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非织造布亲水改性方法与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整理技术
产业用纺织品
总第 250 期
节约能源, 不需要引发剂, 无污染, 具有很好的发展 前景。共辐射、 预辐射和过氧化辐射接枝三种方法 是目前常用的辐射接枝方法。 Choi
[4 ]
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数量大致相等 。气体在电 电子、 场力作用下发生电离, 等离子体中的各种离子、 激 发态分子、 自由基和光子等多种高能活性粒子与聚 合物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交联结构和稳定存在 的游离基。等离子体中的气体可分为反应气体和 惰性气体两类
接触角、 毛细效应等。 随着非织造布应用领 水率、 域的扩大, 不断赋予亲水性新的内容, 像瞬时吸水、 吸水均匀性、 保水率等概念的提出反映了亲水改性 技术革新的动向。 吸水率是表征 PP 非织造布亲水性的常用指 标。吸水率是指在标准时间内或在材料完全润湿 每单位质量的非织造布吸收的水 所需要的时间内, 量。PP 非织造布的吸水性能主要由本身的结构和 改性后 PP 纤维的亲水性能决定。 非织造布的空 毛细水越多; 改性后的 PP 亲水基团越 隙率越大, 多, 则吸收水越多。 非织造布的平衡接触角也是反映 PP 非织造 布亲水性的指标。 接触角测试时可以将改性 PP 非织造布置于洁净平滑的玻璃板上, 平放于烘箱, 使其熔融, 待熔融后取出玻璃板, 自然冷却至室温。 因为 PP 与玻璃膨胀系数不同, 所以冷却后 PP 薄 膜自然脱落, 从而制得非常光滑的 PP 同体表面, 可采用直接测量法测定平衡接触角 。 刘娴
将亲水改
性剂 CHA 与 PP 共混后制成的熔喷非织造布可以 有效降低接触角, 当 CHA 质量分数达到 5. 5% 时, 接触角为 0° 。陈青葵等人
[7 ]
将聚乙二醇辛基苯基
醚、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八醇三种表面活性剂分 别与 PP 进行共混, 可有效改善 PP 的亲水性, 同时 可降低 PP 熔体的黏度, 并降低出口处膨胀率, 有 利于纺丝加工。 姚瑜等人
[2 ]
接枝方法分为表面接枝和本体接枝。 表面接 枝是在高能射线( 电子束或紫外线 ) 、 等离子体、 电 晕放电作用下引发接枝, 进而使表面改性。本体接 熔融法、 悬浮法和固相法等。 目 枝改性有溶液法、 前常用的是熔融接枝改性, 其原理是在 PP 聚合物 中加入接枝单体, 在引发剂作用下, 加热熔融、 混炼 或挤出而发生接枝反应。 极性单体的接枝率是影 响 PP 亲水改性的重要因素。 周延辉
[1 ]
和氯磺化等方法。 物理改性是改变分子的高次结 来达到提高亲水效果的目的, 主要方法是共混 构, 改性和表面改性等。 1. 1 聚合物分子结构改性 分子结构改性是通过共聚、 聚合和接枝等化学 方法, 在 PP 大分子中引进大量亲水性极性基团结 或着将具有亲水性的单体或聚合物作为支链 , 构, 在纤维大分子上接枝以提高 PP 的亲水性能。 其 中, 最常用的方法是接枝改性。 1. 1. 1 化学接枝法
[9 ]
通过辐射接
枝法将极性单体丙烯酸接入聚乙烯 ( PE ) / PP 非织 应用于电池隔膜。 结果表明, 非织造布的吸 造布, 液能力和吸碱率随接枝率的增加明显提高。 Choi 等人
[5 ]
, 可反应气体主要是氮、 氧和乙烯
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通过辐
惰性气体有氩和氦等。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主 等, 要途径有表面溅射、 表面刻蚀、 表面交联和形成新 的化学结构
, 因
此亲水后整理 PP 非织造布较多用于一次性卫生
3
结语
随着 PP 非织造布在服装、 医疗卫生、 保健用
2
非织造布亲水性的评价
目前 PP 非织造布的亲水评价指标主要有吸
PP 非织造布 品以及产业用品方面需求不断增加, 的亲水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PP 以及 PP 非织造 布的亲水改性的方法和途径是决定其亲水性能的 关键。 与此同时, 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的用途, 新 的亲水改性方法和评价指标也会不断出现 。但是, 不论是物理改性还是化学改性, 在增加 PP 非织造 布亲水效果的同时, 一定要兼顾其物理性能, 否则 改性也将失去意义。 参 考 文 献
[10 ]
应用在 射接枝来改善 PP 膜的亲水性。 结果显示, 电池隔膜的 PP 膜随着接枝率增加, 亲水效果得到 改善。 1. 2 共混改性 PP 共混改性是指将其他亲水聚合物或表面活 使添加物填入 PP 较大的球晶内, 性剂与 PP 混掺, 形成一种宏观上均匀的新的聚合物。 共混改性根 可以分为: ①母粒法, 据改性剂添加的时间段不同, 先将亲水添加剂制成亲水母粒, 再与 PP 混合均匀 PP 切片、 后共同熔融纺丝; ②全造粒法, 将改性剂、 助剂一起混合均匀, 用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 制成 再熔融纺丝; ③ 纺前注射法, 将 亲水改性 PP 粒子, 亲水性高聚物, 如聚丙烯酸酯类衍生物、 聚乙二醇 与 PP 熔体混合均匀, 衍生物等输入螺杆挤出机, 直接纺丝。 改性后的 PP 性能取决于共混物的聚集态结 而共混物的组成、 相容性、 加工条件 构和形态结构, 又起着关键作用。 要通过共混方法得到部分相容 的亲水性共混体系, 一般都需添加大分子亲水性表 面活性剂或极性聚合物。 范玲玲等人
关键词:聚丙烯非织造布, 亲水性, 改性方法, 评价指标
+ 中图分类号:TS176 ;TQ342 . 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 7093 ( 2011 ) 07 - 0033 - 04
聚丙烯( PP) 非织造布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和低 无论在医疗卫生领域还 廉的价格而得到广泛应用, 是在服用、 擦拭材料方面都成为首选材料
PP 非织造布亲水改性方法由于其吸湿原理而 基本上可以分为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 多种多样, 种方法。化学改性主要是改变 PP 的分子链结构, 进而改变其吸湿性 , 主要有共聚 、 接枝 、 交联 、 氯化
收稿日期: 2011 - 04 - 11 ; 修改稿: 2011 - 06 - 14 1983 年生, 作者简介: 张月庆, 男,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 方向为功能性非织造材料 。
[6 ]
。等离子体改性的优点是改性只发
生在材料表面层, 不会改变内部特性, 且作用时间 效率高, 在干态下反应, 不污染环境。 短、 等离子体改性的效果和等离子体的性质有关 。 参数包括等离子体产生的功率、 气体类型、 工作压 频率、 电极的排布方 强等工艺参数以及设备结构、 式等设备参数。 唐丽华等人
[12 ]
[ 1] 焦晓宁, J] .产 马莹莹. 非织造布亲水整理及亲水剂[ 2003 , 21 ( 6 ) : 3335. 业用纺织品, [ 2] 程博闻, 庄旭品, 廖周荣, 等. 蛹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 . [ 201118] . http: / / 布的开发与性能研究[R / OL] www. fjbl. com / xianwei / aboutnews. asp? id = 539. [ 3] 周延辉. 熔融接枝聚丙烯亲水性能的研究[J] . 化工 2009 , 37 ( 9 ) : 101103. 新型材料, [ 4] CHOI S.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olyolefin nonwoven fabric modified with carboxylic acid group for battery J] . 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01 , separator [ 60 ( 3 ) : 495502. [ 5] CHOIA S ,PARKB S .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membrane modified with carboxylic acid J] . 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00 , 57 group[ ( 5 ) : 179186. [ 6] 范玲玲, 靳向煜. PP / CHA 熔喷非织造布亲水性能的 J] . 非织造布, 2010 , 18 ( 4 ) : 3133. 研究[ [ 7] 陈青葵, .石 董晓武. 改进 PP 树脂亲水性的研究[J] 1999 ( 2 ) : 2428. 化技术, [ 8] 姚瑜, J] . 化工 张军, 王晓琳, 等. 聚丙烯亲水性改性[ 2005 , 24 ( 9 ) : 10201023. 进展,
2011 年第 7 期
产业用纺织品
功能性整理技术
聚丙烯非织造布亲水改性方法与评价指标
张月庆 钱晓明 (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300160 ) 天津,

要:介绍聚丙烯非织造布亲水改性的原理 、 目前常用的亲水改性方法以及亲水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 。 指 新的亲水改性方法和评价指标也会不断出现 。 出随着非织造布应用领域的扩大 ,
强亲水基 POK 和疏水基—OR 组成。用该表 OK 面活性剂处理非织造布时, 疏 水 基 和 PP 表 面 结 合, 亲水基团朝外。连续的亲水基团产业用纺织品 效应按下式计算:
n
功能性整理技术
布表面形成一层亲水薄膜, 降低接触角, 从而改善 非织造布的亲水性。 亲水整理方法虽然工艺简单, 易于操作, 但是 整理后耐久性比较差。刘娴等人

由于 PP 是非极性结构, 结晶度较高, 分子排 列规整, 结构致密, 基本不含亲水基团, 所以 PP 非 织造布基本没有吸水功能。 为满足产品对吸湿性 必须对 PP 非织造布进行亲水改性或亲 能的要求, 水整理。
1 改善非织造布亲水性的原理和途径
非织造布所吸收的水由两部分组成 : 一部分是 即由于纤维中亲水基团的作用而吸收的水 吸收水, 分; 另一部分是毛细水, 即存在于纤维及非织造布 由于表面能的作用, 内部间隙的水分子。 吸湿时, 水分子先吸附在纤维及非织造布表面 , 然后一部分 即为毛细 水分子因毛细效应进入非织造布内间隙 , 水; 另一部分水分子不断扩散与纤维内的大分子亲 水基团相结合, 形成吸收水
[3 ]
将极性单

PP 在引发剂引发 体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GMA ) 、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接 枝 法 制 备 PP 接 枝 下, PP 接枝 物。结果表明: GMA 质量分数为 1. 5% 时, 物的后退接触角由纯 PP 的 77. 3° 降为 42. 0° , 亲水 该方法易产生化学污染物, 效果明显改善。 但是, 并对纤维物理性能有不良影响, 会降低聚合物结晶 度和熔点。 1. 1. 2 辐射接枝法 — 33 — 与传统化学接枝法相比, 辐射改性工艺简单,
[8 ]
利用丙烯酸接枝 PP
gAA ) , 制成 PP 接枝丙烯酸共聚物 ( PP再将 PP、 PPgAA 以及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 EAA ) 三元共 混, 共混聚合物的接触角降低到 81° , 亲水性效果 得到明显改善。 1. 3 等离子体处理改性 等离子体是一种全部或部分电离的气体状态 含有原子、 分子、 离子亚稳态和激发态, 并且 物质, — 34 —
[12 ]
H =
hi ∑ i =1 n
通过耐洗性测 n— — —试样条数;
亲水整理剂的耐洗性能一般, 经 3 次水洗 试表明, 后透水时间增大了约 1. 5 倍。另外, 亲水性纺丝油 剂常会聚集成大水滴, 沿着纤维的边缘迁移, 容易 进而形成大的沉淀物 在纤维交叉点上聚集, 材料用品。
[13 ]
— —试样平均毛细效应( cm /30 min) ; 式中: H— hi — — —第 i 条试样毛细效应高度。
[11 ]
通过实验发现, 增
加等离子体的放电功率和放电频率 、 提高等离子体 可以明显改善材料的亲水性能。另 的数量和能量, 外, 等离子体的气体种类对非织造布的亲水性也有 明显影响, 氧气等离子体处理的非织造布与氩气等 达到吸水平衡更快, 离子体处理的非织造布相比, 吸水率高, 这是因为氧气等离子体比氩气等离子体 更易在材料表面引入含氧极性基团 。 1. 4 亲水后整理 亲水整理是一种方法简便、 效果显著、 成本低 廉的非织造布后整理工艺, 一般分为浸渍法和浸轧 法, 另外还有喷洒法和泡沫整理法。浸轧法能提高 亲水整理剂的附着力并能均匀分布在非织造布上 , 工艺简单易行, 所以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浸轧法。 浸轧法的原理是将亲水油剂覆盖在非织造布的表 形成亲水薄膜, 然后加热烘干, 使油剂固着在非 面, 织造布表面。 亲水整理可以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 非织造 布的亲水整理可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等。例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磷酸酯钾盐系由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