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威海市选调生招考公告和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威海市选调生招考公告和简章
2015年威海市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
选调程序
1、网上报名与确认
提交报考信息(3月9日8:30-13日17:30)。

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于规定时间内,登录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如实填写、提交报考信息。

每人只能填报一个志愿。

报考人员在资格初审前多次填交报考信息的,后一次填报自动替换前一次填报信息。

报考人员须用第二代身份证号报名,报名与考试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查询资格审查结果(3月10日8:30-16日17:30)。

资格审查分初审和复核。

各市先进行初审,省选调工作办公室进行复核,一般需2-3个工作日。

报考人员于规定时间内,及时登录报名网站查看资格审查结果。

报名信息一经初审通过,不能更改。

报考信息尚未审查或未通过初审的,在3月13日17:30前可以更改,逾期不能更改。

资格复核不合格的,取消该职位报名资格。

报名确认(3月11日-17日)。

资格复核通过人员于规定日每天7:00至20:00,登录报名网站,网上缴纳报名考务费进行报名确认,标准为每人80元。

未按期缴费确认人员视为自动放弃。

报名人员缴纳报名考务费后,由于个人原因没有参加考试等,不再退还报名考务费。

拟享受减免有关考务费用的农村特困大学生和城市低保人员,不实行网上缴费,报考人员可由本人或委托他人按指定的日期、地点和程序办理减免手续,由省选调工作办公室统一进行报名确认。

提供的证明材料见《报考手册》。

各市报考人数与选调计划比例达不到4:1的,按此比例相应核减和调剂选调计划。

其中,博士研究生计划转入硕士研究生计划,硕士研究生计划转入本科生计划。

被取消选调计划职位的报考人员,可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

网上打印准考证(3月23日8:30—29日9:30)。

报名确认成功后,报考人员于规定时间内,登录报名网站,下载打印笔试准考证。

2、笔试、面试
笔试。

3月29日上午,全省统一组织笔试。

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重点测试报考人员政治理论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笔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计算,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50%。

根据选调计划和笔试情况,分别确定笔试成绩合格分数线。

报考人员可于4月上旬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

资格复审。

根据笔试成绩,在合格分数线以内,按选调计划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分别确定面试人选,并在报名网站公布面试分数线。

面试人选登录报名网站,下载打印《山东省2015年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报名登记表》和《山东省2015年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诚信承诺书》(以下分别简称《报名登记表》、《诚信承诺书》)。

应届高校毕业生将《报名登记表》交学校有关部门审查盖章,同时携带学校核发的就业推荐表、《诚信承诺书》、笔试准考证、身份证等有关资料,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面试资格审查。

海外高校毕业生,还需携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海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有关驻外使馆提供的海外留学经历证明。

资格复审结束后,17市分别以所辖县(市、区)为职位,组织考生填报志愿。

资格复审合格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报名网站下载打印面试准考证。

面试。

按照相对集中原则在全省若干考点同时进行面试。

面试考场设旁听席和监督席,由纪检机关派员全程监督,并邀请部分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记者参加,接受社会监督。

面试考官、考生、社会监督员和工作人员,每场面试前分别通过抽签方式随机确定考场。

面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根据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按百分制计算考生的综合成绩。

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综合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

选调计划3人以下的职位按1:2的比例、选调计划4人以上的职位按1:1.5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体检人选。

考察体检人选的面试成绩不得低于60分,其中面试人员形不成竞争的职位,拟确定为考察体检人选的面试成绩不得低于全省同类职位(指大学本科生职位、硕士研究生职位、博士研究生职位)进入考察体检所有人选的面试最低成绩。

3、考察和体检。

考察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全面了解人选的政治品质、思想道德、基本能力、发展潜力。

体检按照录用公务员的体检标准和要求执行。

对考察体检过程中弄虚作假、隐瞒实情造成结果失真的人选,取消选调资格。

考察体检工作由各市组织。

除特殊情况经所报考市党委组织部同意外,报考人员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视作放弃体检。

4、确定选调名单。

根据综合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由各市等额确定拟选调人选建议名单。

拟选调计划最后1名综合成绩并列人员,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如笔试成绩也相同,则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

因个人放弃等原因,出现拟选调人选空缺时,在考察体检合格人选中依次递补。

拟选调人选在报名网站统一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天。

公示期满后,对没有影
响选调问题的拟选调人选,办理网签等有关手续。

网签后,如有违约行为的,按网签协议有关约定承担相应责任。

资格审查贯穿选调工作全过程。

发现报考人员有弄虚作假等违纪违规行为的,随时取消选调资格。

选调条件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品德优良,作风踏实,组织纪律观念强;志愿到农村基层工作,服从组织安排。

2、专业知识扎实,按时获得相应学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有发展潜力,综合表现比较突出。

3、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8周岁(1997年1月1日以前出生)。

2015年应届毕业生,大学本科生不超过24周岁(199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7周岁(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大学学制5年以上的毕业生,以学制4年为基数,学制每增加1年相应放宽1岁。

4、须为学生干部中的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其中,“985”和“211”高校毕业生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即可报名。

入党时间截至2015年1月31日。

5、身心健康,符合录用公务员的体检标准。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不能报考: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违纪违法或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机关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3)曾被开除公职的;
(4)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
(5)预备党员由于个人原因延长预备期的;
(6)已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聘)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
(7)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
(8)现役军人;
(9)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各市结合本地实际,对选调范围、专业及其他条件作出补充规定。

具体选调条件见《报考手册》。

申论热点:公车改革细节待完善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2014年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条上多了一项新内容——交通补贴,中央层面的公车改革终于在《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的时间节点交上了一份答卷。

但面对公车改革在中央层面仅完成第一步,公车如何处理、司机如何分流等问题还未落地;而地方层面的公车改革进程参差不齐。

专家表示这份车改的“答卷”,还尚未完成。

中央层面车改推进仍有细节待完善
随着2014年7月《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陆续发布,持续了20年的公车改革“破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4年底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被封存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最后一张工资条上“交通补贴”的出现更是让公众看到公车改革的身影。

专家表示,这仅完成公车改革的第一步,政策并非既定的“一纸公文”,不明朗之处还需在改革进程中进一步细化。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认为,中央各部委全部完成公车改革应该要有权威的发布,一方面对改革前后各部委拥有的公车数量,包括通信用
车、应急用车、执法车辆和保留的领导用车数量,应向社会公布;另一方面,改革后发放补贴等形成的财政支出与改革前的对比数据要向社会公布。

“只有将这些数字向社会公布以后,老百姓才能真正体会公车改革是否彻底。


各地情况不同地方车改不能“一刀切”
2014年底,在中央层面传出公车改革的好消息,一些地方党政机关改革取得进展的消息也纷纷传出。

专家认为,中央先行改革能起到示范效应,但同时各地区情况差异大,落实改革更需要创造性。

对于多出来的公车如何处理、补贴标准如何制定,以及公车取消以后公务用车的社会化服务规范怎么制定,这些车改的重要内容,各地都应结合实际进行探索。

2014年初,江西省新余市开启公车改革工作,陆续将全市八成以上的公车公开拍卖。

保留下来的130多辆公车均由市公务用车服务中心管理,统一安装有明显标识的号牌和GPS定位系统,防止公车私用。

县级(含县级)以下公务人员用车实行市场化提供。

同时,新余市以公车改革为契机,清退了1500多名政府临时用工,其余的通过劳务派遣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解决。

新余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车改办副主任傅水珠说,“经过仔细研究,新余车改力求以不影响正常工作和公务运行效率为前提。

远近结合,按市域内和市域外划分,采取货币化与市场化相结合方式保障。

当工作人员到市域内公务活动时,统一使用公务用车改革市民卡,不能变现。

当需要到市域以外公务活动时,鼓励使用社会公共交通,将按出差规定报销。

而且补助有上限,市域外单次补助不得超过200元。


不过,在新余有些基层干部也反映公车拍卖后,公务用车改成租车,但成本比以前使用公车时还高。

进行生产安全检查、基层走访等工作也多是开私家车,
路况差、车辆受损严重,维修费用也较高。

长此以往,一些乡镇干部可能会减少外出,影响其了解基层实地情况。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说,公车改革要避免“一刀切”。

有些岗位平时外出公务活动不多,是否可以不给或少给补贴。

而一些县乡干部,辖内动辄几百个村子,如果公务用车配备不灵活有可能影响日常工作。

公车改革可能沦为官员不勤政的借口,有很多事不是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需要干部下基层,到群众中间去了解情况。

汪玉凯表示,地方政策有很大的灵活性,一定要结合实际,给地方充分的自主权,改革才能既成功又有成效。

各地做法会有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必须既要保证权力不被滥用,不造成三公消费的巨额开支,也不影响工作的效率。

国家行政学院高级经济师安森东也表示,各地要创造性地落实改革内容。

改革方案中,只提出地方及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缘地区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30%和150%上限要求,而对这块“蛋糕”的切法各地可以不同。

比如可以考虑拿出一定比例(如10%)作为公共统筹部分,用于保障频繁出勤或支持特殊岗位公务出行的津贴。

与此同时,安森东表示,公车改革要充分引入市场化机制。

如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与租车公司合作,让其提供公务出行服务,在过渡期防止****的同时保障公务出行。

关键在于市场化服务会产生相应费用,这些费用必须通过公务交通补贴来支付。

使公车改革符合老百姓期待监管是关键
历时20年探索后,目前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需要的是改革的魄力和决心。

公车改革如何更好地“两条腿走路”,使顶层设计和探索前进同步协调发展,对改革的成效至关重要。

目前,公车改革的大方向是符合民意的,但具体实施起来却很复杂。

汪玉凯指出,“如何制定既符合本地实际又符合改革政策方向,还要让老百姓觉得合理的改革方案,这个改革不容易,很多方面还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总结经验,进行有效评估。


汪玉凯同时强调,监管在改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监管不到位,政策就可能变味,甚至可能造成新的****和浪费。

“改革是个持续、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安森东也认为,现阶段完成中央层面改革的第一步,下一步是各地方案的出台、落实和监督,这些步骤一定要在阳光下进行。

“一方面,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的大形势下,地方政策的制定会充分考虑约束领导干部,不敢过分偏离行政方向。

另一方面,在信息传递发达、舆论监督及时的大环境下也能对地方方案制定和实施形成约束。


对于公车改革的精神和方向,专家纷纷予以充分肯定和信心。

安森东表示,与八项规定提出后对公款吃喝的大力度整改成效一样,只要有这个改革的魄力和决心,最后肯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