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统战暨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上半年统战暨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
————————————————————————————————作者:————————————————————————————————日期:
2
XX县上半年统战及民族宗教工作
城市民族工作汇报
今天,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的领导一行前来检查指导我县统战及民族宗教工作、城市民族工作,这是对我县统战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下面,我就全县统战及民族宗教工作、城市民族工作,做一简要汇报。
一、统战及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
(一)全市统战及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与贯彻
一是全市统战及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将会议精神及时整理,形成汇报提纲,经请示县上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后,向县委常委会进行了汇报,并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进行了传达。
二是召开全县统战系统各单位干部职工会议,学习传达了会议精神及有关文件。
三是根据会议精神,结合会宁实际,谋划安排了2012年各领域的统战工作,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
四是在全县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上,县委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就统战工作进行了总结、安排和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要求。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发挥优势、凝聚人心、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组织召开统战系统代表人士座谈会2次,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各级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有关文件精神。
4月24日,组织干部职工收听收看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式,
聆听了省委书记王三运所做的工作报告。
二是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与有关部门沟通,走访党外代表人士密集的单位,形成会宁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篇。
根据市委统战部明电[2012]9号通知精神,对全县中级以上的党外知识分子进行了摸底登记,为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打基础,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2、出实招、办实事,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第九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中,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借助全市第九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举办的有利时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县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是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努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月氛围。
充分利用县广播电视台开辟的民族团结专栏,组织学习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进步和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事迹;在城区主要街道和部分民族集中居住乡镇悬挂横幅26条、张贴标语210余条,为全县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活动氛围。
二是通过活动,大力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将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与当前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尚。
今年5月份,在开展的全市第九个民族团结进步宣
-4 -
传月活动中,白银市委、市政府为会宁落实帮扶资金10万元,慰问贫困户12户、慰问资金6000元,市农牧局落实草畜产业、旱作农田项目资金190万元,市扶贫办在道路硬化、梯田建设帮扶资金53万元,市体育局捐赠体育器材10件(套),市残联捐献残疾轮椅15辆;县发改局、交通局、水利局等单位和部门,为新添堡回族乡落实梯田、道路硬化、口粮田建设等项目,累计资金达94万元,县住建局为全县少数民族落实资金40万元,用于4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县教育局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保障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全面接受高中教育机会,在2012年中考中,对玛曲县藏族就读会宁考生降低180分录取,对本县少数民族考生降低10分录取。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
会同县工商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深入全县各清真餐馆和清真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执法大检查工作,规范了清真食品市场。
3、理清思路、靠实责任,确保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民族宗教问题是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宗教问题无小事。
我们认真研究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靠实工作责任,确保了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一是为了认真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确保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3月份,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2012年民族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二是为了切实做好全县宗教教职人员生活补助费发放工作,结合会宁
-5 -
实际,制订了《会宁县宗教界人士生活补助费发放管理办法(试行)》。
目前,对符合享受生活补助费的宗教教职人员的生活补助费已按季发放。
三是指导县佛教协会创办《会宁佛教》专刊,目前,《会宁佛教》第一期已出版发行。
《会宁佛教》创刊的发行,对于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繁荣佛教文化生活,倡导人间佛教理念,弘扬佛教优良传统,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都有重要意义,《会宁佛教》的发行,标志着会宁佛教文化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是完善了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等基本数据,完成全县宗教数据库更新工作。
会宁县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各项工作已就绪,计划7月中旬完成培训。
五是积极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攻坚年活动。
按照“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确定南摆清真寺、南马清真寺、北关基督教堂、河桥山紫竹寺等6处寺观教堂为试点,以南马清真寺、北关基督教堂、河桥山紫竹寺为创建典型,对这三个场所的主要教职人员和骨干开展了创建工作宣传教育培训,要求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上墙,确保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工作的有序开展。
分别到拟达标的6处寺观教堂通过“看、观、听、问、查、议”等形式进行抽查,看安全、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是否达标,听取他们开展创建活动及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汇报,查各项管理制度、财务账簿、学习记录等硬件。
在看、观、听、问、查等环节基础上进行评议,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4、努力引导、协调服务,推动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6 -
充分发挥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
紧紧抓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一主线,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创造条件。
元月12日,圆满完成县工商联换届工作,产生了新的领导班子,推荐了一批政治素质好、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热心公益事业、企业诚信守法、发展前景良好、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县工商联兼职副主席、兼职副会长、常委、执委等职务。
目前,全县做了政治安排的非公经济人士84人,他们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登上了政治舞台,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是对26家会员企业,以填写调查表、实地察看的方式进行了调研,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开展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探寻新的思路和办法。
三是协助县工商联起草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全县工商联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各类商会协会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召开县工商联七届一次常委会,讨论通过了两个《实施意见》,《县工商联兼职副主席、兼职副会长、常委、执委轮值制度(试行)》,《县工商联会费收缴管理办法》和《县工商联会员发展及管理办法》。
四是制定《2012—2016年全县非公经济人士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决定,从2012年起,计划用5年的时间,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中小微企业负责人
-7 -
和企业管理人才进行轮训,着力提升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五是搭建光彩事业平台,开展感恩行动。
以深化“感恩行动”为契机,对全县“三老”人员进行摸底,建档,慰问走访了因病因事或者遭受重大灾害的会员个人及企业会员。
积极争取海天集团为我县头寨子镇成牟小学捐赠价值3万元的教学办公设施,目前,已在与市工商联密切联系逐步落实。
六是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五百五千”活动。
以“百户千名”活动为平台,引导4户企业安置15名大学生就业;以“百乡千户”为载体,帮助5个乡15户“三老”人员及特困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
动员5户企业建立“公司+农户+基地”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15个村加快发展。
开展“百名千人”活动,动员7户企业救助2名特困病人,帮助15名特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5、加强联系,促进交流,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进一步推进。
充分发挥台办“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的职能,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对台侨务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积极开展了涉台教育。
根据市政办发[2012]2号明电精神,对全县的华侨、归侨及侨眷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为进一步开展侨务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目前,全县有华侨29人,归侨2人,有侨眷75户。
6、服务大局、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同时,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开展以来,及时组织部机关及统战系
-8 -
统单位就“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统战系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实施方案》。
组织全体干部深入所联系的村和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详细询问了解农户的家庭情况、生产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摸清联系村户的实际情况。
二是在乡镇换届中,加大党外干部及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
选拔18位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党外干部和4名少数民族干部走上了乡镇的领导班子岗位,为促进全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做好统战理论信息,及时反映统战动态。
召开统战、民族宗教、工商联、台办全体干部职工及民主党派负责人会议,安排部署了今年全县统战信息及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工作。
深入基层调研,对新问题、新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各项统战工作的开展,已上报统战信息38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统战理论的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
2、新社会阶层、社区统战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3、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宗教活动场所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
一是部分
-9 -
乡镇对“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宗教事务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个别宗教场所存在依赖思想,主体作用发挥欠佳,在《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贯彻执行上还存在认识不够到位,理解不够深刻的现象,财务管理工作与《办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三是对宗教教职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滞后,教职人员整体素质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联系与沟通。
做好县委、县政府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座谈会、通报会、协商会的组织工作,加强联系,沟通思想,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
2、以“两个共同”为平台,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认真开展民族乡村经济社会现状调查,完善少数民族乡村项目建设。
积极主动地协助民族乡村做好项目谋划,重点对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经济发展路子作深入全面的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出科学的分析,协调有关部门在实施项目上对少数民族乡村给予倾斜。
3、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举措,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举办宗教界人士培训班,组织宗教界人士和宗教工作干部学习有
-10 -
关政策和法规,宣传《甘肃省宗教事务条例》,推动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继续推行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支持宗教界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文化、宗教道德中的和谐理念,倡导和践行和谐宗教理念;积极促进宗教界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做好对符合有关规定佛教、道教活动场所的申报审批工作;加强对基督教活动的规范管理,治理私设聚会点,促进基督教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积极做好河桥山紫竹寺为国家宗教局命名的“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着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努力推动中央16号文件及省、市“三个文件”和“一个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举办非公经济人士培训班两期,努力践行“同心”思想,以全县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契机,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非公经济人士扎实推进“光彩事业”和“感恩行动”系列活动,把推动光彩事业和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是否参与光彩事业和感恩行动作为培养、选拔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一条重要标准,使光彩事业真正成为培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的一个有效载体。
5、加强海外统战工作。
做好对港澳台同胞以及台属、侨属的团结、宣传、组织联络、接待和服务工作;做好台胞捐赠明德小学项目的协调工作,争取省、市台办支持,吸引、联系更多台胞为我县助教扶贫和其它公益事业做贡献。
6、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机关活力。
组织统战干部做好市委统战部确定的重点调研任务及信息宣传报送工作,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城市民族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会宁县是甘肃省人口大县和地域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县份。
全县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辖22个乡、6个镇,284个行政村、9个社区,有汉、回、东乡、哈萨克、藏、满、彝等7个民族,总人口58.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774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添堡、会师镇、头寨子、党家岘等14个乡镇的25个村和1个社区,城市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会师镇的枝阳、东山根等五个社区。
城市总人口11.25万人,其中,流动人口6.7万人,在城市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720人,其中,流动少数民族人口2328人。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县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逐渐增多,特别是外地和农村少数民族到县城就业谋生、寻求发展的趋势正在不断上升。
少数民族人员的流入不仅活跃了城市经济,繁荣了民族文化,也给民族关系协调工作增加了难度。
一是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持续增多和流动速度的加快,社会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了。
二是随着多
元文化的不断交融,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显著增强。
三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广泛分布于交通、贸易、餐饮等诸多行业,但总体上以普通务工、摆摊设点小本经营居多,大多属于“弱势群体”。
针对以上这些新变化,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认真分析研究影响城市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因素,妥善处理影响城市民族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创建民族团结和谐社区为了抓手,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近几年,我们在总结以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城市民族工作新的有效载体,逐步形成了开展“民族团结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这一重要举措,以此为抓手,促进城市民族工作向纵深发展。
2012年,对县城内少数民族的居住情况进行了摸底,最后确定将少数民族居住较集中,民族工作基础较好的枝阳社区,作为民族团结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的试点,先后开展了社区环境整治、文明新风倡导等一系列活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创建活动的内容,有力地提升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贴近了少数民族群众、及时掌握了少数民族群众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增加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民族工作逐步走向社区化、社会化,为创建民族团结和谐会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以机制建设为重点,促进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
展。
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工作机制是根本保障。
我县根据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的特点和需要,与会师镇镇政府就城市民族工作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了6项工作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在组织制度上的到位。
一是分级负责,建立责任机制。
二是广泛宣传,建立教育机制。
三是未雨绸缪,建立防范机制,四是密切配合,建立协调机制。
五是网络管理,建立联动机制。
六是深化创建,建立表彰机制。
3、以促发展、保民生为根本,切实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民族的政策、法律、法规,在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通过现场办公,对口帮扶等各项措施,促进民族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取得显著进步,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殊需求,相关单位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放假休息。
对兴办企业,开展经营的少数民族,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便利条件,予以支持和帮助,如民族特需产品定点企业的申报、优先选择摊位,简化手续办证、办照,适当减免费和高中入学降分录取等。
这些举措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提升了政府在少数民族群众心目中的威望。
4、以强团结,促稳定为中心,妥善处理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问题。
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少数民族的大量涌入,一些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
对此,我县始终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以政策、法规作为衡量的
标准,对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高看一层,厚爱一分,讲感情、讲政策、讲方法,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的原则,把民事、刑事,治安等问题与民族问题严格区别开来,依靠群众、依靠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牙状态,同时,注意尊重广大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持他们的特殊利益,维护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城市民族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自然、经济等各方面影响,当前城市民族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自身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绝大部分是到城市务工和经商,由于一些人对城市相关规定和管理了解不够,致使诸如乱摆摊设点、无证经营,违反治安条例等现象时有发生。
2、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思想认识有偏差。
一些部门认为,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少,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对城市发展影响也不大。
还有一些人对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有偏见,认为其文化水平低、素质差,没有真正认识到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在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中的特殊性和必然性。
3、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方法简单。
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多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些单位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4、服务体系不完备,政策落实不到位。
当前负责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少数民族正当合理的诉求得不到及时反映和有效解决,一些相关部门由于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如对风俗习惯不了解,对民族政策掌握不够,使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应该享受的政策待遇往往得不到落实。
(四)今后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对《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做好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2、健全民族工作网络。
形成部门、乡镇、社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政策、资金予以倾斜,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质。
3、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管理纳入外来人口管理体系和城市治安管理,及时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动态变化。
4、建立联系制度。
加强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原籍地相关部门的联系,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