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防御篇
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面临的巨大的生存压力,像任何新生的事物,任何弱小的事物一样,只有在解决了生存的问题之后,才能考虑发展的问题。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作为法律拟制的人,为了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同样需要对未来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谋划,谓之规划或者战略。任何发展规划要得以实现,最终要落实到现时的行动中,这些行动体现在企业中就是管理。
知识产权是企业竞争力所在,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所在。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管理对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来,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的日常化,正常化。
中小企业根据自身规模、技术研发能力、拥有知识产权的种类、质量、数量、企业发展对知识产权的依赖程度,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知识产权管理应采取不同策略。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初期,生存是头等要务,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是这一阶段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企业不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尚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企业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这一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初步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防范外来和内部侵权风险的发生。应采取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是——防御。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步入正规,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面临着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企业规模的需求,此阶段应采取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是——进取。当中小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具有行业内领军的技术和竞争优势,此时,保持知识产权优势已经不单单是为了企业能够生存下去,更多的是一种战略考虑,此阶段企业应采取的策略是——经营。
本文将讨论防御战略。所谓防御就是依法制定相应措施,保护企业有限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尽量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在侵权发生后将侵权代价降到最低。这个阶段的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及时完成商标的设计和注册
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
中小企业成立之初,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处于初创时期,市场小,销售渠道固定,客户认人不认商标,商标的作用并不显现,因此其作用也常被忽视,企业往往没有自己的商标,或者有商标而没有注册,商标使用行为也较随意;在产品销售渠道不固定的企业,假冒
商标的情况还大量存在。
这种商标的不规范使用是中小企业不自信的表现,认为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不能保证优良,在产品中使用自己的商标反而起到反作用。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是企业商标保护意识的体现。但往往的,企业就此忽略了商标的注册以及商标的正确使用。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或者不在乎品牌的维护和培育,企业就只能给客户做嫁衣,但即便嫁衣做得很漂亮,一旦客户经营出现问题,或者不再需要你的嫁衣,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美誉度就失去了为继的载体,而本来这个载体应该是商标,商标是产品和服务美誉度的最佳的载体。
更重要的是,商标是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根据现行相关法律的规定,商标可以用来出资入股、质押融资,也可以直接出让、转让为企业带来营业外收入。商标经过几年的经营维护和培育具有了相应的价值,驰名商标如海尔、五粮液等,动辄几十上百亿的评估价值。就是不知名的商标,经过持续的使用,也会具有不菲的价值,作者的一个朋友,经营一个小公司,公司只剩下一个空壳,但仍有人愿意以近十万元的价格购买他的商标。在企业进行清算时,商标应该经过评估作价,列在企业的资产之列,是股东权益的一部分。
因此,中小企业只要生产经营步入正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稳定,就应该及时地完成商标的设计和注册工作,在生产经营中按照法律的规定使用、维护、培育商标,不断提升商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防御策略第一招:在企业步入正轨后,及时完成商标的设计和注册,依法使用商标。
2、完善劳动合同和保密制度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但这只是说其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弱,中小企业大都具有在现有技术上进行革新的能力。
中小企业拥有相当数量的技术人员,因为企业定位,也因为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技术人员多为从其他企业招聘过来的,其技术研发能力稍弱,但技术革新能力较强。实践中,企业出于成本、收益以及技术成果质量等各方面原因,只为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革新成果申请了专利,因此,大量的革新成果未得到专利保护。而人员流动性较强是中小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中尤以技术人员的流动为甚。在未对技术成果进行保护的前提下,技术人员的流动就意味着技术成果的流逝,在现有劳动法律背景下,人员流动无疑是正常的,但造成了技术成果的流逝就是非正常的。技术人员为完成本单位工作或者安排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
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是职务发明,其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因此,技术成果是企业资产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资产。
中小企业应加强对技术成果的保护。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完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虽然法律还规定了适用竞业限制人员的范围,但竞业限制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人员。因此,企业应充分利用法律的规定,完善劳动合同,将竞业禁止条款写进劳动合同。二是制定和完善保密制度。在中小企业决定不把革新成果以专利方式予以保护的情况下,制定和完善保密制度,将革新成果作为技术秘密予以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所谓技术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企业应首先划定技术秘密的范围,其中,技术革新成果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以明确的方式周知技术秘密的范围。其次,企业应采取相当的措施对技术秘密予保护。企业仅仅列明技术秘密的范围是不够的,根据法律的规定,企业还应采取相当的措施对技术秘密予以保护。只有在明确保密范围,又采取保密措施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法律的有效保护。
最后,还应完善保密协议,并与有关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上述措施的组合使用,能有效防止企业技术成果的流逝。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防御策略第二招:完善劳动合同,制定和完善保密制度。
3、合理使用反向工程,妥善保存研发原始资料
所谓反向工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从公开渠道取得的产品进行拆卸、测绘、分析等而获得该产品的有关技术信息。当一个企业没有为其技术方案申请专利,而体现该技术方案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时,其他企业就有了使用反向工程的动机和机会。反向工程为法律所允许,通过反向工程获得技术信息并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但当一个技术方案已经申请了专利,其技术方案处于公开状态,就不再存在反向工程的问题,即便在技术信息公开之前,企业已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也只能放弃,或者在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发。
我国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专利意识薄弱,往往一项研发成果出来之后,不是首先通过专利途径予以保护。而非专利的保护必定是脆弱的,这就为其他中小企业通过反向工程获知相关技术信息提供了条件。中小企业在自身尚不具备研发能力的条件下,通过反向工程获取技术信息,能较快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具有很强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