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温习提纲3章

八年级上册物理温习提纲3章

八年级上册物理温习提纲(3章)第三章物态转变一、温度、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纳热力学温度。

②经常使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滚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2733、测量——温度计(经常使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0℃3℃~42℃分度值℃℃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利用方式利历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利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经常使用温度计的利用方式:利用前:观看它的量程,判定是不是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利历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数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着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固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①熔化:概念: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类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成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凝固:概念: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慢慢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的条: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上之《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提纲3.1 光世界巡行1、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1)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使周围变得明亮,使胶卷感光。

(2)光具有能量,光具有的能量叫做光能。

光能可转化为电能、化学能(光合作用)、热能、机械能。

拓展: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家族包括哪些成员?——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2、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源: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如:太阳光的传播路径)(3)如何描述光线?(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4)影是怎样形成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沿直线传播而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

)影是不透明体的一个轮廓日常的光现象——影子、日食、月食等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3、光的传播有多快(1)光速:在物理学中,常用字母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3.0×108m/s(相当于每秒能够绕地球赤道七圈半;爱因斯坦指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时,会发生一些奇特的效应。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在空气中稍慢一点,在水中时真空的3/4,在玻璃中是真空的2/3。

)(3)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km,这一长度叫做1光年,光年的符号是l.y.,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

4、光的色散现象(1)光的色散: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2)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

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3)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白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青;红+绿+蓝=白单色光:在物理学里,单色光是指波长(或频率)为单一值的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物理知识点梳理 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物理知识点梳理 复习提纲

气 固 液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八上·物理·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第三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人体:37℃2、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3、测量工具——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科书P49-504、体温计的使用方法:量程35~42℃,分度值0.1℃。

有个回钩。

不甩体温计的使用后果:测高准确,测低不变。

(因为有个回钩,热能胀,冷不能缩)例题:(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 )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2)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3)下图中有A 、B 、C 、D 、E 五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请你评价这五种操作方法的正误。

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4)如图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 ℃;(5)两只没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38℃,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39.5℃的甲、乙两病人的体温,则甲、乙体温的读数分别是___和____。

(6)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二、物态变化1、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如冰变成水,铁块变成铁水等等) 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如水变成冰等等)℃,标注各阶段的物态)(2)区分晶体图和非晶体图的方法:有固定熔点和凝固点(有横线)的是晶体图,没有固定熔点和凝固点(没有横线)的是非晶体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总复习提纲(人教版)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我们要以与太阳相媲美的热情,迎接期末考试。

“把握今天的奋斗,才能赢得明天的精彩”,让我们为了“明天的精彩”振臂高喊“为我加油,我能成功”。

希望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考出真实水平,做诚实守信、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最后,预祝同学们取得理想成绩!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⑴人讲话靠的振动。

⑵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击鼓后,还能听到鼓声,这是因为。

2、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

⑴声音能在一切中以的形式传播。

⑵不能传声的利用与防止:(分析真空罩中闹钟实验)⑶理想化实验: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实验,运用理想化处理推理出结论。

3、传播速度:⑴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填“相同”或“不同”)。

一般情况下,v金属v液体v气体(填“>”、“<”或“=”)。

⑵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空气= 。

⑶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效果不同,固体传声效果,速度。

(古代战争中,士兵用耳朵贴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敌人的马蹄声,为什么?)⑷根据图表找规律:条件规律、大小规律、特例规律等。

例:由P15小资料可得那些结论:A、B、。

4、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发声体,经传播,引起振动,经过及其他组织传给,信号再传给大脑产生听觉。

⑴耳聋分类:耳聋、耳聋。

⑵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根据这些差异准确判断声源方向的现象(猫头鹰、盲人)⑶双声道立体声:用两只话筒在左右不同位置(相当于人的两只耳朵),用两条线路录制的声音。

5、骨传声: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

⑴骨传声与空气传声不同,骨传声(填“通过”或“不通过”)鼓膜振动。

⑵平时,自己听到自已讲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传声,别人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是通过传声。

⑶应用:贝多芬、《千手观音》排练、骨导式助听器原理、蛇等。

6、声音的反射、吸收与回声:⑴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t:①当△t> 0.1s时,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即能听到回声。

【八年级】初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八年级】初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八年级】初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物态变化》复习提纲班级名称学生号_____一、基础知识:1.物体,叫做温度。

它经常被用来测量温度。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3.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它测量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首先应当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认清温度计的_______。

5.各种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分度值用途温度计体温计实验温度计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要____________,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_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______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温度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温度计中的玻璃气泡和玻璃管,目的是,所以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使用它,使上升到玻璃管中的汞返回到玻璃气泡中。

8、图一中各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分别是:a,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e、Uuuuuuuuuuuuuuuuuuuuuuf、Uuuuuuuuuuuuuuuu__________9、固体分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它们的显著区别之一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熔化的温度称为__________;,晶体熔化凝固的温度称为____;,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冰点。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的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的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的知识点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能量与功”。

本章主要介绍了物体的能量、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守恒定律。

同时,本章还涉及了一些实际应用,如机械效率、能源转换等。

一、能量的概念与分类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

根据不同的性质和来源,能量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都是不同的能量形式。

二、功的概念和计算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是用于描述物理过程中能量变化的一种物理量。

计算功可以使用力和位移的乘积,公式为W=F*s*cosθ,其中F为力的大小,s为物体的位移,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根据夹角的不同,功可以被分为正功、负功和零功。

三、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它表明在封闭系统内,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

这意味着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不能改变。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动力学问题和热力学问题,例如机械效率、能量转换等。

四、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用来描述机械装置将输入能量转换为输出能量的比率。

它通常基于输入功和输出功的比较,例如机械上提水的效率可以根据输入功和输出功的比较来计算。

五、能量转换能量转换是指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这种转换可以通过热力学过程、化学反应、电子运动等方式实现。

能源转换问题可以看作能量转换的特例,通常用来描述如何将一种能源转换为另一种能源。

在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能量的概念,计算功的方法,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熟悉机械效率和能量转换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物理学的基础,是我们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重要工具。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些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第三章:光一、光的传播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30×108/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二、光的颜色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

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及典型例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及典型例题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一、温度的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3、温度计的使用六步骤:(估计、选择、测量、读数、记录、整理)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③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分度值”:是指最小一小格所代表的温度值。

)④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⑤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⑥从被测物体中取出温度计,整理器材【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5、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6、体温计:①量程:35℃~42℃;分度值:0.1℃②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缩口)( ③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④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⑤“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7、温度计的“玻璃管的内径粗细”决定了温度计的精确度。

内径越细液柱变化越长,精确度越高;内径越粗液柱变化越短精确度越低。

【例题】有甲、乙两支完好的温度计,下端玻璃泡的容积相同,而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一样甲粗、乙细,把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测量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示数清楚,容易看精确B.温度变化时,乙中的水银长度变化大,示数精确度高C.甲、乙读数都一样精确D.温度变化时,乙中的水银长度变化大,因而乙的示数大【例题】图A 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工作。

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

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用一根很细的毛细玻璃管☆注意:液柱‘上升’,表明气温‘高’;液柱‘下降’,表明气温‘低’§二、熔化(吸热):固态→液态;凝固(放热)液态→固态◇1、海波、石蜡熔化实验(图1):⑴海波、石蜡要弄碎实验效果好⑵水浴法(将试管浸入有水的烧杯中):使试管里的水受热均匀⑶实验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和物体状态变化◇2、固体分类:晶体、非晶体⑴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有固定的凝固点如:冰、食盐、海波、萘(樟脑球)、各种金属 ⑵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没有固定凝固点 如:松香、玻璃、沥青、蜂蜡等◇3、☆Ⅰ、晶体‘熔化’图像(“加热”过程)(图2)⑴晶体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⑵①AB 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段考复习提纲(第一章~第三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段考复习提纲(第一章~第三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段考复习提纲(第一章~第三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测量中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每次测量结果一般是不同的,我们只能想方设法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并且错误的数据与其他数据往往差别很大,是应该剔除的。

知道剔除错误数据后用剩余数据的平均值来表示测量结果。

2、测量长度时,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并要注意刻度尺是否是从零刻度开始测量的。

3、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以及公式,理解公式中三个物理量的关系。

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4、掌握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知道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

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结论不一样。

5、会估算常见物体的长度。

6、知道平均速度的求法及公式。

7、懂得m/s与km/h的换算过程及结果。

8、在用回声计算距离时,理解时间要除以2。

第二章声现象9、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

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10、懂得超声波的应用,特别是某些动物是如何利用超声波的。

11、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和应用。

特别是决定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是什么?12、知道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13、理解环境保护角度定义的噪声,会具体确定某种声音从环保角度是否是噪声。

14、掌握声音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的区别。

15、记住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和符号,知道常见的等级和危害。

16、利用回声定位时,特别是超声波定位时,懂得距离的计算。

第三章物态变化17、会根据具体情景识别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或放热。

会用物态变化中吸热或放热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18、知道对于同一种晶体来讲,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对于处于熔点或凝固点的物体,要理解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19、会辨别常见晶体(如冰、海波)的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记住常见晶体的熔点(凝固点)20、掌握和理解体温计的使用。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二、透镜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3、填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传播。

光传播的速度是有限的,约为3×10^8m/s。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线在真空和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相等的。

3.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sin(i)/sin(r)=n2/n1,其中i是入射角,r是折射角,n1和n2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

4. 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部分光会被反射,部分光会被折射。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5. 镜子的成像:平面镜和曲面镜都可以进行反射成像。

平面镜的成像是虚像,位置与物体相对称;曲面镜的成像有凸镜和凹镜两种情况,成像可以是实像或虚像,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和凹凸程度有关。

6. 透镜的成像: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

凸透镜可以形成实像和虚像,凹透镜只能形成虚像。

成像的位置和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和大小有关。

7. 光的色散:光在通过光学器件时,不同颜色的光会因为折射率的
不同而发生偏折,产生彩色光的分离现象。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人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 测量工具:温度计(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3、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C 。

4、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为 100 C, 0 100份,每一份代表1 C 。

1 •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 •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 .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4.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 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5.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 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6.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 为35〜42 C 。

玻璃泡和直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并且略有弯曲,使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离开人体后 ,体温计仍能准确地显示人体的温度。

1、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3、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4、 凝固:物质从液太变成固态:5、 6、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7、熔点和凝固点(1)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特点(1)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2)在熔化过程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3. 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和100 C 之间等分成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程風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咀O 工分度值一亍小梢代表的温度值。

第二 化和节熔 凝固(熔化固态:”液态: ・壮态 I 凝周丿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7、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温度计的区别I 晶体非晶体& 熔化需要持续加热,所以吸热,凝固需要降温,是放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基础知识点)最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基础知识点)最新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Km、m、 mm、μm、 nm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m、dm、cm、mm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录数据时要包含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可以是“路程相等比时间”,或“时间相等比路程”。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一、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

3.温度计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熔化的条件:到达熔点,继续吸热。

3.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4.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5、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6、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的温度7.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8、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3)BC 物体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 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5)CD 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 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 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 50℃),开始凝固;(8)EF 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10)FG 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三、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液化现象:雾的形成;露的形成;夏天冰糕冒白气3、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4.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跟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知识点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 1.透镜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凹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个概念主(光)轴:用点划线表示光心位于主轴上,是透镜的中心,过该点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焦点: 凸透镜能将平行于主轴的光线会聚到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就叫焦点,用F 表示 焦点怎样找?把凸透镜放在平行光下,太阳光可以认为是平行光,改变凸透镜的距离,使光斑最小最亮,那么这光斑的位置就可以近似的看着是凸透镜的焦点所在位置, 凸透镜各有一个焦点凹透镜,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沿长线过它的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 表示3.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注意: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不一定都是会聚的,经过凹透镜的光线不一定都是发散的 4.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凹透镜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概念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u 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v 表示 2.实验器材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光具座实验前,首先要测凸透镜的焦距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烛焰 光心 光屏 要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光具座上,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F F F对于上表的总结①2f 是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f是成实像和成虚像的分界点,是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是倒立和正立的分界点②成实像时(u>f),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反之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③成虚像时,像、物同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
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
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倒影”光的反射 “影子”光沿直线传播
二、透镜
1、 名词: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
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3、 典型光路
(1)
(1) (2) (3) (4)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另一侧的焦点
(4)入射光线过另一侧的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物像异,虚正物像同;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具体见下表: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u>f)
⑸成虚像时:(u<f)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近视眼成因及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远视眼成因及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

(老花眼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视角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距离眼睛的远近有关;视角越大看到的物体就越大。

物距减小
(增大)
(减小)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增大)像变小 (变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