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幻灯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郑煤职教中心讲师:陈庆业
教学目的:
一、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二、熟悉所在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三、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 四、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 的操作技术。
第一节 矿工自救和互救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 1)强调及时性 (1)及时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它方 法向煤矿调试室回报。 (2)及时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 出警报,使其它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自救器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为确保防护性能,必须定期进行性能 检验。
自
过滤式 [(防CO中毒)(空气条件O2≧18%,且CO≦1.5%)]
救 化学氧(防中毒或窒息)
器 隔离式 压缩氧(防中毒或窒息)
1、自救器使用方法演示
(1)正确打开。 (2)正确佩戴。 (3)要求30秒以内完成。
2、使用自救器注意事项
1)携带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严禁随意开 启;
2)有火灾、瓦斯突出、爆炸现象时必 须立即佩用;
3)切不可因干、热感觉而取下; 4)匀速撤离、均匀呼吸; 5)加强保护、防止失效。
实例1
1997年11月13日19点20分,安徽省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 故,死亡88人,伤13人(包括救援过程 中有2名救护队员遇难)。其中综采一队 有8名现场工人因正确佩戴使用了自救器 而脱离灾区安全逃生,另有44名全部遇 难。现场工人绝大多数是由于自救器使 用不当或不会使用,以及心理紧张等因 素,导致CO中毒死亡。
(2)俯卧在底板上并用沾水毛巾堵住 嘴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住了生命。与此相反,特别是迎
着烟雾方向的人均死亡。
(3)事故发生后,恐慌乱跑,大哭大 叫的人大部分死亡。事故现场实例表明: 遇险人员在采取合适的自救措施后,是能
够坚持较长时间而遇救的。
二、自救器和避难硐室
(一)自救器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 戴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 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 时,供人员佩戴,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从 国内外事故教训来看,不少遇难者当时如果佩 用自救器是完全可以避免死亡的。所以,《煤 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 救器。
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应注意以 下事项:
1、硐外留标志物;
2、安静俯卧不急躁,团结互助坚定 信心;
平卧每人每分钟耗氧 0.237升,急 躁每人每分钟耗氧 0.3—0.4升。人无水 能维持7—8天,65公斤体重的人有水能 维持38天,静卧待救对延长避灾时间具 有重要意义。
灾区人员撤出路线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了 自救的成败。
4、妥善避灾 如无法撤退(通路被冒顶阻塞、在自 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达到安全地点等) 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永久避难硐室 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 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切忌盲 动。
火灾现场勘察和被救人员介绍表明:
(1)凡避难位置较高的均死亡,位置 较低的绝大部分人保存了生命。
(三)避难所内应根据设计的最多避难 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式自救器。
临时避难硐室是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 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由避灾人员临时修建 的。所以,应在这些地点事先准备好所需的 木板、木桩、粘土、砂子或砖等材料,还应 装带阀门的压气管。避灾时,若无构筑材料, 避灾人员就用衣服和身边现有的材料临时构 筑避难硐室,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侵入。
3、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 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 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 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 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 离最短的线路,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 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采区避难所。 掘进距离超过500m的巷道内必须设置工作面避 难所。
避难所的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避难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避难所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
设置标准按照反向风门标准安设。室内净高不得低 于2m,深度满足扩散通风的要求,长度和宽度应根 据可能同时避难的人数确定,但至少能满足15人避 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避难所内支 护保持良好,并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
3、自救器的选用原则
对于流动性大,可能会遇到各种灾 害威胁的人员(如测风员、瓦斯检查员) 应选用隔离式自救器。煤与瓦斯突出矿 井应选用隔离式自救器(因这些地点发 生事故后,往往是空气中O2浓度过低或 CO浓度过高)。其它情况下,一般可选 用过滤式自救器。
(二)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是供矿工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 避待救的设施,分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 室2种。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
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 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 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 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 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 等再生事故发生。
• 积极抢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冒 顶事故先支护后救人;电气火灾先断电 再救人后灭火;对烧伤人员的急救要点 是灭、查、防、包、送;爆炸事故先救 人再灭火后通风并防再生事故。
2)强调正确性 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
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要 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 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 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 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这在 我国煤矿救灾中是有沉痛教训的。
2、积极抢救
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 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 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 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 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 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 事故造成的损失。
反向风门墙垛可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嵌 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的性质确定,但 不得小于0.2m;墙垛厚度不得小于0.8m。在煤巷 构筑反向风门时,风门墙体四周必须掏槽,掏槽深 度见硬帮硬底后再进入实体煤不小于0.5m。
(二)避难所内放置足量的饮用水、安 设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 0.3m3/min。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设有减 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
郑煤职教中心讲师:陈庆业
教学目的:
一、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二、熟悉所在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三、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 四、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 的操作技术。
第一节 矿工自救和互救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 1)强调及时性 (1)及时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它方 法向煤矿调试室回报。 (2)及时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 出警报,使其它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自救器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为确保防护性能,必须定期进行性能 检验。
自
过滤式 [(防CO中毒)(空气条件O2≧18%,且CO≦1.5%)]
救 化学氧(防中毒或窒息)
器 隔离式 压缩氧(防中毒或窒息)
1、自救器使用方法演示
(1)正确打开。 (2)正确佩戴。 (3)要求30秒以内完成。
2、使用自救器注意事项
1)携带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严禁随意开 启;
2)有火灾、瓦斯突出、爆炸现象时必 须立即佩用;
3)切不可因干、热感觉而取下; 4)匀速撤离、均匀呼吸; 5)加强保护、防止失效。
实例1
1997年11月13日19点20分,安徽省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 故,死亡88人,伤13人(包括救援过程 中有2名救护队员遇难)。其中综采一队 有8名现场工人因正确佩戴使用了自救器 而脱离灾区安全逃生,另有44名全部遇 难。现场工人绝大多数是由于自救器使 用不当或不会使用,以及心理紧张等因 素,导致CO中毒死亡。
(2)俯卧在底板上并用沾水毛巾堵住 嘴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住了生命。与此相反,特别是迎
着烟雾方向的人均死亡。
(3)事故发生后,恐慌乱跑,大哭大 叫的人大部分死亡。事故现场实例表明: 遇险人员在采取合适的自救措施后,是能
够坚持较长时间而遇救的。
二、自救器和避难硐室
(一)自救器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 戴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 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 时,供人员佩戴,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从 国内外事故教训来看,不少遇难者当时如果佩 用自救器是完全可以避免死亡的。所以,《煤 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 救器。
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应注意以 下事项:
1、硐外留标志物;
2、安静俯卧不急躁,团结互助坚定 信心;
平卧每人每分钟耗氧 0.237升,急 躁每人每分钟耗氧 0.3—0.4升。人无水 能维持7—8天,65公斤体重的人有水能 维持38天,静卧待救对延长避灾时间具 有重要意义。
灾区人员撤出路线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了 自救的成败。
4、妥善避灾 如无法撤退(通路被冒顶阻塞、在自 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达到安全地点等) 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永久避难硐室 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 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切忌盲 动。
火灾现场勘察和被救人员介绍表明:
(1)凡避难位置较高的均死亡,位置 较低的绝大部分人保存了生命。
(三)避难所内应根据设计的最多避难 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式自救器。
临时避难硐室是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 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由避灾人员临时修建 的。所以,应在这些地点事先准备好所需的 木板、木桩、粘土、砂子或砖等材料,还应 装带阀门的压气管。避灾时,若无构筑材料, 避灾人员就用衣服和身边现有的材料临时构 筑避难硐室,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侵入。
3、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 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 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 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 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 离最短的线路,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 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采区避难所。 掘进距离超过500m的巷道内必须设置工作面避 难所。
避难所的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避难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避难所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
设置标准按照反向风门标准安设。室内净高不得低 于2m,深度满足扩散通风的要求,长度和宽度应根 据可能同时避难的人数确定,但至少能满足15人避 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避难所内支 护保持良好,并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
3、自救器的选用原则
对于流动性大,可能会遇到各种灾 害威胁的人员(如测风员、瓦斯检查员) 应选用隔离式自救器。煤与瓦斯突出矿 井应选用隔离式自救器(因这些地点发 生事故后,往往是空气中O2浓度过低或 CO浓度过高)。其它情况下,一般可选 用过滤式自救器。
(二)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是供矿工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 避待救的设施,分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 室2种。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
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 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 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 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 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 等再生事故发生。
• 积极抢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冒 顶事故先支护后救人;电气火灾先断电 再救人后灭火;对烧伤人员的急救要点 是灭、查、防、包、送;爆炸事故先救 人再灭火后通风并防再生事故。
2)强调正确性 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
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要 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 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 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 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这在 我国煤矿救灾中是有沉痛教训的。
2、积极抢救
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 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 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 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 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 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 事故造成的损失。
反向风门墙垛可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嵌 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的性质确定,但 不得小于0.2m;墙垛厚度不得小于0.8m。在煤巷 构筑反向风门时,风门墙体四周必须掏槽,掏槽深 度见硬帮硬底后再进入实体煤不小于0.5m。
(二)避难所内放置足量的饮用水、安 设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 0.3m3/min。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设有减 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