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ppt课件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ppt课件

2.中共八大 1956
(1)背景 (2)主要内容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3)评价
12
第十一单元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1956——1976)
二 经济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特点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
(2)危害
大跃进运动
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主要内容
2.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形成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原则、性质、意义
3
第十单元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一 政治外交
(1949——1956)
(一)政治 2.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D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20
(海南)24.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 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
C 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
义宪法
一五计划
度基本建立

过渡时期

总路线
三大改造
完成
2
第十单元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1949——1956)
一 政治外交 (一)政治
1.新中国的成立 (1)条件 军事
(2)成立 思想:七届二中全会
内容

第二讲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

第二讲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

《共同纲领》实质上是一个建设新民主主 义社会的纲领。它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的蓝图,规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项政 策。建国头三年,党内对新民主主义社会 的认识是一致的,主要领导人还多次公开 表明不要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立场。
1950年6月6 日,毛主席 在党的七届 三中全会上 作报告,批 评“提早消 灭资本主义 实行社会主 义”的错误 思想。
国内形势:
首先,三年中,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1949与1952年工业生产总值中国营企业与私人企业比例图 100% 80% 60% 40% 20% 0% 国营 私人 1949年 43.80% 56.20% 1952年 67.30% 32.70%
毛泽东预计:
5 年后,私人工业缩小到20%以下;

重要区别:
①任务的重心变了。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放发展生产力与 改造生产关系同时 并举,且后者为重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工业化)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任务
②对待非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的政策变了。
允许存在和发展, 对其利用和限制
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利用、限制、改造, 直到消灭一切 非社会主义因素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一化(一体)指工业化 三改(两翼)指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国之初:10 年、20年或更 长一段时间集中 发展工业化,尔 后才开始过渡
1952-1953 年:现在开始, 10-15年基本 完成过渡
突然转变
逐步过渡
思想变化的原因:
第一,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的政治、经 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形 势也发生了变化,使党内对向社会主义过 渡问题的思考也有了新变化。
第二讲

向社会主义过渡PPT课件

向社会主义过渡PPT课件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农业:土地、农具私有 改造 集体所有 手工业:作坊、手工工具私有 改造 集体所有 私营工商业:工厂、商店私有 改造 国家所有
3、改造的实质:
农业改造视频
工商业改造视频
三大改造完成视频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社会主 义类型 的宪法
1、通过哪几个方面的努力,使中 小结
国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提高生产力,为建立社会主义奠定
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三大改造”
——变革生产关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健全政治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
中共革 命 纲 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最 打倒军阀,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 低

32、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不舍昼夜。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实现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最高纲领
鞍山钢铁厂重新投产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 第一批喷汽式飞机
第一只手表在天津做成
第一艘油轮和机车
农 村 生 活 情 况
农 业 合 作 社


合 营 营
三 大 改 造 的 完 成
公私合营 时的场景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ppt课件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ppt课件

1953-1956
2
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的含义
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
2、“过渡时期”的内容
1953年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 改造”。
3
过渡经过(三大改造)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
1、(00春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A
B.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2、(00广东)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分包括①国营经济②合
作社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27
中共历次土地政策对比简表
时期 内 容 性 质
作用
国共十 年对峙
依靠、联合 限制、保护
变封建私有 为农民私有
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 生活有保障,提高反 “围剿”的积极性
抗日 战争
“双减双交”
有限制的 封建私有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提高抗日的积极性
解放 战争
新政权 的巩固
耕者有其田
变封建私有 为农民私有
方针: 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原则: 自愿互利 方法: 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过程:
互助组
(社会主义萌芽) 土地私有、共同劳动
初级社
(半社会主义)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
高级社
(社会主义) 土地归公、集体所有
4
中苏农业改造比较
苏联的农业 集体化运动

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pt课件

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pt课件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 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 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 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3.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1)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2)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
4.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 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 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 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 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同时,这一总路线,也集中 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PPT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PPT课件

⑷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 。 ⑸党的主要任务的变化
由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转变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第一阶段: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2)
三.经济上:恢复经济的努力
1、形势及原因 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 肆掠夺;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2、措施 ⑴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政府掌握国家经 济命脉者(双重性质) ⑵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政府羸得人民信任,财政开始好转 A、米棉之战、银元之战①背景②目的③实质④意义 B、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评价) ⑶土地改革:(双重作用) ⑷调整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恢复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①原因及目的②政策③实质④作 用 (党对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政策的比较) ⑸节减财政开支:精简、整编国家机构和军队 (联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机构改革) ⑹发展生产: A、农村: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互助合作;兴修水利。 B、城市:工矿企业民主改革;生产改革 ①目的②内容③作用 3、结果: 财政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计划经济建设准备条件。
4、特点: ①始终以稳定经济秩序为目标采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始终围绕经济的恢复和财政状况的好转; ②采取统一战线策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5、原因: 首先是由当时的经济形势决定的。经济崩溃。财政困难严重,人民困苦,这些都关系到人民政权的生存问 题。 其次是由党的正确领导所决定的。实事求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抓住了当时的主要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PPT优秀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PPT优秀课件
2.经济上:
(1)土地改革:
①背景:
②过程:
③实质: 变封建土地私有制
为农民土地私有制
④结果:
⑤意义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B.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二、巩固政权——多领域、多举措、强根基
2.经济上:
(2)稳定物价: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初,国家财政困难,商人趁机投机倒把,物价飞涨,市场混乱; ②措施:A.制止投机资本:“银元之战”(行政手段)和“米棉之战”(经济手段) B.统一全国财经: 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 ③结果: A.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B.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目的
积极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过程 内容 意义
1953年12月,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6月,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并倡导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A.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基础; B.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除了苏联,没有外 国代表参加北京的开国 典礼。”
——《泰晤士报》1949.10.3.
二、巩固政权——多领域、多举措、强根基
1.政治上:剿匪镇反(1949-1951)
(1)追歼残余:
(2)镇反剿匪:
1949年10月14日华南-广州解放解放
1949年11月-12月西南战役,西南解放
二、巩固政权——多领域、多举措、强根基
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初步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向社会主义过渡PPT课件

向社会主义过渡PPT课件

中 共 革 命 纲 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打倒军阀,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 低 纲 领
实现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最高纲领
鞍山钢铁厂重新投产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
第一批喷汽式飞机
第一只手表在天津做成
第一艘油轮和机车
农 村 生 活 情 况
农 业 合 作 社
公 私 合 营 营
3、改造的实质:
农业改造视频 工商业改造视频 三大改造完成视频
三、《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主 义类型 的宪法
性质:
1、通过哪几个方面的努力,使中 小结 国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提高生产力,为建立社会主义奠定 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三大改造” ——变革生产关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健全政治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
第3 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导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
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设成就:
工业:
农业:
交通运输业:
生活水平提高
主要成就图片 长江大桥
二、“三大改造”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2、改造的内容: 改造 集体所有 农业:土地、农具私有 改造 集体所有 手工业:作坊、手工工具私有 改造 国家所有 私营工商业:工厂、商店私有
生产力呢?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的任务是什么?
一化(提高生产力) 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一化三改造之间是什么关系?
一化是主体(最终目标是发展生产力) 三改造是两翼(调整生产关系)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ppt课件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ppt课件

毛泽东思想概论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经过(P58)
1952年9月
从现在开始用 10到15年时间基 本上完成到社会
主义的过渡
1953年6月
把实现国家的工业 化和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作为党在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3年12月
完整表述了党在 过渡时期的总路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以后,即52年以后
主要矛盾: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 矛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 矛盾。
主要任务: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从新民 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毛泽东思想概论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主要讲述何时过渡、怎样过渡、为什么过渡等 问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
(
1952年9月以前,先工业化后过渡,即先 “铲
1、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过渡时期”或“革命转变时期”这个特定的历史概念, 是
由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 中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 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 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 命专政。”
客观原因:
第一,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主要是适应推进中国工业化的 需要; 第二,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
主 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毛泽东认为当时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已经 具备;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毛泽东思想概论
2、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现实依据—— 过渡时期的中国国情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ppt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ppt

第四,当时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 渡。
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
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对我国有重要期总路 线提供了有力的国际环境。
1950 年 2 月 14 日 《 中 苏 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在搞社会主义方面, 毛泽东主席的最大功 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 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 起来。我们最成功的 是社会主义改造。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
列宁还具体分析了当时俄国的历史特点,指出过渡时期的 基本经济形势是资本主义、小商产品和共产主义,基本阶级 力量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特别是农民)和无产阶级。 这些基本经济形势和基本阶级力量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斗 争。无产阶级政党在这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是,利用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 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 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 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 家资本主义形式。
是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 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消灭资 本主义所有制,可以有以下两种办法:一种是用 无偿没收资本家财产的办法,另一种是用和平赎 卖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都曾说过:假如采取 买赎的办法来消灭资本家私有制,“那对于我们 是最便宜不过了”。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 曾设想通过和平赎买的办法使资本主义过渡到社 会主义公有制,但俄国的资产阶级采取敌对的态 度,列宁的设想没能实现。
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二是过渡时期的中国国情

课件

课件

为什么要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薛玉华主要知识点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二、过渡时期的酝酿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的思想。

2.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的发展。

3.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的探讨。

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的帮助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图片来自百度百科主要知识点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二、过渡时期的酝酿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二、过渡时期的酝酿1.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设想2.毛泽东关于过渡的突然改变1.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设想过渡时间:大约15年-20年。

过渡条件:先实现国家工业化,再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

(“先建设,后改造”)过渡步骤和方式:当工业发展、国营经济壮大时,就可以一步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2.毛泽东关于过渡的突然改变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1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这是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突然改变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第二,解决社会主义矛盾的需要。

第三,个体农民有互助合作的要求。

第四,当时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主要知识点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二、过渡时期的酝酿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 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 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同时,这一总路线,也集中 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 毛泽东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 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 广阔的道路.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 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 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 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 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 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 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 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 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 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 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 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 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 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
3.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1)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2)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
4.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 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 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