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
摘要: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引入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化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如何把计算机技术结合在化学教学中以及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关键词:多媒体化学教学教学模式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
利用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可以将图、文、音、像集于一体,可供高、中、低不同层次选择。
internet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这些知识和资源都是按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沃土。
二、创设相关情景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创设与教学课题有关的学习情景。
如:在阐述水的重要性时,展示网上的天文观测资料、水电站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说明水在宇宙中的广泛分布和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展示水土资源流失、水污染严重的资料,说明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大量直观的信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的
重要性。
通过展示一些大型水利工程,说明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
上课开始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入教学资料库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学习,由学生通过网络提出课堂上最想解决的问题,教师适时通过投影或网络提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水的重要性。
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再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是如何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这一问题时,可以设计了下列四组动画装置供学生选择:a、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
b、仅用试管而无导管的装置。
c、用试管又有导管但还用酒精灯加热的装置。
d、用试管又有导管但没有酒精灯加热的装置。
当学生选择了装置a时,就会看到稀盐酸从试管口流出而无法发生反应。
当选择装置b时,稀盐酸和锌粒相互反应,但产生的气体从试管口直接溢出而不能收集。
当选择装置c和装置d时,稀盐酸和大理石均能相互反应,产生的气体都能从导管口排出。
此时学生必定会对装置c和装置d进行比较,由于稀盐酸和大理石的反应是不需要加热的,从而得出装置d是正确的答案。
随着反应的进行,电脑画面上出现“稀盐酸不足,大理石有剩余”的字样而使得反应停止(动画显示为无气泡产生,但试管内仍有大理石)。
此时画面又给出“如何将试管中的大理石充分反应,重新产生出二氧化碳?”以及“如何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向试管内添加稀盐酸?”这样两个问题。
此时有三个答案供学生选择:a、打开橡皮塞添加稀盐酸,但会使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空气而不
纯。
b、重新换一个新装置。
c、在装置上另配一个长颈漏斗。
学生在对所提供的信息经过思考加工和相互讨论后选择了答案c,学生再对上述两种装置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和综合,学生对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是否应该插入液面以下以及插入液面以下这一操作的原因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在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cai模拟各种微观结构及微粒的运动来创设情景,化抽象为形象,降低教学难度。
如:在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结构时,运用课件模拟石墨和金刚石的内部结构,将二者进行了对比,让学生对其物理性质的天壤之别有个清楚的认识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可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避免了“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使教学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通过努力,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学科进行整合,构建出适应学生身心特征与时代特点的教学模式,以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是当代课题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四、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师生交流
教师可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及时进行信息的
反馈与交流,在教学中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探索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协助学生发现“新问题”,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及时的评价,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协助个别学生进行具体学习,促进师生交流。
教师是整个群体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导航者。
教师在软件的配合辅助下使学生顺利完成了由“知”到“懂”到“会”到“对”,再到规范的全过程。
五、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特别适合于微观领域内容的教学。
利用图形、动画等各种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生动地模拟和再现微观的结构、状态和过程。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电教媒体的直观性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
电子云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的一个概念,制作一个电子云的动画课件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
利用动画可以做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快速而无规则地出没的效果,点击“暂停”按纽,电子即在点击时所在的地方停下,不再运动。
此时可清楚地看到在原子核周围运动电子的数量(如1个)。
再次点击按纽,电子重又运动起来。
多次随机地点击“暂停”,可发现虽然每次停止时,电子所在的位置不完全一样,但绝大多数情况下1个电子均停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只有极少数情况下,电子停在离核较远的地方。
这个课件形象且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电子云的实质。
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又能加深其印象,助其理解。
此外,还
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工艺复杂的生产流程、爆炸实验,如工业制氧等;模拟危险系数很高的实验,如: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等。
还有反应时间快的实验的慢镜头等等。
还有一些是实验所不能演示的:如浓h2so4的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h2so4,会带来什么后果呢?但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
又如na与h2o反应实验,通过投影实验能使全体学生基本看清,但反应太快,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有困难。
这时可将该实验的视频文件反复播放,并通过帧数控制定格在几个特殊阶段,这样学生就能将实验的整个过程看得十分清楚。
软件的运用交错穿插在学生实验、老师讲解之间,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