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好氧的生化调试1讲解

厌氧好氧的生化调试1讲解
厌氧好氧的生化调试1讲解

南京德磊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厌氧的生化调试 (4)

1. 厌氧的生化调试准备 (4)

1.1 厌氧的生化调试概念及原理 (4)

1.2 厌氧的生化调试所需仪器 (4)

1.3 厌氧生化调试工作人员 (5)

1.4 厌氧生化调试备料 (5)

2. 厌氧的生化调试运行 (5)

2.1 厌氧的生化调试影响因素 (5)

2.2 厌氧池的调试操作 (6)

3. 厌氧的生化调试具体实例 (7)

3.1 UASB厌氧反应器使用须知 (7)

3.2 UASB厌氧反应器的调试 (8)

4. 厌氧的生化调试常见问题 (11)

二、好氧的生化调试 (13)

1. 好氧的生化调试准备 (13)

1.1 好氧的生化调试概念及原理 (13)

1.2 好氧的生化调试所需仪器 (13)

1.3 好氧生化调试工作人员 (13)

1.4 好氧生化调试备料 (13)

2.好氧的生化调试 (14)

2.1主要控制条件 (14)

2.2好氧生化处理调试操作 (14)

2.3生化池运行状态判断 (15)

3.好氧的生化调试常见问题 (15)

4.日常运行管理 (16)

一、厌氧的生化调试

1. 厌氧的生化调试准备

1.1 厌氧的生化调试概念及原理

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通常需要时间较长。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不需另加氧源,故运行费用低。此外,它还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CH4)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时间较长,处理构筑物容积大等。但通过对新型构筑物的研究开发,其容积可缩小。此外,为维持较高的反应速度,需维持较高的反应温度,就要消耗能源。

图一厌氧的生化调试原理

1.2 厌氧的生化调试所需仪器

根据厌氧生化调试工艺原理,需要测量的有:pH值,COD,温度。根据工艺原理,所需测量仪器为:COD检测仪、NH3-N检测仪、pH检测仪、BOD检测仪、DO检测仪、温度计、潜水泵(配软管)、SS。

1.3 厌氧生化调试工作人员

一般情况下,完成厌氧的生化调试需要2-3人,其中各人分工为:一人负责检测,检测内容包括pH值,COD,温度等;一人负责调试巡查,一旦发生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一人负责调水,进水量的控制和污泥量的控制。

1.4 厌氧生化调试备料

厌氧的生化调试所需菌种,营养液(葡萄糖、N、P等),Na2CO3等。2.厌氧的生化调试运行

2.1 厌氧的生化调试影响因素

(1)温度。厌氧废水处理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类。迄今大多数厌氧废水处理系统在中温范围运行,在此范围温度每升高10℃,厌氧反应速度约增加一倍。中温工艺以30-40℃最为常见,其最佳处理温度在35-40℃间。高温工艺多在50-60℃间运行。在上述范围内,温度的微小波动(如1-3℃)对厌氧工艺不会有明显影响,但如果温度下降幅度过大(超过5℃),则由于污泥活力的降低,反应器的负荷也应当降低以防止由于过负荷引起反应器酸积累等问题,即我们常说的“酸化”,否则沼气产量会明显下降,甚至停止产生,与此同时挥发酸积累,出水pH下降,COD值升高。

注:以上所谓温度指厌氧反应器内温度

(2)pH。厌氧处理的这一pH范围是指反应器内反应区的pH,而不是进液的pH,因为废水进入反应器内,生物化学过程和稀释作用可以迅速改变进液的pH值。反应器出液的pH一般等于或接近于反应器内的pH。对pH值改变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酸的形成,特别是乙酸的形成。因此含有大量溶解性碳水化合物(例如糖、淀粉)等废水进入反应器后pH将迅速降低,而己酸化的废水进入反应器后pH将上升。对于含大量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废水,由于氨的形成,pH会略上升。反应器出液的pH一般会等于或接近于反应器内的pH。pH值是废水厌氧处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厌氧处理中,水解菌与产酸菌对pH有较大范围的适应性,大多数这类细菌可以在pH为5.0-8.5范围生长良好,一些产酸菌在pH小于5.0时仍可生长。但通常对pH敏感的甲烷菌适宜的生长pH为6.5-7.8,这也

是通常情况下厌氧处理所应控制的pH范围。厌氧反应器内pH控制在6.8-7.2之间为最佳。

进水pH条件失常首先表现在使产甲烷作用受到抑制(表现为沼气产生量降低,出水COD值升高),即在产酸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不能被正常代谢降解,从而使整个消化过程各个阶段的协调平衡丧失。如果pH持续下降到5以下不仅对产甲烷菌形成毒害,对产酸菌的活动也产生抑制,进而可以使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停滞,而对此过程的恢复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pH值在短时间内升高过8,一般只要恢复中性,产甲烷菌就能很快恢复活性,整个厌氧处理系统也能恢复正常。

(3)有机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的变化可体现为进水流量的变化和进水COD值的变化。厌氧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取决于产酸和产甲烷速率的相对平衡,有机负荷过高,则产酸率有可能大于产甲烷的用酸率,从而造成挥发酸的积累使pH迅速下降,阻碍产甲烷阶段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可导致“酸化”。而且如果有机负荷的提高是由进水量增加而产生的,过高的水力负荷还有可能使厌氧处理系统的污泥流失率大于其增长率,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水力停留时间对于厌氧工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上升流速来表现出来的。一方面,较高的水流速度可以提高污水系统内进水区的扰动性,从而增加生物污泥与进水有机物之间的接触,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系统中能拥有足够多的污泥,上升流速又不能超过一定限值,通常采用UASB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处理废水时,为形成颗粒污泥,厌氧反应器内的上升流速一般不低于0.5m/h。

(4)微量元素。基质的碳、氮、磷比例及微量元素厌氧处理要维持正常运行,废水中必须含有足够的细菌用以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的化合物。甲烷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氮、磷、钾和硫及其它必需的微量元素。厌氧池中营养物质比例一般取BOD5:N:P=(200~300):5:1,而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铁微电解池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比例一般取BOD5:N:P=100:5:1。细菌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非常少,但微量元素的缺乏能够导致细菌活力下降,在调试阶段应加适量的微量元素。

(5)碱度合理的厌氧池碱度(以CaCO3计)范围为2000~4000mg/L。

2.2 厌氧池的调试操作

⑴将接种污泥投入厌氧池,投入的接种污泥一般为绝干污泥,按照进水量的10%-20%投加。用稀释的废水浸泡2d,调节厌氧池内pH值约在7.0~7.5之间。

⑵向厌氧池注入生产废水约1/3池容,再补充生活废水至设计容量,调试

初始应采用较低负荷,一般约为正常运行负荷的1/6~1/4,或取0.1~

0.3kgCOD/(m3·d)。

⑶按约1/4设计处理量连续进水。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中厌氧池无回流泵,在调试阶段,应安装临时回流泵,将厌氧池出水回流,以增加池内生物菌数量,以免污泥大量流失,回流比约1:4。生物接触氧化池同期进行调试,为防止调试阶段厌氧池高浓度废水对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冲击,应控制从厌氧池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水量。

⑷应注意池内的温度变化,升温不能过快。当厌氧池出水pH<6.5时应增加进水中的碱量,要及时对pH进行检测。

⑸在上述情况下稳定运行2~3周,可逐步提高厌氧池容积负荷。每次提高

0.3kgCOD/(m3·d)左右,稳定运行时间2周左右。在此期间,应注意观察厌氧池出水情况,若pH降低,应加大投碱量,若调整负荷后发生异常应采取降低负荷或暂时停止进水等措施,待稳定后再提高负荷。

⑹若出水水质效果好且稳定时,可逐步加大从厌氧池到生物铁微电解池的水量,最终实现厌氧池出水全部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⑺当厌氧池进水浓度提高至原水浓度,直接进水,应经10d稳定观察,正常运行,可逐步取消回流泵。

⑻正常的成熟污泥呈深灰到黑色,带焦油气,无硫化氢臭,pH值在7.0~

7.5之间,污泥易脱水和干化。当进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并取得较高的处理效率,产气量大,含甲烷成分高时,可认为厌氧调试基本结束。

3. 厌氧的生化调试具体实例

案例通过UASB厌氧反应器来进行调试,下面具体介绍UASB厌氧反应器的反应原理及注意事项。

3.1 UASB厌氧反应器使用须知

UASB厌氧反应器启动分为初次启动和二次启动。初次启动指用颗粒污泥以外的其它污泥作为种泥启动的一个UASB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过程。二次启动是指使用颗粒污泥作为种泥对UASB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过程。需注意问题如下:

1、进水负荷。二次启动的负荷可以较高,一般情况下最初进液浓度可以达到3000mg/l到5000mg/l,进水一段时间后,待COD去除率达80%以上时,适当提高进水浓度。相应流量不宜过高。在厌氧反应器初次启动时提倡低流量、低

负荷启动。

2、进水悬浮物。进水悬浮物含量不能太高,否则将严重影响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其积累量大于微生物的增长量,最终导致厌氧污泥的活性大大下降,因为整个厌氧反应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

3、进水种类的控制。厌氧反应器的进水需严格控制,通过驯化可以处理一些难处理的污污水,例如提取的洗柱水,但在整个厌氧反应系统的启动期间,此类水不能进入,否则将大大延长启动时间。在启动过程中我们也应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对启动期间的厌氧反应器进水作出相应的选择。

4、颗粒污泥的观察。启动期间需定期从颗粒污泥取样口提取污泥样品,观察颗粒污泥的生长情况,结合进出水COD值对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情况做出判断。

5、出水pH值。对出水pH值做出相应记录,pH值低于6.8时需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调整进水负荷、必要时投加纯碱),为启动成功提供保障。

6、产气、污泥洗出情况。及时与热风炉了解沼气的产出情况,产气量小时从进水负荷、温度、颗粒污泥形成三方面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7、进水温度。控制厌氧反应器内温度在34-38℃之间,通过调节进水温度使24h内温差变化不得超过2℃。

3.2 UASB厌氧反应器的调试

3.2.1 污泥颗粒化的意义

颗粒污泥即我们常说的厌氧污泥,它的形成实际上是微生物固定化的一种形式,其外观为具有相对规则的球形或椭圆形黑色颗粒。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颗粒污泥呈多孔结构,表面有一层透明胶状物,其上附着甲烷菌。颗粒污泥靠近外表面部分的细胞密度最大,内部结构松散,粒径大的颗粒污泥内部往往有一个空腔。大而空的颗粒污泥容易破碎,其破碎的碎片成为新生颗粒污泥的内核,一些大的颗粒污泥还会因内部产生的气体不易释放出去而容易上浮,以至被水流带走,只要量不大,这也为一种正常现象。

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形成的过程称之为颗粒污泥化,颗粒污泥化是大多数UASB反应器启动的目标和成功的标志。污泥的颗粒化可以使UASB反应器允许有更高的有机物容积负荷和水力负荷。

厌氧反应器内的颗粒污泥其实是一个完美的微生物水处理系统。这些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中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与水系统分离并实现菌体增殖,通过这种方式污水得到净化。这里面涉及到两类关系极为密切的厌氧菌:产酸菌和产甲烷菌。产酸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挥发性有机酸,而产甲烷菌利

用这些有机酸把他们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这时污水得到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净化污水来说,起关键作用的是甲烷菌,而甲烷菌对于环境的变化是相当敏感的,一旦温度、pH、有毒物质侵入、负荷等因素变化,均易引发其活力的下降,导致挥发酸积累,挥发酸积累的直接后果是系统pH下降,如此循环,厌氧反应器开始“酸化”。

3.2.2 什么是“酸化”

UASB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进水负荷、水温、有毒物质进入等原因变化而导致挥发性脂肪酸在厌氧反应器内积累,从而出现产气量减小、出水COD值增加、出水pH值降低的现象,称之为“酸化”。发生“酸化”的反应器其颗粒污泥中的产甲烷菌受到严重抑制,不能将乙酸转化为甲烷,此时系统出水COD值甚至高于进水COD值,厌氧反应器处于瘫痪状态。

3.2.3 挥发酸、碱度对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的影响

UASB厌氧反应器启动分为初次启动和二次启动。初次启动指用颗粒污泥以外的其它污泥作为种泥启动的一个UASB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过程。二次启动是指使用颗粒污泥作为种泥对UASB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过程。我们公司现阶段反应的启动方法均为二次启动法。在以往的培训过程中我们着重介绍了进水负荷、反应器内温度、pH值、悬浮物质对厌氧反应器的影响,现将挥发酸(VFA)、碱度在厌氧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及对pH值、产气量的影响等问题介绍如下:

1、挥发性脂肪酸

1)VFA简介

挥发性脂肪酸简称挥发酸,英文缩写为VFA,它是有机物质在厌氧产酸菌的作用下经水解、发酵发酸而形成的简单的具有挥发性的脂肪酸,如乙酸、丙酸等。挥发酸对甲烷菌的毒性受系统pH值的影响,如果厌氧反应器中的pH值较低,则甲烷菌将不能生长,系统内VFA不能转化为沼气而是继续积累。相反在pH值为7或略高于7时,VFA是相对无毒的。挥发酸在较低pH值下对甲烷菌的毒性是可逆的。在pH值约等于5时,甲烷菌在含VFA的废水中停留长达两月仍可存活,但一般讲,其活性需要在系统pH值恢复正常后几天到几个星期才能够恢复。如果低pH值条件仅维持12h以下,产甲烷活性可在pH值调节之后立即恢复。

2)VFA积累产生的原因

厌氧反应器出水VFA是厌氧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出水VFA 浓度过高,意味着甲烷菌活力还不够高或环境因素使甲烷菌活力下降而导致VFA

利用不充分,积累所致。温度的突然降低或升高、毒性物质浓度的增加、pH的波动、负荷的突然加大等都会由出水VFA的升高反应出来。进水状态稳定时,出水pH的下降也能反能反映出VFA的升高,但是pH的变化要比VFA的变化迟缓,有时VFA可升高数倍而pH尚没有明显改变。因此从监测出水VFA浓度可快速反映出反应器运行的状况,并因此有利于操作过程及时调节。过负荷是出水VFA升高的原因。因此当出水VFA升高而环境因素(温度、进水pH、出水水质等)没有明显变化时,出水VFA的升高可由降低反应器负荷来调节,过负荷由进水COD浓度或进水流量的升高引起,也会由反应器内污泥过多流失引起。

3)VFA与反应器内pH值的关系

在UASB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反应器内的pH值应保持在6.5-7.8范围内,并应尽量减少波动。pH值在6.5以下,甲烷菌即已受到抑制,pH值低于6.0时,甲烷菌已严重抑制,反应器内产酸菌呈现优势生长。此时反应器已严重酸化,恢复十分困难。

VFA浓度增高是pH下降的主要原因,虽然pH的检测非常方便,但它的变化比VFA浓度的变化要滞后许多。当甲烷菌活性降低,或因过负荷导致VFA开始积累时,由于废水的缓冲能力,pH值尚没有明显变化,从pH值的监测上尚反映不出潜在的问题。当VFA积累至一定程度时,pH才会有明确变化。因此测定VFA是控制反应器pH降低的有效措施。

当pH值降低较多,一般低于6.5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减少或停止进液,同时继续观察出水pH和VFA。待pH和VFA恢复正常以后,反应器在较低的负荷下运行。进水pH的降低可能是反应器内pH下降的原因,这就要看反应器内碱度的多少,因此如果反应器内pH降低,及时检查进液pH有无改变并监测反应器内碱度也是很必要的。

4)厌氧反应器启动、运行过程中需注意与VFA相关的问题

厌氧反应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VFA的浓度小于3mmol/l,但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VFA出现一定的波动是正常的。①厌氧反应器启动阶段,当环境因素如出水pH、罐温正常时,出水VFA过高则表时反应器负荷相对于当时的颗粒污泥活力偏高。出水VFA若高于8mmol/l,则应当停止进液,直到反应器内VFA低于3 mmol/l后,再继续以原浓度、负荷进液运行。②厌氧反应器运行阶段,运行负荷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出水VFA浓度的升高,当出水VFA高于8mmol/l时,不要停止进液但要仔细观察反应器内pH值、COD值的变化防止“酸化”的发生。增大负荷后短时间内,产气量可能会降低,几天后产气量会重新上升,出水VFA 浓度也会下降。但如果出水VFA增大到15mmol/l则必须把降至原来水平,并保证反应器内pH不低于6.5,一旦降至6.5以下,则有必要加碱调节pH。

2、碱度

1)碱度简介

碱度不是碱,广义的碱度指的是水中强碱弱酸盐的浓度,它在不同的pH值下的存在形式不同(弱酸跟上的H数目不同),能根据环境释放或吸收H离子,从而起到缓冲溶液中pH变化的作用,使系统内pH波动减小。碱度是不直接参加反应的。碱度是衡量厌氧系统缓冲能力的重要指标,是系统耐pH冲击能力的衡量标准。因此UASB在运行过程中一般都要监测碱度的。操作合理的厌氧反应器碱度一般在2000-4000mg/l,正常范围在1000-5000mg/l。(以上碱度均以CaCO3计)

2)碱度对UASB颗粒污泥的影响

碱度对UASB颗粒污泥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颗粒化进程的影响;二是对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SMA)的影响。碱度对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调节pH值(即通过碱度的缓冲作用使pH值变化较小)使得产甲烷菌呈不同的生长活性。在一定的碱度范围内,进水碱度高的反应器污泥颗粒化速度快,但颗粒污泥的SMA低;进水碱度低的反应器其污泥颗粒化速度慢,但颗粒污泥的SMA高。因此,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进水碱度可以适当偏高(但不能使反应器的pH>8.2,这主要是因为此时产甲烷菌会受到严重抑制)以加速污泥的颗粒化,使反应器快速启动;而在颗粒化过程基本结束时,进水碱度应适当偏低以提高颗粒污泥的SMA。

4. 厌氧的生化调试常见问题

(1)厌氧反应器是否极易酸化

厌氧反应器是否极易酸化?回答是否定的。UASB厌氧反应器作为一种高效的水处理设施,其系统自身有着良好的调节系统,在这个调节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碳酸氢根离子,即我们通常说的碱度,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系统的pH,防止因pH值的变化对产甲烷菌造成影响。因此只要科学、合理操作,就可以确保厌氧反应器正常、高效运行。

(2)罐温变化

对一个厌氧反应器来说,其操作温度以稳定为宜,波动范围24h内不得超过2℃。水温对微生物的影响很大,对微生物和群体的组成、微生物细胞的增殖,内源代谢过程,对污泥的沉降性能等都有影响。对中温厌氧反应器,应该避免温度超过42℃,因为在这种温度下微生物的衰退速度过大,从而大大降低污泥的活性。此外,在反应器温度偏低时,应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负荷与停留时间,反应器运行仍可稳定,但此时不能充分发挥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否则将导致反应

器不能正常运行。罐温的突然变化,易造成沼气中甲烷气体所占比例减少,CO2增多,而且我们可以在厌氧反应器液面看到一些半固半液状且不易破的气泡。(3)进水pH值

在厌氧反应器正常运行时,进水pH值一般在6.0以上。在处理因含有有机酸而使偏低的废水时,正常运行时,进水pH值可偏低,如4~5左右;若处理因含无机酸而使pH值低的废水,应将进水pH值调到6以上。当然具体的控制还要根据反应器的缓冲能力而定,也决定于厌氧反应的驯化程度。

(4)厌氧反应器内污泥流失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UASB反应器设置了三相分离器,但在污泥结团之前仍带有一定污泥,在启动过程中逐渐将轻质污泥洗出是必要的。污泥颗粒化是一个连续渐进过程,即每次增加负荷都增大其流体流速和沼气产量,从而加强了搅拌筛选作用,小的、轻的颗粒被冲击出反应器,这个过程并不要使大量污泥冲出,要防止污泥过量流失。一般来说,反应器发生污泥流失可分为三种情况:1)污泥悬浮层顶部保持在反应器出水堰口以下,污泥的流失量将低于其增殖量。2)在稳定负荷条件下,污泥悬浮层可能上升到出水堰口处,这时应及时排放剩余污泥。3)由于冲击负荷及水质条件突然恶化(如负荷突然增大等)要导致污泥床的过度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污泥可能出现暂时性大量流失。

控制反应器的有机负荷是控制污泥过量流失的主要办法。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是防止污泥流失的根本途径,但需要一个过程。为了减少出水带走的厌氧污泥,因此公司UASB厌氧反应器后设置了初沉池。设置初沉池的好处在于:①可以加速反应器内污泥积累,缩短启动时间;②去除出水悬浮物,提高出水水质;③在反应器发生冲击而使污泥大量上浮时,可回收流失污泥,保持工艺的稳定性;

④减少污泥排放量。

(5)颗粒污泥的搅拌

UASB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与污水中有机物质的充分接触使其具有了很高的水处理效率。“充分接触”的前提需要很好的搅拌作用。UASB厌氧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这种搅拌作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污水在厌氧反应器内向上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搅动作用,二是颗粒污泥中产甲烷菌产出气体过程中产生的搅动作用。可以理解的是由污水流动产生的搅动作用方向是单一的,只是向上的,而由沼气产生的搅动作用方向则是多样的,更利于颗粒污泥与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接触。因此我们在运行过程中应注意保证厌氧反应器正常运行,否则光靠大流量的冲击来达到搅拌的作用往往事与愿违,而且造成厌氧反应器负荷的波动。

二、好氧的生化调试

1. 好氧的生化调试准备

1.1 好氧的生化调试概念及原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

过程:有机物被微生物摄取后,通过代谢活动,约有三分之一被分解、稳定,并提供其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约有三分之二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细胞质),即进行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后者就是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增长部分,通常称其剩余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又称生物污泥。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生物污泥经固—液分离后,需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处置。

优点: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故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所以,目前对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浓度小于500mg/L的有机废水,基本上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

1.2 好氧的生化调试所需仪器

根据厌氧生化调试工艺原理,需要测量的有:pH值,COD,温度。根据工艺原理,所需测量仪器为:COD检测仪、NH3-N检测仪、pH检测仪、BOD检测仪、DO检测仪、温度计、潜水泵(配软管)。

1.3 好氧生化调试工作人员

一般情况下,完成厌氧的生化调试需要2-3人,其中各人分工为:一人负责检测,检测内容包括pH值,COD,温度等;一人负责调试巡查,一旦发生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一人负责调水,进水量的控制和污泥量的控制。

1.4 好氧生化调试备料

厌氧的生化调试填料、特有好氧菌种,营养液(葡萄糖、N、P等),Na2CO3等。

2.好氧的生化调试

好氧生化处理调试包括生物铁微电解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调试。

2.1主要控制条件

⑴ pH

氧化池pH值应维持在6.0~8.5之间,若进水pH值急剧变化,在pH<5或pH值>10.5时,将引起生物膜脱落,这时应投加化学药剂予以中和,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

⑵溶解氧

应确保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铁微电解池内废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一般以2~4mg/L为宜。

(3)温度

应确保好氧生化调试温度控制在30-40℃之间,这样环境下对好氧的调试最佳。

2.2好氧生化处理调试操作

⑴将从外运来的活性污泥投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泥量为池容的0.01~

0.05。

⑵将预曝气调节池废水泵入生物接触氧化池1/5~1/3池容,再加满自来水,控制此时生化池水中的pH值为7或稍大于7,由于此时池内污染物浓度较高,不必加入营养物和碳源。

⑶启动罗茨鼓风机,闷曝(不进水连续曝气)8h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0.5h,再继续闷曝,以后曝气每隔8h可停止曝气静置沉淀0.5h然后继续曝气。

⑷闷曝气1d后,可从调节池少量补充废水。

⑸在曝气过程中要控制生化池中溶解氧含量在2~4mg/l之间,并需测试污泥沉降比,若该值逐渐减少,说明这些污泥已粘附在填料上。

⑹每天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更换约1/3池容的废水,经过数日闷曝气、静置沉淀、补充废水之后,可以按设计流量的1/3~1/2连续水。为防止进水量太小影响潜水废水泵的寿命,在废水泵安装时,应在泵后安装一带闸阀的回流支管,使一部分通过支管回流至调节池。

⑺驯化与培菌同时进行,挂膜速度很快,一般一周后在填料表面上,就可以看到有很薄的一层膜。

⑻若微生物膜增殖正常,约7d后,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一部分可流入沉淀池,一部分仍然回流至调节池。即可连续进水、回流。

⑼大约20d后,填料上将挂上一层橙黑色生物膜,可按设计水量进水。

⑽在此情况下能稳定运行1个月左右,这时挂膜基本完成,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此时应密切注意监测水质变化情况,避免负荷突变对生化池造成冲击。若液面有大量泡沫产生且数量不断增加,覆盖生化池,说明曝气量过大或有大量合成洗涤剂与其它物质进入,应减少曝气量,投加除泡剂,也可以在生化池周边安装自来水蓬头喷淋去除泡沫。

⑾随着时间的延长,生物膜开始新陈代谢,老膜开始剥落,出水中出现悬浮物,标志着挂膜阶段结束,可进入正常运行。

2.3生化池运行状态判断

生化池运行状态可根据以下情况判断:

⑴颜色:运行良好时混合液呈棕褐色,且色泽鲜明;运行恶化时呈深褐色或黑色。

⑵气味:运行良好时不产生讨厌气味,应为略带霉味的泥土气味;运行恶化时废水有一种类似腐败的鸡蛋的恶臭味。

⑶泡沫:在生化池内出现少量的泡沫,属正常现象;在出水中出现白色泡沫翻滚,表示悬浮固体浓度过高。

⑷ pH值:运行正常,pH值应在6.5~8.5之间,若下降,可能是曝气过量,有毒物质进入,可加入生石灰(或工业Na2CO3)进行调节。

当厌氧池调试完成之后,好氧生化池运行正常,整个调试工作基本结束。

3.好氧的生化调试常见问题

⑴在水力冲击下,厌氧池和好氧生化池内束状填料可能发生纤维束缠绕、成团、断裂等现象,缠绕、成团有可能是安装不利造成的,可适当加大水力负荷和曝气强度来解决。纤维束断裂,应及时更换。

⑵好氧生化池调试开始时,曝气量应从小气量开始,随着废水进水量增加而逐步增大,保证生化池废水中溶解氧约2~4mg/l。

⑶调试阶段每周应对厌氧池和好氧生化池的进出水质取样检测,了解水质变化情况,掌握生物膜生长状况。

⑷厌氧池和好氧生化池应预留一条束状弹性立体填料,纲绳上端系绑在操作平台护栏上,填料部分自然垂落入废水中,下端不要固定,调试一段时间后或

日常运行时,可将此填料束拉出水面查看生物膜生长情况。

4.日常运行管理

废水处理站调试完成后,即可投入正常运行,日常管理工作也很重要,主要包括各废水处理工艺单元的管理、设备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等,若管理不善,会造成生物膜脱落,影响厌氧消化和好氧生化处理效果,废水难以达标排放。

⑴该制药厂连续生产,废水站应24h有专人管理。

⑵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⑶废水站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站废水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并如实作相关运行记录,包括每天进水量、有无异常情况、设备故障等。

⑷操作人员发现运行各处理单元或设备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罗茨鼓风机、水泵等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启动备用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启动手动控制系统,并立即上报,请相关专业人员维修,不要擅自拆卸。

⑸根据各设备要求,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管道、支架和盖板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

⑺及时清运格栅池内栅渣,经常巡查并清理池面上的漂浮杂物,如树叶、塑料袋等,以免堵塞管道及水泵。沉淀池污泥每周抽排一次。

⑻了解掌握车间生产及排放废水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厌氧池负荷突变,影响生物膜生长。

⑼如果出现设备或供电故障使罗次鼓风机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好氧生化池不能曝气的情况,应及时请有关人员排除故障,每次停止曝气时间不能超过8h,以免生物膜脱落。

⑽应经常观察好氧生化池生物膜生长状况、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因水温、水质的变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⑾每周至少一次抽取各处理工艺单元水样进行检测,掌握各处理单元处理效率和水质变化等运行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完整版)厌氧废水系统调试、验收、运行、维护手册

1调试方案框架 1.1本调试方案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 (2)各设备使用说明书; (3)现行施工规范、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操作规程。 本调试方案报业主审核后由业主统一组织联合调试。 1.2调试期各方职责 (1)试运行前期污水站全部设施、设备、装置的保管及运行责任由工程施工承包方自行承担; (2)试运行期,由施工方、业主方共同承担,以施工方为主;(3)试运行交接后以业主方为主,施工方协助; (4)竣工验收后全权由业主方负责。 1.3调试的主要工作及目的 (1)检验各个设备运行工艺技术参数的符合性,确定运行技术参数;(2)检验各个工艺单元工艺技术参数的符合性,确定运行技术参数;(3)检查各设备机组运转情况,并做好详细的检测记录; (4)完成系统试运行工作,交付使用。 1.4调试及试运行 1.4.1调试条件 (1)土建构筑物全部施工完成; (2)设备安装完成; (3)电气安装完成;

(4)管道安装完成; (5)相关配套项目含人员、仪器、污水及进排管线、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6)构筑物内遗留的杂物已经全部清理干净。 1.4.2调试准备 (1)组成调试运行小组,由土建、设备、电气、管线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与建设方代表共同参与,拟定调试及试运行计划安排; (2)相应物质的准备,如水(含污水、自来水)、气(压缩空气、蒸汽)、电、药剂,准备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设备、赌塞管道的沙袋等;(3)必须的化验及检测设备,如PH计、温度计、试纸、COD检测仪、BOD检测仪、NH3-N检测仪、SS、JD等; (4)建立调试记录和检测档案。 调试用仪器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 1 数字式酸度计 pH:0.00~14.00,精度 0.01pH 1 套 2 溶氧测定仪溶氧:0~20mg/L 1 套 3 架盘药物天平范围:0~1000g,最小分度:1g 1 套 4 化学分析天平范围:0~200g,最小分度:0.1mg 1 套 5 紫外分光光度计COD:10~1200mg/L 1 套 6 直读 BOD5测定仪 BOD5 :0~1000mg/L 1 套 7 生物显微镜 1 套 8 烧杯、量筒、锥形瓶等玻璃器皿 1 套

厌氧池、好氧池操作规程

好氧池操作规程 好氧池主要作用就是在有足够曝气供氧条件下,废水中得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中得微生物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得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得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得目得、 1、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量。 2、曝气池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3、曝气池出口处得溶解氧宜为2mg/L。 4、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与计算反映污泥特性得有关项目、 5、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行方式得变化而在沉淀池引起得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6、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得处理效果。曝气池水温不能高于38℃,过高时,应在采取降温措施后,方可继续进水! 7、曝气池产生泡沫与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视情况开启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剂。 8、根据污泥情况向生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营养源、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二氢钾。 9、防止气水结合面生物膜过厚、结球: 对日常曝气池表面气泡情况进行监视,在出现过多大气泡覆盖池面

时,可采取增加风机曝气量得方式冲刷气泡,减小气泡体积,增加气泡数量;如出现增加曝气量效果不佳得情况,可采取先停止曝气,等待池内气泡生物膜下发生厌氧发酵后,再突然加大曝气力度进行冲刷。 10、及时排除过多得污泥: 在接触氧化池中悬浮生长得“活性污泥”主要来源于脱落得老化得生物膜,预处理阶段未分离彻底得悬浮固体也就是其中一个原因。较小恕体及解恕得游离细菌可随出水外流,而吸附了大量砂粒杂质得大块恕体比重较大,难以随水流出而沉积在池底,这类大块得恕体若未能从池中及时排出,会逐渐自身氧化,会提高处理系统得负荷,其中一部分代谢产物属于不可生物降解得组分,会使出水COD升高,并因此而影响处理得效果。另外,池底积泥过多还会引起曝气器堵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得发生,我们应定期检查氧化池底部就是否积泥,池中悬浮固体得浓度就是否过高,一旦发现池底积有黑臭得污泥或悬浮物得浓度过高时应及时借助氧化池中得排泥系统排泥。这时可采用一面曝气一面排泥得方式,通过曝气使池底积泥松动后再排、 11、维持较高得DO 已建立生物膜系统运行资料得回归分析表明,曝气得氧化池内溶氧(DO)水平在少于2mg/L时处理效率有较大幅度下降,也就就是说生物膜系统内得DO值控制应高于悬浮活性污泥系统为好。一般曝气池中DO宜控制在3—4mg/L左右。 12、日常监测 每日对曝气池取样送检一次,及时反馈检测结果。

-污水处理调试指导手册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指导手册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指导手册 一、宗旨 本手册是针对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工作编写的,可供安装、调试及营运工作人员使用,亦可作为建设方、施工方施工验收之参考。 二、纲目 手册含以下主要内容: 调试条件、调试准备、试水方式、单机调试、单元调试、分段调试、接种菌种、驯化培养、全线连调、检测分析、改进缺陷、补充完善、正式试运行、自行检验、正式提交检验、竣工验收。 三、细则 1、调试条件 (1)土建构筑物全部施工完成; (2)设备安装完成; (3)电气安装完成; (4)管道安装完成; (5)相关配套项目,含人员、仪器,污水及进排管线,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2、调试准备

(1)组成调试运行专门小组,含土建、设备、电气、管线、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与建设方代表共同参与; (2)拟定调试及试运行计划安排; (3)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如水(含污水、自来水),气(压缩空气、蒸汽),电,药剂的购臵、准备; (4)准备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设备;堵塞管道的沙袋等; (5)必须的检测设备、装臵(PH计、试纸、COD检测仪、SS);(6)建立调试记录、检测档案。 3、试水(充水)方式 (1)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大型工程考虑到水资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业污水(一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建构筑物未进行充水试验的,充水按照设计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后,暂停3-8小时,检查液面变动及建构筑物池体的渗漏和耐压情况。特别注意:设计不受力的双侧均水位隔墙,充水应在二侧同时冲水。 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 (3)充水试验的另一个作用是按设计水位高程要求,检查水路是否畅通,保证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现冒水和跑水现象。 4、单机调试

厌氧好氧工艺治理柠檬酸废水

厌氧好氧工艺治理柠檬酸废水 柠檬酸的生产是通过发酵工艺进行的,其排放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多以碳水化合物及其降解产物为主。世界各国对于柠檬酸废水的处理大都采用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工艺,而这一工艺的核心——厌氧处理单元,除了采用厌氧接触工艺和厌氧滤 器外,应用最多的还是70年代末开始用于食品发酵工业废水处理的UASB厌氧反应器工艺。 1999年10月,某柠檬酸厂(现改名为某生化有限公司)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通过了山东省环保局主持的工程验收,工程验收期间厌氧工段COD Cr容积负荷Nv≥8.0kgCOD Cr/(m3·d),去除率达93.2%,工程COD Cr总去除率达98.0%。目前运行稳定,效果良好。现将该工程情况做简要介绍。 1 水质、水量的确定 根据企业现有排水管路,所排放的废水主要包括浓废水和淡废水两部分,浓废水主要包括废糖水原液和洗糖水。排放废水处理后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味精工业二级标准,废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详见表1。

2 工程设计 2.1 工艺流程 由车间排放的浓废水自流至浓水调节池,调节pH后由污水泵提升至UASB反应器,出水一部分回流至浓水调节池,它与UASB反应器形成集调节、厌氧降解为一体的处理系统;一部分自流至曝气调节池与淡废水混合,经曝气后由污水泵提升至沉淀池形成一级好氧系统;此时沉淀池出水已近达标,再自流至接触氧化池、气浮池进行好氧生化和物化处理 (见图1)。 2.2 设计参数的确定 工程设计中着重强化厌氧处理单元,同时好氧工段采用较低的负荷,以稳定剩余污泥,减少污泥排放量,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具体设计参数见表2。 3 处理效果和处理成本 3.1 处理效果 工程属省控污染治理项目,山东省环保局委托泰安市环保监测站于1999年10月8日—9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现场采样、监测。监测项目为pH、COD Cr、BOD5、SS、NH3-N、流量共6项,监测频率每天采样4次,均测单样,监测结果见表3。

好氧运行调试手册

废水处理站 好氧系统调试运行手册 陕西科技大学造纸环保研究所 2015年05月

目录 一、启动准备工作 (1) 二、驯化过程 (1) 2.1操作参数 (1) 2.2操作步骤 (1) 2.3注意事项 (1) 三、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2) 四、工艺指标异常的分析控制方法 (3) 4.1pH值 (3) 4.2 溶解氧 (3) 4.3原水成分 (3) 4.4食微比(F/M) (4) 4.5 进水温度 (5) 4.6活性污泥浓度(MLSS) (5) 4.7沉降比(SV30) (6) 4.8污泥体积指数(SVI) (7) 4.9污泥龄 (7) 4.10回流比 (7) 4.11营养的投加 (8)

一、启动准备工作 首先启动鼓风机,将活性污泥菌种直接投加到水池,闷曝三天。第1-2天鼓风机开启3h,停1h,间断曝气。第3天连续曝气,污泥呈均匀悬浮态,静沉后,上清液清彻透明,污泥外观呈土黄色,絮体较大,沉降性能良好,30min污泥沉降体积约10-30%左右,接种成功。 二、驯化过程 2.1调试运行控制参数 每次进水量按总进水量的20%、40%、60%、80%、100%依次提高。当出水CODcr符合排放要求时,增加进水量。调试运行期间主要控制参数如下:污泥浓度:MLSS=2000-4000mg/L 溶解氧:DO=2-3mg/l 污泥沉降体积比:SV30=30%左右 污泥负荷:0.1-0.2kgBOD5/kgMLSS·d 2.2操作步骤 1)定时曝气维持生化系统微生物所需的氧气; 2)当检测到的COD去除率达到进水COD量的60%左右时,可提高到下一个进水负荷段; 3)保持池内水温处于微生物适宜温度(20℃左右),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排水稳定运行。 2.3注意事项 1)颜色:正常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外观似棉絮状; 2)镜检: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些后生动物存在; 3)沉降性:上清液清澈透明,说明系统运行正常,污泥性状良好。 上层液观察到漂浮着一层细小的针状絮体,出水尚清主要是由于系统的污泥负荷F/M太低,污泥老化,使污泥絮体沉降速度太快,来不及将悬浮在混合液中的微絮体捕集沉淀下去,调整F/M的值(适当添加营养尿素和磷肥)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次数,但每次少排。上层液浑浊,主要由于F/M太高,微生物分

A工艺特点和运行注意事项

A A O工艺 AAO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的简称,其实是在缺氧/好氧(A/O)法基础上增加了前面的厌氧段,具有同时脱氮和除磷的功能。AAO法的工艺流程见下图。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段,同步进入的还有从沉淀池排出的回流污泥,兼性厌氧发酵细菌将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类物质VFA这类低分子发酵中间产物。而聚磷细菌可将其体内存储的聚磷酸盐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可供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维持从生存。随后污水进入缺氧段,反硝化菌就利用好氧段进行反硝化,达到同时降低BOD5和脱氮的目的。 接着污水进入曝气的好氧段,聚磷菌过量地摄取周围环境中的溶解磷,并以聚磷的形式在体内储存起来,使出水中溶解磷的浓度达到最低。而有机物经过厌氧段和好氧段分别被聚磷菌和反硝化菌的生长繁殖,并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非除磷的好氧性异养菌虽然也能存在,但由于在厌氧段受到严重的压抑,在好氧段又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因此在与其他微生物类群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排放的剩余污泥中,由于含有大量的能超量储积聚磷的聚磷菌,污泥含磷量可以到达到干重的6%以上。 一、AAO法的特点 1、AAO法在去除有机碳污染物的同时,还能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与普通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后再进行深度处理相比,不仅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而且没有大量的化学污泥,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2、在厌氧段,污水中的BOD5或COD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氨氮浓度由于细胞的合成也有一些降低,但硝酸盐氮没有变化,磷的含量却由于聚磷菌的释放而上升。在缺氧段,污水中有机物被反硝化菌利用为碳源,因此BOD5或COD继续降低,磷和氨氮浓度变化较小,硝酸盐则因为反硝化作用被还原成N2,浓度大幅度下降。在好氧段,有机物由于好氧降解会继续减少,磷和氨氮的浓度会因硝化和聚磷菌摄磷作用,以较快的速率下降,硝酸盐氮含量却因消化作用而上升。 3、AAO法的优点是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可以达到同时去除有机物、脱氮和除磷多重目的,而且这种运行条件使丝状菌不易生长繁殖,避免了常规活性污泥法经常出现的污泥膨胀问题。AAO工艺流程简单,总水利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样功能的工艺,并且不用外加碳源,厌氧和缺氧段只进行缓速搅拌,运行费用较低。 4、AAO法的回流污泥全部进入厌氧段,为了维持较低的污泥负荷,要求有较大的回流比才能获得较好的硝化效果,但回流污泥也会将大量的硝酸盐带入厌氧段。当厌氧段存在大量硝酸盐时,反硝化菌会以有机物为碳源进行反硝化,等脱氮完全后才开始磷的厌氧释放,进而使得厌氧段进行磷释放的有效容积大为减少,从而使在脱氮效果较好时,除磷效果较差。反之,如果好氧段硝化作用不好,则回流污泥进入厌氧段的硝酸盐减少,改善了厌氧段的厌氧环境,使磷能充分地进行厌氧释放,所以除磷的效果较好,但由于硝化不完全,故脱氮效果不佳。即AAO法不可能同时取得脱氮和除磷都较好的双重效果。 5、AAO法的缺点是受到泥龄、回流污泥中溶解氧和硝酸盐氮的限制,除磷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同时,由于脱氮效果取决于混合液回流比,而AAO法的回流比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200%),因此脱氮效果不能满足较高要求。

好氧池厌氧池的作用原理

好氧池的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运行好是要控制好含氧量及微生物的其他各需条件的最佳,这样才能是微生物具有最大效益的进行有氧呼吸。 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通常需要时间较长。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 水解酸化的产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机物,使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显着提高,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摄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质才可直接进入细胞内,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质首先要通过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进入微生物体内代谢。例如天然胶联剂(主要为淀粉类),首先被转化为多糖,再水解为单糖。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成纤维二糖与葡萄糖。半纤维素被聚木糖酶等水解成低聚糖和单糖。 水解过程较缓慢,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厌氧降解的限速阶段。在酸化这一阶段,上述第一阶段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发酵细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菌体外,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酸(VFA)、乳醇、醇类等,接着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等。酸化过程是由大量发酵细菌和产乙酸菌完成的,他们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可分解糖、氨基酸和有机酸。 工作原理 厌氧反应四个阶段 一般来说,废水中复杂有机物物料比较多,通过厌氧分解分四个阶段加以降解: (1)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由于其大分子体积,不能直接通过厌氧菌的细胞壁,需要在微生物体外通过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废水中典型的有机物质比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分解后的这些小分子能够通过细胞壁进入到细胞的体内进行下一步的分解。 (2)酸化阶段:上述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到细胞体内转化成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被分配到细胞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同时还有部分的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产生。 (3)产乙酸阶段:在此阶段,上一步的产物进一步被转化成乙酸、碳酸、氢气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产甲烷阶段:在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都被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这一阶段也是整个厌氧过程最为重要的阶段和整个厌氧反应过程的限速阶段。 再上述四个阶段中,有人认为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可以分为一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的反应是在同一类细菌体类完成的。前三个阶段的反应速度很快,如果用莫诺方程来模拟前三个阶段的反应速率的话,Ks(半速率常数)可以在50mg/l以下,μ可以达到5KgCOD/。而第四个反应阶段通常很慢,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反应过程,在前面几个阶段中,废水的中污染物质只是形态上发生变化,COD几乎没有什么去除,只是在第四个阶段中污染物质变成甲烷等气体,使废水中COD大幅度下降。同时在第四个阶段产生大量的碱度这与前三个阶段产生的有机酸相平衡,维持废水中的PH稳定,保证反应的连续进行。

污水处理调试运行手册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 试运行指导手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指导手册 一、宗旨 本手册是针对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工作编写的,可供安装、调试及营运工作人员使用,亦可作为建设方、施工方施工验收之参考。 二、纲目 手册含以下主要内容: 调试条件、调试准备、试水方式、单机调试、单元调试、分段调试、接种菌种、驯化培养、全线连调、检测分析、改进缺陷、补充完善、正式试运行、自行检验、正式提交检验、竣工验收。 三、细则 1、调试条件 (1)土建构筑物全部施工完成;(2)设备安装完成;(3)电气安装完成;(4)管道安装完成;(5)相关配套项目,含人员、仪器,污水及进排管线,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2、调试准备 (1)组成调试运行专门小组,含土建、设备、电气、管线、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与建设方代表共同参与;(2)拟定调试及试运行计划安排; (3)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如水(含污水、自来水),气(压缩空气、蒸汽),电,药剂的购置、准备; (4)准备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设备;赌塞管道的沙袋等; (5)必须的检测设备、装置(PH 计、试纸、COD 检测仪、SS); (6)建立调试记录、检测档案。 3、试水(充水)方式 (1)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大型工程考虑到水资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业污水(一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建构筑物未进行充水试验的,充水按照设计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 充水,每充水1/3 后,暂停3-8 小时,检查液面变动及建构筑物池体的渗漏和耐压情况。特别注意:设计不受力的双侧均水位隔墙,充水应在二侧同时冲水。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 (3)充水试验的另一个作用是按设计水位高程要求,检查水路是否畅通,保证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现冒水和跑水现象。 4、单机调试 (1)工艺设计的单独工作运行的设备、装置或非标均称为单机。应在充水后,进行单机调试。 (2)单机调试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a、按工艺资料要求,了解单机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和管线连接。 b、认真消化、阅读单机使用说明书,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机座是否固定牢。 c、凡有运转要求的设备,要用手启动或者盘动,或者用小型机械协助盘动。无异常时方可点动。 d、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润滑脂)加至油标指示位置。 e、了解单机启动方式,如离心式水泵则可带压启动;定容积水泵则应接通安全回路管,开路启动,逐步投入运行;离心式或罗茨风机则应在不带压的条件下进行启动、停机。 f、点动启动后,应检查电机设备转向,在确认转向正确后方可二次启动。 g、点动无误后,作3-5min 试运转,运转正常后,再作1-2h的连续运转,此时要检查设备温升,一般设备工作温度不宜高于50-60℃,除说明书有特殊规定者,温升异常时,应检查工作电流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超过规定范围的应停止运行,找出原因,消除后方可继续运行。单机连续运行不少于2h。 (3)单车运行试验后,应填写运行试车单,签字备查。 5、单元调试 (1)单元调试是按水处理设计的每个工艺单元进行的,如格栅单元、调节池单元、水解单元、好氧单元、污泥回流单元………的不同要求进行的。 (2)单元调试是在单元内单台设备试车基础上进行的,因为每个单元可能有几台不同的设备和装置组成,单元试车是检查单元内各设备连动运行情况,并应能保证单元正常工作。 (3)单元试车只能解决设备的协调连动,而不能保证单元达到设计去除率的要求,因为它涉及到工艺条件、菌种等很多因素,需要在试运行中加以解决。 (4)不同工艺单元应有不同的试车方法,应按照设计的详细补充规程执行。 6、分段调试 (1)分段调试和单元调试基本一致,主要是按照水处理工艺过程分类进行调试的一种方式。

厌氧的调试方案

厌氧的调试方案 调试具体方案 整个调试过成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接种阶段 接种污泥取自那里的污泥,为了缩短接种时间,你也可以外运部分污泥接种。对于A/O池、接触氧化池等好氧处理池,通过调节进水负荷以及曝气量,保持池内的溶解氧在适当的范围之内,污泥浓度则通过污泥回流和污泥自身的生长,务必保持污泥浓度在3~6g/L之间,正常运行的好氧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应为褐色的絮状污泥。 2、反应器的启动阶段 反应器的启动阶段是让污泥开始适应水质的阶段,因此该阶段COD容积负荷不宜过高,通常保持在1~3kgCOD/m3﹒d,如果有硫酸盐的存在,其PH应控制在6.8~7.2左右的样子,在这样的PH下,产酸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均有很大的活性,而产甲烷菌的活性则不会受到抑制。因此,一段时间后产甲烷菌就会成为厌氧池(如:UASB)中的优势菌种。这样就削弱了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之间的竞争作用。对于脱硫效果的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保持这样的负荷,当厌氧池(UASB)出水浓度和COD去除率均达到70%~80%时,或是VFA<200~300mg/L 时,反应器出水COD去除率均达到70%~80%时,或是VFA<200~300mg/L时,标志着启动阶段结束(一般来说达到50%是比较容易,要达到80%,本人估计那是不太可能的)。反应器的启动阶段是污泥开始适应污水的阶段,因此在此阶段,污泥相对比较的脆弱,所以要注意维持各个条件的稳定,尤其要注意防止污水发生酸化现象。每提高一个负荷都要严格按照COD去除率达到70%~80%,或是VFA<200~300mg/L的条件才可进行。 此阶段持续时间1个月左右,采用间歇进水的方式。 3、负荷提高阶段 当启动阶段结束后,调试即进入负荷提高阶段。 当进入负荷提高阶段以后,理论上可以发现厌氧反应器内开始会有少量颗粒污泥的形成。这时为了进一步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淘汰掉反应器内细小的絮状污泥,提高负荷是非常有必要的。负荷提高的梯度以每次4kgCOD/m3﹒d(也就是每次多进两个小时的水)左右为好,每提高一次负荷,都必须是达到COD去除率达到70%~80%,或是VFA<200~300mg/L的条件才可进行,否则,废水可能发生酸化。进水方式采用连续进水方式,控制UASB在适当的 负荷下运行。 负荷提高阶段的目的是慢慢的提高负荷以至达到连续进水时负荷,此阶段应循序渐进,持续 时间约2个月。 4、稳定运行阶段 当负荷提高阶段结束,COD容积负荷达到15~20kgCOD/m3﹒d(UASB的负荷)时,污水处理厂进入稳定运行阶段,也标志着整个调试过程的成功结束。此时,各个厌氧反应器中污泥浓度达到30kgMLSS/m3以上,COD去除率大于60%。厌氧的出水再经过好氧处理,必可达标排

污水处理知识:为您解析缺氧、厌氧、好氧(第三期)

污水处理知识:为您解析缺氧、厌氧、好氧(第三期)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形成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利用这类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1)水解阶段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2)发酵(或酸化)阶段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3)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甲烷阶段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酸化池中的反应是厌氧反应中的一段。 厌氧池是指没有溶解氧,也没有硝酸盐的反应池。缺氧池是指没有溶解氧但有硝酸盐的反应池。

酸化池---水解、酸化、产乙酸,限制甲烷化,有pH值降低现象。工艺简单,易控制操作,可去除部分COD。目的提高可生化性; 厌氧池---水解、酸化、产乙酸、甲烷化同步进行。需要调节pH,不易操作控制,去除大部分COD。目的是去除COD。 缺氧池---有水解反应,在脱氮工艺中,其pH值升高。在脱氮工艺中,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态氮的作用,同时去除部分BOD。也有水解反应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 水解酸化池内部可以不设曝气装置,控制停留时间再水解、酸化阶段,不出现厌氧产气阶段,前两个阶段的COD去除率不是很高,因为他的目的只是将大分子的变成小分子有机物,一般去除率在20%左右,产气阶段的COD去除率一般在40%左右,但这是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要进行除臭处理,且达到产气阶段的停留时间要较前两阶段长,也就是要出现厌氧状态。缺缺氧池内要设置曝气装置,控制溶解氧在0.3-0.8mg/l,利用兼氧微生物及生物膜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接触氧化池内的曝气器要慎重选择,既要保证供氧量,又要确保有利于生物膜的脱落、更新。一般不选用微孔曝气器作为池底的曝气器。 好氧池就是通过曝气等措施维持水中溶解氧含量在4mg/l左右,适宜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质的构筑物; 厌氧池就是不做曝气,污染物浓度高,因为分解消耗溶解氧使得水体内几乎无溶解氧,适宜厌氧微生物活动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构筑物; 缺氧池是曝气不足或者无曝气但污染物含量较低,适宜好氧和兼氧微生物生活的构筑物。 不同的氧环境有不同的微生物群,微生物也会在环境改变的时候改变行为,从而达到去除不同的污染物质的目的。

好氧运行调试手册

废水处理站 好氧系统调试运行手册科技大学造纸环保研究所 2015年05月

目录 一、启动准备工作 (1) 二、驯化过程 (1) 2.1操作参数 (1) 2.2操作步骤 (1) 2.3注意事项 (2) 三、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2) 四、工艺指标异常的分析控制方法 (3) 4.1pH值 (3) 4.2 溶解氧 (3) 4.3原水成分 (4) 4.4食微比(F/M) (4) 4.5 进水温度 (5) 4.6活性污泥浓度(MLSS) (5) 4.7沉降比(SV30) (6) 4.8污泥体积指数(SVI) (7) 4.9污泥龄 (7) 4.10回流比 (7) 4.11营养的投加 (8)

一、启动准备工作 首先启动鼓风机,将活性污泥菌种直接投加到水池,闷曝三天。第1-2天鼓风机开启3h,停1h,间断曝气。第3天连续曝气,污泥呈均匀悬浮态,静沉后,上清液清彻透明,污泥外观呈土黄色,絮体较大,沉降性能良好,30min污泥沉降体积约10-30%左右,接种成功。 二、驯化过程 2.1调试运行控制参数 每次进水量按总进水量的20%、40%、60%、80%、100%依次提高。当出水CODcr符合排放要求时,增加进水量。调试运行期间主要控制参数如下:污泥浓度:MLSS=2000-4000mg/L 溶解氧:DO=2-3mg/l 污泥沉降体积比:SV30=30%左右 污泥负荷:0.1-0.2kgBOD5/kgMLSS·d 2.2操作步骤 1)定时曝气维持生化系统微生物所需的氧气; 2)当检测到的COD去除率达到进水COD量的60%左右时,可提高到下

一个进水负荷段; 3)保持池水温处于微生物适宜温度(20℃左右),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排水稳定运行。 2.3注意事项 1)颜色:正常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外观似棉絮状; 2)镜检: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些后生动物存在; 3)沉降性:上清液清澈透明,说明系统运行正常,污泥性状良好。 上层液观察到漂浮着一层细小的针状絮体,出水尚清主要是由于系统的污泥负荷F/M太低,污泥老化,使污泥絮体沉降速度太快,来不及将悬浮在混合液中的微絮体捕集沉淀下去,调整F/M的值(适当添加营养尿素和磷肥)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次数,但每次少排。上层液浑浊,主要由于F/M太高,微生物分解不彻底,导致出水SS偏高,最主要的方法降低系统负荷。 测量方法:取1000ml量筒盛放曝气池中的新鲜活性污泥混合液,静置5—10分钟,观察在静置条件下污泥的沉降速率和污泥外观性状,絮状结构,泥水界面是否分明,上清夜是否清澈透明等现象,依靠这些调整工艺控制。 4)曝气池观察 泡沫量较少泡沫外观呈新鲜的乳白色,则表明系统运行正常。负荷过高,泡沫量增多,洗涤剂过多或污泥龄过短也会使泡沫增多。泡沫的色泽呈茶色或灰色等其它颜色则表明污泥龄太长或污泥解絮或洗涤剂增多。 三、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缺氧 厌氧 好氧工艺处理城市污水

缺氧-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城市污水 摘要:以缺氧、厌氧及好氧工段单元试验研究为基础,以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将传统A2/O工艺厌氧/缺氧工段倒置,取消内回流,进行生物脱氮除磷的研究。考察了最佳工艺条件下,本工艺对城市污水中氮、磷及COD 等污染物的去除状况。相对于A2/O工艺,本工艺的运行费用大大降低。从系统运行状况来看,经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其出水氮、磷及COD指标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 关键词:缺氧;厌氧;好氧;城市污水;脱氮除磷 在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处理废水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城市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少,导致碳源不足,使得此过程中反硝化脱氮不理想,而回流污泥带入厌氧区的硝氮使聚磷菌释磷不充分,继而影响好氧区中的聚磷菌吸磷。从目前国内采用A2/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表明,其出水水质不稳定,很难达到良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在本研究中,将传统A2/O工艺中厌氧区和缺氧区置换,以缺氧-厌氧-好氧的次序进行水处理。在前期试验中,针对缺氧、厌氧和好氧各区的最佳操作条件分别进行研究。获取适宜操作条件后,在缺氧-厌氧-好氧耦合系统的试验中,将缺氧、厌氧和好氧各区在适宜条件下进行操作,系统考察了耦合系统中缺氧出水、厌氧出水及系统出水变化情况,并将出水中各污染物含量与国家排放标准进行了对比。 根据目前国内的研究报道[1],同种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过程中存在停留时间较长的缺点,停留时间的增长,意味着单位时间内污水处理量减少,能量消耗加大。在本研究中,以缩短停留时间、减少能量消耗和提高污水处理量为目标参数,以便提高本工艺在实际中应用的可行性。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流程图 耦合系统中主要控制的工艺参数为:溶氧(DO)、pH值、回流比R、停留时间(HRT)以及泥质量浓度ρMLSS。基于前期试验研究,分别确定了缺氧、厌氧及好氧反应器容积、最佳停留时间及工艺条件。好氧、缺氧及厌氧反应器的体积分别为4 L、2 L和2L。图1为耦合系统工艺流程图。1—进水池; 2—进水泵; 3—缺氧反应器; 4—污泥回流泵; 5—空气压缩机; 6—厌氧反应器; 7—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 8—折流板沉降器; 9—出水池 污水由进水池打入缺氧反应器,经缺氧反硝化后进入厌氧反应器,在厌氧池进行厌氧反应,然后溢流至好氧反应器进行氨氧化和吸磷反应,最后进入沉降器;沉降器中部分出水及污泥经回流泵打入缺氧池,出水进入出水池。好氧反应器为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6],溶氧量主要是通过进气泵流量调节,厌氧和缺氧反应器则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速度来控制。 1·2试验水样及分析方法 活性污泥及城市废水取自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废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7]:化学需氧量(COD)为

(完整版)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指导手册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指导手册 一、宗旨 本手册是针对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工作编写的,可供安装、调试及营运工作人员使用,亦可作为建设方、施工方施工验收之参考。 二、纲目 手册含以下主要内容: 调试条件、调试准备、试水方式、单机调试、单元调试、分段调试、接种菌种、驯化培养、全线连调、检测分析、改进缺陷、补充完善、正式试运行、自行检验、正式提交检验、竣工验收。 三、细则 1、调试条件 (1)土建构筑物全部施工完成; (2)设备安装完成; (3)电气安装完成; (4)管道安装完成; (5)相关配套项目,含人员、仪器,污水及进排管线,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2、调试准备 (1)组成调试运行专门小组,含土建、设备、电气、管线、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与建设方代表共同参与; (2)拟定调试及试运行计划安排;

(3)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如水(含污水、自来水),气(压缩空气、蒸汽),电,药剂的购置、准备; (4)准备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设备;堵塞管道的沙袋等; (5)必须的检测设备、装置(PH计、试纸、COD检测仪、SS); (6)建立调试记录、检测档案。 3、试水(充水)方式 (1)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大型工程考虑到水资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业污水(一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建构筑物未进行充水试验的,充水按照设计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后,暂停3-8小时,检查液面变动及建构筑物池体的渗漏和耐压情况。特别注意:设计不受力的双侧均水位隔墙,充水应在二侧同时冲水。 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 (3)充水试验的另一个作用是按设计水位高程要求,检查水路是否畅通,保证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现冒水和跑水现象。 4、单机调试 (1)工艺设计的单独工作运行的设备、装置或非标均称为单机。应在充水后,进行单机调试。 (2)单机调试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

“低能耗高效城镇污水污泥同步处理技术4S-MBR”既可通过工程设施化方式应用于集中式污 水处理厂建设,又可通过设备化集成应用于小水量、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领域。以处理规模为1 万 吨/天的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为例,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处理规模:10000m3/d; 吨水占地:<0.2m2/m3; 吨水投资:采用工程设施化方式建设,吨水投资小于1800 元/m3; 运行电耗:装机容量为188kW,吨水处理运行电耗0.36kW·h/m3; 设计进水水质范围:常规城市生活污水水质,COD:100~400mg/L,BOD5:50~200mg/L,NH3-N: 10~30 mg/L,SS:50~200 mg/L; 设计出水水质范围:优于《城市污水 李艺曾反复强调,虽然他推荐新建扩建项目采用MBR工艺,但这种技术对中国而言还在摸索。“我不建议在大型(10万吨以上规模)污水处理厂全部使用这种工艺。全部使用这种工艺有风险,运行不安全;能耗高,平均吨能耗达到0.8度电。” A/O工艺分为生物除磷工艺和生物脱氮工艺两种。 生物除磷工艺是由厌氧和好氧两部分反应组成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水进入厌氧池后,污水中的磷以正磷酸盐的形式释放到混合液中。混合液进入好氧池后,聚磷菌较快生长,同时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磷酸盐,在二沉池随污泥沉降,磷就进入污泥中,进而达到污水除磷目的。生物除磷工艺是不能有污泥回流的,否则除磷效果将下降。 生物脱氮工艺是由缺氧和好氧两部分反应组成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水进入缺氧池后,与回流污泥混合。活性污泥中的反消化菌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将污水中的硝态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氨态氮在好样状态下形成硝态氮,随着污泥回流在缺氧状态下转化为氮气释放出来,以此达到脱氮目的。 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c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 A/O法脱氮工艺的特点: (a)流程简单,勿需外加碳源与后曝气池,以原污水为碳源,建设和运行费用较低; (b)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后,设内循环,以原污水中的有机底物作为碳源,效果好,反硝化反应充分; (c)曝气池在后,使反硝化残留物得以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处理水水质;(d)A段搅拌,只起使污泥悬浮,而避免DO的增加。O段的前段采用强曝气,后段减少气量,使内循环液的DO含量降低,以保证A段的缺氧状态。 A/O法存在的问题: 1.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 2、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运行费用。从外,内循环液来自曝气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难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状态,影响反硝化效果,脱氮率很难达到90%

好氧运行调试手册

废水处理站 好氧系统调试运行手册陕西科技大学造纸环保研究所 2014年02月

目录 一、启动准备工作 (1) 二、驯化过程 (1) 2.1操作参数 (1) 2.2操作步骤 (1) 2.3注意事项 (2) 三、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3) 四、工艺指标异常的分析控制方法 (4) 4.1pH值 (4) 4.2 溶解氧 (5) 4.3原水成分 (5) 4.4食微比(F/M) (6) 4.5 进水温度 (7) 4.6活性污泥浓度(MLSS) (7) 4.7沉降比(SV30) (8) 4.8污泥体积指数(SVI) (10) 4.9污泥龄 (10) 4.10回流比 (11) 4.11营养的投加 (12)

一、启动准备工作 首先启动鼓风机,将活性污泥菌种直接投加到水池,闷曝三天。第1-2天鼓风机开启3h,停1h,间断曝气。第3天连续曝气,污泥呈均匀悬浮态,静沉后,上清液清彻透明,污泥外观呈土黄色,絮体较大,沉降性能良好,30min污泥沉降体积约10-30%左右,接种成功。 二、驯化过程 2.1调试运行控制参数 每次进水量按总进水量的20%、40%、60%、80%、100%依次提高。当出水CODcr符合排放要求时,增加进水量。调试运行期间主要控制参数如下:污泥浓度:MLSS=3000-5000mg/L 溶解氧:DO=2-4mg/l 污泥沉降体积比:SV30=40%左右 污泥负荷:0.1-0.2kgBOD5/kgMLSS·d 2.2操作步骤 1)定时曝气维持生化系统微生物所需的氧气; 2)当检测到的COD去除率达到进水COD量的60%左右时,可提高到下

一个进水负荷段; 3)保持池内水温处于微生物适宜温度(20℃左右),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排水稳定运行。 2.3注意事项 1)颜色:正常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外观似棉絮状; 2)镜检:生物相丰富,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胶团密实,有钟虫,累枝虫,轮虫等后生动物存在; 3)沉降性:上清液清澈透明,说明系统运行正常,污泥性状良好。 上层液观察到漂浮着一层细小的针状絮体,出水尚清主要是由于系统的污泥负荷F/M太低,污泥老化,使污泥絮体沉降速度太快,来不及将悬浮在混合液中的微絮体捕集沉淀下去,调整F/M的值(适当添加营养尿素和磷肥)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次数,但每次少排。上层液浑浊,主要由于F/M太高,微生物分解不彻底,导致出水SS偏高,最主要的方法降低系统负荷。 测量方法:取1000ml量筒盛放曝气池中的新鲜活性污泥混合液,静置5—10分钟,观察在静置条件下污泥的沉降速率和污泥外观性状,絮状结构,泥水界面是否分明,上清夜是否清澈透明等现象,依靠这些调整工艺控制。 4)曝气池观察 泡沫量较少泡沫外观呈新鲜的乳白色,则表明系统运行正常。负荷过高,泡沫量增多,洗涤剂过多或污泥龄过短也会使泡沫增多。泡沫的色泽呈茶色或灰色等其它颜色则表明污泥龄太长或污泥解絮或洗涤剂增多。

污水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特点比较

污水厌氧生化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特点比较(优缺点)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的过程。在不充氧的条件下,厌氧细菌和兼性(好氧兼厌氧)细菌降解有机污染物,又称厌氧消化或发酵,分解的产物主要是沼气和少量污泥,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和好氧生物处理后的污泥。 1、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点 ⑴容积负荷高,典型工业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污泥负荷(F/M)为~(kgMLVSS?d),是好氧工艺污泥负荷~(kgMLVSS?d)的两倍多。在厌氧处理系统中,由于没有氧的转移过程,MLVSS可以达到好氧工艺的5~10倍之多。厌氧生物处理有机容积负荷为5~10kgBOD 5 /(m3?d),而好氧生物处理有机容积负荷只有~(m3?d),两者相差可达10倍之多。 ⑵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厌氧生物处理的有机负荷是好氧工艺的5~10倍,而合成的生物量仅为好氧工艺的5%~20%,即剩余污泥产量要少得多。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每处理 1kgCOD Cr 产生的污泥量为250~600g,而厌氧生物处理系统每处理1kgCOD Cr 产生的污泥量 只有20~180g。且浓缩性和脱水性较好,同时厌氧处理过程可以杀死污水和污泥中的一 部分寄生虫卵,即剩余污泥的卫生学指标和化学指标都比好氧法稳定,因而厌氧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简单,可以减少污泥处置和处理的费用。 ⑶厌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较少,仅为好氧工艺的5%~20%,因而处理氮磷缺乏的工业废水时所需投加的营养盐量就很少。而且厌氧微生物的活性比好氧微生物要好维持得多,可以保持数月甚至数年无严重衰退,在停运一段时间后能迅速启动,因此厌氧反应器可以间歇运行,适于处理季节性排放的污水。 ⑷好氧微生物处理每去除1kgCOD Cr 因为曝气要耗电~1kWh,而厌氧生物处理就没有曝气带来的能耗,且处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污水时不会产生泡沫等问题,不仅如此,每 去除1kgCOD Cr 的同时,产生折合能量超过12000kJ的甲烷气。 ⑸好氧处理的曝气过程可以将污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吹脱出来而产生大气污染,厌氧处理不存在这一问题,同时可以降解好氧工艺无法降解的物质,减少氯化烃类等有毒高分子有机物的毒性。 ⑹厌氧处理的反应是由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协同发挥作用的连续微生物过程,远比好氧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过程复杂。因此厌氧生物处理可以对好氧微生物处理法不能降解的一些大分子有机物进行全部或部分的降解。

厌氧池好氧池操作规程

好氧池操作规程 好氧池主要作用是在有足够曝气供氧条件下,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1、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量。 2、曝气池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3、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2mg/L。 4、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5、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6、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曝气池水温不能高于38℃,过高时,应在采取降温措施后,方可继续进水! 7、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视情况开启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剂。 8、根据污泥情况向生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营养源。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二氢钾。 9、防止气水结合面生物膜过厚、结球:

对日常曝气池表面气泡情况进行监视,在出现过多大气泡覆盖池面时,可采取增加风机曝气量的方式冲刷气泡,减小气泡体积,增加气泡数量;如出现增加曝气量效果不佳的情况,可采取先停止曝气,等待池内气泡生物膜下发生厌氧发酵后,再突然加大曝气力度进行冲刷。 10、及时排除过多的污泥: 在接触氧化池中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主要来源于脱落的老化的生物膜,预处理阶段未分离彻底的悬浮固体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较小恕体及解恕的游离细菌可随出水外流,而吸附了大量砂粒杂质的大块恕体比重较大,难以随水流出而沉积在池底,这类大块的恕体若未能从池中及时排出,会逐渐自身氧化,会提高处理系统的负荷,其中一部分代谢产物属于不可生物降解的组分,会使出水COD升高,并因此而影响处理的效果。另外,池底积泥过多还会引起曝气器堵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定期检查氧化池底部是否积泥,池中悬浮固体的浓度是否过高,一旦发现池底积有黑臭的污泥或悬浮物的浓度过高时应及时借助氧化池中的排泥系统排泥。这时可采用一面曝气一面排泥的方式,通过曝气使池底积泥松动后再排。 11、维持较高的DO 已建立生物膜系统运行资料的回归分析表明,曝气的氧化池内溶氧(DO)水平在少于2mg/L时处理效率有较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说生物膜系统内的DO值控制应高于悬浮活性污泥系统为好。一般曝气池中DO宜控制在3-4mg/L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