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衡量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志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随之改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学化学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使得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得到优化,体现出与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交互课程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强化和激发、互联网作为资源库对化学学习的强大支持、多媒体课件提供多样的外部刺激等等。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怎样更有效的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辅助教学正是化学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追求的。
整合观念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在中国的古代就已经有了,诸如“图文并茂”、“言传身教”的整合雏形理念。所谓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从而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使效益达到最优化。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教学媒体与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这种农村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也有10 多年的历史,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曾经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因此,对于21 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主动参与活动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可以使教学反馈更加及时快速。这种交互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信息技术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信息技术
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他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
味觉。信息技术能做到既能看,又能听,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实验表明:一个人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
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六、现在的新教材设计了让学生通过网络去探究一些问题的内容,在实践与探索中,我发现网络下的化学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还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因而能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融入网络时代,提高了他们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中,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1、基于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否有效,并不在于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一节课中用了多长时间的技术,而在于是否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使用,使学生完成了某些用其它方法难以做到的事,以及在高水平完成既定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学生获取信息技术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技能的提高。
2、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化学实验。由于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科学,在教学中如果利用课件代替真实实验,不管课件做的如何逼真、如何真实,在学生的心目中毕竟是“做出来的”现象,缺乏真实感,并且对科学产生信任危机,违背科学教育的本质初衷。因此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不能简单地用课件代替实验,只能作为实验过程的再现概括、补充和模拟。
3、投影屏幕不可代替黑板。板书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重要方式,板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所有的板书都投影到大屏幕上。要分清主副板书,主板书可以投到大屏幕上,副板书、解题过程、计算过程只能在黑板上,这样才能保持与学生思维同步,才能根据学生的反应有机地、灵活地掌握教学的分寸,随即作出反应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所以我认为不能盲目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和现象而代替实验。媒体信息技术适宜于下面几种情况:
①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将现象“放大”
②严重污染、较危险或一般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
③化学微观概念和微观结构。
④错误的实验操作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实验。
⑤化工生产中复杂的生产流程。
⑥反应速率较快和较慢的实验。
⑦研究性学习。
⑧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总之,信息技术下的化学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动画、录像、光盘、摄像机直播等代替了传统的黑板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怎样整合更有效,哪种方式更适合,采用哪种手段,怎样进行?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整合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有效教学也对我们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熟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又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我愿意与更多的同行一起奋斗,把化学教学改革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