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认同国家的逻辑进路与现实图景——兼答对“匹配论”的若干质疑

合集下载

动态匹配·多元认同·双向建构——再论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动态匹配·多元认同·双向建构——再论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安东 尼 ・ 吉登斯 ( n ogGdes 曾言 , A t n idn) h 生活在现 代 国家 中的人们 从不 怀疑 自己是特定 国家 的“ 公
民” 而且也元 不注 意到 国家在 其生活 中所扮演 的多样性 角色 。公 民在 国家 中的这种 地位一 方 面形成 , 了个 体 的“ 民身份 ” ctesi) 另一方 面则使个体 对 国家 形成 复杂 的情 感关 系 , 公 (iznhp , i 尤其 是 “ 国家认 同 ” ( a o a iety 。从 最简单 的角度衡 量 , 民身 份与 国家认 同之 间似 乎 是一 种 简单 对应 的关 系 , n t nl dni ) i t 公 即取 得 了某个 国家公 民身 份的个体 , 在政治 上所认 同 的也相 应地 会 是这 个 国家 。生理 和 政治 上 生活在 某 他 个 国家而心理 上却认 同另一个 国家的情形 似乎是 反 常 的 、 不合 理 的 。通 过 对现 有相 关理 论 的检 视 和将
授 ( 州 50 7 。 广 1 2 5)

10 6
A toyGd es Sc l y bi t ri ln outn odn P l aeM c ia , 92 P 1. nhn i n. oio : rfb ic t dc o.L no : a rv aml n 18 , .7 d og e u cta i r i g l
理论家 托马斯 ・ 雅诺斯 基 (hm s aok) To a nsi的界定 , 民身 份表示 个体在 国家 中拥有 的正 式成 员资 格 以 J 公
收稿 日期 :00 l— 0 2 1一 1 3
基 金 项 目 : 家社会 科 学基 金 项 目(0 Z 0 5 ; 育 部 人 文社 会 科 学 研 究项 目 (9 J 804 ) 广 东 省 哲 学 社 会 科 国 1B Z 1 ) 教 0 Y C 10 8 ; 学基 金 项 目(8 A一 1 0Y 0 ) 作 者 简 介 : 忠 华 ( 99 ) 男 , 西 万载 人 , 治 学 博 士 , 郭 16一 , 江 政 中山 大 学政 治与 公 共 事 务 管理 学院 、 政 管 理研 究 中心 教 行

公民资格视域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

公民资格视域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

公民资格视域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关于《公民资格视域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公民资格的法理确认是公民教育的现实基础。

公民资格的理想践行是公民教育的内在诉求。

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公民资格概念体系中的内在张力决定了一国公民教育的重心必然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本文在对近代以来中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公民资格中内外、权责、统分三种内在张力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历史现实予以分析,以期阐明近代以来中国公民教育的总体特征以及公民教育发展的逻辑理路,进而为明确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体系的价值定位提供参考。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公民教育公民资格现代化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思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

”可见,公民教育乃是现代国家构建与发展的根本,承担着培育公民、推进民主、振兴国家、促进和谐的历史重任。

反观现实,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却刚刚起步,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回答。

其中,公民教育的西方根基与我国本土文化、历史之间的契合与张力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理论话题之一。

本文试图从公民资格――这一具有浓重西方文化色彩的理论范式为视角,以其内在的逻辑对中国漫长、曲折而又极富特色的公民教育历史进行深入解读,力图探求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规律,从而为当前中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定位与实践原则提供理论上的支撑与参考。

一、研究视角的适切性: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的相互关系所谓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就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宗旨的教育。

在各国的教育实践中,公民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途径。

在理论研究中,公民教育可以分为:“关于公民的教育(education about citizens hip)”、“通过公民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citizenship),“为了公民的教育”(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三种类型。

公民社会分析的两种进路:范式转换与视域交融——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构的四个向度

公民社会分析的两种进路:范式转换与视域交融——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构的四个向度
要 在 有 关 书 籍 中 寻 找 关 于 公 民社 会 的 清 晰 定 义 是 徒 劳 的 。 在 我 国 , 民 社 会 由 英 文 词 c i sc t 公 i l oi y翻 v e
译 而来 , 译法 有 四种 : 其 民间社会 、 明社会 、 民社 文 市 会 和公 民社会 。 四个 不 同的译 名 既 反 映 了 c i S. i l O v
们 完全 或大 部分 共 享 着 同样 的文 化 、 治 、 想 、 政 思 种 族 和 民族特 征 , 狭 隘 性 和 由此 导 致 的非 代 表 性 通 其 常容 易被人 们忽 视 , 是 随着 那 些 拥 有异 于西 方 文 但
化 、 史 以及 文 明遗产 国家 现代性 进程 的启 动 , 方 历 西 经验 的独特 性和 局 限性 就 越来 越 明显 。 公 民社 会 概 念 的使用 渐 趋 模 糊 , 已成 为 一 个 “比我们 乍 看 起 来 所想 到 的要 远 为复 杂 和 多 面 化 的概 念 ” 究 竟 。 何 谓公 民社 会?作 为应 然 形 态 , 构一 个 什 么 样 的 建 中 国特 色社 会主义 公 民社会 ( 以下 简 称 中特 公 民社
重 心 转 移
公 民社 会 是一 个 源 自西 方 的政 治 理论 话 语 , 是 西方 社会政 治哲 学 的核心 概念 之一 。把这 一源 于西 方历 史经验 的典 型西 方式概 念 当作一 种解读 我 国现 代性 社会变 迁 的工具 时 , 须做 出审慎 的理 性思 考 , 必 因为 西方现 代性 , 者 说 我们 迄 今 为 止 所知 道 的现 或 代性 , 其经 验或 者是 欧 洲 的 , 者 是 源 于欧 洲 的 , 或 它
和社 会需 求赋 予 了公 民社 会不 同的 时代特 色 。两 千 多 年来 , 随着社 会政 治和 经济关 系 的发 展变 化 , 西方 公 民社会 理论 的分 析 范式 实 现 了三次 转 换 , 究重 研 心指 向不 同的领域 , : 治领域 一经 济领域一 文化 即 政 领 域一 社会领 域 。 ຫໍສະໝຸດ 一、引 言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逻辑进路——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角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逻辑进路——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角

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壮 大的强 大精神动 力 , 二者 与马 克思主 义 的民族 、 国家精神一脉相通 。以 “ 八荣八耻 ” 为主要 内容 的社 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 主义核心 价值体 系 的思想道 德基 础 , 马 克思主义 的道德理想 、 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贯彻 其中。可见 , 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 想 、 民族 精神和时代精神 、 社会 主义 荣辱观 等各方面 内容均 由马克 思 主义统摄 。因此 , 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 体 系认 同本 质上 是对 者 简介 】 朱晨静 (98 )女 , 17 一 , 河北石 家庄人 ,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 管理 学院思想政 治教 育专业 20 级 博士生 , 究方 09 研
向 :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 马
认同, 是近年 来各种学术 研究 中出现频 率相 当高 的一个 范畴 , 它可 以有 不同的指涉 , 成不 同形态 的认 同, 自我认 构 如 同 、 会认 同、 社 文化认 同、 民族 认 同等 。不 同形 态 的认 同有不 同 的本 质规 定和认 同逻辑 。那 么 , 会主 义核心价 值体 系认 社 同 的本 质及 内在逻辑是什 么? 这 一问题不解决 , 直接影 响着社 会主 义核心价 值体 系认 同研究 的理论 深入和实践拓展 。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 系认 同的本质探究 当前 , 学界 关于社会主 义核心价 值体 系认同 的研 究已从 多视角 展开 , 比如 认同路径 研究 、 同机制 研究 、 同群 体实 认 不 际认 同度 调查等 , 目前 比较常 规的 研究理路 。在 所有 这 些 是 研究 中 , 有一个根 本的 、 前提性 问题 , 亦即 社会主 义核心 价值 体系认 同的元问题 ; 会主 义核 心价值体 系认 同的本 质究竟 社 是什么 ?只有这 一 问题得 以 明确解答 , 会主义核 心价 值体 社 系认 同的相 关研究才 具有针 对性 。因此 , 究社会 主义核 心 探 价值体 系认 同的本质无疑构成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 同的 逻辑起 点。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认 同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 形态 的认 同。这 一点 内在于社会主 义核 心价值体 系的本质规 定之 中。中共十七 大报 告明 确指 出: 社会 主 义核心 价 值体 “ 系是社会 主义意识 形态 的本 质体 现 。 … 这 说 明社会 主 义核 ”

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探析

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探析

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探析公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是一个人在社会和国家中承担责任、行使权利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一种心态。

公民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发展逻辑的角度对公民认同进行探析,探讨公民认同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过程,旨在深入理解公民认同的重要性并探索其发展的路径。

公民认同的内涵和特征。

公民认同包括对国家、社会和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对国家法律和价值观念的尊重、以及对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这种认同感是多层次的,既包括对国家的认同,也包括对地方、社区甚至全人类的认同,同时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既包括情感纽带,也包括行为表现和社会责任。

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

公民认同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个体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和学校教育是公民认同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家庭和学校中,个体接受到国家法律、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责任的教育,从而形成对国家的认同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公民认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的政治氛围、文化传统以及公民参与的机会都会影响个体对国家的认同和社会责任感。

个体的行为和社会责任也是公民认同发展的重要展现。

个体通过参与公共事务、行使公民权利、承担社会责任来表现自己对国家的认同和社会责任感。

公民认同的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公民认同是国家和社会的精神纽带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公民认同的增强可以促进国家的团结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国家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公民认同也是个体行为的重要指导,公民认同的增强可以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培养和强化公民认同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公民认同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公民认同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教育、社会环境、政治文化以及个体行为的共同影响。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多途径的培养和强化公民认同,才能真正推动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论国家认同的四个维度_殷冬水

论国家认同的四个维度_殷冬水
论国家认同的四个维度
殷冬水
摘 要
*
国家认同有四个维度, 即主体维度、 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以及权力维度 。主体维度的国家认同关
“我们是谁” 。时间维度的国家认同关注的是“我们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 , 注的是 关注的是国家的过去、 现 在和未来之间的纵向联系, 研究的是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探讨的是国家如何用历史书写和历史 研究的是人与领土之间的关系, 叙事来创造合法性。空间维度的国家认同关注的则是国家认同的地理因素, 关注的是人对国家领土的情感, 探究的是领土对人的意义 。权力维度的国家认同反映的是公民对代表国家的 政治权力机构及其行为的态度 、 情感和评价。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国家认同; 维度 D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8263 ( 2016 ) 05 - 0053 - 09 中图分类号
家认同。国家认同问题不仅要关注公民内部之间 的关系, 而且要关注公民所拥有的不同身份和角 色之间的冲突, 将居民“对家庭、 村落和部族的忠 ⑩ ” 现代国家认同是建立 诚扩大至对国家的忠诚。 在公民资格或公民身份之上的。 然而, 对于生活 在现代国家的公民而言, 其承担的角色不是一元 的, 而是多元的。 正是因为现代国家的公民承担 着不同角色, 履行着与角色对应的义务。 在政治 生活中, 公民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可能是相互协调 , 的 但在一定条件下, 这些角色以及由这些角色所 形成的对不同层次的共同体的归属感和忠诚感可 对家庭这一自然共同体 能是相互冲突的。 例如, 的忠诚,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削弱公民对国家的 忠诚; 对地方共同体的忠诚也可能会危及公民对 国家的忠诚。尤其是在民族国家政治框架下, 公 民的民族认同也可能会削弱公民的国家认同 。 如 何协调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冲突, 如何超 成为现代民族国 越民族身份构建现代国家认同, 家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 国家认同的时间维度 国家认同不仅有主体维度, 而且也有时间维 。 度 如果说主体维度的国家认同关注的是“我们 是谁? ” 这一问题, 那么, 时间维度的国家认同关 , 注的是“我们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 关注的是 国家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纵向联系, 研究的

公民身份视阈下国家认同的中国逻辑及建构路径

公民身份视阈下国家认同的中国逻辑及建构路径
列 观念 的集 合 被奉 行 和 实 践 的过 程 是 国家认 同在
价 值信 仰层 面 的建 构 。
( 一) 公 民 身 份 的 内 涵
份 为视 角考 察 中 国国家认 同建构 的逻辑 及 路径 。

公 民 身份 的 理 论 意 蕴 体 现 在 个 人 与 政 治 、 国 家 与 社会 的互 动 逻辑 之 中 。从 西方 思 想 史 的发展 脉 络 来看 ,它 历 经共 和 主 义 和 自由主 义两 大传 统

7 6 ・
王海荣 ,闫
辰 :公 民身份视阈下国家认 同的中国逻辑及建构路径 架 , 认 为“ 公 民 身 份 既 是 权 利 和 责 任 的 统 一 体 (自 由主 义 的 遗产 ) , 也是 认 同 和美 德 的 统 一 体 ( 共 和
云 南 行政 学 院 学报
2 0 1 7 年第 4 期
公 民身份视 阈 下 国家认 同的 中国逻辑及 建构 路径
王 海 荣 ,闫
( 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 ,吉林
辰2
长春 ,1 3 0 0 1 2 )
摘 要:从 公 民 身份 出发 建 构 国 家认 同是 个 体 与 国 家 的 双 重 选 择 。 对 个体 来 说 ,现 代 国 家认 同是 从 其 拥 有 的 公 民 身 份 出发 的 ;对 国 家 而 言 ,公 民 身 份 是 其 国 家- b k同 建 构 的 重要 内容 。
角 , 既 是 国家认 同建 构 的核 心 内容 , 又 是 建构 国家
认 同 的 路 径 选 择 ,其 发 展 和 实 践 的 过 程 即 是 国 家 认 同 巩 固 和 深 入 的 过 程 。基 于 此 , 本 文 将 以公 民身
国 国 家 认 同基 于 以 下 两 点 : 第一 , 公 民身 份作 为一 系 列 权 利 的 集 合 被 赋 予 和 创 设 的 过 程 是 国家 认 同 在 政 权 系 统 层 面 的 建 构 。第 二 , 公 民 身 份 作 为 一 系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近代西方在华领事裁判权问题再探讨お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近代西方在华领事裁判权问题再探讨お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近代西方在华领事裁判权问题再探讨お摘要:有关近代西方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各种议题,近年来学界研究进展是不平衡的。

在此情况下,如若单纯依靠新近研究成果去简单拼接历史,可能造成结论与事实的偏差。

网络时代下的信息传播突破了纸质媒介的限制,很难避免学术争论的社会性扩散甚至被异化曲解。

这提示我们应当紧密跟踪学界研究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厘清错误认识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有针对性地更新辨正思路和论据,以期动态地确保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关键词: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学术研究;历史与逻辑;社会化传播;结论与事实中图分类号:D926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3-0103-05基金项目: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14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专项课题“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观培育路径研究”(BJSZ2014ZC249);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专项课题2013年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90后大学生骨干的行为特点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2013TZYQM001);共青团北京市委2013年北京共青团及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90后大学生骨干的行为特点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2013YB10);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观培育路径研究”(02613560910/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亮(1983-),男,河南鹤壁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

引言近代西方在华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和发展,不仅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且“关于国内一切政治上、经济上皆具有重大之危害”,是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之尤深切明显者”。

而对近代历届中国政府而言,姑且不论其主观上是否意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实际上一直在为限制直至收回西方在华此项特权而努力。

推动国内(开明官僚和知识精英)对领事裁判权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自19世纪后期就已起步且经久不衰。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政治逻辑与实现路径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政治逻辑与实现路径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政治逻辑与实现路径作者:白现军来源:《理论导刊》2016年第09期摘要:公共政策与公民之间存在着无法分割的内在关联,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既是公共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往往呈现出正向、反向和零向三种基本向度。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为此,要注重通过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提升参与主体的素质能力、拓宽参与渠道、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等措施,大力增强社会公众对于公共政策执行内容及其合法性的认同和支持,进而不断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绩效。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执行;公民参与;政治文化;信息公开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9-0022-04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1]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将已经制定好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结果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发挥着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检验公共政策质量、推进后续政策完善等重要作用。

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操作视角来看,公共政策与社会公众之间都存在着无法分割的内在关联。

因此,公共政策执行也绝非政府部门的单边行为,而是需要在社会公众配合互动下共同完成的工作。

公民参与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更是一种具有广泛性、开放性、多元化的公共管理文化。

参与主体不仅包括个体的公民,还包括民间组织、营利性组织、专业化服务性组织等非政府组织。

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正在变得日益普遍。

但总体而言,在社会转型演进的大背景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还存在诸多障碍,需要我们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以提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深度和效度。

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政治逻辑1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由公民产生。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掌握着政策实施的资源、手段和方法,是将政策贯彻于执行对象的实行者、组织者、管理者、责任者。

公民问责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

公民问责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

【 关键词 】 公民问责 社会契约 人民主权 公共选择理论
公民问责作为行政问责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民对政府及 约关 系 , 人们订 立契 约后 , 自己的全 部 或部 分权 利 交于政 府 , 把 其官员的问责。 具体是指以公民和 公民组织 为主体 , 以保 障公 从 而 形 成 公 共 权 力 与公 共 意 志 , 政 府 具 有合 法 性 。 使 当然 , 政 民权益为 目的, 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官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 府 在享 有权力 的同时也必须遵守一定 的义务, 承担相应 的责 行情况 , 通过批评 、 议、 举、 建 检 揭发、 申诉 、 复议、 诉讼等方 任 , 政府作为拥有责任和权力的一方必须要对授权者负责, 保
人 们 在 签订 契 约 时把 自己的 全 部 权利 让 渡 给主 权 者 , 由主 权 者 息 , 因此 有条 件 凭 借 这个 优 势 来 获 得 更 多 的私 人 利 益 , 从而 损 代 表 人 民行使 普 遍 意 志的 权 力 , 这个主 权 者是 专 制 君主 及 其 政 害 委 托 人 的利 益 。因为政 府 行 为 具有 理 性 和 自利 的特 征 , 这 在 府 。 克 认 为 , 们 在订 立 契 约 时 把 自己 的部 分 权 利 交 给 一 个 种 信 息 不 对 称 的情 况 下 , 不 可避 免 地 出现 委 托 人和 代 理 人 洛 人 就
治 理
公 民问责的理论逻辑 与实践价值
谷 茵
【 摘要 】 依照社会契约理论, 政府在享有权力的同时, 要履行一定的义务, 需 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从委托——代理理
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视 角来看, 府在履行其责任的同时又存在着许多问题 。 政 而人 民主权理论 则为公 民问责提供了

《行政与法》2020年总目录

《行政与法》2020年总目录

a《;H•政Jb沒》202〇年患《杀第一期公共管理理论0-3岁托幼服务体系建设:国外经验与启示李严昌(1)人才激励在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徐良根(10)赵崇爱(16)新时代智慧政府建设与管理方式创新政府与法治乡镇政府治理的法律困境及破解路径杨彬权(26)孙海涛张志祥(33)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的适应性变革政务管理海南自由贸易港邮轮产业发展之对策刘云亮(43)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价值导叫的偏离与回归基于公共价值箐理的视角伍玉振(49)社会治理王义160)社会组织信用管理中的“三色”名单制度分析恶意划车行为治理之对策----以抗州市X X区为例许文静段林萍(69)乡村振兴战略吉林省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析谭忠艳吴祖鲲(78)祝丽生(84)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浙江实践行政法研究论程序违法对行政处罚效力的影响兼析《行政处罚法》的修改张莹莹(90)孙子佳苏咸瑞(103)行政案件快速办理的践与思法学论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研究—以《最高人民法晚共子申理生态坏堍损善賂楂蚩件的若干规走(武行)》为背景李义松刘永丽(109)罗佳(118)政府规制视阈下屮国企业海外维权进路探究第二期公共管理理论邢鸿飞王聪聪(1)论我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评估主体的基本属性注意力视角下的政策扩散:选择方叫与分配强度以长江经洚带“水十务”为例胡冲刘振宇(10) 120《:H•政怎沾》2020年患旬亲ijitiL-S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指数:理论内涵与体系构想为基层减负背景下“文山会海”整治研究地方政府治理生态特色旅游服务监管平台需求及角色定位—基子鸪城“互联网+政务服务”皮设的分柝汾渭平原雾霾治理困境及其破解思路-----基于肩■际体同治理的视角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基层探索-----以天津市北及区双街镇双街封为例农村社区教育功能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耦合研究—基子四川省蒲江县农柑社区教育卖我的考畚司法实践房屋征收评估时点审理研究人民陪审员选任难的困局与解局-----基子S省C区人民陪申员选任的样本分析行政法研究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法律保障之探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玫扁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三条修改为视角行政许可设定范围的合理化分析框架法学论坛营运性道路交通事故法律适用W题辨析“异地法官本地审”刍议第三期意识形态建设坚持网络舆论正确导向的路径分析依托学生党建增强高校主流意i只形态话语权的路径思考王建芹夏怡青(21)张远照(29)刘洋赵晶飞(40)孙宾李菲(47)徐爱好王慧军(54)王巍(62)翁川龙陆伟明(71)王群(81)杨大越丨92)胡睿超(99)代海军(108)王崇(121)谢晓娟李岩(1)白芳(10)121《《■政Jb沾»2〇20卑患«彔公共管理理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研究现状、热点与前瞻基子C N K丨期刊的共词分析胡扬名刘恋(17)环境群体性事件集体行动生成及消解:对典型个案的扎根分析李凌汉陆晓丽(29)政府与法治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法治观念研究回顾与前瞻王江伟(40)网络文化市场的法治化监管陈荣昌(52)廉政建设廉政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岳强(61)腐败心理的内涵、构成及抑制策略郑海兵(68)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逻辑进路、时代内涵与路径创新廖冲绪张曦(75)我国社区治理“碎片化”整合机制探析胡那苏图(82)司法实践醉驾案件中醉酒标准认定之思考孔祥承聂友伦(91)案例指导制度的法律方法研究郑曙光(100)法学论坛浅议《合同法》框架下的智能合约适用问题张可胡悦U08)试论新时代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石云鸣江鸿(117)第四期公共管理理论行政服务中心:理论溯源、演进历程与未来展望秦浩(丨)我国公共政策失灵问题研究综述王业文(9)应急管理疫情防控屮社会治理制度之完善杨清哲(18)大数据疫情预警机制:价值分析、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齐晓亮(24)政府与法治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行政规制研究----以水涴筹芴例陈秀萍黄婉秋(34)慈善3.0时代:“互联网+慈善”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金碧华陈苗青(43)122《行政J i;Ji》2020年患幻亲ifU l-Sit政府与经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认知与现实路径徐寅生(51)我国P2P平台准入制度的检讨与重构郭江兰叶明(62)党的建设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探析王玉柳(68)构建沂蒙良好政治生态的路径选择王成娟刘延宏(77)党性教育视阈下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侯震(85)司法实践论行政机关协助执行行为的可诉性郑琳(92)司法裁判中的不可量物侵权归责模式研究基子动态糸虼抡的视角金茹雪(101)法学论坛网络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之构建徐楠轩(112)试论汽车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张晓萌吴大轩(121)第五期公共管理理论权力监督视阈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实践指向元晓晓(1 )我国高校政府采购存在的风险点及其管控霍丹(10)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依法防控”内涵解读曲芳艾(18)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理论的疫情谣言治理之路郑阔实(23)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补偿法治化路径探究郝栋(30)济宁市污染防治实证研究谢瑞(36)社会治理北京市社会治理效能评价研究:基于主客观的视角李水金李龙(43)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综述黄明涛(56)“三农”问题村干部挪用公款的样态分析基子489起犯罪蚩件的法律社会学研光温丙存(71)新时代推进农民远程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以去徽省为例胡本春(80)123ttsL-5 »£《杆政J6沾》202◦專患i l亲司法实践试论责令性行政行为的司法认定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研究法学论坛非婚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范围之界定 地方公安立法质量提升路径探讨巢永乐(90)甘肃省人民检察院课题组(99)经亚龙江利红(108)张永林(121)第六期公共管理理论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研究综述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流程模型构建一基子P D C A循坏和S D C A循坏的一种杳武政府与经济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的科学路径研究智能商业:从模式变革到战略组织管理社会治理疫情防控中社区党组织战斗力再提升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价值分析 ----以其州市为例司法实践那凯钟哲(1 )丁粮柯(8 )潘红艳(17)张敬文(26)陈琢(35) 叶继红何诗敏(41)违法性认识的体系定位与司法认定一基于588份刑事判决书的分析 司法审判中统一法律适用路径探析行政法研究李国权(51)许国祥李劲(63)行政性信用惩戒制度建构 付小彦(69)行政诉讼重复起诉判断标准的类型化建构—对《最高人民法晚共子遣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鮮释》第106条规走的再思考张祺炜(81)法学论坛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体系之完善 野生动物资源刑事保护研究委托人介入权的制度困局与破解曹兴华(91)刘凯(104)刘浩然(120)124《付政Jb法》2020年羌«杀H第七期意识形态专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H常生活化探究大数据视域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路分析筑牢意识形态话语权之进路公共管理理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研究进路与前沿态势的可视化分析 提升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力的思考基于扎根理论的公共自行车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以展f:M、鱼网网民点评为例博硕专栏保险合同解释方法适用问题研究区域一体化进程屮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分析一以上海市为例司法实践论专家在精神病司法鉴定拒绝启动中的参与效能诉源治理机制下法院的功能定位实证研究老年罪犯教育改造工作障碍分析涉罪未成年人人际交往能力之提升法学论坛纳税守信激励制度的实现路径复议机关作共间被告制度的困境与出路第八期党内法规研究党内法规评估机制系统性建构党内法规的属性、内涵及功能公共管理理论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研究 内外兼治:调查研究屮的形式主义治理策略孙大伟(1 )平健(8 )赵悛男(15)孙萍陈诗怡(22)李家洲(32)陈洪侠(43)沙洵(52)方熠成(62)陶然(78) 吴明军王梦瑶(87)繆文海(96)胡晓蕊闫西安(101)李悦董漉野(110)孙海涛王红利(120)曾刚周全(1)张玉晶(13)王洪涛(19)代凯(28)1250a《H政怎沾》2020年患旬杀政府与法治P P P立法的制度调适李明超(34)应急警察权之解析张楠(43)社会治理疫情防控视域下的社会心理:分化与融合秦攀博(52)多视角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现路径胡厚翠江观伙(62)博硕专栏监管机构声誉对居民维权方式选择影响机制研究----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刘嘉(70)大数据视阈下政府决策机制模型建构黄甄铭(85)法学论坛论大数据背景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潘星容黄紫妍(92)网页快照著作权侵权M题探析刘惠明杨菁菁(103)行政程序中的适用法律错误判别黄良林黄昭作(111)第九期理论纵横领导干部践行“两山”理论路径初探李昌凤(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屮的治国理政智慧欧庭宇(10)公共管理理论县级政府相对集屮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省永修县为例陶国根U9)面向整体政府的改革开放“试验田”运作逻辑研究—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刘伟(28)政府与经济地摊管理法治化之进路黄辉明陈明(40)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四个维度马秀贞(48)社会治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马俊(54)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视域下的村规民约研究杨守涛蒋良竹(63)126《行政J I)沾》2020年患i l景iiilL-S ti农村金融改革吉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基于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完善行政法研究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运行困境与改革进路行政举报奖励制度规范之完善法学论坛从“钓鱼执法事件”反思我国商法独立性和民商立法模式竞争法视域下互联网屏蔽广告行为之辨第十期党的建设新时代党的领导与民营企业“两个健康”发展共振性研究党的纪律建设制度化的实现路径公共管理理论腐败治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协同治理视域下新型研发机构的可持续生长—基于三市实践的考察对领导干部不实举报的澄清保护机制研究政府与法治行政问责法治化之路径探索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灰子江其省十三个设区的市的调研专题研讨生育与就业稳定性:我国流动女性的困境与出路吉林省青年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博硕专栏优化营商环境的经济法解析从“签而不约”到“签而有约”:家庭医生政策执行的阻滞与优化法学论坛我国性侵害犯罪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护之展望论被追诉人辩护自主性刘道云陈建光吴飞高芸(72)廖丹(80)祝飞宇(90)徐涛(98)徐菁(110)陈晨(119)王华华(1 )吴瑛琪(11)毛立红(20)管志利(32)闫岩(42)赵长明(50)孙曙生(57)王晓峰(71)温馨(79)刘琦(87)范子艾(97)魏红(105)董林涛(114)127i i i l L-S i t《付政怎沾》2020年羌«亲第十一期脱贫攻坚专题脱贫攻坚视阈下新“三农”问题辨析孙大伟(1)试论精神扶贫的四维逻辑张志勇彭莉(11)公共管理理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主题演进可视化分析刘天佐廖湘莲(19)危机志愿服务的类型、动机及发展趋向王阳亮(31)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之构想—基■子生命周期视角张岩(37)政府与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路径研究董立人马国栋(44)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消费N题探讨郭廓(56)社会治理“地摊”v s城市基层治理乔瑞华(62)协商治理理论嵌入村民自治:困境、适用与路径于江(69)加强我国网络广告监管的路径探讨席琳(78)博硕论坛从“粗放式”到“精细化”: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环境治理机制之创新程广鑫(86)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的制度功能杨林利(95)法学论坛服务型政府的组织法构造-----以《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为例陈明辉(102)试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杨明伟(112)军民融合立法关系论张东祥(120)第十二期公共管理理论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三维区隔化逻辑与整体性思维陈平(1)广西北部湾地区一体化进程屮地方政府合作的难题及破解尤永盛马海韵(8 )脱贫攻坚专题破解脱贫攻坚工作中痕迹管理异化问题的思考杨柳王婧怡(14)脱贫攻坚中特殊困难群体帮扶|'»|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苗政军(23) 128《tt•政怎沒》2020年总«亲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实践吉林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效果、问题与对策古天姣(31)健康治理视域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战“疫”考察章兴鸣原新园(43)社会治理乡村治理屮村两委“一肩挑”模式探讨李斌李淇(52)传统邻里文化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创新与转化窦玉鹏(58)专题研讨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高职晚枝课程设置EJ柄为视角强肖瑶(65)试点区域中老年人参与“互联网+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龚继红胡翔凤(74)法律社会实践涉农行政公益诉讼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周敏黄卫东(85)家庭暴力法律规制之完善沈明远(96)法学论坛论新型政商关系视阈下的税法价值张秋华臧金珊(104)故意抑或恶意: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主观要件的规范分析范晓宇陈雅婧(110)关注《行政与法》方式1.在“百度”中搜索《行政与法》官方网站;2. 《行政与法》网址:;3.《行政与法》微信公众号:。

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_肖滨

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_肖滨

第63卷 第1期2010年1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Wuhan U 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V ol.63.No.1Jan.2010.076~083 作者简介:肖 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广州510275。

 [文章编号]167227320(2010)0120076208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肖 滨[摘 要]针对学界就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关系的争论,本文既拒绝彻底分离二者的“切割论”,同时也不赞成将二者简单地连接在一起的“维系论”,而是提出了一种“匹配论”,即在区分两种公民身份(政治—法律公民身份和文化—心理公民身份)和界定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赞同性国家认同和归属性国家认同)的基础上,确立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双元结构之间的逻辑匹配和结构对称关系。

在理论上,“匹配论”将超越“切割论”和“维系论”;在实践上,“匹配论”不仅为公民理性地确立自己的国家/民族认同给出了策略性选择,而且为国家构建公民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战略性指南。

[关键词]全球化;公民身份;国家认同;双元结构[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一、理解悬而未决的问题与分析复杂歧义的概念如果说民族—国家的制度安排曾经奠定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基础,那么,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似乎正在动摇这个基础,以致哈贝马斯断言:“民族国家着眼于一定的地域,相反,‘全球化’一词表达的是一种动态的图景,它们会不断挑战边界,直到摧毁民族大厦。

”[1](第79页)在全球化的席卷之下,以前被限定在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公民身份已经难以适应奔走于全球各地的公民,公民身份需要突破民族—国家的边界,具有更大的普适性和包容性。

另一方面,随着民族—国家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公民对国家或民族的认同变得日益模糊、难以确定:“正如民族国家作为经济单位的特征在削弱,它作为人类认同的出发点的力量也在弱化。

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探析

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探析

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探析公民认同是指公民对自己所属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公民认同的发展受到国家建构的影响。

国家建构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建立公共机构和制度来构建国家权威和认同的过程。

一个有效的国家建构能够提供公平和安全的社会环境,为公民发展提供保障。

当公民看到国家建构的成果,感受到国家的正义和公正,他们的认同感会得到加强。

教育在公民认同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系统可以通过教授国家历史、价值观和公民责任来培养公民的认同感。

学校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培养公民认同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份子,进而形成对国家的认同感。

媒体对公民认同的培养也有着重要影响。

媒体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塑造者,可以通过正面报道国家建设成果、弘扬国家文化和价值观来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

反之,媒体传播负面消息和错误价值观,可能削弱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

媒体在公民认同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责任和影响力。

公民社会对公民认同的发展也有着积极影响。

公民社会是指由公民自主组织,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并追求共同利益的社会组织。

通过参与公民社会的活动,公民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责任,进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公民社会还可以为公民提供一个自由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的平台,使他们感受到作为公民的尊严和价值。

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对公民认同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经济繁荣可以提供公民更多的机会和福利,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社会稳定可以提供公平和安全的社会环境,使公民放心地发展并对国家产生认同感。

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国家建构、教育、媒体、公民社会、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只有当这些因素都得到合理的发展和协调时,公民认同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和加强。

公民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理性国家的辩证想象:黑格尔国家观的创制逻辑与批判

理性国家的辩证想象:黑格尔国家观的创制逻辑与批判

理性国家的辩证想象:黑格尔国家观的创制逻辑与批判潘 斌【摘要】《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逻辑学方法在政治领域的实际运用与具体展开,在其中绝对精神先验地预设与构造了政治国家。

黑格尔先后进行了三重论证:主权等于君权、普遍性即是个体性、义务与权利相同一。

三重论证的方法是黑格尔逻辑学方法的逐层展开,而中介逻辑的介入是黑格尔创制国家观的关键。

通过引入“各等级要素”与“官僚政治”,黑格尔机智地调和君王与市民、王权与立法权、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两极对立。

但黑格尔国家观实质是主词与谓词、逻辑与历史以及中介作用本身的三重倒置,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试图用中介逻辑来掩盖同一性哲学背后的二元论问题之后,通过创立唯物史观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与超越。

【关键词】绝对精神;政治国家;中介中图分类号:B516 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8)01-0010-08作者简介:潘 斌,湖北武汉人,(上海20024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本源与超越:黑格尔与马克思思想传承关系再研究”(2017BZX010);浦江人才计划项目“风险社会的正义基础:以罗尔斯与贝克为中心”(2013PJC032)《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晚年最为重要的政治学著作,这部著作的出版及柏林大学的讲学活动使得他成为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家”,书中也明确提出“哲学主要或是纯粹是为国家服务”的观点。

正是在这部包含争议而又极具思辨风格的作品中,黑格尔将思维辩证法发挥与运用到极致而精心构思与创制了独具一格的现代国家学说。

这一国家学说既奠定了黑格尔哲学作为普鲁士“国家哲学”的地位,又对其否定辩证法的激进立场与革命取向划定了边界,更是构成了黑格尔思想体系的“顶层设计”。

准确理解黑格尔国家学说的生成路径与创制逻辑,对合理勘定现代政治中国家与社会、公民与市民、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具有启迪意义,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新的积极尝试。

国家认同的当代困境与文化公民身份的意义_赵颖

国家认同的当代困境与文化公民身份的意义_赵颖

一体化过程的深化, 自由、 平等、 民主等政治价值逐步在 国际上得到普遍接受, 这使得民族国家内部的政治问题 。“全 更容易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道义评判和实际干预 球化拥有一种强大而复杂的影响: 关于人权和民主治理 的全球化的规范正在穿透国界, 重塑传统的主权和自治 概念。这种规范已经形成并且正在不断发展, 它使制止
与传统公民身份只关注民族国家内部公民与国家之间的一维关系不同文化公民身份认识到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个人认同结构的多重性也把握到了全球化时代社会结构既多极分化又一体整合的双向运动特征它将公民身份的外延从民族国家一元结构扩展到包括亚国家超国家国家三个维度的多元结构这样一来民族地方等亚国家认同和区域全球等超国家认同与国家认同一起成为个体社会认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 随着全球经济 ” 济的价值评价性和跨文化的话语权力 。
社会结构呈现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 个 社会的决定性机构、 性化和多样化的符号语言成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等方 面。信息化带来的社会转型是一场与工业化同样深远的 社会变革过程, 如果说工业化的社会化大生产带来了人 们社会生活的流动性与一体化, 那么基于信息网络和传 播技术进行商业活动的信息资本主义则导致了民族国家 这也意 边界的消解以及社会结构的去中心化和网络化, 味着一体化社会认同的瓦解和认同对象的多重化 。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不仅经济形态从基于物质 生产的工业经济转型为基于知识 、 消费和体验的信息经 济, 文化形态也从以民族或国家共同体为基本单元 、 以流 “文化工业 ” 为特征的同质性大众文化 水线批量式生产的 向基于多重身份结构和多种个性取向的异质性多元文化 转型。信息技术的社会化普及推动了大众媒体的发展, 大众化的信息媒介使得社会生活逐步表现出符号化的发 — —电视、 展特征— 网络等大众传媒逐步建构起一套特定 的语言和符号系统并以之对社会现实进行重新阐述, 从 “真实的虚拟 ” 而形成一种被称为 的文化类型。这使得文 化逐步脱出既定社会的时空限制和现实语境 。 在全球化 文化获得了更大程 的信息系统及其虚拟的符号世界中, 度的自由空间, 超越了工业时代形成的以民族国家为基 世界文化的格局由不同类型文化的 本单元的框架限制, “多元并存” “多元混合” 转向文化间交互融合的 局面。 文化的混合多元化包含了混合和分化两种多元化形 式, 混合指的是社会文化脱出民族或国家等传统文化圈 的局限, 在全球信息系统中进行交换 、 交互与交融; 分化 指的是文化按照新的标准进行重新组合和分配, 在新的 文化结构体系中分区划地 。 一方面, 文化的多元混合带 来了对民族国家文化的巨大冲击, 并影响到了基于同质 性民族文化而建立的国家认同 。 作为国家认同基础的民 族文化主要包括共同的地域 、 历史、 语言、 习俗等方面, 而 国际化 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弱化了这些传统要素的影响, 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超越了民族国家的地域局限, 全 球市场的时尚消费和流行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文化选择, 世界性媒体的信息传播和共享经验取代了民 族国家的历史叙事, 普遍性语言与地方性语言并行的多 语化国际交往方式冲淡了传统的特定民族语言带来的文 化归属感…… 在文化混合交融发展的信息社会, 单一性 文化越来越无法为国家认同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 如何 寻求共性, 成为民族 在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中包容差异 、 国家认同建构中的新课题 。 另一方面, 文化的多元分化 趋势使得社会认同变得更加差异化和碎片化, 社会公共 文化的形塑和共同体认同的建构变得更具难度 。 信息技 , 民族国家的 术和大众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游离 ”

公民参与司法的价值功能、实践拓展与理性回应

公民参与司法的价值功能、实践拓展与理性回应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和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公民参与司法成为法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某种程度上,公民司法参与的水平映射出一国公民社会和民主法治社会的发展成熟程度。

当前,司法公信力问题成为困扰各国司法的一个顽疾,与此相关的司法改革不能单向地围绕司法体制展开,还需从公民的司法参与角度寻找突破口。

近年来,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改革举措均体现了公民司法参与精神(见陈卫东主编:《公民参与司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330-331页)。

在我国,公民的司法参与具有宪法和法律上的依据。

笔者关注公民司法参与的实践发展趋势,并对其价值功能、制度化运行及司法的理性回应等作些探讨。

一、公民参与司法的价值功能(一)彰显司法民主,培养法治信仰西方的民主理论历经精英民主向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演化,反映在司法领域就是公民参与司法制度的兴起。

司法参与要求强化司法的民主责任,推动司法程序的开放性。

在我国,公民参与是司法人民性和司法民主的题中之意,是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方式。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落实,司法对社会事务的渗透和调控日益深入,对公民生活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2012年,各级法院受理案件1221万件,平均106人便发生一起诉讼。

与此同时,公民的民主法治观念和主体意识也大为增强,对司法权扩张和肆虐可能带来的危害越加警惕,其参与司法的意愿也越加强烈。

传统文化中的厌讼、耻讼、贱讼、远讼观念正悄然被关注司法、监督司法、参与司法、决策司法的要求所替代,司法参与正在成为一种公民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可以说,封闭的司法体系和神秘主义司法容易使公民形成对法治的畏惧、疏离和逃避感,只有亲自参与司法的体验,才能激发公众献身法治的热情,使公众形成亲近法治、信赖法治、参与法治的观念,培养法治社会所需的理性和守法公民。

丹宁勋爵曾高度评价陪审制,认为由公民决定其同胞有罪无罪的参与司法活动,“对于培养英国人的守法习惯所起的作用要超过其他任何活动……是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和进步的一种最强大的力量”([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探析

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探析

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探析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多方面,包括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其中,历史是公民认同发展的基础,是形成公民认同的重要因素。

历史包括国家的传统、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等,它们构成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的文化语境,对公民认同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与历史相伴随的是文化。

文化是公民认同的重要方面,它包括语言、信仰、价值观、习俗等,也是形成公民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

文化传承和适应是形成公民认同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公民认同发展的保障。

文化可以打破种族、民族、国界的局限,成为全球公民共同认同的基础。

政治也是公民认同的重要因素。

政治包括国家制度、法律和政策等。

国家制度是公民认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它提供公共事务的管理和行使权力的机构,从而确保国家制度的公正和可信度。

法律和政策是实施国家制度和政治原则的重要手段,它们的稳定性和公正性对公民认同有着重要影响。

经济也对公民认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激发公民认同意识。

CCP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公民意识。

社会则是公民认同发展的实际载体。

社会包括公共空间、公共事务、公民参与、媒体和网络等。

公共空间是公众集会、表达和交往的场所,也是公民行使权利和观念的舞台。

公共事务是公民参与决策和权利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

媒体和网络则是信息的传播和沟通载体,可以加速公民意识和认同的形成。

因此,公民认同的发展逻辑是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推动公民认同不断发展和深化。

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一,公民认同的建立和发展对于现代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

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

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民族一国家建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它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观念。

在中国逻辑中,民族一国家建构的概念不仅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和社会角度,探讨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一国家建构的概念根植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古代,中国人认为天下为一家,各个民族都属于大一统的中华民族。

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统一。

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过程。

从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唐朝的大一统、到清朝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融合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不断强调民族一国家的重要性,努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在中国文化中,民族一国家建构的逻辑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强。

在中国古代,士人们不断强调“天下为公”、“民族团结”和“血脉相连”的思想,这一文化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中国的宗教思想也对民族一国家建构的逻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都强调和谐共生、民族团结和天下大同的思想,这些宗教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从社会角度来看,民族一国家建构的逻辑在当代中国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宪法和法律对民族平等和团结的保障,更得益于中国人民对民族一国家建构的坚信。

中国各族人民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民族团结和和谐共生的状态,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民族一国家建构是中国逻辑中的重要理念,它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在当代中国,民族一国家建构的逻辑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的民族一国家建构的逻辑将继续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广州 50 7 ) 125 。 ① 参见 肖滨 : 两种公民身份与 国家认 同的双元结构》 《 《 , 武汉 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 学版 2 1 第 1 , 0 0年 期 《中国社 会科 学文摘} 00年 第 5期重点转摘 。 21
1 60
公 民认 同国家 的逻辑进路 与现 实图景
公 民身 份 与国 民族 认 同的联 系 , 以确保 公 民身份 的包 容性 ; 另外 一种 则力 图维 系公 民身 份 与 国 民 族认 同的关 联 , 为 “ 是 维系论 ” 。为 了 回应 这一学 术争 论 , 笔者 发表 了题 为 《 种公 民身份 与 国家认 同 的 两
双元结构》 一文 。该文既拒绝彻底分离二者 的“ 切割论 ” 同时也不赞成将二者简单 地连接在一起 的 , “ 维系论” 而是提出了“ , 匹配论” 即在区分两种公 民身份( , 政治一法律公 民身份和文化一心理公 民身 份) 和梳理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 赞同性 国家认同和 归属性 国家认同) 的基础上 , 确立公 民身份与国家
国家的认同遵循两种进路 , 即公 民对 国家共 同体 (o n y/ ai ) cu t nt n 的认同和对 国家政权 系统 (tt) r o s e 的认 同 , a 这 是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 同匹配的逻辑基础 ; 在现 实图景上 , 公民身份与 国家认 同的匹配具有交叉性和动态性 , 国
家认 同具有形式的多元性和结构的一体性 , 国家认 同的形成是 国家建构 、 会塑造 和公 民 自主共 同作用 的结 社
认 同之 间双线匹配的逻辑对称关系 : 与国家政权系统内在相连的政治一法律公民身份与赞同性 国家认 同相匹配 、 对应 , 而与国 国族共 同体对接的文化一心理公 民身份则与归属性 国家认同相匹配 、 对应。
该文发表之后 引起 了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论。郭忠华教授 以《 动态匹配 ・ 多元认 同 ・ 向建构》 双 为
21 0 1年第 4期 第 5 卷 l ( 2 2期 ) 总 3
中山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URN F S AT S O AL O UN Y —EN UNI VER I STY
No 4 2 l . 0 1 V0. 】 15
Ge r lNo. 3 nea 22

国家认 同的形成 , 即国家认同是否只是共 同体文化的产物或者公民理性地选择的结果 , 它能否是两者互
动 的产 物 ? 综 合起 来看 , 个方 面 的质 疑实 际上 可 以归结 为 一 个 问题 : 竟 如何 理 解 和 认 知公 民认 同 三 究 国家 的逻辑 进 路和 现实 图景 ?基 于此 , 文将 从理 论 逻辑 和 经 验现 实 两个 方 面 展 开讨 论 , 回应对 “ 本 以 匹 配论” 的上 述质 疑 , 而 从学 理上 深化 我们 对公 民身份 与 国家认 同关 系 的认 识 。 从
二 、 民认 同国家 的逻辑进路 公
“ 匹配论 ” 到 的根本 性批 评 在于 它所 提 出的 “ 线 匹 配 ” 系 。郭 忠华 教 授 在 文 中写 道 : 从 国家 受 双 关 “
认同的角度来看 , 即使我们承认它只存在 ‘ 赞同性国家认同 ’ ‘ 和 归属性 国家认 同’ 两种形式 , 匹配论 ’ ‘ 所提 出的这 种双线 匹配 关 系也 显 得 武 断 , 为 它 后 面 表 明 的 是 两 种 相互 矛 盾 甚 至 是相 反 的 认 识 论 立 因 场。 这一批评的关键点有二 : ” 一是双线匹配关系“ 显得武断” 这意味着双线匹配的逻辑对应关系难 以 ,
收稿 日期 :0 1 4 2 2 1—0—2
基金项 目: 中山大学“ 8 9 5工程 ” 三期建设项 目; 中山大学“ 1 工程” 21 三期 建设 项 目“ 行政改革与政府治理研 究”
作者简介 : 滨(91 ) 男, 肖 16一 , 四川泸 州人 , 学博 士 , 哲 中山大 学中国公共管理研 究中心 、 治与公 共事务管理 学院 政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0— 6 9 2 1 )4~ 10—0 10 9 3 (0 1 0 0 6 9


“ 配 论 ” 其所 引 发 的 质 疑 匹 及
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 以前被限定在 民族一 国家边界范围内的公民身份需要突破这种边界 , 以获得更大的普适性和包容性 ; 在全球化的冲击之下 , 由于受到超国家认同( 如对欧盟之类 的跨民族一 国家共 同体的认 同和对世界共 同体的认 同) 与亚国家认同( 尤其是族群认同) 的双重挤压 、 夹击 , 民的 公 国家认 同不仅 日 益模糊而且显得非常脆弱。这样 , 如何 处理公 民身份与 国家认 同的关 系就成为学术界 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紧迫的现实问题 。当代著名思 想家哈贝马斯 以《 民身份与民族认 同》 公 为 题 对 此 问题 进行 分 析 , 在很 大程度 上 显示 了这一 学术 话题 的价 值 和意 义 。 这 在此 背景下 , 对二 者 的关系 , 针 学术 界 主要 有 两 种论 述 话 语 : 种 被 称 为 “ 割 论 ” 主 张干 脆 切 断 一 切 ,
果 。分析公 民认 同国家的逻辑 进路 和现实图景 , 不仅 回应 了针对 “ 匹配论 ” 的若 干理 论质疑 , 而且展 示 了“ 匹 配论 ” 对于 中国现代 国家认 同构建 的现实 意义 。 关键词 : 民身份 ;国家认 同 ; 公 逻辑进路 ; 现实图景 ; 匹配论
中 : 一是针对公 民身份与国家认 同之间的匹配关系,p - u -者之间是否只是 - 种或两种清晰而固定 的搭配关系?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模糊或者动态的匹配关系?二是指向国家认 同 形式的多元性 , 即国家认同是否只是对制度和文化的认 同, 国家认同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形式 ?三是涉及
( O I LS IN E E IIN) S CA CE C D TO
公 民认 同 国家 的逻 辑 进 路 与 现 实 图景 水
— —
兼 答对 “ 匹配论” 的若干质疑
肖 滨

要: 在理论逻辑上 , 由于公民作为认 同主体和现代 国家作为认 同对象各 自所具有 的复合性质 , 民对 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