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政治新导学江苏专用版必修2学案: 第三单元 第七课 学案3

学案3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一、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2.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5.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6.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请思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否就是鼓励公民信教?

提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并不等于支持和鼓励信仰宗教。

二、弘扬科学精神

1.重要性: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2.对我们的要求

(1)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2)作为中学生,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创造美好的人生。

请思考:封建迷信活动和群众中一般迷信思想。

提示要注意区分封建迷信活动和群众中一般迷信思想的区别。前者是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取缔;后者是自发性的,属于思想认识问题,要通过说服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

探究点一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基本内容

议题: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我国有五大宗教并行流传,历史悠久。虽然我国的宗教信仰者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信教者的绝对数字是不小的。现在可以统计的信教群众有3千多万人。佛教、道教没有严格的入教仪式,信教人数难以准确统计,粗略估计也有几千万人,加起来,我国有上亿人信仰各种宗教。此外,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宗教流传,有10多个民族基本全民信教。

(1)我国为什么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你能说出我国有哪五大宗教吗?

答案(1)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而且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一样,对于我国来说都是敏感而复杂的问题。“民族、宗教无小事。”因此,我国必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2)它们分别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

1.正确理解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认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励公民信教。对全体公民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2)不能认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府只有对宗教事务依法管理,才能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而是强调我国的宗教团体和

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4)不能认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宗教在本质上仍是唯心的。

2.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意义

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例1(2016·江苏高考)唐卡作为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如今,在藏族居民家中,随处可觅唐卡的身影。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这说明()

①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②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③开展宗教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④藏文化对藏族人民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题意并没有涉及“管理”,所以①与材料无关;“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和佛龛”,可见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②入选;题意并未提到宗教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所以③排除;④正确;故正确答案是C。

探究点二弘扬科学精神

议题:弘扬科学精神,把握宗教的本质作用

某日,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来到一个基督教堂门口。

甲说:“信仰宗教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我们进去学习学习。”

乙反驳说:“宗教是精神鸦片,我们进去要向宗教宣战。”

丙冲着乙说:“现在宗教信仰自由了,宣传无神论已经过时了。”

丁反问丙:“既然宗教信仰自由了,为什么还要求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不是违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吗?”

(1)运用宗教的有关知识,对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

(2)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弘扬科学精神?

答案(1)①甲的错误是没有认识到宗教虽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②乙和丙的主要错误是不了解公民既有信教、进行宗教活动的自由,也有不信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所以既不能到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用强

制手段要人们不信教,也不应该忽视帮助人民群众树立科学世界观这项重要工作。③丁的主要错误是把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和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对立起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热爱祖国就必然要求拥护社会主义,宗教是一种思想意识,信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并不矛盾。无论信教或不信教,作为一个公民,按照宪法规定,都应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④我们青年学生必须对宗教的本质和作用、党的宗教政策,以及加强无神论宣传作全面的理解,切记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绝对化。

(2)作为中学生,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的人生。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宣传无神论并不矛盾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是明智的、正确的选择。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又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而不信仰宗教,就有宣传无神论的自由;同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

例2

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把信教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上来。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因为

( )

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宗教已经从本质上得到了改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与题意无关;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我国的宗教本质没有改变;故应选C 。

《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发表

2018年4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白皮书约8 000字,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法律保障、宗教活动有序开展、宗教界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宗教关系积极健康。

白皮书指出,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

白皮书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宗教工作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白皮书指出,中国结合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汲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走出了一条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积极作用的成功道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2018年4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我国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宣传无神论B.宗教信仰自由

C.独立自主管理D.依法管理宗教

答案 B

解析我国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应选B;A错误,因为我们弘扬科学精神,但是对于宗教我们不能宣传无神论;独立自主自办宗教是我国宗教政策坚持的基本方针,舍去C;依法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不是宗教政策,舍去D。

题点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

2.白皮书指出,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这说明()

A.在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C.我国加强对各种宗教活动的依法管理

D.我国保护宗教信仰自由,鼓励正常宗教活动

答案 B

解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B符合题意;在我国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而非社会主义相适应,A错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鼓励”宗教活动,舍去D; C与题意无关。

题点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请回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答案(1)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切实尊重公民自由和权利。(2)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宗教信徒,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3)引导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对宗教作出符合社会和谐发展要求的阐释,积极发挥宗教中积极的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1.我国是多宗教的国家。下列选项不符合我国现行宗教政策的是()

A.某宗教领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B.我国穆斯林群众自费前往沙特阿拉伯朝觐

C.某高中生劝阻其母亲参加正常的宗教活动

D.某中学生发起“校园拒绝邪教”签名活动

答案 C

解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有信仰自由,C项中“劝阻其母亲参加正常的宗教活动”的行为不符合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A项符合我国宗教政策;B、D都符合我国现行宗教政策。

题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促进宗教关系健康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据此回答2~3题。

2.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这一方针政策不包括()

A.宗教信仰自由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答案 D

解析结合教材所学知识,A、B、C三项都是党的宗教政策的内容;D项表述错误,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题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在我国,之所以要贯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因为()

A.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B.少数民族中信仰宗教的人很多

C.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

D.宗教观念已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答案 C

解析A、B两项正确但不是题干的原因,应排除。D项表述错误。宗教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我们不能依靠行政力量去发展或消灭宗教,在现阶段,它还将长期存在,所以我们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C项正确。

题点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

4.2018年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俞正声对今后宗教工作的建议是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下选项符合这一建议要求的有()

①某宗教组织在公众场所宣传宗教教义②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兴办养老公益事业③某宗教组织在大学设立机构发展教徒④某宗教团体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活动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B

解析①错误,宗教组织应在宗教场所宣传其教义;③错误,我国不允许宗教干预教育;②④符合题意;故应选B。

5.(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无锡市基督教“两会”及辖区内各宗教团体,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促进全市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这表明()

A.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B.宗教在我国的消极作用已经消除

C.宗教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当前必须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答案 A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3周年。50多年来,中央专门制定了多项政策,促进西藏宗教事业稳定发展。目前,西藏共有寺庙等宗教场所1 700多所,僧尼等宗教教职人员4.6万人。这说明我国()

A.支持和鼓励西藏人民群众信仰宗教

B.充分保障西藏各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

C.中央保护西藏的一切宗教活动

D.西藏的宗教活动中央予以特殊保护

答案 B

解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也不是保护所有的宗教活动,A、C、D说法都是错误的;B符合题意。

题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近年来,为了满足信教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中央每年拨出大量专款对西藏寺庙进行维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和西藏地方财政先后拨款7亿多元人民币和大量黄金、白银等物资,修缮了一大批宗教场所。这表明()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国家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C.我国支持和鼓励公民信教

D.我国对宗教信仰自由不加任何限制

答案 A

解析从材料看,国家修缮宗教活动场所等,表明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题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从2018年2月起,我国正式实施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条例明确了政府“为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这表明我国()

A.保障公民宗教活动自由

B.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

D.实行宗教与政治、教育相分离

答案 C

4.湖南省天主教爱国会名誉主任邱六安牵头,自筹资金建立了浏阳教会诊所,他们以自己的善信善行服务社会,为教会与社会的和谐共融作出了贡献。这表明()

A.我国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

B.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我国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治权利

D.教会可以建立基层组织

答案 B

解析材料说明我国宗教积极奉献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B符合题意。

题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18年1月8日,全国宗教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在会上作工作报告,强调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宗教工作十分重要。据此回答5~6题。

5.进入21世纪后,民族宗教问题日益突出。宗教问题常与民族问题相交织,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常与现实的国际冲突相交织,成为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对我们处理宗教问题的启示是()

A.宗教是唯心主义范畴,主要起消极作用,应予以取缔

B.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加以提倡

C.我国宗教要坚持自主原则,不与国外宗教界交往,以防止反华渗透

D.要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答案 D

解析宗教问题常与民族问题相交织,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影响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因此应重视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为此,必须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应选D;A不符合宗教自身产生、发展、消亡规律;B、C不符合我国宗教政策。

题点全国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6.王作安指出,要注重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注重维护宗教领域正常秩序,注重支持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只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②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③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④制止和打击与宗教有关的一切活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①错误,我国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制止和打击的是不法活动,而不是一切活动,④错误。②③正确切题。故选B。

题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7.(2018·南京模拟)“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包括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宗教文化中“天人合一”“尊重生命”等内容,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正能量。因此()

A.要鼓励宗教信仰,凝聚各界力量

B.要全面阐释和吸收宗教教义教规

C.要尊重信教群众,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答案 D

解析实现“中国梦”需要宗教界人士增添正能量,这就需要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故选D项;我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信教,排除A项;对宗教教义要辩证地分

析,故排除B项;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排除C项。

题点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8.每年6月7日(藏历四月十五日),在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族民众心中是佛吉祥日,藏语为萨嘎达瓦节。这一天,从凌晨到午后,拉萨古城内外至少有十万名的信众在转经、施舍、放生、过林卡,在交通民警的引导下,信众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井然有序。材料说明()

①我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②各民族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③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答案 D

解析②④观点正确,但与材料不符,舍去;材料反映了我国对民族节日的尊重和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①③入选,故选D。

题点综合考查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9.佛教提倡人间佛教,把建设人间净土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追求一致。如果把人间净土这种目标的崇高性和实现人间净土的积极性推广到宗教以外更广阔的社会领域,这种精神动力就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这反映了在我国()

A.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B.宗教界人士自觉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放弃了有神论信仰

C.宗教组织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 C

解析我国把佛教的人间净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这表明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C正确;A、B说法错误,在现阶段,宗教的本质并未改变,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不是让信教群众放弃有神论信仰;D项不符合题意。

题点综合考查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此后,这一重要内容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并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据此回答10~11题。

10.在处理与宗教界朋友关系的问题上,我国政府一贯主张“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这一主张的依据在于我国()

A.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宗教和社会主义是相一致的

D.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答案 A

解析在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思想信仰上应互相尊重,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A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宗教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B说法错误;D与材料内容无关。

题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1.以下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②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敌我矛盾③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宗教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④在我国,宗教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消极作用是次要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全国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教徒的宗教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宗教感情根深蒂固,世代相传,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宗教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B。

题点弘扬科学精神

12.陈独秀在《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一文中指出:“宗教之功,胜残劝善,未尝无益于人群;然其迷信神权,蔽塞人智,是所短也。”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我国宗教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B.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C.宗教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是主要的

D.要弘扬科学精神

答案 D

解析“迷信神权,蔽塞人智”,启示我们必须弘扬科学精神,自觉抵制宗教的消极影响,D符合题意。

题点弘扬科学精神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3.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信教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

提示A。

14.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信教自由。()

提示B。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护信教自由,也保护不信教自由。

15.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提示B。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正确,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是错误的。

16.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

提示B。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前提下,发展与国外宗教的交流和交往。

17.新修订的《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于2018年2月1日正式实施,意味着我国宗教有法可依。()

提示A。

三、简析题

18.材料一在西藏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和佛龛,处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和悬挂着的经幡。宗教的各种活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

材料二对于我国穆斯林的朝觐,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有40多万人。

材料三在我国境外,敌对势力连连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向我国非法运进宗教印刷品;有的宗教职业人员入境后,发展教徒,搞地下宗教势力;有的地方还设传道点,私办经文学校,甚至干预教育和婚姻。这些都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取缔和制裁。

请运用我国宗教政策的有关内容,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1)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西藏信教者从事的各种宗教活动和穆斯林麦加朝觐正是我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表现。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信教群众的敬神活动、穆斯林的朝觐都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国家保护。

(3)我国实行宗教与政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原则,宗教不得干涉教育。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方针,外界不得干涉。国家坚决打击利用宗教外衣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境外敌对势力在我国境内的各种非法活动要予以坚决取缔和打击。

19.2018年2月14日,国家宗教事务局2018年工作要点发布。2018年宗教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实施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注重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注重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注重维护宗教领域正常秩序,注重支持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全面贯彻国家的宗教政策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2)全面贯彻国家的宗教政策有何意义?

答案(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这包括两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

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政府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我国宗教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2)全面贯彻国家的宗教政策,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民族团结、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调动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积极性,将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们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直接和间接)产生。 5、★人大代表的职责: ①权利: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②义务:人大代表应该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 ①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物的政治制度; ②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组织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④民主集中制: A、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B、表现:a、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b、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c、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复习提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人民就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即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7、★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根本原因: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意义:A、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B、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C、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D、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③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④优越性:A、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B、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C、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D、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doc

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文化的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 3.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 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 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答:尊重文化多样性。(第4、5、6点组合) 8. 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 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

高考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2、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 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一个理解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 4、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考点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表现: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3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体现: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事物的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联系和认为事物联系。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 ⑴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 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3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联系;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考点四: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人大——国家权力机关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我国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怎么做: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⑴立法权。⑵决定权。⑶任免权。⑷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 ⑴议各项议案。⑵表决各项决定。⑶提案权。⑷质询权。 2.怎么做(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集中,集中指导下民主。 3.怎么样:

党——国家的执政党,领导力量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 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体现 党的领导力量和地位的要求 2.怎么做: 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怎么样: 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人民的主人公地位 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威信,推进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党派,政协——国家的参政党 1.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民主党派和政协的性质决定的(参政党,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的 2.怎么做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3.怎么样 充分发挥政协与民主党派的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人教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人大——国家权力机关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我国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怎么做: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⑴立法权。⑵决定权。⑶任免权。⑷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 ⑴议各项议案。⑵表决各项决定。⑶提案权。⑷质询权。 2.怎么做(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集中,集中指导下民主。 3.怎么样: 党——国家的执政党,领导力量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 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体现 党的领导力量和地位的要求 2.怎么做: 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怎么样: 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人民的主人公地位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威信,推进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和纯洁性 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党派,政协——国家的参政党 1.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民主党派和政协的性质决定的(参政党,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的 2.怎么做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3.怎么样 充分发挥政协与民主党派的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表现: (世界遗产分为三类: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 2、怎么样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地位作用) 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 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没有这 些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 的景象。) 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 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 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 原则:各国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5、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也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①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6、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7、文化传播的途径: 8、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 传播媒介(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播被称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作用与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9、中学生应该怎么样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78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考点79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考点80 人大代表的产生 考点81 人大代表的职责 考点8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考点83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制度 考点84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考点85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考点86 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考点8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我国的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考点88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考点89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考点90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考点91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考点92 我国的宗教政策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考点9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考点93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考点94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 我国民主主体即人民---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 人民与公民区别: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共同点:公民中绝大多数都属于人民 2.人民代表(地位、产生、权利、义务) ⑴法律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⑵与人民关系:人民代表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⑶产生与任期:任期都是5年

间接选举:①全国人大代表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③市、自治州人大代表(县以上) 直接选举:④县、自治县、区人大代表、⑤乡、民族乡、镇人大代表(县及县以下)⑷权利: 审议权:审议各项议案 表决权:表决各项决定 提案权: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向人大提出议案。 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⑸义务: ①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律规定的职权,行使国家权力。 ②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 ⑴性质: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⑵与其他机关的关系: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⑶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①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②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③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④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⑷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⑸全国人大常委会: 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其部分职责。以便更好发挥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常委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是人大的辅助性工作机构,如预算委员会。 ⑹权力机关体系: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 各级人大。地方人大与全国人大一起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⑵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模块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教材第二单元阐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如何生产”的问题,与此衔接,第三单元进入《收入与分配》的学习,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第三单元与第二单元呼应,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将视线由财富创造引向财富分配,引导大家进入新的经济生活领域。而财富分配包括个人参与收入分配和国家参与收入分配两个方面。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参与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财富是如何分配以及分配好财富的意义。本框题主要学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消费、投资方式、效率与公平、市场经济等知识联系紧密,同时又给下一框题的公平与效率话题奠定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我国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必然性与积极意义。 2.能力目标: 能分析各种分配方式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初步认识在未来经济生活中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时,自己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如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初步树立“社会人”意识,认同并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立志让自身的才能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有用要素;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懂得效率的意义,增强效率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积极意义。教学难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互动研讨、分析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

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 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主要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3、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 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4、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进一步政府提高为经济社会发 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5、政府的作用: (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务。 5、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行为,使我们的公 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政府工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2、具体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工作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上)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4、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 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5、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促使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政府依法执政: 2、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依法行政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 政府的权威;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 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5、为什么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 ②(第4点中4个有利于)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为什么要按生产要素分配? 原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意义:(1)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2)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我国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根本: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4)(国家)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3、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5、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怎样处理二者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最详细提纲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框标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A民族节日: 含义: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韵味的平台 B文化遗产: 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意义: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C(选择题)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 3.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小点)(问为什么个性能受到共性欢迎) ①(为什么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 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在实践 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 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文化为什么是民族)但是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 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 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 存在着的差异。③(总结)因此,文化是 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 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 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4)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意义: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6)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5.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框标题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

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辩证唯物主义(偏重唯物主义) 主要内容:物质、运动、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 若答题时,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作答只能考虑以上观点的内容。 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偏重辩证法) 主要内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意识。 若答题时,要求从唯物辩证法角度作答只能考虑以上观点,要注意区分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能混淆。 唯物辩证法正确揭示了世界的状态: (1)世界是辨证的。即世界本身是联系、发展、矛盾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 (2)世界是唯物辨证的。即世界的联系、发展、矛盾是客观的,既不是“绝对精神”赐予的,也不是主观臆造的。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一:联系 联系(what)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性质: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普遍性what:(1)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横向(空间)、纵向(时间)。事物之间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整个世界How: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性:what: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人与事物联系的关系:(人能改造联系的具体形式)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how)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来把握事物,切忌随意性。 多样性:why(1)事物的多样性,(2)事物联系形式的多样性。形式: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外部联系;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How: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what 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内涵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7、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决定因素: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0、如何认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及关系? 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其领导方式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但党委并不能取代人大、政府和政协的职能。人大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进行监督,从而避免政府决策失误;政府通过行使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协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促进政府政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检 测题

《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1、每年3月5日全国各地都要举办“学雷锋,送温暖”的社会公益活动, 有些地区将“学雷锋”提升为一种文化公益活动,不断丰富其活动形式。 下列对文化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就是科学知识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③文化不具有阶级性④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已超越小菜成为韩国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离 家在外的韩国人认为回家陪妈妈腌泡菜是一种孝道,有人甚至从泡菜中 悟出“幸福婚姻之道”。这反映了() ①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 产物 ③不同地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的特色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 为和交往方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浙江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好声音》节目,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 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 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 ①② B.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4、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 少一些。事实上,公益广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 ) ①优秀的文化能培养健全的人格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顺其 自然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能给我们指明正确的人生方 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 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稳固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6、自1994年以来,国际英语增加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知识点总结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有什么特点 (1)最广泛的民主。 表现:①内容广泛。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经济、政治、文化------); ②主体广泛。 (2)最真实的民主。 表现:①从政治保证上看,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②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五、六课会涉及一系列制度)制度和法律保 障了民主的落实 ③从实现方式上看,实行民主选举和民主协商。 (3)最管用的民主。我国的民主制度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创造活力,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弊端。 了解两个概念: 3.什么是国体?——37 国家性质亦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 4、什么是民主?——38 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理解:无论国体、还是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5.怎样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了解】——37 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A、工人阶级领导?: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不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 B、工农联盟?工农有共同利益和天然联系,是同盟军,是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证 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主体广泛。 第二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二者相统一 2.为什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意义,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②民主和专政相统一。 A、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发扬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生机 B、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只有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才能维护国内正常的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 2、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2)------履行国家职能 内容:

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 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 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 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 效果; 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②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①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①内容: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完全一样。 第一课 天地合气物自生,不以人意为转移,物在先来意在后,承认客观是前提。 人类本从自然生,社会发展有规律,五大形态相更替,生力生关应统一。 如实虚歪三反映,正确错误要分清,神鬼观念把人骗,释疑解惑科昌明。 意识包括感思测,从外到内不会错,预测成功范例多,不可知论没处搁。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记者在石家庄街头就收入分配问题随机采访了2位受访者: 材料中刘先生和杜先生的收入分别属于( ) A.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资本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

D.按管理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 解析:C 材料中刘先生和杜先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主要收入的性质,私营企业主的主要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国企工人的主要收入是按劳分配,故选C。 2.目前我国公民收入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劳动型收入、资产型收入、劳资混合型收入、技能声誉型收入等。我国公民存在多种收入类型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我国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 B.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C.我国存在多种生产经营方式 D.我国实行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解析:B 注意设问中的“最根本的原因”这一限定,公民收入多元化是由生产力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故选B项。 3.罗田县华农大学毕业生小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主创业,在当地政府扶持下贷款20万办了一家黑山羊养殖场,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养殖实践。经过几年的发展,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在当地小有名气,小李也率先富了起来,今年他被评为“十佳创业标兵”。小李的收入属于( ) ①按劳分配所得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③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④劳动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D 小李自办养殖场获得的收入包括投资(贷款)、技术(知识)、管理等方面所得,故②正确,小李为自主创业,故选④,排除①③。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两个同步增长”( ) ①意味着国家富强,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②意味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长,促进同步富裕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④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保证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针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C 实现“两个同步增长”,其目的是增加居民收入、实现社会公平,①③中的内容符合这一要求;②中的“同步富裕”不正确,不选; ④中的内容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一种思想,现在的提法是“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5.要想改变漫画《套圈》中现象,政府必须( )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建立企业职工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③强化税收调节,取缔过高收入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