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建筑施工行业研究及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建筑施工行业研究及展望建筑施工行业作为为固定资产提供建造服务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行业产值产生直接影响。
我国近十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拉动了建筑施工行业产值的持续增加。
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最大的投资主要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建投资,这两类投资易受经济景气度、国家战略、政府投融资决策方针、房地产调控政策、市场信用政策等因素影响。
此外,行业内各项规章制度的出台、变更和修改,行业壁垒、竞争程度及成本管控,上下游行业商业信用利用程度、金融市场的信用策略等因素亦对建筑行业整体发展造成深刻影响。
综上所有因素构成对建筑施工行业信用风险衡量的主要指标。
建筑施工行业以前年度受大规模投资拉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行业整体营收规模快速扩大。
近两年在去杠杆、地方政府债务严监管、房地产高压调控等政策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承压,建筑行业景气度有所回落。
建筑施工行业进入壁垒较低,业内企业数量庞大,行业竞争激烈。
建筑施工行业对于下游行业商业信用利用程度低,垫资问题严重,导致行业资金需求偏大,整体流动性偏紧,杠杆水平较高。
高负债水平导致财务费用负担沉重,对建筑施工行业利润侵蚀较为严重,加上波动较大的原材料成本、快速上升的人工成本等对行业利润亦构成挑战,建筑施工行业整体产值利润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垫资施工还使得建筑施工行业积累了大规模的应收工程款项,资金回笼风险亦不断累
积。
由于单个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或单个商品房小区、写字楼项目规模越来越大,项目复杂程度及对技术、安防、环保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在融资环境趋紧的背景下对企业融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在重点工程承揽方面明显占优,经营规模快速增大。
建筑施工行业样本企业主要由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的大中型综合建筑施工企业或细分行业龙头施工企业组成。
从样本企业信用质量来看,近年来样本企业经营规模保持增长,垫资施工导致资金需求量随营收规模增大而增大,拉动债务规模明显增加,工程回款风险管控难度亦明显增加。
受信用紧缩,国企去杠杆等因素的影响,样本企业财务杠杆水平有所下降,但相较于其他行业,仍处较高水平。
样本企业整体债务期限结构偏短期化,在投资类项目拉长项目周期以及信用偏好下沉的背景下,信用资质较弱的民营企业信用风险增加。
2019年前三季度,建筑施工行业内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基本维持上年同期水平,所发行的债券期限以中长期为主,主要用于改善债务期限结构和补充流动性。
已发债建筑施工企业数量及融资金额与行业内企业数量及整体融资规模相比,仍然偏小,间接渠道融资仍是建筑施工企业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主要方法。
与市场流动性相对偏紧的2018年相比,2019年建筑施工行业债券发行利差相对较小,发债企业财务负担或得到一定程度减轻。
安徽省
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建工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暴露债券违约风险,主体信用等级已调降至C级。
2019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加速专项债发行、审批并允许用作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以及降低基础设施项目最
低资本金比例等措施推动已批复重大项目的投资落地。
未来伴随基建托底的一系列政策落地,预计2020年基建项目投资将有所回暖,但房建投资对建筑工程的拉动作用或将减弱,建筑施工行业中长期内仍存在一定的发展机遇,但以房建业务为主的施工企业较易受到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进一步趋紧的冲击。
一、行业基本面
2019年以来,在去杠杆、地方政府债务严监管、房地产维持高压调控等政策背景下,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及建筑行业景气度继续承压。
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加速专项债发行、审批并允许用作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以及降低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等措施推动已批复重大项目的投资落地。
未来伴随基建托底的一系列政策落地,预计2020年基建项目投资将有所回暖,但房建投资对建筑工程的拉动作用或将减弱,建筑施工行业中长期内仍存在一定的发展机遇。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变化,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密切相关。
近年来伴随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下滑,建筑施工业总产值增速亦不断承压,
并于2015年跌至2.29%。
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叠加去杠杆、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调控深化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维持增长但增速持续下滑。
得益于前期保障房及棚户区改造的房建投资拉动及后期的基建补短板,建筑施工行业总产值有所回暖,但未来仍将长期处于低速增长态势。
2018年,全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3.30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3.56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60%和5.90%,增速均较上年有所下降,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幅度较大,较上年下降1.30个百分点。
同年,建筑施工业完成总产值23.51万亿元,同比增长9.88%,增速较上年回落0.62个百分点。
2019年1~9月,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78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46.12万亿元、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16.25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6.20%、5.40%和6.66%,建筑施工业总产值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72百分点,下滑明显。
2018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新签合同金额27.29万亿元,同比增长7.14%,增速较上年下降12.56个百分点。
同年末,建筑施工企业共计95,400家,从业人数5,563.30万人,较上年末分别增长8.34%和0.48%。
2019年1~9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新签合同金额18.71万亿元,同比增长4.38%,新签合同增速继续下探。
同期末,建筑施工企业数量为97,378家,
较上年同期末增加7,163家;从业人数为4,679.25万人,较上年同期末减少90.70万人。
2018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在房地产行业维持高压调控政策、金融监管趋严、信用政策收紧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房建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固定投资意愿降低,建筑行业景气度受到影响。
2018年下半年开始,相关部门加快固定资产投资项审批,并通过加速专项债发行、审批并用允许用作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等举措推动已批复项目的投资落地。
2019年前三季度,建筑施工业景气度继续承压,未来伴随基建托底的一系列政策落地,基建项目投资将有所回暖,但房建投资对建筑工程的拉动作用或将减弱。
以下将分为房屋建筑施工业、交通基础设施施工业、市政工程施工业、海外工程施工业等细分子行业对其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房屋建筑施工业
2016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深化,坚持“房住不炒”和“因城施政”的主基调,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保持增长但增速持续回落。
2018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71,654.3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为15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33%和12.17%,增速分别下降6.34和1.50个百分点。
受土地购置成本上升的影响,2016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速保持增长,2018年完成投资额12.0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9.53%,增速提高2.49个百分点。
从房建工程投资来
看,2018年以来房建工程开发投资额持续下降,全年完成开发投资额6.73万亿元,较上年下降2.30个百分点,为近三年首次负增长。
同年我国房屋施工面积为822,300.24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为209,341.7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93,500.11万平方米,分别较上年增长 5.20%、17.20%和-7.80%,房屋竣工面积自2017年以来持续下降趋势,同时房屋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同比增速的剪刀差持续扩大。
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房地产销售面积为119,178.53万平方米,销售额为11.15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10%和7.10%,同年10月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回正。
投资方面,前三季度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80万亿元,其中建筑工程为5.49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50%和10.60%,施工投入增速转负为正。
同期,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8.60%,较上年同期下降7.80个百分点;竣工面积同比下降8.60%,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2.80个百分点。
截至2019年9月末,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降至49,3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20%,延续去化趋势。
同年前三季度,土地购置面积为15,454.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20%,但降幅较年初大幅收窄。
前三季度得益于房企通过扩大开工、增加期房销售的方式充裕现金流,房建施工有所回暖,但持续开工势能不足。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深化,多城楼市政策密集出台且不断升级,同时政府加快发展租赁市场、推进租售并举,
住房制度不断完善。
自2016年“9.30”调控开启后,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围绕房住不炒、因城施政总原则,各地陆续出台限购限贷、限价、限售、摇号购房等政策进行密集调控。
2018年,楼市调控政策维持高压,坚持遏制房价上涨,住建部就多地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约谈相关负责人,在多次会议和文件中重申“房住不炒”的原则;全年,约有30个城市出台或升级了限售政策,约22个城市出台或升级了限购政策,海南全岛限售限购。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2018~2010年三年开工1,500万套棚改攻坚计划。
2018年棚改计划开工580万套任务,全年实际完成改造开工626套,完成投资1.74万亿元。
2019年棚改计划开工289万套,1~10月已开工300万套,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8%,完成投资1.03万亿元。
棚户区改造是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重点,以前年度对房建市场有较大的拉动作用,但随着棚户区改造的逐步推进,棚户区改造需求有所下降。
在融资环境趋紧、房地产调控政策深化的大环境背景下,未来房屋建筑市场增长乏力。
(二)交通基础设施施工业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业方面,受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监管加强、PPP项目清库、环保力度加大以及去杠杆等因素叠加影响,2018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
尽管2018
年下半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多次出台政策加码“基建补短板”力度,但较2017年PPP快速扩张拉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速增长的背景下,2018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明显下降,当年完成铁路、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3.2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0.73%,增速较上年度下降10.90个百分点。
2019年1~9月,我国完成铁路、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3%,投资放缓态势仍然持续。
但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产调控持续高压的背景下,基建托底仍具重要作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仍有望保持投资规模。
公路建设投资方面,2018年我国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1,335亿元,较上年增长0.39%,增速较上年的18.23%下降了17.8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当年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完成额分别为9,972亿元、6,378亿元和4,9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1%、-12.20%和5.38%。
高速公路是我国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年约占公路建设投资总额的45%左右,2017年以来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增速位于高位。
普通国省道经历多年的高峰建设,在公路建设投资中的占比由2012年的20.26%增至2017年的34.18%,但2018年投资额同比大幅下滑,并拖累公路建设投资增速下滑。
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明确2020年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目标,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支出逐年增长。
截至2018年末,我国
公路总里程484.65万公里,较上年增加7.31万公里;公路密度50.48公里/百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0.76公里/百平方公里。
2019年1~9月,公路建设投资完成投资15,763.32亿元,同比增长3.1%。
自2014年铁路建设投资大幅增长后,近年来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稳定在8,000亿元以上。
2018年我国完成铁路投资8,028亿元,较上年基本持平;投产新线4,68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4,100公里,分别较上年增加1,645公里和1,918公里。
截至2018年末,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为13.1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2.9万公里;全国铁路路网密度为136.9公里/万平方公里,较上年末增加3.7公里/万平方公里。
2019年1~9月,我国铁路固定资产完成投资5,546亿元,同比下降3.1%;累计完成全年8,000亿元初始投资计划的69.32%,预计第四季度铁路建设或将提速。
在水运需求增长趋缓背景下,“十三五”期间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沿海建设强度继续下降。
2018年,全年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191亿元,较上年下降3.8%,跌幅较上年收窄8.73个百分点。
其中内河建设完成投资628亿元,较上年增长10.3%;沿海建设完成投资563亿元,较上年下降15.8%。
截至2018年末,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919个,较上年减少3,659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444个,较上年增加78个,水运投资向专业化、万吨级及以上规模的港口泊
位集中。
2019年1~9月,我国内河建设完成投资422.33亿元,同比增长 2.7%;沿海建设完成投资369.53亿元,同比下降7.8%。
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至2020年,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万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到15万公里;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达到2,527个,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1.71万公里。
2018年下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保持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对铁路、公路、机场等领域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任务;2019年9月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2020年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建设任务和“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各项任务,2021年至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提出,将利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相应子行业的建筑施工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相对向好。
(三)市政工程施工业
市政工程施工业方面,城镇化发展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为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企业提供较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和
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2017年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93万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01%;同比增长10.70%,增速较上年提高2.95个百分点。
同年,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园林绿化和地下综合管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别为6,996.7亿元、5,045.2亿元、1,759.6亿元和67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50%、23.67%、5.36%和128.49%。
在城市道路桥梁方面,截至2018年末我国城市道路长度43.22万公里,道路面积85.43亿平方米,分别较上年末增长8.65%和8.29%,增速分别提高4.63和3.65个百分点;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为16.70平方米,较上年末增加0.65平方米。
在园林建设方面,同年末我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304.71万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为72.37万公顷,分别较上年末增长4.30%和5.13%,增速均较上年略有下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11平方米,较上年末增加0.10平方米。
在轨道交通方面,2018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有35[2]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85条,运营线路总长度5,761.4公里;较上年末相比,新增一城市——乌鲁木齐,新增运营线路20条、运营线路长度728.7公里。
2018年全年城轨交通在建线路总长6,374公里,在建线路257条(段);其中地铁在建线路5,315.6公里,占比超83%。
2017年8月,包头等城市地铁项目被叫停,国家发改委一段时间内未再批
复任何地铁建设规划。
2018年6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申报地铁城市的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准入门槛均有所提高: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00亿元提高到300亿,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亿提高到3,000亿元,人口最低标准从城区人口300万以上调整为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上。
轨道交通申请审批条件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国家发改委恢复对轨道交通申报审批。
截至2018年末,国家发改委批复的44个城市规划线路总投资额合计38,911.1亿元,其中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深圳和武汉六个城市投资计划均超2,000亿元,上述城市规划线路投资总额为15,438.8亿元,约占全国已批复总投资的40%。
从建设城市来看,2018年共有15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超150亿元,其中成都市投资完成额超600亿元,武汉、杭州、北京3市投资完成额超300亿元[3]。
目前获批轨道交通建设的城市财政实力强,承建轨道交通工程的建筑企业回款安全性和及时性也有所加强。
2017年5月,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建成区道路面积率达到1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7,000公里;全国城市道路综合管廊配建率达到2%左右,20%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油气管网里程达16.5万公里;新建各类
公园绿地面积16万公顷;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等。
城市轨道交通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领域的建筑市场发挥空间大。
(四)海外工程施工业
海外工程方面,我国是全球建筑工程承包服务商的主力军之一。
根据2019年度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公布的“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我国内地共有75家企业入围,较上年增加6家,其中31家排名上升;入围企业在2018年实现国际营业额1,189.67亿美元,同比增长4.3%,占上榜250家国际承包商海外承包收入总额的24.4%,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强,尤其在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一带一路”的引导下,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8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为2,418.0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8.80%,为近五年来首次出现下滑;同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690.4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0.3%,增速较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
“一带一路”战略投资在我国对外投资中占比较大,并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及实现营业产值的重要区域市场。
2018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7,721份,新签合同额1,257.8亿美元,占当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2%;完成营业额
893.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2%。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和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两个指标增速的下降,主要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大项目推迟或暂缓实施、新项目开发放缓等因素影响。
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为1,646.7亿美元,同比下降5.1%,降幅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同期完成营业额1,021.0亿美元,同比下降6.30%。
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摩擦以及部分区域局势紧张等不确定因素对我国海外工程业务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但伴随“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推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海外业务未来增长仍有一定空间。
同时需要关注到我国施工企业海外业务实施地多位于亚非拉经济落后地区,政治局势稳定性较差,部分工程已经出现或存在完全停工后续开工无限推迟风险,同时工程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安全等问题亦较难保障,或对我国施工企业海外工程筛选审查及中标后建设管理构成较大挑战。
(五)PPP项目
201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文件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模式。
随后PPP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继2017年底财政部出台文件规范、清理PPP项目后,我国PPP 发展进入了由重速度和数量转为重质量的规范化发展阶段。
根据财政部建立的PPP综合信息平台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按照要求审核纳入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项目共计12,243个,总投资额17.4万亿元,其中管理库[4]项目数9,249个项目,投资额14.1万亿元;储备库合计2,994个项目,投资额3.3万亿元。
管理库落地项目(处于执行和移交阶段的项目,尚无移交阶段项目)共6,039个,总投资额达9.2万亿元,落地率[5]为65.3%;已开工项目3,559个,开工率58.9%。
同期末,四批国家示范项目共计976个,投资额2.1万亿元;落地示范项目910个,投资额2.0万亿元,落地率为93.2%,高出平均值27.9个百分点。
截至2019年9月末,从管理库入库项目的行业分布来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城镇综合开发和教育五个行业的项目入库数和落地数均居前五位,入库项目数/落地项目数分别为3,692个/2,495个、1,305个/867个、906个/571个、596个/384个和440个/276个,合计占比分别为75.0%和76.1%;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旅游五个行业的入库项目投资额和落地项目投资额居前五位,分别为43,715亿元/25,000亿元、41,391亿元/30,000亿元、19,423亿元/14,000亿元、9,679亿元/6,539亿元和4,498亿元/2,125亿元,合计占比分别为84.3%和84.6%。
2019年前三季度,PPP新增落地项目1,348个,投资额2.0万亿元,占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4.34%,目前PPP项目的投资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
2017年11月,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金办【92】号),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严格新项目入库标准,同时于2018年3月31日前集中开展清退本地区管理库项目工作,全面核实项目信息及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采购文件、PPP项目合同等重要文件资料。
2018年3月30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8】23号),明确提出国有金融企业加强资本金穿透,以PPP项目规范运作为融资前提条件,对于未落实项目资本金来源、以“明股实债”等方式违规出资或出资不实、未按规定开展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相关信息没有充分披露的PPP 项目,不得提供融资。
2019年3月7日,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财金【2019】10号),进一步明确项目入库条件,包括是否属于公益性项目、合作期10年以上、社会资本职责及风险分担、绩效挂钩机制、实施主体、资本金出资要求、信息披露等;财政支出责任占比超过5%的地区,不得新上政府付费项目;使用者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