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盛伤阴,寒盛伤阳 阴虚火旺,阳虚阴盛 补气生血,补血养气 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
4.阴阳转化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学习交流PPT
11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学习交流PPT
12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2. 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心气
全身
学习交流PPT
26
第三节 藏象
学习交流PPT
5
概述 二、中医学特点
1.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的统一 人体本身的统一 人体身心的统一 人与社会的统一
2. 辨证论治
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分
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
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
的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
学习交流PPT
1
内容提要
概述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节 脏 象
第四节 经 络
第五节 病 因
第六节 病 机
第七节
诊 法 学习交流PPT
2
概述
一、发展简史
一、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 1.《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2.《难经》扁鹊 3.《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4.《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
《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素问.金匮真言论》: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学习交流PPT
8
第一节 阴阳学说
概念
阴阳属性的特性 1.阴阳的相关性 2.阴阳的相对性 3.阴阳的普遍性
学习交流PPT
18
第二节 五行学说 内容
学习交流PPT
19
第二节 五行学说 内容
生 我 者 为 母 , 我 生 者 为 子
学习交流PPT
20
第二节 五行学说 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说明五脏的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指导疾病的诊断 指导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学习交流PPT
21
第三节 藏象
学朱习交震流P亨PT (丹溪)—养阴派
4
概述 一、发展简史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3.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 “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 “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五、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学习交流PPT
6
第一节 阴阳学说 概念
含义: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
初期含义: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
阴阳学说: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
两个方面
学习交流PPT
7
第一节 阴阳学说
概念
阴阳属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 两类特定的相反 趋向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 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升、出(阳) 降、入(阴)
常态——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
学习交流PPT
13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阳偏胜
阴偏胜
阳偏衰
学习交流PPT
阴偏衰
14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确立护治原则 6.归纳药性 7.指导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阴盛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阴阳 偏盛
伤阳 兼阳虚(酌加温阳药)
泻
其
实证 调
阳盛 伤阴
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 有
兼阴虚(酌加养阴药)
余
整
阴
阳
阴虚
阴阳
虚热证 补阴(阳病治阴,壮水 补
学习交流PPT
9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2.阴阳的互根互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 之使也。”
学习交流PPT
10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 阴阳的消长
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 此长彼长 此消彼消
概念
1.含义: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 生理病理系统。
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
象之涵义有二
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
学习交流与PPT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22
第三节 藏象
概念
1.含义: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 生理病理系统。
学习交流PPT
3
概述 一、发展简史
二、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1. 《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三因学说”
2. 《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开创“脏腑证治”
刘完素(河间)—寒凉派
金元四大家
李 杲(东垣)—补土派 张从正(子河)—攻邪派
学习交流PPT
24
第三节 藏象 概念
脏腑包括
脏腑
脏:心、肝、 脾、肺、肾
腑:胆、胃、 小肠、大肠、 三焦、膀胱
学习交流PPT
奇恒之腑: 脑、髓、骨、 脉、胆、女 子胞
25
第三节 藏象
一、心
1.生理功能 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A主血.B主脉
血脉
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
象之涵义有二
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
学习交流与PPT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23
第三节 藏象 概念
明白什么是藏象 了吗?
视其外应 以知其内脏
藏象——又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
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之主,以制阳光。)
其
偏衰
不
虚证
阳虚
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 足
学习交之流P源PT ,以消阴翳。)
16
第二节 五行学说 概念
五:金木水火土(五材) 行:运动变化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学习交流PPT
17
第二节 五行学说 内容
1.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2.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3.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