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殖民体系一览表

世界殖民体系一览表
世界殖民体系一览表

专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专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三、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16—19世纪初) 14—16初新航路开辟后西葡的殖民扩张和17-18世纪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使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俄德日意等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对外扩张变本加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857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普遍确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模式定型。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

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具体来看: 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 (1)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 时间:17~18世纪 地点:西欧、美洲 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等。 结果: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颁布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特别是法国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

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虽然没有建立完全的资本主义制度,却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体系开始形成。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的统治确立。 时间:19世纪中期 地点:欧洲、亚洲、美洲 代表:革命------1848年革命、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统一------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

“ “ 第 21 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 【内容范围】 必修课程第八单元第 20 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课内容。 【教学主题】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和问题。 【课时安排】 1 课时 【设备条件】 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可选择在普通 教室、历史专用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不同场所,安排学习活动。 【教学理念】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离 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变得无意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在于本学 科的学习上。 2.关注教学效果的达成。新编部版教材内容非常庞杂,需要老师自己有更宏大的知识架构, 重新整理和整合,不能简单的“花最少的时间教更多的内容”,而应该关注在有效知识的教 授。 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 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 4.具备反思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我的教学有效吗?” 什 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必修下第八单元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中第三课第 20 课世界殖民体系 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本单元讲二战后世界的变化,既有资本主义世界的自我调节,又 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艰难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提及了第三世界国际的发展。战后世界 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 进步、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块内容在原有教材中提及较少, 现在补充进来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世界历史。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二文科生。该班生源较好,学生乐于接受陌生知识,也积 极与老师进行互动。课堂效果达成基本符合预期。 【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瓦解的基本过程。 2.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能够在尽可 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3.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的发展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 各国优秀文化传统。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 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这个点涉及到的时段较长、国 家与地区较多,所以对学生的理解有点困难。需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全球视角,才能更全面的 理解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知识点总结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知识点总 结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知识点总结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重建战后世界,特别是如何解决世界经济领域里的货币、贸易等问题,成为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关键。 二战前的近 2 间,世界经济一直以欧洲国家为中心。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西欧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实力大减,特别是以英国为核心的旧的世界经济格局趋于崩溃。相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产业力量,经济实力在战争中急剧增长,这就为美国取代了英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的受益者,美国乘机要求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内容,使学生经过具体数据理解,二战后美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崛起,成为建立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核心力量的必然性。 2.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英等西方国家为了稳定战后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于1944年7月10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的金融机构,以促进国际间的货币合作。经过激烈的争论,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实力,最终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方案,

会议经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布雷顿森林会议各代表团团长合影》和【资料回放】,一方面经过插图想象、感悟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场景,另一方面经过史料的解读,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加深对此次会议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还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经过了体现美国意志的决议及附件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美国领导世界经济的时代到来,由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也说明国际地位的表现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经过第一目的学习,总结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点,并经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如何必然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认识到:经济实力是外交活动的基础。 二、第二目“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主要介绍了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建立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美国经过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在这两个组织的决定性控制权。由此建立了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逐步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成立:1945年12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并于1947年3月1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华盛顿。

华东师大版(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教案设计

第19课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2、能力培养:通过万隆会议理解“求同存异”原则的重要意义;区别非洲独立前后的地图,找出独立国家的原属殖民国;简述巴拿马运河收回的概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二战后,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是西方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的根本原因。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教学重点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促进了国际形势的变化。 教学难点: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讲解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经历有什么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社会主义曾经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2.教师顺势导入: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国家和地区, 通常称作“第三世界”。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所以也简称为“亚非拉国家”。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它们怎样奋起和发展?今天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一、自主学习,导入新课: (一)、口述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思考题; 1.万隆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找开会的时间地点、会议的内容以 及会议召开的重大意义?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贡献是什么? 2.回忆非洲沦为西方殖民的历史以及? 3.二战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 何? 4.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如何? 5.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6.古巴怎样捍卫民族主权? 7.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 位?当地人民收回主权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二、合作与交流展示 1、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学思考题答案。 2、小组代表在班级展示交流后的思考题答案。 3、就展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三、精讲点拨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团结合作: 1.中国的独立;印度的独立; 2、万隆会议的召开:⑴背景:周恩来代表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有力的推动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⑵时间地点及参加国家;⑶主要成果:和平共处十项原则;⑷意义:是当代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推动了亚非拉人民争取独立自主的进程。 3.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巴基斯坦、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亚、韩国、锡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 取得独立。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如何? A.发起:埃及1952年独立,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B.高潮:三十多个国家五六十年代独立 C.深入:纳米比亚1990年独立 2.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提示 学生结合课文和“自由阅读卡”回答) A.领导埃及获得真正的独立

人教统编版高中必修2019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教案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包括:“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瓜分非洲”三目内容。 第一目“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拉丁美洲是最早被殖民的地区之一,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此时西方国家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拉丁美洲的殖民主要采取掠夺资源的方式,这一方式限制了拉丁美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目“亚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西方国家对亚洲的殖民首先是采用股份制公司的方式,直接掠夺,出现了东印度公司等股份制公司。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殖民侵略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合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殖民扩张的手段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印度、中国等国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第三目“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西方处于商业资本为主导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非洲的掠夺,是以暴力为主要特征,表现在黑奴贸易。第二阶段,工业革命之后,为了把非洲大陆变成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西方殖民者对非洲的掠夺方式逐渐从奴隶贸易转向领土占有和殖民奴役。第三个阶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投资场所,并争夺未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要地,开始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别地图、阅读史料,了解西方列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培养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2.通过文本阅读,认识殖民扩张对世界的双重作用,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3.通过课堂学习,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感受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家国情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经典试题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各领风骚,尼赫鲁、毛泽东、纳赛尔、卡斯特罗等人共同掀起的历史大潮是( ) A.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D.构建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解析:选B 尼赫鲁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印度独立、毛泽东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属于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实现了埃及独立属于非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属于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故B项正确。 2.1947年,印度的独立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对英属亚洲殖民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战后南亚政治版图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见,印度独立( ) A.标志着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瓦解 B.使亚洲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推动了二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促进了印度的发展和振兴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印度独立对战后的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产生深远影响,故C 项正确。 3.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说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 解析:选D 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非洲原先为殖民地的国家纷纷独立,正是这一时期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表现,故D项正确。 4.二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经济显著发展的事实说明( )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B.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演变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格局)的演变 世界体系〔格局)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以来政治体系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第一个世界大战与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动摇 这场首先开始于欧洲并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战争,深植于帝国主义的土壤之中,发生在世界已经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的时代,以争夺世界霸权为交战双方的目标,因此使它从一开始就具有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和牵动全球的世界性,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这场世界性战争的最重要的直接后果,恰恰是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实际结束了欧洲的全球霸权时代,并预示了未来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 1914年秋,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大战的厮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爵士就曾沮丧地说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他的话的确很有道理,因为它不仅是

那个时代的写照,而且其正确程度比格雷当时所能预见的还要大得多。 从表面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突显的变化好像不大。除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取代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而出现在世界政治的版图上之外,这个世界似乎仍然是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以英法为首的战胜国是战后和平方案的主要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它们因获得了更多的殖民地和对所谓落后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而使其殖民帝国甚至比战前更大更完整;另外,由于它们实际操纵了20 世纪的第一个全球性的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而使欧洲对世界的控制力似乎比战前更加强大。但是,在这些表象之下的形势却完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没有一个发动战争的国家是真正的胜利者,反而加速了欧洲的实际衰落过程。 大战使参战各国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 亿美元。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英国失去1/4,法国失去1/3,德国失去全部;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到1929 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是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它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 大战导致欧洲的财政金融地位下降,1919 年仅各协约国对美国欠下的债务就高达100 亿美元,使美国从战前持有30 亿美元外债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 1.了解西方列强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的过程; 2.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 【学习重难点】 1.认识殖民扩张的过程及对世界的双重作用; 2.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和亚非拉各国人民的独立愿望。 预习学案 【知识梳理】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一)过程 1.西班牙: (1)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2)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已经把除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3)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建立了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总督由国王任命,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 2.葡萄牙 (1)葡萄牙紧随西班牙之后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殖民地。 (2)葡萄牙在巴西设立制度,由国王派遣大臣到巴西代表国王管理当地事务。 (二)结果 到,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 (三)影响 1.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发展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 3.为弥补劳动力不足,他们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发展起臭名昭著的。 4.为保证宗主国利益,殖民者禁止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1.葡萄牙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人到达东方。 (2)概况: ①他们最初在亚洲的殖民活动主要是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 ②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2.西班牙: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二)英国、荷兰和法国的殖民统治 1.南亚: 时间:17世纪初,英国人来到印度。 表现: ①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向中国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

殖民体系的崩溃教学设计

殖民体系的崩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万隆会议及万隆精神;知道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知道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历程;通过搜集和阅读有关亚非拉国家独立和维权斗争史实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书资料以及网上搜寻、获取有关亚非拉国家独立与发展的资料;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继续努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万隆会议和“非洲年” 难点:万隆精神和拉美国家维权斗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6年4月19日下午,在古巴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议上,年近90的卡斯特罗发表了《我终将离去,但理想不朽》的演说。 “我即将年满90岁。我从未想过会有这一天,这不是努力的成果,而是一种幸运。每个人都会有大限来临的一天,不过古巴共产主义的思想将永远留存。我们必须告诉拉丁美洲和全世界的兄弟们,古巴人民必将取得胜利。” 历史上,“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推行哪一政策的体现?卡斯特罗为古巴革命作出了什么贡献?卡斯特罗最后演说传递了什么思想理念?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万隆会议 阅读教材和材料,了解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和万隆精神及其历史影响。 设问:此图反映了哪一次国际会议召开的情景?这次会议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说说该会议的决策内容与影响。

归纳总结:(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 (2)会议召开: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3)会议精神: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4)历史意义: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目标导学二:“非洲独立年”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材料,了解非洲独立运动发展概况和主要国家独立史实。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埃及共和国是哪年建立的?埃及是如何实现独立的?纳赛尔宣布从哪国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提示:1953年;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英国。 (2)阅读教材《非洲的民族独立》图,指出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之年被称作什么。20世纪90年代前期,非洲独立运动取得了怎样的突出成果? 提示:“非洲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归纳总结: 目标导学三: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 阅读教材和史料,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历程。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作业】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一、选择题 1.大英博物馆中某单元的展品主要有:基督雕像、莫卧儿(印度王朝)王子的细密画、贝宁(西非国家)饰板、马尼拉钱币、爪哇皮影戏偶、夏威夷编篮头盔,等等。该展览单元的主题可能为() A.贸易与侵略(300—1100年) B.变革与调整(900—1550年) C.邂逅与连结(1500—1800年) D.创造与征服(1800年至今) 2.17世纪荷兰风俗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创作的油画看上去仿佛反映了井然有序、克制内敛的地方风情,但如果你仔细观察画中的物品——用加拿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白银铸造的银币、印第安人用胭脂虫染制的红色布料——就会向你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能够() A.体现画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B.反映殖民扩张给荷兰带来的财富 C.展示画家所属的印象派风格D.折射工业革命给西欧带来的繁荣 3.某学者指出: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欧洲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该学者意在强调() A.欧洲资本主义具有强烈的扩张性B.亚洲的生产方式领先于欧洲 C.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化D.亚洲和欧洲实现了区域分工 4.“地图探究历史”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结合所学判断下图斜线部分标记的是() A.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员国 D.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分布 5.下图为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示意图。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三角贸易() A.目的是补充美洲的劳动力 B.始作俑者是英国人 C.以欧洲国家为贸易的中心 D.推动了非洲的发展

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第十四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战争——南北战争 材料:美国媒体对奥巴马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的评论 2008年11月4日,东部时间晚上11点刚过,一名黑人———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赢得了足够多的选票,当选美国总统,就在这一刻,南北战争真正结束,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这一刻至关重要,因为尽管一百年来出现了公民权利立法、司法介入和社会活动家的奔走呼吁……可是如果在美国占到多数的白人不真正选出一名非洲裔美国人担任总统,那么就永远不能说南北战争已经真的结束。 提问:为什么奥巴马的当选会引发美国媒体如此的评价? 借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回溯近150年的历史,完整地审视这场决定美利坚命运的战争——美国南北战争。 一、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 1、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独立战争胜利后,尽管民族独立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美国南方和北方却走上了完全相反的两条发展道路。(插入“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视频) 北方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在本质上是两种完全对立的社会经济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矛盾就变得越来越尖锐了。那么,南北方之间的矛盾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从1815年到1860年,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北方对于劳动力极度渴望。大量移民的到来,也没有完全解决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急需的自由劳动力问题。 材料1 随着棉花种植的扩大,奴隶制度也在恶性膨胀。南方的黑人奴隶人数从1790年的70万增长到了1860年的395.4万,其中有200万黑奴在种植园里从事着极其艰苦的工作。 思考:这组材料反映了南北方之间的一个什么矛盾? 可以看到,被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视为大量自由劳动力来源的黑人,在南方却以奴隶的形式被禁锢在了种植园里,双方对于劳动力问题的矛盾立即显现。 材料2

第六章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第六章战后初期的西亚、非洲和拉丁美洲 第一节旧殖民体系的解体 一、旧殖民体系解体的原因 1、战后在民族独立浪潮的强烈冲击下,曾经是近代资本主义先驱的殖民主义体系,在经历了原始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帝国主义的鼎盛阶段后,最终土崩瓦解。应该说殖民主义的解体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世界多种合力的结果,是世界文明史发展的必然。作为互动的一种世界体系,宗主国的衰落和被奴役民族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导致它的瓦解。它是宗主国力量日趋衰落和欧洲殖民帝国本身危机不断加深的一种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殖民帝国利益发生绝对冲突、殖民利益最终无法调和的结果,而每一次世界大战都使它们的力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二战中殖民帝国、特别是英法等仅存的老牌殖民帝国受到更为沉重的打击,战争结束时,“日不落帝国”实际上已经日薄西山,法兰西殖民帝国也风光不再,只有美国积极地以新殖民主义的方式在全世界到处插手。 2、与此同时作为殖民主义对立面的殖民地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力量在不断壮大,并逐步从根本上动摇着殖民主义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奴役,正是殖民主义本身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宗主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极力压制殖民地的民族工业,给殖民地生产力造成很大破坏,但为了长远的经济目的,为了能够从殖民地源源不断地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它们又

不得不在殖民地培育新的生产力。如同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统治,“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英国厂主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残了印度本国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英国撤离印度前,在印度投入了相当的资本,创办了银行,办起了黄麻工厂,修建了多条铁路,铁路里程达到40524英里。战争年代宗主国向殖民地的大量“订货”,也刺激了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大发展。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这过程中缓慢地壮大起来,并向宗主国发起挑战。二战期间,殖民国家不仅无法完全控制殖民地的事务,甚至严重依赖殖民地的支持和供应。殖民地的民族主义力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壮大起来,最终成为殖民主义的终结者。 3、“欧洲中心论”的破灭和非西方文明的复兴,也给殖民主义敲响了丧钟。随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普及,白人种族优越论的神话被解构,人类各族群之间生而平等的观念日益得到赞同和支持。殖民主义者在传输欧洲"文明价值观"、推广欧洲语言的同时,也将欧洲的人本观念和民族主义思想输入殖民地人民的脑海里。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民族主义不再是欧洲的专利,殖民地人民高举起民族民主的旗帜向宗主国宣战。二战中殖民地与宗主国为战胜法西斯而并肩作战,大大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及其民族自豪感,坚定了他们争取民族独立的自信心。例如法国沦陷后,戴高乐将军将阿尔及利亚作为"自由法国"抵抗运动的大本营,法属西非和法属赤道非洲成了“战斗的法国”的大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随堂练习 1.据估计,从1521年到1544年,某国从拉丁美洲运回的黄金,每年平均为2 900千克,白银为30 700千克。该国应该是() A.xx B.xx C.xx D.xx 【解析】选B。“1521年到1544年”时西班牙对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统治,在拉丁美洲掠夺大量的金银财富,故B正确。 2.下列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xx②xx③xx④xx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②①③④ 【解析】选D。16世纪西班牙把菲律宾变为殖民地,17世纪初英国在印度殖民,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将缅甸变为殖民地,1910年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故D正确。 3.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加快了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A.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直接掠夺 B.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大量财富 C.欧洲殖民扩张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D.殖民者在亚洲实行“有效占领”原则 【解析】选D。“有效占领”原则是欧洲列强在非洲实行的。 4.同学们喜欢的NBA球星中有许多黑人,他们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B.罪恶的“三角贸易” D.xx独立运动 A.成立东印度公司

C.美国政府的移民 【解析】选B。由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对印第安人进行残酷压榨以及屠杀,使得美洲的印第安人劳动力急剧减少,因此殖民者从欧洲带着廉价手工制品等出发,到非洲掳获或换取黑人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最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在地图上呈现为三角形,所以称之为“三角贸易”,故选B。 5.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 A.工业革命后发展竞争加剧 B.扩大产品销路需要更广阔的市场 C.本国原料不足,争夺国外原料产地 D.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必须要侵略 【解析】选A。根据时间可以推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国家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根本的推动力是工业革命,所以A 正确,B、C、D不是根本原因。 6.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所具有的客观进步作用体现在() A.奴役了亚非拉美各国人民 B.加剧了亚非拉美的贫困落后 C.冲击瓦解了各种旧思想和旧制度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解析】选C。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所具有的客观进步性是冲击瓦解了各种旧思想、旧制度,A、B、D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给亚非拉美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故C正确。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二印度的棉纺织业原来很发达,棉纺品曾经大量出口英国。19世纪以后,英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采用各种手段,打击印度的棉纺织业,印度的棉纺织业迅速衰落下去。著名的纺织业城市达卡,1827年有人口15万人,8年后,只剩下3万人。英国把印度的棉花运到英国工厂加工成棉布,再返销印度。

殖民体系的崩溃与亚非拉国家的振兴

殖民体系的崩溃与亚非拉国家的振兴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及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亚非拉各国在独立后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是摆脱殖民统治,真正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 万隆会议、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教学难点】 万隆精神。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敲响了长达400余年殖民统治的丧钟。亚非拉国家是怎样实现民族解放和捍卫国家主权的?这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殖民体系的崩溃与亚非拉国家的振兴》。 二、讲授新课: (一)“非洲年” 1.二战后的民族独立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浪潮首先兴起于亚洲,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相继独立。 概括: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仅法、英、德三国所占领的殖民地就占非洲总面积的72.7%,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国家保持着独立。二战后的民族独立浪潮波及非洲,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势。 2.埃及独立和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出示材料: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与巴勒斯坦接壤,北经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通,东南与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望,埃及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法语也被广泛使用。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也是非洲大陆第三大经济体。其各项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着几乎同等的发展比重。 结合材料总结:埃及能有现在的发展成就与它获得真正的独立分不开。 (1)埃及独立 ①纳赛尔及事迹 埃及前总统(1918—1970),1918年1月15日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巴卡斯区,1970年9月28日去世。在开罗上小学时参加过多次反英示威,中学毕业后进入埃及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后获少尉军衔。在苏丹埃军服役时结识3位年轻军官,即毛希丁(后任副总统)、阿迈尔(后任陆军元帅)和萨达特(继纳赛尔后任总统),他们建立秘密革命团体“自由军官组织”,目的是赶走英国人,废黜君主制。1952年7月23日与几十名自由军官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埃及共和国。由以他为首的11名军官组成革命指挥委员会,推举纳吉布为国家元首。1954年春,纳吉布被罢免软禁,纳赛尔出任总理。1956年当选总统(1956—1970),7月26日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0月,英国、法国、以色列联合进攻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全面爆发。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英勇打击侵略者,赢得了战争的胜利。1970年9月28日逝世。 ②建立埃及共和国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发动政变,推翻英国控制的傀儡政权,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国家政权,并于1953年6月18日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 (2)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1936年,英国与埃及签订《英埃条约》,英国坚持保留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1941年2月,德国驻北非远征军司令隆美尔指挥发动了对埃及的进攻,准备夺取苏伊士运河,并试图向苏伊士运河投掷炸弹。英国著名魔术师贾斯帕·马斯克林作为特战人员成为英军的一名中尉,主持用探照灯和锡片反射器造成光幕干扰德军飞行员的夜间视野,辅以白天的防空炮火,使得轰炸精度大大下降,保卫了苏伊士运河。1951年,埃及推翻了1936年《英埃条约》,新政府要求英国撤军。1954年英国同意撤军。1956年6月,最后一批英军撤离埃及。 思考:在哪一年,埃及获得苏伊士运河主权?

专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专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濮阳市一高高三历史组潘自力 一、概念: 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在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通过殖民扩张、商品倾销、原料掠夺、资本输出和对世界的瓜分,使世界市场形成,确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整体。 二、主要内容: 1.政治体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3.殖民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三、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16—19世纪初) 14—16初新航路开辟后西葡的殖民扩张和17-18世纪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使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俄德日意等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对外扩张变本加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857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普遍确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模式定型。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具体来看: 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 (1)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 时间:17~18世纪 地点:西欧、美洲 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等。 结果: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颁布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特别是法国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虽然没有建立完全的资本主义制度,却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体系开始形成。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的统治确立。 时间:19世纪中期 地点:欧洲、亚洲、美洲 代表:革命------1848年革命、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统一------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 结果: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3)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模式定型: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政治模式:实行议会民主制的政体,同时实行政党政治,自由竞选和公民自由 经济模式: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开始形成:(16—18世纪) 新航路开辟后,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扩张。15-18世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概述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概述 江苏唐庆喜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统治巩固的基础上形成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殖民体系和全球性的国际关系。其实质是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一、形成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由于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如果它不掠夺世界其他国家,就无从发展。资本主义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商品,势必导致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在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后,它不但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还要求把过剩的资本输往海外,进而推动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美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变成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二、形成过程 1.14~17世纪是准备时期。 长达300年的工场手工业时期,是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准备时期。从16世纪初到工业革命前:①在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生产力发展表现在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发展;②在社会结构中,新的社会阶级不占主体地位; ③在思想文化方面,经济思想是重商主义,政治思想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天主教会;④在国际关系方面,全球化起步(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打开了世界市场)。 2.19世纪是形成时期。 在19世纪长达100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完成的。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条件下世界形成为一个整体。此时:①在经济结构中,两次工业革命带来整个社会的大变化;现代化工业占主体地位;生产力发展表现在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②在社会结构中,新的社会阶级(工人、资本家等)占主体地位;③在思想文化方面,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是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④在国际关系方面,全球化发展。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直接动力是市场需求,推进方式是殖民扩张。 三、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评价

人教版必修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练习题

人教版必修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 民体系的形成 一、单选题 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该历史学家( ) A.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 B.关注到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 C.意在提高资本家的政治地位 D.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 2.有学者说:“毫无疑问,商人在树立英国国旗,而不是仅仅跟随国旗走,他们在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方前进、定居或建立殖民地。”该学者强调( ) A.商业力量在英国殖民扩张中的作用 B.英国政府行为主导了海外殖民活动 C.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合法性 D.商业活动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3.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其历史根源是( ) A.亚非拉美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4.“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5.“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反映的历史情景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可耻的鸦片贸易 C.对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屠杀 D.罪恶的奴隶贸易 6.霍布斯鲍姆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对近代世界历史按《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和《极端的年代》进行叙述。其中《帝国的年代》叙述范围应是( ) A.1789一1848年 B.1848一1875年 C.1875一1914年 D.1914一1991年 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扩张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要以世界为舞台。”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 ) A.技术传播 B.市场拓展 C.殖民扩张 D.制度渗透 8.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著作《根》中讲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下列历史事件能直接说明上述类似事情确实发生的是( ) A.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 B.黑奴贸易 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麦哲伦环球航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