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7南大文艺学研真题

96-17南大文艺学研真题
96-17南大文艺学研真题

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吴文亮整理

【文艺学】

【1997——2017】

南京大学199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

一简要概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的论述。

二鲁迅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学时代”?试从这一时期美学与文艺理论的繁荣及其特点加以阐释。

三简要概述二十世纪西方形式批评及其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四试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五试论艺术与科学的区别。(每小题20分,共五题)

南京大学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

一、简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传统。

二、随着《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的出现,明代文学批评中出现了关于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相互关系问题的不同见解,请举例说明,并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简释柏拉图的“理式”概念,并就其主要美学观点进行评述。

四、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德国诗人歌德提出哪些观点?试就其现实意义谈谈自己的看法。(共四题每小题25分)

南京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

1形象思维2艺术传达3文学流派 4杂文 5灵感

二、问答题每题20分

1柏拉图关于灵感的看法有几种?它们分别出自何处?具体内容是什么?

2中国的意境范畴与西方的典型范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关于文学想象活动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南京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

一、简答题:辨析下列各对概念。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高雅文艺与通俗文艺

2优美与崇高

3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

4文艺心理学与文艺社会学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对其当代意义的认识。

2简述先秦儒道两家的文学观念,并说明这些观念对中国文论的发展有何影响。

3建国50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有哪些变化的发展?你怎样看待文学的本质问题?

南京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

一、简答题(说明所列论述出于何人何著作,并对其内容作简要的阐释和评析。每小题10分共40分)

二、1类别意义上的艺术品是:1人工制品;2代表某种社会制度(即艺术世界)的一个人或一些人授予它具有欣赏对象资格的地位。

三、2把直觉作为艺术的定义,就已经给艺术下了完整的定义。

四、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是鸟兽草木之名。

五、4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六、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七、1 略论经济与文学的关系。

八、2 略论文学与科学的异同

九、3 略论文艺学理论和方法的多样性。

【语言文学基础卷——文艺学部分(16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文学由于()功能的作用而产生其他一些社会功能,如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等。

2 电影和电视以蒙太奇即()为独特的结构方式。

3 “寓教于乐”最早是由()提出的。

4 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关系的命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 19世纪法国文学史家丹纳提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于:

A种族,环境和时代B阶级,环境和时代

C政治,经济和时代D民族,阶级和时代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42分)

1 灵感

2 艺术真实

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

一、简答题:(任选四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命题对认识文学的性质有什么启发?

2 艺术起源研究有什么现实意义?

3 抒情散文和诗歌在抒情表意方面有什么不同?

4 谈谈对文化批评的看法。

5 举出三种我国目前比较重要的文学评论刊物,并谈谈其各自的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试简述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并略加评析。

2 试简述我国古代文论中有关“文”与“道”关系的论述,并说明其对创作实践的影响。

3 略论艺术传达。

【语言文学基础——文艺学部分(18分)】

一、填空题。(30)

二、 1、文艺只是对理念世界的摹本-现实世界的摹仿,因此只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着三层”,这话是( )说的。

三、 2、“文所以载道”是由()提出来的。

四、 3、灵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五、4、古典主义对艺术形式的规范化要求是()。

六、选择题。(每题2分,计28分)

七、 1、叙事类文学中的三要素是指:

八、A结构,情节,人物B人物,语言,环境

九、C人物,情节,环境D语言,结构,情节

十、 2、称典型人物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

十一、A恩格斯 B别林斯基 C巴尔扎克 D高尔基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42分)

1 悲剧

2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学卷——文艺学部分(25分)】

1简述文学社会作用的系统性。(必答题,25分)

【语言文学基础——文艺学部分(21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计52分)

1 弗洛伊德在《》一文中提出,文学创作是作家的白日梦的结果,它和夜间梦一样,都是被压抑的本能欲望经过改装以后的实现。

2 “诗言志”的说法最早出现于()。

3 现代派诗人艾略特提出诗人表达思想感情需要找到一种(),即包括物体、情景、事件、掌故等构成的意象体系。

4 人物、情节和()是叙事类文学题材的三个主要因素。

5 审美创造中的主体情感活动包括主题对课题的情感反映、()和情感投射等三个方面。

6 黑格尔强调理想的人物性格应当具备()性、明确性和坚定性等特点。

7 文学鉴赏的过程一般包括感知、()和判断等三个环节。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28分)

1 迄今为止西方在艺术起源问题上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是:

A 游戏说 B巫术说 C劳动说 D模仿说

2 《判断力批判》一书的作者是:

A 克罗齐 B康德 C泰纳D尼采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70分)

1 兴观群怨

2 文学思潮

南京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学卷——文艺学部分(25或50分)】

一、必答题(1-4题)

二、 1.试论述中西文学分类的一般情况和分类的基本原则,你如何看待文学分类的历史性和相对性?

二、选答题(请从5-8题中任选两题作答,多做不给分。)

5.谈谈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语言文学基础——文艺学部分(21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52分)

1、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的代表人物是德莫克利特与()。

2、美国学者迪基提出艺术是一种()的理论。

3、强调文学“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诗教功能的说法出自《》。

4、首先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人物是()。

5、灵感的特点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28分)

1、明确提出“文所以载道”的是:

A孔子 B韩愈 C周敦颐 D朱熹

2、提出意境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特征的是:

A王昌龄 B欧阳修 C王国维 D司空图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70分)

1童心说 2共鸣

南京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学卷——文艺学部分(25或50分)】

一、必答题(1—4题)

1、简述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几种代表性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二、选答题(请从5—8题中任选两题作答,多做不给分)

5、据调查,阅读过纸质小说《红楼梦》的人数在大学中文系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年前的95%以上下降到不足30%,而观看过电视、电影《红楼梦》的人数比例则从20年前的不足20%攀升到70%以上,试从不同形态《红楼梦》的接受情况的变化看读者或观众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变化,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语言文学基础——文艺学部分(21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52分)

1.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两种。

2.法国的丹纳在《 <英国文学史>序言》中提出文学发生发展取决于()、()、时代三种力量。

3.()认为艺术作品的目的与作用是再现现实,“充作它的代替物”。

4.“形象思维”这个概念最先出自()的《艺术的概念》一文。

5.恩格斯给现实主义所下的定义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

二、填空题(每题2分,计28分)

1.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笔下之竹”概括艺术创作过程的艺术家是:(A)纪昀(B)汤显祖(C)郑板桥(D)黄庭坚

2.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书中,提出了艺术活动存在的四个要素,它们是:(A)艺术家、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

(B)艺术家、世界、作品、欣赏者

(C)世界、艺术家、创作过程、欣赏者

(D)世界、摹仿、表现、功能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70分)

1悲剧 2童心说

南京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学卷——文艺学部分(25或50分)】

一、必答题(1—4题)

1 应当怎样认识艺术真实的内涵及其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二、选答题(请从5—8题中任选两题作答,多做不给分)

5 谈谈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语言文学基础——文艺学部分(18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32分)

1 在我国,意象这一词首先在()中被明确使用。

2 作家的创作才能主要包括艺术表现的能力、艺术发现的能力和()三方面。

3 德国接受美学把文本分为()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28分)

1下列中哪一个对流派的命名是以风格命名的?

(A)桐城派间(B)七星诗社(C)山药蛋派(D)田园诗派

2下列中哪个美学家提出了“心理距离”的概念?

(A)布莱希特(B)布洛(C)康德(D)朱光潜

三、名词解释

1审美观照 2文学流派

南京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艺学部分(3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熟悉的陌生人

2.游戏说

3.创作个性

二、问答题:(25×4,6题选做4题,多做扣分)

1.结合实例,谈谈艺术传达及其重要意义。

南京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部分(35分)】

一、名词解释:(5×10=50)

1.文学风格

2.误读

二、问答题:(六题选四题,每题25分)

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并说明为什么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难以区分。

南京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部分(3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四分法

2.文学流派

二、论述(任选四题,共100分)

1、什么是文学典型?它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具体的小说实践,谈谈西方典型理论在不同时代的内涵与流变。

南京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部分(3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9.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活动四要素

10.文学风格

二、问答题:(25×4,6题选做4题,多做扣分)

6.请以你所熟悉的文学理论教材为例,比较各类文学理论教材的特点,谈谈你对国内文学理论教材的看法。

南京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部分(35分)】

一、名词解释(50分;共10题,每题5分,每题必做)

9.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

10.欲望升华说

二、论述题(100分;6题选4题;每题25分,多做扣分)

6.以下是一所本科大学中文系四个年级的学生(每届学生均为90人)阅读或者观看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及其改编的不同形态——电影文本、电视文本的情况调查。试以此为例,谈谈文学接受心理及文本取向的变迁,及你对此的评价。

某高校中文系学生接受《红楼梦》的情况

南京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文艺学部分(35分)】

一、名词解释(50分;共10题,每题5分,每题必做)

9.摹仿论

10.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二、论述题(100分;6题选4题;每题25分,多做扣分)

6.文学为何喜欢以爱情描写为对象或主题?试举例并加以说明。

南京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部分(35分)】

一、名词解释(50分;共10题,每题5分,每题必做)

9.文以载道

10.期待视野

二、论述题(100分;6题选4题;每题25分,多做扣分)

6.谈谈文学与道德的关系。

南京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部分(35分)】

一、名词解释(50分;共10题,每题5分,每题必做)

9.艾布拉姆斯的艺术活动四要素

10.期待视野

二、论述题(100分;6题选4题;每题25分,多做扣分)

6.你最喜欢哪一种文学批评方法?说明你喜欢的理由,并举文学作品为例加以分析。

南京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部分(35分)】

一、名词解释(50分;共10题,每题5分,每题必做)

9.文学风格

10.叙事学

二、论述题(100分;6题选4题;每题25分,多做扣分)

6.文学的复杂性及原因。

南京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部分(35分)】

一、名词解释(50分;共10题,每题5分,每题必做)

9. 召唤结构

10.熟悉的陌生人

二、论述题(100分;6题选4题;每题25分,多做扣分)

6.谈谈心理学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影响。

南京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文艺学部分(35分)】

一、名词解释(50分;共10题,每题5分,每题必做)

9.文学语言的“反常化”和“陌生化”

10.扁平人物

二、论述题(100分;6题选4题;每题25分,多做扣分)

6.论述莱辛的《拉奥孔》和苏轼的“诗画论”表现的诗画关系,并发表你的看法。

人大历年考博试题(全)

04年 马哲原理 1、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 2、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超越意义。 原著 1、《提纲》的伟大变革。 2、列宁三者统一思想。 3、毛泽东《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内在联系。 05年 马哲原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2、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3、人与社会矛盾的当代特点及出路。 原著 1、《提纲》第二条。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个“不会”“必然”。 3、《终结》“过程集合体”。 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最后一段“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5、文本研究对发展马哲的意义。 06年: 马哲原理: 1、试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2、简述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思想及其意义。 3、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论和选择论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原著: 1.引文为马克思《1857-1858手稿》中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一段话,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2、引文为为“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一段话,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3、引文为列宁“两个归结于”一段论述,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4、简述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对马哲中国化的贡献。 07年 马哲原理 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40分) 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30分) 3、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30分) 原著 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的历史……”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2、“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的……”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3、“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关于现象和本质的那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4、“认识和实践……”(关于实践和认识无限反复循环的一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

南京大学考博试题

南京大学2000年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入学试题 中国文学史 1.论述诗骚之艺术区别。(《诗经》、《楚辞》对中国文学、文化、学术的影响。) 2.概述宋代社会生活、文化对宋词的影响。(唐代社会文化对唐诗的影响。元代社会对元曲。明清社会文化对明清戏曲的影响。) 3.论述唐宋“三元”(开元、元和、元祐)时期诗歌的不同发展状况。 4.陶渊明作品及其时代。(李后主的作品的风格变化。何谓“建安风骨”。“建安七子”的作品及其时代。《古诗十九首》及其时代特色。) 5.论述《牡丹亭》的思想内容。(四大名著的思想内容。) 6.谈谈对“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理解。(王国维的学术思想非常重要,他的许多闪光的语句都蕴涵深刻的学术思想,要下功夫去看。) 南京大学2001年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入学试题 1.你读过哪几种《诗经》注本,试择两种谈其特点。(可以出你读过哪几种中国文学史,试对此进行评价。从时代、编纂思想、影响、意义等方面入手。可以买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报合订本来看,看人大复印资料。了解学术动态。对中国文学史及其大的学术脉络了解洞悉。把握大的学术史。你读过哪几种《楚辞》注本,选择几种谈谈其特色、影响等。你读过哪几种唐诗、宋词注本,谈谈特点。)0 Z( V7 ~% Z) V7 t# W# 2.曹植在建安诗人群体中的独特性。(嵇康、阮籍在“竹林七贤”中的地位和独特性。竹林玄学的特色。魏晋玄学上继两汉经学,下开宋明理学,非常重要。谈谈其特色及其影响。陶渊明在魏晋诗人中的特点。陶渊明的独特性。) 3.试述唐代古文运动未能彻底胜利的原因。(谈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4.张炎评姜夔词风“清空”,试论此评。(姜夔词的特色)https://www.360docs.net/doc/f93455094.html,7 ~; ( M9 N/ C. Z 5.《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都抨击了科举,比较其异同。考博,考博网,考博论坛, 南京大学2002年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入学试题 1.试述《诗经》研究从经学到文学的转变与进境。; [. D! o1 M2 M, p6 _+ m 2.在文学史常有一种现象:作家或作品在当时不被发现与重视,到后来却成为经典,试举一部作品或一位作家予以说明。(陶渊明等) 3.清初词坛出现极度的繁荣,试述其构成与流变。(纳兰性德) 4.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中关于辞赋类的一段话(引文略)。以上涉及内容很广,试就二、三加以申述。(陆机《文赋》“诗人之赋丽以则”,谈谈你的看法。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以及司空图《诗品》中都有中不少真知灼见,都可以引申发挥。)考博论坛~! w0 \3 T; 5.民国时期,闻一多、胡适、陈寅恪是研究古代文学的著名学者,试就一家论述其研究方法论。(郭沫若、胡适、章太炎、陈垣、王国维等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评价“古史辨”学派的特点,成就与不足。) 南京大学2003年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入学试题 中国文学史 1.唐诗中体现的诗骚传统。(诗骚传统对唐代诗歌的影响)(宋诗中体现的宋明理学影响。宋诗与唐诗的比较。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元曲的兴起原因。明清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 2.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的艺术特征。(抒情小赋有哪些特点?)(汉大赋的兴起、发展、特色及其影响。抒情小赋为何兴起。其发展、特色及其影响。) 3.诗歌典故分析(虞集诗)。(给一首诗写典故出处,元代诗人的诗歌。多看一些唐宋诗歌的注解,比如阮籍、李贺、李商隐、李白等诗歌。)

2021南京大学新传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南京大学考研 ——新闻与传播

个人考研感悟 距离考研结束已经有段时间了,名单出来以后才真正确定自己被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心里满是欢喜,期待着九月份真正踏入南大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涯。 在这里,首先必须感谢high研App当初的陪伴与支持,如果没有它,可能就不会成就现在的我。在我最迷茫最无措的时候,是high研App给我指明了方向,才会让我成功上岸。所以,我想把我的考研之路写下来,给学弟学妹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得偿所愿,去到自己理想的院校。(论坛还给了非常优厚的稿费,两全其美。嘿嘿),希望你们也能像我当初一样,迷茫了就来这里看看,或许我的些许经验真的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呢。下面,言归正传。 回想起我考研备考的整个过程,这一路其实挺辛苦的,我大哭了好几次,吃不下饭的时候也有,睡不着觉的时候也有,但都坚持下来了,我不想辜负我自己,也不想辜负家人的期待。 有很多小伙伴问我到底要不要考研,我看到过很多关于考研的描述,这句最戳心:“考研就像在黑夜里洗衣服,不到天亮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衣服有没有洗干净。”如果要我说,考研到底难不难,我也没有办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回顾八个月的备考生活,我基本上是在不断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的死循环中度过。身边不乏有一些很努力刻苦、昼夜学习的同学考研失败,同样也有那种平时轻轻松松、偶尔去自习但还考上985高校的同学,所以考研难不难这种事情永远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当你决定考研,并一路坚持走上考场的那一刻,已经战胜了很多中途放弃甚至考试缺考的同学了,只要把握住时间有真正认真准备,相信我最后的结果不会太差,至少对得起自己。想说的是,在考虑过自己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内心真正意愿后,如果还真的愿意考研,就不要因为别人说它难不难而去放弃。难度因人而异,但关键还是看自己愿不愿意去坚持这样一件看起来很难的事情。 就我个人而言,考研是让自己去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遇见更优秀的朋友和老师,有着更优质的资源,未来有更多的可能,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下定决心考研的时候已经是4月份,之前因为担心万一考研失败,自己也已经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机,到最后考研工作两手空空。但后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纠结过后,

[外语类试卷]2014年南京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试卷.doc

[外语类试卷]2014年南京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试卷 一、Structure and Vocabulary 1 Hunting is thought to be______for the extinction of some wildlife. (A)responsible (B)blamed (C)charged (D)denounced 2 The American students came to our school in November, and we then made a______visit to theirs. (A)reciprocal (B)bilateral (C)considerate (D)rewarding 3 That man claimed to be a______of Confucius. (A)descending (B)ascending (C)descendant (D)offspring 4 Can you______the truth of his statement?

(A)deny (B)refuse (C)decline (D)reject 5 I failed in my new job. If only I______my parents. (A)listened to (B)had listened to (C)have listend to (D)would listen to 6 He studied at a famous college when he was young, ______contributed to his success in later life. (A)which (B)it (C)that (D)what 7 My eldest sister went on with the story and young children around her ______ with " wonderful!" from time to time. (A)broke out (B)broke off (C)broke in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系文艺学专业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化理论方向金慧敏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系文艺学专业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化理论方向金慧敏考 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院系(招生人数) 专业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 102 文学系(16)050101 文艺学 (4) 03文学理论 与当代文化 理论 金惠敏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1004德语、1005法语选一 ②2013中国文学史1(古代部分) ③302820世纪中外文学理论与文化理 论 二、导师介绍 金惠敏:文学系博士生导师。1961年11月生于河南淅川。199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文学研究所理论室研究员,兼陕西师范大学曲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英国国际权威期刊Theory,Culture and Society(London: Sage)编委(唯一华人编委)及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 专业为文艺学,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化理论。主要著作有《消费他者》(2013)、《全球对话主义》(2013)、《积极受众论》(2010)、《后儒学转向》(2008)、《媒介的后果》(2005)、《后现代性与辩证解释学》(2002)、《意志与超越》(1999初版,2007再版)、《反形而上学与现代美学精神》(1997)、Active Audience:A New Materia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a Key Concept of Cultural Studies(2012。注:该书为《积极受众论》英文版,与中文版有相当不同)、《西方美学史》第四卷(2008。注:第一作者)。专著《意志与超越——叔本华美学思想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文学研究所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专著《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获河南省第五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论文《在言辞与意义之间》(《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获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优秀论文奖(2004),主编《西方思想家研究》丛书获第12届“中国图书奖”(2001)。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日常生活理论与当代审美意识形态研究》(2010年立项)、《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与后结构主义批判》(2002年立项,2007年结项,等级优秀),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美学史》(四卷本)第四卷主编,并承担部分撰写任务(2006年底结项,等级优秀)。

南京大学考博英语模拟真题及其解析

南京大学考博英语模拟真题及其解析 directions:in the following article,some sentences have been removed.for questions1-5,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one from the list a―g to fit into each of the numbered blank.there are two extra choices,which do not fit in any of the gaps. it seems to me there are two aspects to women.there is the demure and the dauntless.men have loved to dwell,in fiction at least,on the demure maiden whose inevitable reply is:oh,yes,if you please,kind sir!the demure maiden,the demure spounse,the demure Geng duo yuan xiao wan zheng kao bo ying yu zhen ti ji qi jie xi qing lian xi quan guo mian fei zi xun dian hua:si ling ling liu liu ba liu jiu qi ba,huo jia zi xun qq:qi qi er liu qi ba wu san qi mother―this is still the ideal.a few maidens,mistresses and mothers are demure. a few pretend to be.but the vast majority are not.and they don‘t pretend to be.we don’t expect a girl skilfully driving her car to be demure,we expect her to be dauntless.what good would demure and maidenly members of parliament be,inevitably responding:oh,yes,if you please,kind sir!―though of course there are masculine members of that kidney.―and a demure telephone girl?or even a demure stenographer?demureness,to be sure,is outwardly becoming,it is an outward mark of femininity,like bobbed hair.but it goes with inward dauntlessness. 1)with the two kinds of femininity go two kinds of confidence:there are the women who are cocksure,and the women who are hensure. a really up-to-date woman is a cocksure woman.she doesn‘t have a

南开大学722新闻传播学基础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南开大学722新闻传播学基础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南开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 专业:新闻学传播学 一、填空(1×30=30分) 1.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和()。 2.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德国社会学家格林把()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 3.按照美国新闻的划分标准,报纸新闻一般表现为四种形式,即()()()和()。 4.列宁在强调党报党性原则的同时,也提出了()()的原则。 5.二十世纪50年代,台湾当局“报禁”包括三项内容,即()()和()。 6.目前,在中国期刊市场中,较有影响力的新闻周刊(含旬刊、双周刊)有()()()()。 7.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期,《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和《前线》半月刊,分别开辟了()()和()三个杂文栏目,主要作者有()()()。 8.()在担任《新民晚报》总编辑期间,曾积极倡导“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的方针。 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曾采用政治斗争的方式,发动了()()和()三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文化讨论和批判运动,造成了严重的错误。 10.在日本的“锁国时代”,幕府了解海外信息的唯一渠道是()。 11.十九世纪40年代,俄国最杰出的民主主义思想家是()和()。 二、名词解释(3×10=30分) 1.《海瑞罢官》 2.约翰·弥尔顿 3.文本分析 4.新闻价值 5.硬新闻与软新闻 6.文化帝国主义 7.让·保尔·马拉 8.梁效

9.路透社 10.“电子乌托邦” 三、简答题(10×5=50分) 1.试述“伊利调查”的理论成果。 2.为什么说信息概念的引入引起了中国新闻界的一场革命? 3.试述“珠江模式”对中国广播事业改革的启示。 4.恩格斯曾经指出:“诽谤法、叛国法和渎神法,都沉重地压在出版事业身上……英国出版5.自由一百年来苟延残喘,完全靠政府当局的恩典。”请结合英国报业的史实,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6.试述新闻业务的三个主要环节与新闻选择的关系。 四、论述题(20×2=40分) 1.试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现实问题,论述电视和网络媒体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2.试论新闻媒介在现代民主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4.2.1 2010年真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2.电视 3.略 4.略 5.略 6.《新闻周刊》、《凤凰周刊》、《》(不确定)

2004-2016南开大学古代文学史考博真题

2004南开大学年古代文学考博题 文学史(各方向): 一、名词解释:骈体、章回小说、八股、散曲、先秦诸子、玄学、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朴学建安、元和、隆庆、大历、泰昌、乾隆、熙宁、嘉祐、天禧等年间的重要文学形象、文学家。 二、论述: 1、古典文学中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2、古文学理论中的文气说。 3、明代文学理论概述。 小说方向 一、作品评述:王阳明、袁于令、何心隐、吕熊(选一文学家一哲学家) 二、人物形象分析:燕梦卿、鲁智深(任选一个) 三、论述。 1、才子佳人小说地位、作用及流派发展。 2、《西游记》中的宗教成分对于版本研究的意义。 3、脂评的地位及不同人对于脂评的评价。 4、论述毛宗岗的虚构与金圣叹虚构论的异同。 2006 1、你认为社会政治对文学的盛衰有何影响?有什么规律?结合实例来说说。(25分) 2、有人说文学史就是还原历史,你怎么认为?(15) 3、选作一:说说禅学对文学的影响。(25)选作二:说说史学对小说理论批评的影响。 4、选作一:?(25)选作二:从叙事的角度分析一篇古代小说。 5、举例说明目录学对文学研究的意义。(10) 6、你有没有用过网络。网络对文学或语言影响(?) 南开大学2007年古代文学试题 一、列举儒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乡国情怀在各种文体中的表现 三、(2选1) 1各举一首沉郁顿挫的词、诗作品,并分析鉴赏

2古代戏剧文学中宗教题材的影响,分析其得失优劣 四、(5选4) 1、性灵 2、四声八病 3、囫囵语 4、立主脑 5、因缘生法 五、(5选4) 1、监生 2、知制诰 3、票拟 4、殿试 5、解元 六、分析传播方式与古代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 古代文论 一、先秦诗学您认为要注意哪几条线索,有哪些文化背景值得注意,要注意的史料 二、沈约文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探讨到了什么程度。你从哪些书中了解到的,沈约自己又怎样论述的 三、韩愈的古文理论。《原道》对古文运动起了哪些作用?并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四、宋诗话表现为禅学特点,你读过哪些宋诗话?读过哪些禅学书籍?请结合具体的一部诗话来谈? 五、金圣叹的小说理论批评的贡献? 六、你有何选题?简要谈谈框架。 2008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论述试论宋明理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列举各时期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二、简答列举中国古代三种类书,并作简要评介。 三、名词解释(5选4) 1、玉台新咏 2、太平广记 3、第六才子书 4、原诗 5、五灯会元 四、列举近三年古代文学争议性话题并简单加以评析。 五、评析下列文体特征(3选1) 1、骈文 2、八股文 3、散曲 六、解答(2选1) 1、先秦论述中哪些包含小说萌芽和小说因素,举例说明。 2、以意象派理论阐述一首小令或律诗。

2019南京大学新闻学622新闻传播史论与946研究方法与新闻业务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

2019南京大学新闻学622新闻传播史论与946研究方法与新闻业务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 《2019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共五册)》由金陵南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官方教学研发团队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南京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2019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共五册)》编写根据以下参考书目: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埃德温-埃默里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广告策划与创意》(第2版),蒋旭峰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阿兰.B.阿尔瓦兰主编崔保国杭敏徐佳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张宸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近年来南大官方不再指定参考书目,往年南京大学考研官方指定教材为: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埃德温-埃默里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段京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大学语文》,王步高、丁帆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结合往年南京大学考研真题内容,帮助报考南京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南大教材章节框架分解、南大本科专业课笔记及南大历年考研真题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 适用科目: 622新闻传播史论、946研究方法与新闻业务 本书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Part 1 - 复习要点 该部分通过归纳各章节要点及复习注意事项,令考生提前预知章节内容,并指导考生把握各章节复习的侧重点。具体内容包括:

传播学概论题库(南开大学在线作业题库)

《1609在线作业》 1. ()是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A. “强化”效果 B. “休眠”效果 C. “结晶”效果 D. “信源可信性”效果 满分:2 分得分:2 C 2. 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的一个中间环节 A. 中介组织 B. 权威媒体 C. 意见领袖 D. 领导人物 满分:2 分得分:2 C 3. 自信心越(),可说服性越(),自信心越(),可说服性越() A. 强,高;弱,高 B. 强,低;弱,低 C. 强,高;弱,低 D. 强,低;弱,高 满分:2 分得分:2 D 4. 象征性互动理论是由()提出的 A. 米德 B. 施拉姆 C. 麦克卢汉 D. 拉扎斯菲尔德 满分:2 分得分:2 A 5. ()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A. 大众传播 B. 各大媒体 C. 各国政府 D. 受众 满分:2 分得分:2 A 6.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由()提出的 A. 李普曼 B. 罗杰斯

C. 卡兹 D. 麦库姆斯和肖 满分:2 分得分:2 D 7.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社会集合现象 A. 正常 B. 应激 C. 非正常 D. 非常态 满分:2 分得分:2 D 8. “自我互动”理论是由()提出的 A. 默顿 B. 米德 C. 布鲁默 D. 赖特 满分:2 分得分:2 C 9. “把关人”理论是由()提出的 A. 卢因 B. 卢卡奇 C. 麦克卢汉 D. 施拉姆 满分:2 分得分:2 A 10. 拟态环境的提出者是() A. 拉斯韦尔 B. 麦克卢汉 C. 李普曼 D. 赖特 满分:2 分得分:2 C 11.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A. 拟态环境 B. 意见环境 C. 意见气候 D. 多数意见 满分:2 分得分:2 B

南开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 2

南开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 1. As we can see from the chart (graph /table /diagram…)… 2. The chart (graph /table / diagram…) shows that… 3. As is shown in the picture (drawing /photograph…)… 4. As can be seen in the picture (drawing / photograph…)… 5.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cartoon (picture /comics…) that… 6. When asked about (When it comes to /Faced with)…,the majority of (most /many /quite a few) people say (believe /claim / think /argue) that…,but others regard (view /see /think of /consider / conceive)… as differently. 7. There is a general (much /public) discussion (debate / controversy) nowadays on (about /over /as to) the issue (problem) of … Those who criticize (object to)… argue that… They believe that… But people who advocate (favor)…,on the other hand, argue that… 8. With the development (improvement /rise /growth) of… 9. Now people in larger (growing /ever-increasing /significant) numbers are starting (beginning /coming /getting) to know (believe /realize /recognize /understand /accept /see /be aware) that… 10. My reason (idea /opinion /view /suggestion) may be expressed as follows. (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 772678537) 11. There are various (many / different /several /a number of /a variety of) effects (causes /reasons) for this sharp (dramatic /marked /significant /extraordinary) decrease (fall / growth /change /decline /increase) in… Firstly, … Secondly,... 12. The decline (increase / change /failure /success) in… mainly (largely /partly) results from (arises from /is because of /is due to /is attributable to) the fact that (several factors)… 13. It is no easy (simple) task (job) to find (give) the reason for this complicated (deep-rooted) phenomenon (tendency) which involves several (many) factors. 14.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place (lay /put) great (special /considerable) emphasis on the improvement (development /increase /promotion) of… 15. It is important (necessary /essential /fundamental) that

文艺学考博试题(黄)

文艺学(100分) 一、试论文学活动对于人的生命存在的美学意义(20分) 存在美学的范围 参考文献:《林中路》《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作为意志 与表象的世界》《真理与方法》 答题思路:从选定的理论维度论述人的存在问题,如从海氏哲 学指出人的存在是此在,易言之,在世界之中存在,人不是一 般的存在者(即不是一般的存在物,不是物!),应在天地人神 四维整体中诗意地栖居。其次,诠明文学活动的意义,所谓文 学活动指欣赏、创作等,如读诗、作诗,如海氏所论诗为真理 之自行设置入作品,而此在便是真理得以开启的原始境域;最 后点明意义,诗是人类忠实的守护者,是照耀世界黑暗的明灯。 参考观点:1、叔本华理论,世界是我的表象,意志是统治世界 的无冕之王,意志是永无停息的、人的存在被欲望所折磨,而 文学是拯救一切的唯一可能,它能使意志的统治无效,给人一 个自由的世界。2、海氏理论,此在由于好奇、闲言、两可等陷 入沉沦,此在的沉沦最明显的标志便常人的存在,常人的统治 剥夺了此在本真存在的可能性,使此在忘却了自己。诗在这个 贫穷的时代给世界带来光明,诸神的隐去让人没有了守护,诗 在自身的召唤中开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天地人神四方聚 于一体,而人得到了栖居。 二、谈谈文学的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及其关系(20分)

西马的理论范围 参考文献:《单向度的人》、《审美之维》、《爱欲与文明》、《美学 理论》 答题思路:首先分别诠释文学的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然后简 论关系(注意这里面有三个问题)。此背后有审美现代性与物质 现代性的悖论。可立足于任何一点答题,总体言之应该站在审 美性一面。 参考观点:1、马尔库塞理论,意识形态是统治的工具,是使这 个社会日益单维化的手段也是结果,而艺术的异在性、超越性、反抗性(即审美性)是拯救一切的可能。而新感性是重建主体 性的开始,而新感性的结果应该是对技术的征服,易言之,整 个社会生产艺术化,人性不再被压抑,文明不再是建立在对人 性的压抑之上。 三、象征与隐喻之辨析(并举例说明)(20分) 四、结合文学史和文论史,谈谈你对文学语言审美特征和审美作用 的认识(20分) 新批评、形式主义文论的范围 参考观点:所谓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就是辞的问题,文论史上 有“辞达而已”与“诗赋欲丽”之争。因为诗是最精致的文学,所以有人从语言的审美特征着手试图界定过诗。至于审美作用

2016年南开大学社会学理论 考博复试线 考博真题 考博参考书

2016年南开大学社会学理论考博复试线考博真题考博参考 书 考生类别院 系 所 码 院系所名 称 专业名称 外 语 业 务 课 1 业 务 课 2 总 分 复试权重 普通招考115周恩来政府 管理学院 政治学理论、中外 政治制度、国际关 系60606021540%社会学、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60606021540%行政管理、教育经 济与管理60606022040% 注:已获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不再参加思想政治理论科目考试。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备注 44 030301社会学 04社会学理论①0001思想政治理论② 1001英语③2702社会学 理论与方法④3713西方 社会学理论 考博常见问题 一、考博需要注意的五大事项 1、目标明确 确定了考博,第一件事是先确定报考学校和导师,不要再对考博的前景三心二意。考博虽然不意味着成功,但至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特别是对于非名校毕业的硕士来说,考个名校博士肯定是得大于失。不要同时准备两所学校,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2、复习时间六个月以上 能拿到硕士学位再考博的,都差不到哪儿去,想要超越对手,时间是一个宝贵的因素。复习时间越长,对考试内容的熟悉程度必然越深。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复习很短时间就能考博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

3、复习方法正确 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复习时一定要找到该校出题的规律,切不可到书店找一些资料搞题海战术,要知道,一门课程出到卷子上可能只有二道题,如果你有心把该校近五六年考博卷拿出来看一看,再把近几年的研究生的期末考试题拿来研究一下,估计你可以做出题老师了。在这方面,外校学生一般会吃大亏,因为有些课程的题目是该校的特色题,且不谈题目你没看到过,就算是题目提前给你,你翻遍书店可能都找不到答案。如果说考博有什么捷径的话,应该就在于此。 4、导师关系处理恰当,否则你面试、调剂时可能会有麻烦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技能与导师的项目很对口,或者你在什么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那他肯定会同意你报考。如果你不具备上述条件,那么找导师的熟人介绍一下,导师一般也会要你。还不具备的话,那你就脸皮厚一点,让他明白你为报考他的博士,付出了很多,导师也是人,会有同情心的,不要因为一次拒绝丧失信心。实在不行的话,换一位试试,总有导师会要你的。不过有一点要记住,导师招学生最根本的衡量准则是你的考分,你成绩不靠前,导师也很难帮你。 5、经济上要有一定的支撑 包括人际关系费用,找该校的对口复习资料费用,报辅导班的费用,考试费等等,该花的最好不要省,只要是对考博成功有利的。因为这些钱对于博士生出来后的待遇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二、专业课如何复习 对待专业课的认识,有些考生以为自己学了这么多年本专业,甚至发表了不少文章,专业课应该没问题了,从而放松了对自己专业课复习的要求。其实现在博士录取时,各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即使及格了,如果成绩较低,总分排名靠居后,也会影响导师对自己的印象。提高专业课的复习效率,育明考博告诉大家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了解学术动态 考生在确定了报考的局势和研究方向以后,要立刻在招生简章或报考学校的网站上查到复习的参考资料。一定要翻翻近两年专业杂志,看看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浏览一下报考学校近三年的学报,了解本专业发表的论文。最好在考前就有关热点问题加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尤其需要强调一点,考生应查看导师近五年中发表的文章以及导师近年的专著,有些观点、数据、理论要掌握,特别是有关老师的论文一定要熟记于心,遇到类似的题目可以搬上去,这对于提高你的成绩会大有裨益。特别要注意教师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围绕这种问题,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再收集相关资料。往往导师会在这些问题上考察学生。导师招收博士,也是寻求合作者的过程,如果发现一个对自己近两年研究的领域知之甚多,甚至观点也和自己相容或相似,势必会给导师带来好的印象。可以提前和该导师的博士生取得联系,要求提供去年的专业课考试的考题(一般专业课试题有10%一30%的重复率,而各高校却不提供专业课考题),或者要求他提供第一学期的专业课笔记(老师近期关注的重点大多都在其中),也可以请他大致谈谈考试出题的倾向以及考试的感受和经验。自己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可以寻求辅导班的帮助,省时省力。 2.复习阶段 花半个月时间收集全资料后,应拟订一个大致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时间和

2012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2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法兰克福报和商报 2.报纸印行条例 3.埃尔桑报团 4.新闻纵横 5.实话实说 二、简答题 1.民国时期广播事业特点。 2.1998~1999年我国广播电视在舆论监督上的突出表现。 3.90年代后,我国广播电视对外交流活动及成就。 三、评述题 1.梁启超创办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在当时的主要作用,试评述这一阶段梁启超的办报思想。 2.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根据地以红色中央社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发展状况及主要特点。 四、综合题 1.以美国四大网为代表的商业广播电视的发展。

2.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新闻事业经历的发展变化及主要新闻活动。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法兰克福报和商报 《法兰克福报和商报》是德国出现的一份商业报纸,创办于1856年,为出版商列奥波特·宗内曼所有,最初主要报道当时颇受关注的商业活动和经济信息,50年代末,逐渐增加了政治方面的内容。由于该报同情工人运动,经常刊登工运消息,并且内容丰富、特色突出,因而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2.报纸印行条例 答:《报纸印行条例》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有关新闻的成文法规。1869年初,为了加强对报业的控制与管理,明治新政府参照外国报纸法制定。主要内容为:(1)每份报纸必须有各自的名称。(2)凡官方批准出版的报纸,不必每期送检,只要将当日发行的报纸向官厅呈送两份即可。(3)每份报纸必须标明出版地点、年月日、编辑人、出版者姓名及各期期数。(4)一切天变、地异、物价、商法、政治、火灾、军事、生死、文学艺术、服装、饮食、各种官方公报、洋书译文、海外杂话以及与世无害的事项均可登载。(5)刊登赠答文书、个人著作、杂谈等,应加注姓名。(6)不许对宗教妄加评说。新政策颁布后,一些人开始办报,这一时期的报纸具有近代报纸的特性。 3.埃尔桑报团

南开大学2010考博英语试题及答案

4阅读理解共4篇40分:比去年少一篇但是明显偏难了 第一题,有关公司内部职员股票;经济 第二题,有关霍金的Big Bang,黑洞理论;物理 第三题,有关对黑人的歧视;政治 第四题,生物入侵;生物。此四篇据说涵盖了南开四大优势学科。 5改错题10空10分,原文: Whenever you see an old film, even one made as little as ten years ago, you cannot help being struck by the appearance of the women taking part. Their hair-styles and make-up look dated; their skirts look either too long or too short; their general appearance is, in fact, slightly ludicrous. The men taking part in the film, on the other hand, are clearly recognizable. There is nothing about their appearance to suggest that they belong to an entirely different age.This illusion is created by changing fashions. Over the year, the great majority of men have successfully resisted all attempts to make them change their style of dress. The same cannot be said for women. Each year a few so- called top designers in Paris or London lay down the law and women the whole world over rush to obey. The decrees of the designers are unpredictable and dictatorial. This year, they decide in their arbitrary fashion, skirts will be short and waists will be high; zips are in and buttons are out. Next year the law is reversed and far from taking exception, no one is even mildly surprised. If women are mercilessly exploited year after year, they have only themselves to blame. Because they shudder at the thought of being seen in public in clothes that are out of fashion, they are annually black-mailed by the designers and the big stores. Clothes, which have been worn, only a few times have to be discarded because of the dictates of fashion. When you come to think of it, only a women is capable of standing in front of a wardrobe packed full of clothes and announcing sadly that she has nothing to wear. Changing fashions are nothing more than the deliberate creation of waste. Many women squander vast sums of money each year to replace clothes that have hardly been worn. Women, who cannot afford to discard clothing in this way, waste hours of their time altering the dresses they have. Hem-limes are taken up or let down; waist-lines are taken in or let out; neck-lines are lowered or raised, and so on. No one can claim that the fashion industry contributes anything really important to society. Fashion designers are rarely concerned with vital things like warmth, comfort and durability. They are only interested in outward appearance and they take advantage of the fact that women will put up with any amount of discomfort, providing they look right. There can hardly be a man who hasn’t at some time in his life smiled at the sight of a woman shivering in a flimsy dress on a wintry day, or delicately picking her way through deep snow in dainty shoes. When comparing men and women in the matter of fashion, the conclusions to be drawn are obvious. Do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fashions of women’s clothes, one wonders, reflect basic qualities of fickleness and instability? Men are too sensible to let themselves be bullied by fashion designers. Do their unchanging styles of dress reflect basic qualities of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That is for you to deci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