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简述

儒家道德简述
儒家道德简述

儒家道德简述

德福,即道德与幸福,乃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先秦

时期,儒、道、墨诸学派都对德福问题阐发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很

多颇有价值的思想。其中,儒家的德福思想尤为丰富深刻,并且对后

世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其长远的影响。本文拟在梳理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理论渊源及思想变迁之脉络的基础上,探讨先秦

儒家在德福问题上的成败得失,进而揭示其现代意义。

一理论渊源

早在西周初年,人们对何谓福已有了系统的理解。“五福,一曰寿,

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寿终命。”(1)所谓攸好德,

是指生性喜好道德。这就把福与德联系起来,德是行为主体获得幸福、避免不幸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周人“德”“得”并称,认为武王

灭殷而获得天下的方法、才能、品德等主观因素就是德。有德才能得

天下,由此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能够配天或保

民当然是身为君王者有福之表现。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在此更为密切。

儒家之先的思想家们觉察到了德与福的内在关系。他们对德福关系的

理解,主要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以德祈福论。“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2)“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

惠足以同其民人。……故民神降之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国之将亡,

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故神亦往焉,观其

苛慝而降之祸。”(3)以上引文至少有两层内涵。首先,人是否幸福

由外在于人的天道或神决定。有意志的天道或神秉执公正,惩善罚恶。其次,即使天道或神主宰着人的祸福,但是人并非束手以待祸福的降临,全凭上天的安排。天道或神能够感知人德行的善恶。既然如此,

人所遭遇的一切祸福皆非偶然,人也就能够通过改变德行来改变命运。于是,看似天道与神决定祸福,其实是个体德行的善恶决定命运中的

祸福。美好的德行将保有上天赐予的幸福,邪恶的德行则导致福的丧

失与灾难降身。人能够修养自己的德行而祈得幸福。所以,春秋时期

有人提出:“吉凶由人。”(4)又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5)这样,人的幸福实际上是操纵在自己的双手之中。至高无上、神

圣不可冒犯的天道与神仅仅作为一把精神保护伞而存有。

相对于商、周时期盛行的鬼神观点来说,以德祈福论无疑具有革命性

意义。但必须指出,它还披着有神论的外衣,而且它传播于统治阶层,因而所谓的善、淫的普遍性就十分值得怀疑。毕竟不同阶级、阶层的

道德往往差异悬殊。能够说,自以德祈福论提出之始就被打上了阶级

的烙印。对一般民众来说,道德品行是善还是恶评价者似乎是公正无

私的天道与神,实际的裁决权则为统治阶层所把持。他们依据自身的

好恶而决定是否赐福,抑或降罪。普通百姓是没有发言权的。

第二,命定祸福论。如果说以德为福论作为社会变革时期的理论武器

或者是对未来生活美好憧憬的精神寄托,那么它具有相当大的生命力。不过若是作为分析现实生活幸福与否的理论依据,它则颇为苍白无力。社会实践中大量的德行与祸福不一致的现象决不是一句“天道祸淫福善”所能掩饰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使得人们面对肆意妄为的自然力

束手无策。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则让绝大多数人活在少数人的阴影之下。以德祈福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来自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压迫,

这个切都不由得人们要向冥冥之中的命运寻求慰藉。

享有“五经之首”称誉的《周易》被公认为认知祸福、命运的宝典。《易传》提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6),“乐天知命而不忧”(7)。《左传》、《国语》列举了很多用《周易》的卦爻辞溯往追来

的事例。人们把生命中的荣辱、福祸悉数归之为命运注定。这里,命

运不是人格化的至上神,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有。人一

生的福与祸如何,都已由不可抗拒的命运一一预定。命定祸福论否定

了个体行为改变命运的可能性。道德的高下与祸福完全无关。道德也

就被束之高阁。因为个体企图完善自身德行以扭转祸福状况,不啻于

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较之以德祈福论,命定祸福论不会受到社会现实的挑战,在理论上更

能自圆其说。在中国传统社会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命定祸福论成为

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民众的一剂精神安眠药。而从政治作用的角度言之,命定祸福论的流行,使得上层社会的统治基础愈加牢固。它比以

德祈福论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德祈福论、命定祸福论从不同层面回答了道德与幸福的关系问题。

它们成为滋养儒家德福思想的肥沃土壤。孔子、孟子及荀子在汲取前

人思想养料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德福思想。

二思想变迁

孔子《论语》一书几乎没有出现“福”字,而是较多地谈到了“乐”。在此,除了意指用于教化的音乐或个人爱好以外,乐其实还是幸福的

另一种表达方式。“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9)“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0)可见,孔子用“乐”表达了人作为主体的一种自我感受。它是自我内

在精神的充实和愉悦感。这种幸福又不单纯表现为主体自身方可感知

却又转瞬即逝而难以把握的精神体验,而是以一种主体长期保有并且

他人亦能耳闻目睹乃至耳濡目染的精神境界的方式存有着。

那么,幸福源自何处,与人们外在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内在精神状态

有何关系?“君子忧道不忧贫。”(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2)“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3)“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4)所以,孔子的幸福观重视精神,不重物质;重视奋斗,轻视享乐;在

于内在德性的完善,不在外在生活的富足。他全部思想的核心是仁学,其理想人格为笃行仁道的君子。在他那儿,惟有作为道德巨人的翩翩

君子,方能品尝幸福的无尽滋味。

不过,孔子崇尚道德理性所生愉悦的幸福观并不绝对排斥物质的满足

或丰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5)这是告诉弟子门人,

一方面违背道义、有碍德行的富贵不足取;另一方面符合道义或与道

义无涉的富贵是能够接纳的。孔门诸生,以颜渊为最贤,夫子亦最爱。颜回善修养德性,却不擅治理生计,华发早生,英年离世。子贡德行

辩才俱佳,尤擅理财。夫子亦十分欣赏。在子贡把自身与颜回作一番

比较之后,他感叹道:“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16)孔子认为

自己和子贡均不及颜回,子贡同自己居于一个层次。他对子贡的评价

之高可见一斑。由此也就知道,孔子不是以求财与否为择人之标准。

在德的前提下,取财有道,不失为善事。颜回与子贡哪一个更有福,

或许孔子也会偏向子贡吧。

孔子的德福思想蕴含着人自己能完善德性去争取幸福的观点,这已是

后来以德为福论的萌蘖。但它不意味着孔子主张幸福是由人定的。实

际上每当孔子涉及于此,他就在人(德)定祸福和命定祸福之间摇摆

不定。受春秋时期的天命观影响,孔子最终又倒向命定祸福,承认命

运对人生际遇的决定作用。“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

命也。”(17)“获罪于天,无所祷也。”(18)而人的道德行为仅

仅部分地改变命运而已。“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19)

所以,孔子的德福思想是以德祈福论和命定祸福论两者相结合的产物,是不彻底的德福一致论。

孟子孔子既殁,儒分八家。能传承夫子衣钵的唯子思一系,其他各派

如子夏、子游之属皆无声息地湮灭。孟子受业于子思,秉圣人之余绪,光大孔子开创的儒学。德福思想在他那儿也有了新的发展。

孟子在孔子德福思想基础上赋予福以新的内容。“君子有三乐,而王

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

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0)他的幸福观

就包括履行自己的家庭义务,事亲从兄,以及自己的道德充实和完善,还谈到了为人师的特有幸福。其中,父母兄弟的生死系于天下,己之

德业是否后继有人系于他人。只有“仰不愧,俯不怍”取决于自己平

生所为之事合于道义与否。所以,孟子在坚持德行为福的前提下又扩

展了福的具体内涵。

比孔子更为进步之处在于,孟子谈及幸福时不再局限于对主体自身心

性的观照,而是把思维的触角伸向了社会。孟子勾画了一幅人人丰衣

足食的社会理想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

于道路矣。”(21)幸福不单纯是个体幸福,还有一个社会幸福的问题。从他对理想社会的描述来看,一个幸福社会必须物质与精神并进,不

可偏废,不能把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足关在个人幸福的大门之外。与孔

子一样,孟子也没有把物质的“利”剔除出人的生活。此外,孟子的

社会理想还表明在他的幸福观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成就意识也是幸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孟子尚未从理论上阐明

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关系。

正因为孟子无法理解到社会对个人幸福的重大影响,所以他在探求获

得幸福的途径时也就只能返回人自身。“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

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22)作为性善论者,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乃人

性中的“良贵”、“天爵”,只有存心养性,扩充人的善端,摈除外

物的诱惑,而且反求诸己,才能保持四端,享有幸福。“祸福无不自

己求之者。”(23)“尊德乐义。”(24)“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

尧舜之道。”(25)可见,孟子主张道德至上,个体能通过修身而“存

夜气”、“养浩然之气”来获得幸福。

而社会幸福也有赖于行为主体的德行。但是,这行为主体不是普通民

众或一般士大夫,而是有德有位的君主。孟子认为君王应该“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

天下,忧以天下,不过不王者,未之有也。”(26)他把君主的个人幸

福与社会大众的幸福联系起来。即使这仅仅针对一国之君等少数人提

出的,不过已为后来者谋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提供了理论理

解上的契机。仅仅孟子把社会幸福全然寄托在当权者的修身之上,指

望通过君主的道德完善来实现社会民众的福,犹似拿一根芦苇以挡猛

浪,洒一杯清水以救大火,于事无补。这种济世良方显然是不现实的。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也势必无法统一。

不难发现,孟子用以求福之德都是内在的追求。他的道德是主体自律的,而非以外在的规范形式表现出来。因为是发自内心的自律,所以

主体不论荣辱都将恪守这些道德律令。“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

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

下。”(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8)正是这种张弛合度的调节开启了幸福的方便通道。孟子着

重从自律的角度出发理解道德,固然符合道德的本质属性,却未免过

于理想化。他理解的幸福便处于应然的彼岸遥不可及。

虽然孟子的德福思想中人定的因素已大为增加,但是他仍然没有把道

德的最终决定权交付于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

也。”(29)天命对孟子来说依然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天定与人定

二者并存的逻辑矛盾,也在孟子的思想中存有。根据孟子的论述,他

就默认了有一位喜善厌恶的至上神。这是以德祈福论在孟子思想中挥

之不去的阴影。

荀子作为战国末年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对德福问题有了更深刻

的理解。一方面,他在孔、孟之后继续大力弘扬道德的必要性与至上性;另一方面,他抛弃了前人对道德的幻想,以理性主义的眼光去审

视外部世界。所以,荀子的德福思想是对儒家既有德福论的改造。

儒家学者几乎人人心怀济世之志,因而他们既力求个体幸福又注重群

体幸福。孔、孟如此,荀卿亦然。而且荀子超越孔、孟,在理论理解

上实现了个体幸福与群体幸福的统一。“仁、义、礼、善之于人也,

譬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30)道德对人来说就是一笔财富。财富的多少在于人德行

的高低。“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

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31)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祸福

与社会状况息息相关。荀子将个体幸福寓于群体幸福之中来求得个体

幸福的实现。这是对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发展。仅仅孟子的行为

主体仅囿于君王,而荀子已把视角转向社会民众。国家危亡时,纵使

贵为君王也毫无幸福可言;国家昌盛,低贱如小民百姓也会有自己的

幸福。个体幸福离不开群体幸福,这个原则适合包括君王、民众在内

的一切人。所以,荀子把群己关系作为人之社会关系的重要部分。

“人之生,不能无群。”(32)没有群体,个人生活几无可能,幸福也

无从谈起。

而促成幸福的因素是什么呢?荀子洞微烛隐,揭开了蒙在幸福之上的

那层面纱。其理论贡献源于他继承先贤的思想成果,更出于他超出既

往诸子的思维水平。荀子认为社会的安危治乱、个人的道德品行以即

时命的机缘巧合三方面决定了个人的祸福。

首先,社会的安危治乱。荀子从不孤立地看待个人幸福,他始终站在

治理国家的高度,论述祛除患祸的方略。“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

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

矣。”(33)惟有社会“明分使群”,太平有序,个人幸福才成为可能,即社会安定是个人幸福的前提条件。

其次,个人的道德品行。荀子与孔、孟一样,也理解到个体德行与祸

福的有机联系。“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

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故言有召福也,行有召

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34)“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其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

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35)荀子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但认

为善行会带来福,恶行会招致祸;而且指

出片面的行为会产生祸患。这已是辨证地看待个体德行了。

再次,时命的机缘巧合。荀子主张修养德行来促动福,但他亦勇于正

视社会现实中个人主观努力与实际结果的差别。“不遇时者多矣,不

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君子博

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36)时命的机缘巧合,使得人之祸

福充满了偶然性因素。它甚至会改变个人主观修行的结果。

接着,荀子给人们指明了两条致福的路径:重礼与制命。

在人性论上,荀子有别于孔、孟的性善论(孔子“性相近,习相远”

暗含性善的观点),提出人性本恶。而“辞让”、“忠信”、“礼义”等善的道德行为,不但不是人性所固有,而且是与“好利疾恶”、

“有好声色”的人性相对立的。人若要修身以期获得幸福,就要“化

性起伪”。这个“伪”就是礼法,是用仁义的大剪除去人性的乱枝。

礼是修身齐家之根本。“礼者,所以正身也。”(37)“礼也者,贵者

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38)个体崇礼

修身,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将有利于福的实现。礼还是治国强国之

根本。“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39)“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40)社会崇礼重法,就为个人幸福的实现提供了

保障。一言以蔽之,礼是幸福实现的根本。不过,即使荀子的礼是化

人之恶性的伪,他也未把人的好利本性与礼绝对对立。荀子没有否定

一切利的合理性,他提倡的是“先利后义”、“见利思义”。“义与

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41)

又如前所述,荀子已意识到个体人生际遇有时会根本地改变人的祸福。他也称之为时或命。但有别于孔、孟的是,荀子所说的命运不是有意

志的神,而为客观的规律。所以,“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4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43)只要遵循规律而行动,

人们就能最大水准地跳出受命或道摆布、捉弄的怪圈,发挥自己的主

体性,求得幸福。这与孔、孟消极被动地等待命运的赐福或降罪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

荀子的德福思想洋溢着批判与理性精神。他以社会运行机制作为个人

幸福的必要条件,综合把握促成幸福的因素。他不但指出了现实社会

制度的弊端,也为个人幸福的实现指明了方向。荀子这个思想扭转了孔、孟以来儒家德福思想的理论注重点,使人们的视界中微观的个体

与宏观的社会得以交融。不过,荀子的思想渊薮于孔、孟等同宗前辈。不论寻求个体幸福还是群体幸福,他都以“礼”为根本。而礼本质上

是德行的外化。强调礼统天下,无异于以德治天下。这种浓郁的道德

理想主义与孔、孟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荀子的道德是他律的。约

束人们的规范既有各种礼仪法度,又有在上者的表率作用,还有良师

益友。荀子也就忽视了人内心的道德自觉作用。

三成败得失

先秦儒家诸子素有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不过时乖命蹇,始终未得施展,一腔豪情付诸东流水,皆赍志以没。在为了崇高的理念四处奔走

却屡屡碰壁之际,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思想会泽被后世逾数

千年之久。先秦儒家德福思想对中华文明圈有着巨大影响,这是任何

人都不容回避的事实。从深层的文化心理到表层的器物制度,从钟鸣

鼎食之家到引车卖浆之流,儒家德福思想宛如涓涓不竭的血液流淌于

社会有机体的周身上下。

从思想上说,不管先秦儒家每个人怎样看待道德对幸福的决定水准,

他们都没有割裂道德与幸福的内在联系。西周时期德得相通的观点在

先秦儒家的思想里一以贯之。这种道德与幸福相通的价值取向使得中

国的道德精神具有双重特征:道德至上主义与道德实用主义。

因为坚信德行上通天道,德与司命之神(或客观规律)紧密相连,世

人大都视道德无比神圣,奉行道德至上主义。道德被泛化到一切社会

领域,仿佛是昔日鲧用来到处堵塞洪水的神物“息壤”,能够制止各

种罪恶或不良现象。一个人的道德遭到否定之后,其他一切无论多么

出色也不值一提。完善的德性一度是儒风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人

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北宋周敦颐让程颐、程颢寻找“孔颜乐处”,

即为一典型例证。孔颜所乐者何也,不正是德性的自足吗?近人冯友

兰认为,古人寻寻觅觅的“孔颜乐处”已实际上替代了宗教,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看护着现实中的人。所以,先秦儒家的德福思想在理论逻辑上,道德与幸福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本来是手段服从于目的,服务于目的。道德修养的持续提升,会促动幸福的获得。但是,在孔、孟、荀的思想中,以仁或礼等不同形态出现的德具有着本体的地位。随着他们理论的发展,德作为手段又僭越了幸福这个目的本身而成为目的。原来的目的也就退而居其次,幸福便成了道德的副产品。

同时,先秦儒家德福思想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体现为道德实用主义的盛行。先秦诸儒承认道德与幸福的必然性联系,德得相通,甚至某种水准上就是以德为福,德福一致。这种思想的潜台词是德行有用。对此,能够从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体与社会这两个不同角度加以评论。就行为者个体来说,德行有用这个生活的智慧技巧确实凸显了强烈的世俗性,也就是道德实用主义。它存有着一个思想境界、情操品德值得进一步提升的问题。但它同时也成为人的内在动力,符合人类本性。所以对德行有用不能简单否定。至于从社会角度来说,先秦儒家尤其是荀子的德福思想包含了充分的合理性。社会理应为公民提供公正的生存环境,理应建立起公正的社会秩序,使社会的善指向德福一致。受儒家影响,人们坚信善的德行会带来幸福。这种思想还与佛教的因果报应观点相融合,在中国社会里根深蒂固,成为集体潜意识。它拓展开来,个体的福祉不但取决于自身德行而且上受祖先之德的影响;而个体的德行也会下及子孙,给子孙带去祸或福。

道德至上主义与道德实用主义的双重特征又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形成一种社会取向:设定道德上限来评价人,即对人的要求从高不从低。君子之上有贤人,贤人之上还有圣人。一方面,这固然能够促使真心景仰德性之人尽力修养德行,提升自身道德水平,从而改变社会道德状况。但是另一方面事实往往不如人愿。因为社会中缺乏对人之为人的最基本规定,各种道德理想人格于是就成了一道道常人难以跨越的门槛。而社会对道德人格的提倡以及被认为德行高尚的人较诸常人似乎更易于得到实际利益,遂使沽名钓誉之徒蜂涌而现并造成了人格分裂。譬如公孙弘布被之讥的丑闻不胜枚举。总来说之,道德至上主义

与道德实用主义二者结合成一种“上限伦理”,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文

化的主导性评价机制。

德国诗人海涅说:“箭一离开弦便再不属于射手了,言语一离开说话

人的口,尤其是经过大量印刷之后,便再不属于他了。”(44)先秦儒

家德福思想已经产生和将来还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皆为早已作古的孔、孟、荀诸人所不知矣。推究产生如许影响的原因,已找不到那些射手

或说话人。既然如此,只能别辟蹊径。方法很多,不过最根本的是研

究已射出的箭或已说出的话。

纵观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变迁,可知儒家诸子对福的

理解比较狭隘,通常只归结为心性上的自足自乐。他们虽非弃绝但却

忽视了人的物质生活给人带来的幸福。而且,他们力图治国平天下,

实现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不过孔、孟、荀等人奉道德为圭皋,混淆道德生活与政治生活,认为个体道德的推而化之必定带来政治的

清明,内圣终将实现外王。这就未免过于天真。事实是道德生活与政

治生活迥异。历史上重德行之人在沉沉浮浮的宦海中撞得头破血流的

比比皆是。谋求一定水平的物质生活离不开个人水平,实现宏远的政

治志向更离不开个人水平。由这两方面而生的幸福更多地源于水平而

非道德。儒家德福思想未考虑水平(以及个体性格等)因素在获得幸

福过程中的作用,或者说他们把水平纳入德的范畴却又加以淡化了。

身处于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社会,当面对无德者享福而有德者受苦的

严酷事实的时候,如果既不能看到社会制度这个根本原因,又不能看

到个人水平的差异,那么象孔、孟一样不得不求助于命运的协助也就

不足为奇。

即使儒家德福思想已颇具宗教的功效,不过儒家本身毕竟不是宗教。

儒家文化中没有基督教或佛教的末世观点。一旦遵奉其德福思想者在

现实中折戟沉沙,他往往很难如《圣经·旧约》中虔诚的约伯那样一

如既往地坚守既有信念。这时所谓的幸福不但失去了现实根基,也丧

失了思想动因,变得比宗教的彼岸世界更加虚无缥缈。在没有心灵法

则的时候,人们自然敢为所欲为。先秦儒家德福之德所以就不具有自

足性。极少数圣人君子的道德自足自乐至多能够证明他们自己的本心

本性,却无法由此推论一切人的本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自在

自为者。庄子曾这样评价墨子:“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

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能够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

矣。”(45)在一定意义上,它也适用于先秦儒家的德福思想。

此外,德和福还都存有一个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问题。在社会既有

道德规范未受到新观点冲击,还能调节人们的行为时,人们对于一个

人的德行高下常常能做出较一致的判断,但是谈及幸福,就难以达成

共识。因为幸福与否,关键在于主观感受如何,而不在于获得社会认同。每个人只能确切判定自己的幸福状况。不过,幸福的条件却是客

观的,如社会条件、家庭条件、职业条件。人们评价一个人是否幸福,所依据的总是他拥有的构成幸福的条件,而非幸福本身。先秦儒家认

为幸福在于人自身的感受。这符合幸福的本质属性。但是,幸福是人

的根本的总体需要得到某种水准的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它不是空

穴来风,主观感受也是建立在各种构成幸福之条件得以满足的基础上的。先秦儒家未全面理解到构成幸福的客观基础,而用道德完全取代

了其他的幸福条件。

四现代意义

降及近世,由先秦儒家思想发展而来的儒家文化失去原有的尊贵地位。人们对儒家文化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展开激烈的争论,崇

之者如天,非之者如渊。因为中国近代特殊的政治环境及东方文化在

西方文化前所处的弱势地位,否定儒家文化者屡占上风。针对儒家思

想及其代表人物的非难、攻讧与詈骂不绝于耳。风云变幻,儒学亦或

枯或荣。递嬗迄转以至于今,人们才开始理性地审视这个历史悠久的

文化洪流。

如何评价儒学及其影响已超出本文讨论范围。不过,应该指出,准确

理解一文化传统既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而要注意传统内部的承继性,又

要在三个层次上对它作区分。这就是把整个思想传统与具体思想家区

别对待;把思想创始人与其后继者的思想区别对待;把某思想家的理论体系与其一特定思想区别对待。基于以上原则,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虽不乏缺陷,不过瑕不掩瑜,它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文化新陈代谢极剧的今天有着长远意义。

回答先秦儒家德福思想有何现代意义之前,应首先明确先秦儒家德福思想有无现代意义或者说是从哪一层面来谈此问题的。终极目标?抑或具体内容?

先秦儒家以道德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基于两个理由。一是把道德作为人的本质属性。无论是倡性善的孔、孟,还是主性恶的荀子,他们都认为道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所在。一为把道德当作维系社会秩序和整体利益的保证。道德政治化,在社会所有领域充当评判者。不过,在现代社会里,情况已发生巨变。在理论理解上,人的本质是什么,它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未有定论的问题。就社会本身来说,当前社会已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道德,但更强调法制。道德只能在本有的范围内起作用。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上,法律的成效更为明快。所以,以道德为人生终极目标显然已失去说服力。先秦儒家在价值取向的终极目标确定上谈不上有何现代意义。即使如此,儒家德福论中传达出来的德福一致的美好愿望仍令人心向往之。德福一致是对我们社会总的要求。如果一个社会盛行的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46),那么在这个社会里德性只会成为少数人的稀有珍玩,而不会成为民众的普遍财富。伴随着这种社会现象的是,社会既不能造就出普遍的正直公民,也不能拥有由普遍德行而构成的良好社会风尚与社会秩序。德与福的分离,就成了社会结构的分裂。

不过否定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终极目标的现代性,不意味着否定它具体内容可能具有的现代意义。道德不作为终极目标,但能够是关于人如何获得(包括物质生活在内)的幸福的一种智慧生活方式。在这个层面上,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一些具体内容值得借鉴。这能够从两个方面去探讨。

其一,个体幸福与群体幸福的关系。自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实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自我独立意识在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大潮

冲击下日渐勃发,主体性精神广为弘扬。人们更加注重维护自身的利益,但却忽视了集体利益。同时,在与西方各国实行经济文化交流的

过程中,现代化思潮的优秀成果进入国门时也泥沙俱下。受一些不良

思想观点的影响,很多人开始怀疑甚至否定集体主义。更为重要的是,集体主义理论在实践中诚然有着巨大功绩,但也确实存有一些误区。

譬如集体主义本应尽力维护个人利益,只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要求

个人为集体作出牺牲。不过,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两者可兼顾时,

却不必要地伤害个人利益乃至牺牲个人利益。而有的集体本身就是虚

假的,不能代表构成集体的每个成员真实的共同利益。“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所有这些因素潜伏既久,最终使得集体主义备受责难。很多人从观点到生活都拒绝集体主义。有些人针锋相对地提出以个人

主义为价值导向。这个切都导致集体与个人的对立。不夸张地说,在

社会的某些领域,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已陷入了困境。集体与个人的这

种境况从根本上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个人的幸福。

集体主义作为当前中国价值导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兹不赘述。在此仅

试图寻找一个让集体与个人都走出困境的途径。“伐柯伐柯,其则不远。”(47)先秦儒家德福思想提供了一个角度。孔子、孟子、荀子都

提倡个人为了更高的社会目标而奋斗,甚至不惜“杀身成仁”、“舍

生取义”。这种追求不是外在于人的某个团体的要求,而是个体内心

道德感的自然流露。伦理主体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意志自由和道德能

动性,而无须做某种权威下唯唯诺诺的奴仆。人们不把群体幸福与个

体幸福相分离。在为群体幸福的实现而努力时,也是在追求个人幸福。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在先秦儒家那里,主体自我是独立的,

但又不因为独立而陷入孤独、寂寞的境地,却重新在社会群体找到了

安身之处。因为安身与社会群体而产生一种亲情的满足感。换言之,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消弭了现有集体与个人的沟壑,使两者之间冷冰冰

的关系充满洋洋暖意。

其二,道德的自律与他律。自律与他律原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用语。它们的本来意义是指道德价值的根据在哪里,在人自身或人之外?所谓自律是指道德主体自主地为自己的意志立法。它是人完善自我实

现自由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所谓他律是行为者的意志是由主体理性以

为的因素决定,如受制于环境、制度、神意等。儒家的德福思想也包

含了对道德价值根据的理解。先秦儒家德福思想把道德放在第一位,

是道德上的“无所为而为”(48),体现了道德自律。但他们提出以德

行来趋福避祸,又体现了道德的他律。具体到个人,先秦儒家又各有

侧重。孔、孟认为修养德性理应注重内在,强调根据自我的道德观点、自由意志对善恶作出选择。这可称之自律道德。荀子认为修身的关键

是外在的教化,用礼和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可称之为他律道德。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价值的根据是他律与建立在他律基础上

的自律的统一。孔、孟、荀等人对道德的辨证理解,给当前紧迫的道

德建设一个启示。这就是我国的道德文明建设应从道德的自律与他律

双管齐下。

个体的道德自律极为重要。没有道德的自律,一切道德规范和原则就

都成为虚设,而不能成为实存的社会行为和道德风尚。个体道德自律

的水平真实地反映着社会道德水平。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必须积极培育和增强人们的道德自律。如增强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培育健全的道德人格、增强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这使人们内

得于己而拳拳服膺。应特别指出的是,不但要让人们了解更多的英雄

模范人物,也应让人们知道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

备的道德素养。这就能够避免重新落入先秦儒家只设道德上限而不设

道德下限的窠臼,避免相对应的不良社会效应。

当一个人按照社会合理规范要求的“应该如何”去行动时,他不但是

在自律,而且是把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他律是外在的道德要求。荀

子作为他律道德的礼法而今在很大水准上已转化为实体性法律。虽然

健全社会里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法律的他律取代不了道德

的他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样强调道德的他律。其中最根本的一点

是增强道德制度建设。道德作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它对社会的作用主要靠主体的自觉行为和社会舆论来维持。所以,道德的制度建设不是要把道德系统化为如同法律一样依靠强制力执行的硬性制度,而是根据人们不同的社会活动范围健全相对应的道德规范,如职业道德(各种行业又有差异)、婚姻家庭道德、公共道德等等。这能够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有“德”可依,“谨乎其外以养乎其内”。各种制度所规定的伦理原则也就真正转化为现实社会的道德行为。同时又充分发挥道德舆论的评价作用,形成一个无形的道德法庭,扬善抑恶。这种他律的道德不是对个体的束缚,恰恰相反,它实际上肯定了个体道德自律的主动性、主体性。

总来说之,先秦儒家德福思想从整体价值取向上固然无法为人们觅得幸福乐园。不过,毫无疑问,它对当前个人自身和社会的完善、对人们持续趋近心目中的幸福都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论著:

1、傅伟勋:《儒家心性论的现代化课题》(上),载于《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三联书店1989年版

2、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上),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陈瑛:《人生幸福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4、江畅:《幸福之路——伦理学启示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宋希仁:《怎样理解“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未刊稿)

6、高兆明:《德行有用:道德建设的社会运作思考》,载于《学术月刊》(沪)1997年第4期

7、王凤贤:《论孔孟和管荀在道德修养上两条不同的思路》,

儒家道德简述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思想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现代社会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社会影响,以期加深了解儒家思想的特点、变化、价值和它的现代指导意义,抓住儒家思想的本质和精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点滴经验和参考。 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一个社会起着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思想对一个社会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时至今日,时代在变化,思想也在变化,面对文化多元、中西融合碰撞的文化发展趋势,对一种文化或者说思想的重视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集千古圣贤众多儒流于一体的历经变化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关键词] 思想、作用、价值。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讲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依然光芒四射。对儒家思想的发掘和借鉴,对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发展和弘扬,可以更加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作用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论文关键词:儒家 道德规范 血亲道德 团体道德 社会道德 论文摘要:儒家的道德规范足一个层次分明的有机体系,由血亲道德、团体道德、社会道德三层次组成。儒家从血亲道德出发,以团体道德为依托,以社会道德为落脚点,追求三种道德而为一的终极道德。 东周时期,周天子无力控制诸侯,各诸侯国之间战争连绵,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人们失去了约束和评判标准,臣轼君、子拭父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解决这一困况,诸子从人际关系人手,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道家消极地提倡“老死不相往来”,否定人际关系;墨家超前地倡导“兼爱”,脱离了社会现实;法家偏激地强调严刑酷法,忽视了人性。唯有儒家能积极地从社会现状出发,针

对各种人际关系提出了不同的道德规范。如处理父子关系的孝、慈,处理兄弟关系的梯、友、恭,处理君臣关系的忠,处理朋友关系的信等等。 这些规范不仅是内、外两个方面的统一体,更是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个人到天下的有机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依据其适用范围分为三个层次:以孝为核心的血亲道德,适用于和个人有血缘关系的群体;以礼为核心的团体道德,适用于和个人发生直接关系的群体;以仁为核心的社会道德,适用于整个天下。这三个层次是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整体。 1、以孝为核心的血亲道德是这个体系的出发点,仁、礼都是由其衍化出来的。由于中国进人文明社会较早,社会结构还很不成熟,个体家庭并未充分发展,家族成为国家的基本组织,血缘依然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将这种血亲关系规范化、制度化,从此血亲关系融人社会的各个部分,成为各种关系的基础。孔子在全面继承三代文化的同时,也继承三代重视血亲道德的传统,他和他的传人们非常重视孝梯,将其作为其它规范的源泉。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所有士子的目标。而这句话正是出自儒家的经典《礼记》。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家思想之所以一直受推崇也与它所崇尚的价值观分不开。“仁、孝、义”是儒家道德体系的主要组成。 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 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生取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作为一枝独秀,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今天,很多人仍是以这几点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说,儒家为我们确立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在古代,自汉以来的各个朝代都是以儒治国,因此儒家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关键字: 儒家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道德教化融合创新 春秋时代,孔子创建儒家学派,而后人不断继承、改造、发挥,丰富于儒家学说的内容,使它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达二千年之久,为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儒家学说不仅有辉煌的一页,而且在当代也仍有其意义和价值,我们要用“扬弃”的立场来继承这份遗产。因为,我们今天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从古代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不能割断历史,对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应既克服又保留的态度。 1990年10月31日《光明日报》的《论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与糟粕》一文指出: “社会现实的需要就成了衡量、评价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尺度。对现实社会有用处的,有益的历史文化,具有正价值和积极意义,就是精华;无用处,甚至有害的历史文化,具有负价值和消极影响,就是糟粕。”我们就吸取儒家学说的精华,去其有害的东西。从实际出发,我认为吸取如下三点: 第一,儒家的教育观,它提出的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确,为人之师,没有这样的态度,肆何尽职呢?还有强调学习态度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特别科学的东西不应有半点虚伪,应踏踏实实,不断进取。儒家求实思想永远值得学习。 第二,儒家的xx: 强调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认为“富贵不能淫”、“舍生取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些都是对我们现实社会有用,特别在改革开放的洪潮里,外国好的、坏的都随着流进来,为了加强自身修养,儒家的道德观还值得我们弘扬。

第三,儒家提倡“和为贵”。现在国际形势在和平中求得发展,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就不能持续发展。一个集体,为了团结,我们仍值得提倡。 但是,儒家学说也有不足、则不适应当今社会。我认为应克服如下三点: 第一,儒家思想,认为“无后为大”“千子万孙,多子多福”等观念,在当今人们脑里,都有或多或少的,重男轻女大有其人,这对我们政策的实行,是很不利的。人口多、就业难等现象会相继而出,实行计划生育是应该、必须、正确的。 所以应去掉这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旧观念。 第二,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我们现在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不存在个人专断之制,这不要继承。 第三,儒家提倡“中庸之道”。而在当今社会,人们是提倡敢想、敢闯、敢干。 那就不要仍把“中庸之道”来束缚自己,而应敢于打破旧的框框格格,才适应时代。总之,对儒家学说应去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使其成为有益于今日的借鉴。 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或者可能怎么样来看待儒学? 从儒学和我们很长时间的**社会结合起来的状况看,可以说,儒学曾经相当长的时间和中国历代的政治是结合在一起的。它对当时的政治,应该说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儒学,它特别重视的是道德教化。因而,对中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长期的社会形态,它在一定程度上曾经起过稳定的作用。就是从政治的角度去考虑,它还是起过政治上的稳定作用的。但是,如果把道德教化的作用夸大了,在我们长期的社会是夸大了道德教化的作用,那么在中国就是重人制,轻法制的一个社会了。重人制,而轻法制,这样就容易使得政治道德化,而美化了政治统治。又使道德政治化,而使道德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因此,我想,从总体上来讲,它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空间,虽然有稳定社会的一面,但是今天来看,它在这个方面应该说问题是比较多的。

中国传统儒家司法伦理道德探究 论文提要:中国古代司法道德的历史发展,儒家居主流地位。最初形态滥筋于西周,理论体系形成于春秋战国,确立于汉,完成于唐。自宋后走向衰落,至近代瓦解。法律儒家化是以礼入法的活动,出现了儒家思想的法律条文。把伦理道德作为断案的依据,并施展了“曲法伸情”的局面。其特征具有宗法性、世俗性、强制性。在发生德刑矛盾的情况下,则据统治阶级利益而择之。它的综合治理观念和和谐的观念具有现代价值。(共184字) 关键词:明德慎罚德主刑辅和为贵现代价值 以下正文: 中国古代的司法同立法一样,以富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而著称于世。在中国古代司法伦理道德的历史发过程中,儒家的司法道德思想基本上居于主流地位,而道家、法家的影响不大。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尚“无为”,否定礼法,主张无为政治,显得过分消极,这在根本上与封建君主政治异趣。封建君主政治都

是有为政治,不是无为政治。道家的影响主要在哲学、人生方面,而不是在政治、法律方面。法家贱德尚刑,重势、尚法、贵术,颇合君主专制封建独裁的需要,但又太露骨,太片面和极端化。秦代尚法家,二世而亡,封建君主不得不引以为戒。结果法家和道家一样,只能成为一股暗流。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在春秋战国之世,与儒家并为“显学”,至汉而“中绝”。从春秋末期到西汉中期,统治阶级经过四百余年的摸索、徘徊和挫折,终于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方针。 虽然秦汉以后的儒学,不同于孔孟的儒学原型,但无论是董仲舒以“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为形式的汉代儒学,还是朱熹以“理”为核心,王阳明以“心”为根本的宋明儒学,其司法道德思想上的基本理论形态、基本内容、主要范畴、思维方式、讨论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主张等,与先秦儒家并无实质性的变化。所以说两千年司法伦理道德皆以儒家的司法伦理道德为主流,这是一个客观的结论。 一、中国儒家司法伦理道德的演变过程 我国儒家司法伦理道德的最初形态滥觞于西周,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春秋战国,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司法伦理道德的主流地位确立于汉,完成于唐,宋代以后,逐渐走上衰落之路,至近代而瓦解。儒家司法伦理道德的发生、发展和瓦解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西周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还没有一种学说能动摇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地位,其深远影响辐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几乎成为政治的玩偶,时而被全盘肯定,时而被全盘否定。其实,在一种思想的继承过程中,对它消极因素的批判也极为重要,它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反面经验,走出自己在思想上的误区。下面就其中的几个方面作一下简要分析。 “仁”是儒家思想中的重量级元素,它以“爱人”为基础,儒家的伦理思想即由其发展而来,但它与封建宗法等级制是相互制约的,这就显示儒家伦理思想的二重性。儒学最初便明确了君臣、父子、夫妇等伦理关系,经汉代董仲舒“三纲”、“五常”的加强和宋明理学的进一步巩固,更上一层楼,完全迎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心意了。“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竟被视为格言警语,至今尚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对于上层阶级的制约在不断减少,长期皇权、父权、夫权思想的侵蚀,使中国始终也没有建立完整的体制去规范人的行为,人治比法治更有市场。鲁迅曾深刻的揭露出,辛亥革命后封建专制表面上没有了,单家族制还活着,封建礼教还活着。 “托古改制”是儒家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事要“托古”似乎成了中国古代多数政治家的习惯。一位外国学者曾经把中国封建社会朝代的更迭比做一个立方体的翻转,只是换个面而已,其外表与内涵还是一如既往。一个封建王朝建立后,极少有革命性的创新举动,而是效仿前人,依样画葫芦。到了近代,某些政治家的习惯还是没有改,上演了“复辟”、“称帝”的闹剧。而历代改革者也很难越过“托古改制”这条思想鸿沟。改革者或被贬官,或被罢职,或被杀头,而且以最后一种结局居多。我们说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历史上,动力不足的问题显得非常严重。这与儒家思想中的愚民政策不无关系,其主张“上智下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届朝代的改革运动,仿佛只有改革者再摇旗呐喊,而很少得下层民众的支持,这会令人想起一幅图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戊戌六君子被处以极刑,京城里的人对此事大多持观望态度:京城以外得百姓也只是把此事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这与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市警钟长鸣,巴黎市民武装起义保卫革命果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段精彩的讨论,认为培养理想的公民必须高度重视音乐与体育,音乐可以使人文雅,体育可以使人强悍。而儒家思想则提倡“文”,贬低“野”,对人才要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使人才创造力的发挥受到严重的思想束缚,轻视生产劳动本身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这一怪思

论儒家修身思想对现代自我管理的启示 【摘要】儒家理论博大精深,在其所涉及的管理领域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管理目标,而“修身”作为儒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强调“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它进行的是一种由“内圣”到“外王”的自我修炼,突出了“修身”在自我实现中的决定性作用。尽管现代社会正日渐崇尚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注重自我价值和追求法治,强调管理的制度化、定量化和严格化,但我以为追求至善心性、反求诸己、慎独主敬的儒家修身之道,对于当代人面对安身立命问题,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修身之道自我管理 儒家思想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由孟、荀进一步发展、丰富,形成了思想比较丰富的儒家理论学派。其中儒家管理思想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讲,它是围绕着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及如何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而展开的。儒家管理思想体系庞大,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主要对儒家管理思想中的修身之道进行了提炼、分析、整合,归纳整理出其中对现代人进行自我管理有益的部分。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内涵 儒家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被后世誉为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关系的“德治主义”大成的《大学》之中,其所阐述的儒家管理以德治为目标,并通过“修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两条途径来实现。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治人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儒家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展开的。儒家管理思想“治人”中的“人”既包括管理者以外的别人,又包括管理者自身。所以治人首先是修身,即自我管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句话表明了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先修身,修身被儒家看作是进行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无从谈起。 (二)儒家管理思想的目标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其中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管理思想的终极目标。它视家为国之根本,认为家庭道德是国家治安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根本。《大学》明确规定:“教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事使众也”。 (三)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贵和”与“中庸”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贵和原则是人在实施“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仁爱原则涉及处理家庭、家族、社会和国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应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中国人历来以中庸为美德,为人处事讲究不偏不倚,“中庸”思维又称中和、中行、中道,也就是均衡,这种“执两用中”、“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渗透到政治文化管理以及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家文化的地位 儒家文化从古至今在中国一直占据很强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甚至占了统治地位。比如说,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儒家文化虽然在古代占据统治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它的统治地位是一成不变的。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统治地位被取消。五四运动虽然取消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但是在今天儒家文化仍然在我过占据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因为儒家文化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 二、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很深,涉及范围也非常广,涉及到我国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有所涉及。 1、积极影响

都说贫困的哲学、枯燥的历史,我从事的是哲学史研究,两者占全了。但我觉得我可以从中陶冶性情、启发智慧、自得其乐。我的体会是学然后知不足。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得很好。 哲学是爱智慧 中国有没有哲学?按什么标准谈哲学?这都曾受到过质疑。 其实西方有哲学,东方也有哲学,中国的哲学有自己的特点,不能按西方的标准和模式来衡量。哲学是什么?哲学是“爱智慧”,是一种“思维科学”,如“真、善、美”、“义理之学”等等;哲学又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关于自然、社会、人生一般规律的概括———古人讲的“通几(把握、了解事物微妙变化的根源与规律)之学”就是哲学,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究所通者,也有哲学。 因此,中国不但有哲学,而且丰富多彩、思想深刻、发人深思,是人类的智慧宝库之一。 古有“六家”,阴阳、儒、墨、道、法、名,后来又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今又有三派(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今天我只谈儒学。 儒学与儒教的不同 关于儒学的定位,现在有儒学与儒教之争。 古代所谓的儒教,这个“教”并不是宗教的“教”,而是教化的教,是教育之教,与佛教、道教并不相同。上世纪50年代,港台的新儒家发表文化宣言,回应西学对中国文化的挑战,企图证明儒教也是一种教,有一点鹦鹉学舌之嫌,并没有多少可取之处。现在的争论,缘起于上世纪“文革”后期,有的学者站在批判儒家的立场上,把儒学当作“儒教”。90年代,著名学者任继愈的弟子李申教授出版了《中国儒教史》的书,于是再次引起争论。多数学者(包括本人)不同意“儒学是儒教”说。 把儒学当作学术的定位,又有伦理本位与道德本位之间的差异。对此又有好几种说法,一种是“伦理本位主义”说。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讲到,中国社会是文明早熟、千年不变的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但这为反儒学者断章取义所接受。另一种是泛道德主义,是北大教授汤一介提出的。泛道德主义本意是道德至上主义,却也会被误解为无道德主义。第三种是新儒家,认为是“道德理想主义”,道德形上学。实际上,儒学的根本价值不在于伦理,而在于道德人文主义。 我1988年应聘在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作专题研究时,在论文和专著《儒家哲学片论——东方道德人文主义之研究》中,最早把儒学定位为“东方型的道德人文主义”学说。确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道德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理想道德境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和呈现之中,而不是脱离社会的道德空想,这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思想艺术。儒学确立道德的主体性和以人为本的学说,与西方以人权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有所不同。 伦理讲的是外在的人际关系秩序。道德是一种内在于人的心理自觉,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东西,如三纲五伦是伦理,仁、义、忠、信,温、良、恭、俭、让等是道德。 儒学的主体是道德 儒学的根本特点在于道德的主体性。孔子说“仁者,人也”,为人在于道德。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是有善心的。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离了道德,人便与禽兽无异。所以,确立道德的主体性是儒学的根本特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儒家思想总结 篇一:学习总结儒家思想 学习总结儒家思想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 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 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 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 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

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 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篇二:谈谈学习儒家思想的感想 谈谈学习儒家思想的体会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 精华,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后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习了儒家思想后,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及想法。 学习了儒家思想,深深地体会到“仁”的核心,“仁” 字虽然简单,所含的意蕴却是深刻的,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每个人都能心怀着一个“仁”字,那些大义不道,烧强掠夺,不孝不敬等不良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人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社会也会更加和谐,这令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我认为,“世外桃源”就是一个充满“仁爱”的世界,在这个充满仁爱的世界里,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爱互助,生活得非常和谐美好。而我又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提倡用“仁”对人,还提倡用“仁”来对待自然,心怀“仁爱”的人是懂得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破坏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思考的,获得“仁爱”之心,最重要的是自己有那种想要达到“仁”的决心,就像孔子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学习儒家思想,习得了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活在世界上,有进取心和能够独立自主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要有进取

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中的经与权 一、“经”与“权”的定义 任何普遍的道德原则都是在各个具体的情境中展开与操作的,而普遍原则与具体行为相冲突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因此,道德行为的评价与选择是一个非常必要而又令人困惑的问题,即使对圣贤格言、道德规范烂熟于心,面对具体的问题可能依然不知所措。 例如材料一中,子贡用自己的钱把鲁国人赎买回来,这种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做法本是值得称颂的。然而在孔子看来,子贡没有考虑到这种行为造成的深远影响,将“义”与“利”对立了起来,好心办了坏事。 再如材料二中,孔子批评曾子说,你的父亲用大棒打你,你只知等着挨打而不逃走,若被打死,不是要陷你父亲于不义吗?违逆父亲是不孝,但陷父亲于不义是更大的不孝。同一道德要求贯彻于各个具体的行为并不容易。 诸如此类的事例在儒家著作中是很多的,由此引发我们思考:儒家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道德评价与道德选择?抛开那些评价与选择是否合理不论,我们看到,在面对困难抉择时,儒家学者往往在权衡轻重的基础上,以不循常理的方式守护着根本大义。这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处世智慧和道德选择模式,就是经权相济。 何谓经?《说文解宇》解释说:“经,织也。”“纬,织横纹也。”经的本义指织造物的纵线,与纬线相对,引申为直行,南北行走的道路,血液流过的经脉。扩展提升为常道、常规、原则。在一般意义上,推崇为典范的著作称经,治国的原则、方略也称经。 何谓权?“权”的本意是悬挂在秤杆上的秤锤,可称量物之轻重。《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称也,所以别轻重。”《孟子·粱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汉书·律历志上》:“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从权的本意出发,引申为两种涵义,一是权势、权谋,为法家所注重。二是权变,为儒家所注重。权变有权且、权宜、变通等意义。 二、经权关系的基本特征——“经常权变” 经权关系一直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在先秦就有讨论,汉代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看法,宋明时期被作为热点来探究,到清代还被关注。从理论而言,“经常权变”反映了儒家对道德选择中的两难困境的思考。当两种义务摆在面前,无论如何取舍,履行一种义务必定损害另一义务时,就需要对普遍的道德原则进行适当的变通。 从表现形式看,权变的道德选择虽不合常规(经),但通过违背经的途径而回归于“善”,达到良好的效果。“权”虽离经,但只要用权时合乎道义,就可达到“善”。 经是有关封建纲常伦理的根本问题,是不能变、变不得的,必须亘古常存、守而行之的。然而,经是总的伦理道德原则,不能顾及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这要靠权的灵活变通才能来解决。孔子就是这样,“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根据客观情

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 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 丁烜红 【摘要】儒家的人本主义强调了人自身的重要性,可以给我国社会道德内涵建设提供裨益。儒家的政治伦理追求仁君,以民为贵,这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领导干部道德素养是相通的。儒家见利思义的人和理念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源泉。 儒家人本伦理与社会道德内涵建设 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在于“人性的回归”。儒家思想始于孔孟,孔孟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礼崩乐坏,战争不断,但同时也是思想大解放、人性大解放的时代。儒家作为重要的思想和哲学流派,贡献了人本伦理和思想。儒家伦理充分肯定人格的尊严,人内在的独特价值。儒家之学源于《易经》,《易经》就有所谓“三才”的概念,即天、地、人,人虽然生活在天地之间,但是人可与天、地比肩而立,人的重要性不亚于天地。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他说,“天地之行人为贵”,强调人的重要性,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有价值的。孔子进而发明了“仁”的理念,表明仁爱之善是人最可贵的价值和品格。孟子提出“人之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

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章句上》)①,孟子指出“仁、义、礼、智”四个道德品质是人性所固有,人应该将其发挥出来。宋朝大儒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论,更将孟子之说升级一步,指出“良知”才是为人之本。 人的本性或者人的价值,在儒家这里就是人的道德意识,也即儒家的道德内涵。正是因为人有了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意识,而后有了其外在的伦理道德行为,“反求诸己”,人才之所以为人,人才与动物界区分开来,人才能回归自身,而不是追逐外物,丧失了作为人自身的本性、价值和尊严。 儒家的人本主义在肯定人之价值的前提之下,认为人应该追求精神境界,崇尚理想人格。《左传》中有“三不朽”之说,分别是“立德”、“立言”、“立功”,而且强调三者中“立德”是第一位的,《论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②。儒家肯定人自身德行的重要性和价值,并认为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为追求目标。 但是,儒家人本主义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儒家虽然重视人自身的独特价值,同时也极其强调人的集体意识和整体精神。一个完整的人在儒家的眼里,是既能对内完成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目标,

从乡土中国看儒家思想 儒家道德思想: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等儒家道德思想规范,仁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后世的儒家思想在孔孟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为维护封建礼制所提出的“三纲”,“三从”“存天理灭人欲”。等所谓得道德思想 道德思想: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儒家道德思想发源于先秦时期,又经历代大儒阐释,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孔子在论语中109次提到了仁但是每次的解答都因时间,地点,人物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1)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3)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那么儒家的道德思想是否能适应当今社会呢? 我们组讨论后一致认为,儒家的大部分道德思想仍适应当今社会,但部分思想不适应当今社会。(或者说是需要改造。) 我们组是在乡土中国的基础上把儒家的道德思想与中国的社会情况进行比较,以乡土中国中的部分社会体系为出发点,评判儒家道德思想。 1、乡土本色:中国农民借土而生聚居一方,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现状,在互相熟悉的社会现状下形成了其具有特色的礼俗,信义的为人之道。 礼: 在此节中,解桐,琳倩,杰韵,云芝等均认为儒家道德文化文化中的礼与信与心安之法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在农村之中,彼此之间相互熟识,因此再见面时便会礼貌的对村中的长者进行问候和称呼,无论是三叔还是四大爷,然而在当今社会这种称呼逐渐减少,有的人见到老师和长辈面无表情的走过这便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恢复这种礼在社会的作用,提倡礼制,现在部分中小学学习《弟子规》便是因为这个吧。因此孔子之礼是适应当今社会的。针对礼这个问题

Name: Jiawen Chen Confucianism Confucianism is created by Confucius. He is a great thinker, educator, and politician in ancient China between BC 551 to BC 479. However, he is not someone god, son of god, or prophet. He is only an ordinary people who has hundreds of thousand student in China. And he created the Confucianism theory which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theory in China and it continue to effect most Chinese in now a day. Some cities in China has the Confucius temple to worship him and regard him as sage. But Confucius was not his real name. It was a courtesy title, a Latinized form of “Kong Fuzi”, meaning “Master Kong”. His family name was Kong an d his given nameis Qiu. And he styled himself Zhongni. He was born at Zouyi, the State of Lu in ancient China.As one of the greatest thinkers and educator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Confucius’ legacy lie 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ly, he compiled and preserved the literary works, The Six Cl assics, including Shi, Shu, Li, Yue, Yi and Chun Qiu, which are regarded as the classics of Conf ucianism. The accomplishment makes a large impact on 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 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Confucianism started at middle China. And it happen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r Warring State Period. During that time, there are some states separated from the Zhou dynasty, and they fight each other year by year. And that division time, it caused too many great thinker exist and all of these great thinker wanted to introduce and spread out there theory to one of those kings and hope one of kings would like their theory and finally to conquer other states, and rule the whole China. Confucianism is one of the famous theory existed in that time. Even the Qin state conquer all other states without using the Confucianism. But after Qin dynasty,

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儒家道德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庞大的体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有透彻的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儒家道德思想是不可缺席的,它将对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道德危机的缓解及新道德的重建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道德;儒家道德思想;道德危机;当代价值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儒家道德思想发源于先秦时期,又经历代大儒阐释,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从启迪人们自觉立身做人、修身养心,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为政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对广大民众“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对全社会进行积极的道德价值导向,到向人们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具体行为规范,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文明智慧,塑造着我们民族的道德取向,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是我们的精神宝贵财富。 一、儒家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德的根本宗旨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身做人。儒家道德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人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都有一套独特的伦理规范,体现岀儒家贵和、尚德的人文理想。 1·关于人与自我的道德内容 在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儒家提倡要正确看待自我,通过修身养性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在生命、道德与人格的关系上,儒家德育思想显然更重视人的道德价值。 儒家人性观中,不管是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还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强调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至善的“圣人”境界。因此个体存心养性的修身思想便是儒家德育思想的基础。 作为儒家经典的精髓《大学》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便是最好的说明。 在修身的方法上,儒家首先强调正心诚意。 认为一个人,有了自我修养的诚意与要求,才具备人生修养的基础。其次,“好学”,“好学近乎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学”是非常重要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很好的修身养性。最后,“践行”,一个人要真正成为一个有良好品格和道德的人,要做到知行合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