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博弈中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
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案例]“空城计”的占优策略均衡
[案例] “空城计”的占优策略均衡
诸葛亮对司马懿的思想轨迹是相当了解;
诸葛亮的行径司马懿也能做出理性判断。
司马 进攻 撤退 守 城 弃 城
大胜 被擒 大胜 被擒 平手 逃脱
司马 擒拿 放走 使 用 除 掉
黑市交易和盗窃活动联系紧密,盗窃者通过销
我强化的需求,极大地刺激盗窃之风盛行。
执法部门的介入使得黑市的发展收到很大的制
约,但执法有行政成本,缺乏适当的激励或压 力,执法部门不会提高执法水平的。
[案例] 二手车的地下买卖
[案例] 二手车的地下买卖
P D1
D2
P
D1
D2 E
S2
p2
p1 p1
·
[案例] 猜拳游戏必胜招
[案例] 猜拳游戏必胜招
一位日本收藏家准备 石头 剪子 布 拍卖一幅名画,无法 0 -1 1 石 决定让谁来拍卖,就 头 要求佳士得与苏富比 0 1 -1
1 0 -1 老板猜拳定胜负。 剪
佳士得老板向员工们 子 -1 0 1 -1 1 0 讨教猜拳出招致胜的 布 策略,最后在一名主 0 1 -1 管11岁女儿建议下, 决定出 … …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三 囚徒困境 和团体理性的冲突,从个人理性角度出发所选 择的占优策略结局,从整体来看却是最差的。
从每个厂商的个人理性出发所达到的占优策略
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反映了个人理性
均衡,要差于他们的团体共谋的结果,这体现 了个人理性和团体理性的冲突。
根据“看不见的手”原理,理性的人在追求自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二、博弈均衡的概念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二 博弈均衡的概念 了博弈均衡的概念,指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不 想改变自己策略的这样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惟
为了分析博弈最后达到的状态,经济学家提出
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任何一方都 不想偏离各自的不合作策略。
自的交易成本,有利可图是根本原因,交易成 本的大小成为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
利润 = 收益 - 生产成本 - 交易成本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二、交易和成本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二 交易与成本 赃者的渠道(黑市交易)完成非法活动, 甚至有 的盗窃者本身就是销赃者。
黑市交易产生“丢失后需求”——这是一种自
正内部性:信息对称带来更大的收益;与寻租
地下经济行为的内部性是指行为主体所经受的
相联系,一方用不花成本获得了效用,而另一 方则用较低的成本获得了权利。
负内部性:卖方相对于买方具有信息优势;在
信息对称时,身体健康遭受损害后不能享受正 规的售后服务,面临亏损和被查处的风险。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三、内部性和外部性
[案例]“华容道”的纳什均衡(1)
[案例] “华容道”的纳什均衡(1)
曹操 小道 大路 小 道 大 路
被擒 擒住 逃脱 空等 逃脱 空等
被擒
孔 明
擒住
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 留这人情, 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
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案例]“华容道”的纳什均衡(2)
[案例] “华容道”的纳什均衡(2)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讲座三
泡沫与监管
讲座四
区域经济合作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一、定义和起源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一 定义和起源 许上市的商品或以相异公开市场价格的价格, 秘密进行买卖为其特征的特殊市场。
地下经济的类别 活动分类 非法 货币交易 赃物买卖、毒品生产及销售、 色情、赌博、走私、诈骗 非货币交易 易物交易、自用的 赃物或毒品
己利益中,会同时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
[资料] 囚徒困境
[资料] 囚徒困境
乙方 坦 白 不坦白 坦
白 甲 方不 坦 白
-5 -5 -1 -7
双方都存在着偷换策略的
诱惑,处于不稳定状态。
即使两个囚徒事先订立了
攻守同盟(死不坦白), 他 们最终也会背叛同盟。
每个囚徒都希望对方选择
-1
-7 -2
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然而纳什均衡
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
[资料] 约翰·纳什
[资料] 约翰· 纳什
1994年与泽尔腾、海萨尼 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说自己其实只做了两件 事:一是研究过讨价还价
问题;二是关注经济问题 并从数学角度加以分析。
理性决策决不会无缘无故
地损害自身的利益,也就 是一个人肯定不会故意做 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
主讲人:韩松
选讲(微观部分) 目录
选讲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定义和起源;交易和成本; 内部性和外部性; 治理的思路 基本的要素; 博弈均衡的概念; 囚徒困境 泡沫经济事件; 金融市场风险; 不确定性与金融监管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日经贸合作; 中印经贸合作
孙权 联合 反目
刘备军事集团参与赤壁
之战有三个战略目标:
首先,必须联合孙权打
刘 备
放 走 捉 拿
10 12 1 -5
-15
败曹操,从而为自己赢 得生存的时间与空间;
其次,又不能让曹操一
20
5
-20
方消失,曹操的存在使 刘备的存在具有价值;
最后,还要力争在战争
中尽可能地多捞私利。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三、囚徒困境
Q
o
q1 q2 调整前的供求均衡
Q
o
q3 调整后的供求均衡
在旺季时,调整后的供给曲线使得二手自行车黑市 的市场供求显著的波动性,价格相对较高,达到均 衡的数量较少,但价格和数量的波动幅度不大。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三、内部性和外部性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三 内部性和外部性 但没有在交易条款中说明的成本和收益。
动态博弈的行动总有先后顺序,一些博弈具有
具有先动优势,价格竞争可能有后动优势。但 有的博弈如抓阄没有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
“优势”是指自己的这个策略相比其他策略占
有优势,而不是相比对手的策略占有优势。
[案例] 海盗分金币
[案例] 海盗分金币
支付
A
B
C
D
E
次序
D
×
×
×
◇
◇
C
B
×
×
×
98
100
0
博弈论 (对策论) 是描述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
厂商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决策理论,由数学 家冯· 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的。
参与者:至少有两个;策略:一组可选择的;
支付:各自的报酬,所得到的支付都是所有策 略共同作用的结果;支付矩阵(报酬矩阵)。
[资料] 著名的泡沫事件(1)
对于不同的体制、政策、
泡沫名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载体,泡沫的表现形式各 不相同,但本质都一样。 资产价格最 高点与泡沫 产生前相比 (倍) 泡沫破裂后 与资产价格 最高点相比 (倍)
[资料] 著名的泡沫事件(1)
“ 群众是多么容易地被
郁金香泡沫
1634年11月
历史上存在着几次公认的泡沫经济事件。 在1989年,布兰奇(Blanchard)和费雪(Fisher)
斯蒂格利茨认为: “如果今天价格上涨原因是
按照发展过程将泡沫分为: 永恒扩张型(Everexpanding bubble)、爆炸型(Bursting bubble)
和消灭型(Eliminating bubble)。
地下经济只是在“流动人口”问题中一个反映,
对盗窃和销赃的惩罚力度加大,才是稳定的途
如果能成功解决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问题,许多 社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 将导致某些决策的改善的现有制度的变化也
会导致其他决策的恶化。”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一、基本的要素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一 基本要素 的关系就如同赌博下棋(博弈)一样。
体制形成的行政干预和管制经济的特权。
在国内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失误,国际 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二、交易和成本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二 交易与成本 都理解长期利益和真善美的力量,所有人往往 都企图追求自己的眼前利益。”
选择地上经济或是地下经济,这取决于它们各
英国著名法理学家哈特说: “并非所有人……
黑市是未经政府批准而非法形成的,以交易不
合法
未申报的商品收入、自我雇佣、 易物交易、自己动 隐含的折扣和福利 手工作、邻里互助
[案例] 太阳国度的子民
[案例] 太阳国度的子民
由于靠近中朝国境与经济 的极度恶化,这本来绝不
可能存在的自由市场已被 当地政府默认,当地的生 活水平高于平壤。
自由市场的粮食都是来自 各国的粮食援助,但其来
-2
抵赖,而自己坦白获释。 当他们都这么想并这么做 的时候,就形成了都坦白 的左上角结局。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三、囚徒困境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三 囚徒困境 先动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另一些博弈 有后动优势(second-mover advantage)。
在不完全信息下,顺序更重要。产量竞争可能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三 内部性和外部性 会需求,对特定产品市场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了就业率,增加了居民收入,为白市场的 产品和服务增添了竞争因素。
地下经济的负外部性是对他人利益、社会福利
地下经济的正外部性来自于不合规:满足了社
的损害:扭曲资源优化配置致使分配不公,孕 育和滋生腐败,使得统计的公开信息在一定程 度上有失真和扭曲,影响经济政策的适应性。
3 -10 -15 8 -15 10 20
诸 葛
× ×
Leabharlann Baidu
曹 家
-1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二、博弈均衡的概念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二 博弈均衡的概念 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都不 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
纳什均衡只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
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
最优策略选择给定的条件下,其选择的策略也 是最优的。
[案例] 卖肾买苹果
[案例] 卖肾买苹果
[视频] 器官捐献与分配
[视频] 器官捐献与分配
当前非法器官移植黑市存在,亟须建立一套 合理合法、公开透明的器官捐献体系。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四、治理的思路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四 治理的思路 径,而现行的法律对于犯罪的惩罚力度偏小, 对于损失的认定条款也有些偏旧。
源只能是与官员的各种关 系渠道,本应发放的粮食 却摆在了市场上。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一、定义和起源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一 定义和起源 等限制而形成的隐蔽买卖,称为黑市交易。
绝大多数黑市经济活动都有着历史根源,比如 民间借贷、偷税逃役、贪污贿赂等。 经济转型造成的巨大的制度差距和弊端,固化
为逃避国家关于商品价格、数量、税收、许可
赌博害人终害己!!!
[视频] 赌场迷局
[视频] 赌场迷局
“我的人生是失败的,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是 让所有人远离赌博,安心快乐地生活!”
讲座三 泡沫与监管 一、泡沫经济事件
讲座三 泡沫与监管
一 泡沫经济事件 由于投资者相信明天会以更高价格卖出去,而 基本要素又不能调整价格,那么就存在泡沫。”
博弈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人,其本质是现实人
或社会人 ,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人。
[案例] 赌徒与出千
[案例] 赌徒与出千
出千者的目很明确, 都是为一夜暴富,但
要知道出千的代价。
赌场到处是阴谋与陷 阱,要想不致跌入深 渊,就不要沾赌。 职业魔术师的行规里
有明确规定,须以正 途来发展魔术。
8.3
6 5-6
0.29
0.33 ---
[资料] 著名的泡沫事件(2)
[资料] 著名的泡沫事件(2)
“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
0
1
0
1
A
97 √
0
√1
√2
0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三、囚徒困境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三 囚徒困境 纳什均衡的合作解是可以存在的。
“以牙还牙”策略:所有成员一开始是合作的,
在不能确定终止期的有限期重复博弈模型中,
只要其他成员是合作的,则继续下去;但只要 有一个成员一旦采取了不合作策略,则其他成 员便会采取报复策略并持续进行下去。
1637年2月
50
36
0.005
0.028
误导,人类是多么地喜欢 密西西比泡沫 1718年12月 1720年5月
模仿别人的举动,多么地 南海泡沫 1720年3月 1720年8月 喜欢‘随大流’, 又是多 么地具有聚生性,即使在 日本房地产泡沫 1986年 1992年 他们头脑发热和违法犯罪 泰国房地产泡沫 1989年 1997年 的过程中亦是如此。”
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案例]“空城计”的占优策略均衡
[案例] “空城计”的占优策略均衡
诸葛亮对司马懿的思想轨迹是相当了解;
诸葛亮的行径司马懿也能做出理性判断。
司马 进攻 撤退 守 城 弃 城
大胜 被擒 大胜 被擒 平手 逃脱
司马 擒拿 放走 使 用 除 掉
黑市交易和盗窃活动联系紧密,盗窃者通过销
我强化的需求,极大地刺激盗窃之风盛行。
执法部门的介入使得黑市的发展收到很大的制
约,但执法有行政成本,缺乏适当的激励或压 力,执法部门不会提高执法水平的。
[案例] 二手车的地下买卖
[案例] 二手车的地下买卖
P D1
D2
P
D1
D2 E
S2
p2
p1 p1
·
[案例] 猜拳游戏必胜招
[案例] 猜拳游戏必胜招
一位日本收藏家准备 石头 剪子 布 拍卖一幅名画,无法 0 -1 1 石 决定让谁来拍卖,就 头 要求佳士得与苏富比 0 1 -1
1 0 -1 老板猜拳定胜负。 剪
佳士得老板向员工们 子 -1 0 1 -1 1 0 讨教猜拳出招致胜的 布 策略,最后在一名主 0 1 -1 管11岁女儿建议下, 决定出 … …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三 囚徒困境 和团体理性的冲突,从个人理性角度出发所选 择的占优策略结局,从整体来看却是最差的。
从每个厂商的个人理性出发所达到的占优策略
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反映了个人理性
均衡,要差于他们的团体共谋的结果,这体现 了个人理性和团体理性的冲突。
根据“看不见的手”原理,理性的人在追求自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二、博弈均衡的概念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二 博弈均衡的概念 了博弈均衡的概念,指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不 想改变自己策略的这样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惟
为了分析博弈最后达到的状态,经济学家提出
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任何一方都 不想偏离各自的不合作策略。
自的交易成本,有利可图是根本原因,交易成 本的大小成为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
利润 = 收益 - 生产成本 - 交易成本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二、交易和成本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二 交易与成本 赃者的渠道(黑市交易)完成非法活动, 甚至有 的盗窃者本身就是销赃者。
黑市交易产生“丢失后需求”——这是一种自
正内部性:信息对称带来更大的收益;与寻租
地下经济行为的内部性是指行为主体所经受的
相联系,一方用不花成本获得了效用,而另一 方则用较低的成本获得了权利。
负内部性:卖方相对于买方具有信息优势;在
信息对称时,身体健康遭受损害后不能享受正 规的售后服务,面临亏损和被查处的风险。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三、内部性和外部性
[案例]“华容道”的纳什均衡(1)
[案例] “华容道”的纳什均衡(1)
曹操 小道 大路 小 道 大 路
被擒 擒住 逃脱 空等 逃脱 空等
被擒
孔 明
擒住
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 留这人情, 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
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案例]“华容道”的纳什均衡(2)
[案例] “华容道”的纳什均衡(2)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讲座三
泡沫与监管
讲座四
区域经济合作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一、定义和起源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一 定义和起源 许上市的商品或以相异公开市场价格的价格, 秘密进行买卖为其特征的特殊市场。
地下经济的类别 活动分类 非法 货币交易 赃物买卖、毒品生产及销售、 色情、赌博、走私、诈骗 非货币交易 易物交易、自用的 赃物或毒品
己利益中,会同时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
[资料] 囚徒困境
[资料] 囚徒困境
乙方 坦 白 不坦白 坦
白 甲 方不 坦 白
-5 -5 -1 -7
双方都存在着偷换策略的
诱惑,处于不稳定状态。
即使两个囚徒事先订立了
攻守同盟(死不坦白), 他 们最终也会背叛同盟。
每个囚徒都希望对方选择
-1
-7 -2
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然而纳什均衡
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
[资料] 约翰·纳什
[资料] 约翰· 纳什
1994年与泽尔腾、海萨尼 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说自己其实只做了两件 事:一是研究过讨价还价
问题;二是关注经济问题 并从数学角度加以分析。
理性决策决不会无缘无故
地损害自身的利益,也就 是一个人肯定不会故意做 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
主讲人:韩松
选讲(微观部分) 目录
选讲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定义和起源;交易和成本; 内部性和外部性; 治理的思路 基本的要素; 博弈均衡的概念; 囚徒困境 泡沫经济事件; 金融市场风险; 不确定性与金融监管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日经贸合作; 中印经贸合作
孙权 联合 反目
刘备军事集团参与赤壁
之战有三个战略目标:
首先,必须联合孙权打
刘 备
放 走 捉 拿
10 12 1 -5
-15
败曹操,从而为自己赢 得生存的时间与空间;
其次,又不能让曹操一
20
5
-20
方消失,曹操的存在使 刘备的存在具有价值;
最后,还要力争在战争
中尽可能地多捞私利。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三、囚徒困境
Q
o
q1 q2 调整前的供求均衡
Q
o
q3 调整后的供求均衡
在旺季时,调整后的供给曲线使得二手自行车黑市 的市场供求显著的波动性,价格相对较高,达到均 衡的数量较少,但价格和数量的波动幅度不大。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三、内部性和外部性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三 内部性和外部性 但没有在交易条款中说明的成本和收益。
动态博弈的行动总有先后顺序,一些博弈具有
具有先动优势,价格竞争可能有后动优势。但 有的博弈如抓阄没有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
“优势”是指自己的这个策略相比其他策略占
有优势,而不是相比对手的策略占有优势。
[案例] 海盗分金币
[案例] 海盗分金币
支付
A
B
C
D
E
次序
D
×
×
×
◇
◇
C
B
×
×
×
98
100
0
博弈论 (对策论) 是描述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
厂商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决策理论,由数学 家冯· 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的。
参与者:至少有两个;策略:一组可选择的;
支付:各自的报酬,所得到的支付都是所有策 略共同作用的结果;支付矩阵(报酬矩阵)。
[资料] 著名的泡沫事件(1)
对于不同的体制、政策、
泡沫名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载体,泡沫的表现形式各 不相同,但本质都一样。 资产价格最 高点与泡沫 产生前相比 (倍) 泡沫破裂后 与资产价格 最高点相比 (倍)
[资料] 著名的泡沫事件(1)
“ 群众是多么容易地被
郁金香泡沫
1634年11月
历史上存在着几次公认的泡沫经济事件。 在1989年,布兰奇(Blanchard)和费雪(Fisher)
斯蒂格利茨认为: “如果今天价格上涨原因是
按照发展过程将泡沫分为: 永恒扩张型(Everexpanding bubble)、爆炸型(Bursting bubble)
和消灭型(Eliminating bubble)。
地下经济只是在“流动人口”问题中一个反映,
对盗窃和销赃的惩罚力度加大,才是稳定的途
如果能成功解决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问题,许多 社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 将导致某些决策的改善的现有制度的变化也
会导致其他决策的恶化。”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一、基本的要素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一 基本要素 的关系就如同赌博下棋(博弈)一样。
体制形成的行政干预和管制经济的特权。
在国内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失误,国际 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二、交易和成本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二 交易与成本 都理解长期利益和真善美的力量,所有人往往 都企图追求自己的眼前利益。”
选择地上经济或是地下经济,这取决于它们各
英国著名法理学家哈特说: “并非所有人……
黑市是未经政府批准而非法形成的,以交易不
合法
未申报的商品收入、自我雇佣、 易物交易、自己动 隐含的折扣和福利 手工作、邻里互助
[案例] 太阳国度的子民
[案例] 太阳国度的子民
由于靠近中朝国境与经济 的极度恶化,这本来绝不
可能存在的自由市场已被 当地政府默认,当地的生 活水平高于平壤。
自由市场的粮食都是来自 各国的粮食援助,但其来
-2
抵赖,而自己坦白获释。 当他们都这么想并这么做 的时候,就形成了都坦白 的左上角结局。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三、囚徒困境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三 囚徒困境 先动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另一些博弈 有后动优势(second-mover advantage)。
在不完全信息下,顺序更重要。产量竞争可能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三 内部性和外部性 会需求,对特定产品市场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了就业率,增加了居民收入,为白市场的 产品和服务增添了竞争因素。
地下经济的负外部性是对他人利益、社会福利
地下经济的正外部性来自于不合规:满足了社
的损害:扭曲资源优化配置致使分配不公,孕 育和滋生腐败,使得统计的公开信息在一定程 度上有失真和扭曲,影响经济政策的适应性。
3 -10 -15 8 -15 10 20
诸 葛
× ×
Leabharlann Baidu
曹 家
-1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二、博弈均衡的概念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二 博弈均衡的概念 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都不 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
纳什均衡只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
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
最优策略选择给定的条件下,其选择的策略也 是最优的。
[案例] 卖肾买苹果
[案例] 卖肾买苹果
[视频] 器官捐献与分配
[视频] 器官捐献与分配
当前非法器官移植黑市存在,亟须建立一套 合理合法、公开透明的器官捐献体系。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四、治理的思路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四 治理的思路 径,而现行的法律对于犯罪的惩罚力度偏小, 对于损失的认定条款也有些偏旧。
源只能是与官员的各种关 系渠道,本应发放的粮食 却摆在了市场上。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一、定义和起源
讲座一 黑市的交易
一 定义和起源 等限制而形成的隐蔽买卖,称为黑市交易。
绝大多数黑市经济活动都有着历史根源,比如 民间借贷、偷税逃役、贪污贿赂等。 经济转型造成的巨大的制度差距和弊端,固化
为逃避国家关于商品价格、数量、税收、许可
赌博害人终害己!!!
[视频] 赌场迷局
[视频] 赌场迷局
“我的人生是失败的,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是 让所有人远离赌博,安心快乐地生活!”
讲座三 泡沫与监管 一、泡沫经济事件
讲座三 泡沫与监管
一 泡沫经济事件 由于投资者相信明天会以更高价格卖出去,而 基本要素又不能调整价格,那么就存在泡沫。”
博弈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人,其本质是现实人
或社会人 ,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人。
[案例] 赌徒与出千
[案例] 赌徒与出千
出千者的目很明确, 都是为一夜暴富,但
要知道出千的代价。
赌场到处是阴谋与陷 阱,要想不致跌入深 渊,就不要沾赌。 职业魔术师的行规里
有明确规定,须以正 途来发展魔术。
8.3
6 5-6
0.29
0.33 ---
[资料] 著名的泡沫事件(2)
[资料] 著名的泡沫事件(2)
“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
0
1
0
1
A
97 √
0
√1
√2
0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三、囚徒困境
讲座二 博弈论初步
三 囚徒困境 纳什均衡的合作解是可以存在的。
“以牙还牙”策略:所有成员一开始是合作的,
在不能确定终止期的有限期重复博弈模型中,
只要其他成员是合作的,则继续下去;但只要 有一个成员一旦采取了不合作策略,则其他成 员便会采取报复策略并持续进行下去。
1637年2月
50
36
0.005
0.028
误导,人类是多么地喜欢 密西西比泡沫 1718年12月 1720年5月
模仿别人的举动,多么地 南海泡沫 1720年3月 1720年8月 喜欢‘随大流’, 又是多 么地具有聚生性,即使在 日本房地产泡沫 1986年 1992年 他们头脑发热和违法犯罪 泰国房地产泡沫 1989年 1997年 的过程中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