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双东”历史街区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

合集下载

扬州的变化的文案

扬州的变化的文案

扬州的变化的文案扬州是江苏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扬州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老城市到新城市,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生活,扬州焕发出崭新的面貌和活力。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交通、旅游、教育和民生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扬州的变化。

城市规划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文化中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扬州的城市规划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升级。

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与老城区的文化底蕴融合,新老交替,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又注入了现代城市的活力。

在城市规划上,扬州市呈现出“新城”“古城”“水城”三大特点。

其中,扬州新城是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总称。

新城区总面积约280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开发区占面积为70平方公里,是全国首批2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古城区则是指扬州市境内古代城址所在地,包含东关街道、西关街道等地。

这里的老建筑和精美的园林仍然保留着清晰的历史印迹,成为游客来扬州时必去的地方。

水城区是指扬州独特的水上文化景观。

扬州自古以来就有“江南水城”的美誉,其水运交通网络发达、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成为了扬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交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扬州市的交通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运河客运站、汽车南站、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的建成,使扬州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此外,扬州市也在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目前已有1号线和2号线通车运营,成为扬州市公共交通主力军。

旅游扬州是一座充满着文化底蕴和美食的城市,近年来,扬州市加大了旅游推广力度,强调旅游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扬州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着名的个园、瘦西湖,还有汉晋文化遗址、宋代城墙等历史遗迹。

扬州的美食更是脍炙人口,特别是扬州炒饭、扬州锅盔等传统美食,在全国享有盛誉。

教育扬州市是江苏省一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其中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也是江苏省一所重点支持高校,学校的教研实力一直居于省内高水平水平。

扬州东关历史文化古街区的旅游建设与开发

扬州东关历史文化古街区的旅游建设与开发

扬州东关历史文化古街区的旅游建设与开发
扬州东关历史文化古街区是一处历史文化遗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是旅游观光和文化学习的好去处。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展现扬州东关历史文化古街区的魅力,可以进行以下旅游建设与开发措施:
1. 恢复和修缮历史文化建筑,如城门、古街、古楼、古亭等,让游客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氛围。

2. 打造主题文化活动,如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节、传统手工艺品展览、摄影比赛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和参与。

3. 增加旅游设施,如停车场、公共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提升游客的基础体验和服务水平。

4.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互联网、传媒等渠道宣传扬州东关历史文化古街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5. 确定合理的门票价格,保证旅游收益与文化保护并重,让游客能够有序地参观,同时也能够为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筹集资金。

通过上述旅游建设与开发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扬州东关历史文化古街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个历史文化遗址,为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做出贡献。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东关街))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东关街))

扬州古文化的浓缩----扬州双东历史街区扬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十分深厚。

从“双东”街区古街老巷地名中,不仅可以窥见扬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能寻觅到扬州不同时期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风貌。

扑朔迷离的古街旧巷,给扬州这座素以巷城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尤其是富庶大户老宅、官宦宅第、书香门第、深宅大院、清代盐商住宅区,典雅的砖刻门楼、高大的防火墙、条石砌铺的老街深巷……追溯古街巷名称的由来,就是追寻扬州的历史古街巷地名得名由来,大体可分以下十类:其一,以人物事迹和职官取名。

如雅官人巷、问亭巷、田家巷、史可法路、双忠祠、安家巷、文化里、地官第、探花巷等。

其二,以衙署机关取名。

如运司街、疏理道、马监巷等。

其三,以城门名称和城垣取名。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为防御倭寇骚扰,在宋大城东边故基上扩建,谓之新城。

“双东”街区地处明清扬州新城的东北部,其区域范围内有三座城门。

东关原称利津门,由此派生的地名有东关街、东关外南河边等。

便益门原为新城北面的便门,由此派生的地名有便益门大街、便益门外街、便益门桥等。

广储门原为镇淮门,由此派生的地名有广储门街、广储门外街、广储门桥等。

其四,以寺、观、庵、庙取名。

如琼花观街、礼拜寺巷、二郎庙巷、定慧巷、三祝庵街、仁寿庵巷、财神庙巷等。

历史上,扬州城内有270多处庵观寺院。

其五,以商业集市和行业作坊取名。

扬州为江淮地区经济中心,历史上经济发达,商业繁盛。

以手工作坊取名的街巷有铁货巷、炭箕作、油货巷、轿坊巷、谢家巷、剪刀巷、兜兜巷等。

以商业集市和店铺取名的街巷有东关街、砚池街、教场街、辕门桥、灯笼巷、安家店、宗家店、狄家店等。

以饮食店、浴室取名的街巷有吃吃看巷、金桂园巷、浴堂巷、堂子巷等。

其六、以桥梁、水井、水仓取名。

以“桥”字为通名的地名就是因为当年新城地势卑湿、河沟水汊纵横的实证。

此外,扬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水井,因此,许多巷子就是以水井命名的。

简述街区 特色

简述街区 特色

简述街区特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独特特色和文化氛围的地方,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人文和社交活动。

街区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街区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是其独特的标志。

不同的街区往往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如古老的欧洲风格、现代的摩天大楼、传统的亚洲风格等。

街区的建筑布局常常呈现出小而精致的特点,有着独立的入口和设计独特的内部空间。

这种布局不仅方便了居民和商家的交流和互动,同时也增加了街区的美感和魅力。

其次,街区的文化氛围也是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街区往往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

街区的文化活动也是丰富多样的,如艺术展览、文化节庆、音乐演出等。

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居民的娱乐需求,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街区的独特魅力。

另外,街区的商业活动也是其特色的重要体现。

街区常常有着丰富多样的商业设施,如咖啡馆、酒吧、小吃摊等。

这些商业设施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物和娱乐场所,也为街区带来了活力和经济收益。

街区的商业活动还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商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街区的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街区的社交活动也是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街区往往有着密集的人口,人们常常在这里结识新朋友、聚会和互动。

街区还是社区组织活动的重要场所,如邻里聚会、义工活动等。

这些社交活动不仅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街区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文化氛围、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等方面。

通过保护和发展街区的特色,我们可以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扬州的文化底蕴如何影响当地的建筑风格

扬州的文化底蕴如何影响当地的建筑风格

扬州的文化底蕴如何影响当地的建筑风格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坐落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种文化底蕴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深深地影响着当地的建筑风格,使其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扬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漫长的岁月中,它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兴衰,却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扬州文化融合了江南的婉约与北方的豪放,兼具了儒雅与质朴的气质。

这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在扬州的建筑风格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扬州的传统建筑多以砖木结构为主,注重对称和平衡。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和谐、稳定的理念相契合。

例如,扬州的明清住宅,通常有规整的四合院布局,房屋围绕着中心的庭院而建。

这种对称的布局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更体现了家庭秩序的严谨和尊卑有序的传统观念。

扬州文化中的儒雅之风也在建筑装饰上有所体现。

建筑的门窗、栏杆、梁枋等部位常常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花卉、人物、动物等,线条流畅,工艺精湛。

这些雕刻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牡丹象征着富贵,梅花寓意着坚韧,通过这些图案,人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扬州的建筑风格还受到了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扬州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湿润,雨水较多。

因此,建筑的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

而且,为了防潮,建筑的底层通常会抬高,采用架空的方式。

此外,扬州的河道纵横交错,为了方便出行和运输,许多建筑都临近河道而建,形成了独特的“河房”建筑。

扬州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城市,其文化中也蕴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

在建筑风格上,表现为临街店铺的密集和多样化。

这些店铺门面小巧而精致,招牌醒目,吸引着过往的行人。

店铺内部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展现了扬州商人的精明和务实。

扬州的园林建筑更是扬州文化的瑰宝。

扬州园林以小巧玲珑、意境深远而著称。

园林的布局讲究曲折迂回,移步换景,让游人在有限的空间中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这与扬州文化中追求含蓄、内敛的审美情趣相呼应。

古城旅游综合开发与城市文明复兴之路

古城旅游综合开发与城市文明复兴之路
以水兴城,再现一个运河扬州
古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其沿线分布众多资源点,如东关古渡、普哈丁园、吴道台宅第、跃进桥、老啤酒厂等。目前开通了“古运河水上游”游线,北起便益门,南至康山文化园,全程约30分钟。两岸生态与休闲氛围好,夜景系统较好,但游览行程与活动较为单一。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分段主题化、游船体验化、节点休闲化三大策略以提升古运河风光休闲带。
二是三种游船丰富水上休闲体验。.多码头摆渡游船,真正体现运河的连接轴功能,并通过与沿岸节点水陆双向互动,给游客多种选择,达到船上看岸、岸上看船的效果,让游客真正感受扬州休闲氛围。
三是两岸节点营造休闲生活氛围。打造东关古渡、长生寺阁、康山园、南门遗址四大节点广场,充分利用滨河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在规划允许地段建设休闲设施,如露天餐饮、茶座等;规划保护地段则利用景观和广场进行休闲空间打造;加强水陆互动,达到船上看岸、岸上看船的效果,让游客真正感受扬州休闲氛围。
一是一幅画卷展现千年广陵神韵。我们建议融入主题,以千古广陵文化为内涵,对古运河进行分段主题化打造,以古扬州汉、隋唐、明清及当代的名人、故事及文化为主题,通过浮雕、雕塑等多种景观形式打造千年广陵河上图,每段均有一个核心景观,以主题游线串联千年广陵,展示扬州因水而兴的千年历史,构建千年广陵风情游线。如便益门-东关古渡以两汉风流为主题;东关古渡-长生寺阁以隋唐雅韵为主题;长生寺阁-渡江桥以繁华明清为主题;渡江桥-南门遗址以现代文明为主题。
古城旅游综合开发与城市文明复兴之路
——以扬州古城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作为城市的生命之源和魅力之源,古城以其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成为城市文脉传承和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对传承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古城的保护更新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如何既保持其原真性和活态性,又实现文明复兴和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历史街区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品牌打造初探——以扬州“双东”历史

历史街区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品牌打造初探——以扬州“双东”历史

主要 从事旅 游市场 营销 方面的研 究。
区域经济l R e g i o n a I E C 0 n 0 mV
. 4 物质文化资源的挖掘缺乏科学规划 在。 这 种资源丰富, 但多为残存 的特征 , 不仅给保护与修复 3
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 而且对旅游开发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认可与实 践。 然而 , 由于一些 地方在开发中过 多关注 其外 等为代表的传统曲艺等。 这些资源不仅多样、 丰富, 而且多集
在形态 、 发展趋势与商业利益的结合口 , 将历史街 区作为纯 中在以东关街为核心 , 东西长1 0 0 0 余米 、 南北 宽8 0 0 米的区
资源分布密集。 商业项 目开发, 成为了旅游商品的大卖场, 而对展现其历史 域之内, 文脉 的特色文化资 源的挖 掘却远远 不够 p , 从而导致 “ 千 2 . 2非物质文化资源历史悠久 . 价值高
以 及对 旅 游 开发 层次 的 提 升打 下 了良好 的发 展 基础 。
及因盐商而兴的休 闲商贸业是东关街 的主题 。 弱化东关街 旅游发展中过于商品化趋势, 强化其休 闲化、 生活化的旅游
扬州 的城 市历史尽管悠久 , 但 多劫难 , 经过多次战火 的破坏 , 承载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载体多被破坏, 许多已成
为历史文化碎片, 保存完整的非常少。 除逸圃等个别遗迹保
存基本完好之 外, 大多资源都或 多或少地遭到过严重破坏 , 几近于碎片; 尤其像原始的东门遗址、 三祝 庵等已经不复存
文章编号: 2 0 9 6 - 0 2 9 8 ( 2 0 1 5 ) 0 8 ( b ) 一 1 2 0 — 0 3
2 “ 双东” 历史街区文化资源特征分析
2 . 1各类文化资源多样 丰富而集中

传承-保护-发展——扬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探究

传承-保护-发展——扬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探究
营造。如今生活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市民也需要多样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是高速变化的环境中人们
迫切需要返璞归真的心灵居所,这就需要保护与再开茇街巷、民宅与园林传统遗韵,对颓败的门 楣重新修葺,破损的路面加咀修缮,从而恢复昔日的风韵.唤起她独特的历史记忆。类似的例子
有苏州平江历史开发街区保护规划,有助于地区性主流人格特点与价值观的形成。另方面叉希 望享受优质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商业服务。空问体系必然要适应人们的这些需要,否则历史文化 街区的发展必然受困于内部冲突之中。当我们走进彩衣街、“双东”历史文化街区.在顿略到古 街幽巷的惬意的同时,又会感受到街巷拥挤而挟窄+围墙繁多而闭塞,不但给日常交通运输造成 极大不便,而且阻隔了片区与片区之问的交流。因此我们认为应当重点处理交通节点,在那些局 促的地方,历史文化价值相对较低的普通民宅应进行拆建与改造,在片区与片区之间适当增加一 些通过方式.例如减少一些多余的围墙. 开辟新的道路。在政策与经济条件允许 的条件下,预留一些基础设施和商业服 务用地,例如垃圾中转站、医疗设旌、 超市用地等。这就相当于一个老化的躯 体.因为筋络得到了疏通,机能得到了 增加与增强,从而获得新的活力而得以 重生。 总之,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
一、扬州彩衣街和“双东”街区现状
1区位分析 扬州地处运河与艮让交汇点,自古即有“楚尾光头”、“扛淮名邑”之称,崮“州界多水.水 扬渡“而得名,迄今近两干五百年的历史, 扬州老城区地处扬州城的几何中心,与蜀岗瘦西湖风景区相毗陵.水系发达,小秦淮河穿越 其中.北临护城河.皆与古运河相通,扬州自古与水密不可分,俗话说“因★运河兴,陶凡运河 颓”,扬州古城文化亦是水的文化.她的多娶多彩都与水有关。 彩衣街和“瑕东”街区处r老城区的核心位置.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遗迹较多,历史文化资

扬州城市空间演进

扬州城市空间演进

城市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
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发展
在《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2002—2020) 》中, 提 出沿江地区应形成以扬州 中心城区为核心,江都市 区、仪征市区为两翼协调 发展格局。此阶段城市发 展方向为“主导向南、西 进东联”。南延扩大经济 开发区。跳跃开发港口分 区和瓜洲分区。适度发展 河东分区,加强和江都的 交通联系与协调发展。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具体表现
• 初始据点的区位择优——自发性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 城市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自生长
初始据点的区位择优
从自然条件来看, 蜀冈一脉 平坦、宽广又较周围高亢、 干燥, 宜于居住和建城。且 以蜀冈为依托建城, 城池有 高屋建扳之势。南又有长 江天险, 东有小茅山,西有观 音山诸峰作为屏障, 于此建 城最为安全。同时蜀冈周 围河湖密布, 尤其是北边的 雷破, 既可供城市用水,又便 于航运, 邢沟又沟通江淮, 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扬州 城址位于蜀冈之上一千多 年, 充分证明了这一城址的 优越性。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从最初的城邑邗城起, 扬州城市的空间不断变迁, 城址 推移, 城区范围和城池规模也时有伸缩。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扬州市概况
明代时期——旧城与新城
明代扬州城分为旧城和新城。 旧城是明攻占扬州后,元至正十七年(1357 年)在宋大城西南角基础上改筑成的,其东、 西、北三面有城濠相绕, 南以运河为界。 新城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56 年)。 即在宋 大城东南隅筑城与旧城相连, 称为新城。新 城东、南以运河为濠, 北面挖濠与旧城壕及 运河相通,西以小秦淮与旧城为界, 总长8.5 km, 东西长2.2 km,南北宽2 km, 城区面积 约5 km²。 新旧两城并连, 成为一体。

东关街往事(一):数收藏人物,还看“双东”

东关街往事(一):数收藏人物,还看“双东”
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发展,这条外依运河、内连城区的通衢大道,逐渐成为最活跃的商贸 往来和文化交流集聚地。经过千年的积淀,街内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堪称中国 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韦明铧说,东关街可以说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 方,一个是商业大街,商店很多。第二个是盐商的花园很多,个园、逸圃、长乐客栈,都是古 代的花园,在附近还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商人。
东关街附近的安家巷,因住过大盐商安岐而得名。有意思的是,历史上关于安歧“盐商”身份的记 载并不多,反而是他作为“收藏家”和“鉴赏家”为今人所熟知。韦明铧介绍,他家里收藏的东西特 别多,甚至能收藏比王羲之更早的晋代《平复帖》,现在已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里面有 一枚图章,写的是扬州安氏收藏之印,他把自己所有看过的古代的书画都写成了一本书叫做 《墨缘汇观》。后人如果要了解、研究中国古代的书画,这个书是一个必读书。
韦明铧表示,冬荣园现在的主人李少耿先生对这个房子很重视,也非常重视挖掘张家和陆家当 时的一些文化遗产和他们的文化内涵。希望将来,能够把这一块更加发扬光大,使它成为东关 街上的一个文化亮点。希望这个街,能够在商业繁华的同时,文化也得到复兴,这样东关街就 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历史文化名街。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王嘉楠、朱蒋慧
扬州作家孙凯歌说,现在年轻人也有喜欢收藏的,但不一定就非是老物件、一些很值钱的东 西。比如,他喜欢收藏报纸,有一份《北京晚报》写了一篇冬荣园的文章。他觉得北京的报纸 居然发了扬州东关街的一个园子,这份报纸他一定要珍藏下来。
作家茆卫东说,他们曾一起到了苏州九如巷,拜访了陆英的五儿媳以及她的孙子。房子是陆英 在民国时期买下来的一块地建的,虽然很破损,但是家里人脸上的这种精神气质还在,让他们 感受到深厚的精神气质,还有良好的家风。

扬州个园周边景区规划分析

扬州个园周边景区规划分析

古城扬州
个园
东关街
介绍【中】
个园的西南侧,是大名鼎鼎 的瘦西湖公园,连结着他们 的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餐 饮,宾馆,电子产品在此聚 集。 可以说,个园以东的商业区 域层次多样,内容景色富有 变化,南北向、东西向发展 有主次且均匀,这片区域路 网的连续性强且富有节奏感, 是扬州市民和外地游客娱乐 购物赏景的好去处。
我认为:
西侧入口处街景,浓郁的淮扬古风
增加山墙间的垂直绿化,可以 做爬山虎那种藤状植物,既不 占地方,而且也能做到非常好 的景观效果,价格也很便宜, 不太需要维护。
2:花局里入 口出做牌坊 效果更好, 不要太放里 面,看不到 就吸引不了 人 中心区域,谢馥春的牌坊退让出一块空地形成一小块广场,西部街道紧凑 绿化也只依托两侧连接的开口才有,从这开始有沿街种植绿化,并且建筑 也开始有节奏的退让出空地,种植绿化或者形成小型的开敞空间,是郁闭 的街道一块“呼吸"的场所,小贩们聚集在附近做老式的行当,吸引很多 人观看,是整条街道人最为聚集的场所。
功能安排--综合
"整体控制,积极保护,合理保留,全面改善"老城区,改善居住环 境,零售业与旅游业积极发展,体现扬州历史文化,适宜人居, 商业发达的城市魅力中心。零售业与旅游业使它成为必不可少 的商业中心。
东北部南部道路修整,并且增加绿化,沿护城河城墙风景做好, 发展工艺坊工艺品销售还有西园宾馆区域与老城区相连接呼应。
街巷中商 业部分 街巷中向 主干道连 接部分 街巷中绿 色景观部 分
南出口连接城市 主干道,附近有 公交站点 从这里 到汪氏 小院。 而东圈 门的商 业建筑 在西方。 由于巷深且前端多为 停车场,连接外部的 道路虽多,但是也多 为少量居民使用 南端商业街过后,由 于位于商业大厦背部, 所以城墙围合加上垂 直绿化,后半段的绿 化做得很好。还有仿 古院落的居委会在此 增添景致。 被挡着的,渺小的 东圈门

MK_01.有为_无为——扬州大东门街与东关街更新比较分析

MK_01.有为_无为——扬州大东门街与东关街更新比较分析

有为·无为——扬州大东门街与东关街更新比较分析王里漾,徐晓曦,孔斌,殷凤军,李剑波摘要:国内历史传统街道的整治改造屡见不鲜,但规划改造是否定能焕回街区的生机与活力,实情不一。

本文以扬州两条历史渊源相似且空间相邻的传统街道——大东门街与东关街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数据的一手采集以及实地访谈,立足于空间形态、多样性、游客体验三大角度,辨析两街道在改造更新程度相异情况下,各方面的结果差异,以判断两街在多重视角下的优劣得失。

随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了二者可互相借鉴、提高差异化特色的些许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东关街大东门街街道更新街道多样性1绪论:1.1 调研背景:历史传统街道是城市历史街区中重要的骨干部分,对其保护和更新也是长久不衰的话题。

如今,大量传统街道的更新实践已进行数年并极大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形象与社会效益。

然而过程中也伴随大量争议,如原真性遭到破坏、业态风貌雷同等问题。

在历史街道更新的理论与操作手法日渐成熟的今天,如何理性地评估与分析实践成果,还有待进行充实完善。

本文选取了扬州两条相邻但改造情况相异的传统街道——经过全面更新改造的东关街与未经大规模改造的大东门街入手,运用多方面分析方法对比评价双方的实际使用结果的角度,以探究以往历史街道改造更新的得失。

1.2 基本概况1.2.1 区位与现状定位两街道位于扬州老城区中部,其中大东门街(为方便起见,本文将大东门街与其连接的彩衣街合并称为大东门街)西起四望亭路,东至国庆路,为一条兼具城市支路功能和提供附近社区综合服务的街道,同时包含数处文保单位;东关街西起国庆路,东至古运河边,是扬州著名的旅游特色老街,其为扬州市“双东”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沿街坐落着个园、逸圃、谢馥春等扬州重要历史文物单位。

扬州大东门街与东关街相接互通,并呈东西向线性展开,其定位为老城区重要的东西向轴线,与小秦淮河水轴对应被称为“陆轴”。

1.2.2 街道历史变迁唐时,扬州修筑罗城,东关街为罗城中南部主要东西向大道之一,以开明桥为标志其东即为东关街的原形。

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特点及趋势

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特点及趋势

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趋势及特点在经历了同质化放量增长阶段之后,商业地产竞争的惨烈使“主题化”成为开发商关注的焦点,体育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和影视地产等主题地产应运而生。

其中,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商业街区开发备受青睐。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使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得以融合,既体现本土传统文化,又展现现代时尚生活。

当前,体现本土文化认同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商业街区,如XX兰桂坊、XX 新天地和XX1912等,成为城市的商业文化名片和现代城市运营的点睛之笔。

其实,商业街区自古以来就有,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但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与一般的商业街区和商铺是有很大区别的。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决定其特定的生存条件和获利方式,在商业地产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只有采取符合其内在规律的开发策略才可能取得成功。

目前,以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形式出现的地产开发模式,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

那么,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开发有怎样的特点?典型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经历了何种涅槃才换来如今的光彩?未来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将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XX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在对商业地产创新模式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特点、运营模式和发展趋势等。

今精选部分成果与您分享,希望对志于商业地产的业界XX有所帮助。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指的是在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的区域地段,注入“文化、休闲、创意”元素,将其策划改造成为具有“国际性、文化性、时尚性”的休闲娱乐场所。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让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得以融合,既体现本土传统文化,又展现现代时尚生活。

当前,体现本土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的商业街区,已经被广泛认为是更具亲和力和更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模式,如XX兰桂坊、XX新天地、XX1912等。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侧重文化脉络和历史传承,通常以所在区域的历史资源和元素为文化类型,适当划分各区域功能,建设一流现代化基础设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借助历史文化的传播性、感染力以及先进设施的便捷性、现代感,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创造了一种新的休闲娱乐体验方式,让人们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感受历史,品味过去。

扬州东关街,江南运河城市独有的风韵

扬州东关街,江南运河城市独有的风韵

扬州东关街,江南运河城市独有的风韵
扬州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

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

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经过千年的积淀,街内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堪称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

东关街拥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及“鱼骨状”街巷体系,保持和沿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特色,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

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街内现有50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寺庙园林、古树老井等重要历史遗存,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21处,这种“河(运河)、城(城门)、街(东关街)”多元而充满活力的空间格局,体现了江南运河城市的独有风韵。

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特点及趋势

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特点及趋势

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趋势及特点在经历了同质化放量增长阶段之后,商业地产竞争的惨烈使“主题化”成为开发商关注的焦点,体育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和影视地产等主题地产应运而生。

其中,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商业街区开发备受青睐。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使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得以融合,既体现本土传统文化,又展现现代时尚生活。

当前,体现本土文化认同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商业街区,如香港兰桂坊、上海新天地和南京1912等,成为城市的商业文化名片和现代城市运营的点睛之笔。

其实,商业街区自古以来就有,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但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与一般的商业街区和商铺是有很大区别的。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决定其特定的生存条件和获利方式,在商业地产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只有采取符合其内在规律的开发策略才可能取得成功。

目前,以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形式出现的地产开发模式,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

那么,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开发有怎样的特点?典型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经历了何种涅槃才换来如今的光彩?未来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将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在对商业地产创新模式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特点、运营模式和发展趋势等。

今精选部分成果与您分享,希望对志于商业地产的业界同仁有所帮助。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指的是在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的区域地段,注入“文化、休闲、创意”元素,将其策划改造成为具有“国际性、文化性、时尚性”的休闲娱乐场所。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让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得以融合,既体现本土传统文化,又展现现代时尚生活。

当前,体现本土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的商业街区,已经被广泛认为是更具亲和力和更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模式,如香港兰桂坊、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等。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侧重文化脉络和历史传承,通常以所在区域的历史资源和元素为文化类型,适当划分各区域功能,建设一流现代化基础设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借助历史文化的传播性、感染力以及先进设施的便捷性、现代感,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创造了一种新的休闲娱乐体验方式,让人们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感受历史,品味过去。

历史古街布局为当下景观设计带来的思考——以扬州东关街为例

历史古街布局为当下景观设计带来的思考——以扬州东关街为例

229第34卷第6期 2021年03月Vol.34 No.6March 2021艺术科技0…引言街道空间布局不仅代表着城市的结构秩序,也是一个公共空间所容纳的公共活动设施的反映。

中国传统的街道空间是基于人们的传统审美体验布局的,街巷、建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相互性。

1…扬州东关街现状扬州有着超过500个的街巷,曾被称作“街城”,街巷多而密、密而长,巷与巷相连,尤其是东关街一带,私家园林和居民建筑密布、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整个扬州的风俗人文、建筑文化的浓缩。

1.1…空间布局东关街全长约1…km,宽大约5…m,位于扬州城的东北角,街道从西直通东关古渡,因此名为东关街。

街道都用青石板铺路是东关街的一大特色,从清雍正年间到光绪年间,主干道大多是青石板、青石条铺就而成,而小巷则是由碎的青石块铺成[1]。

一段段的青石路成为城市生活气息的缩影,也承载着老扬州人难忘的回忆。

东关街街道的垂直面建筑样式相似、层次分明,大多都是上住宅、下店铺的低层建筑[2]。

相比传统围栏式的居民楼,这种街道敞开式的商铺为整条古街增添了活力,更富有生活气息。

这些小商铺都是以开间的形式展现,使整个空间层次更为统一[3]。

东关街支道的宽度相较于一般的小街巷要更加狭窄,有的街巷宽度只能容纳一人通过,有的只有两三米宽。

很多小街巷的入口不明显,有的街巷入口与建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人们对街巷入口做了精巧的处理,使得街巷的空间和建筑的空间融合为一,并不分明,使人产生一定的模糊感。

从视觉效果上看街巷建筑连续不断,成为东关街街巷的一大特点。

1.2…空间走势东关街不仅有生活气息凸显的街巷,还有很多明清时期名人的会馆,如个园、冬荣园、街南书屋、壶园等,这些会馆隐藏在东关街的街巷里,并不像一般的园、馆那样成片地坐落,而是位于宽宽窄窄的街巷中,呈线条状[4]。

与北方古街横平竖直的空间走势不同,扬州东关街除了主干道的街巷比较笔直,分支街巷大都曲折蜿蜒。

如果对环境不熟或是没有根据走向标志的提示行走,很难分清东南西北[5]。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环境发展研究_以扬州_双东_历史街区为例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环境发展研究_以扬州_双东_历史街区为例
综上所述,历史街区生活环境存在延续传统生活方式 和尊重居民发展诉求、地域空间整体转变和街区居民个人 利益之间的矛盾。旅游历史街区生活环境充满着以居民和 游客为核心行为主体的矛盾转化。文献检索表明,旅游发 展与居民生活环境互动的研究明显不足。本文从空间生产 视角来分析旅游历史街区生活环境转变,以期抛砖引玉。
2.1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 旅游发展使历史街区成为旅游产品的有机组成,但历
史街区却不专门是旅游产品[2]。旅游介入与历史街区发展之 间的互动与抗衡体现为旅游—社区联结[3]。旅游发展在为历 史街区复兴提供可行途径的同时也伴随着空间同质化、商 业现代化、人口单一化、传统特质淡化等不利效应 , [4] 居 民、游客、政府部门、发展商、从业者等多元利益主体在 此过程中相互交织[5],应协调、平衡旅游历史街区的主—客 需求[6]。
人文地理
2013 年第 6 期总第 134 期
文章编号:1003-2398(2013)06-0133-09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环境发展研究
——以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为例
徐小波 1,2,吴必虎 1
(1.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北京 100871; 2. School 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Queen's University, Kingston, Canada, K7L 3N6)
物[26,27]。共同在场的社会主体结成某种动态的社会关系,通 过各自行为一起“慢慢吞噬该地域的空间并生产新的空 间”[27]。换句话说,空间是在地域主体行为中涌现的一种社 会关系状态,并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改 变而被持续生产,即表现为空间的自我演化[28,29]。
历史街区空间环境是居民生活的历史产物,在“以时 间‘消灭’空间”[27]——亦即“以时间‘生产’空间”的过 程中被建构起来。旅游开发介入历史街区形体利用、居民 行为及其社会关系,从而影响街区空间的生产机制。在这 个意义上,游客以一种共同在场的形式参与历史街区生活 环境的重塑。由于在行为方式、利益诉求、社会文化等方 面存在差异,历史街区空间生产又充满着游客、居民之间 的“矛盾或抗衡”[30]。

扬州城市空间的“保护与发展”.

扬州城市空间的“保护与发展”.

3、构建城市开放格局,谋划城市整体发展
在遵从规划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市政 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政府关于进一 步做好生态中心建设的意见》,到2020年 前,全市将建成9个生态中心。
1、宝应湖生态中心 2、高邮清水潭生态中心 3、仪征枣林湾生态中心 4、江都仙城生态中心 5 、邗江蜀冈生态中心 6、广陵夹江生态中心 7、生态科技新城“七河八岛”生态中心 8、瘦西湖生态中心 9、三湾生态中心
扬州—一座生态环境优美秀丽的城市
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 、全国文明城 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近13平方米,形成“林在城 中、城在林中、林城相融”的城市风貌。
城市中央公园
城市绿地
第二部分 空间“保护与发展”
2、保护城市空间视觉感受,强化城景特色
通过严格的规划控制,瘦西湖景区成为全国唯一没有视觉污染的城市景区
2、保护城市空间视觉感受,强化城景特色
扬州除通过放气球高度模拟的方式确定地块建设高 度外,编研中心近期编制了《扬州历史城区及周 边区域高度控制规划》,划定视觉保护区、建设 控制区和视觉廊道,从空间和数字模型等多层面更 加严格控制周边建筑高度。
扬州—一座交通日趋便捷的城市
航空:扬州泰州机场自2012年5月8日正式通航以来,已开通至北京、广州、深圳等19条航线, 完成旅客吞吐量156万人次。今年初扬州泰州机场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正积极准备开 通扬州至台湾、香港、日本、韩国航线。
扬州—一座交通日趋便捷的城市
高铁:扬州已开通至北京、广州、上海、 武汉、西安等多条始发客运专线。
1、打造古城保护样板
保护古城就是保护城市的 根基。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扬州城内有约13平方公里的唐 宋城遗址和5平方公里的明清 古城。

“双东”、东关街、逸圃、壶园、李长乐故居、华氏园、花局里、大王庙、吴道台宅第、康山文化园、南门遗址

“双东”、东关街、逸圃、壶园、李长乐故居、华氏园、花局里、大王庙、吴道台宅第、康山文化园、南门遗址

“双东”历史街区“双东”历史街区是东关街历史保护街区及东圈门片的简称,它是扬州5.09平方公里明清古城区的4个历史街区之一,位于老城区东北片,东起泰州路、西至国庆路、北从盐阜路、南达文昌中路,占地面积83.43公顷,总人口达到万余人,现有市级以上文物单位18个,重要历史遗迹20多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从2000年起,扬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双东”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将其作为我市古城保护的试验区,积极为我市的古城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工作探索模式、积累经验。

通过“一片十点”整治、街巷改造、民居修缮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双东”历史街区传统风貌进一步凸显,公共基础设施状况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2006年我市因古城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荣获联合国人居奖,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女士和时任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曾先后视察“双东”历史街区,并对保护与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在2006年12月1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在最终确定入选的35个项目中,“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名列第十,这让扬州人民无比振奋,信心倍增,目前全市人民正在为2014年扬州建城2500年之际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积极努力。

东关风情街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

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

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等扬州传统“老字号”。

目前我市经过整修的是马家巷以西段,主要对基本具备传统风貌和格局的建筑一律予以保留美化,重点体现了扬州传统商业店铺和民居风貌,进一步强化东关街传统商业街氛围,加强其旅游配套和服务功能。

同时,引进了一批扬州老字号、古玩商家、传统文化等众多商家,再现了明清时代的东关街风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