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答】
A.根据材料,不能否定陈云去莫斯科与共产国际的联系。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该学者考订了各种时间,同时根据陈云到达莫斯科的时间和共产国际七大高度评价毛泽东这一信息,推断七大召开前,共产国际已获悉遵义会议信息,最终找到了6月上海临时中央向共产国际汇报的资料,可知梳理时序是把握历史联系的重要方法。
【答案】
D
【考点】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要求学生结合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经济政策调整的表现和背景来分析。
【解答】
A.七八十年代英国经济政策调整主要是削减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撒切尔夫人当选和女性议员受到国民的拥戴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因为提出的措施符合当时英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C.“十贵商贱”的观念仍然存在,故C错误。
D.商业也并未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故D错误。
3.宋代各宗族编写的家训中充斥着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的条例。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社会流动性的加强B.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
C.宗法制的重新建立D.士大夫义利观的转变
【答案】
A
【考点】
宗法制
C.英国政府不是要恢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是对70年代出现经济滞胀进行调整。
D.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滞胀,撒切尔夫人的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会当选。
二、非选择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的富裕是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答案】
A
【考点】
“一五”计划
【解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解题的关键是“1948年、1957年全国设市城市分布”。
【解答】
从表中可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但东部、西部地区城市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开展,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9.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见()
this_is_a_tag_for_span
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this_is_a_tag_for_span
1948年
26个
44.8%
22个
37.9%
10个
17.3%
1957年
73个
41.5%
73个
41.5%
30个
17%
A.工业化建设影响了城市布局B.经济重心由东向中西部转移
C.开创了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D.城市化率超越同期其他国家
材料说的是自开商埠和通商口岸,而非被迫开放商埠和通商口岸,故不能反映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排除A;
洋务运动诱导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与清政府自开商埠和通商口岸无关,排除B;
19世纪末自开商埠和通商口岸与工业革命无关,时间上不吻合,排除D。
6. 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章“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世界无产者的觉悟,计分二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其意为()
D.题干材料信息并未体现胡佛对经济危机发展趋势的认识。
12. 1979年,被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向选民承诺减税、削减政府机构、限制社会福利、消除通货膨胀,甚至削弱工会权力从而当选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当选表明()
A.国家加强干预经济符合时代需要B.女性议员更受选民的爱戴
C.英国企图恢复自由放任经济政策D.英国深受“滞胀”问题困扰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解题的关键是“各宗族编写的家训中充斥着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的条例”。
【解答】
各宗族编写的家训中充斥着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的条例,其主要原因是社会流动性的加强,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4.《明史》记载“抚按定监司考语,必托之有司。有司则不顾是非,侈加善考,监司德且畏之。彼此结纳,上下之分荡然。”这反映出明朝()
BC与题干意思相反,排除;
D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5. 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B.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经济立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民间经济纠纷,而不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排除B;
材料只能说明占罗马有契约思想,但是不能体现“起源”,排除C;
立法解决债务纠纷,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体现的就是对私有财产权利的肯定,D正确。
10.卢梭说:“如果自然曾经注定了我们是健康的人,我几乎敢于断言,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卢梭在此()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推理是一种方法,但不具有决定意义,关键还是要考史料实证。
D.题干所给材料并没有讨论遵义会议后,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
8.如表为1948年、1957年全国城市分布简表。表格信息表明当时中国()
表
时间
东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this_is_a_tag_for_span
中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不能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排除A项。
老子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物,故排除B项。
孔子的思想并不能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老子的无为思想,也与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有差异,故排除D项。
2.唐中期以前,“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而到清乾隆年间,盐商家庭出身的进士达到了280余名,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重视官员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B.主持官员敷衍应付
C.上下勾结,奖罚失据D.考核失实
【答案】
A
【考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答的关键信息是“抚按定监司考语,必托之有司。有司则不顾是非,侈加善考,监司德且畏之。彼此结纳,上下之分荡然”。
【解答】
材料信息“抚按定监司考语,必托之有司。有司则不顾是非,侈加善考,监司德且畏之。彼此结纳,上下之分荡然”指的是明朝针对巡按御史考查地方官员时的考语不实现象,规定相关机构进行客观评价,对被考核对象起到威慑作用,侧面反映出明代考核制度的完善,A正确;
【解答】
A.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未涉及对德国政局的态度看法。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争斗。﹣﹣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变成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可知,胡佛并不主张国家经济实行全面干预,而是进行有限干预。
C.题干所给材料表明胡佛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支持政府加强控制经济”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相反。
A.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C.士贵商贱的观念已打破D.商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答案】
B
【考点】
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
A.材料中允许商人入仕不代表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故A错误。
B.材料是关丁商人入仕的限制被逐渐打破的现象。
C.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D.反映工业革命对中国的深刻影响
【答案】
C
【考点】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末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清政府主动开放通商口岸,融入世界,发展经济以图维护统治,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解答】
依据材料信息“1898年”、“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1904年”、“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可知材料说的是清政府主动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结合所学可知是19世纪末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清政府主动开放通商口岸,融入世界,发展经济以图维护统治,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故C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对理性主义的质疑,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1. 1932年胡佛就世界和美国国内形势曾说:“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争斗。﹣﹣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变成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由此推理,胡佛()
A.反对德国的法西斯专制统治B.反对政府扩大干预经济
A.古罗马债务现象非常严重B.法律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C.社会契约思想起源古罗马D.古罗马重视私权的保护
【答案】
D
【考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解答的关键信息是“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解答】
法律规定解决各类债务,只能说明重视经济方而的立法,不是以说明债务现象“非常严重”,A错误;
A.关注工人运动B.声援五四运动C.促成国共合作D.号召武装暴动
【答案】
A
【考点】
新文化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的主旨,并正确把握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
【解答】
依据材料“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可以看出陈独秀认识到了工人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主张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故A项正确。
A.陈云去莫斯科与共产国际无关
B.梳理时序是把握历史联系的重要方法
C.破解历史难题取决于历史推理的严密性
D.遵义会议使中共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答案】
B
【考点】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有学者经过考辨得出陈云于1935年6月受命去上海恢复党的工作。在上海党组织再次遭破坏后,他离开上海,约在9月下旬抵达共产国际总部莫斯科。该学者又根据7月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高度评价毛泽东这一情况,推断七大召开前,共产国际就己获悉遵义会议相关信息,最终到了6月上海临时中央向共产国际汇报的资料”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史学研究的方法。
C.支持政府加强控制经济D.认为经济萧条已得到有效缓解
【答案】
B
【考点】
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胡佛政府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答本题只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争斗。﹣﹣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变成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的主旨即可。
A.赞赏理性对人类的价值B.倡导浪漫主义的生活态度
C.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D.强调生命权是人的自然权利
【答案】
B
【考点】
卢梭的思想主张
【解析】
本题考查卢梭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的主旨,并正确把握卢梭浪漫主义思想。
【解答】
依据材料“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可以看出卢梭对思考提出了质疑,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故B项正确。
五四运动是1919年,故B项错误。
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年,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武装暴动,故D项错误。
7.国内外长期流传着中国共产党派陈云远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情况之说。有学者经过考辨得出陈云于1935年6月受命去上海恢复党的工作。在上海党组织再次遭破坏后,他离开上海,约在9月下旬抵达共产国际总部莫斯科。该学者又根据7月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高度评价毛泽东这一情况,推断七大召开前,共产国际就己获悉遵义会议相关信息,最终到了6月上海临时中央向共产国际汇报的资料。这表明()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认为人生应扎根于社会现实,极力主张从道德领域解决人生及社会的一切问题。老子强调“清静无为”,主张从自然状态出发,从宇宙中去开启人生的智慧。两人的人生观()
A.蕴含着强烈社会责任感B.是不同时代背景的折射
C.体现出思想核心的差异D.适应了统治者统治需要【答案】CFra bibliotek【考点】
百家争鸣
【解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孔子和老子的人生观。
【解答】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结合所学仁就是一种道德,仁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关注社会现实,而老子的思想核心为道,道家认为道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故主张从自然状态出发,从宇宙中去开启人生的智慧,选C项。
A.根据材料,不能否定陈云去莫斯科与共产国际的联系。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该学者考订了各种时间,同时根据陈云到达莫斯科的时间和共产国际七大高度评价毛泽东这一信息,推断七大召开前,共产国际已获悉遵义会议信息,最终找到了6月上海临时中央向共产国际汇报的资料,可知梳理时序是把握历史联系的重要方法。
【答案】
D
【考点】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要求学生结合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经济政策调整的表现和背景来分析。
【解答】
A.七八十年代英国经济政策调整主要是削减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撒切尔夫人当选和女性议员受到国民的拥戴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因为提出的措施符合当时英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C.“十贵商贱”的观念仍然存在,故C错误。
D.商业也并未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故D错误。
3.宋代各宗族编写的家训中充斥着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的条例。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社会流动性的加强B.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
C.宗法制的重新建立D.士大夫义利观的转变
【答案】
A
【考点】
宗法制
C.英国政府不是要恢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是对70年代出现经济滞胀进行调整。
D.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滞胀,撒切尔夫人的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会当选。
二、非选择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的富裕是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答案】
A
【考点】
“一五”计划
【解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解题的关键是“1948年、1957年全国设市城市分布”。
【解答】
从表中可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但东部、西部地区城市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开展,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9.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见()
this_is_a_tag_for_span
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this_is_a_tag_for_span
1948年
26个
44.8%
22个
37.9%
10个
17.3%
1957年
73个
41.5%
73个
41.5%
30个
17%
A.工业化建设影响了城市布局B.经济重心由东向中西部转移
C.开创了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D.城市化率超越同期其他国家
材料说的是自开商埠和通商口岸,而非被迫开放商埠和通商口岸,故不能反映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排除A;
洋务运动诱导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与清政府自开商埠和通商口岸无关,排除B;
19世纪末自开商埠和通商口岸与工业革命无关,时间上不吻合,排除D。
6. 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章“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世界无产者的觉悟,计分二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其意为()
D.题干材料信息并未体现胡佛对经济危机发展趋势的认识。
12. 1979年,被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向选民承诺减税、削减政府机构、限制社会福利、消除通货膨胀,甚至削弱工会权力从而当选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当选表明()
A.国家加强干预经济符合时代需要B.女性议员更受选民的爱戴
C.英国企图恢复自由放任经济政策D.英国深受“滞胀”问题困扰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解题的关键是“各宗族编写的家训中充斥着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的条例”。
【解答】
各宗族编写的家训中充斥着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的条例,其主要原因是社会流动性的加强,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4.《明史》记载“抚按定监司考语,必托之有司。有司则不顾是非,侈加善考,监司德且畏之。彼此结纳,上下之分荡然。”这反映出明朝()
BC与题干意思相反,排除;
D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5. 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B.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经济立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民间经济纠纷,而不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排除B;
材料只能说明占罗马有契约思想,但是不能体现“起源”,排除C;
立法解决债务纠纷,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体现的就是对私有财产权利的肯定,D正确。
10.卢梭说:“如果自然曾经注定了我们是健康的人,我几乎敢于断言,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卢梭在此()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推理是一种方法,但不具有决定意义,关键还是要考史料实证。
D.题干所给材料并没有讨论遵义会议后,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
8.如表为1948年、1957年全国城市分布简表。表格信息表明当时中国()
表
时间
东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this_is_a_tag_for_span
中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不能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排除A项。
老子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物,故排除B项。
孔子的思想并不能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老子的无为思想,也与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有差异,故排除D项。
2.唐中期以前,“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而到清乾隆年间,盐商家庭出身的进士达到了280余名,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重视官员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B.主持官员敷衍应付
C.上下勾结,奖罚失据D.考核失实
【答案】
A
【考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答的关键信息是“抚按定监司考语,必托之有司。有司则不顾是非,侈加善考,监司德且畏之。彼此结纳,上下之分荡然”。
【解答】
材料信息“抚按定监司考语,必托之有司。有司则不顾是非,侈加善考,监司德且畏之。彼此结纳,上下之分荡然”指的是明朝针对巡按御史考查地方官员时的考语不实现象,规定相关机构进行客观评价,对被考核对象起到威慑作用,侧面反映出明代考核制度的完善,A正确;
【解答】
A.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未涉及对德国政局的态度看法。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争斗。﹣﹣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变成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可知,胡佛并不主张国家经济实行全面干预,而是进行有限干预。
C.题干所给材料表明胡佛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支持政府加强控制经济”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相反。
A.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C.士贵商贱的观念已打破D.商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答案】
B
【考点】
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
A.材料中允许商人入仕不代表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故A错误。
B.材料是关丁商人入仕的限制被逐渐打破的现象。
C.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D.反映工业革命对中国的深刻影响
【答案】
C
【考点】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末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清政府主动开放通商口岸,融入世界,发展经济以图维护统治,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解答】
依据材料信息“1898年”、“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1904年”、“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可知材料说的是清政府主动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结合所学可知是19世纪末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清政府主动开放通商口岸,融入世界,发展经济以图维护统治,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故C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对理性主义的质疑,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1. 1932年胡佛就世界和美国国内形势曾说:“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争斗。﹣﹣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变成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由此推理,胡佛()
A.反对德国的法西斯专制统治B.反对政府扩大干预经济
A.古罗马债务现象非常严重B.法律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C.社会契约思想起源古罗马D.古罗马重视私权的保护
【答案】
D
【考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解答的关键信息是“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解答】
法律规定解决各类债务,只能说明重视经济方而的立法,不是以说明债务现象“非常严重”,A错误;
A.关注工人运动B.声援五四运动C.促成国共合作D.号召武装暴动
【答案】
A
【考点】
新文化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的主旨,并正确把握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
【解答】
依据材料“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可以看出陈独秀认识到了工人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主张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故A项正确。
A.陈云去莫斯科与共产国际无关
B.梳理时序是把握历史联系的重要方法
C.破解历史难题取决于历史推理的严密性
D.遵义会议使中共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答案】
B
【考点】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有学者经过考辨得出陈云于1935年6月受命去上海恢复党的工作。在上海党组织再次遭破坏后,他离开上海,约在9月下旬抵达共产国际总部莫斯科。该学者又根据7月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高度评价毛泽东这一情况,推断七大召开前,共产国际就己获悉遵义会议相关信息,最终到了6月上海临时中央向共产国际汇报的资料”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史学研究的方法。
C.支持政府加强控制经济D.认为经济萧条已得到有效缓解
【答案】
B
【考点】
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胡佛政府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答本题只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争斗。﹣﹣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变成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的主旨即可。
A.赞赏理性对人类的价值B.倡导浪漫主义的生活态度
C.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D.强调生命权是人的自然权利
【答案】
B
【考点】
卢梭的思想主张
【解析】
本题考查卢梭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的主旨,并正确把握卢梭浪漫主义思想。
【解答】
依据材料“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可以看出卢梭对思考提出了质疑,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故B项正确。
五四运动是1919年,故B项错误。
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年,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武装暴动,故D项错误。
7.国内外长期流传着中国共产党派陈云远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情况之说。有学者经过考辨得出陈云于1935年6月受命去上海恢复党的工作。在上海党组织再次遭破坏后,他离开上海,约在9月下旬抵达共产国际总部莫斯科。该学者又根据7月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高度评价毛泽东这一情况,推断七大召开前,共产国际就己获悉遵义会议相关信息,最终到了6月上海临时中央向共产国际汇报的资料。这表明()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认为人生应扎根于社会现实,极力主张从道德领域解决人生及社会的一切问题。老子强调“清静无为”,主张从自然状态出发,从宇宙中去开启人生的智慧。两人的人生观()
A.蕴含着强烈社会责任感B.是不同时代背景的折射
C.体现出思想核心的差异D.适应了统治者统治需要【答案】CFra bibliotek【考点】
百家争鸣
【解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孔子和老子的人生观。
【解答】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结合所学仁就是一种道德,仁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关注社会现实,而老子的思想核心为道,道家认为道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故主张从自然状态出发,从宇宙中去开启人生的智慧,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