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越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戏曲”——越剧
摘要:江浙一带的传统戏曲当属越剧,越剧距今也有百年历史了,前辈的传统越剧瑰丽辉煌,现代的发展中的越剧推陈出新、别出心裁,在保留了传统越剧的精髓之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发扬了新时代的“越剧精神”。我与越剧算是有些渊源,因为家里人各个爱看越剧,爱唱越剧,尤其是祖母。从前山里的老人爱好看“搭台戏”,住进城里的祖母虽然看越剧的机会多了,可总有那份莫名的感慨,仿佛这“戏文”都变了味。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许这还是大多数都市老人的感慨吧。
关键词:传统戏曲越剧创新都市老人
中国传统戏曲有京剧、越剧、黄梅戏、梆子等。我是浙江人,我的祖父祖母,父亲,姑姑,都和越剧有很大的渊源。我的祖母是宁波慈城人,打小喜欢越剧,善唱《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我家有个小九妹》、《十八相送》、《楼台会》等都能唱且唱得好。相比祖母,祖父缺少的是一副动听的嗓子,多的是不怕上台的胆气。我的父亲也有一副好嗓子,在人多的场合放不开。姑姑算是遗传了我祖父母的优点吧,学习不好,十四岁便进了余姚市越剧团,很快就成了一番事业,现在已是国家的二级演员了,代表剧目有《皇后易嫁》、《谢阁老》、《五女拜寿等》。可能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吧,我也喜欢上了越剧。
在中国的几大戏曲种类中,越剧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因为越剧以吴侬方言为基础,故江浙一带人听起来较能理解。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区。
越剧唱腔根据几个越剧宗师级人物如“越剧十姐妹”及后来的金彩凤等可以分成袁派、尹派、徐派、范派、毕派、陆派、傅派、王派、戚派、吕派、张派、竺派、金派等。这几种越剧流派唱腔上各有千秋,袁派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尹派深沉隽永、缠绵柔和;徐派华彩俊逸,洒脱流畅,奔放高亢,感情炽热,曲调大起大落,跌宕明显;范派朴素大方,咬字坚实,旋律起伏多变,带男性气质,阳刚之美;毕派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华,袁派的表演技巧,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傅派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表演充沛,细腻有神,有感人以形、动之以情的魅力;王派自然流畅、平易质朴、情意真切;戚派感情真挚浓厚,曲调朴实,花腔不多,但组织严密,节奏鲜明,音型简练并经变化反复出现;吕派质朴细腻、委婉深沉的袁派基础上,增加了其绚丽多彩、雍容花俏的唱腔;张派刚劲挺拔,顿挫分明,声情并茂;竺派细腻妩媚,清新脱俗,唱腔甜润而柔糯;陆派不尚华丽、不喜雕琢、朴实清丽、自然流畅;金派唱腔婉转回荡,吐字清晰,运气自然、富于韵味……
各种越剧唱腔中我最爱尹派,一来尹派好唱,二来是尹派的转音极其圆润动听。尹派源自尹桂芳,艺术特色是“深沉隽永,流畅舒展,缠绵柔和。其唱腔艺术,醇厚质朴,跌宕有致,具有‘圆、润、糯’三大特点”。越剧小生中学尹派的占大多数,有“十生九尹”之称。赵志刚、茅威涛、萧雅都继承发扬了尹派。赵志刚是越剧男演员的代表,清悠婉转的唱腔配上男子的阳刚,“沙漠王子”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而且赵志刚的尹派原味浓,除多了点阳刚气,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属“原汁原味”型;茅威涛出自尹派并改革创新了尹派,可我认为创新得有点过了,因为她把尹派原来的转音优点改成了拖沓的长音,做功方面也
做了很大改变,因此茅的尹派可谓“面目全非”了,所以干脆称这种独特的越剧表演派系为“茅派”,但即便如此,茅为越剧做的贡献还是功不可没;萧雅是我认为最好听的尹派,她把越剧曲调的委婉表现得淋漓尽致,萧雅的尹派保留了尹派的原味,只是稍作了几个调的改变,却使曲子更悠长婉转、更有吸引力、更使人回味、更耐听,用我祖母的话形容就是又翠又糯的声音,让你不得不喜欢上她的萧氏尹派。我喜欢尹派,更爱听萧氏尹派。尤其《何文秀》一段“路遇大姐得音讯,九里桑园访兰英”,闲暇时,喜欢唱来自乐。有时自恋到觉得自己唱得不错,想让父亲评价一下或是让父亲唱几句,可父亲一开口我就自惭形秽了,父亲的《祥林嫂》中贺老六唱段“我老六今年活了三十六,这种事情从未碰到过……”太好听了,我也为父亲没有从事越剧事业而感到遗憾了。
新时代的越剧,编剧们、演员们想方设法别出心裁创新越剧,但转型要想做得好,也是不容易的,做好了相当于开辟了前景,是里程碑的历史贡献,做不好有时“板砖”、骂声一片了。看近年来翻拍的四大名著,评价要是能和老版的划等号那就是很大的成功了,更别说是超越了。新三国、新红楼是惨不忍睹,“雷”声一片,幸好还有新水浒在那顶着,还未杀青的《西游记》,出个剧照已经算是“抛砖引骂”了。所以,创新传统的艺术经典好比是越雷池。但近年来越剧方面,戏剧家们进行的尝试我倒觉得值得肯定。《暗恋桃花源》可以说是一部经典话剧了,可是导演赖声川大刀阔斧地融入了新的元素,其中就包括把“泥土气息浓”的传统越剧元素,除了词曲、演员服装外,调子一律采用的是越剧曲风,这不仅是话剧形式上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越剧得到重视、得到观众肯定的另一种表现。“男女合演”的形式虽然在越剧界已早开先例,早年有越剧《祥林嫂》,袁雪芬和史济华搭档饰演祥林嫂和贺老六;后有赵志刚挑大梁的《沙漠王子》。可是要说越剧界比例占多数的依旧是女演员,许多剧目整个戏都是女演员,所以,这么看来的话要做到真正的“男女合演”是需要花一番功夫的。其中就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培养男演员。打越剧出生它就注定是女孩儿的活儿,男人们虽然也有唱的,可也只是图个乐子,真正登台演出的没几个,都觉得越剧太过委婉,大老爷们儿不好意思,其实,说到底还是传统观念的问题,要不京剧中饰演女角的还都是男戏剧家呢,四大花旦梅兰芳、陈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不也都是大老爷们儿嘛。说到培养新兴越剧男演员,上海越剧团就首先进行了尝试,不光全力支持,而且“以戏保人”,力挺齐春雷、徐标新、顾爱军、邓华蔚、徐莱、俞景岚、郭茜云等几位新人,让这几位年轻的越剧新秀撑台在上海越剧院演出,当然其中不乏最有探索创新精神的“男女合演”发起人赵志刚了。演出虽然反响不大,但问题主要不是观众不适应这种演出形式,而是年轻演员经验少,压不住台,又缺乏观众号召力,而且演出中不乏出现人物情感把握不好、唱腔拿捏不准等技术性问题,即使不是“男女合演”的形式,也不一定有好的反响。总得来说,这一番作为值得肯定,何况新的男演员们越演越好、观众反应也是越来越好,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越剧将成为真正“男女合演”的戏。真正让我感到越剧创新成功的还是《新梁山伯与祝英台》,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腔被彻底得颠覆,冠以尹派唱腔为主,不是说我喜欢尹派就认为它改得好,而是我觉得它被改得恰到好处,谁说主人公唱得一定就不能改呢?只要利于情感抒发,感情表达,就采用。《新梁山伯与祝英台》让人赏心悦目的还不是唱腔,而是表演形式上,新的这种表现形式真正让人领略到舞台剧的唯美。戏中有了一样代表不同情感的象征性的线索物品,那就是扇子。扇子贯穿全剧,将戏曲表演程式和舞蹈相结合,美轮美奂。如“草桥结拜”,运用扇子舞,利用扇子队形的变化将英台与银心、山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