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过渡时期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期(区分: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
从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人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
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主要矛盾。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术语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提出,使中国“稳步地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搞工业化建设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
过渡时期总路线-概述
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年底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途径和步骤,它的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解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这条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过渡时期”,就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大陆基本建立的这个阶段。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指中共于1953年制定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当时估计为十五至二十年)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渐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个纲领性的目标。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实现中国社会生产关系的大改造,即使旧的各种私人所有制形式变为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也即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大跨越。
1953年,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提出这条总路线的主要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二是过渡时期的中国国情。
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
“过渡时期”或“革命转变时期”这个特定的历史概念,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
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根据俄国革命的实践,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1919年,他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文中,比较集中地论述了过渡时期的必要性、特点和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2)
①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 ②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景气 ③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10:28:11
参考书:《滑轨与嬗变》
3、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成熟
①迅速发展起来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力量。 ②民主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③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④ 朝鲜战局稳定 ⑤已经积累了利用和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许多经验
2、战略思想的转变
1952年9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现在就要开始用十到十五年,基 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毛泽东的思想发生变化,这标志着党 的战略思想转轨,即改变原来的设想,不是先国家工业化以后再向 社会主义转变,而是现在就要采取严重的社会主义步骤。
10:28:11
参考书:《凯歌行进的时期》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10:28:11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28:11
1、什么是和平赎买的政策 2、什么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的两种形式 ⑴初级形式(1953年以前): ①工业方面 ② 商业方面 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等 经销 代销
⑵ 高级形式(54年--56年):公私合营 ①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4--1955年夏) 企业性质是半社会主义性质 ②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955---1956 年) 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成功地开辟了一 条适合中国情况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无论从实践还是 理论上,都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⑥已经积累了在农村中土地改革后搞互助合作的许多经验
4、一点思考
五十年代初期,提出总路线,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郑重的历史的选择。 在执行总路线过程中,十五年规划七年完成,而且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是有教训的。但如果脱离历史,求全责备,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是:正 视历史,客观评价,总结教训,指导未来。
中共党史新中国成立和过渡时期
第四节 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
1、农业、交通、工商业的恢复。成渝铁路1952年7月1日
建成;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开始兴修。 2、“三反”和“五反”
三反:1951年11月中央决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 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 中共天津前任地委书记刘青山、现任书记张子善,堕落 成大贪污犯被执行枪决。
4、中国共产党自身队伍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从农村到城市、保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 艰苦奋斗、不被腐蚀。
总之,新生的政权能否站得住脚,共产党能否 管好国家,在相当一部分群众中仍然是一个疑问, 要有实践来回答。国际间的朋友和敌人,也在注视
和等待这个回答。
面对困难和考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 清醒的头脑,井井有条地采取一系列措施, 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卓有成效 的斗争。
承认。印度、缅甸、瑞典、瑞士等国也通过谈判,确认同国
民党政府断交而同新中国建交。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 美国在其“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后,仍不肯放弃与中国 人们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 新中国,阻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两年中,中朝又歼敌72万人。 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此时担任“联合国”总司令的克拉克,后来在他 的回忆录中沮丧地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
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 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第三节
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
一、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 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占全国 人口一半多的农村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土 地改革运动)。 1950年,国家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 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 力,发展农业生产。
中共党史新中国成立和过渡时期
到1951年6月10日止,共歼敌23万,把战线稳定 在“三八线”附近 1951年7月开始双方举行停战谈判 此后停停打打两年多,美国动员了全部陆军的 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和海军的近半数投 入朝鲜战场。
上甘岭战役
交战双方先后动用兵力达十万余人,反 复争夺43天,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 其激烈程度是战争史上罕见的。“联合国 军”炮兵和航空兵,对两山头共发射炮弹 190余万发,投炸弹5000余枚,把总面积不 足4平方公里的两高地的土石炸松1~2米。 志愿军防守部队贯彻“坚守防御、寸土必 争”的作战方针,依托坑道工事,坚决抗 击“联合国军”的进攻。
建立军管会,镇压反革命的破坏活动,维护
社会秩序。组织恢复生产。没收官僚资本。稳定
物价和统一财政(银元和两白一黑的斗争)
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失败,离开大陆时留下一大批反 革命特务,继续与人民政权为敌。上图为国民党政府当时 颁发的潜伏证。
统一财政主要内容:
1、统一全国财政收入,集中到中 央,用于国家主要开支; 2、统一全国物资调度,使国家掌 握得重要物资从分散状态集中起来, 合理使用,以调剂余缺; 3、统一全国现金管理,由国家银 行统一调度。
这场运动在1951年10月基本结束。
三、其他的民主革命
1951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 《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 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 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 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取缔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卖淫嫖娼、贩毒吸毒、 聚众赌博等各种丑恶现象的斗争。
两年中,中朝又歼敌72万人。 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此时担任“联合国”总司令的克拉克,后来在他 的回忆录中沮丧地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
中国现代史1过渡时期
——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评述》
务,外交政策日渐成熟。 ⑷科技与文化教育: 现代中国科技经历了从基础薄弱到逐渐发展的历程;党 和政府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建立起较为完整 的国民教育体系。
一.建国初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建国初期的政治 1.新政协的召开和《共同纲领》 ⑴背景:解放战争胜利发展,中共团结民主人士筹建 新中国。 ⑵召开:1949、9 北平 ⑶内容: A、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性质) 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C、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
1954、9 北京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①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特点: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意义: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⑴新政协召开初建制度 1949——1954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954——今 统一战线组织
——王宪明《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3.三大改造完成(53-56)
实质:运用国家政权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公有 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⑴农业
*必要性:小农经济分散落后,难以满足 国家工业化需要
*步骤: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
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1953年,全国普遍试办以土地 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 质)——土地、耕畜、农具等折价归集体所有,按劳分配的 高级农业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
❖ 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三大改造。工业化称 为主体,三大改造称为两翼(一翼是对个体 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一翼是对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改造)。 提出了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
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二是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
力,实现三大改造。
毛泽东两次修改《党在过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
骗国家资财,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第六,初步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意识形态基础。
最后,从国际环境看,东西方冷战,帝国主义仇视中 国,社会主义国家同情中国,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19
②广大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老解放区,农业互助组---初级合作社转化; 互助合作—抵御自然灾害、克服困难、增
加生产、避免两极分化、加快机械化进程
32
③工商业也开始出现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 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 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
33
④ 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其对中国建设的支援, 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国际因素。
❖ 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11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 有人认为国外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和帝国主
义国家的矛盾。 ❖ 这是不对的。
12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特征
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共 产党)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6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间界定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 阶段的开始.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2.两个问题 (1)集体化等同于合作化 (2)工作上要求过急,步子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
三、将个体手工业者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手工业 生 产合作制
(一)手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特点 (二)个体手工业合作化的进程
1.1950-1952年的重点试办,典型示范 2.1953-1956年的全面发展 3.1956年的快步实现合作化
三、逐步形成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调节体系
国家计委成立后,中央各部门和省(市)、地、县人民政府及政府各 部门和各大中企业,相应设立计划机构,形成从上到下的经济计划管 理体系。在国家计委领导下,通过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实 现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直接的计划管理。
四、具有浓厚供给制和平均主义色彩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
1950年统一财政经济工作。1951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 收统支的财政体制。统收统支体制下,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但 不自负盈亏,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在国家统一管理劳动力招 收和调剂制度下,劳动者一旦进入企业,实际上得到终身劳动职位, 得到一个“铁饭碗”。在分配方面存在平均主义倾向,职工吃企业 的“大锅饭”。
(三)投资规模与分配
“一五”计划的基本建设投资为427.4亿元 部门分配上,工业部门是重点,地区分部上内
地是重点
(四)技术、设备引进
“一五”计划的计划建设重点是建立起一批大 型骨干企业
“一五”计划引进技术设备的主要项目,是从 苏联引进的156个大型企业的成套设备。此外, 从东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69项
2.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的初级阶段: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3.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的高级阶段:某个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三)理论创新与理论缺陷
浅析过渡时期与过渡时期总路线
浅析过渡时期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过渡时期1、过渡原因(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目标;(2)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3)中共最高革命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2、过渡的条件:(1)社会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必要的前提;(2)政治条件: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形成,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3)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及在国民经济中领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必要的经济前提;(4)国际条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广泛展开,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世界和平进步力量增长,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3、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既具有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又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联合起来,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实行专政。
新中国成立以前,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民主专政,担负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它只进行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并不改变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也不改变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
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并存。
4、过渡时期的历史特征(1)政治上:新中国建立并得到巩固,反动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
完成两个转变:1949—1952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1953—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教育政策法规第二章5
改革思路: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 础在教育。为了完成党的十四大确定的90年代的要 主任务,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基础教育改革目标: 到20世纪末,我国要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
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学校 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 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 管理。
五七指示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后来被称 为“五七指示”。信中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 把军队变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 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 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
老三届与新三届
老三届”是指1966年“文革”爆发时在校的三届高中和初中学 生即66,67,68三届。“文革”风雨袭来之时,他们正逢高考。 如果“大革命”晚三个月发动,他们中的佼佼者将会跨入大学。 一场风雨,十年光阴,人生道路由此转向。其中年纪最小的是 68届初中生。他们66年停课时年仅14岁,尚未读完初一课程。 “文革”中,他们荒废了两年学业后,也头戴“知识青年”的 桂冠被送上了南下北上的列车。 新三届(两种说法):一种指66-68时的小学生。代表人物有: 莫言、王安忆、刘晓庆、顾城、李培林、刘小枫、樊纲。一种 指77、78、79级的大学生,即文革后恢复高考后的三届大学生。 由于文革,这三届大学生网罗了中国的人才,社会的才俊之士 都集中到这三届里,他们是当代社会的中坚力量,“天之骄 子” 。代表人物有李克强、袁纯清(山西)、李书磊(福建)、 汪丁丁等(北师大经济学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共和国史·1949-1956年)一、课程标准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概述20世纪5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4.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5、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二:阶段特征: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历史阶段:1949-1956年1949-1952年: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起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政治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即新民主义经济。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三、知识梳理:1、政治:新中国的成立和民主政治的确立:可以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前提: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的成立二个宪法性质的文件:《共同纲领》、《五四宪法》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外交:新中国外交奠基:“一边倒”,开始步入世界舞台可以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前提: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的成立二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大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四大成就:1950年、1953年、1954年、1955年3、经济: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年——1952年②一五计划: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4、教育:新中国教育的开基创业四、合作探究探究一:过渡时期的阶段特征材料一: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二轮复习 中国现代史 过渡时期的经济
第九章、中国现代代史第一节过渡时期(二)使用时间:年月日姓名:必修二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综述】1949---1956年,我国的经济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它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的含义:国家资本主义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国家资本主义为国家所承认并受国家监督,它有利于资产阶级和反对无产阶级,实际上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是变相的私人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它实际上就是国有或企业或者是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部分,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
【知识梳理】一、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年(1)主要措施及其作用:①继续解放全国领土。
1951年和平解放标志着大陆的全部解放,中国基本上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进行土地改革。
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开展抗美援朝。
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羸得了和平环境。
④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⑤合理调整工商业。
发挥了私营工商业有得于国计民生的作用。
⑥加强对农业和矿业的领导。
调动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2)结果: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和奠定了基础。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一)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订时间:1953年2、内容:党在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预计用三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轮复习 中国现代史 过渡时期的政治外交
第九章、中国现代代史第一节过渡时期(一)使用时间:年月日姓名:【阶段特征】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上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后来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时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五计划的开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
【知识梳理】必修一政治建设和外交成就一、新中国诞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背景:(1)军事上:随着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2)思想上: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统一了党内思想,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思想路线基础七届二中全会时间:1949年3月地点:河北平山县村内容:①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转移到,以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从转变为,从转变到的总任务。
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采用公元纪年;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代会职权;改北平为北京,定为首都;定五星红旗为国旗;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定为国歌)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2、成立:年月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意义(1)结束了、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的国家。
(2)新中国是一个以为领导,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3)为国家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1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开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开始
二、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1、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 、 步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民 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即1949年至 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 留任务的同时; 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开始 没 收 官 僚 资 本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开始
对官僚资本的没收主要通过两个 环节:一是没收,二是改革。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 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 重性质。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开始
土 地 改 革 运 动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开始
2、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认识的深入 、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凝固不变的、独立的 社会形态。它本身具有过渡性,处在深刻 的变动当中。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2014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过渡时期(1949-1956)
2014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过渡时期(1949-1956)过渡时期(1949-1956)一、阶段特征:本单元讲述了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分为两个阶段,即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阶段,1953年至1956年一化三改阶段。
(1)经济上——从多种经济并存到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①恢复经济阶段: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和民主改革生产改革等手段,到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空前好转;②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③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任务超额完成,以东北重工业为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政治上——从多个阶级并存到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①新中国成立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新政协起到了临时权力机关作用。
《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②巩固政权:通过解放全国领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巩固了新生政权;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3)外交上——从半殖民到大国姿态步入国际舞台:①新中国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宣告半殖民的结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②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③和苏联等多国建交,以大国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参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初步展现了大国外交的风范。
(4)近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阶段:①经济上:一五计划的成就为初步社会主义工业奠定基础,初步形成国民经济的体系;②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人大和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
二、建国初对不同经济形式采取的不同措施,原因和效果.(1)对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没收;因为这是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是帝国主义反动派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将其转化为国营经济,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奠定了基础。
中外广告史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大陆广告
2、广告营业额大幅度增加
3、广告媒介迅速发展 4、广告法规和广告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5、广告教育和人才培养广开渠道并初见成效
6、广告业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7、我国已开始在部分大城市与地区全面推行广告代理 制,使广告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科学化与现代化 8、广告业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取得初步成果
二、广告媒体开始恢复
三、广告公司开始恢复与发展
四、广告表现形式特点
•广告设计偏重手绘
•设计模式一般为“简单告白加艺术装饰” •影视广告开始出现,创意差,文字多
•虚假浮夸之风开始蔓延
第二节 新时期广告业发展概况与特色
1979年以后中国广告事业的新纪元应当是由报纸、电视及广播等 大众传播媒体最先开创的。
广告。1979年3月27日,又登出了精工表的整版广告。 • 1980年,王府井百货大楼的橱窗里陈列了松下电 器的家电组合形象,引起人们的争议,‚把中国青年 引向何方?‛ • 1985年,东芝巨型霓虹灯广告出现在上海国际饭店 楼顶。 • 1984-1985年间各地出现反对‚外商广告‛的学生 活动。 • 1985年,北京开始对长安街、机场等地外商的户外 广告进行限制。户外广告进入一个低潮时期。
第二节 新时期广告业发展概况与特色 新时期广告发展大事记: •《天津日报》于1979年1月14日在《天津日报》的第3版上,刊登了天津 牙膏厂五种牙膏产品(蓝天高级牙膏、富强牙膏、金刚牙膏、氟化钠牙膏、 美人蕉高级牙膏)的广告。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报纸最早刊登的商品广 告,也是文革后第一条商业广告。 •1月23日,《文汇报》刊登第一条外商广告 •1979年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一,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条 电视商业广告——‚参杞补酒‛广告。该广告片也是在上海市美术公司的 倡议、协助下,由上海电视台新闻部用16毫米电影摄影机摄制,片长历时 达1分35秒。 •1979年3月5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广播电台中,第一个恢复广播 广告业务。 •1979年3月15日,上海电视台又率先播出第一条外商电视广告——瑞士雷 达表广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粮食 棉花 钢 煤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面临怎样的形势?
一.建国初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建国初期的政治 1.新政协的召开和《共同纲领》 2.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进入新时代 3.全国大陆的基本解放 (二)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①建国初期经济全面崩溃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
项目 全国总产量 比历史最高 年产量下降 50% 25% 1.1亿吨 27% 44.亿吨 49% 15.8亿吨 83% 0.32亿吨 48%
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要在相当长的时期 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 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 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 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粮食 棉花 钢 煤
造成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粮 棉 钢 煤 发电 原油 1639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6649万吨 72.6亿千瓦时 44万吨 比1949年 比历史最高 增加 水平增加 49% 193% 754% 105% 68.1% 272% 9.3% 53% 46.2% 7.4% 21.9%
各民主 党派 无党派 人士
各民族
中国 共产党
海外 华侨 各地区
人民 解放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A、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性质) B、通过——《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
C、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 选为主席
D、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
《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鞍山无缝钢管厂
‘一五”计划的主要经验: 1、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合理规定国民经 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
2、正确选择主攻方向,集中力量保证重点。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
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2.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3.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三大改造:运用国家政权将生产资料 私有制改造成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 经济。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建国后历史分期 1.过渡时期:1949.10-1956底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5
3.“文革”十年:1966.5-1976.10
《共同纲领》从各方面对新中国绘制出一 幅比较完整而清晰的蓝图,对新中国各方 面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 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 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关于新中国的政体,《共同纲领》规定: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集中 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 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 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 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保证在发展 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 活水平。 ——摘自岳麓版历史教材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广西壮族 自治区 1958
民族区域自治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 部事务的民主权利。 第二:可以加速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 的发展。(自治权;得到国家在财政、物资、 技术等方面的帮助) 第三: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保障整 个国家的独立和繁荣。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为人 民 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其组织
成分,应包含有工人阶级、农民阶
级、革命军人、知识分子、小资产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少数民族、 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 表。”
•关于对外政策,《共同纲领》规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 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 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 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为后来实 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
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2.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3.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理论基础:人民主权论
•前提:选民民主选举代表
•核心: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的全部国 家机构 •关键: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 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 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 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 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 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
项目 人民 政协 同 异
人民 代表 大会
性质不同。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 都是中 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机构。人民代 国特色 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 社会主 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义民主 职能不同。人民政协主要是政治协 的重要 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这种监 形式 督不具有国家权力性质,不具有法 律约束力。人民代表大会履行立法 权、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以 及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 其他职权。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
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2.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3.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新政协召开初建制度
②“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新政协召开初建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生产资料 的社会主义改造?
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城镇 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 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分散的落后的小农 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 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的问题特别严重。 1952年7月到1953年6月,国家收购的粮食比 供应的商品粮少20亿公斤。1953年夏,因自 然灾害,夏粮减产35亿公斤,收购计划难以 完成,粮食形势更加紧张。
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 国际事务,外交政策日渐成熟。 科技与文化教育:现代中国科技经历了从基
础薄弱到逐渐发展的历程;党和政府重
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建立起较
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一.建国初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建国初期的政治 1.新政协的召开和《共同纲领》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 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 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为农产品供给 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 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 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 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 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联 系与区别 1.联系:两者都是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代表 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来行使国家权力,是公 民与国家间的政治纽带。 2.区别 ①阶级本质不同:前者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 后者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利属 于人民是根本区别 ②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三权分 立原则
③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 党合作制度。资产阶级议会制则采用两党或多 党轮流执政的制度。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
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2.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3.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新政协召开初建制度
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国营机械农场帮助合作社收割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庆信 祝大 实祥 行绸 公布 私店 合的 营职 工
1、一五计划开始实施的时间、特点、主要 成就及意义。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意义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
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2.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一.建国初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建国初期的政治 1.新政协的召开和《共同纲领》 2.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进入新时代 3.全国大陆的基本解放 (二)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
项目 全国总产量 比历史最高 年产量下降 50% 25% 1.1亿吨 27% 44.亿吨 49% 15.8亿吨 83% 0.32亿吨 48%
卷
1949年中国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产值 的15%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83%左右,现 代工业中几乎没有重工业。 ——摘自人教社《中国近现代史》教材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电的产量的比较(人均)
中国(1952 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美国(1950年 产量) 538.3公斤 印度(1950 年产量) 4公斤
1、建国后历史分期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 地点、主要内容
一.建国初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建国初期的政治 1.新政协的召开和《共同纲领》 2.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进入新时代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 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 是( C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