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交电商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问题研究

作者:朱元昊王炳蓉訾政元

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年第03期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这两大模块逐渐融合,形成一种新型营销模式——“社交电商”。本文分析了社交电商行业现状与价值,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部分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交电商;趋势;问题

一、社交电商发展现状与价值

(一)社交电商现象

社交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扩展的新模式,指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传播,以社交互动和用户生成的内容协助购买和销售商品,并将关注,分享,交流,讨论和互动的社交元素应用于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现象。

(二)突破传统电商壁垒

传统的电子商务定位单一,而社交电商借助较强的用户黏性、互动性、精确用户细分与较低营销与时间成本迅速发展起来,具有巨大商业潜力。在传统模式中,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只存在贸易关系,买卖发生后,交易双方很难维持这种薄弱的关系。只有具有高用户黏性的社交网络才能使购物行为持续可行,社交电商的出现增加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黏性与互动性,在拓宽市场时有效维持受众群体。

(三)社交电商发展价值

传统的电商趋于稳定,新零售逐渐崛起,线上线下结合是大势所趋,社交电商存在诸多价值。

1.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伴随国家政策对“双创”不断扶持,传统行业创新创业发展达到瓶颈的现状,社交电商成为诸多创业领域中实现度较高的领域,创新创业思维得到有效实践。

2.共享与绿色经济。“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模式,而“绿色经济”是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立足之本,社交电商能够在互联网大环境下与共享和绿色思维有机结合,带动多元化产业发展。

3.促进消费,实现消费升级;推進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产业升级。社交电商通过社交媒介,有效利用社交资源,突破传统电商的固定销售形式,实现结构转型进而带动电商行业发展。正如电商黑马“拼多多”以主打“拼团更便宜”的方式闯入了大众的视野,以渠道下沉和抓住长尾流量群体策略,有效实现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

4.网络社会电子商务模式促进了离线实体经济的发展。社交电商作为传统电商裂变出来的新形势,对实体积极产生冲击的同时可以做到调整销售渠道,改善服务质量;加强设施投入,提供优惠;进行媒体宣传,提高知名度。

二、社交电商的发展趋势

(一)社交电商合作主流化

电商巨头以及初创型电商公司都在尝试社交化转型。阿里支付宝生活圈、淘宝优化和入股新浪微博,京东与腾讯的合作打开微信端入口皆是其社交电商的尝试。初创型的社交电商以拼多多为例,用户通过与亲朋好友拼团的方式,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商品,树立了沟通分享电商理念。

(二)社交电商平台化与技术创新化发展

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通过建设“示范社区”,消费者找到和自己相同喜好的人群,形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示范效应,利用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低成本、低门槛的优势吸引到一些规模比较小的电商企业,从而打造出一种新的盈利模式。这种颠覆性创新改变了传统模式,结合了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元素,以“流量在哪里,就去往哪里”思维引导电子商务裂变式的成长,创造巨大的互联网“流量红利”。

(三)大数据创新优化社交电商线上线下发展

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正在蓬勃发展,各种数据终端时刻都在产生数据信息。基于这些,电商产业通过对庞大的数据过程性和综合性的考量,采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手段,帮助电商企业做更全面的决策,寻找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和运营决策。基于这些,各平台采用包含国内和跨境等多渠道品牌的B2C模式;运用O2O模式与线下门店有机结合,满足线下会员购买需求。这一后电商时代的产物处于风口之上,使得诸多平台由幕后到台前,众多的明星资本与外界资本也竞相进入。

三、社交电商早期发展中的问题与措施

(一)突破社交电商、消费者与平台三者之间的信任危机

早期阶段社交电商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快速的扩张以及缺乏必要的审批程序,出现产品粗糙、质量差,存在假货和服务态度差的问题,导致人们对社交电子商务的印象普遍不佳。同时,许多社交电子商务的商家抱怨社交平台冻结其订单付款、未退款以及消费者没有付款等问题,导致了商家遭受潜在的损失,平台、商家和消费者间信任危机正在深化。

信任危机的出现来自对责任主体的认定。许多交易过程中购买和支付在不同的平台上完成,缺乏必要的严格认证。在很多情况下,无法明确主体责任人,所以遇到纠纷,维权困难,追责不易。对此,社会应该推动社会电子商务诚信机制建立,完善售后保障体系。针对社交电商的交易中找不到主体责任人的情况,有必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对商家和消费者的身份、资质和信用评估,建立程序化评级体系。同时,也应建立牢靠的监督体系,明确交易活动各方的法律责任。

(二)消除社交电商竞争乱象,加大监察管理力度

当前的社交电商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相关制度还未健全,这导致社交电商市场上存在着很多“猫腻”。众所周知,很多社交电商所卖商品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甚至是自产自销的产品。这类商品一般喜欢打“价格战”,过度压低市场价格,对电商市场秩序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譬如凭借着社交网络在广告投放上的便利,一些夸大产品功能与作用的广告未经过审核就能发布,通过编造所谓的“好评”与“成交量”的截图或“资质认证”图片来试图以假乱真,蒙蔽消费者。此外,在目前的社交电商市场上,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不绝如缕,而消费者仍然处于不知情的状态。

面对乱象丛生,相关立法机构应率先垂范,从长远角度出发进行规范,广泛收集平台、电商和消费者各方意见,制定相适应的电商市场秩序法规,为社交电商的长远合理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相关行政部门应在社交电子商务市场上打出重锤,打击非法产品,监督社交平台,提高检查力度,明确审查标准。社交平台应提高电子商务准入门槛,建立网络监控团队,与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彻查违规行为及非法宣传。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明辨真伪,杜绝违规买卖。

参考文献:

[1] 苏; 落.解剖“社交电商”[J].成功营销,2014(01):82-87.

[2] 韩国兰.共享经济背景下社交化电商发展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8(01):7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