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手法及运用实践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手法及运用实践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手法及运用实践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手法及运用实践

发表时间:2016-06-14T15:55:49.1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4期作者:陈钢梁潘文宏

[导读] 住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别墅作为人类居住区的特殊形式在促进住宅业发展中进程中一直扮演了重要角色。

德清成龙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313200

摘要:住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别墅作为人类居住区的特殊形式在促进住宅业发展中进程中一直扮演了重要角色。植物造景是我国传统的园林景观建造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文章主要介绍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手法及运用实践。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运用

一、植物造景对植物的要求

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与气候,以及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其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用于植物造景的植物应满足以下条件:1)要符合绿地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造景,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不同的园林绿地具备不同的功能,如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荫、吸尘、隔音、美化等,因此要选择容易成活、对土肥水要求不高、耐修剪、树冠高大挺拔、叶密荫浓、生长迅速、抗性强的树种作为行道树,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市容美观等问题。2)要因地制宜。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必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所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得到统一;同时也要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各种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造景时,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长,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即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或者通过引种驯化和改变立地生长条件,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3)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搭配。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较稳定的群体结构,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的冠幅来确定种植点的距离;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也可适当加大密度,过几年后再逐渐间去一部分植物。另外,也要考虑植物的生物特征,注意将喜光与耐阴、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等不同类型的植物合理地搭配,在满足植物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创造优美、稳定的植物景观。

二、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表现形式

园林植物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的各具特色的观赏性植物,其以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自然的声响、沁人的芳香在园林中可以独立构成丰富多彩的景观形式。

1)孤植。是指单形体的树木型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孤植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朗的山崖坡顶处,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树种,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例如:广西阳朔的“榕荫古渡”风景点,就是因挺立在田野中的一株占地亩余的大榕树而得名,这株榕树盘根错节、枝干舒展、冠如华盖、浓荫匝地,使人产生向心、依附的心理;黄山的“迎客松”,生于陡壁,枝干苍劲优美,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如主人招手迎客,是中外知名的风景点。

2)对植。是指两棵或两丛树相对各植。对植可用在建筑门前、路的两侧、桥的两端等处,起到烘托主景的作用,或形成配景、夹景,以增强透视的纵深感。左右两棵或两丛树的重心应该与对称点一致,以形成均衡而又相互呼应的风格,显得生活泼。

3)丛植。是指将三五株至八九株乃至一二十株同种或异种树木以不等距离种植在一起,其树冠线彼此密接而成为一个整体轮廓线的种植方式。丛植有较强的整体感,少量株树的丛植亦有孤赏树的艺术效果。丛植的目的主要是发挥集体的作用,在艺术上强调了整体美,对环境也有较强的抗逆性。

4)群植。是指以树木群体美为主的树丛群体的扩展形式。群植可采用纯林,更宜混交林,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树木群落,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缘线、起伏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林间层次,立体感强。树群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质量,又可获得雄伟壮观的植物景观。在大型园林和风景区内可以与密林或防护林带结合构成风景林。

5)花坛。是指以草本花卉为主的众多植株的集合体。花坛以艳丽的花卉群体色彩表现花坛的图案纹样或模拟造型,具有工艺美的表现特点。花坛作为主景时,大多都设在大门和建筑前广场上,或主要道路口交叉广场中心;作为配景时,常设于道路、广场两侧,以带状、花缘和花径形式表现。由于花坛的色彩艳丽、明快,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有较强的景观效果。如沈阳市砂子岭广场中心的圆形花坛,以几种有色植物组成几何图案,大块的色彩对比鲜明、形式活泼,使人赏心悦目。

6)花境。是指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花境在设计形式上是沿着长轴方向演进的带状连续构图,是竖向和水平的综合景观。平面上看是各种花卉的块状混植,立面上看高低错落有致。每组花丛通常由5~10种花卉组成,一般同种花卉要集中栽植。花丛内应由主花材形成基调,次花材作为补充,各种花卉共同形成季相景观。花境表现的主题是植物本身所特有的自然美,以及植物自然景观,此外还有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三、植物造景在现代园林绿化中的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历史悠久而深厚的景观体系,从景观设计到植物景观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的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也有着时代带来的独特风格和特征。现代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在关注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外观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园林中的植物文化是城市精神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植物造景要注重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1)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市花”“市树”是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植物,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也上升为该地区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因此,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在重要或显著位置栽植市树或市花,利用其象征意义与其他植物或小品、构筑物相得益彰地造景,蕴涵浓郁的文化气息,可以对少年儿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也能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人们不仅意识到植物具有基本的美化和观赏功能,而且还看到了其环境资源价值,如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降低噪声,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等作用。植物造景形成的人工自然植物群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并为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因此,现代城市植物造景常常采取生物措施普遍绿化,大力植树

[0672]《园林植物造景设计》1806课程大作业答案

[0672]《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1、花境 花境是园林陆地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种植方式,一般沿着花园的边界线或路缘种植。 2、基调树种 基调树种指各类园林绿地均要使用的、数量最大能形成全城统一基调的树种,一般以1~4种为宜,应为本地区的适生树种。 3、对植 对植是指在构图轴线两侧对称栽植大致相等数量或体量的植物,使轴线左右能达到均衡稳定的艺术效果。 4、彩叶植物 彩叶植物是指在植物正常生长季节里,叶片呈现非常见的绿色,如黄色、红色、白色、黑色、蓝色及其由上述叶色组成的混合色(复色叶)和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不同色彩(变色叶)的植物。 5、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它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妙组合, 是适应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 二、简答题(共3题,15分/题,共45分) 1、行道树种选择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以乡土树种为丰。乡上树种话府当地环境,生长‘决速盯且比较易可省护。适当选 择经过长期引种驯化,观赏价值高而表现良好的外来材种,u阴加物种多样件, (2)选择抗性强、耐修剪的树种。选择适宜城市环境之树种,耐瘠薄、珍L、烟土, 对土壤、水分、5l料要求小严;选择生长存易、快速、抗病虫害、管理简担、耐修剪之 树种;选样寿命较长的树种,可使形成的景观保持多年。 (3)选择体现城巾特色的柯种?如南方城市多选择只有热带风光特色的树种: (4)多样件原则:树种多样uJ丰富城小景观、 (5)避免选择根要能入侵公白播能人妮的树种,减少对道路及景观的破坏。选择 深根性树种,避免暴风雨时例伏.影响文选文今。 (6)选择树十边直挺拔,树姿优美,树冠冠幅大的落叶树种,夏季绍阴匝地,冬季 叶落树下有阳光。 (7)巡择发芽展uJ早,落叶迟丽落叶朗整齐的树种.在早春可早显缘并保持较长 的绿色时间。 (8)行道树选择无刺,花果无毒,无臭味或刺激性味道,落果少,无S絮,不污染 环境.不污染行人衣物,个影响行人安全的树种 2、根据季相的景观变化特点,植物群落可分为那几种类型?并说明其特点。 稳定植物群落、不稳定植物群落、半稳定植物群落 3、树冠为尖塔型的园林树种的观赏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主要用途? (1)树冠结构特征:顶端优势明显,主枝以中央主干为纵轴,以近水平斜生在主干上,树冠剖面基本以树干为中心,左右对称,整个形体从底部向上逐渐收缩,在顶部形成尖头状,整体树形呈金字塔型。如雪松,水杉等冲天树、连香树等。 (2)观赏特点:树冠由斜线和垂线构成,但以斜线为主,具有由静趋于动的意想,整体造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轮廓分明,形象生动,有将人的视线或情感从地面导向高处或天空的作用。(3)应用:在草坪、广场或其它园林构图中心孤植做主景;丛植做主景或背景;列植,包括对植做配景;与其它植物或园林要素配合成景。 三、论述题(仅1题,共30分)

浅谈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方法和原则

浅谈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方法和原则 发表时间:2016-05-30T16:38:26.6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期作者:赵智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工作压力逐渐加大的当今社会。 赵智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园林绿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在美化环境、增加城市的美观价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植物造景运用的方法和原则,仅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工作压力逐渐加大的当今社会,人们希望有让精神放松的场所,园林建筑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如何加强园林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运用,需要园林设计人员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和园林的整体景观进行把握,以更好地发挥园林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 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 1.1 概念 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它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1.2 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的进程也不断的加快,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空气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条件,很多园林开始投入建设,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很多人利用假期的时间选择外出旅游,通过园林的建设也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而植物作为园林的主要命脉,在园林的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把城市的发展历史融入其中,这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所以园林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园林植物造景原则 妥善解决园林空间的功能是做好植物应用及配置的基础和出发点。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 2.1 生态原则 一般的园林建筑其建设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生态价值的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恶化现象十分严重,园林建筑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一种植物的生长条件都是不同的,其对自然的调节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对园林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合理地对植物的种类进行分配,提高植物的存活率的基础上增加园林的美观效果,这样不仅可以使得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而且还增加的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2.2 美学原则 2.2.1 多样统一的原则。要想利用植物造景来增加园林的美观价值,在增加园林多样性的同时保持整体建筑的协调统一,通过形状色彩的调节,使得原理的整体看起来更加的立体,在园林的相似度较高时,会给人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反而相似度较低的会给人们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 2.2.2 协调与对比的原则。由于园林建筑的组成比较复杂,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要过分追求其组成方式的多样化,要使得整个园林形成一种协调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对植物的色彩明暗进行调节,使得整体的景观看起来既协调又可以形成对比。 2.2.3 对称与平衡的原则。要想使得园林建筑的整体看起来更加的协调统一,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遵循对称与平衡的原则,通过对植物的布置调节,使得整体的效果看起来是对称平衡的,因为东方人都是喜欢条框的视觉效果,所以在设计上要保持平衡的对称原则,植物的自身就存在两种对称性,一种是植物的叶子,另一种就是辐射性的对称,可以根据两种不同的对称形式来进行安排。 2.2.4 均衡的原则。园林建筑是由植物和建筑组成的,其自身的分量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重量感,仅就表面的形式而言,轻重就是调节均衡的原则,因此在造景的过程中,要按照植物自身的重量感来调节视觉的效果,使人们看起来整体的景观更加的均衡。 2.2.5 韵律和节奏的原则。每一个植物的自身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在造景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植物的自身特点,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韵律,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简单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交替的方式进行,然后通过人工修建的方式使其形成水平的或者其它形状的景观结构。 2.3文化内涵 植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和文脉。在现代园林规划中,可将植物的文化内涵同造景相结合,以园林主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将这种文化内涵作为植物景观的主题表现出来,既可以增加园林的景观表现,也可以增加园林景观文化内涵。如荷花,“可以嗅清香而折酲,可以玩芳华而自逸”,是颇具雅逸精神美的花木。 2.4历史文化主题 古木是园林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年代的标志。古木的存在可以增添园林历史底蕴,激发怀古幽思。将古木作为园林景观的重点景观对其进行主题造景,可以为园林提供无限的遐想空间。古树名木苍劲古雅,姿态奇特,在园林中可构成独特的景观,也常成为名胜古迹的最佳景点。 3 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一个优秀的园林植物主题造景,不但要借助植物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要依靠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来表现。合理的造景设计可以加强主题的表现,深化主题内涵。 3.1 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度 在对园林建筑进行造景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度,根据植物自身的形态不同,设计人员要注意利用好植物的自身形态,避免过于人工化,要把最自然的景观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所以在设计时要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通过对不同位置的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储振东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储振东 发表时间:2019-09-21T10:54:04.2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储振东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热岛效应”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宜居度。 上海园林机施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8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热岛效应”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宜居度。而园林作为绿化的常见手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继承发扬,而且对改善城市生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着眼于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技术,简要概述了造景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具体实践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造景;绿化;技术运用 引言 反季节种植技术是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反季节种植技术突破了传统绿化植物的季节性种植限制,在任意施工工期内都能够栽植苗木,为城市添加更多的绿意。但与此同时,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故而做好反季节种植,其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个人从事园林绿化施工工作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反季节种植技术加以分析,以期能够为城市添加更多的绿意。 1植物造景技术的概念 植物造景技术在植物本身体态、颜色自然美的特性上,强调出植物的欣赏性。在合理的条件下,将多种植物放在到一起种植,运用植物造景手段对植物进行搭配[1],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在造景规划时,需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表现特点然后同植物造景手法结合在一起,建造一个完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2植物造景基本原则 2.1生态原则 园林绿化的初衷是改善城市景观,给居民创造一个适宜生产、生活的环境,生态原则就是植物造景技术的应有之义。在植物造景时,需要结合生态学相关知识因地制宜的分析,避免植株选取不当而造成生态恶化。通常而言,植物的生长主要受光照、土壤和水分影响,任一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令植物形状产生“异变”。因此,园林造景可以选择当地常见植物,既考虑植物的美学价值,又兼顾整体的文化底蕴。植物生长环境基本维持不变,成活率得到了限制提升,同时也令该项目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此外,在植物造景中还应关注“生态群落”的构建,新植株的移栽不宜对固有生态链和自然资源造成破坏,而要追求整体的和谐。 2.2美学原则 植物造景应当从人们审美需要出发,植物造景不仅要体现出统一性特征,还要从地方特有文化特色出发,充分体现植物造景的主题性、文化性、民族性,能够在符合地方群众主流价值观念,彰显美好寓意的基础上进行植物造景,才能更好地呈现植物造景的视觉效果,实现植物造景与地方环境的统一。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对称性、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的美学原理,有效控制造景工程的节奏韵律。运用新颖的剪裁设计体现和谐之美,发挥植物的审美功能与特性,做到在创意中吸引受众,更好地符合受众的心理文化需求。 2.3控制节奏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当中第三个原则是控制节奏,这是因为园林景观可以在天气气候上面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很多城市在住宅区建设园林景观的时候,就是根据地理位置和天气再去种植植物,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种植的植物是不同的。而在城市住宅区的植物都不会十分的高大,这样比较利于修剪,间隔一段时间就去修剪,这样才能保持美观。 3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3.1模拟时空变化 与假山假水不同,植物景观往往能够随着季节推移而悄然变化,这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景观的细微变化也将影响园林的整体观感,应当成为设计人员关注的重要内容。如春天花团锦簇,夏天绿树成荫,秋日硕果累累,冬日枝干苍劲,都是不同季节所特有的景观特点。随着技术的成熟,在造景时已能够合理搭配不同地区、季节的植物,从而造成一种奇妙的景观。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季节变化适时地调整景观,在不同时期给观赏者带来别样的情趣。比如,将春季纷繁的花朵与秋冬萧索的乔木相结合,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效果。这种做法使景观呈现出灵活变换的动态特征,其观赏价值远胜于一成不变。 3.2植物造景技术应用于建造公园环境 公园里景观和绿色生态的表现来源于植物的种植搭配,同现代高楼大厦的城市生活远离了自然的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园林植物拥有本身自然美,通过与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相结合,形成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园林景观绿化过程里,利用植物枝叶的特点,来衬托人工塑造的假山、雕像等建筑,例如常绿树种在雕像周围,通过色彩对比,加深人们对雕像的印象。在大型的建筑物附近种植高干,枝繁叶茂的树种,会令建筑物散显得更庄严。还可以利用植物对园林的地形进行修饰,高低起伏的地形,会使人产生更多的兴趣,如果园林里制造高低起伏的地形需要采用推山挖土的方法,不但过程复杂而且成本高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违背了园林景观绿化的目的,可以使用植物造景技术解决难题,利用植物的种植来强调地形高低,种植乔灌木在高处突出高耸的感觉,种植在凹处使地形感觉平缓。 3.3植物造景技术应用于园林建设与建筑修饰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之一就是它会应用于园林建设与建筑修饰。园林建设一般是在小区内显示出来的,一般小区里的园林景观设计就会比较的统一差不多都是一个样子的,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者应该要去设计一些比较新颖的园林景观,有一些园林植物造景让人觉得十分轻松,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态。第二个就是,植物造景技术还可以应用在道路建设当中,我们往往能够看到路边的一些园林设计是比较怪异的,但是比较美观,而且不同于其他的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不同的建筑物旁边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是不同的,主要是凸显出建筑物的特点。 3.4营造意境氛围 在我国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不少学者专家都认为“心随物婉转,物与心徘徊”。所谓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观赏者的情绪将受到一草一木的牵动。对于园林植物造景而言亦是如此,在植物中人们可以寄托情感,抒发情怀。比如,在园林中移植松

园林植物造景试题

名词解释 1.花境: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长带状花卉应用形式。 2.机械关系:主要是植物相互间剧烈竞争的关系。 3.基础种植:用灌木或花卉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周围进行绿化、美化栽植。4.地被植物:指株丛紧密低矮用以覆盖园林地面,防止杂草孽生的植物。 5.室内植物造景:室内植物造景是人们将自然界的植物进一步引人居室、客厅、书房、办公室等自用建筑空间以及超级市场、宾馆、咖啡馆、室内游泳池、展览温室等公共的共享建筑空间中。 6.花坛: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应用形式,以突出的色彩或华丽额纹样来表现装饰效果。 7.植物配置:主要是指园林中各种植物如乔木,灌木攀缘植物水生植物花卉植物及地被植物等之间的搭配关系,或者是指这些植物与园林中的山水石建筑道路额搭配位置等。8.岩石园:是以岩石及岩生植物为主,结合地形适当的沼泽,水生植物,展示高山草甸,牧场碎石陡坡峰峦溪流等自然景观。 9.植物景观:植物景观,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 10.攀缘植物:通俗地说,就是能抓着东西爬的植物。 11.寄生关系::是一种对抗关系,是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以另一种微生物为生活基质,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并对后者带来或强或弱的危害作用。12.生理关系: 13.绞杀植物:指一种植物以附生来开始它的生活,然后长出根送进土壤里,变成独立生活的植物,并杀死原来借以支持它的植物,是一类生活方式比较特殊的植物。14.附生关系:常以他种植物为栖息地,但并不吸取其组织部分为食料,最多从它们死亡之部分上取得养分。 15.植物造景: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16、模纹花坛:由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廉美的植物组成,表现群体组成的精美图案或装饰纹样,包括毛毡花坛,浮雕花坛,彩结花坛等。 17、毛毡花坛:图案表面十分平平整,好像华丽地毯。 18、对应式花境:通常以道路的中心线为轴心,形成左右对称形式的花境,常见的道路的两 侧或建筑物周围。 19、单面观花境:是指供观赏者从一(单)面欣赏的花境。 20、花丛: 21、花坪:是指有一定设计、建造结构和使用目的的人工建植的草本植物形成的块状地坪。 22、花台:在高于地面的空心台座中填土或人工基质并栽植观赏植物成为花台。 23、花带:花卉呈带状种植的地段。 24、造景花坛:突出节日气氛,园林中临时造景。 25、双面观花境:是指可供两面或多面观赏的花境。 26、它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想体外分泌代谢过程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一、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花语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松喻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 玉棠富贵。 (a ) A 正确 B 错误 2、叶色多样性的原因是只要色素决定的。(b ) A 正确 B 错误 3、形态是植物形状、外形轮廓、体量、质地、结构等特征的综合体现。(a ) A 正确 B 错误 4、园林植物分割空间的特点是具虚实对比变化,方式灵活,分而不隔,隔而不死,自然活 泼。(a ) A 正确 B 错误 5、三基点是最底点,最高点,最进点。(b ) A 正确 B 错误 6、园林树木的观赏期比草本花卉的观赏期长。(a ) A 正确 B 错误 7、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出现空间更替现象就称为垂直分布。(a ) A 正确

B 错误 8、种群数量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起始数量。( b) A 正确 B 错误 9、园林植物对植的形式有两株对植和多株对植。 (a ) A 正确 B 错误 10、落形成期是指自种子或根、茎等繁殖体开始萌发至开花前的时期。 ( a) A 正确 B 错误 二、多选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花色三大主色的是(abd )。 A 红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白色 2、花的花相包括 (abc ) A 外生花相 B 内生花相 C 均匀花相 D 线条花相 3、园林植物的色彩观赏效应有( ) A 轻重感 B 动静感 C 空间感 D 立体感

4、花坛的类型有 (abc ) A 独立花坛 B 模纹花坛 C 混合花坛 D 带状花坛 5、根据植物的稳定性将植物群落分为(abcd ) A 稳定性 B 不稳定性 C 半稳定性 D 全稳定性 三、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影响园林树木纬度分布与经度分布的主导因子分别为(热量)和(水分)。 2、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中的重点树种通常是指(骨干树)和(基调树种)。 3、列举3种你熟悉的色彩为红色的秋色叶园林树(枫香、黄栌、火炬树) 4、被称为世界5大公园树种的是(金钱松)(日本金松)(巨杉)南洋衫和雪松。 5、群落所具有的色彩形象称为(色相) 6、园林树木主要通过(防尘)(阻尘)(降尘)等方式来减轻环境中的粉尘污染。 7、举例说出3种外生花相的植植物(紫薇)(栾树)(蓝花楹)。 8、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通常遵循(慢--快--慢)的节奏,其生长曲线呈(S)型。 9、树木的整体形态构造,依枝、干的生长方式可大致分为单干直立型,多干丛生型(腾蔓) 四、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 1、植物造景: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能价值的技艺。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法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各细部景点的设计都要服从总体规划。植物景观的营建也要服从某种立意或体现某种功能 二、以植物造景为主 植物材料既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各种景观艺术特性,因此植物造景应是园林景观营造的重点。 三、经济、美观、适用 1)适地适地、因地制宜、因材制宜 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要选择不同植物种类,使用不同的造景方法。 (2)以乡土植物为主,成熟的异地植物为辅 植物景观的稳定性、经济性、具有地方特色 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与生物入侵 (3)以人为本: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设计的,植物造景首先要满足使用者最根本的需要(人的审美心理、行为习惯等)。 四、表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1)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但正是 现代园林所缺少的。 (2)利用植物创造意境美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 是现代园林应提倡的,但并不是鼓励建造古 典园林。现代园林中植物意境美的创造应赋 予时代新意。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 一、顺应地势,划分空间 1、空间是由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植物可在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人的空间感。 2、植物空间划分应注意: (1)植物空间划分应顺应地形起伏、水面的曲直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各种立地自然条件和欣赏要求而定。 (2)对原地形的处理,不可一律保留,也不可过分雕琢,既要做到匠心独具,又要不留斧凿痕迹。 (3)植物造景要有一定的景深感。空间应大小相济,似分似连,变化多样,有封闭,有开朗,不能一览无余。 (4)植物种类应多而不乱。同一空间骨干树种要单一或相似,不同空间要有差别,多种植物混栽切不可乱,要根据自然群落关系进行合理搭配。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运用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运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激增,钢混建筑相继落成,“热岛效应”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宜居度。而园林作为绿化的常见手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继承发扬,而且对改善城市生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着眼于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技术,简要概述了造景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具体实践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造景;作用;原则;技术 引言 我国自古就有“栽梅绕屋”“移竹当窗”的做法,這是人与生俱来对自然的向往。从发达国家园林绿化现状来看,无论是澳大利亚的花园城市或英国的植物园林,都显示出借植物创造景观是园林设计发展的总体趋势。而反观国内,仍片面以假水假山凸显意境而有损其实用性,无疑也本末倒置了。可见,明确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应用方法已十分迫切。 一、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作用 (一)美化与生态作用 利用植物造景的手法使植物形态的生长与植物间的搭配两者相辅相成,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美丽曼妙的景色。植物造景技术在通过自然生态的山水、植物和适当添加的假山、水体装饰搭配结合,能够使山石、水体展现出更美丽的形态。同时,植物本身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可以将二氧化氮转化为氧气,吸收水体和周围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有利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二)防御作用 在面临大面积雨水降临时,植物可以因自身根系发达,对雨水进行截流,使得雨水流入植被根系更好地保护地下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植物枝叶也可以有效预防地震时掉落的砖石瓦片,为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护。 (三)提高社会经济作用 在城市中打造绿色生态环境,会吸引跟多的人来居住投资,使得社会经济提高。许多的办公场所楼下,都会有一些简单的园林景观绿化,使用植物、假山的装饰,将工作环境衬托的更加舒心、明亮,工作效率更高。 二、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

植物造景的五大手法

植物造景的五大手法 1. 主次分明疏朗有序 主即主要突出某一树种进行栽植,其他树种进行陪衬;疏即很自然的进行栽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园林绿化不同于普遍绿化,概括的说应是绿化加美化,各种植物的不同配置组合,能形成千变万化的景境,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 2. 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树种开花时,不要有其他树种开花,而在其他季节要有其他树种的开花托景。如在碧桃专类园种常绿与落叶的比为1:3,乔木与花灌木的比为1:1。早春,碧桃开花时以常绿树为背景,弥补了景区花量大,常绿量不足的缺点,而在其他季节,花灌木相继开花,延长了花期存在的时间,丰富了植物景观,使人们在不同季节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3. 围合空间的合理应用 植物围合空间可分为开放性(视线通透),半开放性空间(有开阔视野,有封闭视线),冠下空间(树冠郁闭后的树下空间),封闭性空间(四周全被遮挡),竖向空间(视线向上)等几种形式。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及城市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环境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活动游憩场所。 4. 林缘线和林冠线处理要有变化,有韵律 林缘线是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是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进行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到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几种高矮不同的乔灌草,成块或断断续续的穿插组合,前后栽种,互为背景,互相衬托,半隐半现,即加大了景深,又丰富了景观在体量线条,色彩上的搭配形式。 5. 应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便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设计者引导游人视线成功与否决定了景观的优劣。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对植物材料的选择,乔木,灌木,花草,不同的树种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植物造景时,认真的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表现形式如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等,创造出适时,适地,有韵律地植物景观,满足观赏者地视觉审美要求。

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1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园林植物造景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应用乔、灌、草来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生态以及美学等功能,配置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2植物的生物特性美 (一)视觉设计要素:①线条②树形③叶色 (二)叶的形状:单叶、复叶 3精神属性美 最早的对树木的原始崇拜,现在的树神或风水树。园林中的植物承担着一种承载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或心里载体的作用。 ①松,广泛被视为吉祥树种,也代表长寿 ②柏,有道德、品德高尚 ③桂,吉祥富贵视为祥瑞植物,芳香袭人(科举高中称“月中折桂”“折月桂”“贵”荣华富贵) ④槐,吉祥之树,国槐“门前一直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被认为有公断讼,讼之能,槐树益人,绿化常用,风水布置。” 4植物的功能属性美 一.改善生态环境植物素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们获取太阳能,并使之能为食物链所用,植物制造氧气,净化水质,通过蒸发作用使之进入大气。1.提高空气质量①碳氧平衡②吸收有害气体③吸收放射性物质④滞尘二.杀菌:某些植物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三.通风防风:1.防风(由植物构成的防风林带可以有效的阻挡冬季寒风或海风的侵袭。经测定,防风林的防风效果与林带的结构以及防护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疏适度为50%左右的林带防风效果

最佳,并非林带越密越好。)2.通风(风带,以便将清新凉爽的空气引入其中,提高环境的舒适度、园林绿地与道路,水系结合是构成风道的主要形式。进气通道的设置一般与城市主导风向成一定夹角,并以草坪,低矮植物为主,避免阻挡气流通过,而城市排气通道则应尽量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四.净化水体五.治理土壤污染六.防火七.水土保持八.改善小气候九减弱噪音十环境监测和指示植物 5植物空间构筑功能(重中之重) 创造空间是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一空间可以理解为:人从一个视点横扫四周,视线被景物所阻挡构成一定的视觉界面,这些视觉界面所限定的范围,及时人所感受到的空间。二空间感受:主要通过视觉与在空间行动而获,因此空间感受影响对空间形式的分类。空间的存在及其特性来自形成形式和组成因素,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有组成因素的某些特征,如果各刺激互相联系,并支持一个共同主题,空间就会含义明确,整体感强。各要素互相联系起来,这样空间就有高度地狱感。三空间的形式:因感觉角度不同,有不用类型1.空间重心不同:容积空间、立体空间、混合空间。2.尺度不同3.空间类型与围合程度①封闭空间:利用植物浓密树冠封闭空间,利用乔灌木封闭四周,具有强烈隐秘性,隔离感。②半封闭空间植物:未完全封闭,组成空间六个面中某一个或几个面封闭,或其封闭面较多但由于植物稀疏导致封闭性差。③开放空间:利用低于人视平线矮灌木或仅用地被植物限定空间或暗示空间边缘,形成视线完全通透,外向性,无隐秘性,气派及恢弘。4.空间方向不同分为:水平空间、垂直空间。四空间设计 1.墙的设计 2.基层平面 3.头顶的层面 4.空间内的要素 5.空间深度 6.连续空间 7.调节感官刺激物 6植物配置艺术手法

(整理)《园林植物造景》复习资料.

《园林植物造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植物造景: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2、花坛:是在具有一定几何轮廓的种植床内种植颜色、形态、质地不同的花卉,以体现其色彩美或图案美的规则式园林应用形式。 3、花境:以多年生花卉为主组成的带状地段,花卉布置采取自然式块状混交表现花卉群体的自然景观,是园林中从规则到自然式构图的一种过渡的半自然式种植形式。 4、藤本植物:茎木质化,长而细软,不能直立,需缠绕或攀援其他物体才能向上生长。 5、地被植物: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 6、季相:由于季节不同,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的群落形相称季相。 7、屋顶花园:指在一切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天台、露台之上所进行的绿化装饰及造园活动的总称。 8、街头绿地: 指建设在城市街道中间或街道两侧供行人和居民短时间休息、游玩、锻炼的绿地。 9、立体绿化:是利用攀援植物绿化墙壁、栏杆、棚架、柱架及陡直

的山石等。 10、适地适树:就是栽种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物学特性和树体所处地域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11、草坪:指有一定设计、建造结构和使用目的的人工建值的草本植物形成的块状地坪,具有美化或观赏效果,或能供人休闲、游乐和体育运动的坪状草地 12、孤植:指为突出显示树木的个体美,一般均单株种植,也称独赏树,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1、由园林植物分割空间的类型(ABCDE) A.开敞空间 B.半开敞空间 C.覆盖空间 D.封闭空间 E.垂直空间 2、从设计形式上分,花境主要有(ABC ) A、单面式花境 B、双面式花境 C、对应式花境 3、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基本形式( ABDE ) A.排列式 B.集团式 D.自然式 E.图案式 4、下列植物在秋季呈红色或紫红色的有(CE ) C.枫香 E.鸡爪槭 5、四株同一树种配置忌用的形式有( CDE ) C、正方形 D、直线 E、等边三角形

园林植物造景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5小题,3分一题) 1、植物群落: 2、垂直绿化: 3、花坛: 4、空间感: 5、寒害: 二、填空题(20空,1分一空) 1、株形是园林植物从整体形态上呈现的外部轮廓。它包括、圆柱形、、、、棕榈形以及其他形。其他形还有风致形和藤蔓形两种。 2、一般观赏果实的形状以、、为鉴赏标准。3花相按照花叶开放的时间顺序来分有、、。 4水生植物包括: 5植物的配置原则: 三、判断题(5小题,2分一题) 1、园林中障景的运用时,遮是手段,显是目的,遮是为了更好的显。() 2、植物水平分布以垂直分布为基础,水平分布不能超越垂直分布。() 3、海拔由低到高,植物群落由复杂到简单,纬度越低,垂直带越完整。()

4、组合花坛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5、冻害指气温在0℃以上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 四、问答题(3题,1题10分) 1、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2、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3、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 五、应用题(2题,1题10分,2题15分) 1.试列举我国从南到北的植被景观区划,并说明其对景观植物种植设计有何指导意义? 2. 试论述花境和花坛的区别,并列举常见花境材料10种。

参考答案: 一. 1.植物群落: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结合。它们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物种之间及其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2. 垂直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3.花坛:指按照设计意图,在有一定的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以园林草花为主要材料布置而成的,具有艳丽色彩或图案纹样的植物景观。 4.空间感:在绘画中,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5.寒害:指气温在0℃以上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 二.1.尖塔型、圆锥形、暖圆形(圆球形) 2.奇、巨、丰 3.阳性植物、中性植物、阴性植物。 4.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 5.园林植物主要功能的确定、园林植物种间关系的处理、适用原则、美观原则、多样性原则、突出地域特点,注重地方特色。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0672】考试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 试答题卷 学号: 姓名: 层次: 类别: 网教 专业: 园林 2015 年 12 月 课程名称【编号】: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0672】 A 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简答题 1、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现代定义 答: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 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 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 能价值的技艺。功能:观赏、生态、适用;依据:自然科学、工程技 术;效果:综合组景;规模:大与小相结合。 2、园林树木的配置应用的主要形式 答:树木的配置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式: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群植等。规则式:多以轴线对称或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强烈、 雄伟、肃穆之感;有对植、列植、环植等。 自然式:1)、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孤植。2)、丛 植组成树丛的树木,通常为2-15株,若配入灌木,总数可以达到20株。3)、群植群植是将20 株以上乔、灌木按一定的生态要求和构图 方式栽植在一起。

规则式:1)、对植对植指两株或两丛树木按一定轴线左右对称的栽植方式;多用于园门、建筑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起烘托主景的作用,动势向轴线集中。2)、列植、环植列植: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的种植方式或以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种植形式。列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气势大。列植是规则式园林绿地应用最多的基本栽植形式。列植具有施工、管理方便的优点。环植即围绕某一中心将树木配置成圆、椭圆、方形、长方形、五角形及其它多边形等封闭图形的配置形式。环植可为一环或多环,闭合环或半环等,环中心多为雕塑、纪念碑、水体、草坪、广场或建筑物等,形成四周聚合向心的效果。 3、竞争的概念及其种类 竞争:两个以上的个体,由于要求相同或相似的生存空间、营养、水分、光照等生活必需条件,从而限制其它个体发展的现象和行为。竞争的种类:(1)种内竞争:同种内不同个体间的竞争;不改变种类组成,不导致种的消亡。(2)种间竞争:不同种个体间的竞争。改变种类组成,可能导致种的消亡。相同点:改变群落个体数量与群落结构和外貌; 4、孤植树的选择条件? 答: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在珍貴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其他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用于庇荫的孤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要形成孤植景观必须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要求树形优美,姿态奇异或者花、叶颜色独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二是孤植树的周围要有一定的空旷地段,一般在距离树高的4-10 倍范围内不应有其它景物存在,或不能有高大的物体阻隔视线。 二、论述题 回答按水生植物的造景功能、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的分类及每类配置应用? 答:一、水生植物的造景功能:水生植物不仅可以观叶、赏花,还可以欣赏其在水中的倒影。通过各种水生植物之间的相互配置,可以极大地丰富景观效果,创造园林意境。在以往的园林水景中,应用较多的有荷花、睡莲、黄菖蒲、菖蒲、香蒲、芦苇等,并不乏有以水生植物为主题的专类水景园,如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就因其独特的荷花景观而闻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小桥流水、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向往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人水亲和的自然美景。在规则式水体设计中可以无需植物点缀,但越来越多的具自然风格的景观水体只有在

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手法及措施

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手法及措施 1、主题植物造景 主题植物造景是指利用不同季节植物的景色,根据园林设计的特点,从而营造出以不同主题为背景的园林景观,在不同的季节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景观,同时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美的感受。由于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其植被的颜色也在发生着变化,根据各个季节不同植物景观的颜色,再配上与其相称的周围应景,就会设计出不一样的园林景观。主题植物造景在设计中一般体现了较深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的文化一般与园林的形式融合在了一块,巧妙地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再加上园林的历史内涵,就会体现出独特景观。主体植物的设计方法一般使用的是烘托与衬托的方法。运用植物景观的数量和配置的方式来表现植物造景的主题,再加上其它的配景进一步表现植物造景的主题以及园林的主题。除此之外,主题植物造景还应主次分明、密疏有度,这样就会使得植物造景中的事物彼此之间呼应,从而实现艺术上地完整。 2、空间植物造景 在空间植物造景之中,植物本身就是一个实体,是园林绿化组成的一个主要成分。空间植物造景的特点是妥善解决空间造景的功能,还要充分突出园林空间的特点,注意形态上的统一以及园林空间风格的纯粹性,把这2种风格揉和在一块,同时突出主次。在空间植物造景中,合理地运用了植物周围的开放性以及封闭性的空间,使得设计出来的

空间植物造景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立体感。除此之外,在空间植物造景中还应用了其它一些方法。空间植物造景的优点是充分发挥了植物本身的作用,把传统的艺术手法和现代精神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创造出一种具有立体感的园林景观。空间植物造景应用的方法与主题植物造景应用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但是在一些设计方法上还是不同的。空间植物造景运用植物与周围配景的立体感,为人们创造出了具有一定立体感的植物造景,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美的感受,而且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人们可以在具有空间感的园林景观中放松自己。 3、植物之间合理搭配,体现美学观赏性 植物之间搭配的优劣可以影响一个园林的整体外在形象,植物种类较为繁多,功效不一,因而在城市园林绿化配置中,应当注重协调植物的高低顺序和颜色分层,同时也要考虑到季节性变化对植物造成的影响。具体而言,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体现美学观赏性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园林的主干道可以作为绿化的重点和主要部分,植物之间的搭配同样要注重高低顺序和颜色分层,设计安排多条绿化带穿插而行,形成一道层次明显、变化丰富的景观。一方面既能形成明显的空间分区,充分发挥植物的隔离防护作用;另一方面植物配置关系可以有效引导观者的视线,使其在和谐柔美的植物配置组合中感知到自然美学,同时也能带给人们一种安全舒适的精神体验。(2)花坛中的花卉和灌木配置应当考虑到花卉的花期和花色,尽量保证花色搭配有序,花株长短一致的花卉应当花期一致,以保证配置协调。而花卉之间的

(0672)《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72)《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网上作业 题及答案 1: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作业1 2: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作业2 3: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作业3 4: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作业4 5: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作业5 6: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作业6 1:[判断题]所谓花台,是指在一高出地面40―100厘米的空心台座中填土,然后栽种观赏植物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棚架绿化指藤蔓植物在棚架所决定的空间范围内生长的绿化形式。 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单纯树群是指由一个树种组成,但为丰富其景观效果,树下可用耐荫花卉作地被植物。 参考答案:正确 4:[多选题]园林植物配植方式,按平面关系分为() A:规则式 B:不规则式 C:孤植 D:混合式 参考答案:ABD 5:[多选题]植物造景设计中,现场踏勘的内容应包括() A:范围边界、等高线或高程点 B:现状植物 C:水体、土壤、建筑 D:管线、市政设施、道路系统 E:污染

参考答案:ABCDE 6:[多选题]孤植树种植的注意事项有() A:合适的视距 B:与环境协调 C:选择成年大树 D:树冠开展,姿态多变,枝条曲折 参考答案:ABCD 7:[多选题]加强林冠线起伏的途径主要有( ) A:结合地形变化 B:不同树种混交 C:规格、年龄树种搭配不同 D:树丛、孤植树结合 参考答案:ABC 8:[多选题]按攀缘习性不同,攀缘植物可分为()A:缠绕类 B:卷须类 C:吸附类 D:蔓生类 参考答案:ABCD 9:[多选题]下列树种中,属于芳香类的树种有()A:香樟 B:米兰 C:桂花 D:紫薇 参考答案:ABC

10:[多选题]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和绿化应用对象,立体绿化包括了( )几方面 A:棚架绿化 B:陡岩坎绿化 C:壁面绿化 D:屋顶绿化 参考答案:ABCD 1:[单选题]下列植物中,可以用作行道树种的有() A:天竺桂 B:火棘 C:枸骨 D:海桐 参考答案:A 2:[判断题]风景林树种主要以群植、林植的方式,用于营建山野风景林、森林公园或疗养院、度假村、乡村花园等 参考答案:正确 3:[多选题]可用作护岸水边绿化树种有 A:垂柳、水松、落羽杉、乌桕、枫香、水杉、池杉 B:桤木、河柳、加拿大杨、刺桐、枫杨、木麻黄、芦苇 C:葛藤、紫穗槐、紫藤、臭椿、毛叶山桐、盐肤木、夹竹桃 D:紫藤、九重葛、梧桐、龙柏、女贞、柑桔类、茶花、蓝花楹 参考答案:AB 4:[判断题]防噪音树种应选择树叶茂盛、分枝低、叶面积大的常绿乔灌木,如珊瑚树、椤木、海桐、樟树等组成复层混交林,以利减噪。 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骨干树种是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并普遍用于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以普遍种植且历史较长的乡土乔木树种作为骨干树种. 参考答案:错误 6:[判断题]基调树种应该以落叶为主,形成植物景观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园林绿化的骨架,一般2―5种。() 参考答案: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