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1.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稀缺性2.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3.选择包括: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如果生产,即用什么方法来生产大炮与黄油;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即大炮与黄油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阶段与各成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4.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定义注意事项: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5.基本假设条件: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6.基本内容: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

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7.理解宏观经济学定义的注意事项: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8.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9.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10.变量分为:内生变量,外生变量,流量,存量。

11.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均衡分析;边际分析;归纳法和演绎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局部均衡和一般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12.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注意事项:价值判断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经济学的呢哦荣具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差异,但是它们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

13.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代表作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14.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国民财富如何增长.15.主观价值论引入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

16.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出现被作为经济学史上继亚当斯密革命之后的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它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17.英国经济学家J。

微观经济学(全部)

微观经济学(全部)

第五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生产两种商 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1.生产可能性表
各种可能性组合 A B C D E 棉衣(X商品) 产量 0 1 000 2 000 3 000 4 000 棉被(Y商品)产量 200 180 140 80 0
x年x月x日某商品的需求表 年 月 日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关系
价格(元)
A
B
C
D
EFG1Fra bibliotek2 600
3 500 P 7 6
4 400
5 300
6
7
需求量(单位数)700
200 100
2) 需求函数 Qd = f(p) ( ) Qd=800-100p 3) 需求曲线
A B C
Qd=800-100p D E F
1.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 2.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3. 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全国二十所高校合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指南》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指南》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尹伯成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陈恳 吴卫华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N.Gregory Mankiw [美] 曼昆 著 梁小民 译 美 曼昆/著 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什么是微观经济
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
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扩展资料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

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

4、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宏、微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两个分支学科,它们研究的对象不同,但两者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

近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趋向于宏、微观融合,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也主张寻找微观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微观经济学百度百科——宏观经济学
1。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概述)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概述)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通过个体经济单位经济⾏为的研究,说明现代西⽅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和作⽤,以及改善这种运⾏的途径。

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是指单个费者者、单个⽣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的层次上进⾏的。

第⼀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产者的经济⾏为。

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的效⽤,单个⽣产者如何进⾏最优的⽣产决策以获取最⼤的利润。

第⼆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这种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的消费者和所有的⽣产者最优经济⾏为的相互作⽤的结果⽽出现的。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同时决定。

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的结果⽽出现的。

由此可以得出,微观经济分析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是经济个量,因此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法也可以称之为个量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在经济学⾥,“合乎理性的⼈”的假设条件也被简称为“理性⼈”或者“经济⼈”的假设条件。

西⽅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或者“经济⼈”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的基本特征的⼀个⼀般性的抽象。

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都是利⼰的。

也可以说,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所采取的经济⾏为都是⼒图以⾃⼰的最⼩经济代价去获得⾃⼰的最⼤经济利益。

西⽅经济学家认为,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只有这样的⼈才是“合乎理性的⼈”,否则,就是⾮理性的⼈。

“合乎理性的⼈”的假设条件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理论之中。

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法1.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企图超脱或排斥⼀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们经济⾏为的效果。

它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对事物的好坏做出评价。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均衡的变动
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会发生变动,这种变 动可能由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引起。
03
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
01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
程度。
02
效用函数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
评价的函数。
03
边际效用是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
02
需求与供给
需求分析
定义与分类
对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 服务的数量的描述。
决定因素
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和预期等。
需求曲线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绘制,反映需求量与价 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供给分析
01
定义与分类
对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 并能够供应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的描述。
微观经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总结词:不同国家在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经验,通过比较和借 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微观经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详细描述
1. 不同国家的政策比较:不同国家在 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 经验,例如美国的反垄断法、德国的 社会市场经济等。通过对这些政策的 比较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理念和 文化传统。
决定因素
02
03
供给曲线
价格、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和预 期等。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绘 制,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正 相关关系。
市场均衡与价格机制
市场均衡
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状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相应 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价格机制
通过价格的变动引导资源在市场中的分配,实现市场供求平衡的机 制。

微观经济学 概念

微观经济学 概念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的经济学分支。

它关注市场中的个体,如消费者、生产者和企业,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中做出决策和相互作用。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解释市场如何运作以及个体经济单位如何在市场中做出决策。

它研究了供给和需求、价格形成、市场结构、竞争、垄断、生产成本、收益和效率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
1.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市场中最基本的力量,它们决定了市
场价格和产量。

2.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相等的状态,此时市场价格
和产量达到稳定。

3.弹性:弹性是指市场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包括需求弹性和供
给弹性。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需要的成本,
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5.收益:收益是指企业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中获得的收入。

6.效率: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微观经济学研究如何通过
市场机制实现效率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导言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市场机制以及资源配置在个体层面上的经济学分支。

它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关注个体决策和行为对经济系统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定义、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以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经济学领域。

定义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个体和家庭在市场中的行为,以及他们如何作出决策,面对稀缺性资源做出选择。

微观经济学通过分析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决定、买卖决策等来研究个体行为的决策过程和结果。

它也研究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目标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研究个体决策和行为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帮助个体、家庭、企业和政府做出更好的决策。

通过研究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微观经济学可以提供有关市场运作和资源配置的理论模型和分析工具。

它还可以帮助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如垄断、外部性和不完全信息等。

主要研究内容1. 个体决策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和家庭在经济环境中做出的决策。

个体决策涉及需求行为,即个体如何根据价格和自身的收入水平来选择购买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

此外,个体还需要考虑时间和风险的因素,这也将影响他们的决策。

个体决策研究还包括消费理论、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等方面。

2. 生产和成本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在生产商品和服务时如何做出决策。

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最大化利润。

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通过分析边际成本和边际产出来帮助企业做出最优的生产决策。

此外还研究了企业规模的经济学模型,如规模报酬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减等。

3. 市场和竞争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机制和竞争现象。

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决策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均衡条件,即市场出清的条件,以及价格如何通过供求关系决定。

竞争是市场机制的基础,微观经济学研究了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不同市场形式的运作机制和效果。

4. 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市场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关系,探究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及其行为。

首先,微观经济学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的运作和产生的均衡价格、数量十分关键。

它主要通过供求关系来解释价格的变动,即供需关系弹性越大,市场价格变动幅度越小。

此外,微观经济学也提供了计算市场价格的方法,如马歇尔需求函数、威尔夫定理等,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供需关系提供了数学工具。

其次,微观经济学还研究了企业如何制定价格、生产规模等决策问题。

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最主要目标,通过成本、市场需求、市场结构等因素来制定相应的策略。

微观经济学在此方面也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如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理论、最优化原则等。

再者,微观经济学还研究了消费者的行为如何影响市场的表现。

消费者行为有助于解释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其成因,如收入、价格、效用、替代品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微观经济学还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公共政策措施,如税收、补贴政策、信任、合同、拍卖、竞争政策等,用以维护市场机制稳定、公平、高效的运行。

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微观经济学同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我们通常会根据价格、品质、功能、个人偏好等因素作出决策。

微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评估个人选择的成本和收益,并作出更合理的决策。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研究着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企业的生产决策以及消费者的需求行为等。

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运作机制以及决策方面都有指导意义,同时自身成为了研究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引论;提出研究对象 1-5章研究一般商品市场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最优行为及 其所形成的局部均衡;其中: 第1章为一般商品市场中的局部均衡理论问题引出; 第2章分析市场需求方——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3章分析市场供给方——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4-5章分析市场 6章研究要素市场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行为及其所形成的 的局部均衡; 第7章分析一般均衡论; 第8章研究市场经济的均衡状态是否具有经济效率;研究 保持市场经济效率的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章 需求、供Biblioteka 和均衡价格第一节 需求 第二节 供给 第三节 市场均衡 第四节 弹性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 第六节 本章评析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经济单位 (生产者、消费者)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 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微观主体最优经济 行为选择
一种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反映该 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与这些价格 所对应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表。
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某商品可 能的价格水平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应的 需求量之间的组合在坐标平面描绘出 来的一条曲线,通常用字母D表示。
需求表
AB C DE F 价格 14 12 10 8 6 4 需求量 2 5 8 11 14 17
如果你能教会鹦鹉说 “供给”和“需求”,就能够 把它培养成为经济学家。
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二、需求规律 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四、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 1、需求的定义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一定时期内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可以
购买意愿
定义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消
另一方面,价格提高又使得消费者 的收入相对变少,从而减少相关商品 的购买。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在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定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2.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作为前提的。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建立的理论 的不同需要,假设条件存在着差异。但是,有三个基本假 设是普遍存在的,它们分别是市场出清假设、理性人假设 和完全信息假设。
5.宏观经济政策
如果说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那宏观经济政策是为这种干预提供具体的措施。政策问题 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效应等。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 区别和联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1.两者相互补充
经济学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这一目 标既包括资源的最优配置,又包括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 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 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 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 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微观经 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共同揭示经济学的基本 原理。
4.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研究产品按照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个组织和个人,即工资、 利息、地租和利润是如何决定的。分配理论是运用价格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 的问题。
5.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经济 福利的实现。
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市场机制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但实际上, 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市场机制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当市场 失灵时就需要政府利用微观经济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微观经济政策包括管 理市场价格、调节消费与生产、实现收入分配平等。

微观经济学体系

微观经济学体系

微观经济学体系微观经济学体系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细微的经济单元及其行为的学科,是经济学的基础部分。

它将经济问题分解为个别参与者的决策问题,探讨个体的经济行为、市场机制和资源分配等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经济学分析工具,如需求和供给函数、成本函数、边际分析等,深入理解市场机制的作用和规律。

一、需求理论需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顾客在不同物价水平下对商品的需求情况。

需求曲线是体现需求理论的核心要素,它描述了在某一时间段内,商品价格变动对人们购买该商品的影响。

需求曲线的下降性说明了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越小,反之亦然。

在实际市场中,需求曲线的形状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收入、人口、相关商品价格等。

二、供给理论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一样重要,与需求理论一起构成了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企业在不同物价水平下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描述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某一商品或服务供给量的变化。

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斜率,说明企业向市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随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增加。

三、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指的是由买家和卖家之间的竞争力量决定商品价格和数量的机制。

市场机制基于需求和供给曲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市场上交易货物和服务。

市场经济以协调经济决策和分配资源的方式进行,利用价格等信息使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相互影响,以实现最大社会利益。

市场机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市场价格随着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而变化,不断向着均衡状态靠近。

四、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研究生产成本与产量的关系。

成本曲线描述了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它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组成。

固定成本是那些随着产量变化但固定不变的成本(如房租、设备等),而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增加而递增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

成本曲线的特征是上升的,当产量增加时,成本随之增加。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涵盖了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市场机制和成本理论四个主要方面。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与之相反,它分析像国内总产品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种商品需求质更改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耗者收入两更改的反应水平。

9、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更改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更改率的比值。

10、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权衡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13、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权衡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登记来表示。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耗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理解经济新视角》导读:在当今社会,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其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个领域的概念、联系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新视角。

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变动、企业经营决策等内容。

当我们研究一家企业如何决定产品价格、生产数量和投入因素时,就是在应用微观经济学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国民收入总量、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等宏观层面的经济现象。

当我们研究国家的经济增速、货币政策的调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时,就是在应用宏观经济学理论。

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制度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它包括了政府干预经济、市场机制、经济组织等内容。

当我们研究政府对市场的监管、税收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时,就是在应用政治经济学理论。

从上述的概念及应用来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经济现象,而政治经济学则是二者之间的桥梁,研究的是经济制度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三者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学的一个完整体系。

在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我认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宏观经济学帮助我们把握国家经济的全貌,而政治经济学则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经济制度间的差异和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三者的结合运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经济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系中个体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个体决策者的选择、资源配置和市场结构等问题。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包括需求和供给、市场均衡、弹性、成本、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商品价格上升;当需求减少或供给增加时,商品价格下降。

需求和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价格、收入、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影响等。

2.市场均衡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交汇点即为市场均衡点。

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超过需求;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超过供给。

市场均衡也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达到,通过价格调整引导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使市场自发达到均衡状态。

3.弹性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如果价格弹性小于1,说明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

收入弹性衡量了需求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弹性的大小影响着市场的供需关系和定价策略。

4.成本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支出。

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房租和固定设备的折旧费用;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企业要最大化利润,需要在成本和产量之间找到平衡点,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

5.生产者行为生产者的行为受到市场结构、技术水平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对规模经济和边际成本等问题时,通过产量调整来优化利润。

在垄断市场上,企业面对价格歧视和产品差异化等问题时,通过价格策略和广告宣传来增加市场份额。

微观经济学课件

微观经济学课件
14
二、供给表
A 价格 2 供给量 0
B
C
D
E
3
4
5
6
200 400 600 800
15
三、供给曲线
7 6 5 4 3 2 1 0
0
价格
200
400
600
800
16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7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的形成也就是价格决定的 过程,它是由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 中自发形成的。当实际价格偏离均 衡价格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 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或市场 出清。
11
三、需求曲线
8 7 6 5 4 3 2 1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价格
12
第三节 供给曲线
13
一、供给函数
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 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的。若只分析商品的价格 对供给量的影响,则供给函数可以 用下列公式表示:Qs =f(P)。线 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s = δ& 引论
2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 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 社会科学。
3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 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以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 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有着密切 的联系。
34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 程度。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1.基数效用论者——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对微观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

对微观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

对微观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
对微观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企业、市场等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互动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个体在有限资源下做出的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对市场的影响,以供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以下是对微观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
需求和供给: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是需求和供给,研究市场的成交价格和交易量如何随着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而变化。

成本和效益分析: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或个人在进行决策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化的效益,以及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效益而承担的成本。

市场结构和竞争策略: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的结构和竞争状态,如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等,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选择最佳的竞争策略。

经济体系的失灵: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体系的失灵及其原因,包括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和共同资源等。

政府干预:微观经济学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进行干预,包括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监管和公共政策等。

这些干预旨在解决市场失灵和消费者利益保护等问题。

总之,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企业和市场等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互动关系,以及这些行为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它提供了决策者们制定合理政策的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解释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解释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单个经济变量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机会的最高价值(收益)。

❖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指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内在规律的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标准的经济学。

❖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供求定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供求定理的核心是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会形成新的均衡点,从而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

❖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指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应提高价格;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应降低价格,才能增加总收益。

❖支持价格: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所规定的这一行业产品的最低限价。

❖限制价格: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基数效用:基数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序数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边际效用递减: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消费的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通过市场价格变动调节供求关系,实现市场均衡的过程。当市场出现供 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情况时,价格机制会自动调整供求关系,使市场重 新达到均衡状态。
弹性理论
弹性描述了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包括需求弹性和供 给弹性。需求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供给弹性反映供 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税收和补贴等政策手段。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交易
信息不对称定义
指交易中各方拥有的信息不同,可能导致市场交易的不公平性。
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影响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和效率。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
信号传递、信誉机制和政府监管等手段。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交易的关系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市场交易产生重要影响。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目录
• 微观经济学简介 • 市场供需理论 •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生产者行为理论 • 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 微观经济学应用
01
微观经济学简介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家庭、企业等)的经济行为以及市场机 制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决策、市场结构和价格形成,以及它们对资源配置和 福利的影响。
Cobb-Douglas成本函数、CES成本函数等。
利润最大化与产量决策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追求 利润最大化,此时边际成本等 于边际收益,即MC=MR。
产量决策
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确定 最优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类型与产量决策
不同类型的企业(如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 断企业)在产量决策上存在差
04

微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元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协调。

微观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解释和预测个体的经济行为,从而了解市场供需关系。

微观经济学主要分析经济活动的三个主要参与者: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

分别从这三方面研究个体如何做出决策。

消费者的决策包括什么物品消费、消费的数量以及消费时间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通过消费者理论分析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经济环境和政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生产者的决策包括生产的物品、生产的数量以及生产的技术的决定。

生产者理论分析了生产者是如何在成本和收入之间做出决策的,并且帮助我们理解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政策、市场条件等对生产者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除了消费者和生产者,政府在微观经济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的决策元素包括税收、补贴、法规等,这些元素会影响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

因此,政策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市场机制,以求了解和预测经济活动的走向,从而提供决策者制定经济计划和政策的参考依据。

这是一种以市场交换为中心,以需求和供给为核心的分析经济现象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有效率地得到的最大产量
2、机会成本:选择一种东西而放弃其他东西,相应的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3、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1个单位,引起需求量的变动程度
4、等边际法则:在所有物品上所花费的的最后一美元,都能给消费者带来相等的边际效用,该消费者就会得到最大的满足
或效用
5、替代效应: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倾向于用其他物品来替代变得较为昂贵的该种物品,从而更便宜地获得
满足。

收入效应:通过物品价格变化影响消费者实际收入,进而影响消费者对该物品的需求数量。

6、替代品: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导致了另一种物品的需求增加,则这两种物品互为替代品
互补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物品的需求下降,则这两种物品为互补品
独立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变动对另一种物品的需求没有任何影响,则这两种物品是独立品
7、收入弹性:表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8、消费者剩余:一种物品的总效用与其总市场价值之间的差额。

9、生产函数:在技术知识水平既定的条件下,给定投入之后所能够得到的最大的产出(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10、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其他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投入量的增加,新增加的产出越来越少
11、最小成本法则:为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出,企业应该购买各种投入,直到花费在每一投入上的每1美元
的边际产量都相等时为止。

12、替代法则:如果一种要素的价格下降,而所有其他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则企业用现在更便宜的要素替代所有其他要
素,直到所有投入的单位美元的边际产量都相等,这便是有利可图的。

13、纳什均衡:在其他博弈者的策略给定时,每个博弈参与者都选择其(能得最高回报的)最优决策,而不考虑其他任何
群体的利益
14、单位实际工资:它代表1小时工作所能得到的实际购买力,或是除以生活费用的货币工资(工人得到的货币工资的实
际购买力)
15、人力资本:人们在接受教育和培训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有用的和有价值的技术和知识
16、外部性:是一种向他人施加不被感知的成本或效益的行为,或说是一种其影响无法完全体现在它的市场价格上的行为简答:
1、说明MR=MC的涵义及意义
答:MR边际收益:新增1个单位销售时,所能得到的收益的增量
MC边际成本:新增1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或者购买)所带来总成本的增量。

意义:当MR大于MC时,增加产量可以使利润增加;当MR小于MC时,减少产量q可以使利润增加。

只有当MR=MC时,企业才处于它的最大利润的产量水平,因为改变产量水平不能增加任何利润。

2、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倾斜的原因
答:劳动者的劳动供给量取决于工资率的高低,而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则取决于工资率变动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闲暇的价格变得更高,劳动者会减少闲暇的消费,而增加劳动供给,以获取更高的收入2)收入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消费者的收入会增加,收入的增加会提高消费者对闲暇的需求,而减少劳动供给
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提高而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提高而减少,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向左上方倾斜
3、说明需求曲线的移动与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之间的区别(收入、人口、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等)
答:1)当商品价格之外的因素变化引起购买数量发生变化时,我们称这种变化为需求变动,这一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2)当商品价格变化引起购买数量发生变化时,我们称这种变化为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需求量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移动到不同的点,即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4、弹性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有些商品可以实现薄利多销,有些不能?
答:(1)总收益等于价格乘以数量。

TR=P*Q
1)当需求缺乏弹性时,降低价格会减少总收益。

2)当需求富有弹性时,降低价格会增加总收益。

3)当需求具有单
位弹性时,价格下跌不会引起总收益任何变动。

(2)当商品富有弹性时,因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所以降低商品价格会使需求量增加更多,从而实现薄利多销;当商品需求缺乏弹性时,因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所以降低商品价格只会使收益减少
5、用弹性原理说明农业衰退的原因
答:因为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消费量对于价格的变动反应迟钝。

农民的丰收提高了农产品的供给,进而会降低农产品的价格,但价格的下降并不能使需求量增加很多(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所以好收成反而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收入
6、用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分析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答:1)替代效应: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用其他类似物品来替代变得较为昂贵的该种物品2)收入效应:当物品价格上升时会影响消费者实际收入降低,进而影响消费者对该物品的需求量的减少
因此,当物品价格上升时,会降低消费者对该物品的需求,体现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7、说明最小成本法则与替代法则的含义及联系
答:最小成本法则:为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出,企业应该购买各种投入,直到花费在每一投入上的每1美元的边际产量都相等时为止;
替代法则:如果一种要素的价格下降,而所有其他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则企业用现在更便宜的要素替代所有其他要素,直到所有投入的单位美元的边际产量都相等,这便是有利可图的。

替代法则是最小成本法则的一个推论
8、举例说明机会成本的含义及意义
答:机会成本:指的是错过的最有价值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决策具有机会成本,因为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一些东西;所以人们在决策过程中,通常会选择最优方案,那么放弃次优方案而损失的“潜在利益”,是选取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9、画图说明洛伦茨曲线的含义
答:洛伦兹曲线:在一个总体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
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洛伦茨曲线被广泛地用于对收入和财富不公平状况的分析。

1)任何实际的收入分
配都会落在绝对公平和绝对不公平这两个极端之间。

2)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阴
影区域)表示对绝对公平的偏离,用以衡量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公平,反之亦然。

3)常用的不公平量化指标是基尼系数(=阴影面积*2),基尼系数在绝对公平下为1,在绝对不公平下为0(任何实际的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在0~1之间,基尼系数越趋向0,收入分配越趋向公平)
论述题
1、论述说明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1)提高经济效率:政府通过促进竞争、控制诸如污染这类外部性问题,以及提供公共品等活动来提高经济效率2)减少经济不公平:政府通过财政税收和预算支出等手段,有倾斜地向某些团体进行收入再分配,从而增进公平3)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在鼓励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失业和降低通货膨胀
4)执行国际经济政策:包括减少贸易壁垒、执行援助计划、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保护全球环境
2、分析说明工资差异形成的原因
1)答:工种之间的差别(补偿性工资差异):为了使人们进入吸引力较小的工作领域,企业需要支付较高的工资进行补偿。

如工作危险性大,脑力劳动的强度大等均属于补偿性工资差异。

2)劳工之间的差异(劳动质量):人们在对企业产出的贡献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劳动质量差异的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本,而一些专业人员的高工资中的一部分可以被认为是对其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回报
3)人们的差异(独特个人的“租金”):拥有特殊才能的个人,在其所拥有的特殊才能之外,他们可能只能挣到其高收入的一小部分;经济学家将工资高于他们在次优职业中取得的收入的部分称为纯经济租金。

4)分割的市场和非竞争性群体:当人们从事一个特定劳工亚市场的特定职业时,他们工资的变化会依赖于该行业和该职业的发展。

由于这种市场分割,某种职业的工资会与其他职业的工资相差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