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阻碍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稿
摘要: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转型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到依靠内需拉动经济的转变。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容包括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但是这几方面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介绍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分析了几次经济转型都不完全成功的阻碍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突破当前经济转型阻碍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中国;经济转型;阻碍
Abstract:At the same tim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 ing up,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started.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cludes three parts.First is th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the second is the change in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third is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he re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analysis the obstacles of China's success-fu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and on this basis,the measures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points.
Keywords:China;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Obstacl es
一、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
建国6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两次大的经济转型:一次是从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另一次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在整体性质上属于市场经济,但是这种市场经济具有新的特征——
—有计划调节的市场经济。1956年,中国成功地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纯粹计划经济的转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也是近30年来中国经济转型的发端。
1979年,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客人时就谈到“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经济”,那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还是禁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认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没有提“商品经济”这个概念。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地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但是“商品经济”的概念依然难以提出来。直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才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认为这个“决定”说出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写出了政治经济学的新版本。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并且明确地提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调节机制模式。到了这个时候,对于中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商品和市场的认识才尘埃落定。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提出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从此中国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实际上中国的经济转型不但指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体制改革,还包括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在1995年制定“九五”规划的时候,就提出了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到了2005年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又再次提出要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今后五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三个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次贷危机以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主要阻碍因素
1.经济结构的长期失衡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的状态。具体表现是:从内部来看,主要是投资和消费的失衡;从外部来看,主要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汇存底大量增加。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的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则相对很不足,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长期失衡。中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点,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首次提出了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目标;2000年的“十五”计划进一步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作为发展的主线;2005年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又再次提出要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今后五年的经济工作
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阻碍因素分析
□周雨风
(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医学与社会研究中心,重庆400016)
16
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10年7月
的重心内容。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地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取代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实质是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且十七大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三个转变。但事实上,尽管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这种经济结构失衡的局面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反而有加剧的趋势。
1952年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之前,中国的民间消费占GDP的69%,美国现在的民间消费占GDP的71%,和1952年中国的水平差不多。不过那时候的中国的生产差不多都是围绕着吃、穿、住来展开的,所以当时这个比例相当高是可以理解的。从1978年开始,这个比例开始下降,到最近下降到了相当于GDP 的35%。政府开支的走势则恰好相反,在1952年,中国的政府开支占GDP的16%,到最近则上升到30%左右,翻了一倍。所以在过去60年里,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在直线下降,而政府开支占GDP的比重在直线上升。因此,我们说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消费不足,并不是说消费增长的速度过低,或者是总量过小。关键是消费增长的速度比投资增长的速度慢很多,消费占GDP的份额在不断缩小。
2.经济体制改革的遗留问题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市场必须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资源价格基本上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但是事实上中国各级政府依然掌握着一些重要资源配置的权力,特别是信贷、土地等重要资源。现实社会中这些重要资源不是由市场来配置,而是由党政领导机关按自己的意图来配置;其价格也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党政机关的意图决定的。此外,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由于政府的过渡参与和干预,市场的力量受到很大的压制。比如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基本上不由市场供求决定,而由行政定价决定。而行政定价是按照计划经济惯例压低资源的价格,这就促使了社会以浪费资源的方式在进行生产。
不少政府机关在政绩考核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误区:既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那就用GDP来作为衡量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在这种片面政绩观的指导下,上级对下级的考核,主要以GDP指标为主,甚至GDP的高低成为领导干部升迁去留的惟一考核标准。在单纯以GDP指标考核为标准的片面政绩观的驱使下,一些地方开始脱离实际,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给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包袱和隐患。
此外,中国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和物质生产增长紧密关联。从财政收入来看,各级财政预算的主要收入是生产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就跟物质生产部门的增长速度直接挂钩,所以各级政府不得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物质生产部门的扩张上。从财政支出看,政府对于提供公共产品的支出责任过度下移,这不但使这些公共服务提供的情况很差,而且使得各级地方政府不得不提高物质生产部门的增长速度以取得更多的收入,否则财政收支可能连平衡都维持不下去。
3.政府和民众的心理障碍
长期以来,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自身定位不准确,一些地方政府“理所当然”地充当起了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部门至今仍然没有意识到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自身职能也应该随之而转变。热衷于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政府必然会忽略其公共管理的职责,弱化其社会服务的职能。如果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的不良倾向得以滋生和蔓延,将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投资尽最大可能地在增长;另一方面,老百姓的社会保障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使老百姓难以建立起消费信心,这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30多年的中国改革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民众敢于探索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主义精神,民众的心理因素在有利于经济转型的同时,也有阻碍经济成功转型的方面。改革开放后,人们长期被压抑的物质利益欲望被唤醒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下,金钱物质至上的观念开始到渗透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思想深处,强烈的物质欲求和致富欲望导致了各式各样追逐物质利益的短期行为。此外,由于民众固有的心理特质和心理沉淀,对于一些改革和创新予以本能的排斥,墨守成规,与此相应的行为也会阻碍经济转型。比如,“三农问题”难以解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难以摆脱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从心理上排斥独立的“法人”资格,对于商品经济条件下低成本、高利润的农业经营不予认同,始终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再比如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从职工来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态度屡见不鲜,每天的工作基本上是敷衍了事;职工们不仅担心直接的经济收入,而且普遍缺乏稳定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管理层则担心自己既得利益的丧失。
三、突破当前经济转型阻碍因素的几点措施
1.积极推进产业升级
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前,从中国的经济结构来看,投资对拉动经济的贡献是第一位的,第二是出口,第三才是消费。次贷危机以后,出口遭受到惨重打击,三套马车对经济的贡献率发生了一些变化:投资仍然是首要力量、消费跃居第二、出口退居第三。在提高内需的过程中,消费需求的提高尤其重要。中国的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内需的扩张,尤其是消费内需的扩张,为产业升级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机遇。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一直处于经济转型的核心地位。
产业升级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整个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就经济转型而言,关键是使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当中逐渐占据相对重要的地位;第二层次是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即如何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加工、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转向更高水平的新产业;第三层次是同一个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就是企业的升级,也就是通常讲的产业内的升级。在未来的经济转型中,应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经济转型奠定坚实的农业基
17
2010年7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