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复习重点

园林植物造景复习重点
园林植物造景复习重点

绪论

一.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为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优美园林植物景观。

二.我国园林中植物造景的现状:

一种观点:重建筑轻植物,尤其古典园林

1、建筑为主,植物为辅

2、植物种类相对单调

3、植物造景私有性强

4、强调观赏艺术性,生态实用性差

5、强调寓意,宜静观、细赏

另一种观点:提倡园林建设中应以植物景观为主。

1.已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植物景观,植物造景的观点愈来愈为人们所接受。

2.与国外园林水平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我国园林中用在植物遣景上的植物种类很贫乏。

(2)观赏园艺水平较低,尤其体现在育种及栽培养

护水平上。

(3)在植物造景的科学和艺术性上也相差很远。

三.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发展趋势:1.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2.增强城市植物多样性 3.增强园林植物配置的综合功能 4.重视园林植物配置的科技含量 5.强化园林植物配置树种的选择与应用

第三章园林植物的园林学特性

第一节、观赏特性(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

一、色彩美

(一)色彩的一般属性

1.色调(Tone,or Hue)------色相,由光波的波长不同而使我们有不同色彩的感觉,所以,也称为----波长。

2.光度(Luminosity)-------颜色的明暗程度。色调中明度的次序是白、黄、橙、橙黄、黄绿、绿、赤橙、赤、青绿、纯赤、青、暗赤、青紫与紫。

3.纯度(Chromaticity)也称“色度”,纯度的最大饱和度是正色。

(二)色彩的观赏效应

1、轻重感主要取决于光度,光度越低则越重,光度越高则越轻,光度相同者,则纯度越高越轻,越低越重。植物配色如采用暗色调----正统、威严浅色调---予人容易亲近,轻松、愉快

2、冷暖感暖色系---红、橙、黄;冷色系---青、蓝、蓝绿、蓝紫;中色系---绿、紫、紫红。无彩色比有彩色感到冷。春秋季(严寒地区)---宜暖色花卉植物,夏季(热带地区)---宜冷色花卉植物,(给人在心理上引起适宜的温度变化的联想)

3、动静感兴奋色---红、橙、黄的纯色,运动感强,给人以兴奋,例如商业广告、交通标志,既醒目,又富有动感;沉静色----蓝、蓝绿的纯色,能给人以沉静感;中间色----绿和紫,既没有兴奋性也没有沉静性。

(一般:1、同一色调的明艳色运动感强,暗色运动感弱;2、同一色调,纯度高的色运动感强,纯度低的运动感弱;

应用:a、活动区宜选用兴奋性色调花卉或色调对比强的花卉,以烘托欢乐活跃的气氛;

b、安静区则应选用沉静性或对比不强的花卉布置,以免破坏宁静的气氛。)

4、空间感明艳的暖色---近距离感;暗淡冷色-----远距离感;明温的色彩----面积广阔;

暗冷的色彩----面积狭小;白色与橙色----发散感;黑色与青色----收缩向心感。

5、疲劳感纯度高,鲜艳性强的色,对人的刺激较大,容易使人疲劳。一般说来,暖色较冷色疲劳感强。色调数过多,纯度过高,或纯度、光度相差大的组合等,易使人感到疲倦,

蓝、绿色系易使人恢复疲劳。例如,冬季枯黄的草坪较春季翠绿的草坪更会使人感到疲劳。

6、情绪感

红色:热情、大方、勇气、富贵、温暖、光明、活力,宜婚礼,喜庆,节庆,开业,剪彩用;

黄色:富丽堂皇、豪华、尊严、明朗、愉快,且深浅不同的黄色搭配可以产生微妙的观感;橙色:明亮、华美、庄严、温暖、成熟,适合于丰收、喜庆、收获场景作主色调;

蓝色:心胸开阔、安宁、清新、秀丽、悠远,适合于咖啡屋、茶室、休息区等安静场所;绿色:健康、活力、青春,可作冷饮店、居室、客厅主要花材;

紫色:雍容、华贵、典雅、冷艳、优雅、忧郁,适合于布置居室、舞厅、藤萝棚架;

白色:纯洁、神圣、朴素、高洁、单纯、肃穆、哀伤、寒冷,适合于作间色用。

二、形态美

形态是植物形状、外形轮廓、体量、质地、结构等特征的综合体现。

观赏价值:给人以大小、高矮、轻重等比例尺度感觉,属于造型艺术美。

(一)形状美

1、形状构成要素及其一般属性

(1)点概念:点的形象是一个细小的圆,但这并非意味着点一定是圆形。

大小:大小是相对的,与所在的环境、视距有关。

应用:a主景---点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要有较突出的形态和鲜明的色彩,并与观赏者保持适当的距离。b形成韵律与节奏----若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布置,就可以产生连续、活泼、流动、韵律等美感效果。

应用注意:避免点分布的拥挤、混乱与缺乏主题。就失去了点的性质。混乱的点,既杂乱无章,没有主景点,甚至成为一片纷纭刺眼的斑点,使人难以获得美感。

(2)线从几何学上讲,线是点运动的轨迹,有位置和长度,实际中,还有具体不同的宽度和高度。线存在于构件和材料的边缘以及植物体表外缘,给人以或直或曲,或水平或垂直的线条感及或动或静的趋向性。线条是无声的语言。单纯理智性的线条,仅是对一事一物的说明而不带有情感的意味。情感性的线条所给予人的感觉,则因线条的性质与组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直线总体特征:具正直、静止的基本属性,有单纯与统一,端庄与庄严,坚实与强力的意味。种类:垂直线:具庄严肃穆的效果,正直、坚强、有力的性质极强。水平线:静止的性质突出,有广阔、敦厚、厚重、忍耐的效果。斜线:由静趋动,动中有静的效果,为垂直线与水平线间调节剂。

曲线

折线有倔强、富有个性化的特性,如苍劲的古树、树桩盆景以及怪石、假山等。

弧线“美之线”具有优美、优雅、柔和、生动、圆润的特性。

适度的运用弧线,可将人们从紧、压抑中解放出来,以获得轻松、安适、自在的感觉。例如水波、云影、圆洞门和卵圆形树冠等。

缺点:--方向性弱,超过一定限度时,将使表现意图分散,且软弱无力

(3)形即形状,它是由面和线复合而成的,形状是客体或空间真实的三维影象。包括平面的形(即面)与立体的形(即体)

形状的主要类型及其情调:体、面、线的基本形之间可以通过分解或组合来实现相互间的转化,如分割球体能得到圆面、而对圆面的分解能得到曲线。

①圆形包括半圆形、正圆形、卵圆形、椭圆形等平面形,也包括圆头形、球形、卵形等立体形。轮廓主要由弧线构成,所以产生弧线的效应,具有愉快、温暖、柔和、湿润、迟钝等情调。

②方形包括形、矩形等平面形与正立方形、矩立方形等立体形。方形主要由水平线和垂直

线构成,两者所占比重接近,所以方形总体上趋于中性,具有坚固、强壮、质朴、沉重等意味。

③三角形包括扇形,具有锐利、凉爽、轻巧、华丽、稳固、收缩等感觉。

④菱形具有凉爽、锐利、坚固、强壮、轻巧、华丽等情调。

⑤组合形园林植物形状中多数为几何形状的组合。

2、园林植物的株形美

株形是指园林植物从整体形态上而呈现的外部轮廓。大体来讲,园林植物的株形多介于自然形与几何形之间,为两者的综合。

影响因素:种类习性(遗传)、年龄、生长环境以及栽培技术等。

园林植物的株型:

(1)圆锥形A.株形构成特点:主干明显,顶端优势发达,主枝向上延伸,与主干约成45-600角,树冠丰满呈圆锥体状,树冠由下向上收缩成尖顶状,在顶端形成尖削状,大枝接近水平状着生在主干上,树冠由下向上收缩,在顶端形成尖削状。

B.观赏特点:具有严肃、端庄的效果,与低矮的圆球形植物配置对比强烈,还可加强地形的高耸感。

C.作用:将人的视线或情感从地面导向高处或天空。

D.主要种类:圆柏、马尾松、广玉兰等。

(2)尖塔形 A.株形构成特点:主枝平展、与主干几乎成90o角,基部主枝粗长,向上细短。

B.观赏特点:由斜线和垂线构成,但以斜线占优势。因此,具有由静而趋于动的意向,整体造型静中有动,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刺破青天动势,轮廓分明、层次感较强。

C.作用:与圆锥形相似。

D.主要种类:雪松、水杉、日本金松、冲天柏、幼年期银杏等。

(3)圆柱形A.株形构成特点:主干明显,顶端优势发达,树冠基部与顶部均不开展,树冠上、下部直径大小接近,树冠紧抱,冠长远远超过冠径,整体形态细窄长。B.观赏特点:以垂直线为主,有雄健、庄严与安稳的感觉。C.作用:通过引导视线向上的方式,突出了空间的垂直面,产生较强的高度感染力。适量使用时,会使空间产生一种超出实际高度的幻觉。D.主要种类:杜松、北美圆柏、柴杉、龙血树、塔柏等。

(4)圆球形A.株形构成特点:有或无主干,枝条斜生主干,树冠开展,包括圆形、球形、卵圆形、圆头形、扁球形、半球形等形体。B.观赏特点:以弧线为主,有优美、圆润、柔和、生动的情调。C.作用:由于以弧线为主,且高与宽接近,因而整体趋于中性,容易与多种要素协调,使空间具有外延宽阔感D.主要种类:种类众多,一般的阔叶树和多数草花植物属此种类型,如桂花、石楠、榕树、球柏、千头柏等。

(5)棕椰形A.株形构成特点:树干直立,多无分枝,常绿,叶大型,掌状或羽状分裂,聚生茎顶端,随风飘曳,姿态婆娑。B.观赏特点:随风飘曳,姿态婆娑,具有挺拔、秀丽、活泼、潇洒的情调。C.作用:产生热带南国风光情调,水平视线通透,视野相对开畅。D.

主要种类:以棕榈科、苏铁科、龙舌兰科的植物等。

(6)垂枝形A.株形构成特点:具主干,树冠形体多样,但均有明显悬垂或下弯的细长枝条。

B.观赏特点:具有柔和、飘逸、优雅、华美、变化、抒情的情调。

C.作用:垂直线,由上向下悬垂,具有将人的视线或情感由上(高)导向下(低处),与水体景观协调。

D.主要种类:垂柳、垂枝槐、垂枝榆、垂枝梅、垂枝桃、垂枝山毛榉、吊兰、绿萝、翡翠珠等。(7)披散形A株形构成特点:植株低矮,无主干,枝条在接近地面处分枝,水平状向四周伸展,包括葡匐形、偃卧形、拱枝形等。B观赏特点:姿态潇洒、自由。C作用:以水平线为主,引导视线沿水平方向移动,使空间给人产生一种宽阔感和外延感,联系功能强。

D主要种类:-多为灌木,也包括部分草本植物。

(8)雕琢形、绿雕(人工形)

A.株形构成特点:模仿人物、动物、建筑及其它物体形态,对植物进行人工修剪、攀

扎、雕琢而形成的各种复杂的几何形体。

B.观赏特点:由多种线条构成,具有物象本身的意味和情调。

C.作用:画龙点睛,应少而精,注意种类选择。

D.主要种类(见世纪世纪公园):根据需要设计,包括门框、树屏、绿柱、绿塔、绿亭、熊猫、孔雀等,树桩盆景属典型的雕琢形。

其它形①风致形:包括迎客形、旗形、苍虬形、露根形、悬崖形、临水形等。②藤蔓形:分为攀援与悬垂两种形式。株形主要取决于支撑物体的形状,多给人以轻松、活泼、飘逸、流动的感觉。

3.质地(质感)是指人们对园林植物植株整体的疏松与紧密、粗糙与光滑程度的直观感觉。分为可视与触摸质感

1)类型

(1)细质型(稀疏型)

A.结构特点叶细小,数量众多,稠密,冠型整齐密集而紧凑。

B.观赏特点视觉特征-----柔弱纤细、轻盈、文雅

空间感---具有远离性,造成观赏者与植物间的可视距离远于实际距离的幻觉,有助于紧凑狭小空间的“扩大”。

(2)粗质型(紧密型)

A.结构特点枝、干粗壮,分枝角度大,分枝距离远,叶片大,排列不规整。

B.观赏特点结实、厚重、刚健。

空间感---具有趋进性,造成观赏者与植物间的可视距离短于实际距离的幻觉,有助于开敞大空间的“收缩”。

(3)中质型(疏松型)介于稀疏型与紧密型之间,大多数属此类。

2)质感的特性

(1)质感的可变性是指质感可随季节和观赏视距而表现出不同的质感类型。

(2)质感的相对性是指相邻植物、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植物质感会发生

相对的改变

5 花相园林植物整体植株上全部花朵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形貌。

①按花朵或花序在植株上的分布状况划分

外生花相花朵或花序着生在枝的顶端,并集中分布于植株的表层,盛花时,整个植株几乎被花所覆盖,盛极一时,远距离花感强烈。

生花相花或花序主要分布在植株部,载叶时,花常被叶片遮盖,外观花感较弱,如桂花、紫荆、白兰花,含笑等,适宜作盆栽近距离观赏。

均匀花相花以散生或簇生的形式,着生于枝的节部或顶部,且在全植株分布均匀,花感较强。种类较多,如桃花、茶花、红花木莲、唐菖蒲、紫罗兰等。

②按花叶开放时间顺序分

◆纯式花相开花时,只有花,没有叶,如紫藤、玉兰、紫荆、腊梅、泡桐等。

◆衬式花相开花时,既有花,也有叶,花叶相间,种类众多。

◆复合花相花与叶几乎同时开放,如樱花等,种类较少。

③按花朵在枝条上的分布状况分

◆干生花相花着生在主干或大枝上,如槟榔、椰子、紫荆、无花果等。

◆线条花相花较均匀着生在细长的枝条上,形成线形状的花枝。如金钟、连翘等。

◆星散花相花以自由散生状分布在树体各部位,如白兰花、鹅掌楸、珍珠梅等。

◆团族花相由多数小花聚生成团族状分布在枝条的顶端,如玉兰、紫玉兰等。

◆密满花相由多数小花集中分布在枝条的节部,如碧桃、榆叶梅、晚樱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