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特征
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 新民主主义文化,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文化。因此,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在性质上是社 会主义的文化。
总之,新民主主义社会里既具有社会主义因 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其发展的总趋势是, 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发展壮大,资本主义因素不 断被削弱、被限制。最终,在条件具备后,新 民主主义社会就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二、认识和掌握党关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政策、基本经验 和意义,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 义转变是历史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重大成果。
三、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 重大意义。
3
❖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9
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五种经济成份中,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 经济占很大比重,再加上私人资本主义以及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私有成份,这样就造 成私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但由于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因此,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成份是社会主义经济
10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
❖ 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11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 有人认为国外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和帝国主
义国家的矛盾。 ❖ 这是不对的。
12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特征
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共 产党)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8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
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的 经济体制(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
中还占很大比重,是主体经济成分.) ① 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 ② 个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 ③ 合作社经济(个体私有、集体合办;半社会主 义性质;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 ④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⑤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公私合营;私人资本主义 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过渡形式)
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 士。 这个政权既不同于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 主义国家政权,也不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政权。由于它由无产阶级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因此,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因素。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 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6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间界定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 阶段的开始.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7
2.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
❖ 性质: ❖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社会。 ❖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 是进入社会主义的中介和桥梁。
❖ 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毛泽东的提 法是“全线进攻”,一举完成向社会主义过 渡,但方式是和平地和有代价地消灭资本主 义。
16
❖ 七届二中全会当时提出了两个转变:“使中 国有可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 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 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 同志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 的设想。
4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5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 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从新民主 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新中国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敌视新中国,
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 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百废待举。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
骗国家资财,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第六,初步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意识形态基础。
最后,从国际环境看,东西方冷战,帝国主义仇视中 国,社会主义国家同情中国,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19
第三,在农村,土地改革后开始的农业互助合 作运动,是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最初探索.
第四,计划经济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能较快地实现国家工业化.
18
第五,“三反”、“五反”斗争后,国内阶级关系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促使毛泽东和党中央产生了在 “三反”斗争胜利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意 向。
❖ 到1952年9月,毛泽东同志等开始改变这一设 想,从先搞工业化、再搞社会主义改造改变 为两者同时并举。
17
1952年,中国情况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得到进一步的 巩固和加强,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 脉并占主导地位。
第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大规 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并暴露出与 大规模国家建设要求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14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建国初期的设想:“先建设,后改造” “三个五年计划”
所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领》没提社会主义目标。
15
❖ 初步的设想: ❖ 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至20
年时间。
❖ 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 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和个 体农业的集体化。
1952年9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 书记处会议讨论“一五”计划的方针和任务 的时候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 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 不是到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 1953年8 月,毛泽东同志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 了完整的表述。
1
提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私营经济又重新崭露 头角,现在私营经济的规模已远远超过 了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经济,并继续 发展。
有人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 既然现在允许发展,当初何必改造?社 会主义改造有无必要?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章学பைடு நூலகம்——
一、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 把握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特征
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 新民主主义文化,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文化。因此,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在性质上是社 会主义的文化。
总之,新民主主义社会里既具有社会主义因 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其发展的总趋势是, 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发展壮大,资本主义因素不 断被削弱、被限制。最终,在条件具备后,新 民主主义社会就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二、认识和掌握党关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政策、基本经验 和意义,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 义转变是历史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重大成果。
三、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 重大意义。
3
❖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9
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五种经济成份中,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 经济占很大比重,再加上私人资本主义以及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私有成份,这样就造 成私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但由于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因此,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成份是社会主义经济
10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
❖ 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11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 有人认为国外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和帝国主
义国家的矛盾。 ❖ 这是不对的。
12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特征
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共 产党)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8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
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的 经济体制(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
中还占很大比重,是主体经济成分.) ① 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 ② 个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 ③ 合作社经济(个体私有、集体合办;半社会主 义性质;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 ④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⑤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公私合营;私人资本主义 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过渡形式)
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 士。 这个政权既不同于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 主义国家政权,也不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政权。由于它由无产阶级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因此,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因素。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 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6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间界定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 阶段的开始.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7
2.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
❖ 性质: ❖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社会。 ❖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 是进入社会主义的中介和桥梁。
❖ 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毛泽东的提 法是“全线进攻”,一举完成向社会主义过 渡,但方式是和平地和有代价地消灭资本主 义。
16
❖ 七届二中全会当时提出了两个转变:“使中 国有可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 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 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 同志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 的设想。
4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5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 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从新民主 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新中国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敌视新中国,
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 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百废待举。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
骗国家资财,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第六,初步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意识形态基础。
最后,从国际环境看,东西方冷战,帝国主义仇视中 国,社会主义国家同情中国,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19
第三,在农村,土地改革后开始的农业互助合 作运动,是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最初探索.
第四,计划经济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能较快地实现国家工业化.
18
第五,“三反”、“五反”斗争后,国内阶级关系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促使毛泽东和党中央产生了在 “三反”斗争胜利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意 向。
❖ 到1952年9月,毛泽东同志等开始改变这一设 想,从先搞工业化、再搞社会主义改造改变 为两者同时并举。
17
1952年,中国情况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得到进一步的 巩固和加强,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 脉并占主导地位。
第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大规 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并暴露出与 大规模国家建设要求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14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建国初期的设想:“先建设,后改造” “三个五年计划”
所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领》没提社会主义目标。
15
❖ 初步的设想: ❖ 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至20
年时间。
❖ 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 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和个 体农业的集体化。
1952年9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 书记处会议讨论“一五”计划的方针和任务 的时候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 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 不是到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 1953年8 月,毛泽东同志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 了完整的表述。
1
提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私营经济又重新崭露 头角,现在私营经济的规模已远远超过 了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经济,并继续 发展。
有人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 既然现在允许发展,当初何必改造?社 会主义改造有无必要?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章学பைடு நூலகம்——
一、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 把握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