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
(3)《建筑十书》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维的著作。该
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最为完整的一部古典建筑 典籍,包括对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等 方面的论著。
2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
(4)中世纪时期城市建设 由于战争和封建割据,出现了大量防御性城堡。
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缓慢,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出现了 不规则的街道广场,教堂在城市中占据了中心位置。 中世纪后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部分城市摆 脱封建主统治成为自治城市,城市中城市公共建筑 (市政厅、关锐厅、行业会所)占据了城市的主要空 间。
2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
(5)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设 文艺复兴时期是14世纪后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欧洲尤其是意 大利的城市修建了大量古典风格和结构严谨的广 场和街道,满足城市资产阶级新生时期的发展需 要,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有关理想城市格局的讨 论。
2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
(6)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政体,形成了一系列城邦,出现了希波丹姆模 式的城市布局。布局形态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以方 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
图2-1-5米列都城平面。
古希腊米列都城 著名的建筑师希波丹姆提出 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 这种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 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以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 邦精神。这一模式在其规划的 米列都(Milet)城中得到完 整的体现:城市结合地形成了 不规则的形状,棋盘式的道路 网,城市中心由一个广场及一 些公共建筑物组成,主要供市 民们集合和商业用,广场周围 有柱廊,供休息和交易用。
第二章 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一3 古代城市规划 二 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和早期探索 三3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演变 四 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 五3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变革 六 我国城市规划实践与展望
一、古代城市规划
3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中国古代文明中关于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 生产生活的实践,大多以阴阳、五行、堪舆学 (风水学)的方式出现。
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关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论 著,但是有相当有影响的理论学说散见于《周礼》、 《商君书》、《墨子》、《管子》等政治、伦理和经 史书中。
3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1)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有3500年的历史。从夏朝 (公元前21世纪)留下的居民点的遗迹可以看出,当时已经 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制陶、夯土台)。
3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4)相关论著: ➢《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一本革命性的极为重 要的著作。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 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因天材, 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但是这些 思想主要反映在非都城的城市建设中。 ➢《商君书》:成书于战国时代,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 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 行阐述。开创了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
2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
(2)营寨城
古罗马时期城市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城市公共设施 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进入鼎 盛时期,城市同时成为帝王宣功传绩的工具,广场、铜 像、凯旋门等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在被征服的 地中海地区建造了大量营寨城,军事营寨城的规划模式是 古罗马殖民扩张时期普遍采用的一种城市规划模式,平 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为十字形道路,交点附近为露 天剧场斗兽场或官邸建筑形成的中心广场。
平江府(苏州)图碑
图碑保存了最早的街巷制城 市的平面图[平江府图碑], 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自里坊 制向街巷制发展的重要史料。
北部居住区都是东西向长 巷,巷内建宅,巷外街道上 为商业街,元大都城、明清 北京城的大街和胡同是他的 继承。
2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
(1)希波丹姆模式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
夏代对国土进行全面勘测,国民迁居到安全处定居,居民 点聚集倾向明显,开始向城镇方向发展,居民点空间布局结 构尚处在原始阶段。
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设技术为中国古代城市)商代出现城市雏形(如安阳殷墟),迷信占卜鬼 神思想影响当时城市格局。
自16世纪后期开始,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在 国王与资产阶级结成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和教会势力过程中 走向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这些国家的首都的城市建设超 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 城市。如巴黎、伦敦、柏林等,特别是法国巴黎的城市改 建体现了古典主义思潮的重大影响,放射的街道、宏伟壮 观的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堪称当时的典范。
(3)周代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 对于城市布局模式也有相应的严格规定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修复 建设洛邑城(洛阳),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 相土、勘测、定址,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城 市建设。
3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4)相关论著: ➢《周礼.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时期,记述了周代城市建设 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礼. 考工记》所依凭的礼制思想在汉代以后占据了统治地位,对 此后古代都城的布局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从曹魏的 邺城、唐长安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基本上是按《周礼.考 工记》进行建设。 ➢《孙子兵法》:视觉效果与防御功能相结合。
3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5)宋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放松了管制,出现了开 放的街巷制(如图)。街巷制成为中国古代后期城市规划布局的 典型特征,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新发展。 (6)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院落主次尊卑的思想延续到城 市公共建筑,扩大到整个城市,说明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受儒 家思想影响深刻。 小结: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 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这些理念也影响到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的城市建设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