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原理与设计-A卷{南邮}

天线原理与设计-A卷{南邮}
天线原理与设计-A卷{南邮}

毕业设计指导过程记录表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记录表题目3000m3液化气球罐的优化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 级 指导教师董美英职称讲师教研室过控教研室 指导内容记录(一) 首次小组指导,课题下达,指导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毕业设计课题的分配,并详细介绍了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布置了开题报告。 时间:2016年3 月15 日 指导内容记录(二) 指导老师检查每个同学的开题报告,指出各个同学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 时间:2016年3月21日 指导内容记录(三) 指导老师再此检查开题报告,确定没有错误以后,开始讲解设计章节安排,布置下一阶段的任务。 时间:2016年3月30日 指导内容记录(四) 听取各个同学对自己课题设计思路的阐述,指导老师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每个同学的课题的重点进行详细解释,推荐了几本重要的参考文献。 时间:2016年4月6日 指导内容记录(五) 对各个同学说明书的摘要及摘要翻译部分进行检查,指出其中的格式排版错误,并强调摘要的简洁性,要突出设计的重点。 时间:2016年4月11日 指导内容记录(六) 检查第一章绪论部分,敦促向未完成第一章的同学,指导老师对每个同学遇到的问题进行耐心的回答,并对下一章的结构设计计算提出了一些建议。 时间:2016年4月18日 指导内容记录(七) 本次指导过程主要针对的是各个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强调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要严格检查,不能出现差错,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时间:2016年4月26日 指导内容记录(八) 本次主要检查结构设计的计算部分,对说明书中的插图和表格进行了格式的说明,检查无误后,指导老师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强度校核。 时间:2016年5月5日 指导内容记录(九) 指导老师本次对同学设计中的材料选择进行了检查,指出了我们的不足之处,强调说明在选材过程中不仅只能考虑强度要求,也要考虑经济型。 时间:2016年5月9日 指导内容记录(十) 检查校核的最终结果,要求部分同学在计算的同时要画出弯矩图和受力示意图,不能只是单纯的计算。 时间:2016年5月13日 指导内容本次检查指导时,基本都已经完成了设计说明书,老师对其中的格

SQL语言的应用 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与数据库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 指导教师:茅苏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4*2 实验时间:2012年9月28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练习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产品,熟练使用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 掌握SQL语言中常用的语句:用DDL创建基本表;用DML插入、修改、删除数据;用QL查询数据等。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个人计算机; 软件:MS SQL SERVER环境。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用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10001927db 操作步骤:1、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 右键 新建SQL Server注册 下一步 在左侧的“可用的服务器”栏选中或输入CC-PC,点击中间 的添加,将CC-PC添加到右侧的“添加的服务器”栏 下一步 选中“登录时使用Windows身份认证”,然后点击下一步 选中“在 现有SQL Server组中添加SQL Server”,然后点击下一步 完 成 关闭。 2、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下面可用的已注册子组里面的数据库→ 右键→新建数据库→输入数据库名称10001927db 2.用查询分析器在上一步创建的数据库中完成以下功能 (1)进入查询分析器并选择操作的数据库 操作步骤:1、开始→程序→MS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确认SQL Server(s)为CC-PC 选择Windows身份认证 点击确定 2、在工具栏的下拉链表种选择名为10001927db的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学生、课程和选课,写出DDL语句。 要求:需为每张表建立主键,其他完整性约束可自己添加。

毕业设计导师指导记录

毕业设计导师指导记录时间指导要点记录 2015 年01 月25 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框架要求,根据任务书要求,收集有关资料,参与工程实践,熟悉图纸意图表达,掌握工程量计算,软件使用,特别是施工进度计划图的绘制,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 2015 年03 月24 日指导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查阅相关文献,明确课题的要求及主要内容,对各人所查找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拓展、修改并提出自己的创新之处,同时对不懂之处进行解答。 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 2015 年04 月08 日指导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对施工的工期安排、资源安排,以及管理机构的编制。 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 2015 年04 月16 日指导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及运用Word、广联达、梦龙等工具,开始进行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完成现场布置图。 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

时间指导要点记录 2015 年04 月28 日指导结合自己的题目,对毕业设计进行了认真撰写,初步完成设计初稿,充实文章内容,要求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 2015 年05 月08 日要求本周开始交初稿,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提出了修改部分内容的意见。同时,按照学校的基本论文格式,指出存在许多问题,及需要更改字体。 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 2015 年05 月18 日根据所交上来修改毕业设计进行最后的查看,没有较大的问题,指导学生提交毕业设计。 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 2015 年1 月15 日按照学校的要求步骤开展工作,了解学生具备基本设计方法与手段,有了一定基本理论知识,已有设备、软件、资料使毕业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可以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 (注:原则要求重要指导内容不少于6次,由教师填写)

南邮通信原理真题

南邮通信原理真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南京邮电大学 201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选择填空题 选项在本题末。有些选项可以重复选,也可以从不选。 1.信息量定义的原则,它是消息出现(1)的(2)函数,它还必须满足(3)。 2.模拟信道数学模型是(4);二进制数字信道模型是(5)。 3.若单音调制时,双边带DSB调整值的输出信噪比为SNR=S i/n0f m,其中fm为调制信号带宽,si为接受信号功率,n0为信道噪声功率谱。则下列调制的输出信噪比分别为:调制指数为1的AM调制为(6);SSB调制为(7);调制指数为2的FM调制(8)。 4.时域均衡采用(9)滤波器,以消除(10)。 5.数字已调信号的检测=(11)+(12)。 6.格雷码的作用是在数字调制中使得码字的(13)距离与星座点的(14)距离相适应。 7.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控制差错的方法有(15)、(16)和(17)三大类。

8.扩展频谱通信用低速率的(18)序列对高速率的(19)序列进行(20),因而提高信号的(21)能力。在无线信道上传输,它能够提供(22)。尽管它占用的频带增大,但是与(23)相结合,不会降低(24)。 9.载波同步和符号同步都可以采用(25)法和(26)法。 a)(1/3)SNR n)汉明 b) 6SNR o)横向 c) ARQ p)解调 d) FEC q) 抗干扰 e) HARQ r)可加性 f) SNR s)调制 g) s0(t)=f[s i(t)]+n(t) t)码分多址 h) PN u)码间干扰 i)抽样判决 v)欧式 j)单调减 w)频带利用率 k)导频辅助 x)信号变换

毕业设计指导记录第一周

毕业设计指导记录(于玲玲)—第一周 一、第一周周二前下载或借阅资料,不借阅资料者需在设计教室。所需下载的资料有: 建筑结构规范大全2013、AUTOCAD、天正建筑、天正结构、PKPM软件、各种建筑和结构施工图等,在网络平台(校外网登陆:)上下载。周三开始可以将建筑设计方案给老师检查,第一周必须将方案上交。手绘或电绘单线图(双线也可),按比例,A4、A3纸均可。 住宅可只绘车库小棚层和标准层、宿舍只绘标准层、教学楼、办公楼、商场若上下布局不同应分别绘制。根据既有建筑方案绘施工图的同学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但需指导教师同意。 二、每周二3、4节为集中上课时间,五教602,如果不上,将另通知。 三、学生尽量准备手提电脑,在教室做设计,不允许在宿舍做。前三周,学生根据自己的题目自行参观建筑物,或根据面试、实习、找工作等经历,写毕业实习报告,实习不统一组织,由学生自己找时间进行。 四、教师指导时间,每周至少两次到教室,其余时间不定期,学生每天必须到设计教室。其他组指导教师的时间安排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五、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指导记录等每次的讲课内容均可从结构力学网络平台下载(账号2009yulingling,密码123)。 六、建筑设计的准备工作:阅读大量的建筑施工图,参观大量已建成的建筑物,阅读相关规范条文中的相关规定,仔细阅读毕业设计任务书,有些阅读和参观工作在寒假就应该完成,并形成自己的建筑外形,如矩形、弧形、L形、U形、蝶形等等。建筑设计的常用规范,见《常用建筑规范摘录2013修订》,里面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宿舍建筑设计规范等;结构设计的常用规范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SQL语言的应用实验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2013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学生学号11003829 学生姓名____林钢_____ 指导教师胥备

SQL语言的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 指导教师:胥备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4*2 实验时间:2014年3月18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练习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产品,熟练使用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 掌握SQL语言中常用的语句:用DDL创建基本表;用DML插入、修改、删除数据;用QL查询数据等。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个人计算机; 软件:MS SQL SERVER环境。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用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M11003829 操作步骤:1、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右键→新建SQL Server注册→下一步→在左侧的“可用的服务器”栏选中或输入CC-PC→点击中间 的添加将CC-PC添加到右侧的“添加的服务器”栏→下一步→选 中“登录时使用Windows身份认证”→点击下一步→选中“在现 有SQL Server组中添加SQL Server”→点击下一步→完成→关 闭。 2、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下面可用的已注册子组里面的数据库→ 右键→新建数据库→输入数据库名称M11003829 2.用查询分析器在上一步创建的数据库中完成以下功能 1)进入查询分析器并选择操作的数据库 操作步骤:1、开始→程序→MS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设置:确认SQL Server(s)为CC-PC 选择Windows身份认证 确定 2、在工具栏的下拉链表种选择名为M11003829的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学生、课程和选课,写出DDL语句 建立学生表、插入数据。 学生 学号姓名年龄性别 S1 WANG 20 M S2 LIU 19 F S3 CHEN 22 M S4 WU 19 M S5 LI 21 F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VARCHAR(7) NOT NULL, SNAME VARCHAR(10)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SEX VARCHAR(7), Primary Key(SNO), ); use M11003829;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1' ,'WANG', '20',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2', 'LIU','19',' F');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3', 'CHEN' ,'22',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4', 'WU', '19',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5', 'LI', '21', 'F'); 建立课程表、插入数据。

毕业论文指导手册指导老师指导记录

毕业论文指导手册指导老师指导记录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毕业论文指导手册指导老师指导记录 说明:指导老师指导记录总共6次,请各位同学按照法学院网站上公布的毕业论文写作进度确定每次指导记录的时间。同时根据自己的论文选题和实际情况,可稍作调整。 第一次 1.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布置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总体要求与进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院的部署,积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2.根据指导老师提前公布的参考选题和该生自己的兴趣初步选定毕业论文选题。 3.要求学生阐明针对本选题,已经掌握的文献与资料,重点是关于本选题,学生自己有何见解。坚决坚持“有资料,没想法,不写;有想法,没资料,不写”的论文开题与写作原则。 4.要求学生尽快拟定基于本选题的初步论文框架和开题报告。 第二次 1.针对学生初步拟定的论文框架和开题报告,提出修改与完善的意见。2.针对学生进一步搜集的与本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与资料进行交流与分析,指导学生撰写本论文选题的文献综述。特别指出,文献综述的撰写,对于厘清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挖掘本选题的写作空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定要认真对待。同时,对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进行了指导。

3.布置学生搜集与本论文选题相关的外文参考文献,并就如何查找外文文献进行了指导。 第三次 1.审定学生的开题报告。 2.审阅学生提交的文献综述初稿,从内容和形式方面提出修改意见。3.审查学生搜集的外文参考文献,布置外文翻译工作,并就如何进行外文翻译进行指导。强调外文翻译尽量要意译,而且要做到“信、达、雅”。 4.布置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初稿。要求学生在开题报告拟定的论文框架、结构下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并就如何引用他人的观点与论述进行指导。 第四次 1.审阅学生的外文翻译初稿,就外文翻译的内容和形式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2.审查学生的文献综述修改稿,并最终定稿。 3.审查学生的毕业论文初稿。针对学生在毕业论文初稿写作过程中对论文结构作出微调问题、某些观点的成立与否问题、如何加强论证等问题进行指导,并就毕业论文的格式与规范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就毕业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的提炼与归纳进行指导。 第五次 1.修改审定学生毕业论文的外文文献翻译。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PCM编译码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加电后,将交换模块中的跳线开关KQ01置于左端PCM编码位置,此时MC145540工作在PCM编码状态。 2. 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 (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观测: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输出时钟信号(TP503),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抽样时钟信号与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同步沿、脉冲宽度等)。 (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 3. PCM编码器 (1)方法一: (A)准备:将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跳线开关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 (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分析为什么采用一般的示波器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 (2)方法二: (A)准备:将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将交换模块内测试信号选择开关K001设置在内部测试信号(左端)。此时由该模块产生一个1KHz的测试信号,送入PCM编码器。(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内部测试信号(TP501)做同步(注意:需三通道观察)。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帧同步时隙信号、发送时钟的对应关系。 4. PCM译码器 (1)准备: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K504设置在正常位置,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此时将PCM输出编码数据直接送入本地译码器,构成自环。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 (2) 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解码器输出信号端(TP506)和编码器输入信号端口(TP501),观测信号时以TP501做同步。定性的观测解码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质量、电平、延时。 5. PCM频率响应测量:将测试信号电平固定在2Vp-p,调整测试信号频率,定性的观测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电平。观测输出信号信电平相对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相对关系。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用信号的表示 【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MATLAB的信号工具箱来表示常用信号的方法。 【实验环境】 装有MATLAB6.5或以上版本的PC机。 【实验内容】 1. 周期性方波信号square 调用格式:x=square(t,duty) 功能:产生一个周期为2π、幅度为1±的周期性方波信号。其中duty表示占空比,即在信号的一个周期中正值所占的百分比。 例1:产生频率为40Hz,占空比分别为25%、50%、75%的周期性方波。如图1-1所示。 clear; % 清空工作空间内的变量 td=1/100000; t=0:td:1; x1=square(2*pi*40*t,25); x2=square(2*pi*40*t,50); x3=square(2*pi*40*t,75); % 信号函数的调用 subplot(311); % 设置3行1列的作图区,并在第1区作图plot(t,x1); title('占空比25%'); axis([0 0.2 -1.5 1.5]); % 限定坐标轴的范围 subplot(312); plot(t,x2); title('占空比50%'); axis([0 0.2 -1.5 1.5]); subplot(313); plot(t,x3); title('占空比75%'); axis([0 0.2 -1.5 1.5]);

图1-1 周期性方波 2. 非周期性矩形脉冲信号rectpuls 调用格式:x=rectpuls(t,width) 功能:产生一个幅度为1、宽度为width、以t=0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矩形波信号。该函数横坐标范围同向量t决定,其矩形波形是以t=0为中心向左右各展开width/2的范围。Width 的默认值为1。 例2:生成幅度为2,宽度T=4、中心在t=0的矩形波x(t)以及x(t-T/2)。如图1-2所示。 t=-4:0.0001:4; T=4; % 设置信号宽度 x1=2*rectpuls(t,T); % 信号函数调用 subplot(121); plot(t,x1);

【VIP专享】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 课程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任课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题 目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 评分内容评分标准总分评分 平时成绩10%认真对待课程设计,遵守实验室规定,上机不迟到早退,不 做和设计无关的事。 10数据设计是否完整、合理10流程设计是否全面、深入10 设计内容 30% 界面设计是否美观易用10 文档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清晰10 文档写作 20%文档格式是否符合要求10运行效果20 系统运行 40%现场问题的回答20 总评分 其他问题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翟丹妮日期2015.6.10

……系统设计与开发 一.问题描述 1.场景介绍 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2.存在的问题 数据录入方式的问题,查询问题,sql语言的编写 3.解决方式 你的系统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使用ACCESS数据库来处理 二.系统分析 1.用户分析 教师、学生 2.流程分析 设计学生数据结构,输入信息,排版建立窗体搜索 3.数据分析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班级代号)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师代号) 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考试时间) 教师(教师代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1)构建一个教学管理关系数据库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班级代号)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师代号) 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考试时间) 教师(教师代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4.功能分析 针对各类用户,你的系统打算分别提供哪些功能 学生成绩的录入,搜索,排名等

毕业生论文指导教师联系记录表

XXX与XXXX学院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联系记录表 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了解毕业论文所选题的方向,撰写开题报告, 给出 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修改意见,修改文档格式规范问题。 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有了选题后,就要查阅论文的相关资料以及书写时注意论文的书写格式, 要清楚哪个地方能用什么资料?用什么?哪个地方不能用?为什么不能用?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导师重点指导阅读相关资料,并指点写作方法以及相关的执行过程。 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就一些关于毕业论文计划进程表的制定等方面的问题。导师对我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指导。 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开题报告,完善开题报告内容,导师重点指导阅读相关资料,并指点写作方法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在导师的指导下尝试撰写论文初稿,一方面总结别人的结果,另一方面, 在别人结果基础上,得到自己一点相关的内容,力求有自己的观点。 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完成初稿,交给导师,老师对初稿做出修改,提示论文观点存在的问题, 调整文章布局,在行文、语言表达等提出观点。 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在导师的指点下,将论文初稿进行论文框架的调整,与导师讨论哪些方面可以继续补充完善;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初稿后,定稿前。按照毕业生论文设计格式,仔细修改,包括论文标题, 字体大小,字体,以及参考文献格式。 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根据论文格式的要求,导师对上一稿做出修改。并对文献综述进行指导指导时间:指导内容:论文定稿,在导师的指导下,自己再修改一遍,上交电子版论文。包括论文正文,论文封面,论文目录,开题报告以及论文指导过程。

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对论文格式进行修正,最后定稿,形成论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熟悉掌握MATLAB软件的应用,学会对一个连续信号的频谱进行仿真,熟悉sigexpand(x2,ts2/ts1)函数的意义和应用,完成抽样信号对原始信号的恢复。 二.实验内容 设低通信号x(t)=cos(4pi*t)+1.5sin(6pi*t)+0.5cos(20pi*t); (1)画出该低通信号的波形 (2)画出抽样频率为fs=10Hz(亚采样)、20Hz(临界采样)、50Hz(过采样)的抽样序列 (3)抽样序列恢复出原始信号 (4)三种抽样频率下,分别分析对比模拟信号、离散采样信号、恢复信号的时域波形的差异。 原始信号与恢复信号的时域波形之差有何特点?有什么样的发现和结论? (5)三种抽样频率下,分别分析对比模拟信号、离散采样信号、恢复信号的频域特性的差异。 原始信号与恢复信号的频域波形之差有何特点?有什么样的发现和结论? 实验程序及输出结果 clear; close all; dt=0.05; t=-2:dt:2 x=cos(4*pi*t)+1.5*sin(6*pi*t)+0.5*cos(20*pi*t); N=length(t); Y=fft(x)/N*2; fs=1/dt; df=fs/(N-1); f=(0:N-1)*df; subplot(2,1,1) plot(t,x) title('抽样时域波形') xlabel('t') grid; subplot(2,1,2) plot(f,abs(Y)); title('抽样频域信号 |Y|'); xlabel('f'); grid;

定义sigexpand函数 function[out]=sigexpand(d,M) N=length(d); out=zeros(M,N); out(1,:)=d; out=reshape(out,1,M*N); 频域时域分析fs=10Hz clear; close all; dt=0.1; t0=-2:0.01:2 t=-2:dt:2 ts1=0.01 x0=cos(4*pi*t0)+1.5*sin(6*pi*t0)+0.5*cos(20*pi*t0); x=cos(4*pi*t)+1.5*sin(6*pi*t)+0.5*cos(20*pi*t); B=length(t0); Y2=fft(x0)/B*2; fs2=1/0.01; df2=fs2/(B-1); f2=(0:B-1)*df2; N=length(t); Y=fft(x)/N*2;

毕业论文指导记录 毕业论文指导记录

毕业论文,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毕业论文指导记录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毕业论文指导记录毕业论文指导记录 一、2014年1月8日办公楼514办公室 老师对我们进行了集中教学和分别指导,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对我们进行了论文选题方向的指导,每个人都确定了大致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 对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内容要求和引用文献的要求以及格式要求进行了简要说明。 为我们推荐了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建议我们在先阅读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论文和权威文献,开阔眼界,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

建议我们思考论文所采用的具体题目与研究设计,以便下次交流指导。二、2014年1月20日办公楼514办公室 确定论文的题目,老师针对题目的可行性、研究意义和价值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指导,最终确定了题目。 互相交流在阅读相关期刊、文献方面遇到的问题,汲取他人经验,并集中解决问题,最后由老师进行解答与总结。 确定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每个人提出了论文中需要运用的理论,老师听取了理由并作出了指导。 规划了论文的写作计划,确定了在3月初提交初稿。 三、2014年3月20日办公楼514办公室 在互相阅读的前提下,针对每一位同学的初稿进行相互讨论,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老师对论文初稿的结构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在论文的行文和思想表达上给予了修改意见。

针对论文中引用不规范的问题老师进行了强调,要求引用需要有清晰、明确的标识和来源。 四、2014年4月10日办公楼514办公室 对论文第二稿进行了审阅,对论文中存在的摘要概括性不足,研究设计阐述不详细,结果呈现条理不清晰,理论分析不够深入等具体问题分别进行了指导。 对论文的研究发现与分析部分提出了建议,逐条概括研究发现并一一对应进行理论分析。 五、2014年4月15日办公楼514办公室 分别对每个人论文中所涉及的内容问题进行了指导。 对论文的具体格式提出了修改建议,包含字体、字号、行距等具体要求以及注释、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 对论文的目录提出了要求,目录要求三级标题,尽量使用陈述句。 对论文的附录提出了要求,采用访谈方法,需要附上访谈提纲和访谈内容笔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I报告 题目:课程设计 班级:44 姓名:范海霞 指导教师:黄双颖 职称: 成绩: 通达学院 2015 年 1 月 4 日

一:SPSS的安装和使用 在PC机上安装SPSS软件,打开软件: 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描述统计和行列计算,还包括在基本分析中最受欢迎的常见统计功能,如汇总、计数、交叉分析、分类比较、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等。具体如下: 1.数据访问、数据准备、数据管理与输出管理; 2.描述统计和探索分析:频数、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分析、分布分析与查看、正态性检验与正态转换、均值的置信区间估计; 3.交叉表:计数;行、列和总计百分比;独立性检验;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性测度; 4.二元统计:均值比较、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5.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距离分析; 6.线性回归分析:自动线性建模、线性回归、Ordinal回归—PLUM、曲线估计; 7.非参数检验:单一样本检验、双重相关样本检验、K重相关样本检验、双重独立样本检验、K重独立样本检验; 8.多重响应分析:交叉表、频数表; 9.预测数值结果和区分群体:K-means聚类分析、分级聚类分析、两步聚类分析、快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最近邻元素分析; 10. 判别分析; 11.尺度分析; 12. 报告:各种报告、记录摘要、图表功能(分类图表、条型图、线型图、面积图、高低图、箱线图、散点图、质量控制图、诊断和探测图等); 13.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文件管理; 二.数据文件的处理 SPSS数据文件是一种结构性数据文件,由数据的结构和数据的内容两部分构成,也可以说由变量和观测两部分构成。定义一个变量至少要定义它的两个属性,即变量名和变量类型其他属性可以暂时采用系统默认值,待以后分析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再对其进行设置。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单击“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窗界面,即可对变量的各个属性进行设置。 1.创建一个数据文件数据 (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新建一个数据文件,进入数据编辑窗口。窗口顶部标题为“PASW Statistics数据编辑器”。 (2)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 实 验 报 告

实验一 数字基带信号实验(AMI/HDB3)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 、HDB 3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 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 3(AMI )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二、 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 )、传号交替反转码(AMI )、三阶高密度 双极性码(HDB 3)、整流后的AMI 码及整流后的HDB 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 3/AMI 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 3、AMI 译码输出波形 三、 基本原理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EL-TS-M6)、AMI/HDB 3编译码模块(EL-TS-M6)。 BS S5S4S3S2S1 BS-OUT NRZ-OUT CLK 并 行 码 产 生 器 八选一 八选一八选一分 频 器 三选一 NRZ 抽 样 晶振 FS 倒相器 图1-1 数字信源方框图 010×0111××××××××× ×××××××数据2 数据1 帧同步码 无定义位 图1-2 帧结构 四、实验步骤 1、 熟悉信源模块和HDB3/AMI 编译码模块的工作原理。 2、 插上模块(EL-TS-M6),打开电源。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模块上的各种信号波形。 用FS 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进行下列观察: (1) 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NRZ-OUT 和BS-OUT ,对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数字信源单元是否已正常工作(1码对应的发光管亮,0码对应的发光管熄);

南邮单片机实验报告

南邮单片机实验报告 篇一: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 XX / XX 学年第二学期)? ?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一、数据库原理第一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 数据库表的建立与管理【二】、实验目的: 学习数据库及表的建立、删除、更新等操作。 注:本次实验题目,除了特殊要求,以T-SQL为主,并将所有语句标注好题号,留存在查询界面上,方便检查。【三】、实验题目及其解答: 1、创建一名为‘test’的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test 2、在“test”数据库中新建一张部门表“部门”,输入列:name(char,10位),ID(char,7位),manager (char,10位)各列均不能为空值。

Solution: use test CREATE TABLE 部门 (ID CHAR(7) NOT NULL,name CHAR(10) NOT NULL,manager CHAR(10) NOT NULL) 结果: 3、在“test”数据库中新建一张员工表,命名为 “员工”。在表中输入以下各列: name(char,10位),personID(char,7位),Sex(char,7位),birthday(datetime),deptID(char,7位),各列均不能为空值。 CREATE TABLE 员工 (name CHAR(10) NOT NULL, personID CHAR(7) NOT NULL, sex CHAR(7) NOT NULL, birthday datetime NOT NULL, deptID CHAR(7) NOT NULL) 结果: 4、修改表的操作练习: 1)将‘部门’表中的列ID设为主键; 2)将‘员工’表中personID设为主键,并将deptID设置为外键,关联到‘部门’表上的‘ID’列; 3)在‘部门’表中,添加列quantity(char, 5); 4) 删除‘员工’表中的列‘sex’; 5)修改‘员工’表中列name为(varchar,8) ALTER TABLE 部门 ADD CONSTRAINT C1 PRIMARY KEY(ID) ALTER TABLE 员工ADD CONSTRAINT C2 PRIMARY

南邮通信原理 实验二 BPSK_BDPSK 传输系统综合实验 (1)

实验二BPSK/BDPSK 数字传输系统综合实验 一、实验原理 (一)BPSK 调制 理论上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可以用幅度恒定,而其载波相位随着输入信号m (1、0码)而改变,通常这两个相位相差180°。如果每比特能量为E b ,则传输的BPSK 信号为: )2cos(2)(c c b b f T E t S θπ+= 其中 ???===11800000 m m c θ (二)BPSK 解调 接收的BPSK 信号可以表示成: )2cos(2)()(θπ+=c b b f T E t a t R 为了对接收信号中的数据进行正确的解调,这要求在接收机端知道载波的相位和频率信息,同时还要在正确时间点对信号进行判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载波恢复与位定时恢复。 1、载波恢复 对二相调相信号中的载波恢复有很多的方法,最常用的有平方变换法、判决反馈环等。 在BPSK 解调器中,载波恢复的指标主要有:同步建立时间、保持时间、稳态相差、相位抖动等。 本地恢复载波信号的稳态相位误差对解调性能存在影响,若提取的相干载波与输入载波没有相位差,则解调输出的信号为212) ()('b b T E t a t a =;若存在相差Δ,则输出信号下降cos 2Δ倍,即输出信噪比下降cos 2Δ,其将影响信道的误码率性能,使误码增加。对BPSK 而言,在存在载波恢复稳态相差时信道误码率为: ]cos [210 ?= N E erfc P b e 2、位定时 抽样时钟在信号最大点处进行抽样,保证了输出信号具有最大的信噪比性能,从而也使误码率较小。在刚接收到BPSK 信号之后,位定时一般不处于正确的抽样位置,必须采用一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抽样定理 实验二 CVSD编译码系统实验 实验一抽样定理 一、实验目的 所谓抽样。就是对时间连续的信号隔一定的时间间隔T 抽取一个瞬时幅度值(样值),即x(t)*s(t)=x(t)s(t)。在一个频带限制在(0,f h)内的时间连续信号f(t),如果以小于等于1/(2 f h)的时间间隔对它进行抽样,那么根据这些抽样值就能完全恢复原信号。 抽样定理告诉我们:如果对某一带宽有限的时间连续信号(模拟信号)进行抽样,且抽样速率达到一定数值时,那么根据这些抽样值就能准确地还原信号。这就是说,若要传输模拟信号,不一定要传输模拟信号本身,可以只传输按抽样定理得到的抽样值。 二、功能模块介绍 1.DDS 信号源:位于实验箱的左侧 (1)它可以提供正弦波、三角波等信号,通过连接P03 测试点至PAM 脉冲调幅模块的32P010 作为脉冲幅度调制器的调制信号x(t)。抽样脉冲信号则是通过P09 测试点连至PAM 脉冲调幅模块。 (2)按下复合式按键旋钮SS01,可切换不同的信号输出状态,例如D04D03D02D01=0010 对应的是输出正弦波,每种LED 状态对应一种信号输出,具体实验板上可见。 (3)旋转复合式按键旋钮SS01,可步进式调节输出信号的频率,顺时针旋转频率每步增加100Hz,逆时针减小100Hz。 (4)调节调幅旋钮W01,可改变P03 输出的各种信号幅度。 2.抽样脉冲形成电路模块 它提供有限高度,不同宽度和频率的抽样脉冲序列,可通过P09 测试点连线送到PAM 脉冲调幅模块32P02,作为脉冲幅度调制器的抽样脉冲s(t)。P09 测试点可用于抽样脉冲的连接和测量。该模块提供的抽样脉冲频率可通过旋转SS01 进行调节,占空比为50%。 3.PAM 脉冲调幅模块 它采用模拟开关CD4066 实现脉冲幅度调制。抽样脉冲序列为高电平时,模拟开关导通,有调制信号输出;抽样脉冲序列为低电平,模拟开关断开,无信号输出。因此,本模块实现的是自然抽样。在32TP01 测试点可以测量到已调信号波形。 调制信号和抽样脉冲都需要外接连线输入。已调信号经过PAM 模拟信道(模拟实际信道的惰性)的传输,从32P03 铆孔输出,可能会产生波形失真。PAM 模拟信道电路示意图如下图所示,32W01(R1)电位器可改变模拟信道的传输特性。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记录范文.docx

江苏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题目基于 https://www.360docs.net/doc/f916329446.html,的航空订票系统设计与开发 学号姓名从新霞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3计本 1指导教师姓名石鲁生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学生填写指导老师填写日期指导记录进度情况签名和指导老师讨论论文选题,说出自己的想法,综合老师意见 确定选题。 指导查阅、收集相关课题材料。 向指导老师汇报收集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资料和文献, 并说明问题。 2017.2.5 导师介绍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格式和相关注意事项。 导师指导修改开题报告等几个文档。 向导师请教系统上遇到的问题,导师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017.3.4

向导师演示完成的系统,我并针对导师提出的优化意 见进行修改。 注: 1、学生应认真、规范填写教师指导情况;2、指导老师进度情况填写:正常、偏慢等评价; 3、原则上每周指导一次,记录不低于十次。 日期指导记录进度情况签名 2017.4.3 2017.5.3 2017.5.5 2017.5.9向导师演示修改后的系统,并确定系统最终版。 导师规划论文的写作计划,确定在 5 月初提交论文初稿。 导师对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并在论文的行文和思想表达上给予修改意见。 导师针对论文中的不规范处细心标注,并讲解如何修改。 导师对第二稿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图表规范不符需修改。 导师对第三稿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对文中的具体格式提出修改意见,如行距、字号等。

导师针对答辩 PPT进行提出修改意见,字体有点小、 字体有点小、截图分类展示。 导师贴心准备预答辩,并讲了答辩的注意事项。 注: 1、学生应认真、规范填写教师指导情况;2、指导老师进度情况填写:正常、偏慢等评价; 3、原则上每周指导一次,记录不低于十次。

南邮 数据库报告

/ 学年第学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年月

实验一 一、实验题目:了解SQL Server 2005与设计数据库模型 二、实验目的:了解SQL Server 2005,熟悉如何在SQL Server 2005环境下建数据库和表,学会建数据库、表、视图的操作 三、实验内容: 1.打开SQLServer,建立一个新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 首先,我们建立相关表结构。本实验表结构如下所示:Student (Sno, Sname, Sex,Sage,Sdept); SC (Sno, Cno, Grade); Course (Cno, Cname,Cpno,Credit); 以上数据库表的含义为: Student—学生:Sno(学号),Sname(学生姓名),Sex(性别),Sage(年龄),Sdept(系) Course—课程:Cno(课程号),Cname(课程名),Cpon (选课人数),credits(学分) SC—成绩:Sno(学号),Cno(课程号),Grade(成绩)(1) 创建表 鼠标右键单击所要建表的数据库,“新建”→“表…”弹出如图1所示界面,在别名里输入字段名,然后选择数据类型,确定数据长度,是否允许为空。也可以填写有关列的部分属性。

图1 (2)修改表 在相应的数据库中选定要修改的名,右键单击,或选择菜单“操作”,选择“设计表”,弹出如图2所示界面,可以对表的列进行修改,增加或删除列等操作。 图2 (3)删除表 选择要删除的表,右键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删除,踏出如图3所示的界面,选择按钮“全部除去”。 图 3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基本数字调制实验范晨晨 201300800596 13级通信工程二班 实验一 ASK调制及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键控产生ASK信号的方法。 2、掌握ASK非相干解调的原理。 (二)实验器材 1、主控&信号源、9号模块各一块 2、双踪示波器一台 3、连接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振幅键控是利用载波的幅度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其频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变。在2ASK中,载波的幅度只有两种变化状态,分别对应二进制信息“0”或“1”。在本次实验中,采用键控法进行调制,解调则采用非相干解调,即将基带信号和载波直接相乘,已调信号经过半波整流、低通滤波后,通过门限判决电路解调出原始基带信号。 (四)实验过程&波形分析 实验项目一 ASK调制 1、连线,设置主控菜单,将模块9的开关S1拨为0000。 2、此时系统的初始状态为:PN序列输出频率为32kHz,调节128kHz载波信号峰峰值为3V。

由图可知,纵向每一大格代表500mV ,共有6个大格,即峰峰值为3V 。 3、以9号模块TH1为触发,用示波器同时观测9号模块TH1和TH4,验证ASK 调制原理。 右图是左图的局部放大图像。由上图观察可知,在调制输入信号为0时,调制输出信号幅值为0;在调制输入信号为1时,调制输出信号为余弦载波,由此可验证ASK 的调制原理。 因为PN 序列输出频率为32kHz ,载波信号频率为128kHz ,所以一个码元应对应4个载波周期。读图可知,横向一个大格为20μS ,则一个码元占据约1.5个大格,恰好对应4个载波周期。 4、将PN 序列输出频率改为64kHz ,观察载波个数是否发生变化。 左图为更改PN 输出频率的界面,右图为更改频率后的调制输入信号与调制输出信号。因为PN 序列输出频率为64kHz ,载波信号频率为128kHz ,所以一个码元应对应2个载波周期。读图可知,横轴中一个大格为10μS ,则一个码元占据约1.5个大格,恰好对应2个载波周期。 由此可知,PN 序列输出频率(即码元发送频率)从32kHz 变为64kHz ,使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