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内容摘要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源泉,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而我国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上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或不完全协调的问题,有些问题这几年还有进一步加重的迹象,主要表现在:直接融资比重偏低,金融体系结构性失衡;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仍占据垄断地位;金融体系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有限的金融资源趋利外溢严重;农村信用社难以承担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任等方面。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整合我国金融资源: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现有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快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条件。此外,本文以农商银行为例,探讨了商业银行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实体经济;金融资源配置
目录
一、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一)直接融资比重偏低,金融体系结构性失衡 (1)
(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仍占据垄断地位 (1)
(三) 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不对称 (2)
(四) 农村信用社难以承担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任 (2)
二、优化整合我国金融资源的思路与对策 (3)
(一)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3)
(二)提高现有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 (4)
(三) 加快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 (4)
(四)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5)
(五) 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5)
三、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 (6)
—以农商银行为例 (6)
(一) 深耕区域市场 (6)
(二)优化信贷结构 (6)
(三)加快产品创新 (7)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源泉,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近期中国银行业的“钱荒”等问题可以看出,这背后就必然隐藏着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这一原因就是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着金融错配现象。金融错配现象是指金融领域中存在着的一种资源配置不合理即可贷资金并未流向最需要的地方以致不能较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现象。
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的探讨,找出资源错配的真正原因,并对此提出政策性建议,并以农商银行为例,探讨其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金融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社会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稳步提高。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不论是金融业的整体水平与质量,还是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都还有一定差距。金融业的发展活力不足,总量偏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金融业的潜在风险较大。当前,优化和合理配置各种金融资源,提高金融运行的速度、效率和质量,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有限金融资源重新布局和整合,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直接融资比重偏低,金融体系结构性失衡
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总体滞后且结构不合理,导致通过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比重较大,银行系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全社会金融资源过度集中于银行系统。而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重还比较低,这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前几年股票市场持续低迷,股市筹资额下降较多,直接融资难有进展,这种状况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由于银行系统在资金配置方面的低效率以及巨额不良贷款的存在,资金过度集中于商业银行系统使之既承担了自身的经营风险,又承担了整体经济改革的最终成本。
(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仍占据垄断地位
在间接融资的市场体系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仍占据垄断地位,而地方性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水平不高。金融垄断的结果是金融活力不足和低
效运营。金融活力不足及低效运营不仅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也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这种状况还导致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国有商业银行仍然以传统的信贷经营为主,缺乏金融产品创新能力,造成金融产品市场发育不平衡并相互分割,增加了金融交易成本,阻碍了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使得金融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最终造成金融资源分配效率低下,金融运行质量在较低水平徘徊。
(三) 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不对称
近年来非国有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极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与之相对应的是其对金融资源的需求量已与日俱增。非国有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融资障碍,存在着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相称的金融体系信贷支持问题。在金融领域,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支配了绝大部分信贷资源供应,而这些金融机构将主要客户对象确定为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目标客户雷同,相互间替代性很强,尚未形成合理分工的商业银行体系,金融体系在规模结构、所有制结构与实体经济企业规模结构、所有制结构不相匹配。而新建立起来的主要为非国有经济和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掌握的金融资源量极为有限。地方性金融机构,不仅数量少,市场份额低,而且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尚未建立起健全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后劲不足。
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这种不对称,使得全社会金融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存在严重失衡。这种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的不一致直接或间接造成金融资源的大量浪费,导致金融资源的低效率分配。一方面,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非国有经济无法取得低成本的金融资源满足其生产发展和贸易扩张的需要。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受制于国有经济制度建设滞后、观念转变缓慢和运行机制僵化,大量金融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和低效率甚至无效率分配状态。
(四) 农村信用社难以承担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任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大,解决好“三农”问题尤为迫切与必要。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却难以令人乐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信用社完成脱离农业银行的改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