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讲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要点
1. 环境管理方案的内容: (1)实现目标和指标的各层次职责、方法和时间; (2)应根据组织生产、经营、环境管理的优先次序确定具体措施; 2. 定期评审和修订 (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投产时应考虑对方案的评审和修订; (2)方案修订的时机。
某公司1999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序 环境 环境 号 目标 指标
4.4.3 信 息 交 流
4.4.4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文 件
4.4.5 文 件 控 制
4.4.6 运 行 控 制
4.4.7 应 急 准 备 和 响 应
3 ISO14001标准要求与理解要点 4.1 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本章描述了对环境管 理体系的要求。
■ 建立 体系的设计和策划、文件编写、组织机构、人员、资源
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
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 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
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 带来的环境效益;
4.2 环 境 方 针
PLAN
4.3 计 划 4.3.1 环 境 因 素 3.3.2 法 律 及 其 他 要 求 3.3.3 目 标 和 指 标 3.3.4 环 境 管 理 方 案
CHECK
4.4 实 施 与 运 行
4.4.1 组 织 结 构 和 职 责
DO
4.4.2 培 训 , 意 识 和 能 力
(1) 年度培训计划; (2) 评审培训方案与法规或组织要求的符合性; (3)针对工作性质的专项培训; (4)培训的有效性检验。
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 理体系的:
a) 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 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处理,并记录 其决定。
check
管 理评审
检查与 纠 正措施
环 境方针
plan
计划
do
实施 与
运行
2、ISO14001标准要素框架内容
ACTION
4.6 管 理 评 审
4.5 检 查 与 纠 正 措 施 4.5.1 监 测 和 测 量 4.5.2 不 符 合 和 纠 正 与 预 防 措 施 4.5.3 记 录 4.5.4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审 核
统。
二、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 何有益或有害的变化。
三、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 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关系
活动
环境因素
化学品储存 泄漏事件
环境影响
水、土壤、大 气污染等
三、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自愿性:组织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技术等条件选择自愿采用 ; ■灵活性:没有建立环境行为标准,仅提供了系统地建立并管
理行为承诺的方法; ■广泛适用性:适用于任何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
文化和社会条件。 ■预防性:强调环境保护的预防为主原则。
四、OHSMS 试行标准、ISO14000 及 ISO9000 标准的差异
理解要点
1. 信息交流的程序化,目的是: ■ 阐明管理者对环境的承诺; ■ 处理涉及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环境方面的问题和关系 ■ 提高对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的认识; ■ 必要时向内部和外部相关方通报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环境行为 2. 信息交流的内容: ■ 有关的环境法律和其他要求; ■ 外部相关方的环境要求信息; ■ 有关化学物质的毒性; ■ 安全数据; ■ 环境管理者代表的任免; ■ 监测结果; ■体系运行情况 3. 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 。
共同点:1.管理模式; 2.文件化; 3.全过程控制、预防为主。 不同点:见下表。
OHSMS 试行标准
ISO14000
ISO9000
相关方
除员工外,有产品和服务的接受方,社区居民、行政 主管部门等
需方
持续改进 强调对组织的环境或 OHS 管理绩效实现持续改进
不必定要求
强制性
更多的强制性要求,例如: 1.要求组织重视相关方的意见和观点 2.强调与全体员工的信息交流 3.要求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
OHSMS 还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和协商。
基本上是指 导性的
ISO14001的构成
由四部分构成 ■范围 ■引用标准 ■术语和定义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第二章 术语和定义
一、环境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
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在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部延伸到全球系
二、我国实施GB/T24000 - ISO14000系列标准的必要性
1 国际贸易的需要 ■ 工业化国家采取单方面要求,绿色壁垒取代非关税壁垒; ■ ISO14000对消除国际贸易壁垒和促进体系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 该系列标准在我国的实施将促进我国特别是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改善 ,与国际接轨,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2 环境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 有利于各类组织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 有利于为各组织提供规范的环境管理制度; ■ 有利于各组织制定符合统一标准的自我声明,建立其保护环境的方针目 标和行动措施; ■ 有利于提高组织组织的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 ■ 有利于向外部证实自身所声明的方针,以便外部组织用此对环境体系进 行科学的认证和评价
纸浆生产 车辆维护 高层建筑
污水排放
减少废气 排放
玻璃幕墙
水污染等 降低空气污染
视觉污染
四、环境表现(行为)
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控制其环境因 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五、污染预防
采用防止、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 产品,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 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讲解
第一章 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背景及特点
一、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人类发展、工业化 人密 ,燃煤,油
环境问题
公害事件
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
日本1967《公害对策基本法》
污染预防
环境管理行动
清洁生产审计 废物最小化
可持续发展
1992联合国巴西
环境管理体 系及标准
1996,9 ISO14000
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理解要点 1.程序化要求: 确定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的环境因素;在建立目标和指标 时考虑环境因素;及时更新有关信息. 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范围的完整性: ■ 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识别环境因素; ■ 识别环境因素应包括可控制和希望施加影响的,体现生命 周期思想; ■ 识别时应注意三种状态和三种时态。 3.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4.动态适应性
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并包括对污染预防的承诺。
理解要点 目标和指标的基本要求:
1.目标及指标的层次化和文件化; 2.定量化; 3.可操作性。
建立和评审目标和指标的依据: 1.法律和其他要求; 2.自身的重大环境因素; 3.组织的规模、经济、技术、经营状况; 4.相关方的观点。
理解要点
目标和指标的设定与方针的一致性: 1.减少废物、降低资源、能量消耗; 2.减少或消除向环境释放的污染物质; 3.在产品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其生产、使用与处置中的环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 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b) 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环境管理 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K
理解要点
(1)全员参与,各相关职能层次均有其环境职责; (2)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体系实施所需的资源配置; (3)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化决定了机构和职责的结构化; (4)机构和职责的设置应结构组织环境管理的现状。
c) 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 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
(或)工作经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理解要点 1. 培训需求的确定; 2 . 环境意识的树立; 3 . 岗位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 4.培训内容包括:
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 效益和降低成本。
六、环境管理体系
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 、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 机构、计划活动、职责 、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第三章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action
持 续改 进
■核心思想 ■运行模式 ■ 有机整体
1999,4
全 部 替 具,2000 年更新 70 具)
换完毕 (3)计划实施(1999
年消防器材年检时进行 1999,11
更新)
人事 总务 部
4.4 实施与运行
4.4.1 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 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其中包括人力 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某公司的环境方针
奉行集团公司的环境宣言,本着预防环境污染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思想,在保护 环境资源的同时,积极履行保护员工、客户、本地区和社会等众多利害相关方 利益之责任,努力谋求持续改进和发展之路。为此我们作出如下承诺: 1.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改善公司各项环保设施,完善相应 管理措施,争取各种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2.推进清洁生产,加强有害化学品的管理,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强化废弃物的 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强环境培训,强化员工的环保意识,尽可能的减少污染和节省能源资源; 4.调整工厂布局,不断改进工艺,探索生产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 此环境方针作为我公司的行动指南,公司将以多种方式传达到每一位员工,使 员工理解,贯彻执行。并能为公众所获取,以便监督我们的承诺。
最高管理者:武雄 1999年3月18日
4.3 规 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
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 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 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
■保持 — 活动的变更、新法律法规、运行过程故障 — 测量与监测、纠正和预防 — 内审和管理评审
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a)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 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 求的承诺; 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 f)可为公众所获取。
境影响; 4.控制原材料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5.尽可能减少新项目开发中的重要环境影响。
4.3.4 环境管理方案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
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包括:
(1)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 的职责;
(2)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 或服务,就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保持环境管理与该项 目相适应。
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适用于其活动、产品 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 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4.3.3 目标和指标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个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
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 ,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 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技术பைடு நூலகம்施
计划 完成 责任 备 时间 确认 部门 注
(1)统计公司所有 1211
到 2000 年公司
灭火器数量及存放位置 (公司在 1998 年底还 1999,4 有 130 具 1211 灭火器)
1211 灭 内 所 有 (2)确定替换位置和
1
火器全 部替换
的 1211 灭火器
替换数量,制定替换计 划(计划 2999 年更新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