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AN基础组网和IPRAN高级知识(2)

IPRAN基础组网和IPRAN高级知识(2)
IPRAN基础组网和IPRAN高级知识(2)

IPRAN基础组网和IPRAN高级知识(2)

第1章IPRAN基本原理;1.1IPRAN的主要作用;RAN是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当前无线基站已经实现了IP化、3G上网业务发展迅;RAN的技术演进在贴近IP化的目标下形成了偏传输;1.2IPRAN的常见组网结构;IPRAN在本地网的组网上主要分为接入层和核心层;核心层由汇聚路由器(B设备)和核心路由器ER、连;IPRAN通过RANCE

第1章 IP RAN基本原理

1.1 IP RAN的主要作用

RAN是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的简称,目的是为无线基站和核心网之间提供稳定高效的承载和回传网络。在2G和3G时代,RAN 网络主要承担BTS(基站)和BSC(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承载,通常采用MSTP等传输技术组网,实现全程业务冗余、快速故障切换、保证较好QOS 和传输质量。

当前无线基站已经实现了IP化、3G上网业务发展迅速;4G无线网络也完全IP化,上网业务成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业务,无线网络反过来对RAN网络提出了IP化的承载要求。面对今后数量庞大的4G基站和突发性较强的无线业务流量,原有的MSTP网络存在着带宽需求满足不力、通道资源不能复用等问题,需要一种更加贴近IP传输模型的RAN网络,组网要求宽带化、扁平化,具备IP化、以太化基站的接入能力,提供高可靠、大容量的基站回传流量的承载。

RAN的技术演进在贴近IP化的目标下形成了偏传输的PTN路线和偏IP的MPLS VPN路线(俗称IP RAN)。中国电信选择了IP化的MPLS VPN 路线,并确定了采用PW+三层VPN的技术策略。中国电信的IP RAN网络主要承载CDMA的1x和DO业务,以及未来的LTE业务,同时承载基站动环监控和安防等附属业务。待业务和网络成熟后,逐步承载L2、L3大客户业务。

1.2 IP RAN的常见组网结构

IP RAN在本地网的组网上主要分为接入层和核心层两部分。接入层由接入路由器(A设备)和汇聚路由器(B设备)组成,A设备通过GE链路成环状组网,连接到一对B设备上,B设备之间由一对光纤直连构成10GE保护链路。(只有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A设备双上行到B设备的组网结构)

核心层由汇聚路由器(B设备)和核心路由器ER、连接BSC设备的RAN CE组成。对城域网现有网络的状况以及无线业务的不同,主要有三种组网模式:

IP RAN通过RAN CE和BSC对接,收容CDMA的1x和DO业务,通过ER、CN2网络和LTE核心网(以省为单位集中部署,一般设点在省会)连接,通过ER连接动环和安防平台。

1.3 IP RAN使用的主要技术

中国电信的IP RAN采用PW+三层VPN的技术策略,主要采用了MPLS 技术。

在接入层A和B设备间,采用OSPF协议作为IGP,启用MPLS并通过PWE3伪线仿真技术实现基站上各业务由A设备传输到B设备。同时在A和B设备间配臵BFD for PW进行快速故障检测,触发业务快速切换。

在核心层B设备和ER、RAN CE间,采用ISIS作为IGP,启用MPLS并通过MP BGP构建L3 MPLS VPN实现各业务由B设备到ER或RAN CE的传输。在B和ER、RAN CE间采用了多种快速故障检测技术,触发业务快速切换。

此外在A设备的快速入网(即插即用)和基站入网功能上,还使用了DHCP技术。A设备的即插即用功能实现方式如下:新入网A设备发送DHCP 请求报文,内容包括Option 60、61等设备信息;B设备进行DHCP Relay,同时在报文中插入Option 82属性,内容包括B设备名、接口名称以及VLAN 等信息;网管系统担当DHCP Server功能,根据DHCP请求报文携带的设备信息对新入网A设备进行合法性认证,并为新进网A设备分配地址资源。

新入网基站接到A设备上时,也通过DHCP技术与DHCP SERVER(CDMA 网为BSC设备,LTE网为基站网管或专用SERVER)通信,从SERVER处获

取管理地址、业务地址和其他相关配臵。

1.3.1 DHCP协议基本原理

(一)DHCP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动态主机配臵协议,它的主要作用是:动态配臵IP地址的协议,整个配臵过程自动实现,终端无需设臵;所有配臵信息统一管理,不仅能够分配IP地址,还可以配臵其他信息(DNS服务器、缺省网关等)。

优点是:提高网络配臵效率,减少配臵工作量,减少IP冲突的可能性。

DHCP采用客户端/服务器体系架构

? DHCP server:集中存放配臵信息,响应客户端的请求与之交互并完成主机配臵信

息的分配。

? DHCP client:需要向服务器端发起请求来获取IP地址等信息完成网络参数的配臵。

(二)DHCP的工作原理

? DHCP Server 工作方式:

1. DHCP SERVER的行为完全由DHCP CLIENT来驱动,只需根据收到的DHCP

CLIENT的各种请求报文,响应不同的DHCP响应报文即可。

DHCP SERVER还可实现地址池管理功能。 2.

? DHCP Client工作方式

1.

2.

3. 主动向DHCP Server请求IP地址等配臵信息。使用ipconfig /renew来发起获取IP地址的过程,使用ipconfig /release来释放IP 地址

? DHCP Relay

1.

2.

3. 当DHCP Client和DHCP Server处于不同网段时,需要有DHCP Relay。 DHCP Relay负责转发DHCP Client的数据包给DHCP Server。同时负责将DHCP Server的回应转发给DHCP Client。

? DHCP 协议报文类型

1. DHCPDISCOVER,此报文是client开始DHCP过程的第一个报文

2. DHCPOFFER,此报文是server对DHCPDISCOVER报文的响应

3. DHCPREQUEST,此报文是client开始DHCP过程中对server的DHCP OFFER报文

的回应,或者是client续延IP地址租期时发出的报文

4. DHCPACK,server对client的DHCPREQUEST报文的确认响应报文,client收到此

报文后,才真正获得了IP地址和相关的配臵信息。

5. DHCPDECLINE,当client发现server分配给它的IP地址无法使用,例如IP地址冲

突时,将发出此报文,通知server拒绝使用此IP地址。

6. DHCPNAK,server对client的DHCPREQUEST报文的拒绝响应报文,client收到

此报文后,一般会重新开始新的DHCP过程。

7. DHCPRELEASE,client主动释放server分配给它的IP地址的报文,当server收到

此报文后,就可以回收这个IP地址,这个IP就能再分给其他的client。

1.3.2 BGP MPLS VPN原理

(一)VPN的概念及作用

1、VPN ——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虚拟专用网络,它并不实际存在,而是利用现有网络构成的虚拟网络,以达到用户数据的安全传输。

2、VPN的作用:

1) 专线的作用: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

2) VPN的作用:通过建立隧道在公共网络上仿真一条点到点的专线,从而达到数据的

安全传输

? 通过数据封装仿真一条点到点的连接

? 通过数据加密增强安全性能

3) VPN与专线对比:成本低,用户只需铺设本地专线而无需使用长途专线,还可通过

internet访问内部网络,更加方便。

(二)VPN主要类型

VPN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创建隧道。按照VPN的隧道创建方式,VPN可以分为一下类型:

1、传统VPN

1) 帧中继(二层)

2) ATM(二层)

2、基于客户端实施(CPE)VPN

1) L2TP(二层)

2) GRE(三层)

3、基于运营商实施VPN

1) 基于MPLS的二层VPN

2) BGP/MPLS VPN

(三)MPLS VPN概述

1、MPLS VPN定义

MPLS VPN即在MPLS/IP公共网络上,利用MPLS技术创建隧道,实现二、三层VPN业务的技术。

MPLS VPN的好处:

1、对运营商而言

1) 提供新的、差异化的服务

2) 向企业网市场渗透实现业务增长

3) 实现网络融合、提高带宽复用、提高扩容效率来降低运维成本。

2、对企业用户而言

1) 通过公共网络组建私有网络加快网络的建设,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

2) 带宽扩展便利

3) 简化网络运维的复杂性2、MPLS VPN的体系结构

常见无线通信组网方式

常见无线通信组网方式 采用何种无线组网方式,比较合适、比较经济。我公司根据两年多来的行业应用推广经验,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的要求不同,提供几种比较实用的应用方案 GPRS/CDMA无线通信的移动性、实时在线、按流量计费、通信速度快、网络覆盖范围广等诸多优点,越来越被行业应用所认识,逐步在行业内大量推广使用。在使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惑行业客户的问题:无线应用有哪些组网方式;采用何种组网方式,比较合适、比较经济。根据我们的行业应用推广经验,下面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的要求不同,提供几种比较实用的应用方案。 根据数据中心组网方式不同,无线组网方式可以有下面几种联网方式: 一、专线联网方式 联网拓扑图: 系统组成: A、业务处理系统:处理无线端末设备(无线终端、RTU+DTU、无线POS等)提交的各项业务数据 B、网关设备:桥接移动网络与业务处理系统间的通信通道,(可以是路由器、可以是路由器+防火墙、可以是路由器+银行网控器等设备) C、GPRS网关支持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桥接GPRS无线内部网络和客户间的网关设备。 D、GPRS网络:无线数据传输平台 E、基站:连接无线端末设备和GPRS无线内部网络的节点。 F、无线端末设备:可以是无线POS、无线终端以及嵌入式应用中的DTU设备 +各类嵌入式检测控制设备(RTU,比如环境监测设备、油田检测设备、污水监测设备等) 系统工程: 用户端: A、提供网关设备,并和无线运营商一道,调试网关设备和移动GGSN间的通信通路。 B、用户和无线运营商一道配置GGSN到用户网关设备间的VPN通道(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 C、增加防火墙(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视实际情况而定) D、调试端末设备应用程序 E、调试业务主机设备 移动运营商: A、提供到用户端的专线(或由用户从电信声请获得) B、配置GGSN,调通GGSN和用户网关设备的通信通路。 C、和用户一道配置GGSN到用户网关设备间的VPN通道(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 系统处理流程: 无线端末设备先通过基站以无线方式登陆到无线网络,获得IP地址,然后与业务处理中心建立TCP连接,数据由移动运营商的GGSN经数据专线连接至用户的数据中心。 系统特点: 数据安全性好;通信速度快;通信质量稳定;系统初期建设成本高;适合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二、企业公网联网方式 联网拓扑图:

光纤组网的基础知识

光纤组网基础知识 一、光纤的构造、种类、接线、规格 光纤的构造 通讯用光纤是由通过内部全反射来传输光信号的玻璃构成的。玻璃光纤的标准直径为125微米(0.125毫米),表面覆盖有直径250微米或900微米的树脂保护涂敷层。玻璃光纤的传送光的中心部分称为“纤芯”,其周围的包层的折射率比纤芯低,从而限制了光的流失。 石英玻璃非常脆弱,因此覆有保护涂层。通常有三种典型的光纤涂敷层。 一次涂敷光纤 覆有直径为0.25毫米紫外线固化丙烯酸树脂涂敷层的光纤。其直径非常小,增加了光缆内可容纳光纤的密度,使用非常普遍。 二次涂敷光纤 亦称为紧包缓冲层光纤或半紧包缓冲层光纤。光纤表面覆有直径为0.9毫米的热塑性树脂。与0.25毫米的光纤相比,其具有更坚固,易操作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布线及光纤数量较少的光缆。

带状光纤 带状光纤提高了连接器组装的效率,有利于多芯融接,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带状光纤由4根、8根或12根不同颜色的光纤组成,芯纤数最大可达1,000根。光纤表层覆有紫外线固化丙烯酸脂材料,使用标准光纤剥套钳便可轻松去除涂敷层,方便多芯融接或取出单个光纤。使用多芯融接机,带状光纤可一次性融接,在光纤数量多的光缆中能轻易识别出来。 光纤种类 以下是对最常用的通信光纤种类的描述。 MMF(多模光纤) - OM1光纤或多模光纤(62.5?125) - OM2?OM3光纤(G.651光纤或多模光纤(50?125)) SMF(单模光纤) - G.652(色散非位移单模光纤) - G.653(色散位移光纤) - 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 -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 G.656(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 G.657(耐弯光纤) 只要光预算允许,技术上来讲,任何合适的光纤都可应用于FTTx技术,但FTTx技术最常用的光纤为G.652和G.657。 G.651(多模光纤) G.651主要应用于局域网,不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但在300至500米的范围内,G.651是成本较低的多模传输光纤。

组网方式

数据中心网络接入方案 1 (1) 2 3 3 使用环境: 用户使用的中心管理站搭建在Internet网络平台上,目前要求实现GPRS/CDMA网络与Internet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 采用方案: 远端采集点采用用户设备和无线数传终端MD600(或MR900)的组合,在中心管理站采用公网固定IP接入方式,中心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现有的Internet网络(固定IP ADSL专线、光纤+LAN专线、DDN专线)构建。 方案原理: 中心管理站采用公网固定IP,远端采集点将数据通过GPRS/CDMA网络内部的GGSN服务器转到电信的当前网关,再将数据完整的传输到中心管理站上。无线数传终端MD600(或MR900)工作时根据预先设定在其内部的IP地址、端口及协议和中心管理站服务平台建立TCP/IP链路。中心管理站的数据中心软件(DC)本身维护接入的每个终端的IP地址和IMEI号,当中心管理站要向某个监控终端提出数据请求时,它会根据IMEI号来找到对应的终端,将命令下发到该终端,终端响应后通过无线数传终端MD600(或MR900)把数据发到中心管理站相应数据通讯端口,即完成了一个应答式的通讯流程。 ?方案优点: o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o投资比较小,系统建设速度快 o对终端的能力要求低 ?缺点 o安全性不够高 o速度受公网影响 使用环境: 用户使用的中心管理站搭建在Internet网络平台上,目前要求实现GPRS/CDMA网络与Internet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 采用方案:

远端采集点采用用户设备和无线数传终端MD600(或MR900)的组合,在中心管理站则采用动态IP+动态域名解析方式,MD600(或MR900)可以通过解析域名的方式,访问到现有的Internet网络动态IP地址(ADSL、ISDN、电话线拨号、光纤+LAN PPPOE方式),以此构建中心管理系统。 方案原理: 中心管理站采用动态IP+动态域名解析方式,远端采集点通过GPRS/CDMA网络内部的GGSN服务器转到域名解析服务器DNS上,解析出中心站的IP地址,再将数据完整的传输到中心管理站上。无线数传终端MD600(或MR900)工作时根据预先设定在其内部的动态域名地址、端口以及协议和中心管理站服务平台建立TCP/IP链路。中心管理站的数据中心软件(DC)本身维护接入的每个终端的IP地址和IMEI 号,当中心管理站要向某个监控终端提出数据请求时,它会根据IMEI号来找到对应的终端,将命令下发到该终端,终端响应后通过无线数传终端MD600(或MR900)把数据发到中心管理站相应数据通讯端口,即完成了一个应答式的通讯流程。 ?方案优点: o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o投资比较小,系统建设速度快 o对终端的能力要求低 ?缺点 o安全性不够高 o稳定性受域名服务器影响 o系统速度受公网影响 使用环境: 用户使用的中心管理站搭建在GPRS内网,所有的数据传输在GPRS内网完成。 采用方案: 中心管理站采用GPRS内网APN专线方式进行连接(固定IP地址),直接从移动后台企业网接入服务器牵出一根2M的DDN专线与中心服务器连接,或者利用现有网络条件与移动建立隧道连接。中国移动为这种应用提供了直接接入GPRS网络的方式。中心管理站通过专线方式直接接入GPRS后台,并获得一个固定的IP地址。远端采集点采用用户设备和无线数传终端MD600(或MR900)的组合,同时监测点MD600(或MR900)也采用该APN的SIM卡,此时监测点数据无需路由到Internet网络,直接在GPRS内网完成传输。 方案原理: 远端采集点将数据通过移动GPRS网络内部的GGSN服务器转到移动内网专线服务器,无线数传终端MD600(或MR900)工作时会根据预先设定在其内部的IP地址、端口及协议通过中心管理站专线路由器,和中心管理站服务平台建立TCP/IP链路。中心管理站的数据中心软件(DC)本身维护接入的每个终端的IP地址和IMEI号,当中心管理站要向某个监控终端提出数据请求时,它会根据IMEI号来找到对应的终端,将命令下发到该终端,终端响应后通过无线数传终端MD600(或MR900)把数据发到监控中心主站相应数据通讯端口,即完成了一个应答式的通讯流程。 ?方案优点: o数据传输速度快 o稳定性高 o安全性强 o需要的硬件少 ?缺点 o需要和移动交涉,直接接入到移动的数据网上

光纤基础知识

光纤基础知识 一、定义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和George A. Hockham 首先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讯传输的设想,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基础知识简介 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 光纤裸纤一般分为三层: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芯径一般为50或62.5μm),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直径一般为125μm),最外是加强用的树脂涂层。光线在纤芯传送,当光纤射到纤芯和外层界面的角度大于产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时,光线透不过界面,会全部反射回来,继续在纤芯内向前传送,而包层主要起到保护的作用。 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并不能全部被光纤所传输,只是在某个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才可以。这个角度就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光纤的数值孔径大些对于光纤的对接是有利的。不同厂家生产的光纤的数值孔径不同(AT&T CORNING)。 通常光纤与光缆两个名词会被混淆。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层和绝缘层可防止周围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光缆分为:缆皮、芳纶丝、缓冲层和光纤。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 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50μm和62.5μm两种,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μm~10μm,常用的是9/125μ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俗称包层,包层使得光线保持在芯内。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即涂覆层,用来保护包层。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

家庭组网常用的三种方式详细介绍

大家都知道,家庭组网是一项经济便利的选择,它不仅方便了数据的交换,而且可大幅度地降低后置PC的投资。文件共享使得你可以在一台机子上访问另外一台机子的文档;家庭成员对打网络游戏,其乐融融。 那么,或许有人要问,如何建立家庭网络呢?会不会很复杂呢?鉴此,我们结合图形给大家介绍一下家庭组网的三种基本方式,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简单的家庭网络 组网结构图 我们针对有线家庭网络的特点提出以下两种构建方式。 两台电脑: 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两台电脑,则通常采用电缆直连方法。电缆又分好几种,一种是双绞线电缆;另一种是并行电缆;还有就是串行电缆。 现在大多数都是使用双绞线,还需要以下几个设备: ·两块以太网卡,当然最好是现在主流的10/100Mbps快速以太网卡; ·一条经过跳(1-3,2-6跳线法)的五类以上双绞线,不过最长距离限为100米。连接宽带终端设备的网线购买设备时已有。 硬件设置: 使用"直接电缆连接",两台机子的距离不能太远,一般以一个房间为限,因为电缆线的长度是有限的嘛,太长了不方便。接下来将串行/并行电缆的两端分别插入两台机子的串行/并行口中,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请参照下图所示操作: 串行/并行电缆对联表 软件设置: 第一步:选定一台作为主机,依次点击Windows中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直接电缆连接",这时会弹出设置向导,选中主机选项按钮; 第二步:计算机将会自动检测可用的的并口和串口,选择所需要的端口,然后根据提示操作。

第三步:在客户机上重复操作上面步骤,注意在设置向导中请选客户机按钮。这样两台计算机的连接可以建立完成,当需要连接以便传输数据时,请按以下步骤操作: (1):打开主机中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直接电缆连接",点击"侦听"。 (2):打开客户机中"开始"→"程序"→"附件"→"通讯"→"直接电缆连接",点击"连接"。 这样,两台机子便可以访问共享出来的文件夹以及进行数据传输了。 如果需要改变主机与客机的关系,该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重新进行设置。照例在主机或客户机上点击运行"开始"→"程序"→"附件"→"通讯"→"直接电缆连接",单击"更改"按钮,即可弹出"直接电缆连接"向导,然后参照先前的设置过程重新定义主客机的关系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 事实上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网络",但因为无须购买新的设备,做到了花最少的钱取得最大的效益,不失为双机互连的最经济、最方便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也不无缺点,具体表现在两机互访时需要频繁地重新设置主机客关系,另外,数据传输速率较慢,仅适合于双机交换数据或是简单的连机游戏。 最后把直接连接宽带设备的电脑作为网关(或代理)服务器,安装相应的网关(或代理)服务器软件,如Sygate、Wingate等软件,然后再进行相应的配置,即可实现网关型或代理服务器型宽带共享。 三台电脑: 以上是不采用网络连接设备的方法,要实现宽带接入共享,最好接上相应的宽带终端设备,如ADSL的ADSL Modem,CM的Cable Modem,目前主流的这两种Modem都是以太网接口的,所以也需要用网卡连接,这样就还需在其中一台电脑中安装多一块网卡在这种配置情况中,通常也可能有多种具体共享方案。在这里我们细分出来两种主要方案,一种是无需任何集线设备,即不用集线器和交换机,只需通过网卡实现三台电脑的互联。另一种方案我们将在后面提到。 前一方案所需设备如下: ·5块10/100Mbps以太网卡(其中一块用于宽带连接)。 ·2条经过跳(1-3,2-6跳线法)的五类以上双绞线,不过最长距离限为100米。同样连接宽带终端设备的网线购买设备时已有。 采用双网卡网络连接的实现方法,实际上就是在其中一台电脑中安装双块网卡,作为“网络桥接器”(即“网桥”),这两块网卡都用于局域网连接,而不是用来连接其它电脑,宽带也通过一块以太网卡连接在另一台电脑中,实现共享。其硬件设置,软件设置同上。

光纤跳线基础知识

光纤跳线是指光纤两端都装上连接器插头,用来实现光路活动连接(一端装有插头的称为尾纤)。光纤跳线用于长途及本地光传输网络、数据传输及专用网络,以及各种测试和自控系统。光纤跳线是通过精密设备经过多道工序精磨而成的,具有插入损耗低、回波损耗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纤器件和各种光纤通信系统中。 光纤跳线的种类有很多,根据连接器形状可分为:FC、SC、ST、LC、MT-RJ、MU等;根据连接器插头从插针体的类型可分为:PC、UPC、APC等;根据光纤种类可分为单模、50/125多模、62.5/125多模、保偏等;根据光纤直径可分为:900μm、2mm、3mm等。在根据连接器形状划分中,单模光纤可使用的连接器类型有FC,SC,ST,FDDI,SNA,LC,MT-RJ等,多模光纤可使用的连接器类型有FC,SC,ST,FDDI,SMA,LC,MT-RJ,MU 及VF45等。单模跳线包括SC/PC,SC/APC,FC/PC,FC/APC,ST/PC,LC/PC, LC/APC,MU/PC、MU/APC、MT-RJ;多模跳线包括:SC/PC,FC/PC,ST/PC,LC/PC,MU/PC,MT- RJ。光纤跳线所用光纤一般为G.652光纤,直径一般为Φ3mm,长度一般为 5~100m,插入损耗一般小于0.1dB;反射损耗一般要大于45dB。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根据光纤连接器形状常使用的FC,SC,ST,LC,MT-RJ和MU 6种光纤跳线。注意,光纤跳线的两端连接器插头根据使用情况可以是不相同,如我们常使用的FC/APC-LC/APC,就是一项连接ODF,另一端连接设备的光纤跳线。 1、FC-FC光纤跳线:FC (Ferrule Connector,意为金属连接件)光纤连接器通常是圆形的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纹式,主要应用于配线架上。最早,FC类型的连接器,采用的陶瓷插针的对接端面是平面接触方式。此类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容易,但光纤端面对微尘较为敏感,且容易产生菲涅尔反射,提高回波损耗性能较为困难。后来,对该类型连接器作了改进,采用对接端面呈球面的插针,连接器一般是圆形带螺纹的,而外部结构没有改变,使得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如图1所示的就是一条两端都带FC连接器接头的FC-FC光纤跳线。 图1:FC-FC光纤跳线示例

无线常见的组网方式

无线常见的组网方式 1. 无线组网 组网要求:在局域网内用无线的方式组网,实现各设备间的资源共享。 组网方式:在局域网中心放置无线接入点,上网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 2 . 点到点连接 ①单机与计算机网络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单机上加装无线网卡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②计算机网络间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远端计算机网络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3 . 点到多点的连接 ①异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 A 、 B 、 C 三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和 C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B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在 A 网加装另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C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的第二个定向天线相对。 ②同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 A 、 B 、 C 、 D 四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 C 网、 D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全向天线,在 B 网、 C 网、 D 网各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 A 网与 B 、 C 、 D 三网以相同的频率建立连接。 4 . 面向区域的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为在此区域内的移动设备提供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方式:在区域内进行基站选点,在每个基站放置无线接入点外接全向天线,形成多个互相交叠的蜂窝来覆盖要联网的区域。移动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即可享受在此范围内的移动联网服务。 5. 中继连接 ①跨越障碍物的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地理位置间有障碍物,不存在微波传输所要求的可视路径。 组网方式:采用建立中继中心的方式,寻找一个能同时看到两个网络的位置设置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②长距离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距离超过了点对点连接能达到的通信距离。 组网方式:在两个网络间建立一个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6 . 网状网连接 无线网状网是纯无线网络的系统,网络内的各个 AP 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道直接相互连接。 相互间无线连接的 AP 数量可以不受限制。通常一个城市里面可以有上万台 AP 同时在

光纤光缆基础知识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百 oo 五年一月 光纤光缆基础知识

第一节光纤 ......... 类 ???????? 几何特性...... 传输特性...... 第二节光缆 ......... 着色工序...... 套塑工序...... 成缆绞合工序....... 护套工序...... 检验与试验...... 常见代号?… 附件: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光缆型号命名一览表....... 产品质量目标: 企业发展目标: 服务宗旨:10 12 13 14 OO五年新工培训资料 一丝不苟,一尘不染。 以质立足,以严治厂。用 户满意,精益求精。 通过强化管理评审,建筑质量大堤,实现原材料检测率100%,出厂合格率100%,用户满意率100%。 创中天品牌,跻身中国同行前列;定位21世纪,走出国门,为国争光。 了解用户,满足用户。

光通信:利用光频(光波)传输信息,分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系统包括光发送设备、传输媒质、光接受设备。 优点:a传输衰减低,中继距离长; b、传输带宽宽,通信容量大; C、光缆尺寸小,重量轻; d不受电磁感应,不受强电、雷电干扰; e、节省有色金属; f、适用于需防暴、高压和雷电的场合。 缺点:a、需要光端机和光中继器进行光一电转换和电一光转换; b、光纤材料较脆,应对光纤小心保护且光缆弯曲半径不宜过小; C、光纤接续较难; d连接和测试需要专门的工具和高精度仪器。 第一节光纤 定义——传输光能的介质波导,由纤芯和包层组成。 §分类: 按折射率分布:分为突变型光纤、渐变型光纤(是光纤芯至包层的折射率随半径的变化)。 按传输模式: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种模式的光纤) 、多模光纤(能传输多种模式的光纤)。 单模光纤种类: 1、B1.1(G652)非色散位移光纤,在1550nm窗口衰减小, 速系统的长距离传输; 2、B2(G.653)零色散位移光纤,在1550nm窗口色散为零, 四波混频效应;但色散较大,不利于高但在波分复用时会出现 3、B1.2(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 4、B4(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在1550nm窗口衰减低, 混频效应。故其可用于远距离、波分复用、高速系统; 5、B3 色散平坦光纤; 色散小,大大减小四波

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

光连接器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术语) 1、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实现将光纤光缆和光纤光缆之间、光纤光缆和有源器件、 光纤光缆和其它无源器件、光纤光缆和系统与仪表进行活动连接的光无源器件(连 接器的作用)。整套光连接器的组成:插头—适配器—插头。 2、光跳线:两端都装有插头的一段光纤或光缆。 3、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全反射原理传导光信号的玻璃纤维。主要成分:SiO2.光纤由纤 芯、包层和涂敷层构成,纤芯的折射率nl大于包层的折射n2.纤芯的作用是传导光 信号,包层的作用是反射光信号,涂敷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纤,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 和柔韧性。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9/125μ)和多模光纤(50/125或62.5/125)。 4、光缆:光缆由护套、加强构件、紧套(或松套)层和涂敷光纤组成。生产跳线采用 的光缆一般有:φ3.0单芯光缆、φ2.0单芯光缆、φ0.9紧套光缆,双芯平行光缆、防水尾缆、束状光缆和带状光缆等。 5、插入损耗:是指光信号通过光连接器之后,光信号的衰减量。一般用分贝数(dB) 表示。表达式为: IL=-10LOG(P1/P0)(d B) 其中P0——输入端的光功率 P1——输出端的光功率 6、回波损耗:也称后向反射损耗,是由于光连接处的非涅尔效应而产生的反射信号, 该信号沿光纤原路返回,会对光源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回波损耗的表达式为: RL=-10LOG(P2/P0) 其中P0—输入端的光功率 P1—后向反射光功率 二、光连接器基本结构原理 图1 光纤连接器精密对中原理 一般均采用精密小孔插芯(Ferrule)和套筒(sleeve)来实现光纤的精确连接。 影响连接器插入损耗的主要因素有: 1、纤芯错位 2、角度偏差 3、连接间隙 4、不同种光纤(数值孔径不同)

光纤基础知识

光纤基础知识(组网) 一、光纤的构造、种类、接线、规格 光纤的构造 通讯用光纤就是由通过内部全反射来传输光信号的玻璃构成的。玻璃光纤的标准直径为125微米(0、125毫米),表面覆盖有直径250微米或900微米的树脂保护涂敷层。玻璃光纤的传送光的中心部分称为“纤芯”,其周围的包层的折射率比纤芯低,从而限制了光的流失。 石英玻璃非常脆弱,因此覆有保护涂层。通常有三种典型的光纤涂敷层。 一次涂敷光纤 覆有直径为0、25毫米紫外线固化丙烯酸树脂涂敷层的光纤。其直径非常小,增加了光缆内可容纳光纤的密度,使用非常普遍。 二次涂敷光纤 亦称为紧包缓冲层光纤或半紧包缓冲层光纤。光纤表面覆有直径为0、9毫米的热塑性树脂。与0、25毫米的光纤相比,其具有更坚固,易操作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布线及光纤数量较少的光缆。

带状光纤 带状光纤提高了连接器组装的效率,有利于多芯融接,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带状光纤由4根、8根或12根不同颜色的光纤组成,芯纤数最大可达1,000根。光纤表层覆有紫外线固化丙烯酸脂材料,使用标准光纤剥套钳便可轻松去除涂敷层,方便多芯融接或取出单个光纤。使用多芯融接机,带状光纤可一次性融接,在光纤数量多的光缆中能轻易识别出来。 光纤种类 以下就是对最常用的通信光纤种类的描述。 MMF(多模光纤) - OM1光纤或多模光纤(62、5?125) - OM2?OM3光纤(G、651光纤或多模光纤(50?125)) SMF(单模光纤) - G、652(色散非位移单模光纤) - G、653(色散位移光纤) - 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 -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 G、656(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 G、657(耐弯光纤) 只要光预算允许,技术上来讲,任何合适的光纤都可应用于FTTx技术,但FTTx技术最常用的光纤为G、652与G、657。 G、651(多模光纤) G、651主要应用于局域网,不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但在300至500米的范围内,G、651就是成本较低的多模传输光纤。

组网技术讲解学习

课程作业1 一.填空题 1、信道有三种工作方式,即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工通信。 2、根据信号的调制方式,调制解调器分为频带调制解调器、基带调制解调器。 3、信道的复用方式通常有: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 4、从广义上讲,网络采用的传输技术有两类,它们是:广播式网络、点到点网络。 5、开放系统互连OSI的英文全称为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6、 OSI参考模型的七个层次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 层和物理层。 7、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有两大类: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8、信道的重要特性是在给定的信道上存在最高码元传输率和最高信息传输率的限制。 9、目前,双绞线分为两类: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 10、 DCE的中文是数据线路设备,它又称为线路终端,是传输线路两端的端末设备。 11、 DTE的中文是数据终端设备,它是数据链路两端的端末设备。 12、 DCE/DTE操作过程分为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拆除线路等三个阶段。 13、微波通信主要有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 14、 X.21接口采用ISO 4903标准规定的 15 芯连接器。 15、信道上码元传输速率与带宽之间符合香侬定理。 二.判断题 1、广域网一般采用点到点的网络传输技术,局域网一般采用广播式的网络传输技术。(╳) 2、信道与电路不同,一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一条发信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3、对于双绞线来说,随着线缆长度的增加,信号衰减也增加。(√) 4、多模光缆主要用于高速度、长距离的传输;单模光缆主要用于低速度、短距离的传输。(╳) 5、在RS-232-C接口中,常选用2号和3号针作为发送和接收控制。(√) 6、 三.多项选择题 1、在RS-232-C中接口操作的过程分为( ABC )个阶段。 A.呼叫建立 B.数据传输 C.拆除电路 D.发送定时 2、调制解调器常用的AT命令包括( ABCD )。 A.拨号命令 B.应答命令 C.摘机/挂机命令 D.保存设置 四.简答题 1、对于广播信道,常用的多路访问技术有哪些? 常用的多路访问技术有ALOHA、CSMA/CD、TOKENRING、TOKEN BUS。 2、假设某信道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2400baud,采用四电平的编码方式,该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 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码元传输速率*log2 m (m为电平数) =2400*log2 4 =4800(bit/s) 3、双绞线、同轴电缆各自应用在什么场合? 参考答案: 双绞线主要应用于星型网络; 同轴电缆用于总线型网络; 双绞线应用于对传输距离、速度、抗噪要求不高的环境。 同轴电缆应用于要求具有高带宽和极好的噪声抑制的环境。 4、主要特点: 频率高、频段范围宽通信信道容量大 传输质量高 可靠性高 微波传播受天气影响大 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差 5、DEC:数据线路设备

虚拟局域网的组网方式及工作特点

计算机网络结课论文 姓名: 院系: 班级: 学号: 课题: 虚拟局域网的组网方式及工作特点 概述: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风暴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种技术。它以局域网交换机为基础,通过交换机软件实现 根据功能、部门、应用等因素将设备或用户组成虚拟工作组或逻辑网段的技术.最 大特点是在组成逻辑网时无须考虑用户或设备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 关键词: 虚拟局域网(VLAN)组网方式静态VLAN 动态VLAN MAC 正文: (一)VLAN的概念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又称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VLAN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和第3层,VLAN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第3层的路由器来完成的。 (二)虚拟局域网的组网方式 组建VLAN的条件: VLAN是建立在物理网络基础上的一种逻辑子网,因此建立VLAN需要相应的支持VLAN技术的网络设备。当网络中的不同VLAN间进行相互通信时,需要路由的支持,这是就需要增加路由设备—要实现路由功能,既可采用路由器,也可采用三层交换机来完成。同时还严格限制了用户数量。 VLAN的划分可以是事先固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所连的计算机而动态改变设定。前者被称为“静态VLAN”、后者自然就是“动态VLAN”了。 1.静态VLAN 静态VLAN又被称为基于端口的VLAN(Port Based VLAN)。顾名思义,就是明确规定各端口属于哪个VLAN的设定方法 由于需要一个个端口地指定,因此当网络中的计算机数目超过一定数字(比如数百台)后,设定操作就会变得烦杂无比。并且,客户机每次变更所连端口,都必须同时更改该端口所属VLAN的设定——这显然不适合那些需要频繁改变拓补结构的网络。我们现在所实现的VLAN配置都是基于端口的配置,因为我们只是支持二层交换,端口数目有限一般为4和8个端

光纤组网基础知识

光纤组网基础知识 以下是有关光纤的一些小常识 光纤的构造 通讯用光纤是由通过内部全反射来传输光信号的玻璃构成的。玻璃光纤的标准直径为125微米(0.125毫米),表面覆盖有直径250微米或900微米的树脂保护涂敷层。玻璃光纤的传送光的中心部分称为“纤芯”,其周围的包层的折射率比纤芯低,从而限制了光的流失。 石英玻璃非常脆弱,因此覆有保护涂层。通常有三种典型的光纤涂敷层。 一次涂敷光纤 覆有直径为0.25毫米紫外线固化丙烯酸树脂涂敷层的光纤。其直径非常小,增加了光缆内可容纳光纤的密度,使用非常普遍。 二次涂敷光纤 亦称为紧包缓冲层光纤或半紧包缓冲层光纤。光纤表面覆有直径为0.9毫米的热塑性树脂。与0.25毫米的光纤相比,其具有更坚固,易操作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布线及光纤数量较少的光缆。 带状光纤 带状光纤提高了连接器组装的效率,有利于多芯融接,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带状光纤由4根、8根或12根不同颜色的光纤组成,芯纤数最大可达1,000根。光纤表层覆有紫外线固化丙烯酸脂材料,使用标准光纤剥套钳便可轻松去除涂敷层,方便多芯融接或取出单个光纤。使用多芯融接机,带状光纤可一次性融接,在光纤数量多的光缆中能轻易识别出来。

光纤种类 以下是对最常用的通信光纤种类的描述。 MMF(多模光纤) - OM1光纤或多模光纤(62.5?125) - OM2?OM3光纤(G.651光纤或多模光纤(50?125)) SMF(单模光纤) - G.652(色散非位移单模光纤) - G.653(色散位移光纤) - 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 -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 G.656(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 G.657(耐弯光纤) 只要光预算允许,技术上来讲,任何合适的光纤都可应用于FTTx技术,但FTTx技术最常用的光纤为G.652和G.657。 G.651(多模光纤) G.651主要应用于局域网,不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但在300至500米的范围内,G.651是成本较低的多模传输光纤。 ITU-T G.651光纤即OM2?OM3光纤或多模光纤(50?125)。ITU-T推荐光纤中并没有OM1光纤或多模光(62.5?125),但它们在美国的使用仍非常普遍。 多模光纤(50?125)纤芯的反射率从中心到包层逐渐改变,使得多路光传输可以在同一速度下进行。

组网技术作业与答案

组网技术作业与答案 第一章 计算机组网技术基础计算机组网技术基础计算机组网技术基础计算机组网技术基础一一一一、、、、单选题单选题单选题单选题1.下述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 激光不属于无线传输介质 B. 在传输介质中双绞线的抗电磁干扰最差C. 同轴电缆分为50欧姆和75欧姆两种D.集线器一般使用双绞线连接2.相对于单模光纤,哪一个不是多模光纤的特点( D )。A. 宽芯线、耗散大 B. 适用于低速度的通信 C. 成本低 D. 适用于长距离的通信3.哪种类型的同轴电缆用于电视系统( B )。A. RG-8(50欧姆) B. RG-59(75欧姆) C. RG-58(50欧姆) D. RG-62(93欧姆)二二二二、、、、填空题填空题填空题填空题 1.光缆按传输点模数类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2.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两种。3、用双绞线组网,常用的连接设备有集线器和交换机。 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形、星型、树型、网型、和不规则型。三、简答题简答题简答题简答题1、双绞线、同轴电缆各自应用在什么场合?采用双绞线比采用同轴电缆的优点是什么?双绞线主要应用于星型网络;同轴电缆用于总线型网络;双绞线应用于对传输距离、速度、抗噪要求不高的环境。同轴电缆应用于要求具有高带宽和极好的噪声抑制的环境。双绞线与同轴电缆相比有如下优点:双绞线制线简单、重量轻、易弯曲、安装简单并节省布线占用的空间;双绞线价格较低;双绞线的抗干扰性能在逐渐提高;双绞线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适用于结构化综合布线。2、假设一个单位的Hub是10BaseT接口,连在该Hub上的计算机设备采用的网卡是100BaseT的,那么这个LAN能正常工作吗?从该Hub到这台计算机设备之间的网络带宽最大是多少?答:可以正常工作,最大带宽10M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组网设备计算机网络组网设备一一一一、、、、填空题填空题填空题填空题1、网卡按传输速率划分有10MBPS 、100 MBPS 、10/100 MBPS 、和1GBPS 。2、集线器可以分为: 独立式、堆叠式和智能模块化集线器。二二二二、、、、简答题简答题简答题简答题1、调制解调器的基本功能有哪些?提供双向同时通信方式;自动拨号和应答,安全可靠回呼;自动线路质量检测、自动协商速率;自动呼叫监视、呼叫等待和自动重拨;支持常用的文件传输协议、具有储存电话号码、自动故障诊断、声光指示等;支持HAYES AT命令集兼容,可以进行编程控制;可用于普通电话线路或专线;具有差错控制、数据压缩和传真功能;高级的调制解调器具有语音能力 2、交换机和路由器有什么差别?交换机运行在OSI模型第二层,路由器运行在第三层。交换机对数据的转发是依托端口和MAC关系表,路由器是依托路由表。交换机主要功能是数据交换,路由器主要功能是路由选择。 3、交换机和路由器相比较而言有什么区别?交换机运行在OSI模型第二层,路由器运行在第三层。交换机对数据的转发是依托端口和MAC关系表,路由器是依托路由表。交换机主要功能是数据交换,路由器主要功能是路由选择。 4、三层交换和传统路由有何区别? 1. 主要功能不同虽然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都具有路由功能,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把它们等同起来。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路由功能,其目的是使设备适用面更广、使其更加实用。三层交换仍是交换机产品,只不过它是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它的主要功能仍是数据交换。也就是说它同时具备了数据交换和路由由发两种功能,但其主要功能还是数据交换;而路由器仅具有路由转发这一种主要功能。 2. 主要适用的环境不一样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较简单,因为它所面对的主要是简单的局域网连接。正因如此,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较简单,路由路径远没有路由器那么复杂。它用在局域网中的主要用途还是提供快速数据交换功能,满足局域网数据交换频繁的应用特点。而路

常见的几种无线组网方式

常见的几种无线组网方式 1、无线组网 组网要求:在局域网内用无线的方式组网,实现各设备间的资源共享。 组网方式:在局域网中心放置无线接入点,上网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 2 、点到点连接 ①单机与计算机网络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单机上加装无线网卡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②计算机网络间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远端计算机网络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3 、点到多点的连接 ①异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A 、B 、C 三个有线网络,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A 网分别与B 网和C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B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A 网相对;在A 网加装另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C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A 网的第二个定向天线相对。 ②同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A 、B 、C 、D 四个有线网络,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A 网分别与B 网、C 网、D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全向天线,在B 网、C 网、D 网各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A 网相对,A 网与B 、C 、D 三网以相同的频率建立连接。 4 、面向区域的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为在此区域内的移动设备提供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方式:在区域内进行基站选点,在每个无线模块设备基站放置无线接入点外接全向天线,形成多个互相交叠的蜂窝来覆盖要联网的区域。移动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即可享受在此范围内的移动联网服务。 5、中继连接 ①跨越障碍物的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地理位置间有障碍物,不存在微波传输所要求的可视路径。 组网方式:采用建立中继中心的方式,寻找一个能同时看到两个网络的位置设置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②长距离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距离超过了点对点连接能达到的最大通信距离。 组网方式:在两个网络间建立一个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小型网络组网方案(全)要点

网络教程之宽带小型组网方案一 最近很多人还是在问家庭网络或小型网络怎么连接。有什么方法。我这里就按自己的理解给大家提供一下各种方案,看看哪种方案是你可以采用的。表示能力有限,不知道大家能看懂不。 1,一台机器上网(直通线) 2,多台机器上网,使用宽带路由器(直通线) 3,多台机器上网,使用交换机。(直通线) 4,二台机器上网,使用双网卡(交叉线) 5,一台机器有无线网卡,或是两台机器都有无线网卡共享上网。(无线) 1,一台机器上网(直通线) 接法:电话线—ADSL modem—主机如图1: 这个接法就是单机上网,也就是直接拨号上网,特点:PC机直接拥有外网IP,此IP为ISP提供商所提供,属于自动获取,当然也可以是静态的,这要看你在报ADSL时有没有申请静态IP了。 这种方法上网可以在PC上创建宽带连接或是安装ISP商提供的软件(如极速星空)来进行拔号连接。如果是用极速星空安装后运行,输入你申请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了。我不多说。如果是用创建宽带连接来拨号的我们来看看如何设置: 桌面—网上邻居—右键属性,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本地连接,这个连接一定要启用(如果显示没有插好请检测你的网线和MODEM),但这个连接可以不设IP或是随便设置个IP,很随便的都行,不用怕上不了网。如果要让它不在状态栏显示的话在本地连接属性里钩掉“连接后在通知区域显示图标”就可以了。我们点一下下面的“新建连接向导”—下一步--如图2所示:

选择第一项“连接到Internet”—下一步如图3: 选择第二项“手动设置我的连接”—下一步:如图4:

选择第二项“用要求用户名和密码的宽带连接来连接”—下一步:如图5: “输入ISP提供商名称”这个随便输入,我们一般输入“宽带连接”。--下一步:如图6:

光纤基础知识简介

光纤简介 一、光纤概述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二、光纤工作波长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部分波长范围是:390nm—760nm(纳米),大于760nm部分是红外光,小于390nm部分是紫外光。光纤的工作波长有短波长0.85μm、长波长1.31μm和1.55μm。光纤损耗一般是随波长加长而减小,0.85μm的损耗为2.5dB/km,1.31μm的损耗为0.35dB/km,1.55μm的损耗为0.20dB/km,这是光纤的最低损耗,波长1.65μm以上的损耗趋向加大。 三、光纤分类 光纤的分类主要是从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原材料和制造方法上作一归纳的,各种分类如下。 (1)工作波长:紫外光纤、可观光纤、近红外光纤、红外光纤(0.85μm、1.3μm、1.55μm)。 (2)折射率分布:阶跃(SI)型光纤、近阶跃型光纤、渐变(GI)

型光纤、其它(如三角型、W型、凹陷型等)。 1 (3)传输模式:单模光纤(含偏振保持光纤、非偏振保持光纤)、多模光纤。 (4)原材料:石英光纤、多成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复合材料光纤(如塑料包层、液体纤芯等)、红外材料等。按被覆材料还可分为无机材料(碳等)、金属材料(铜、镍等)和塑料等。 (5)制造方法:预塑有汽相轴向沉积(VAD)、化学汽相沉积(CVD)等,拉丝法有管律法(Rod intube)和双坩锅法等。 四、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 光纤是一种光波导,因而光波在其中传播也存在模式问题。所谓“模”是指以一定角速度进入光纤的一束光。模式是指传输线横截面和纵截面的电磁场结构图形,即电磁波的分布情况。一般来说,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的场结构,且每一种传输线都有一个与其对应的基模或主模。基模是截止波长最长的模式。除基模外,截止波长较短的其它模式称为高次模。 根据光纤能传输的模式数目,可将其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允许多束光在光纤中同时传播,从而形成模分散(因为每一个模光进入光纤的角度不同它们到达另一端点的时间也不同,这种特征称为模分散)。模分散技术限制了多模光纤的带宽和距离。单模光纤只能允许一束光传播,所以单模光纤没有模分散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