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能减排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这些年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推动下,节能减排产业发展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且已经具备大规模加快发展的条件。我国节能减排产业已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常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部分关键、共性技术已产业化。但也不能忽略节能减排产业繁荣下的不足。
1、市场化程度差,节能服务主要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政
策鼓励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入节能减排,民营企业在节能服务市场“一枝独秀”的局面逐渐发生变化。
2、体制机制建设滞后制约了产业发展,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善的行业自律公约,
尚无成熟的行业规范,诸如服务标准、节能量检测和认定方法、合同规范等。
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节能环保产业的体制机制重视不足、投入不够,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导致“有企业,没产业;有需求,没市场”。
3、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一些不具备核心技术实力的中小型节能服务
企业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致使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失去信心,给行业形象和信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很多节能服务企业业务模式基本雷同,缺乏创新意识,从而限制了业务领域的继续开拓。
4、诚信缺失,目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数量占节能服务项目总量的比重还比较低,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用能单位方面,企业对节能服务机构的节能承诺有所怀疑并对节能效果和质量产生顾虑。节能服务机构方面,由于合同履行不是一次性付款,需要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它是分享节能收益,因此,节能服务机构对用能单位能否能真正按合同分享节能效益产生疑虑。
5、融资问题是制约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节能服务领域大多是中小企
业,融资困难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访谈结果显示,目前广东节能服务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自有资金,很少从银行等其他渠道进行融资。据国内一项统计,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有92%面临融资困难问题。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需要先期投入建设资金,项目越多,资金压力越大。中小节能服务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较少,在金融系统尚未建立信誉,而
银行对项目风险的把控和对技术的评估又都不太专业,融资产品较少,因此中小节能服务公司在贷款、融资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业务开展十分困难。
当前,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加,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节能减排依然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我们对节能减排行业发展建议。
1、完善财政、会计等政策措施,切实发挥政策引导、扶持、示范的作用,完善
支持节能减排的价格收费、财税激励、绿色金融等政策,比如增加扶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种类,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撬动作用,健全绿色金融体系。主要是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给予多元化融资支持。健全市场化绿色信贷担保机制,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
研究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设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鼓励绿色信贷资产、节能减排项目应收账款证券化。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积极推动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
2、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为节能服务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健全节能环
保法律法规标准,严格监督检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建立节能服务公司资质认证制度,规范产业准入门槛。建立权威的认证机构,对节能服务公司进行考核、评级,形成全面、系统、细致、具有可操作性的认证指标体系和资质等级;建立节能效果评价体系,完善节能效益分配机制。节能评估体系的缺失导致实践中合同双方往往会对节能量的认定存在分歧,影响合同的有效履行,对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带来阻力。因此应该尽快完善节能监测制度,建立权威的节能效果评价体系,同时配套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节能效益分配机制。
3、推进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建设,构建规范市场。节能减排产业市场是政策驱动
型市场,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和保障体系。重视节能减排技术、产品及服务的标准化、系统化工作,大力完善我国主导的相关标准体系,引导产业朝着规范化、规模化、高水平、高效益方向发展。建立许可证制度,提高准入门槛。
4、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推行绿色消费,强化社会监督。节能服务供给具有
正外部性,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激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建立信息网络,向业界及时发布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使企业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产业政策,并制定适合全省的相关政策实施细则,明确全省范围内各项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适用范围,将国家节能奖励政策落到实处,调动各方面开展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工作,针对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时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反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培育专业化大型企业,大力扶持节能减排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