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PT课件 人教版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优质课件

观察演示实验,思考细胞膜起什么作用?
细胞膜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还有保护作用)
你能解释吗?
(1)莲藕出淤泥而不染 (2)做饭大多情况下食材要煮炒炖等才出味
三 探究:细胞中的能量从何而来?
汽车运动的能量 从哪里来?
汽油的能量如何 转变成汽车的运 动的能量?
能量有不同的存在形式 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
化学能
动能
电能
光能 热能
细胞中有“能量 转换器”吗?
自主学习P52第二三四段
1. 叶绿体 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 造的有机物中。 2. 线粒体 相当于发动机,可以将有机物中的化学 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两种能量转换器中, 叶绿体是植物特有的, 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中的物质
脱氧核糖核酸
遗传信息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信息变化的统一。 除细胞核中有DNA外,细胞质中的叶
绿体、线粒体内也有少量的DNA。
本课小结
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中的物质
无机物:水、氧气、无机盐等 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
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线粒体
原子
分子
一.细胞中的物质:②探究种子的成分
演示实验
燃烧种子实验中,能够燃烧的是?剩下的灰 白色灰烬是?
细胞中含有哪些物质?
贮存 能量
复杂 的大 分子, 一般 含有
碳
简单 的小 分子, 一般 不含
碳
生产生活应用
如何改善? (联系前面所学)
二.探究细胞膜的作用:
细胞中哪个结构把细胞的内部与外部分隔开 ? 物质能随意出入细胞吗?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课件

5.某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下 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 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同种的生物都是完全一样的 D: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反应
珊瑚虫
珊瑚 1.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2.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和人:通过排尿、出汗、呼气将废物排出
废物:二氧化碳、水、尿素、无机盐
植物:通过落叶和呼吸将废物排出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应激性: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朵朵葵花向阳开 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合拢 植物根向水、向肥生长 猎豹发现猎物追击 羚羊发现敌害逃跑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听到铃声进教室
1、答:珊瑚不是生物,因为它是由死去的珊 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不具有生物的 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
2、答:因为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 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 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 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生物学是研
√ 狂犬病毒
√ 大肠杆菌
一、认识生物的方法
1.方法:观察、比较、讨论等
2.观察的基本要求:要有明确目的 要细致、全面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 要有计划和耐心 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吸收水、无机盐、CO2,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葡 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动物:捕食动物或植物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枯枝落叶和动物尸体粪便
乳酸菌、大肠杆菌属于细菌;酵母菌、蘑菇属于真菌;
病毒:寄生宿主体内
2.生物能进行呼吸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1、你在什么环境中可以发现鼠妇? 2、当你搬动花盆时,花盆下的鼠妇会有 什么反应?
你可以据此提出什么问题、作出什么样 的假设?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怎么样才知道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做一 个一个有光的实验组够不够? 2、怎么能说明是光这个因素对鼠妇的生活造 成的影响,而不是由于其他原因?
蚯蚓疏松土壤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 防风固沙
练习: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 里 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 就已经凋谢,而 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1) (2)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 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由于得 不到土蜂的及时传粉而减少;牛由于缺乏食物而受到影响。
两只羚羊在争斗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适应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般:
绿色植物具有较大叶片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特殊:
仙人掌
叶→叶刺
减少水分散失
茎→肥大、含叶绿素
光合作用 储存水分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 1) 结构组成上
( 2) 外形上 许多动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
3、设计多少鼠妇做实验比较合理?用1只鼠妇
行吗? 4、实验一次够吗? 实验原则: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排除偶 然因素、重复性实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特征 课件(共22张PPT)

2、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
A、海葵 B、恐龙蛋化石
C、电动狗 D、珊瑚的骨骼
3、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B)
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B、会弹钢琴的机器人
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
D、休眠的青蛙
4、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B选做题
1、P8 课后练习2幻灯片 38,幻灯片 39
现是由于( D)
A:应激性 B:多样性
C:变异性 D:遗传性
5、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 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生_长_发_育_ (2)猫生小猫属于 _繁_殖_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_遗_传_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 象属于_变_异_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 于 _应_激_性__
珊瑚
珊瑚虫
珊瑚虫身体微小,它们
能够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
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
(1)珊瑚是生物吗?请说
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 明理由.
泌的外壳却年深日久地堆
(2)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
积在一起,慢慢形成千姿 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母猪在哺乳猪崽
总结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
A必做题
课堂练习
1、P8 课后练习1幻灯片 37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优质ppt课件

是相互联系的。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调
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看图思考
右图所示为什么现 象,出现这种现象 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现象:沙尘暴。 原因:草地生态 系统遭破坏。
看到这些图片, 你有什么感想?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范围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草原生态系统
1.草原生态系统分布 在干旱地区,这里年 降雨量很少,缺乏高 大的植物,动植物种 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
2.作用:调节气候, 防风固沙。
海洋生态系统
1.海洋生态系统由海 洋和海洋生物组成。 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 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
2.动物种类很多,大 都能在水中游动,自 动调节能力很强。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身边有各种各样 的事物,大家能不能说出什么是生物?
大家可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举出一 些事物,并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 物?
一、什么是生物
下面的图片中那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
下面的图片中那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下去。
枯叶蝶
竹
节
虫
变色龙
2.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 退耕还林(草) 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沙地种植植物
蚯蚓疏松土壤
一、环境的概念
小结
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 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二、生态因素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指影响某些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看图思考
右图所示为什么现 象,出现这种现象 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现象:沙尘暴。 原因:草地生态 系统遭破坏。
看到这些图片, 你有什么感想?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范围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草原生态系统
1.草原生态系统分布 在干旱地区,这里年 降雨量很少,缺乏高 大的植物,动植物种 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
2.作用:调节气候, 防风固沙。
海洋生态系统
1.海洋生态系统由海 洋和海洋生物组成。 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 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
2.动物种类很多,大 都能在水中游动,自 动调节能力很强。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身边有各种各样 的事物,大家能不能说出什么是生物?
大家可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举出一 些事物,并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 物?
一、什么是生物
下面的图片中那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
下面的图片中那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下去。
枯叶蝶
竹
节
虫
变色龙
2.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 退耕还林(草) 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沙地种植植物
蚯蚓疏松土壤
一、环境的概念
小结
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 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二、生态因素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指影响某些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特征 课件(共30张PPT)

生石花虽然外观酷似卵石,但和其他植物一样具有叶绿 素、具有气孔、具有根系,一样要吸收水分和养分、要 进行周围环境气体交换、要进行光合作用、要生长开花 结籽。
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P7)
比较马和驴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马和牛在外 形上的相同之处
马和驴:马的耳朵小,驴的耳朵大;马的鬃 毛长,驴的鬃毛短;马的体毛长,驴的体毛 短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小鸡破壳而出
种子的萌发
小猫一家
狗狗母一猪家在哺乳猪崽
同一株桃树上的花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狗狗一家
同一株桃树上的花
想想生物还有哪些其他的特征呢?
7、除病
毒物都外, 是生 由
细胞构成 的
生物的共同特征:
•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2、生物能进行呼吸; •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421
河鲀 平静时
受惊吓后
一些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蘑 菇 属 于 真 菌 , 它 能 从 小 长 大
动物的繁殖方式 多种多样。例如, 鸟类产卵繁殖下一 代,虎、发成幼 苗。幼苗能不断长 大。
破壳而出的小鸡
(1)植物落叶、(2)呼出气体 (3)、排尿 (4)、排汗 (5)、排除食物残渣 A、(1)(2)(3)(4) B、(1)(2)(3)(4)(5) C、(1)(2)(4)(5) D、(2)(3)(4)
珊瑚虫
珊瑚 1.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2.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1、答:珊瑚不是生物,因为它是由死去的珊 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不具有生物的 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
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P7)
比较马和驴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马和牛在外 形上的相同之处
马和驴:马的耳朵小,驴的耳朵大;马的鬃 毛长,驴的鬃毛短;马的体毛长,驴的体毛 短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小鸡破壳而出
种子的萌发
小猫一家
狗狗母一猪家在哺乳猪崽
同一株桃树上的花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狗狗一家
同一株桃树上的花
想想生物还有哪些其他的特征呢?
7、除病
毒物都外, 是生 由
细胞构成 的
生物的共同特征:
•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2、生物能进行呼吸; •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421
河鲀 平静时
受惊吓后
一些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蘑 菇 属 于 真 菌 , 它 能 从 小 长 大
动物的繁殖方式 多种多样。例如, 鸟类产卵繁殖下一 代,虎、发成幼 苗。幼苗能不断长 大。
破壳而出的小鸡
(1)植物落叶、(2)呼出气体 (3)、排尿 (4)、排汗 (5)、排除食物残渣 A、(1)(2)(3)(4) B、(1)(2)(3)(4)(5) C、(1)(2)(4)(5) D、(2)(3)(4)
珊瑚虫
珊瑚 1.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2.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1、答:珊瑚不是生物,因为它是由死去的珊 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不具有生物的 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复习课件 (共25张PPT)

( X)
3.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
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受到破坏。( √ )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 链状结构。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 状结构。
(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草→蚱蜢→食虫鸟
(2)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营养级别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积聚越多。
D
2.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食物链“水草→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
D 中汞中毒最深的生物是( )
A.水草
B.蜻蜓的幼虫
C.小鱼
D.大鱼
D 4、5、下列生物链中表示正确的是( )。
B、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 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D、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 所需要的环境
3.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主要是因为150米
B 以下的水域缺少 (
)
A、氧气 B、 阳光 C、营养物质
D、 生存空间
样
③海洋生态系统
而是互相联系的,
的
④淡水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
生 态
⑤湿地生态系统
一的整体
系
⑥农田生态系统
统
⑦城市生态系统
24
C 1.下列哪一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D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3.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
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受到破坏。( √ )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 链状结构。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 状结构。
(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草→蚱蜢→食虫鸟
(2)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营养级别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积聚越多。
D
2.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食物链“水草→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
D 中汞中毒最深的生物是( )
A.水草
B.蜻蜓的幼虫
C.小鱼
D.大鱼
D 4、5、下列生物链中表示正确的是( )。
B、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 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D、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 所需要的环境
3.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主要是因为150米
B 以下的水域缺少 (
)
A、氧气 B、 阳光 C、营养物质
D、 生存空间
样
③海洋生态系统
而是互相联系的,
的
④淡水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
生 态
⑤湿地生态系统
一的整体
系
⑥农田生态系统
统
⑦城市生态系统
24
C 1.下列哪一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D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件(共39张PPT)

再见!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阳光 非生物因素 温度
水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 他生物。
种内关系
生物因素 捕食关系 寄生关系 竞争关系 共生关系
生物因素
种内关系 种内合作关系 种内斗争关系
种间关系
捕食关系 寄生关系 竞争关系 共生关系
种内合作关系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
狐狸追捕老鼠
蜘蛛捕捉蝗虫
捕食关系
猞猁追捕兔子
捕食关系
猎豹追捕羚羊
捕食关系
棕熊捕鱼
捕食关系
豹子捕食 捕食关系
螳螂捕蝉
什么叫寄生?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 并从其直接获取营养使其遭受损害。
菟 丝 子
猪 肉 绦 虫
植物寄生
动物寄生
蛔虫
真菌寄生于虫体
广州管圆线虫
竞争
什么叫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举例: 1)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2)小家鼠和褐家鼠:争夺居所和食物
特点: 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
竞争
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互利共生
什么叫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
2. 一块农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C )。 A. 阳光 B. 温度 C. 田间杂草 D. 水分
3. 同种生物之间(A )。 A. 有互助、有斗争 B. 无互助、无斗争
C. 只互助不斗争 D. 只斗争不互助 4. 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
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 B )生活的适应。 A. 沙漠 B. 水中 C. 陆地 D. 空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PPT课件 人教版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的从
外界获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绝大多
数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 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如人( )、
排尿出、汗呼出( )。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
生物部分: 动物
生产者 消费者
细菌、真菌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空气、水、阳光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 是—— 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 了食物链。
如:树 昆虫幼虫 啄木鸟
注: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2、吃与被吃的关系用箭头表示,箭头指向
C.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
D.吸入二氧化碳,呼出二氧化碳
• 4.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屏、蜻蜓点水属于什么生
命活动(D)
• A.美化环境 B.生长
• C.获取营养物质 D.生殖
• 5.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 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 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归为另一类。他们
化的结果。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C)
A.铁 B.蛇毒 C.病毒 D.水
2.下列不属于人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的是( C)
A.挥汗如雨 B.小便 C.呼气 D.大便
3.关于生物的呼吸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植物没有呼吸作用
B.所有的生物都能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只有动物有呼吸作用 D.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 D)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用途
• 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1.下列哪种现象揭示的生物共性不同于其他三种
( D)
A.一粒油菜籽长成油菜植株 B.蝌蚪长成青蛙
C.蘑菇长大
D.种瓜得瓜
2.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
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B)
4.民歌中唱到“种下一粒籽,发了一个芽”说明生
物( )D
A.需要营养
B.是变化的
C.能生长
D.能繁殖
热点示例:
目标一:生物基本特征的判断
1.麻大湖景色优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
察,发现湖内生活着芦苇、鱼、水草、鸭子等各种
生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
错误的是(D)
A.都能生长和繁殖 B.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捕食者。 3、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
分解者。
2、食物网(food web)——在一个生态 系统中 ,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 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自 动调节能力是 有一定限度的 !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如果不按生态 规律办事,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 分布:湿润或较湿润的地方。 •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处于稳定状
态。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 作用:1、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
副业产品 2、改善生态环境,如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等。
有“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之称, 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C.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2.青蛙在水中产卵,卵发育成蝌蚪,蝌蚪长成青蛙,
发育成熟的青蛙又能产卵,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青
蛙的哪一生命现象( ) D
A.排除体内废物 B.繁殖
C.生长
D.生长和繁殖
综合提升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
(1)蝴蝶 (2)珊瑚 (3)黑木耳 (4)智能
应
生物形态结构上的适应
表
现
生物生理特性上的适应
生物行为生态上的适应
三 动 保护色
种物Biblioteka 保在护 外 警戒色性形
适上
应的
拟态
保 护
1、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
色
的
特
点 2、不易识别
警 戒
1、色彩鲜艳,易于识别
色
的
特 点
2、具有恶臭、毒刺或毒毛
拟态的特点
1、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 物或非生物相似 2、不易识别
气体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动物与植物相比,
(动物)的应激性更灵敏一些。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 大),
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
下一代。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要点导悟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生长:生物体由 小到的大过程,其特点
为 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喜光植物 喜阴植物 春季开花
秋季开花
动物 鱼背腹颜色、鸟、蛾
大 象 和 狮 子 争 夺 水 源
竞争关系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 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竞争。
螳螂捕食
海鸥捕食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
物 1、适应的普遍性
对
环 境
2、适应的相对性
的 适
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分类法
3.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 C)
A.生殖和发育 B.生长
C.新陈代谢 D.遗传和变异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龙岗初级中学 张元新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生物圈 水圈的大部分
岩石圈的表面
结 论
生物生存的 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 阳光 空气 水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问题: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
些?
非生物因素 光 温度 水 空气等
环
境 因
捕食关系
素
生物因素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植 物
阳 光
1、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故阳光对植物 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2、光对陆生植物分布的影响 3、光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4、光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2.繁殖:生物产生 新个,体其方式多种多样。
低等生物的繁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孢。子生殖
高等生物的繁殖(1)植物:
;(2)
动物:
。
种子生殖、营养生殖
3.二者关系:卵繁生殖、是胎生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已成
为一个成熟个体后,才具有的能力和行为。
4.意义: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生物体
的
重要保障;生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是生生存物和长种期族进延续
机器人 (5)青苔 (6)流星
A.(1)(3)(5) B.(1)(2)(3)(5) C.(2)(4)(6)
D.(4)(6)
2.判断病毒是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C)
A.含有蛋白质和核酸 B.能运动
C.能繁殖
D.能侵染其他生物
3.向日葵在生活过程中要呼吸,需要( B)
A.吸入二氧化碳 ,呼出氧气
B.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的从
外界获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绝大多
数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 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如人( )、
排尿出、汗呼出( )。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
生物部分: 动物
生产者 消费者
细菌、真菌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空气、水、阳光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 是—— 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 了食物链。
如:树 昆虫幼虫 啄木鸟
注: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2、吃与被吃的关系用箭头表示,箭头指向
C.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
D.吸入二氧化碳,呼出二氧化碳
• 4.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屏、蜻蜓点水属于什么生
命活动(D)
• A.美化环境 B.生长
• C.获取营养物质 D.生殖
• 5.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 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 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归为另一类。他们
化的结果。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C)
A.铁 B.蛇毒 C.病毒 D.水
2.下列不属于人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的是( C)
A.挥汗如雨 B.小便 C.呼气 D.大便
3.关于生物的呼吸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植物没有呼吸作用
B.所有的生物都能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只有动物有呼吸作用 D.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 D)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用途
• 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1.下列哪种现象揭示的生物共性不同于其他三种
( D)
A.一粒油菜籽长成油菜植株 B.蝌蚪长成青蛙
C.蘑菇长大
D.种瓜得瓜
2.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
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B)
4.民歌中唱到“种下一粒籽,发了一个芽”说明生
物( )D
A.需要营养
B.是变化的
C.能生长
D.能繁殖
热点示例:
目标一:生物基本特征的判断
1.麻大湖景色优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
察,发现湖内生活着芦苇、鱼、水草、鸭子等各种
生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
错误的是(D)
A.都能生长和繁殖 B.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捕食者。 3、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
分解者。
2、食物网(food web)——在一个生态 系统中 ,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 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自 动调节能力是 有一定限度的 !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如果不按生态 规律办事,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 分布:湿润或较湿润的地方。 •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处于稳定状
态。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 作用:1、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
副业产品 2、改善生态环境,如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等。
有“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之称, 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C.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2.青蛙在水中产卵,卵发育成蝌蚪,蝌蚪长成青蛙,
发育成熟的青蛙又能产卵,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青
蛙的哪一生命现象( ) D
A.排除体内废物 B.繁殖
C.生长
D.生长和繁殖
综合提升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
(1)蝴蝶 (2)珊瑚 (3)黑木耳 (4)智能
应
生物形态结构上的适应
表
现
生物生理特性上的适应
生物行为生态上的适应
三 动 保护色
种物Biblioteka 保在护 外 警戒色性形
适上
应的
拟态
保 护
1、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
色
的
特
点 2、不易识别
警 戒
1、色彩鲜艳,易于识别
色
的
特 点
2、具有恶臭、毒刺或毒毛
拟态的特点
1、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 物或非生物相似 2、不易识别
气体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动物与植物相比,
(动物)的应激性更灵敏一些。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 大),
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
下一代。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要点导悟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生长:生物体由 小到的大过程,其特点
为 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喜光植物 喜阴植物 春季开花
秋季开花
动物 鱼背腹颜色、鸟、蛾
大 象 和 狮 子 争 夺 水 源
竞争关系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 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竞争。
螳螂捕食
海鸥捕食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
物 1、适应的普遍性
对
环 境
2、适应的相对性
的 适
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分类法
3.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 C)
A.生殖和发育 B.生长
C.新陈代谢 D.遗传和变异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龙岗初级中学 张元新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生物圈 水圈的大部分
岩石圈的表面
结 论
生物生存的 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 阳光 空气 水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问题: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
些?
非生物因素 光 温度 水 空气等
环
境 因
捕食关系
素
生物因素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植 物
阳 光
1、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故阳光对植物 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2、光对陆生植物分布的影响 3、光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4、光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2.繁殖:生物产生 新个,体其方式多种多样。
低等生物的繁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孢。子生殖
高等生物的繁殖(1)植物:
;(2)
动物:
。
种子生殖、营养生殖
3.二者关系:卵繁生殖、是胎生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已成
为一个成熟个体后,才具有的能力和行为。
4.意义: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生物体
的
重要保障;生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是生生存物和长种期族进延续
机器人 (5)青苔 (6)流星
A.(1)(3)(5) B.(1)(2)(3)(5) C.(2)(4)(6)
D.(4)(6)
2.判断病毒是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C)
A.含有蛋白质和核酸 B.能运动
C.能繁殖
D.能侵染其他生物
3.向日葵在生活过程中要呼吸,需要( B)
A.吸入二氧化碳 ,呼出氧气
B.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