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工作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全省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工作方案

(试行)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加大志愿服务组织、队伍、项目建设力度,充分激发青年的参与热情和奉献精神,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作出积极贡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团十七大和省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十二五”期间海南“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着力培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为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以提升青少年道德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着力点和出发点,推进平台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全省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力争实现全省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城镇常住人口的8%以上,确保每人每年志愿服务时长达20小时以上,树立旅游、社区、交通、环保、支教等志愿服务品牌,努力把海南建成“志愿之省”。

三、工作内容

在省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以平台建设、组织

建设、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全省志愿服务的规划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

(一)创建信息平台,加强志愿服务系统管理。实现志愿者注册申请、实名认证、星级评定和志愿服务项目招募、公示等工作的网络运作和信息共享。每半年开展一次全省志愿者分布情况和各地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统计。

1.建立志愿者注册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志愿者招募、注册平台,对志愿者专业特长、服务意向、服务区域及服务时间、时长、内容、对象等进行分类记录,开设志愿者风采、明星志愿者、志愿者社区等网络互动平台。依托平台建立志愿者的人才库和信息库,便于志愿者组织方便快捷地找到适合各类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

2.建立项目管理平台。开设品牌项目专栏,规范志愿服务项目信息公开、招募动员和日常管理工作,搭建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社会捐赠方、受助方之间的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让广大志愿者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在平台上快速检索适合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有序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建立综合资讯平台。动态发布省内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信息和体现国内外志愿服务先进理念、成功做法的理论文章,搭建全省志愿服务的学习交流和工作展示平台。建立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系统,动态把握注册志愿者分布、服务意向、普遍需求和服务情况等基础信息。

(二)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志愿服务组织保障。以组织格局构建、专业化打造和示范点创建为抓手,着力构建层级化和非层化整体联动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1.建立分层联动组织格局。建立省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省青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规划指导,省志愿者协会部署动员,各市县、高校、行业、民间志愿者协会组织实施的分层联动组织格局。各市县要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学和中职学校中建立志愿服务队,加大民间志愿者组织引导力度,推动团员青年全员注册志愿者工作,同时,按照就近就便和属地管理等原则,以志愿服务团队为单元,对本地注册志愿者实施网络化管理、项目化组织和定期培训。各高校要建立志愿者协会,在各班级建设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依托大学生社团等力量,持续推动在校大学生团员全员注册志愿者;要探索建立志愿者工作站,收集和发布所在地团委和行业系统的项目信息,采取校地结对、校企合作等方式,分期分批安排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旅游、社区、交通等志愿服务活动。各行各业志愿服务组织要采取设立志愿服务岗、结对帮扶等形式,定期开展行业领域内和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

2.注重专业化打造。发挥省、市县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优势,发挥高校和行业志愿者组织科研、专业特长和业务技能等优势,整合民间志愿者组织、青年自组织和社会NGO组织力量,加强旅游、社区、交通、环保、支教和扶贫济困等重点领域志愿服务的需求普查、活动策划和理论调研,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依托现有组织力量、吸纳更多专业人才、突出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和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3.开展示范创建工作。以工作基础好、示范效应强的基

层志愿服务组织为创建对象,以“六有”,即有章程可依、有专人负责、有项目支撑、有志愿者档案、有志愿服务台账(工作计划、文件、总结等)、有社会影响力为创建标准,打造一批成效突出、组织健全、管理规范、影响广泛的志愿服务示范组织。选树典型,推广经验,全面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的能力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志愿服务人才支撑。拓宽招募渠道,发展壮大队伍,加强教育培训,培育一支由注册志愿者、管理型志愿者、专项志愿者组成的多元化志愿者队伍。

1.拓宽招募渠道。全省志愿服务宣传周(每年三月五日当周)和国际志愿者日(每年十二月五日)当周,统一开展全省注册周活动,在广场、社区、学校及人员密集地段设立招募注册点,接受现场注册登记,推广网络注册流程。每年9月集中开展学生志愿者注册工作。结合志愿服务组织和项目实际,不定期开展专项宣传招募活动,加大党员志愿者和城乡居民志愿者的招募力度,不断壮大注册志愿者队伍。

2.加强教育培训。成立海南省志愿服务讲师团,围绕志愿服务理念、志愿者权利义务、志愿服务项目模式、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等内容,定期举办全省管理型志愿者培训。开展志愿服务典型全省巡讲活动,撰写全省志愿服务典型案例等资料,组织引导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加大管理型志愿者的培养力度,同时,采取课堂培训、实践培训、网络培训和以会代训等方式,定期开展所属志愿者教育培训,提高志愿者队伍的综合素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3.加强交流沟通。定期举办志愿服务主题座谈会、研讨

会、事迹报告会和体验交流等活动,通过微信、QQ群、微博等方式,强化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志愿者之间的经常性沟通联系和工作交流,切实增强志愿者的组织归属感、社会责任感、服务荣誉感。有条件的市县、高校要建设“志愿者之家”,为所属志愿服务团队提供志愿服务学习交流场所等保障。

(四)规范项目管理,丰富志愿服务载体形式。集中工作力量,推进重点项目,培育特色项目,以项目的常态化安排推动服务的常态化开展。

1.持续推动重点项目。重点推动全省旅游、社区和交通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使志愿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大街小巷、交通口岸和景点景区。一是开展旅游志愿服务行动,在交通口岸、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景区(点)、城市广场和免税店等游客较为集中、流量较大的区域设立志愿服务站,进行文明行为劝导、出行常识宣传、旅游信息咨询、清洁卫生等志愿服务。二是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站,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方式,开展扶贫济困、便民助民、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行动,不断丰富统一行动日、高峰期执勤、主题微活动、专题宣讲等活动形式,开展秩序维护、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宣传等志愿服务。

2.注重培育特色项目。各市县、高校、行业系统等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组织)在持续推动全省重点项目和支教、环保、扶贫济困等传统项目的同时,要结合本地、本单位(系统)实际,依托所属的及辖区内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国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