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张皖苏(完整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总平面图
拙政园的山石、水体、建筑的营建以及其植物配置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 准,历史上该园即以“林木绝胜”而著称,虽有林木、花卉近千株,但多而 不乱,经营得颇有章法,因此,园内的植物景观堪称苏州古典园林的典范。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虽有林木、花卉近千株,但多而不乱, 经营得颇有章法,花木与山水建筑紧密结合, 形成了这个“乔木参天,有山村杳冥之歌” 的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3 拙政园植物配置
3.1 配置类型
孤植 指园林中常用的一株树种植或两株树对植。它能充分发挥单株花木的 动势、线条、形体、色、香、姿的特点,用于较小空间作近距离观赏;在较 大空间中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丛植 指园林中3~9株单一树种或多树种的组合种植。花木多种植在不等边 之角形点上,前后、左右呼应,前树不挡后树。拙政园“远香堂”前广玉兰、 柏、枫杨组成的多树种树丛。
古典园林植物分析
以拙政园为例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1 拙政园植物总体概况 2 拙政园植物选用原则 3 拙政园植物配置 4 拙政园植物景观景点分析
5 总结
目录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1 拙政园植物总体概况
拙政园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是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作为
苏州古典园林中面积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它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私屋, 元朝改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此园,并 借用晋代潘岳的《闲居赋》中“拙政”二字为园名,沿用至今。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 一而得名。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 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 特色。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 建以亭阁。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拙政园园址原为一片洼地,三分之一是水面,造园者因势利导,,形成 以水面为中心的江南闻名的山水园。水面开阔,池中种植荷花。荷花是王 献臣异常喜爱的一种花卉,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宋人周敦颐《爱莲说》 曰:“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诚花之君子也。”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3.2.2 花木与山石的配置
土山或“土包石”假山的 花木配置多采取复层混交方式, 旨在形成山林景观,如苏州拙 政园东部“放眼亭”土山、中 部山岛等。“石包土”假山(即 有假山驳岸或假山挡土墙的假 山),种植观赏价值高的花木, 并注意不使之过分浓密。靠驳 岸或挡土墙一边,为显示假山 的陡峭峻拔,选择枝干虬曲的 花木,或将花木修剪成半悬崖 形,使枝条斜出假山之外,以 与假山相呼应。
选用苏州本土或在当地生长良好的植物, 红梅、绿梅、腊梅、南天竹、火 棘 、枇杷、栀子花、松、竹、荷花、杉树、牡丹、芍药、江浙山茶、月季等乔 木、灌木,以及以松、杉、柏为主体,配有冬红果、山楂、木瓜、杜鹃、榔榆、 雀梅等品种的苏派盆景。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不但树的姿态较好,而且在树的高低 层次上,有乔木、灌木和草本的搭配; 在树叶的色彩上,有常绿和落叶的搭 配,在统一的绿色调里产生纯度和明 度的变化,映衬碧水蓝天,使人如入 画境。
群植 指园林中9株以上的单一树种或多树种的组合种植。如拙政园“枇杷园” 的枇杷,多树种群植常用常绿与落叶乔木、灌木、地被等复层组合,形成错 落有致,层次丰富,虚实相生,浓淡相衬,林冠线、林缘线起伏多变,丰富 多彩的园景和山水气氛。上层大乔木用以发挥绿荫覆盖功能,中层小乔木和 下层灌木起划分空间、扩大空间的作用。以叶色深绿的常绿树为背景,能使 梅花、樱花、杜鹃、红枫等花木和色叶木更加亮丽。在落叶阔叶树群中,栽 植高出林表,树冠盘曲,叶色墨绿的松树,更显得松树的突出、生动,取得 “松出灌莽,鹤立鸡群”的效果。
2.2 体现文人精神
苏州古典园林的主人多为当时有名诗书画家或是退官隐居的文人之士,他们 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因而在造园上较为讲究植物的选用,追求意境。在我 国的文化礼制中。园林植物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态特性、物候期、造型特点和名称 等。往往被文人墨客人格化或赋予象征意义。
如荷花被认为是脱离庸俗而具有理想的象征;竹则被认为是刚直不屈、虚心 有节,是有气节的君子;松柏四季长青,象征长寿、永年一系列传统流传下来的 对植物看法的观念,作为私家造园者对植物选择的依据。文人和士大夫自比凌霜 怒放的秋菊,生于幽谷的芝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他们无法在仕途中展现自 己,只得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寄托于园林中的花花草草上,拙政园园主王献 臣就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位。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在配置中选择一些当地的吉祥植物。
如在拙政园中的“梧竹幽居”一景,种植梧桐和竹子,民间把梧桐看作凤凰 栖息之树“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白居易也有“栖凤安于梧”的诗句,相 信家种梧桐,引凤来栖,可以给家带来吉祥,而竹子象征高风亮节的品格,希望 居者也有此君的风范。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植物的利用更是遵循了“天人合一”的 思想,在选择植物题材上,则采取了许多传 统的手法。总的来说,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 配置,并无固定模式,但总是取法自然,因 地制宜进行,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2 拙政园植物选用原则
2.1 注重地方风格和传统观念
植物的选材注重地方风格,以常绿树为主,还兼顾地方特色。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Fra bibliotek3.2 配置方式
3.2.1 花木与建筑的配置 花木对园林建筑,不是遮挡,也不是让园林建筑赤裸裸地暴露,而是造景、
掩映、软化。在园林建筑的窗下,种植小竹、芭蕉和低矮的花木,既不影响通风、 采光,又绿意满窗。在庭院或墙沿,用山石砌成自然式花台,种植玉兰、海棠、 牡丹、芍药、桂花、天竹、蜡梅、山茶、杜鹃、梅花等花木。如拙政园“玉兰堂” 前庭是成功的典范。亭、榭等园林建筑,或山巅、或水际、或花中,让人停停、 歇歇、看看,主要在乎取景。为了打破墙面的单调,增加空间的绿意和层次,常 以爬墙虎、常春藤、凌霄、蔷薇等攀援花木爬于墙面,如拙政园“枇杷园”墙上 的络石。还有在园林中设棚架,种植木本攀援花木。
总平面图
拙政园的山石、水体、建筑的营建以及其植物配置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 准,历史上该园即以“林木绝胜”而著称,虽有林木、花卉近千株,但多而 不乱,经营得颇有章法,因此,园内的植物景观堪称苏州古典园林的典范。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虽有林木、花卉近千株,但多而不乱, 经营得颇有章法,花木与山水建筑紧密结合, 形成了这个“乔木参天,有山村杳冥之歌” 的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3 拙政园植物配置
3.1 配置类型
孤植 指园林中常用的一株树种植或两株树对植。它能充分发挥单株花木的 动势、线条、形体、色、香、姿的特点,用于较小空间作近距离观赏;在较 大空间中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丛植 指园林中3~9株单一树种或多树种的组合种植。花木多种植在不等边 之角形点上,前后、左右呼应,前树不挡后树。拙政园“远香堂”前广玉兰、 柏、枫杨组成的多树种树丛。
古典园林植物分析
以拙政园为例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1 拙政园植物总体概况 2 拙政园植物选用原则 3 拙政园植物配置 4 拙政园植物景观景点分析
5 总结
目录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1 拙政园植物总体概况
拙政园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是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作为
苏州古典园林中面积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它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私屋, 元朝改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此园,并 借用晋代潘岳的《闲居赋》中“拙政”二字为园名,沿用至今。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 一而得名。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 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 特色。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 建以亭阁。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拙政园园址原为一片洼地,三分之一是水面,造园者因势利导,,形成 以水面为中心的江南闻名的山水园。水面开阔,池中种植荷花。荷花是王 献臣异常喜爱的一种花卉,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宋人周敦颐《爱莲说》 曰:“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诚花之君子也。”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3.2.2 花木与山石的配置
土山或“土包石”假山的 花木配置多采取复层混交方式, 旨在形成山林景观,如苏州拙 政园东部“放眼亭”土山、中 部山岛等。“石包土”假山(即 有假山驳岸或假山挡土墙的假 山),种植观赏价值高的花木, 并注意不使之过分浓密。靠驳 岸或挡土墙一边,为显示假山 的陡峭峻拔,选择枝干虬曲的 花木,或将花木修剪成半悬崖 形,使枝条斜出假山之外,以 与假山相呼应。
选用苏州本土或在当地生长良好的植物, 红梅、绿梅、腊梅、南天竹、火 棘 、枇杷、栀子花、松、竹、荷花、杉树、牡丹、芍药、江浙山茶、月季等乔 木、灌木,以及以松、杉、柏为主体,配有冬红果、山楂、木瓜、杜鹃、榔榆、 雀梅等品种的苏派盆景。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不但树的姿态较好,而且在树的高低 层次上,有乔木、灌木和草本的搭配; 在树叶的色彩上,有常绿和落叶的搭 配,在统一的绿色调里产生纯度和明 度的变化,映衬碧水蓝天,使人如入 画境。
群植 指园林中9株以上的单一树种或多树种的组合种植。如拙政园“枇杷园” 的枇杷,多树种群植常用常绿与落叶乔木、灌木、地被等复层组合,形成错 落有致,层次丰富,虚实相生,浓淡相衬,林冠线、林缘线起伏多变,丰富 多彩的园景和山水气氛。上层大乔木用以发挥绿荫覆盖功能,中层小乔木和 下层灌木起划分空间、扩大空间的作用。以叶色深绿的常绿树为背景,能使 梅花、樱花、杜鹃、红枫等花木和色叶木更加亮丽。在落叶阔叶树群中,栽 植高出林表,树冠盘曲,叶色墨绿的松树,更显得松树的突出、生动,取得 “松出灌莽,鹤立鸡群”的效果。
2.2 体现文人精神
苏州古典园林的主人多为当时有名诗书画家或是退官隐居的文人之士,他们 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因而在造园上较为讲究植物的选用,追求意境。在我 国的文化礼制中。园林植物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态特性、物候期、造型特点和名称 等。往往被文人墨客人格化或赋予象征意义。
如荷花被认为是脱离庸俗而具有理想的象征;竹则被认为是刚直不屈、虚心 有节,是有气节的君子;松柏四季长青,象征长寿、永年一系列传统流传下来的 对植物看法的观念,作为私家造园者对植物选择的依据。文人和士大夫自比凌霜 怒放的秋菊,生于幽谷的芝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他们无法在仕途中展现自 己,只得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寄托于园林中的花花草草上,拙政园园主王献 臣就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位。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在配置中选择一些当地的吉祥植物。
如在拙政园中的“梧竹幽居”一景,种植梧桐和竹子,民间把梧桐看作凤凰 栖息之树“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白居易也有“栖凤安于梧”的诗句,相 信家种梧桐,引凤来栖,可以给家带来吉祥,而竹子象征高风亮节的品格,希望 居者也有此君的风范。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植物的利用更是遵循了“天人合一”的 思想,在选择植物题材上,则采取了许多传 统的手法。总的来说,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 配置,并无固定模式,但总是取法自然,因 地制宜进行,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2 拙政园植物选用原则
2.1 注重地方风格和传统观念
植物的选材注重地方风格,以常绿树为主,还兼顾地方特色。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Fra bibliotek3.2 配置方式
3.2.1 花木与建筑的配置 花木对园林建筑,不是遮挡,也不是让园林建筑赤裸裸地暴露,而是造景、
掩映、软化。在园林建筑的窗下,种植小竹、芭蕉和低矮的花木,既不影响通风、 采光,又绿意满窗。在庭院或墙沿,用山石砌成自然式花台,种植玉兰、海棠、 牡丹、芍药、桂花、天竹、蜡梅、山茶、杜鹃、梅花等花木。如拙政园“玉兰堂” 前庭是成功的典范。亭、榭等园林建筑,或山巅、或水际、或花中,让人停停、 歇歇、看看,主要在乎取景。为了打破墙面的单调,增加空间的绿意和层次,常 以爬墙虎、常春藤、凌霄、蔷薇等攀援花木爬于墙面,如拙政园“枇杷园”墙上 的络石。还有在园林中设棚架,种植木本攀援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