1. 识别症状:-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压迫感、呼吸急促、出冷汗等。
-若患者表现有可能是STEMI,立即启动急救流程。
2. 呼叫急救服务:-立即拨打紧急救护电话(例如,在中国拨打120)。
3. 提供急救支持:-让患者坐下来,保持安静。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咨询他们的药物过敏情况,询问是否有心脏病史。
-若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4. 嚼服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没有阿司匹林过敏史,给予患者嚼服一片阿司匹林,帮助减少血栓形成。
5. 收集患者信息:-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过敏史、药物史等。
6.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7. 急救车到达前提供支持:-如果急救车还未到达,继续提供基本生命支持。
-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8. 急救车接手:-一旦急救车到达,将患者转交给专业急救人员。
-提供急救人员所需的患者信息。
9. 医院急救措施:-患者送达医院后,医院将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血栓溶解治疗等。
10. 与家属沟通:-与患者家属沟通,提供相关信息,并安慰他们。
这个流程是一般性的操作建议,具体的急救操作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进行。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紧急情况,及时的急救和专业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康复非常关键。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及护理体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及护理体会目的分析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和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STEMI 患者50例,对其进行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并观察效果。
结果病情好转出院45例,抢救无效死亡5例。
在3~6个月的随访中,可根据护士的健康教育内容正常生活42例,因心梗再发住院3例,再发率为6.7%。
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不但要进行积极的抢救,还要给予其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这样才可以使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减少,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和病死率的降低。
标签:急性STEMI;救治;护理方法;效果STEMI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高,该病的特点为起病急、发病重、病死率高等。
若未进行及时、精心的抢救和护理,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对STEMI患者的急救流程进行优化,对心肌梗死进行快速地识别和治疗,及时、有效、全面地救治和护理极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35~80岁。
根据心电图、临床表现和心肌酶学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确诊。
1.2急诊救治及护理1.2.1急诊分诊大部分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均自行服药,但均无任何的效果而到医院就诊。
接诊护士应将18导联心电图及时做好并及时告知医生,将急救绿色通道启动,对病情进行及时、准确地判断,积极实施抢救。
1.2.2急诊救治(1)急性期对患者的心率、心律和血压等进行监护,如果出现室性早搏、房性心律失常等,需立即向医生报告并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心室顺应性下降或发生心衰时造成肺淤血,产生血流和肺换气障碍,血中PaO2下降,急救期间需予以高流量吸氧,缺氧严重者可至8~10 L/min,早期给予足量的吸氧能使梗死面积缩小,使心绞痛得到缓解;如果发生左心衰竭,可进行加压给氧或采用酒精湿化。
资深急诊科医生分享急诊危重患者的沟通技巧
资深急诊科医生分享急诊危重患者的沟通技巧急诊医生,已做数年由余,在那个医院中最鱼龙混杂最前沿的地方逐渐的成长,时而悲伤,时而义愤,时而激动,时而郁闷,时而欢喜雀跃。
近来看了一些关于医患沟通的文章,看后感触颇多,写下来与急诊同仁们分享。
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急诊医生首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多以急危重症为主,患者濒临死亡,家属心急如焚,情绪可想而知!在现实的医疗大环境下,为急诊医师在医患沟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救中心的危重患者大多有一下情况:1,病史不清,患者危重,家属心急,作为医生的我们该怎么办?2,病史清楚,患者濒死,家属激动,作为医生的我们该怎么办?3,病史清楚,外科急症,无家属,作为医生的我们又该怎么办?4,病史清楚,留院观察中病情突然加重,面对家属的质问,作为医生的我们该怎么办?5 ,既往体健,急症突然出现,无家属,只有朋友,作为医生的我们又该怎么办?作为医生在急诊科可以说会遇到千奇百怪的病情,千奇百怪的患者,我只说了五种比较常见的棘手情况,作为急诊科的医生,要有沉稳而成熟的经验和策略去解决问题!不然的话可能会事倍功半,后果不堪!第一种情况:病史不清的危重患者处理方法:对于病史不清的危重患者来说,首先作为医生来说,家属的心情我们应该充分的理解,面对危重患者,可能这时候昏迷,病史不清,对于这种情况也是最危险的时候,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尽全力去抢救,建立静脉通路是必须的,必须马上建立,最好用生理盐水,同时简短询问家属发病前的情况,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判断患者可能为哪一方面疾病,同时尽一切可能稳定生命体征,并给出初步的诊疗计划。
同时简短的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后果,个人觉得这个时候不是向家属长时间沟通病情的时候,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患者病情趋于稳定,病因也趋于明朗,这个时候才是沟通的最佳时间,并且要告诉预后及下一步可能的病情变化。
比如:一个既往只有高血压病史突发剧烈背疼的老年患者突然来就诊的时候,作为急诊科的医生,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心肌梗死了,如果患者血压很高,心电图没有问题,可以完全排除心梗,那么我们下一步想到的诊断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主动脉夹层了,对于这个病,家属除了焦急的心情之外,是不会知道其凶险性的,这个时候,作为医生的我们,尽全力稳定生命体征,降压,镇静!同时要详细的讲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我曾经遇到过一例,家属根本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有当我给他们画了一个草图后,一个家属听候说:这么薄的壁,破了人不就死了吗?不用我多说,他们全明白了,我的谈话是成功的,最后病情稳定后去做了ct确定了我的诊断!转入心内科放了支架,后痊愈出院,如果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考虑终将不治,在这种情况下,要边沟通,边抢救,要给家属一个接受的时间才行!不然医患关系必将恶化!第二种情况:病因清楚,患者濒死的处理方法:对于病史清楚的危重患者,如既往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病史,这次突然出现休克或昏迷,病因通过查体可迅速获得,这时候首要的任务仍是全力组织抢救,同时告知家属并发症及预后,在这种情况下,家属往往容易接受一点,个人感觉医患纠纷首要的原因是家属对于医疗过程不满意,次要的问题才是沟通不到位!以前我曾经遇到过一例这样的患者,一个老太太,70多岁年纪,在其女儿家居住,患冠心病好多年啦,家里也不是没有条件治疗,只是考虑老太太年龄较大,儿女们都不想让其再受苦了,一直吃药,一天晚上,老太太吃过晚饭,刚躺在床上,就晕厥过去,全身大汗,家属一看情况不对,急忙背老人下楼,开车急入院,到医院时,正好我值班,老太太已经出现了休克状态,全身湿冷,呼吸微弱,我一面令护士建立静脉通路,询问病史知道情况后,我只给家属说了一句话:估计老人家不行了,家属诧异直至!全力抢救!家属也说了一句话!在我心中,现在首先要做的是一份心电图,如果在晚一点,恐怕就来不及了,在插管上机的同时,心电图也出来了,一看,广泛前壁下壁高侧壁心梗,刚做完,患者心跳停止了,立即心肺复苏!半个小时后,老太太的心率还是没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治疗流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治疗流程1.入抢救室2.吸氧(5l/min)3.心电血压脉氧监护4.血糖测定5.18导联心电图6.建立双静脉液路(左侧:0.9%NS 500ml 滴速慢右侧0.9%NS 100ml+奥美拉唑40mg)7.镇静止痛(罂粟碱、地西泮可酌情静脉注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禁用吗啡。
8.阿司匹林300mg嚼服+波立维300mg口服9.抽血(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淀粉酶、心肌酶、肌钙蛋白I、NT-proBNP、凝血常规、DD二聚体)10.血气酌情(若有基础病考虑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应当抽取),尽量使用桡动脉,避免使用股动脉,减少穿刺次数,穿刺完毕后确切压迫至少30分钟,并加强动态观察。
11规范书写病历,并详细记录各个时间节点。
12.交代病情危重,家属签字:患者目前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加重、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心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猝死。
13.交代再灌注治疗:患者目前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明确,目前应给予再灌注治疗,包括急性PCI手术(通常为12小时内,若症状持续可不论时间)、药物溶栓治疗(通常为6小时内,最好在3小时内)及保守治疗,并交代各种治疗利弊。
家属选择并签字。
14.必要时请内科及专家会诊,通知科主任。
15.患者选择介入治疗,建议转院,转院前给予阿司匹林、波立维,低分子肝素酌情,签字选择介入并要求转院,并签署转运风险告知书。
16.患者选择溶栓治疗,逐条核对适应症及禁忌症,交代溶栓风险及可能溶栓失败,签署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保证入科30分钟内开始溶栓。
尽量让患者缴费,也可先行药房借药,但必须抵押患者证件,并留取借条,附患者家属签字,避免麻烦。
17.尿激酶原预混充分后20mg以稀释至10ml后3分钟缓慢静推,30mg入90mlNS后30分钟静滴完毕。
记录溶栓开始时间,溶栓完毕即刻、溶栓后1小时、溶栓后2小时查心电图(12导联,酌情18导联)18.结果结果回报后可给予KCL 1g+MgSO4 1g入盐水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PCI适应症:
1.直接PCI:I类推荐:(1)如果即刻可行,且能及时进行(就诊-球囊扩张时间<90min),
对症状发病12h内的STEMI(包括正后壁心肌梗死)或伴有新出现或可能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应行直接PCI。
急诊PCI应当由有经验的医生(每年至少独立完成50例PCI),并在具备条件的导管室(每年至少完成100例PCI)进行(证据水平A)。
(2)年龄<75岁,在发病36h内出现休克,病变适合血管重建,并能在休克发生18h内完成者,应行直接PCI,除非因为患者拒绝、有禁忌证和(或)不适合行有创治疗(证据水平A)。
(3)症状发作<12h。
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和(或)肺水肿killip III级)的患者应行直接PCI(证据水平B)。
(4)常规支架置人(证据水平A)。
医患沟通书
患者因“”入院。
目前诊断: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病情告知:患者病情危重,合并有-----------等高危因素,随时有再发心梗、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破裂、乳头肌断裂、恶性心律失常、休克、猝死等危及生命情况发生。
治疗指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胸痛时间<小时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目前我院有药物溶栓和急诊经皮腔内冠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CI)两种再灌注治疗方案。
其中,在发病3h内行溶栓治疗,其临床疗效与直接PCI相当。
发病3-12h内行溶栓治疗,其疗效不如直接PCI,溶通率60-80%;TIMI3级血流(正常血流)仅30-50%。
急诊PCI是开通冠脉血流非常有效的方法。
PCI后达到TIMI3级血流概率是70-90%。
支架植入后再闭塞率是5%。
该治疗在发病12小时以内均可施行。
禁忌症:患者目前无溶栓或急诊PCI禁忌症证据。
风险:溶栓风险:1、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0.9%-1%)。
2、溶栓失败。
手术风险: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手术死亡率5-7%,高于择期介入治疗;伴有右室梗死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下壁STEMI死亡率为25-30%;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手术死亡率高达30-50%(一般药物治疗死亡率是80-90%)。
并发症:再灌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仍随时有再次心梗、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恶性事件发生可能,以上为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与再灌注治疗无关。
拒绝再灌注治疗后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高80-90%;可能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来不及治疗;心肌受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远期预后差。
患者及其家属表示理解,慎重考虑后选择行-----。
急诊PCI医患沟通书
患者因“”入院。
目前诊断: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病情告知:患者病情危重,合并有-----------等高危因素,随时有再发心梗、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破裂、乳头肌断裂、恶性心律失常、休克、猝死等危及生命情况发生。
治疗指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胸痛时间< 小时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目前我院有药物溶栓和急诊经皮腔内冠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CI)
两种再灌注治疗方案。
其中,在发病3h内行溶栓治疗,其临床疗效与直接PCI相当。
发病3-12h内行溶栓治疗,其疗效不如直接PCI,溶通率60-80%,TIMI3级血流(正常血流)仅30-50%。
急诊PCI是开通冠脉血流非常有效的方法。
PCI后达到TIMI3级血流概率是70-90%。
支架植入后再闭塞率是5%。
该治疗在发病12小时以内均可施行。
禁忌症:患者目前有溶栓禁忌症:
(1)既往任何时间脑出血病史。
(2)脑血管结构异常(如动静脉畸形)。
(3)颅内恶性肿瘤(原发或转移)。
(4)6个月内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史(不包括3h内的缺血性卒中)。
(5)可疑主动脉夹层。
(6)活动性出血或者出血素质(不包括月经来潮)。
(7)3个月内的严重头部闭合性创伤或面部创伤。
(8)慢性、严重、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高血压或目前血压严重控制不良(收缩压大于等于180mmHg或者舒张压大于等于110mmHg。
(9)痴呆或已知的其他颅内病变。
(10)创伤(3周内)或者持续>10min的心肺复苏,或者3周内进行过大手术。
(11)近期(4周内)内脏出血。
(12)近期(2周内)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大血管穿刺。
(13) 感染性心内膜炎。
(14)5d至2年内曾应用过链激酶,或者既往有此类药物过敏史(不能重复使用链激酶)。
(15)妊娠。
(16)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17)目前正在应用抗凝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越高,出血风险越大]。
另外,根据综合临床判断,患者的风险/效益比不利于溶栓治疗,尤其是有出血倾向者,包括严重肝肾疾病、恶液质、终末期肿瘤等。
由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人群的出血性卒中发病率高,因此,年龄大于等于75岁患者应首选PCI,选择溶栓治疗时应慎重,酌情减少溶栓药物剂量。
因此,可选择行急诊PCI治疗。
手术风险: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手术死亡率5-7%,高于择期介入治疗;伴有右室梗死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下壁STEMI死亡率为25-30%;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手术死亡率高达30-50%(一般药物治疗死亡率是80-90%)。
并发症:急诊PCI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仍随时有再次心梗、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恶性事件发生可能,以上为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与急诊PCI手术无关。
拒绝急诊PCI治疗可能后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高80-90%;可能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来不及治疗;心肌受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远期预后差。
患者及其家属表示理解,慎重考虑后要求行急诊PCI。
溶栓医患沟通书
建议急诊PCI医患沟通书
患者因“”入院。
目前诊断: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病情告知:患者病情危重,合并有-----------等高危因素,随时有再发心梗、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破裂、乳头肌断裂、恶性心律失常、休克、猝死等危及生命情况发生。
治疗指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胸痛时间< 小时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国内目前有药物溶栓和急诊经皮腔内冠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CI)两种再灌注治疗方案。
其中,在发病3h内行溶栓治疗,其临床疗效与直接PCI相当。
发病3-12h内行溶栓治疗,其疗效不如直接PCI,溶通率60-80%,TIMI3级血流(正常血流)仅30-50%。
急诊PCI是开通冠脉血流非常有效的方法。
PCI后达到TIMI3级血流概率是70-90%。
支架植入后再闭塞率是5%。
该治疗在发病12小时以内均可施行。
但本院存在急诊PCI明显延迟客观现实,转诊至其他具备急诊PCI条件医院也需90分钟以上,根据指南:(1)发病12h以内到不具备急诊PCI治疗条件的医院就诊、不能迅速转运、无溶栓禁忌证的STEMI患者均应进行溶栓治疗(I,A)。
(2)患者就诊早(发病小于
等于3h)而不能及时进行介人治疗者(I,A),或虽具备急诊PCI治疗条件,但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与就诊至溶栓开始时间相差>60 min。
且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min者应优先考虑溶栓治疗(I,B)。
结合患者目前无溶栓禁忌症,可选择行溶栓治疗。
风险:溶栓风险:1、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0.9%-1%)。
2、溶栓失败。
并发症:溶栓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仍随时有再次心梗、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恶性事件发生可能,以上为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与溶栓无关。
拒绝溶栓治疗可能后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高80-90%;可能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来不及治疗;心肌受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远期预后差。
患者及其家属表示理解,慎重考虑后要求行溶栓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PCI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