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
姓名:巨妍学号:20101797 专业:对外汉语学院:文学院摘要:学校文化指的是学校里所有人员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总体文明样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学校精神文化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徽、校训、校歌、校服以及学校的碑铭雕塑上。
关键词:学校文化;精神层面
一、校徽——文字和意向
校徽是设计者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在办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设计出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文字、色彩的图形。我国的校徽多是圆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圆象征着团结,圆满之意。校徽中一般具有两种因素,文字和图形。文字向人们说明学校的名称,建校时间等等,图形向人们展示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以黑龙江大学校徽为例:
黑龙江大学的标志为昂起的龙头与草书龙字相融合,构成主要视觉形象,标志左侧龙头与下部流畅的曲线构成的图形又与“学”、“子”二字相呼应,龙身与龙尾巧妙构成英文“UNIVERSITY”字头“U”字母,暗示着中西文化的融合,象征黑龙江大学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整个“龙”字在色彩的选择上也颇为讲究,采用了具有中国典型文化特征的红色,既弘扬了传统又与国际接轨。黑龙江大学校徽由学校标志和校名的中英文形式组成。整个标志每一方寸都深深蕴含着黑龙江大学如昂首腾飞的巨龙,是龙江莘莘学子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是黑土地上年轻一代的精神家园这一理念。标志整体风格洒脱飘逸,极具现代气息,同时又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充分体现了高等学府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融合,学术自由与民主精神的结合。
二、校训——学校精神文化的提炼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
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有些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着较多的信息。总而言之,校训是学校为了树立良好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校训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体现了学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
校训一般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凝练性,校训一般是八个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出学校的校风校貌。二是独特性,由于历史的不同,以及地域文化与学科差异的影响,不同大学之间又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和精神,因此,校训也体现出了多样性。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校训体现出了一个大学的特色与个性。三是督促性,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校训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继续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四是相对稳定性,校训一经形成,便作为一种行为准则为广大师生所遵守和铭记,一般不易改变。
校训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引经据典型,如黑龙江大学校训:博学慎思,参天尽物;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是体现学校特色的校训,如东北师范大学校训: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三是立志型校训,如吉林大学校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北京大学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桂林中学校训:专心志,忧天下。
三、校歌
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一个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长心声。校歌是反映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优良传统,是学校优良校风及教风、学风的高度概括,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它在激励学生成长、凝聚学校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校歌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一是反映学校的地理位置,如湖南大学校歌: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 二是反映学校的价值追求,多是以学生的口吻表达出来的,如北京大学校歌:《燕园情》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迭,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三是反映学校的历史文化,如成都第四中学校歌:穿越历史风云,历尽时代艰辛,植根中华大地,屹立锦江之滨。啊,石室。文翁永存伟业,学风辉耀古今。荟萃
无数英才,哺育万千先驱,明窗翰墨书声,光大石室精神。啊,石室。学子勤奋进取,志在中华振兴。
四、校服
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校服最早出现是为了消除阶级差别,推进教育公平。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中国大陆的小学、初中、高中基本上都是以运动服为校服,颜色常以蓝色、黑色和红色居多,搭配一小部分白色或黄色。夏天的校服通常是白色衬衫,有些学校的女生夏季校服是裙子。多数则为男女统一的裤子。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加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同学之间的攀比现象,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我国最早的校服出现在1901年清末学堂中,那时的校服是从官员的朝服改变而来,体现了当时“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理念。辛亥革命之后,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中山装曾经是中国男子最常见的衣服之一,他的创始人就是孙中山先生; 三十年代: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这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到了建国初期,全国人民自动穿起蓝色、军绿、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军绿、藏蓝成为当时的流行色。文革时期,稍微鲜艳,新颖的衣服都受到压制,这个时期,类似军装的绿装校服被学生喜爱,成为校园里的主流着装。到了七八十年代,运动服一统天下,成为校服的统一样式。
五、碑铭雕塑
校园里的碑铭雕塑也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碑铭大多格式整齐对仗,文辞优美,反映了一个学校深厚的文化内涵。如黑龙江大学碑铭:兴安龙江,山高水长,巍巍上庠,气象泱泱。作育英才,振翮远翔。弦歌不辍,刮垢磨光。格致穷理,唯实是尚。人文精神,以张以扬。碑铭虽只有短短五句,但却意义深厚。将黑龙江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的厚重感、对伟大的人民教师的赞颂以及对学生的希望寄托一一道尽。
学校的雕塑不仅具有美化意义,还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如北京大学百年校庆雕塑。北京大学百年校庆雕塑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中的湖心岛上。这座雕塑是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揭幕落成的。它是把北大百年校庆的标志立体变形而成的。平面标志本身是以流畅的线条将“北大”和阿拉伯数字100融合在了一起。立体化后,就好像一群正在腾飞的小鸟、一团燃烧的火焰和一组飘扬的旗帜,象征着北大师生意气风发、追求卓越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