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气象科普工作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气象科普工作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袁长焕高金辉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气象局,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阐述了气象科普工作的重大意义,并通过我国气象科普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结合实际发展气象科普事业的方法和途径,并对当前气象科普工作存在的体制方面的问题,探讨了改进的技术措施。
一、气象科普意义重大
(一)提高气象科普工作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指出:
“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气象工作的法律地位十分明确,做大做强气象事业,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是基础,对于全社会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利用气象科学原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气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2006
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为气象事业的发展绘就了一幅美好的前景。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培养气象人才,推广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保护气象科技成果,加强国际气象合作与交流,发展气象信息产业,提高气象工作水平。”
(二)开展气象科普促进和谐社会和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据统计,在我国,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90%以上,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整个GDP 的6%以上。而据央视调查,天气预报多年收视率一直居所有节目之首,收视率高达12%以上。可见人们对气象信息的关注程度。
促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面向21 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气象科技大有发挥作用的空间。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生态敏感、环境脆弱,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矛盾突出。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自然的影响力被放大。自然生态保护、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沙漠化防治、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农村适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是气象科学研究和发挥作用的范畴。气象科学是地球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而且也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我国不同地区气象科普的现状与差异
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全民科技素质高。气象科普事业发展较快,科普场馆设施
齐全、规模大,建设品味等级高。90%以上的地区具有气象科普场馆。比如,浙江舟山中国台风博物馆完成投资2200 多万元,新规划未来3-5 年将投资5 亿元建设台风乐园。
东部地区在科普项目的投融资和管理等方面,思维方式超前、管理科学、经营有方,科普的社会效益显著。相对而言,东北部和西部边远地区不仅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人才短缺,气象科普设施少,功能低下,维持困难,不利于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作者简介:袁长焕(1967--),男,山东省郓城县人,现为齐齐哈尔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工程师,主研公共气象和公共管理。
二、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一)以活动为载体气象科普形式要丰富多彩
气象科普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列化的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既要有细水长流循序渐进的方法和措施,又要有突出重点的急风暴
雨式的灌输。具体的活动和做法:
1. 周密安排每年的“3.23”世界气象日和科技周庆祝宣传活动。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邀请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专业技术人员或普通干部群众代表,参加主题座谈会,请本部门的专家学者进行技术交流和宣传普及有关气象科技知识。
2. 组织气象科普宣传队,到闹市区、人群汇聚的地方设立宣传站,悬挂彩球标语,广播散发科普宣传材料,面对面解答释疑。
3.与新闻媒体加强沟通联系,强化新闻舆论,在当地广播电视发表讲话、播放科普调研与论坛宣传片,举办电视知识竞赛,在当地党报发表纪念、科普宣传文章。
4. 把中小学生作为重要的气象科普对象,既能够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又能够达到在短时间集中较多的人群收到较好的效果。科普工作者被邀请或主动到学校做气象科普辅导讲课。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气象夏令营活动,丰富课外活动,增长知识。在中小学建立校园气象站和红领巾气象站,配合学校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活动,深化气象科技知识理解和应用气象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动
手实践的能力,同时在同学心目中播下学科学、爱科学的种子,许多同学就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选中气象科学的发展方向。
5. 抓住有利时机,主动邀请各级领导和专家到气象部门来参观指导,增进部门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提供合作发展的机会,让各级领导知道气象工作能力和水平以及气象科技的发展状态。
6.凡重大气象活动和重大气象灾害,要举行新闻发布会,广泛宣传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气象部门外部良好形象。
(二)抓住重大气象灾害事件,要广泛运用手机气象信等现代化工具进行气象知识普及2005年黑龙江省讷河市7月16日遭遇了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超过108毫米,由于新一代天气雷达指挥有力,预警及时,灾害前通过手机气象短信、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将灾害信息及时发布,当地政府根据气象信息将5400人及时撤出,避免了人员伤亡;
2006年3月10日,齐齐哈尔市区遭遇了连续12小时、历史上罕见的大风雪,并伴有6级以上东北大风,市区全天平均降雪量达7.8毫
米,最大风速21m/s。根据天气形势的演变发展,齐齐哈尔市气象台把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提升到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通过电视滚动字幕和“12121”、手机短信等形式对外发布,提醒人们做好防雪准备,注意交通安全。由于预报准确,预警及时,服务周密,措施得力,防范有力,部分部门还启动了应急预案,市区内未发生大的交通事故,广大市民由于及时接收到降雪信息,外出准备有绪,很少有发生意外事故;对这次气象服务,好评如潮。
(三)寓气象科普于气象科技服务之中
雷电灾害不仅涉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不论在汉族中还是在少数民族中都存在宿
命论的迷信思想。坚持防雷服务和普及雷电知识相结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工影响天气是气象工作者,应用气象科学原理直接与大自然斗争的科学技术手段。也是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感到很神秘的一种专业技术。无论对人工增雨雪、预防冰雹、人工消雨雾等方面的知识都有浓厚的兴趣。在作业期间常邀请电视工作者做好新闻报道,邀请当地群众就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