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晚会拍摄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台拍摄往往是专业级相机的统治领域,无论是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方面,一般在进行舞台拍摄的时候优先选择专业级单反相机。毕竟,单反相机的对焦速度、高感光度细腻表现力、快门延迟、大光圈镜头的进光量等都是消费级数码相机可望不可及的。
所以我们在论坛上询问消费类机的舞台拍摄技巧时,得到的回答往往可以总结为一个字“难”!不过,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所持的相机都是消费级,而舞台拍摄也是这个群体经常遇到的拍摄场景之一,记录下舞台上精彩的每一个瞬间也是我们手持消费级数码相机的摄影爱好者的愿望之一。难道舞台摄影真的是消费级数码相机的禁区?消费级数码相机真的是没有可能拍好舞台摄影?
相对于单反数码相机而言,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劣势在于:
1、对焦速度慢;
2、高感光度的细腻表现力不够,在高iso下画面粗糙;
3、快门延迟太慢;
4、光圈不够大,影响进光量。
这些相对于消费级数码相机来说可以认为是“硬伤”的了,所以不要指望能从相机本身的质量上面来改善,只能通过一些技巧来降低这些劣势。
1、器材的选择:
在消费级数码相机里面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型号的,各大厂家的旗舰级消费机都会有不错的
表现,在拍摄舞台的时候舞台光线往往偏暗,这时对相机镜头的进光量要求就比较高了,所以就要尽量选择一些拥有大光圈镜头的数码相机,比如奥林巴斯的c5060、索尼的f717、f828等。另外由于拍摄舞台的时候距离拍摄主体比较远,有时候需要拍摄演员的面部表情、动作特点等特写,普通的3倍光学数码相机就显得鞭长莫及了,目前很多相机都配置了5倍、8倍甚至10倍、12倍的长焦镜头,短至5倍光学变焦的索尼f717,长至12倍光学的松下fz10,都在中长焦相机的范围之内。
有些长焦相机甚至配置了防抖功能,比如佳能s1、松下fz10等都具有is或者ois防抖功能,还有柯尼卡.美能达a1、a2的as防抖功能,在防止拍摄手持振动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打开防抖功能之后会降低相机的快门速度,在昏暗的舞台环境之下相机的快门本来就不够高,但打开防抖功能之后恐怕会使不断运动的舞台主体更加模糊。
相对于专业单反相机而言,使用消费级数码相机进行舞台拍摄难度很大,但是也是不是没有可能拍好。
由于舞台的光线往往较暗,所以在辅助器材方面,很多人考虑使用闪光灯。不过在舞台拍摄的时候使用闪光灯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首先使用闪光灯的时候会影响现场气氛,在一些比较正式的演出当中甚至可能被驱逐出场。另外,若用闪光灯进行拍摄,会使舞台前面的演员显得亮,背景暗,表现不出背景的特点;而且,用闪光灯拍摄,演员呈现顺光照明效果,形象显得平淡而无立体感。所以,在演出进行过程中拍摄舞台照片,应该利用舞台上原
有的照明灯光。这样,如何掌喔正确的曝光,就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前期准备工作。
增距镜可以拍摄更近距离的画面,广角镜可以获得大场面大冲击力效果,这两者在拍摄一些特殊效果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不过使用增距镜之后会减小相机镜头光圈,影响进光量从而降低快门速度,这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三脚架由于可以使相机更加平稳而被一些摄影者在舞台拍摄的时候大量使用,但是由于三脚架改变位置的不便性又局限了构图的灵活性,所以如果一定要保证相机的稳定性的话,笔者建议使用独脚架代替三脚架,这样即可以使相机在拍摄过程中更加平稳的同时又不会对移动灵活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不会占据太大的空间。
2、前期准备:
一般来说,在正式拍摄之前必须确定好三方面的问题: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一、要把自己想拍摄的节目、想拍摄的某位演员或者某个重要场景确定下来,这样拍摄才有目的性。
二、预先选择好拍摄的位置,一般来说最佳的拍摄位置在第四排左右,这样的距离不会因为距离太近角度太仰,又不至于距离太远而拍不清楚演员。
三、调整好相机的参数:一般来说必须调整好相机的白平衡、掌握相机的安全快门、以及手动对焦时的大概对焦距离等参数。
3、实拍体验:
这是在广东教育学院拍摄的一次以“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为主题的综艺类演出,采用大广角的角度拍摄的整个画面突出了演出的主题以及整体舞台效果。
这是笔者使用索尼f707数码相机对舞台演员进行半身拍摄的,在拍摄的时候距离主体大概15米,使用了外接增距镜头。当时相机的感光度使用了最高的iso400,加上最长焦段的f2.4大光圈,所以快门可以达到1/80秒,可以比较好地凝固演员的动作。但是由于增距镜的使用,画面的下部出现了色散现象,影响画面质量。高感光度可以提高快门速度,更好地凝固演员的动作,但是同时也使画面的躁点更加明显。测光方面对准演员主体使用了中央重点
测光,所以拍摄主体的曝光正常,背景为黑色更能衬托出主体,使主体更加突出。白平衡方面使用了自动白平衡,以更好地保持现场的光线效果。
由于现场组织者允许使用闪光灯,所以笔者在拍摄的时候尝试使用了闪光灯,不过效果不是很理想。这张照片使用了sony
f1000外置闪光灯拍摄,当时演员的动作幅度比较大,速度比较快,使用外置闪光灯可以更好地凝固演员的动作,但是同时让画面出现了偏色(与上一张图片比较)。不过这算是一张比较成功的照片了。
这是一张由于使用闪光灯而造成的废片。由于当时距离舞台比较近,拍摄角度仰角过高,闪光灯的近距离使用使拍摄主体严重过曝,脸部细节丢失。同时由于闪光灯的光线比较平,没有立体光使主题演员的脸部光线平实,没有立体感。同时闪光灯的光线使拍摄主体的阴影投射到背景人物上面去,这是舞台本来就没有的效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本来效果和美感。
舞台拍摄对演员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的捕捉很重要,不过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对焦速度比较慢,再加上笔者拍摄的时候是在相机最长焦段加上增距镜进行拍摄,另外现场光线不足又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了相机的对焦速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是比较困难的,容易造成对焦失败,手动对焦功能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由于演员当时呈跪姿,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不会改变位置,所以有充分的时间供笔者进行手动对焦,对焦完毕之后笔者使用了连拍以捕捉演员的表情以及动作。拍摄一些运动量不多的节目时比较容易对焦,但有一些节目比如舞蹈,演员的动作很快,如果在按快门时临时对焦,不仅来不及,往往还会失掉准确的拍摄时机,抓不住生动的瞬间。所以,在拍摄舞台演出时,通过目测事先调好焦点的方法是常会用到的。拍摄者可以事先测好舞台中心、舞台前沿、舞台深处、台角等不同部位的距离,记在心中,根据演员表演时的位置迅速调好照相机上的距离际尺便于抓拍。这是使用了手动对焦模式,在3张连拍之中选出的一张比较理想的照片,演员的面部表情、动作姿势都表现得很好,不过由于增距镜的使用使画面边缘有些色散,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