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澳门

话说澳门
话说澳门

话说澳门

作者:卫平 冬蘭

编者按: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世纪中叶之后被葡萄牙占领。今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彻底洗刷殖民统治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屈辱。本连载节选自长春出版社的《话说澳门》一书,介绍了澳门的历史与现实,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同名大型电视系列片也将于本月31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出。

一、站在东望洋

东望洋山,又称松山,绵亘于澳门半岛东部,海拔91.07米,为澳门第一峰。过去,东南麓的陡崖直逼岸边,形成东部的屏障;今天,由于填海造地,早已远离海滨。站在山的主峰上远眺,整个澳门风光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极目苍茫碧海,一畅心胸,真是个名副其实的望洋山。在这山上屹立着一座中国海域内、也是远东历史上最古老的灯塔———东望洋灯塔。关于这座灯塔,据文献记载:东望洋灯塔,……属中国海岸第一座此类形式的建筑物,1864年兴建,次年9月24日启用亮灯。灯塔高16米,塔内为3层,有一道曲折的铁梯回旋而上,射灯就设在塔的顶端。100多年前,灯塔的射灯以煤油作燃料,利用木轮的摆力使灯光循环旋转,能“彻夜不休,在其时来说,亦可见其心思之巧矣”。

1874年9月的一场狂风暴雨,使灯塔严重损坏,停用达30多年。1904年澳门电灯公司创办后,这座灯塔经过修复,改用电灯发光,以八面棱镜作反射,光照可达25海里,于1910年2月29日重放光明。

斗转星移,历经沧桑,灯塔周围的海洋经填海变成了陆地。东望洋的灯塔结束了它指引航向的使命,成为澳门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

这座古老的灯塔,与澳门的经历和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澳门位于我国大陆东南部沿海,正当珠江口西岸。其经纬度位置为:北纬22度11分,东经113度32分。澳门东面与香港隔海相望,成犄角之势,共扼珠江口的咽喉。西面与广东省珠海市的湾仔一衣带水,其间的濠江水道只有1000多米宽。南面过内、外十字门后便是浩瀚的南海。北边以古老的砂堤与珠海市的拱北相连,路界长度只有240米。澳门地区由澳门半岛和两个海岛———凼仔岛与路环岛组成。多年来,由于不断填海造地,澳门的陆地面积逐渐扩大。到1996年,澳门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其中,澳门半岛9.1平方公里,凼仔岛6.33平方公里,路环岛8.07平方公里。澳门半岛是全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澳门地处热带,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摄氏22.3度,年平均降雨量1970毫米。

据澳门第13次人口普查,到1996年年末,澳门常住人口已达45.5万人。其中,96%以上是华人,其余以葡萄牙人和土生葡人居多。

澳门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条件。澳门东路距香港仅61公里,北距广州约105公里,三地鼎足分立于珠江口湾之外缘。珠江是我国第四大河,西江是它最长的主干。从澳门循西江上溯,可达肇庆、梧州等地,沿途物产丰富。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澳门以珠

江三角洲及西江中下游地区为腹地,与香港、广州两个大城市及珠海、深圳两个经济特区为邻,这样的地理位置,在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澳门在东亚的位置也很适中。澳门东北离东京大约2800公里,西南距新加坡2600公里,东南至马尼拉1200公里,位居东南亚与东北亚航路的中继站,这样的一个地理位置,不难看出澳门在十六七世纪东西方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二、澳门的由来

澳门半岛原是海岛,后因西江上游带来的泥沙冲积成一道南北方向的沙堤,使这个小岛成为与大陆一体相连的半岛。明代中叶以前,半岛的北部称“望厦”、“旺厦”;南部则称“蚝镜”,这是因为这一带的海水较浅,盛产蚝,许多地名都称“蚝”,而这个半岛的南部有南北两个海湾,“规圆如镜”,故称澳门为“蚝镜”。据清代的印光任与张汝霖著的《澳门纪略》载:“蚝(濠)镜之名,著于明史,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湾,规圆如镜,故曰蚝(濠)镜。”有些文人雅士觉得“蚝”字太俗,易“蚝”为“濠”,又称“濠镜”。

澳门还有许多名称,如:香山澳、濠镜澳、濠江、镜海、濠海、莲岛、马交(Macao)等等。“澳”在古代解释,是与外人通商的“港口”。那么,“澳门”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呢?据《澳门纪略》载称:“其曰澳门,则以澳南有四山离立(即函仔、路环、大小横琴四岛),海水纵横成十字,曰‘十字门’……番人停泊以湾,湾之所以即名‘澳’,故合称‘澳门’,或曰澳有南台、北台,两山峰似如门;自香山县凤栖岭迤南,一百二十里至前山,又二十里而为濠镜,……故今称澳门。”“马交”一名的出处,说法不一,但都是源于Macao一名的译音。一说是明朝弘治元年,即1448年,澳门就已修建了“妈阁庙”。大约在1533年,最早来到澳门的萄萄牙人在“妈阁庙”对面处登陆,由于不识地名,遂找当地渔民问路,当地人因语言不通,以“妈阁”作答,葡萄牙人以为是地名,就拼成Macao(马交)。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濠镜周围的地区劳动、生息。近几年来,在澳门的唐家、金鼎、香洲、南屏、湾仔、前山、南水等地,都发现距今五六千年的沙丘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锛、陶罐、陶釜、陶豆等生产、生活用具。

在路环岛黑沙发掘出土的彩陶,是公元前4960年—公元前4430年时的珍贵文物。

这一地区还出土了商周、春秋、战国时代的簋、罐、陶碗等。

公元前3世纪,秦代统一中国,这一地区正式绘入中国的版图,成为南海郡番禺县的一部分。

从晋代起,属东官郡;隋代属南海县;唐代属东莞县。1152年,南宋建立香山县,澳门遂划入香山县管辖。

大约从元末明初,澳门已开始有定居的居民。明洪武年间,明朝廷平定“海寇”后,对大横琴岛以外的地方,包括濠境、望厦等地,允许百姓自由定居。

据当地碑刻记载,赵彦方,浙江金华人,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任香山县令,后“卒于官”。他的后裔就“世居澳地”,成为当地土著。同时,在南湾一带,定居的渔民慢慢增多,这便是澳门最初的居民。

当时的濠镜,只有少量耕地,居民主要靠割蚝、捕鱼为生。蚝,又名

牡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当地居民以蚝肉制成蚝豉,以蚝汁煎制蚝油,遂成为当地特产。由于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又有两个适合于帆船湾泊的浅水港湾,渔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

16世纪前期,当地居民在北湾入口处建造了奉祭海神天妃的妈阁庙,成为渔港的象征。在澳门以北100多公里的广州,从晋代起就是中国与海外贸易的枢纽。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外国的商船更多地取道珠江口西南的九洲洋,使九洲洋成为“番舶往来之冲”。

那时的澳门(濠镜)地傍九洲洋,又有良好的浅水港,因而逐渐引起外国商人的注意,被视为广州附近的港湾之一。葡人皮雷斯的《东方记》记载:除广州港口外,另有一港名濠镜,陆行三日程,海行一日一夜。那时,舶口称为“澳”,濠镜也因而称为“濠镜澳”。

三、昔日澳门

1497年,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开辟了连接东西方的新航道。16世纪初,他们用武力在印度果阿、马六甲、马鲁古群岛等建立了殖民统治。1513年,一些葡萄牙商人首次抵达中国沿海。1517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使臣皮雷斯以要求觐见“中国国王”为名,驾船驶入虎门,闯入广州城下。后又强占东莞屯门岛,劫夺财物,掠买人口,激起公愤。

1521年,明朝廷囚禁皮雷斯,发兵驱逐盘踞屯门的葡萄牙人,并实行闭关政策,禁止外国商船入港贸易。

1529年,广州重开市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湾泊的八个海港之一。

葡萄牙人于1553年,通过行贿中国官员达成协议,得以入居澳门。到1557年左右,澳门才形成一个稍有规模的葡萄牙人居留地。1572年,葡萄牙人参加广州交易会并交付贿金给中国的官员时,由于有其他官员在场,受贿的官员不得不宣称将葡萄牙人每年交付给他的地租500两白银上缴国库。从此,贿赂成为地租。葡萄牙人终于通过缴纳地租的方式,取得中国朝廷允许他们在澳门居住的权利。

葡萄牙人入居澳门初期,澳门尚属广州管辖。随着葡萄牙人与其他外商日益增多,各地中国商人与工匠大量进入澳门,明朝廷渐渐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管理澳门,行使主权。

征收舶税。在澳门设立海关,专门负责抽税事宜。葡萄牙人所纳商税,每年为2.6万两白银。历经明清两朝,约300年。缴纳税饷使葡萄牙人取得了合法贸易的资格。与此同时,明朝对葡萄牙人的一项特殊的优待条件是允许澳门葡萄牙人在澳门设立自己的海关向葡萄牙商船抽税。

建立关闸,管束澳夷。1574年,明朝廷在澳门北面与大陆陆上交通的咽喉———莲花茎中央———俗称“土腰”———建立关闸,并设官置守。关闸初期每月开启2次,后改为每5天开启1次,向葡萄牙人供应的生活必需品只能在关闸开启之日运入澳门,且按人数限定数量,使其“仰我濡沫”,“乃怀柔中之驾驭”,以控制葡萄牙人。如其有不法行为,可“扼其咽喉”,断其粮食,“不血刃而制其死命”。

设立“澳官”及官署,以加强对澳门的管理。除“澳官”外,香山县令主管澳门地区的民政与司法事宜。同时,明朝廷将葡萄牙人的首领任命为中国第二级的官员,称为“夷目”,来管理澳门的葡萄牙人,并授予他一些管理当地中国商民的权力。在司法方面,如涉及葡人之间的诉讼,允许葡萄

牙人自行通过自组的法庭解决,但中国政府仍保留最终司法处分权。清朝仍袭明制,虽“澳官”已无,但分设香山县丞管辖处理防务及通商事宜。但葡萄牙人在接受中国官员管辖的前提下,也享受了较大的自治权,形成了市议会、总督、大法官等自治机构。

从18世纪末期开始,中国与西方各国,特别是与英国的贸易迅速发展,每年来华的外国商船从以往的几艘十几艘增加到上百艘,来华的外商、船员及家眷人数激增。按清朝的法令,外国妇女不得进入广州,只能留居澳门。因此,外国商民,乃至英、美、普、法、荷、瑞典、丹麦的领事等都纷纷在澳旅居。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都在当地设置了规模巨大的仓库,一些英国富商还租赁了邸宅,开辟了花园。澳门成为大批外国商民旅居、游乐的场所。

不仅如此,澳门还成为走私鸦片集散地。鸦片作为药材,一直由葡萄牙人通过澳门合法输入中国,数量十分有限,一般每年不超过200箱。1773年英国商人将出产于印度的鸦片贩运来华,在广州公开发买。为制止鸦片流毒,清政府实行严厉的禁烟政策。英国商人便将澳门作为向中国走私鸦片的通道。这一昔日以国际商埠著称的城市,成为鸦片走私的巢穴。

这一时期,澳门还成了非法出口契约华工的口岸。从1813年底到1814年初的近2个月,就有1700多中国“苦力”经澳门前往英属殖民地文岛。广东地区从此出现令人谈虎色变的“卖猪仔”一词。

四、葡萄牙人占领澳门

随着中外贸易的活跃和大批外国人的入居,澳门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葡萄牙人创办了圣约瑟夫神学院,兼收中葡学生,教授葡萄牙语、拉丁语、算术、修辞、哲学、神学等课程,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澳门开设印刷厂,印刷了很多介绍中国的书籍,其中最重要的是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等编纂的《华英词典》。东印度公司于1827年在澳门开设了中国第一家眼病医院。1806年,葡萄牙人建立了澳门第一座图书馆,有4000余册藏书。

当地中国居民谢清高于1820年口述《海录》一书,介绍他作为船员前往东南亚、欧美各国的见闻,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中国人以亲身经历叙述外国情况的著作,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王朝经历100多年的盛世后,已经进入外强中干、任人欺辱的局面。葡萄牙政府和澳葡当局决定尾随西方列强,加紧侵略扩张,实现变澳门为葡萄牙殖民地的野心。1845年11月20日,葡萄牙女皇玛丽娅二世宣布澳门为自由港,任命亚马留为新总督。1846年,亚马留出任澳门总督后,立即开始推行将澳门变为“绝对自治的殖民地”计划。他利用广东官府的昏聩,篡夺对在澳中国居民的管辖权,并向中国居民横征暴敛。后又非法宣布,关闸内的所有土地所有者必须向澳葡当局交税,而不得向清廷纳税。1849年初,他无视中国官府的正告,悍然封闭中国设在澳门的海关。中国官员决定将澳门关口移往黄埔,另立码头,并命令在澳各大行店和零星小铺尽数迁走。随着中国居民匆匆离去,澳门街道荒凉,港口空空,一片萧条。1849年8月22日,亚马留被当地中国居民刺杀,葡萄牙人在英、美、法、西等国军队的支持下,以武力相威胁,逐走香山县丞,拒交地租银;昏庸的清王朝官员听任葡萄牙殖民者侵夺中国在澳门的主权,使开埠300余

香港和澳门测试题

香港和澳门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关于香港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 B.赌博业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C.重工业发达 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 2.关于香港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已超过600万 B.中国血统居民占90% C.城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5000人 D.居民祖籍以广东省最多 3.香港和澳门的中国血统居民分别占当地人口总数的()。 A.98%、95% B.95%、98% C.2%、3% D.3%、2% 4.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面积约16平方千米,人口400万 C.经济以赌博业和旅游业为主 D.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5.关于香港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口西侧 B.北面与广东省的深圳市接壤 C.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 D.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 6.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A.英国 B.美国 C.中国大陆 D.澳门 二、填空题: 1.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分别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和_____年_____月____日,对其分别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 2.香港北靠祖国大陆,南近_____,是_____洋和_____洋航线上的重要港口,与______、______、西欧、澳大利亚有便利的_____和_____运输,是中国大陆进出口商品的重要_______,居国际贸易_________位置。 3.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优良的_____之一,目前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_____的商港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______和国际

香港和澳门教案

香港和澳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让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 (2)通过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逐步树立城市发展更因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4)使学生知道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记住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使学生知道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交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使学生知道澳门的旅游业和博彩业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及回归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不受欺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资源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等影像资料,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政区图、回归场景图、卫星遥感图、城市中的绿地、高楼林立、填海造地、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增长表等图片资料…… 五、教学步骤及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进行感情熏陶和渲染。先播放《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刚才听了这两首歌,我想请同学们大声的告诉我歌里所唱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生:香港和澳门.你从中听到了什么?或

2019-2020年初二地理《香港和澳门》习题精选.docx

2019-2020 年初二地理《香港和澳门》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关于香港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 B.赌博业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C.重工业发达 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 2.关于香港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已超过600 万 B.中国血统居民占90% C.城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5000 人 D.居民祖籍以广东省最多 3.香港和澳门的中国血统居民分别占当地人口总数的()。 A.98%、 95% B.95%、 98% C.2%、 3% D.3%、 2% 4.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面积约16 平方千米,人口400 万 C.经济以赌博业和旅游业为主 D.1999 年12 月20 日回归祖国 5.关于香港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口西侧 B.北面与广东省的深圳市接壤 C.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 D.总面积超过 1 万平方千米 6.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A.英国 B.美国 C.中国大陆 D.澳门 二、填空题: 1.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分别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和_____年_____月 ____日,对其分别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 2.香港北靠祖国大陆,南近 _____,是_____洋和 _____洋航线上的重要港口, 与 ______、______、西欧、澳大利亚有便利的 _____和 _____运输,是中国大陆进出口商品的重要 _______,居国际贸易 _________位置。 3.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优良的 _____之一,目前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 _____的商港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 ______和国际 ______之一。

澳门文化

澳门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 ----------------------------------------------------------------------------------------------------------------------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具有近代意义的中西文化交流,则是从明朝后期葡萄牙人进入和租居澳门开始的。那么,这种中西文化交流为什么首先发生于澳门这块弹丸之地?其过程和内容怎样?又带来了什么后果和影响?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粗浅的阐述。一具有近代意义的中西文化交流肇端于澳门,是与殖民势力的东来紧密相关的。 关键词:本地文化;文化交流;地位 1 引言 澳门自16世纪中叶开埠并迅速崛起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与交汇之地后,凭借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有利地位,在积极主动地引进西方文化和输出中国文化的同时,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贯通,从而使“弹丸之地”的澳门成了中西文化共存共生的奇异之地,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中西文化融合的角度看,澳门在融合中西宗教、语言、风俗、婚姻、建筑、音乐、绘画等方面,都作出过巨大贡献。 2 澳门是16-17世纪东西方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港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洋的新航路。1510年葡萄牙用武力占领印度果阿,1511年又占领东西方交通要冲马六甲,垄断了印度洋东西方贸易。葡萄牙人还成为最早侵略中

国的西方殖民者。1517年葡萄牙舰队入侵广东,盘踞屯门,1521年被中国军队驱逐。1535年明朝政府将管理外贸的市舶提举司迁 到澳门,澳门从此开始成为开放的贸易港。1553年葡萄牙人用行贿和欺骗等手段获准在澳门居住和贸易,1557年更是建屋筑墙修炮台非法 占据。16-17世纪澳门的葡萄牙商人垄断中国对外贸易几乎达一个世纪之久,澳门成了葡萄牙欧亚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港。葡萄牙大帆船队从里斯本启航经非洲好望角到印度果阿,再经马六甲海峡到澳门, 又从澳门赴菲律宾马尼拉或日本长崎。它用欧洲的银元、毛织品、机械制品,印度的棉织品、东南亚的香料等商品在澳门换取或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药材和瓷器,运回欧洲,或运到马尼拉、长崎换取黄金、白银。葡萄牙商人从中获得巨额利润,也造成了澳门一度的经济繁荣。后来由于荷兰、英国先后夺取海上霸权和中国、日本的海禁政策,澳门贸易才逐渐衰落,然而鸦片和苦力贸易仍有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五口开放,香港崛起,澳门的东西方国际贸易重要中转港,地位最终被香港所取代。 3 澳门是西方基督教早期向中国传教的前沿据点 宗教属于文化的范畴。澳门作为西方天主教文化在中国境内的最初入

澳门与中西方文化交流

澳门与中西方文化交流 班级:09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实验班 学号:0901030134 姓名:杨文俊 澳门虽然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人口不多,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成为中西文化互相 交流汇合的桥梁,明中叶以来,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澳门成为被葡萄牙长期占据的第一块殖民地。 伴随殖民势力而来的西方传教士,经过澳门向中国内地传教,于是,以他们为媒介,具有近代意义的中西 文化交流便首先在澳门发生并逐步扩展开去。中西文化交流给澳门和中国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并引发了近代中国的一系列革命,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澳门,作为中西文 化互相了解沟通的窗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澳门是16-17世纪东西方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港。 1517年葡萄牙舰队入侵广东,盘踞屯门,1521年被中国军队驱逐。1535年明朝政府将管理外贸的市舶提举司迁到澳门,澳门从此开始成为开放的贸易港。1553年葡萄牙人用行贿和欺骗等手段获准在澳门 居住和贸易,1557年更是建屋筑墙修炮台非法占据。16-17世纪澳门的葡萄牙商人垄断中国对外贸易几 乎达一个世纪之久,澳门成了葡萄牙欧亚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港。葡萄牙商人用欧洲的银元、毛织品、机械制品,印度的棉织品、东南亚的香料等商品在澳门换取或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药材和瓷器,运回欧洲,或运到马尼拉、长崎换取黄金、白银。葡萄牙商人从中获得巨额利润,也造成了澳门一度经济繁荣。后来由于荷兰、英国先后夺取海上霸权和中国、日本的海禁政策,澳门贸易才逐渐衰落,然而鸦片和苦力贸易仍有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五口开放,香港崛起,澳门的东西方国际贸易重要中转港地位最终被香港所取代。 二.澳门是早期西方基督教和文化科技输入中国的基地 1557年葡萄牙强占澳门后天主教传教士就接踵而来,1576年罗马教皇格里哥利十三世下令在澳门设立东亚第一个教区,负责中国、日本等地区的传教事务。据澳门教区统计,从1557-1644年,澳门天主教徒从400人发展到4万人。1594年,耶稣会士在澳门开设圣保禄修道院作为天主教在东亚传教和培训的总部。据西方学者统计,1581-1740年间,有483名耶稣会士从澳门进入中国内地。有些人如利玛窦、汤若望等还进入了北京宫廷,对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19世纪初,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也以澳门为前沿据点到中国传教。而西方传教士是最初向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先锋,他们的很多活动是以澳门 为基地进行的,通过著述、翻译、办学、行医、办报刊以及赴内地传教等各种方式,传播西方文化与科学 技术知识。如1582年从澳门进入内地的利玛窦绘制了《万国舆图》,是传入中国的第一张世界地图。美国传教士遴为仁、雅稗理、罗孝全等也来到澳门和中国内地活动。罗孝全所著《真理之权》、《问答俗话》 等中文书也在澳门出版。鸦片战争之后,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才转移到香港、广州、上海等城市。 三.澳门是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窗口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并向西方学习,摸索救国救民的思想和道路,澳门 成为他们的一个重要窗口。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探访夷情”就是从澳门开始的。他认为“澳门地方,华夷杂处,各 国夷人所聚,闻见最多,尤须密派精于稳实之人,暗口坐探,则夷情虚实自可先得。” 洪秀全最初接触西方基督教是看了在澳门传教的马礼逊培养的第一个中国传教士梁发写的《劝世良言》。他还向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基督教,而罗孝全则是1838年抵澳门传教,1847年在广州认识洪秀 全,1860年还曾到南京担任太平天国的“洋务丞相”,协助办理外交。 四.澳门是一座以中西交汇和兼容为特色的城市

香港澳门游之所见所感 特别是香港楼凤亲身体验

香港澳门游之所见所感(特别是香港楼凤亲身体验)最近去南方玩了一趟,手上港澳通行证再不用就到期了,也去香港澳门转了几天,特来说说我在特区所玩所见所想。本来应该是在最后写的,但是由于本猎人不会发图片,所以先写在前面。(澳门桑拿),只有星级大酒店,各大赌场里有,再就是澳门的几个着名18桑拿,太贵了,也没有时间去,很遗憾的错过了。(香港楼凤),因为是一大家子去的,本来没想去见识一下香港楼凤的,也觉得都是什么年代了,估计早就没有了,哪知道一天晚上酒店无聊看电视的时候,无意中登陆了一个香港本地论坛,名字我就不发出来了,发现上面全是香港本地的一些‘性息’,居然就提到了哪比较有名的楼凤大厦,而且离我入住的酒店特别近,就几百米远,顿时我就立起来了,特么的这么近,就当出去吃了个宵夜,拿个成就吧,人都来了香港,还不去见识一下。说走就走,现在的网络地图真好用,5分钟就找到了位置,8层楼,也不管路上人有没有看我,直接就从小门进去了,其实就和一般的公司楼,居民楼差不多的。直接电梯上8楼,出了电梯一看,我勒个去,和网上一模一样的,一个楼层大约有20几个住户,每个住户都是一个独立的房间,几乎所有的门上都贴了字条,各种各样的介绍都有,什么本地的,北妹,韩国的,日本的,鬼妹(就是乌克兰或是俄罗斯妹子),这是介绍自己是哪儿的美女,然后下面还有其他的介绍,比如大胸,长腿,制服,小蛮腰,水多,腰劲灵活,空姐,模特,什么特色的都有。我只能说我服,太

特么牛了。按网上说的方法,直接看好一个门牌的,上去按门铃,响了几声门就开了,开门一看,大胸,很甜美,还不错,简单问了几句,其实我找的第一个应该挺不错的,但是想多看看,万一后面还有极品呢,就直接说了句SORRY,我再找别人,然后一家家的敲吧,真是各式各样的都有,而且都还不错,看不上,就直接说对不起,走人,看上了,就问多少钱,500,或是600.我去的那个有名的楼凤大厦,里面基本上都是500到600的,我也就在8楼敲了几家,7楼6楼5楼是个什么情况我也没精力去一家一家的看了,有人感兴趣可以去一家家的敲吧。哈哈。其实香港楼凤就相当于内地的快餐,只不过香港这里叫一楼一凤,一个小房间,里面有个小洗澡间,妹子给你简单冲洗一下,然后躺在床上按摩,挑逗,吹箫,差不多了就戴套开搞了,比内地的快餐在内容和妹子质量上要好一点点了。外地来玩楼凤的主要是刷刷成就,见识一下,其实蛮有意思的,要想真的服务到位,妹子性感漂亮极品还是得去大桑拿场子或是高端会所。 1、钱。首先是出门玩,如果不考虑买奢侈品的前提下,一天的正常开销是多少。 香港一天,车费(的士+大巴)300元,吃(早餐50元-中餐100 元-晚餐100元),住宿(网上提前订便宜一晚500元左右),玩(香港几个主要景点门票大致在200-400元之间),上午去一个,下午在玩一个,晚上去庙街或是钵兰街,或是酒吧什么的转转,也得有个几百元的小开销,也就是说香港一天在不买东西的前提下,纯玩纯旅游一天至少1800元左右,当然也有更节约的,不过那么省你

现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谁-

现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谁? 篇一:在我国,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首脑的称谓是: A.行政长官B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是 A.何厚铧B.崔世安C.曾荫权D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香港澳门教案

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三) 德育目标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 教学重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难点 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四. 教学方法 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归纳总结法 五. 学法引导 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动手实践,类比,归纳总结获取新知。 六.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 七. 学情分析

学生对香港和澳门有初步的认识,因此有关这节课的学习应当较容易一些,,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自主探讨的习惯较弱。因此课堂上应当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八.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讲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这两颗明珠就是——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音乐停) 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章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二.[讲授新课] 一.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位置等大概情况。(板书:一、概况)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P56,P61页第一段及图回答以下问题: 1.完成下表的填写:(用多媒体展示) 2.比较香港、澳门与北京、上海的人口密度,深刻理解“人多地少”的含义。(用多媒体展示) 3.学生阅读56页二、三段归纳地形特点. (用多媒体展示)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心得体会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心得体会 何云霞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八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切合学生实际的资料,基本能把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处理教材上,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以“启发——引导——讨论——探究——评价分析——总结”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逻辑推理,层层推进。通过对“用什么方式收回港澳,不同的方式会导致什么结果”、“一国两制构想内涵”、“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的发展”、“一国两制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中国为何能成功收回港澳”、“港澳回归历史意义”等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思考。并使学生对课文重点理解掌握,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解决个别难度较大的问题上,通过材料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但是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你讲你的,我讲我的,看似热闹,实际上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没有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中只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活动,学生间的互动不多;学生之间的合作较少,也缺乏真正的学习“探究”,基本停留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层次之上。现在想来这样的“探究”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探究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指导,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交流思想、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教学形式多样。例如:在导入时直接用香港回归的视频,激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香港澳门回归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会产生悬疑,港澳是如何被掠走的?又是如何收回的?在讲到港澳被割占后所有中国人民的心情时,播放并全班同唱《七子之歌》体会国家统一是全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情感教育。在对中英之间就香港回归问题的谈判教学时安排历史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丰富了课堂。历史剧的安排虽然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操作过程中显得过于刻意,按部就班,前后的衔接也没有做到位,所以略显突兀。 教学效果较理想。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通过选择和材料题的练习,学生基本掌握本课所学知识。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创新能力不足,在日后的教学中,会加强对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培养。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案例分析 人教版(优秀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案例分析 一、课标要求: “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二、教材各子母间的关系及如何体现课标要求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 本课的重点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1984年底,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据此,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持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的仪式;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了联合声明,据此,1999年12月20日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持恢复行使澳门主权的仪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和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课的难点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台湾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想,完整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概念。也就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尊重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在统一祖国的前提下,允许存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其中的主体,中国大陆必须是社会主义。 三、教学处理设想 在该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香港、澳门历史脉络的梳理(过去——今朝),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去深思、去感想,最后在观看“港澳回归”的纪录片中,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载雄壮的国歌声中学生热血沸腾,民族之情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该课的历史基础知识教育与历史德育教育充分展现,学生充分吸收。 1.关于导入新课,建议教师使用多媒体或实物投影仪打出“香港回归的倒计时牌”的图片,引导学生作出观察和判断,渲染、烘托全国人民期盼香港回归的迫切心情,从而反映出血浓于水的同胞情结,爱国情结。由此导入新课。 2.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一目,可由教师先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教师总结,简要介绍“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什么提出的及其具体的含义。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补充,并使用多媒体演示香港地区被侵占的三个阶段。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割香港岛,1860年的中国和英法的《北京条约》中的割九龙司(九龙半岛),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的租借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99年。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并归纳出基本的史实,明确我国政府从未承认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并要在适当的时候收回香港,训练并培养学生初步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目。可以引导学生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时的实况纪录片等,回顾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并且可以提问学生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是哪七子(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并让学生推选一名同学演唱这首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2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知道澳门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理解澳门的经济特征,气候、环境与旅游业的发展。 3.了解澳门的历史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教学重点 1.了解澳门的陆地面积组成,地理位置及自然气候。 2.掌握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以及变化发展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澳门的地图变化及原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组成、范围的不断扩大等方面介绍了本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也从澳门的回归、主要经济支柱以及经济发展的特征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澳门的人文环境。 因本节教材是接香港之后的教学内容,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在许多方面有共性,为了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教材将部分内容省略。如:澳门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与香港一致,气候类型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澳门与其相邻的经济特区珠海之间的联系类似香港与深圳的关系。本节内容重在突出泱门的特色,澳门的人口集中在澳门半岛,澳门的经济支柱中最具特色的是其博彩业。而对澳门旅游业的介绍也抓住了它的特点:一是澳门历史较长—现存的历史古迹较多、编者用阅读材料和照片介绍了澳门的象征——“大三巴牌坊”。在澳门半岛图上也能找到澳门的其他历史遗存。二是澳门自然环境幽雅,终年花繁叶茂,有一海上花园之美誉。这两点也是澳门旅游业与香港旅游业的差异。这两点也是澳门旅游业与香港旅游业的差异。澳门与香港都有“填海造陆的城市扩建工程。 本节教材的最后安排了活动题,通过这些“活动”建议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读图能力、识图的能力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方案一:引导学生复习香港的自然环境特征,或利用“澳门地图”让同学们运用对比、联系的方法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概况。

澳门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论文题目: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 姓名:严新朝 学号:54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一.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历程 3 (一)澳门博彩业发展初貌 3 (二)博彩专营制度 4 (三)回归后之赌权开放 5 二.澳门博彩业对澳门的影响 6 (一)土地资源瓶颈 6 (二)产业单一化 (三)客源结构单一 (四)博彩监管的制度瓶颈 (五)贵宾厅的困境 三.如何令澳门博彩业健康有序发展8 (一)坚持不懈地寻求产业多元化的出路9 (二)理顺监管体制,把博彩业自身的事情办好9 (三)向客源结构多元化、国际化的大方向迈进9

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 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澳门博彩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如何让澳门博彩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澳门;博彩业;发展历程;发展 澳門博彩业历史悠久,跨越3個世紀,被冠以“東方蒙地卡羅”及“亞洲拉斯維加斯”之美誉,是澳門现時最重要的经济支柱。2009年博彩稅的收益約佔澳門特別行政区政府财政收入七成多。近年,澳門的博彩毛收入更曾超越了美国拉斯維加斯金光大道,成為全球第一大赌城。澳門博彩业有今天的成就,建基於多年來中央及特区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商人的积极投资及华人對博彩游戏的喜爱。 一.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历程 (一)澳门博彩业发展初貌 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可追溯至16世纪,澳门开埠初期。那时的博彩业主要是由中国内地移居澳门的建筑工人、码头工人及佣僕所带动。由於当时没有法规监管,大大小小,由赌档庄家自行开设的赌档、赌枱便遍佈大街小巷。 邻埠香港於1842年割让给英国后,澳门的贸易港地位渐被香港取代。為增加澳门税务源头及主流经济的產业多元化,澳葡政府於1847年,首次正式把澳门博彩业合法化。19世纪50年代,单是玩“番摊”的赌馆已有200多家。到了19世纪后期,博彩业渐趋发达,赌饷成了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澳门开始以博彩闻名,被人们誉為“东方蒙地卡罗”。 1937年,澳门博彩业作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大改革。当年,澳葡政府颁令,将所

澳门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澳门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 澳门虽小,但她素有东西饮食文化合壁典范之称,各种世界名菜俱全,令东西方食客无不神往。无论是国内的粤、湘、川菜,还是西式餐饮及葡国菜式或日本、美国、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饮食风味及菜式,在澳门各大酒店均可品尝到。此外,澳门的海鲜菜式更倍受食客的欢迎。 二、澳门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影响概论 (一)澳门饮食文化的特点 澳门美食文化“学贯中西”、“通古博今”,有举世无匹的菜式,“土生葡菜”堪称一绝,一方美食天地令人向往。古训有道:民以食为天。但中国人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对于吃如此青睐,如此讲究。中国饮食文化、饮食时尚大有席卷全球之势!在澳门的大街小巷,除了到处可见的粤菜酒家外,还能尝到京菜、川菜、淮扬菜、法菜、葡菜等中外名贵菜肴,特别是经澳门人改良的“土生葡菜”,堪称一绝。澳门菜已经变成最能体现文化包容的美食谱系,更成为吸引大批中外游客的旅游特色项目。 第一,汇聚中西南北特色:许多外地人对澳门人有句评价,叫作“澳门人不怕请客”,意思是说澳门人请客人吃饭,决不会为请吃什么饭而发愁,保证会让你吃到独具特色、别处没有的菜肴。因为,澳门可谓荟萃了中西南北的美食,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葡国菜,还可以吃到澳门菜、广东菜、上海菜、日本菜、韩国菜和泰国菜。如果还是偏爱中国菜的话,澳门的很多酒楼都应有尽有,从传统的烧鸡、蒸鱼,到特色的北京填鸭、鱼翅汤、烧乳猪,还有虾饺、烧卖、粉果之类的点心,尽可大快朵颐。 酒吧、咖啡室或露天茶座可算是另一种选择。在午餐后,不少人喜欢到咖啡室或露天茶座喝一杯浓浓的咖啡驱赶倦意。有时间的游人在咖啡和闲情的伴随下度过一个慵懒的下午,真是让人羡慕。例如在板樟堂街就有不错的葡式咖啡室,里面还有种类繁多的葡式甜点、糕饼。或者到著名的葡式蛋挞店去,在这里经常看见人们不顾烫嘴,津津有味地吃着香酥带脆

浅谈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若干问题浅析

浅谈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若干问题浅析论文关键词:澳门基本法性质特点 论文摘要:澳门基本法是一部全国性法律,属于特别法,是宪制性法律该 法充分反映了澳门的特点。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用和平方式解决港、澳、台问题的科学构 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这一理论的指引下,香港已顺利 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将回到祖国怀抱。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认真 学习澳门基本法,对进一步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澳门的繁荣与稳定,意 义重大。本文试就澳门基本法的性质及特点等问题作一浅析。 一、澳门基本法的性质 (一)澳门基本法是一部全国性法律。 按照法的一般理论,根据法的制定机关的不同,将法划分为全国性法律和地方性法律。如果是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则属于全国性法律,如果是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则是地方性法律。澳门基本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颁布的,尽管它规定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和政策,主要在特别行政区内实施,仍属于全国性法律。我们不能认为基本法前面有“澳门特别行政区’ ’几个字,就以为这部法律只在澳门特区实施,与内地无关,似乎它只是一部地方性法律。基本法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维护国家主权、一和领土完整的规定,全国一切国家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责任贯彻执行。此外,基本法里面还有许多关于中央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内地关系的规定,如基本法第22条规定:。中央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得干预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务。同条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进入澳门特别行政区须办理批准手续’ ’等等这些条文涉及到的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机关、内地

香港澳门简介(儿童注音版)

xiāng gǎng jiǎn jiè 香港简介 xiāng gǎng wài wén míng chēng xiàn 香港,外文名称:Hong Kong 。现 zài chēng xiāng gǎng tè bié xíng zhèng qūmiàn 在称:香港特别行政区。面 jīyuēpíng fāng gōng lǐrén kǒu wàn 积约1,104 平方公里;人口711 万 guó huá nán nián yuè wèi yú zhōn g (2011 年 6 月) ;位于中国华南, zhūjiāng kǒu dōng nán bù bāo kuò xiāng gǎng dǎo 珠江口东南部。包括香港岛, jiǔlóng bàn dǎo xīn jiè zhù míng jǐng diǎn 九龙半岛,新界。著名景点 yǒu wéi duōlìyà gǎng díshìnílè 有:维多利亚港、迪士尼乐 yuán hǎi yáng gōng yuán jīn zǐjīng guǎng chǎng 园、海洋公园、金紫荆广场、 tóng luó wān děng zhǔyào gāo xiào yǒu gǎng dà 铜锣湾等;主要高校有港大、 gǎng zhōng wén dà xué gǎng kēdà děn g xiāng 港中文大学、港科大等。香 gǎng shìyà zhōu fán huá de dà dūshìyǒu 港是亚洲繁华的大都市,有

tiáo jiàn yōu yuè de tiān rán shēn shuǐgǎng 条件优越的天然深水港。1842 nián zhìnián shìyīng guó de zhímín dì 年至1997 年是英国的殖民地,nián yuè rìhuíguīzhōng guó xiāng gǎng 1997 年7 月 1 日回归中国。香港 shìguó jìzhòng yào de jīn róng fú wù yè 是国际重要的金融、服务业 jíháng yùn zhōng xīn bìng qiěyǐshè huìlián 及航运中心,并且以社会廉jié zhìān yōu liáng zìyóu de jīng jì洁、治安优良、自由的经济 tǐxìyǐjíwán bèi de fǎzhìér wén míng 体系以及完备的法制而闻名 yú shìxiāng gǎng shìjìniǔyuēlún dūn 于世。香港是继纽约、伦敦zhīhòu de shìjiè dìsān dà jīn róng zhōng xīn 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xiāng gǎng tóng shíwèi quán qiú qízhōng yīgè zuì香港同时为全球其中一个最ān quán fù yù fán róng hé shēng huó gāo 安全、富裕、繁荣和生活高 shuǐpíng de chéng shìsù yǒu dōng fāng zhī水平的城市,素有“东方之zhūměi shít iān táng hé gòu

澳门文化论文

澳门文化之饮食篇 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结束对澳门的统治,政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澳门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权利。在经历了长达四百多年的葡萄牙殖民地的历史,东西文化的融和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庙宇,又有庄严肃穆的天主圣堂,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沿岸优美的海滨胜景。 其中澳门的饮食文化多姿多采,几乎全世界的美食精华都可以在澳门找到。它不只使澳门人乐在其中,也引起了各地游客对澳门的向往。澳门饮食文化的丰富主要得益于众多的饭店、酒楼。在1999年澳门这块小小的土地上,已经登记的饭店居然就有50余家,其它各式餐馆茶楼多达上千家。饭店里从粤式酒楼到各省的菜馆,从东方的食肆到西欧的茶餐厅,几乎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其菜式多样,制作精美,服务周到。1到现在澳门人均生产总值在1.7万美元以上,在亚洲属发达水平。生活水平较高,饮食文化也发达。一个42万人口的城市,就有300多家具有相当规模的酒楼(以威尼斯酒店、葡京大酒店最为出名)、饭店和西餐厅,海鲜火锅店、中西快餐店到处都有。几条主要马路旁的小街和巷子里。大排挡、小食铺、甜食店、小吃摊等比比皆是。 1地理跟历史,造就了澳门菜式的多样变化。 1.1 汇聚中西南北特色 许多外地人对澳门人有句评价,叫作“澳门人不怕请客”,意思是说澳门人请客人吃饭,决不会为请吃什么饭而发愁,保证会让你吃到独具特色、别处没有的菜肴。因为,澳门可谓荟萃了中西南北的美食,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葡国菜,还可以吃到澳门菜、广东菜、上海菜、日本菜、韩国菜和泰国菜。如果还是偏爱中国菜的话,澳门的很多酒楼都应有尽有,从传统的烧鸡、蒸鱼,到特色的北京填鸭、鱼翅汤、烧乳猪,还有虾饺、烧卖、粉果之类的点心,尽可大快朵颐。位于新马路附近的福莱新街一带的中餐馆最为出名。想找个经济实惠的地方换换口味,可以去小食店尝尝各式粥品、粉面、云吞水饺、姜汁撞奶等,花费不多就可饱餐一顿。素食主义者还可以到菩提禅院吃一顿清淡的素菜。入夜,澳门半岛旧城区里许多风味店、烧烤店火爆得很。香气四溢的牛杂汤、鸡腿、牛肋骨、鹌鹑、羊肉汤等应有尽有,令人回味无穷。青草街根记辉盛野味火锅店,这家有20多年历史的店铺很是简陋,然食客云集。其羊肉火锅别具特色,用海南省的东山羊做料,配以黑蘑菇、蒜苗、蒜瓣等,肉鲜嫩无比,汤越喝越想喝,让很多人体味到无可比美的可口。近年来十分流行的台湾式茶坊,大多集中于"新桥区"和"新口岸的帝景苑区"。集中在皇都酒店附近一条叫二马路的街里的泰国菜馆,特色菜有富贵鱼、腌鸡脚、炸虾饼等。吃得尽兴了,回去的时候还想给家人带点的话,可以在中区新马路到清平直街一带的饼家,买些杏仁饼、蛋卷、薄脆、花生糖、鸡仔饼、肉干等小吃,可不要小看它们,这些都是超过半个世纪历史老饼家的产品,是祖传的手艺,甜咸胶合,甘香酥脆,令人齿颊留香。 酒吧、咖啡室或露天茶座可算是另一种选择。在午餐后,不少人喜欢到咖啡室或露天茶座喝一杯浓浓的咖啡驱赶倦意。有时间的游人在咖啡和闲情的伴随下度过一个慵懒的下午, 1 数据选自《中国食品》1999年第23期—期刊—杂志

澳门文化论文

XXXX大学(XXX分校) 澳门文化论文 论文题目:澳门腾飞的人才开发战略思考 小组成员: XXX XXX XXX XXX XXX 指导教师姓名:XXX 二零一二年X月X日

摘要: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大环境的急速转变,澳门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出来。澳门服务业内部结构呈现出的单极化特征以及其经济对外依赖性强的情况是澳门不得不因时思变。澳门的经济发展需要进行改变,特别是在人才的培养开发方面,从而适应时代的步伐,并使得澳门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澳门经济、经济结构、人才发展、创新型人才 澳门,是中国南海的一颗明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澳门的经济突飞猛进,但是想要更快的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变和完善经济发展的模式。 澳门的经济似乎到了一个瓶颈,澳门的发展模式,由于常年的定式,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在许多方面,例如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技术条件、投资环境、市场等都需要做出改变或改进,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的分配方面。 经济依赖外在驱动力,内需不足 先从澳门的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来看,澳门的经济对外具有极大依赖性,众所周知,由于澳门只是个港口,面积小而多海湾,即使填海造陆,也难以大面积地发展种植业和集约型工业;且为了保护澳门的环境,不得不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因此澳门的主打产业是旅游博彩业,而这些产业都是需要大量的人流量(顾客)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效益。由于澳门是个旅游地区,可以说博彩业也是旅游的一个观赏性高的“景点”。 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区域,澳门的人流量很大,但是由于该区域地域不广,其固定居民数量和其他的地区相比并不算多,这就导致了澳门的内部需求不会很明显,相反,对外部的依赖性却十分严重。 正如在2003年间由于非典导致了澳门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但由于下半年的消费大都间接由中国对澳门采取较开放的政策,特别是签署了“安排”以后而带动上升的。 同时,澳门03年的货物出口,在首十个月录得强劲增长,出口货值较去年(2002年)同期增长8.5%至169亿澳门币,当中本地出口和再出口货值分别上升9.3%和5.9%。特别是在服务贸易方面,博彩业收益较预期高,相关税收在首十个月已较去年同期增长35.3%达82.6 亿澳门币,这金额已高出2003年财政年度的预算! 因此可见澳门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由外力来推动的,这种情况并非完全不好,但是过于依赖外力必定会使其经济受到一定的限制。 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弊处突显 正如上文所说,澳门的经济发展很大部分是依赖外力来推动,而这个外力就表现在旅游博彩业这方面。由于澳门的资源有限,所以着重发展旅游博彩业无可厚非,但是长年累积下来的这种经济结构却成了澳门当今发展的桎梏。 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大环境的急速转变,澳门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澳门服务业内部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单极化特征。至2008年,澳门批发零售、维修、酒店、餐厅及酒楼业增加值所占澳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44%;运输、仓储及通讯业仅占3.13%;金融保险,不动产租赁及商业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澳门地区生产总值较高,但仍只有22.80%; 而博彩业单独这一行业增加值所占澳门地区的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由于澳门没有形成有机组合的产业集群,出口加工业、地产建筑业,,且其他产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主要以中小型工厂为主,大型工厂少,规模小,分散经营,因此抗击风险的能力显得不足。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