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断流.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恶化
• 黄河虽然是我们的母亲河,但她正在面临 着环境的威胁。最近因为风沙问题越来越 严重,现在专家说,如果人类再滥砍滥伐 的话,黄河的源头很可能会被淹没在风沙 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 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 风沙处处。
黄河利津段断流统计 • 1994年 74天 • 1995年 122天 • 1996年 135天 • 1997年 226天 • 1998年 142天 • 1999年 42天
1.植林种草,绿化大地,改善局部气候 植林种草,扩大植被覆盖 率,发展生态经济,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相结合,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气候,减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 力,增加地下径流。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黄河流域应重视对人口增长的有 效控制,同时促使公民自觉地保护环境与水资源,合理用水,节约 用水。 3.统一规划、协调开发黄河水资源 统一管理、统筹编制黄河水资 源利用与调度方案,兼顾各地情况,充分发挥大型水利工程枢纽作 用,拦蓄洪水调节径流。 4.加收水资源使用费,促进节约用水 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依法征收水资源使用费,适当提高水价,以刺激人们的水消费观念, 唤醒节水意识,避免或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调整流域内的农业结构,减少用水量 在流域内大力培育推广耐 旱作物,使灌溉用水量减少。
6.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 管灌、喷灌、滴灌、渗灌是国 际上一致公认的节水灌溉新技术,节水灌溉每公顷农田用水量仅为 传统灌溉用水的1/5。黄河流域耕地面积宽广,传统灌溉方式普遍, 节水灌溉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其节水潜力相当可观。这不仅要 在黄河中下游推广,更应在黄河用水大户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推广。 7.加强污水的净化处理工作,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提高水资 源的重复利用率是工业节水的重要手段,努力搞好污染水体的净化 处理工作,尽可能地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用水。 8.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引长江水进入黄河是解决黄 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措施。 9.更新工业和交通设备 设计出吸热存热新器械,使交通和工业中释 放出的热能被再利用。减少人为热释放,降低陆地上空气的干燥度。 10.减少洋面浮油 通过有效措施,回收利用废油,合理运油,减少入 海石油。设计"洋面吸油器",对洋面定时"清扫"浮油,以减弱海洋沙漠 化现象。 11.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普及使用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减少排 放CO2,减缓"温室效应"的作用,降低空气干燥度。
间冰期 根据考古分析,地球上的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在大冰 黄河断流 期之间是比较温暖的大间冰期。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又分为几个亚冰期和亚间冰期, 而当今世界处在第四纪的亚间冰期,气温逐年上升,降水量逐年下降,尤其在黄河流 域,出现干旱气候。黄河河南花园口以上流域1990年~1995年间平均降水量减少12%。 大气层透明度变化 地表气候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除受太阳本身变化影响外,到达地球的部分也受大 气透明度的影响。火山活动对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最大,火山爆发喷出的灰尘能强烈地 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而对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却没有显著影响。据计算,火山尘埃 散射太阳辐射的能力比散射地面长波辐射大30倍,尘埃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比大气分 子强得多。根据实测结果,火山活动较多的年份,相应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较少。 1912年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北半球火山活动相对较少,大气混浊程度减少,可以吸 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气温增高,形成一个温暖期,蒸发加强,气候变得干燥。 流域状况 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76毫米,降水年内 分配不均,大约60%的降水量中在6月~9月。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因此年内分配 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天然河川径流量658亿立方米,实测年径流量431亿立方米。 干流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为2~3。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水资源不足, 进入温暖期后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最终导致 黄河断流现象出现。 下游补给 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河, 使该段黄河不仅得不到两岸地下含水层的水源补给,反而要用河水下渗补给地下含水 层,越是干旱越是下境内通向黄河的一条主要排污渠 道。记者看到在这条总排干的沿线分布着许多造纸、焦化等企业,这 些高污染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一旦环保设施停运或本身就无处理设施 ,大量污染物就会直排入黄河,影响下游供水安全。
今年年初,黄河包头段遭遇空前严重的以挥发酚为代表的污染,挥发 酚、氨氮等超标几倍到几十倍,由于包头市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来自 黄河,120多万市民只能硬着头皮饮“苦水”。记者在包头市环保局 上报国家局的信息中看到,造成这次黄河挥发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乌 梁素海总排干的排放,而氨氮的污染主要来自宁夏和包头。
•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的能源,所以太阳辐射输出量的改变势必导致地气 候的变化 黄河河床。根据观测,20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辐射量在 不断增强,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使我国黄河流域乃至华北、 西北地区更加干旱。 • 太阳黑子 根据观测分析发现,亚洲东南部的季风气候与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 定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在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我国地面大气环 流中的季风成分大于行星风成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处于太阳黑子 两个极值年之间,所以,我国的季风势力较往年减弱,尤其表现在黄 土高原和华北地区,使季风降水雨带多徘徊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 我国华北干旱显著(如1997年黄河断流最严重)。
黄河下游的频繁断流已直接影响到依靠黄河供水 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特别是胜利油田 用水,并使水环境容量减小,加重了黄河水污染和 水环境的恶化。特别是造成下游河床淤高,不仅 “小水大灾”,更时刻存在着决口改道的危患, 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加重河口 地区土地盐碱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 多样性减少,使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日渐贫瘠。 这对黄河流域当前乃至下一世纪的经济发展将产 生深刻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断流加剧所引起的 水荒和下游决口的威胁交加,将动摇社会稳定, 其后患无穷。
管理不协调 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 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 荒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水资源浪费惊人 黄河流经了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 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 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 意识。黄河流域共有水浇地500万公顷,农业灌溉仍然主要采用大畦 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区每公顷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 高达60立方米,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水体污染严重 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 体质量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也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开 发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锐。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加速了气温的升高,蒸发量 增大,降水减少,干旱加剧。
• • • • • •
• •
上中游补给 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流域内 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人为原因 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土流失严重 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 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 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 甚至于有所发展。水土流失量惊人,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生态环 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人口和经济迅速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 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50年代时,黄河下游灌区灌溉140万公顷农田, 90年代灌溉面积上升到500万公顷,工业生产用水也数十倍地增长。在50年 代初期,黄河供水地区年均耗水量122亿立方米,90年代初达到300亿立方米, 而同时年均降水量反而有所下降。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 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 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海洋沙漠化 每年大约有18亿吨的石油通过海上运往消费地。由于运输不当或油轮 失事等原因,每年约有180万吨石油流入海洋。另外,还有工业过程 中产生的废油排入海洋。有人估计,每年倾注到海洋中的石油量达 200万吨~1500万吨,其中一部分形成油膜浮在海面上,抑制海水的 蒸发。使参与水汽输送的水量减少。同时又减少了海面的潜热的转化, 使海洋减小了调节气候的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尤其在20世 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近海越来越显著,直接影响我国的气候、降水, 使我国降水量有所减少。 人为热释放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能量的消耗迅速增长。仅2000年 全世界消耗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了380亿吨煤所放出的能量,在一定 程度上增强了大气的干燥度,使陆地降水量减少。 沿海城市气候截流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造成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因而形成局部的 热力环流,其在大范围气压梯度小时,表现比较明显。在白天市区中 心有强烈的上升气流。这样,市区因凝结核特别多,又有上升气流, 所以,降水量比郊区多,一般可增加5%~10%。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 特别快,城市发展规模大,数量多,众多的城市群对进入大陆空气中 的水分有明显的"截流"作用,使之在当地产生降水,减少了进入内陆 (如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量,使黄河主要补给区降水减少。
关于黄河断流的原因分析:黄河 断流形成的原因,总的可归纳 为2个方面,一是天然因素;二 是人为影响
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主要发生在下游 的山东河段。在1972~1996年的25年间,有 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1987 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其断流时间不断提 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时不 断增加。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 断流历时长达122天,断流河长上延至河南开 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长度达683km,占 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道长度的80%以 上。1996年,地处济南市郊的泺口水文站于2 月14日就开始断流;利津水文站该年先后断 流7次,历时达136天。1997年,断流达226 天,为历时最长的断流
黄河断流的原因
• 多年来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是黄河断流最主要的自然原因,而降水量 又直接受气侯变化的影响。综合各种情况来看,致使黄河断流的自然 原因主要有: ①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 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 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 发展。水土流失量惊人,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生态环境的 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②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 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 升态势。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 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苦水”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基本丧失水体功能
120多万市民只
能饮用苦水
今年年初,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 及危害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 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 纪八十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上游 的绝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 长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了“排污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