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近代历史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问题近代历史的特点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中国大陆处于隔离状态,这就使得台湾的历史发展呈现出它的特殊性。
1895年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从此台湾和大陆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差异,共同性
相对减少,但仍然存在。主要是建立在共同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民族意识是息息相通的。
台湾人民从不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早在马关条约签订时,台湾绅民便表示了眷恋祖国的
深厚感情:“台湾士民,义不臣俊,愿为岛国,永戴圣清”。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台湾同胞一直向往着祖国。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对日宣战布告》,宣告“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宣布将收复台湾、澎湖。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有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1945年8月,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底,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并图谋反攻大陆。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着手进行解放台湾的准备时,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借机派军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并扶持国民党统治集团,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的东西德问题、南北朝鲜问题性质不同。
由于台湾开发较迟,居民主要来自闽粤,闽粤两省的文化以及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等必然对台湾发生影响,因此台湾和闽粤两省的关系,血缘上和地缘上的联系,远比其他各省之间要密切得多。台湾人民的“根”在大陆,儿百年来台湾人民普遍存在着“寻根”的愿望,至今仍然如此,而其他省份则没有这种情况。由于移民来自不同的省、府、县,早期的居民往往按地缘关系聚居在一起,这和大陆上聚族而居的情况就不相同(当然,后来台湾也逐渐出现聚族而居的情况)。清代前期闽粤游民大量流入台湾,他们“无室无家”,没有正当职业,“游食四方,随处结党”,成为台湾社会一个不安定的因素。所谓“民变”都有游民参加。游民阶层的大量存在,以及游民在社会中所起的消极作用,成为清代台湾的一个特殊问题。这个特点的影响也是到了清代后期才逐渐减弱。
台湾还有一个历史特点,那就是在甲午战后被割让给日本。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仅造成台湾和大陆在发展道路上的巨大差异,而且这个事件本身对台湾同胞打击极大,他们对清朝当局出卖台湾极端不满,从而产生“一种被放逐、被遗弃的痛苦感觉”,这是台湾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特殊性。
在日木统治时期,台湾作为殖民地,从社会性质、政治制度等方面来看,都和大陆有很大差别。这个时期台湾历史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经济上,日本殖民者把台湾变成为他们的原料供给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木输出的场所,掠夺超额利润,进行残酷的剥削,并且把台湾经济纳入日本经济的轨道,以日本的利害为转移,在战争时期还在台湾兴办军需工业,以适应其侵略战争的需要。“在日据时代后期,日本当局人士普遍相信,殖民地台湾对于日本帝国的广泛利益,大有促进”。。台湾经济成为典型的殖民地经济。与此同时,日本在台湾兴办了一些交通和通讯设施,开发了某些农作物品种,建立了一些小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水平。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这只是当时殖民政策的意外结果”。二、在政治上,实行总督专制的殖民统治,通过警察制度、保甲制度进行严密的控制和
残暴的统治,使台湾人民沦为“二等公民”。三、在文化上,极力推行同化政策和皇民化政策,强制台湾人民接受日本文化,企图割断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联系,极力消除中国文化的一切影响。近几十年来,台湾在国民党统治下,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中国大陆则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根本的差别。基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对外关系、受外国影响的程度以及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双方还有各自特有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因此今天台湾和大陆之间的差异是相当大的。
今天的台湾问题主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后,抗拒统一,图谋反攻大陆。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着手解放台湾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进入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扶持国民党政权,形成台湾与大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建国后,百废待举,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以毛泽东为核心党的第一领导集体毅然决定以“武力解放台湾”。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指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战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无法在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同时作战,因而“武力解放台湾”的计划因抗美援朝的任务而被迫暂时搁置。20世纪50年代中期伴随着《朝鲜停战协议》和《印度支那停战协议》的先后签订,亚太地区国家希望和平的呼声逐渐高涨,国际和两岸形势的重大变化促使党中央开始考虑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这是我党对台方针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变。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我党对台方针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应当说,台湾最突出的历史特殊性是在日本统治五十年和国民党统治四十年之中形成的。在这九十年时间中,台湾和大陆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并且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直到今天,不论在社会性质、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台湾和大陆都有着巨大的差别。不注意这个最大的特殊性,而强调其他次要的特殊性,就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如果注意到这个特殊性,考虑到这个特殊性将会持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那末我们就不难看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